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3.政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4.措施

(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5.结果:汉高祖及其继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注意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

6.措施

(1)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7.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句中的“汉祖”是(C)

A.嬴政

B.项羽

C.刘邦

D.李斯

2.经典诵读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C) A.西周—东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西汉

D.秦朝—东汉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初年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A)

A.休养生息

B.建立郡县

C.削弱侯国

D.实行分封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吕后、文帝及景帝几代统治者,先后执行了六七十年,至武帝时已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为什么要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另一方面,是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经验教训。

(2)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

5.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而西汉时期提出“以德化民”是在(B)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宣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6.“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D)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轻徭薄赋政策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课后巩固提升

1.从汉初平民百姓无居室衣被到“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是汉朝几代统治者都坚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其中休养生息的措施不包括(C)

A.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B.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C.汉高祖让子弟到地方建立侯国

D.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C)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等信息,可判定选C项。

3.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B)

A.某户农民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汉文帝命人以重金修建露台

C.汉文帝的妃子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景帝严惩不关心农桑的官员

4.汉高祖和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都减轻了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C)

A.发展农业生产

B.使自己名留青史

C.稳固西汉政权

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景象:残破荒凉、经济萧条。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材料二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想?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材料三《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朝建立的七十多年间,国家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国库中“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仓廪内的粮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另外,当时的街头巷尾都有百姓们养的马,田野间更是马匹成群、不计其数。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根据以上史料记载的汉朝社会的变化,谈谈你对王朝兴衰的认识。

社会状况: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认识:统治者励精图治,轻徭薄赋,以农为本,提倡节俭,注重改善民生,王朝才能兴盛,否则就会衰败。(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 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初立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 【学习重点】 “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 休养生息政策 利用缇萦救父故事导入,解读学习目标,采取圈点批注,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让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模块,从教材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 方法指导二: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模块,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助力学生解读本课难点。 方法指导三: 采用比较学习法,比较汉高祖与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及发展,准确把握重要内容。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本课内容 “文景之治”谋发展, 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

“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 国库钱粮都丰满。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听说过缇萦救父的故事吗?汉文帝初期,朝廷的刑罚还是相当严厉的,除死刑外还有肉刑,不是刺面削鼻就是剜膝砍脚。有一次,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按法当判肉刑。汉文帝下诏把他逮捕到长安治罪。淳于公的小女儿缇萦下决心拼死救出父亲。她到长安后给汉文帝写了封信,说:“我的父亲是齐国的一个小官吏,齐国的百姓全都称赞他为官廉明。如今触犯了法律,当被处以刑罚。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父亲很想悔过自新,但人死了不能复活,被损毁了的肉体就不能再恢复,即使想悔过自新却不可能了。因此我愿意把自己卖入官家当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罚,使父亲有个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见到这封信后,觉得缇萦小小年纪竟这样懂事,便赦免了淳于公,并且下令废除肉刑。文帝景帝注重“以德化民”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西汉的建立 自主阅读课本P51内容,完成第1题。 1 .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导致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怎样? (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 (3)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皇帝出行无同色马等。 知识模块二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阅读课本P52内容,完成第2题。 2.汉高祖面对西汉初立的经济萧条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政策的具体内容(简述)。 (1) 休养生息; (2) 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3)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奴婢;③轻徭薄赋。 知识模块三“文景之治” 自主阅读课本P52?53内容,完成第3?4题。 3.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简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什么局面? (1) 休养生息; (2)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进一步减轻赋税及徭役;④提倡勤俭治国,重视“以德化民”。 (3)文景之治。 4.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1)成由俭、败由奢; (2)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初中历史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十一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选择题: 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下面不属于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 A.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汉初分封了一些诸侯王 C.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D.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需要 4.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高祖②汉景帝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5.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6.《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 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 A.励精图治,主张改革 B.重视“以德化民” C.吸取秦亡的教训 D.皇帝勤俭节约 7.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 8.“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10. 汉初的几位皇帝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C. 发展农业生产 D. 巩固汉朝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11.汉初萧条原因?采取的措施? 12.休养生息政策实行的原因?汉高祖的措施?影响?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下符桥中心学校葛敏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 (二)、讲授新课 1、西汉建立 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 2.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重始。 ——《史记》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含答案)

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知识点2 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 __________政策,注重_______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 “文景之治” 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__。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西汉的建立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B.东汉

C.西晋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知识点2 休养生息政策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下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 A.灌溉B.播种 C.收割D.耕地 知识点3 “文景之治” 5.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是( ) ①秦始皇②秦二世③汉高祖④汉文帝 A.①②B.③④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主备人钱传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一.西汉建立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苏版初一历史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苏版初一历史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 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11课

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定都在哪里?长安。刘邦建立了西汉,成为了汉高祖,开辟了新的汉王朝帝国。 那么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这个汉朝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辉煌的盛世局面?不是。其实,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国家还很不安宁,有些想造反的诸侯不归顺他,边疆又经常有匈奴来侵扰他,内忧外患,汉高祖看到自己刚刚建立的国家非常贫弱,知道自己没有实力打得过他们,所以他非常的苦恼、焦虑,他必须先解决汉朝内部的问题,要先稳住自己的国家才能提高实力。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仔细找找汉高祖刘邦他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播放视频:《汉定天下》) 看完这段视频,告诉老师汉高祖刘邦他现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避免秦朝灭亡的悲剧,让百姓过上安定而富足的生活。这个时候的汉朝是个又弱又穷的国家,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怎样的状况? 我们来看一则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作业就是农作 之业,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西汉初年经常了发生饥荒,饿死了许多老百姓,甚至人吃人,物价也很不正常,飞涨到一石米五千钱。这个时候的人民生活的民不聊生,人民得不到温饱,人口是锐减的。 而且这个时候连皇帝也很穷酸,“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醇是纯的意思,醇驷就是四匹颜色一样的马。贵为天子连坐的马车要凑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都凑不成,而堂堂的将相们也乘不上马车了,只能乘牛车去上朝。这说明这个时候的牲畜也非常的少。所以刚刚建立的西汉,面临着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经济萧条,到处一片残破荒凉景象。 大家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汉初期如此萧条荒凉的景象?回想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在西汉建立之前发生了哪些事情?(回答: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相争。)秦朝的暴政,很多人都被拉去徭役打仗了,没法在家耕田了,农业生产就荒废了;而在家耕田的农民赋税很沉重,吃不饱穿不暖,经济也发展不起来了,这是一个原因。再一个,视频引入,直观生动,引起学生兴趣。 材料教学法:分析汉初经济形势、社会状况。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第11课xx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初立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 【教学重点】 “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 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过程】 利用缇萦救父故事导入,解读学习目标,采取圈点批注,明确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听说过缇萦救父的故事吗?汉文帝初期,朝廷的刑罚还是相当严厉的,除死刑外还有肉刑,不是刺面削鼻就是剜膝砍脚。有一次,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按法当判肉刑。汉文帝下诏把他逮捕到长安治罪。淳于公的小女儿缇萦下决心拼死救出父亲。她到长安后给汉文帝写了封信,说: “我的父亲是齐国的一个小官吏,齐国的百姓全都称赞他为官廉明。如今触犯了法律,当被处以刑罚。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父亲很想悔过自新,但人死了不能复活,被损毁了的肉体就不能再恢复,即使想悔过自新却不可能了。因此我愿意把自己卖入官家当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罚,使父亲有个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见到这封信后,觉得缇萦小小年纪竟这样懂事,便赦免了淳于公,并且下令废除肉刑。文帝景帝注重“以德化民”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xx的建立 自主阅读课本P51内容,完成第1题。 1.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导致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怎样? (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xx的暴政和xx末长期战乱; (3)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皇帝出行无同色马等。知识模块二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阅读课本P52内容,完成第2题。 2.汉高祖面对西汉初立的经济萧条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政策的具体内容(简述)。 (1)休养生息; (2)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3)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奴婢;③轻徭薄赋。 知识模块三“文景之治” 自主阅读课本P52~53内容,完成第3~4题。 3.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简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什么局面? (1)休养生息; (2)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进一步减轻赋税及徭役;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教材分析: 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秦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局势动荡。汉高祖刘邦为稳定汉初社会局势,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局势得以稳定。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得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由此而使得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为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难点:“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建立之初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学习第十一课。(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西汉建立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试题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徐庄乡中学闫凤新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在()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安阳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汉的都城。 答案:B 解析: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的是汉高祖刘邦。 答案:C 解析:刘邦建立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3.皇帝的车马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是在() A.西汉初年 B.文帝时期 C.景帝时期 D.武帝时期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的社会状况。 答案:A 解析:由于秦的残暴统治和楚汉战争,西汉建立之初,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农民流离失所。 4.西汉初年曾经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A.提倡节约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考查目的:考查西汉建立之初的首要任务。 答案:B 解析: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农民流离失所,物价飞涨。所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汉初的首要任务。 5.西汉初年,以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考查目的:考查的是注意节俭的皇帝。 答案:B 解析:每个有作为的皇帝都有他各自的特征,抓住特征就能很准确地判断出来。 6.西汉时期提出“以德化民”的时期是()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考查目的:考查文帝和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 答案:B 解析: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其中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 7.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考查目的:考查的是“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答案:D 解析:前面三个是原因,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要到汉武帝统治时期。 8.对文景之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 B.重视“以德化民” C.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D.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考查目的:考查的是对文景之治的正确理解。 答案:D 解析:前面ABC的表述都是正确的,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到了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国力随之不断增强,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故D表述错误。 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①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吸取秦亡教训③重视发展农业④国力强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查目的:考查的是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答案:A 解析:前两个①②是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③是具体的做法,④是结果,故选A。 10.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考查目的:考查的是轻徭薄赋的根本目的。 答案:D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附学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一.西汉建立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

架。 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重新开始。那么,文帝景帝又采取哪些措施?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 (板书)1.文景之治的措施 (板书)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7页第一段内容,学生归纳文景之治措施实施后,汉朝社会状况的转变。 教师投影课本“读一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3.政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4.措施 (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5.结果:汉高祖及其继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注意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 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 6.措施 (1)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7.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句中的“汉祖”是(C) A.嬴政 B.项羽 C.刘邦 D.李斯 2.经典诵读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C) A.西周—东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西汉 D.秦朝—东汉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初年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A)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课程标准:知道西汉的建立与休养生息政策,了解文景之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三个部分有着因果承接关系,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吸取秦王朝暴政,推行了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治,使得民生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而汉文帝、汉景帝继承了这一治国理念,继续休养生息,迎来了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学情分析:学生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认识到秦王朝暴政给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很容易从反方向上理解,只有与民休息才能长治久安。但是其中的各项具体的政策可能不是很清楚,因此,老师在这一方面,应注重设计,为学生们打开豁然开朗之门,更好的学习本课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楚汉之争、刘邦建立西汉的基本事实。知道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汉两朝政策的对比,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通过分析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提高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重点: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局面 教学难点:秦汉两朝政策对比,得出西汉强盛的历史因素。 教学过程: 一、新课预习 1、经过楚汉战争,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刘邦被称为汉高祖。 2、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士兵回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又采取了轻徭薄赋减免地租、兵 役,注重农业生产,使社会局势安定下来。 3、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提倡以农为本,将田赋降到三十税一,并重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二、新课导入 师:关于楚汉战争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刘邦和项羽极具戏剧性的逆转也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无数色彩,哪位同学能够通过几幅图片,为大家叙述楚汉战争的传奇? 鸿门宴楚汉之争霸王别姬刘邦称帝 生:开始刘邦和项羽一起起兵反抗秦朝,刘邦最先攻入咸阳,灭掉了秦朝。但是当时项羽却是最有实力的,于是项羽摆下鸿门宴,邀请刘邦赴宴,想在宴会上杀了刘邦,当时没有成功。之后,刘邦联合其他诸侯,一同讨伐项羽,最后项羽自刎乌江,刘邦成功当了皇帝,建立西汉。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项羽为什么会失败,而刘邦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只会屠杀,刘邦会收买人心。 师: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 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按照刘邦自己的理解,他能够重用人才,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 都能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项羽却不知道如何任用人才与治理国家,所以注定失败。 老师: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刘邦是消灭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但是 当时的中国,经过秦朝的暴政,又经过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之争,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刘邦又是 如何收拾旧山河的呢? 阅读材料,分析思考问题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附学案)

第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 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一.西汉建立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 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重始。 ——《史记》 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 重新开始。那么,文帝景帝又采取哪些措施?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 (板书)1.文景之治的措施 (板书)2.文景之治的成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7页第一段内容,学生归纳文景之治措施实施后, 汉朝社会状况的转变。 教师投影课本“读一读”: 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来,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福。 ——《盐铁论》教师先请学生讨论尝试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教师补充:文

(人教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初立的基 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 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 问题的能力。 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 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 【学习重点】 “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 休养生息政策 利用缇萦救父故事导入,解读学习目标,采取圈点批注,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让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模块,从教材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 方法指导二: 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模块,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助力学生解读本课难点。 方法指导三: 采用比较学习法,比较汉高祖与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及发展,准确把握重要内容。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本课内容 “文景之治”谋发展, 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 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 “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 国库钱粮都丰满。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听说过缇萦救父的故事吗?汉文帝初期,朝廷的刑罚还是相当严厉的,除死刑外还有肉刑,不是刺面削鼻就是剜膝砍脚。有一次,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按法当判肉刑。汉文帝下诏把他逮捕到长安治罪。淳于公的小女儿缇萦下决心拼死救出父亲。她到长安后给汉文帝写了封信,说:“我的父亲是齐国的一个小官吏,齐国的百姓全都称赞他为官廉明。如今触犯了法律,当被处以刑罚。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父亲很想悔过自新,但人死了不能复活,被损毁了的肉体就不能再恢复,即使想悔过自新却不可能了。因此我愿意把自己卖入

官家当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罚,使父亲有个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见到这封信后,觉得缇萦小小年纪竟这样懂事,便赦免了淳于公,并且下令废除肉刑。文帝景帝注重“以德化民”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西汉的建立 自主阅读课本P54内容,完成第1题。 1.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导致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怎样? (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 (3)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皇帝出行无同色马等。 知识模块二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阅读课本P55内容,完成第2题。 2.汉高祖面对西汉初立的经济萧条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政策的具体内容(简述)。 (1)休养生息; (2)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3)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奴婢;③轻徭薄赋。 知识模块三“文景之治” 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第3~4题。 3.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简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什么局面? (1)休养生息; (2)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进一步减轻赋税及徭役;④提倡勤俭治国,重视“以德化民”。 (3)文景之治。 4.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1)成由俭、败由奢; (2)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背景及措施。 2.“勤俭治国”“以德化民”对现今治国的启迪。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D) A.吸取秦亡教训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2.“文景之治”是指(B)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B)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精品教案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材分析 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秦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局势动荡。汉高祖刘邦为稳定汉初社会局势,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局势得以稳定。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得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由此而使得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为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以及课本中的插图、史料,以获得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简朴,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历代史家所称颂,培养学生“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难点】 文景之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下秦朝的重要事件,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开始,公元前202年,这场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建立天下。图上是汉并天下的瓦当,直径17.5厘米,是稀罕的建筑材料,用于屋顶的每行瓦的末端,目的在于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1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为”与“无为”——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二、讲授新课 (一)西汉建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找出西汉建立的三要素(时间、建立者、都城) 1.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提醒学生是公元前) 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都城:长安(因其都城在长安,而东汉的都城在洛阳,所以历史上称其为西汉、东汉)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和西汉疆域图,学习西汉建立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和时空观念。 刘邦在建立西汉后,他所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是一派富庶祥和还是百废待兴呢?请同学们来看一则材料,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1. 了解和掌握西汉的建立。 2.了解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 3.知道文景之治。 【学习重点】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 【重点导学】 1、西汉的建立与政策 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政策:由于秦末的暴政和连年战乱,土地荒芜,经济萧条,刘邦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复苏。 2、“文景之治”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它上承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为汉代国富民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提倡节俭;废除连坐法和肉刑;重视“以德化民”,努力创造安定宽松的局面,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 【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如右图) 材料二: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陆贾 (1)材料一中“楚汉之争”的作战双方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该现象? (3)材料三是什么意思?陆贾的感叹因何而发? (4)陆贾的建议成为汉初哪一政策的重要依据?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是什么? 2、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 A、秦亡教训,收揽人心 B、人心思治,让利于民 C、经济困难,稳定统治 D、文治天下,鼓励生产 【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1课西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B.西汉→秦C.夏朝→商朝D.商朝→西周 2.“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3.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的建立者是() A.项羽 B.刘邦 C.嬴政 D.李斯 4.“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立的政权称西汉,定都于()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南京 5.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6.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主要是因为() ①秦朝的残暴统治②秦末的战乱 ③汉初的统治者不懂管理④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8.《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皇帝的励精图治 D.社会上人心思安 9.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们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统治 10.下列哪一措施不是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 A.让士兵还乡务农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11.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严刑酷法 C.重商抑农 D.分封制 12.史书记载汉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的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这说明汉文帝() A.正直无私 B.轻徭薄赋 C.重农抑商 D.注重节俭 13.今天国家提倡“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汉景帝时期 C.秦二世时期 D.秦始皇时期 14.在历史上,封建社会中有几个盛世局面的出现,盛世是指:封建统治者能够实行开明的统治,达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百姓能够相对的安居乐业。那么,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是指()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 15.“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含答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含答案) 【自主学习】 1.西汉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 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 相应地减免_______及_______。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 行__________政策,注重_______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 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 重农业生产,提倡以_______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 赋降到了__________。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__”,废 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文景时期, 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 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 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2.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 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当堂达标】 1.西汉的都城是() A.咸阳 B.镐京 C.长安 D.洛邑 2.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 A.稳定社会巩固政权 B.安定天下发展生产 C.人心思安以民为本 D.借鉴前朝收揽人心 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4.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来6.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是的 ( )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前后近40余年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7.“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我的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