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1、什幺是除尽,除不尽?

2、什幺叫整除?除尽和整除有什幺关系?

3、什幺是因数和倍数?

小游戏:找朋友

(学生记住自己的学号,然后听老师的要求,符合要求的站起来,站对了

就是老师的好朋友.)

例:8 和36 的因数各有哪几个?

(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小组寻找方法汇报关键:从最小的自然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一

对对找。

利用积与因数的关系一对一对地找。

从最小的自然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一对对找。

利用积与因数的关系一对一对地找。

小组寻找方法汇报

1×36=362×18=36

3×12=364×9=366×6=36从最小的自然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一对对找。

利用积与因数的关系一对一对地找。

小组寻找方法汇报

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顺数是

它本身。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因数》知识讲解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问题(1)导入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教材37页例题) 1.探究拼摆方法 方法一用“拼”或“画”的方法,试拼(或画)长方形。(如下图) 方法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是12个小格,倒推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有几个小格,再来确定这样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2.找出12的因数 方法一利用拼摆长方形的方法类推出找因数的方法。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和找长方形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么这些自然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方法二利用写除法算式找因数。 问题(2)导入找出18的全部因数。(教材37页例题) 过程讲解 1.找出18的因数

方法一列乘法算式找出18的因数。 想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8。从自然数1开始找起,乘积是18的乘法算式有1×18=18,2×9=18,3×6=18。依据乘法算式得出18的全部因数有1,2,3,6,9,18。 方法二列除法算式找出18的因数。 18÷1=18.18÷18=1. 18÷9=2,18÷3=6,18÷6=3,18的全部因数有1,2,3,6,9,18。 2. 18的因数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列举法。 (l)方法说明。 在表示18的因数时,可以用列举法,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 (2)表示方法。 18的因数:1,2,3,6,9,18。 方法二集合表示法。 (1)方法说明。 画一个圈,在圈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在圈里,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用加句号。 (2)表示方法。 3。因数的特征 观察18的因数,可以发现:18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18,18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归纳总结 1.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2)列除法算式,想这个数可以写成哪些除法算式,算式中的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2.表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举法;(2)集合表示法。 3.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拓展提高 如果一个数不是某一个数的平方数,那么它的因数的个数就是偶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如果一个数是某个数的平方数,那么它的因数的个数就是奇数。例如:25的因数有1,5,25。 误区警示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 【误区一】判断: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把它本身看作是自身的因数。 错解改正× 温馨提示 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误区二】选择:3000的因数的个数与3的倍数的个数相比,(A)。 A 3000的因数的个数多B两者相同 C.3的倍数的个数多D无法相比

求一个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求一个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6页例题2、例题3。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能熟练的找出一数的因数和倍数。 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谁来说说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0÷4=5 6×3=18 2.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 二、新知探究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能找到吗?试一试 2.反馈交流。 展示不同的答案(1)1、18、2、9、3、6 (2)1、2、3、6、9、18 (3)2、3、6、9、18 3.先来看看他们找到的因数对吗?你更欣赏那一份?为什么? 4.第一份对吗?(对,但顺序乱)其实一点也不乱,谁来帮他解释一下。(他是用乘法一对一对找的)

5.听明白了吗?他是用乘法找的,也是用这种方法找的请举手?那你们在找的时候是一个一个的找的吗?(一对一对) 6.有不同方法找的吗?说说看。 7.看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不但可以用乘法,也可以用除法,但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从几开始找的?为什么?。 8.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写出18的因数,根据算式,找到了1就找到了18,找到了2就找到了9…...,以此类推,为了美观我们一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谢一个数的因数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 9.现在会找一个熟的因数了吗?找找30和24的因数 10.我们找了这么多的因数,你觉得怎么找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1找到最大的本身,一对一对找) 11.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二)找一个数的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用1分钟的时间,看谁写的有多又快又对! 2.时间到,写了多少个? 3.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4.都是这样找的吗?很好,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2的倍数全都写下来吗?为什么?怎么办?(用省略号) 5.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也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6.会找了吗?试着找找3、4、5的倍数 7.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习二第四题 2.判断 (1)4的倍数一定比40的倍数少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二者是相互依存而不相同的两个概念。 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和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再引入到数学中自然数和自然数之间也有各种关系,初步体会数和数的对应关系,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一)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观察下面的算式并分类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能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 生1:它们有些算式能除尽,有些不能除尽。 生2:有一些算式的商是整数,有一些不是。 师:你的意思是把它们分成两类: 2.师:今天我们就研究第一类算式。这一类算式的特点是什么? 在这样的整数除法中,如果商事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比如,12÷2=6,我们可以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在除法算式12÷6=2中,我们知道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再说一说?(生说) 师:请同学们再一起说一遍。 师:在第一类中的算式,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师:谁能说一说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呢?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它们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可以说5是30的因数,但不能说5是因数,30是倍数。 师:像这样的式子还有吗? 生说算式,并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 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课题: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找因数》教学指导

《找因数》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设计了“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教材首先让学生思考“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然后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写出乘法算式,再与其他同学交流。在思考有“哪几种拼法”时,学生的思路一般会用乘法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1×12”、“2×16”、“3×4”。这种思路其实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而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则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此方法形象的理解。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指出1,2,3,4,6和12是12所有的因数。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拼”或“画”的活动,并展开充分的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限的。试一试是找因数的基本练习,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练一练〗 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作好记号, 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第3题 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第5题 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2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 值得借鉴!

找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找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能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二)情感、价值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少主动性,目的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当今社会、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 1、本节课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多,课前让学生结合学案进行自学教师适当点拨。 2、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3、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4、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自己采取用教材,而不搬教材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让学生针对12个正方形的摆法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数学中自然数和自然数之间也有各种关系,初步体会数和数的对应关系,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1 因数和倍数1

因数和倍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学数学考试的1号考生。我的说课题目是:因数和倍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等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课主要体现的核心素养是数据分析观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分阶段的学习了整亿以内的数,较为系统的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学习内容,并且累计了一定的数学活动基本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为后面的2,5,3倍数特征,以及公倍数,公因数,通分,约分等内容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能掌握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准确的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因数和倍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水平。这也将是我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探索数与数之间的关联,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注意力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思维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时期;同时,天真活泼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当中。 四,说教法学法 俗话说,坏的老师奉送真理,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启发法,辅之以情景创设法,讲练结合法;同时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教,更需要学生的学,基于此,我在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课堂当中。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节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主要从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的是情景导入,具体展示如下:同学们,大头儿一早给老师打了求助电话,这周末小头爸爸要求大头儿掌握了因数和倍数才能出去玩,大头儿子完全不会为此他已经苦恼不堪,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大头儿子吗?哦~都愿意呀,那一起来和老师学习今天的内容,帮助大头儿子。引出今天的课题,因数和倍数。 这种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情景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顺利引出新的知识(环节二)自主与合作,探究新知 本环节我会分两个部分进行讲解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9组算式进行分类,有同学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是商都是整数的整数除法算式,第二类是商是有余数或者是积是小数的除法算式。对学生的积极思考表示肯定表扬后,我会顺势告诉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和倍数都是基于在整数的除法中完成的,直接给出概念: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并像学生举例说明,例如12÷2=6 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在讲解完概念之后,我会让学生说说其他算式里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学生练习完成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者是倍数。同时提醒学生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冯春明备课时间3/11 课题因数与倍数课型讲授课 三维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创新点探讨总结因数与倍数关系 空白点动手找因数,倍数 教具准备 生:12个同样的正方形,师:ppt 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创作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

是……?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两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数 师:课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卡片,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卡片拿出来,请看:课件 生: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动手操作,师巡视并适当给予指导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用12 个正方形拼出了不同的长方形,根据摆法我们还写出了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如:课件生读红色字部分 师:谁能根据6*2=12,接下去仿4*3=12也说4句他们之间关系的话?12*1=12 怎么说呢?板书:12 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三、求一个数的因数 从12 的因数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因数,而且不止一个,找到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他的所有的因数无遗漏的全部找出来,老师相信你们能办得到,有信心吗? 课件例1 (小组合作,总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主备人:张文娟执行时间: 总第()教案执行人: 一、复习导入: 下而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 和24 26 和13 7 5 和25 81 和9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2 :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 的因数有:1, 2, 3, 6, 9, 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 1二1& 18-2 = 9, 18— 3二6, 18— 4 二…;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IX 18二1& 2X 9= 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 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 的因数有:1 , 2, 3, 4, 6, 9, 12, 1& 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 2, 3, 4, 6, 6, 9, 12, 18, 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 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 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 的因数

2, 3, 6, 9, 18

学习内容二次备课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 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3的倍数有:3, 6, 9, 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 6, 9, 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 2, 3,……倍) 5的倍数有:5, 10, 15, 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仿照因数的自己完成。 2的倍数 3 的倍数 5 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 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二1?4题 教学(后记)后思:

《备课》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

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1、例2及练习二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教材第5页例1。 12÷2=6 8÷3=2......2 30÷6=5 19÷7=2 (5) 9÷5=1.8 26÷8=3.25 20÷10=2 21÷21=163÷9=7 (1)观察。 引导:观察例1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2)分类。 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

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第 二 类 8÷3=2 (2) 19÷7=2 (5) 9÷5=1.8 26÷8=3.25 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二、新课讲授 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 (1)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 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学生尝试。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3)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 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是6的倍数,6是30的因数。 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

找因数

《找因数》 礼元小学张迎仙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7-38页《找因数》学情分析: 与前任教师交流,本班学生能在新授课时注意听讲,在学习活 动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同时, 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或发现及时的表达清楚。在四年 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 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学内容分析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 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在 理解“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 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指导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 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学生在思考“有几种拼法”时, 一般会用乘法进行思考:几乘几等于12,然后再一对一对地找出1 与12、2与6、3与4等12的因数。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 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 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 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 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 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 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具和学具: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 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也可以使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动手操 作能力。】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一:合作探究。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

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 (质数又叫做素数,公因数又叫做公约数) 一、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 方法1、先分别写各自的(倍数),再找它们的(公倍数),然后在公倍数里找它们的(最小公数)。 方法2:先找较大数的(倍数),再找其中哪些是(较小)的倍数,最后找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2 这种方法是分解质因数后,找出二个数相同的(质因数),,及二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然后把二个数相同的(质因数,只取一个。)和二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全部乘进去,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2=2 ×3 ×7 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2×3 ×2×5×7=420 。 3、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特殊方法(观察法) ¥ 1)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其中(较大)的数。 2)两个数是互质数的(互质数就是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二个数的(乘积)。 ?

二、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先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找出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分解质因数法。 用分解质因数方法找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分解质因数后,找出相同的(质因数),把相同的(质因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最后所有的(除数)连乘,就得到了二个数最大公因数。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二是找出一个数所有因数。教材直接提出问题;“18的因数由那几个?”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概念从小到大依次写出,然后再用集合图表示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例3教学一个数倍数的求法。因为被除数相当于积,所以求2的倍数可将2和任意非0自然数相乘得到。最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分别是什么,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个数的结论,在其中渗透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半的抽象归纳思想。 学情分析: 本节课实在学生充分理解因数倍数概念和掌握一定自然数知识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依据概念找出一个数因数倍数,在抽象概括出一般的结论。 学习目标: 1、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概括、分析、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点: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解决措施;自主学习,尝试、猜测,合作交流。 学习难点: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解决措施;引导点拨,总结交流 教学准备:ppt、学案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约7分钟)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出示导学单(一):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方法(一)列除法算式找: 18的因数有、、、、、。

方法(二)集合表示: 18的因数 我发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的,18的因数有()个,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二、合作探究(10分钟)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出示导学单(二): 2的倍数有哪些,该怎样想? 方法(一)列乘法算式找; 2的倍数有。 方法(二)集合表示: 2的倍数 我发现: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的,2的倍数有()个,最小的是()。 三、汇报展示(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的内容,从中找出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全班交流,分小组发言,让学生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又全又快。 四、达标检测(7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10的因数:

《找因数》教案

《找因数》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38页。 教学目的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学具准备 每生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板、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因数。 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2、在方格内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2、你能试着找出9和15公共的因数吗? 你是怎样找的?

(三)活动三:练一练。 1、填空。 24=1×24 24=2×12 ()=()×()()=()×() 24的全部因数是:()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看谁找得快。 9、18、2、4、7、6、1、3、21 (1)18的全部因数: (2)21的全部因数: (3)()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这样的因数叫做公因数。 3、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平方米,边长是整厘米数。 (自己在书上画,然后找出16的全部因数。) 4、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1、19、4、32、11。 5、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有几种排法?如果有37名学生呢? (自己试解决48人的排队方法。37人的请思考。48人排队和37人排队在方法的种类上有什么不同吗?) 6、这道题要用什么数学知识来解决? 三、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教材与学情分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除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整除、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整除与除尽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用“乘和除” 这两种找因数方法的联系,看到一个整除算式能够全面地理解其中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3)理解并掌握一个数因数的特点,初步感知因数个数的特点。 基本技能: 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整除、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理解用“乘和除” 这两种找因数方法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作业纸

教学过程 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吗?上课。 一、课前交流: 师: 我们认识多久了,近4年了。那咱们是什么关系呢? 生:师生关系 师:那我能不能说老师是师生关系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老师一个人不能代表师生关系。 师:我自己只能代表一方面,不能代表你们。构不成关系。 师:在我们数学的王国里,数与数之间也存在像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学习。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认识自然数 在讲课之前啊,先给大家带来幼儿园都认识的老朋友,这些数啊,叫做自然数。那在今天我们的学习中,所说的数一般就指非零的自然数。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零的自然数 0和1.2.3.4.5.。。。这些数都是自然数。 1.2.3.4.5.。。。这些数都是非零自然数。 三、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一)动手操作写出算式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过如何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能用12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成多种长方形。试试看:把算式也写出来。可以和同桌讨论下,并把它完成。 师:揭示答案 3X4=12 2X6=12 1X12=12

竞赛题型1(因数与倍数)

1、48名同学进行体操表演,表演时排成长方形队形,每行每列的人数不得少于3人,有几种排法?每种排法的每行每列各是多少人? 2、一2012圣殿杯英超足球挑战赛门票的价格既是3的倍数,又是11的倍数。如果这门票的价格在30~50英镑,这门票的价钱是多少? 3、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大于1个,小于18个。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选出几卡片,使上面的数字的和是39?为什么? 6、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有5名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球衣是连续的自然数,这5个自然数的和是65.这5名队员的球衣分别是多少? 7、写出100以(包括100)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再算出这些数的和是多少?

1、数列1,1,2,3,5,8,13,21,……的第500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后杯口朝下。翻动2次后杯口朝上。翻动10次和19次后,杯口分别朝哪个方向? 3、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那么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举例说明? 4、金星小学的五年级同学在201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到社区捡白色垃圾,他们每3人分成一组,现在一共有28人,至少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分成整组? 5、在685后面补上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六位数,使它分别是2、3、5的倍数,符合条件的最小六位数是多少? (1)补上数字后的六位数用685abc表示。因为这个六位数是2和5的倍数,所以直接确定个位:c=() (2)这个六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6+8+a+b+c)必须是3的倍数,而且要求这个六位数最小,可以确定百位和十位:a=( ),b=( )。 (3)如果在685后面补上四个数字,组成一个七位数,使它分别是2、3、5的倍数,符合条件的最小七位数是()。

找因数(2021年)

找因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第4课时,p37——38 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2. 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教师巡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一:合作探究 1.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 (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2.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3.观察对比,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4.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呢?12共有几个因数?谁能有序说出来? 5.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二:及时练习 1.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呢? 2.9的因数有哪些?15的因数有哪些? 3.9和15的因数中哪几个因数是相同的? 活动三:看谁找的快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3题。 活动四:画一画,找一找。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38页的第1题。 活动五: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问题: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2.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3. 全班汇报 4.追问: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三、巩固提高,应用拓展。 春天到了,同学要去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合理美观呢? 1、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谁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把这一道题总结一下呢?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

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设计

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finding factors and multipl es

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找因数找质数以及数的奇偶性 二.教学目标: 1、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3、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三.教学过程: (一)找因数 用12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种长方形? 1、

12=1×12 1和12是12的因数 2、 12=2×6 2和6是12的因数 3、 12=3×4 3和4是12的因数 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 巩固练习: 1、填空 24= 1×24 = 2×(12)=(3)×(8)=(4)×(6) 24的全部因数(1、24、2、12、3、8、4、6) 2、分别找出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 9 18 2 4 7 6 1 3 21 18的全部因数(1、18、2、9、3、6) 21的全部因数(1、21、3、7、),(1、3)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3、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边长是整厘米数。

《因数和倍数1》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根据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2、5、3的倍数,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4、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5、3的倍数的特征。 2、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3、能根据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2、5、3的倍数。 四、教学措施: 1.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并且有些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3.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