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晋祠对联欣赏.doc

山西晋祠对联欣赏.doc

山西晋祠对联欣赏.doc
山西晋祠对联欣赏.doc

山西晋祠对联欣赏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

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

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

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

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今天到太原游览了一下晋祠感觉还不错,收集了一些晋祠的楹联,不是太全,分享下。】

晋祠唐碑亭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对联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对联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对联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对联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对联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太原市古建筑

太原晋祠浅述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始建于北魏前。周武王的次子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 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太原市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晋阳”。 “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晋祠内建筑布局由中、北、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结构壮丽而整肃,为全祠之核心,北部建筑以崇楼高阁取胜,南部建筑楼阁林立,小桥流水,亭榭环绕,一片江南园林风光。祠内建筑由东向西有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其北为唐叔虞祠、吴天神祠和文昌宫,其南面是水母楼、难老泉亭和舍利生生塔,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严密,既像庙观院落,又好似皇室的宫苑。 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现在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圣母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木雕盘龙八条。殿的内部采用减柱法,扩大了空间,是中国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殿内有宋代的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的神龛里,其余42尊侍从分列龛外两侧,圣母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饮食起居,或梳洗洒扫等,是宫廷生活的具体写照。塑像十分生动,充分地表现出人的神情,各个塑像神态自然,神情各异,塑工高超,是中国宋代彩塑中的精品。 祠区北侧的唐叔虞祠,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四周有走廊,后院东西各有配殿三间,正北为唐叔虞殿,宽五间,进深四间,中间神龛内设有唐叔虞的塑

乔家大院经营模式浅析

旅游营销案例 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乔家大院和电视剧《乔家大院》 前言 2006年,中国旅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旅游产业裂变、聚合式的结构性重要变化,消费需求升级,城市营销浮出水面,投资主体多元化,新的旅游盈利模式不断涌现,旅游主流营销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旅游作为核心引爆点和孵化器的城市运营和区域经济运营,正在改变着城市,改变着中国。 中国已经由旅游资源大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中国旅游已经开始从启蒙期向高速发展期转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并存”的新旅游时代。精品旅游模式是提升旅游景点价值最大化的发展方向之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将会被深度营销的旅游模式取代。体验式、娱乐式、休闲式的复合旅游模式将成为中国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 2006年,中国整体的旅游营销环境又表现了很多不确定性,一方面大旅游格局已经形成,大旅游环境的发展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中国景区品牌化成长又步履蹒跚,中国的旅游营销整体处在一个混沌期,处在一个将要破壳而出的状态。 一下是出于这个时期的典型旅游营销案例“乔家大院与电视剧《乔家大院》。 二、案例介绍 (一)关键词:影视旅游、体验营销、影视旅游产业链 (二)乔家大院名满中国 电视剧《乔家大院》作为2006年的开春大戏,它的热播引起了全国的“乔家大院热”,天南地北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想看看晋商乔家的发祥地。乔家大院从2006年3月份开始,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增长300%,达到4万多人,往年就是1万多人。 乔家大院是晋商乔家的院落,因房屋建筑雕刻精美而在晋中民居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90年代初张艺谋著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这里拍摄,很多人都是从这部电影中,知道了山西乔家大院,而电视剧《乔家大院》在央视的热播,更让这里的知名度大大增加,同时这里的游客倍增。 “想看看乔家大院到底什么样,这个建筑我觉得非常好”,一位普通游客的心声暗示了影视文化传播给景区营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一部《乔家大院》使乔家大院旅游由淡转旺,游客倍增,门票大涨,甚至迎来了该地历史上的旅游高峰,旅游业与影视文化业的完美联姻,给我们完美展现出一块诱人的蛋糕。 影视是一段奇妙的心灵旅行,而情境游可以让人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难忘体验,为风景注入了人文情感和难以忘怀的记忆,这种体验营销才能为景区带来差异化的长久生命力,从而才能解决掉“游客为什么要到景区来?”这样一个旅游消费原点的问题。

太原市晋祠导游词

太原市晋祠导游词 太原市晋祠导游词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 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

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 "唐叔虞祠"晋",这 年)。圣女像 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

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全碑 ",出 "之句起名" 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献殿、殿身三间,歇山顶、四周无墙,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叉子,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敬神时,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气,便会使人置身于云雾漫漫,青烟缭绕的神秘氯围之中,从而使人的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上达于天,天人妙合。

《乔家大院》剧情介绍

剧名乔家大院 集数全集45集 字幕中文 语言国语 年代 2006年 导演胡玫 编剧朱秀海 主演陈建斌,蒋勤勤,马伊琍,倪大红,娟子 类型传记,爱情,商战 电视剧演员表 陆玉菡饰蒋勤勤 乔致庸饰陈建斌 陆大可饰雷恪生 孙茂才饰倪大红 江雪瑛饰马伊琍 曹月枝饰赵丽娟 电视剧简介 无论是《雍正王朝》还是《汉武大帝》,都获得了不俗的收视和良好的口碑。在两部历史正戏之后,胡玫换了口味,拍了一部以山西乔家大院为背景,以历史上有名的晋商乔家人的传奇经历为主线的另

类历史剧——《乔家大院》。 山西祁县乔家堡着名商家乔家的第三代东家乔致庸,他的一生穿越了大清王朝的晚期,他以乔家这一晋商中的大商家的事业为舞台,怀抱以商数民、以商富国的梦想,为实现自己青年时代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宏愿,在商家与商家、商家与家族内部、商家与达官显贵、商家与朝廷,乃至于商家与土匪、商家与起义的太平军、捻军之间,展开了一场长达一生、无所畏惧、错综复杂的战争。 乔致庸自幼便耳濡目染地接受的中国商业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譬如公平,公正,诚信,中庸,勤勉,互助等等。乔致庸毕其一生将这些信条视作做商人的准则,与商场中那些司空见惯的恶习譬如欺诈、蒙骗、以邻为壑、互设陷阱、大鱼吃小钱等等展开既聪明机智、又英勇无比的战争,并且一次次赢得了胜利。 全剧还是一部感情戏。这里有乔致庸与陆翠婷、江雪瑛的夫妻、情人之情与大嫂曹氏与乔致庸的叔嫂之义,有乔致庸与铁信石、乔致庸与太平军、捻军将领刘黑七、林凤祥等人的主仆之义和朋友之义,尤其是乔致庸、陆翠婷、江雪瑛三人之间长达五十年的爱情纠葛,充满了情感和事变意义上的跌宕起伏,直接进入了乔致庸的商战故事之中,成为左右乔致庸生活和感情走向的重要推动力。 乔致庸主持“在中堂”家业将事业发展到极致,他的一生经历也正是晋商鼎盛与辉煌的写照,作为中国经济界自发创建票号业,最早实施股分制的领军人物,他和其他山西商人一起早于西方60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汇通天下,使中国商业有条件入以信贷为基础的

晋祠导游词范文

晋祠导游词范文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

乔家大院导游词

乔家大院导游词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全省现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它们大都集中在晋中的祁县、平遥、太谷、介休一带,这些深宅大院不仅是当时富商大贾的宅第,也是显赫一时的晋商的历史见证。那我们今天参观的乔家大院就是它们其中的一个代表。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距太原54公里,乘车大约一小时就可以到达。乔家大院是一所民居建筑,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一座民居建筑。占地8725㎡,建筑面积3870㎡,共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1985年乔家大院被开辟成为晋中民俗博物馆,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使得乔家大院名扬海外,2005年拍摄的《乔家大院》更是让许多人了解了乔家大院,了解了晋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乔家大院的大门口了,我们现少停留一下。 我们看到乔家大院的门前并没有旗杆和石狮子,但是高大的院墙,足以显示出主人的威严气派。院内房屋设计的十分完美,错落有致,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专家学者赞誉其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因此人们常说“皇家有故宫,民家看乔家”。我们看到大门正对的这个照壁,它叫做“百寿图”是由一百个寿字构成的,在百寿图的两边有一幅对联“损人欲以覆天理,续道德而能文章”这是当时左宗棠写的,他先了主人淡泊心志,,百寿图的上方有“履和”二字,是从“端详步履由中道,怡然胸襟养太和”一句中意化出来的,体现了乔家主人的中庸思想。 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可以看出乔家主人的最高追求,就是人丁兴旺,家庭和睦,只是致富的前提,也是富贵的归宿。进入大门后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大院的简单构造图,我们面前的这条常80米的甬道,将乔家大院的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院,北院房屋大都高大,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南面的房屋相对较低是晚辈居住的地方,大门是朝东开的,所谓“紫气东来”这个大门就是吸收祥气的。那我门一个大院一个大院来参观。

山西太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晋祠-乔家大院详细旅游攻略

山西旅游攻略 方案一:太原-王家大院-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晋祠五日游 (方案一优点:可以在平遥玩整整一天,时间充足,且路程不反复,先去到最远的王家大院-然后平遥-祁县-最后回太原) 路程: 1.第一天:北京西到太原坐动车17:57-21:51 行程3小时46分(动车150元 X7=1050元) 动车上晚餐每份30元X7=210元 太原火车站——7天连锁酒店(每辆约20元共40元左右) 23:00到酒店入住休息(300X3=900) 2.第二天:7:30起床早餐(酒店含早餐则免) 太原到灵石坐火车08:47-11:07 硬座25元X7=175元 12:00到景区寄存行李车程70元 午餐300 13:00买票入城游览一整天(王家大院门票66X7=462元) 18:30出景区回火车站车程70元 晚餐200元 灵石火车站到平遥县城19:53-20:46 10元X7=70元 到酒店车费50元 入住酒店(300X3=900) 3.第三天:08:00起床早餐100元(酒店含早餐则免) 9:00买票入平遥古城游览一整天(门票150X7=1050元) 午餐在古城内吃200元 晚上吃饭逛城区夜景住客栈(300X3=900) 晚餐300元 从酒店到景区往返费用100以内 4.第四天: 10:30起床吃早餐100元以内

酒店去灵石火车站50元 灵石到祁县12:25-12:40(8元X7=77元) 祁县到乔家大院车费50元 午饭200元 14:00游览乔家大院门票72元X6=432元 祁县到太原两趟火车(看时间赶具体火车)硬座13X7=91 16:33-18:08 21:08-22:27 晚餐300元 太原到7天打车40元 7天连锁300X3=900 5.第五天: 8:00起床吃早餐 8:30打车去晋祠09:00到(游玩车程约半小时每辆的士(40元X2=80元)晋祠(门票70元X7=490元) 14:00左右出景区吃东西200元15:00 15:00——15:40返程回酒店拿行李(40元X2=80元) 去火车站40元 16:40到太原火车站 太原回北京17:19-21:06(动车150元X7=1050元) 具体路线可调,如果最后一天太累可不去晋祠 费用总计:11287(不包含额外费用) 方案二:太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晋祠五日游 (方案二满足大家想先看平遥古城的心情,但是压缩了在平遥古城的游览时间,之后游览两个大院的时间相对宽松) 路程:

晋祠公园导导游词

晋祠公园导导游词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三子姬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因排行第三故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祠重修扩建。 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的主体,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的王后,周平王的母亲邑姜。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晋阳”。“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鱼沼飞梁 金人台上的金人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

美丽的晋祠

美丽的晋祠 《美丽的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美丽的晋祠》是鄂教版义务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 阅读课文。本单元以“美丽的家园”为话题。《美丽的晋祠》节选自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文化散文《晋祠》,本文采用了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以简练传神的语言,按总—分的顺序,有条理地、详略恰当地介绍了晋祠自然风景“三美”的特征以及园中小品的独具匠心,名人题咏的词工句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单元教学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生活感受,奠定感悟文章的基础;课上利用语言规律,在学生充分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扣重点词语,体会事物特点,结合课后思考题,揣摩文章表达方法,领悟语言文字精妙之处,适度扩展教学资源,加深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度;课后推荐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从读一篇文章到读多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全文共5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练地概括出晋祠美的具体特点。以“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一句总起,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加强了语气,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体现出一定的观察顺序,说明作者对晋祠的观察是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展开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2—5段):作者采用并列构段的方式,具体说明、描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及园中小品、名人题咏的美。第2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山,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如“伸开的双臂”,将山的特点具体形象化。 一个“拥”字既准确地表达出与晋祠之间的地理关系---晋祠在群山怀抱之中,又巧妙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了山对晋祠的“呵护”。山中景色四季宜人,作者从中撷取了春、秋色彩不同的画面。“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山花烂漫,群芳争艳的绚丽风光;“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草木瘦劲秀挺,天空云淡风轻的秋景图,最后用“心旷神怡”来表达登山的感受。第3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树,树的特点是“古老苍劲”、“造型奇特”。作者按先分后总的顺序对树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最后一句总写了晋祠在古墓的荫蔽下给人的感受。文章以“周柏”和“唐槐”为例来说明树“古老苍劲”的特点;以“左扭柏”为例来说明树“造型奇特”的特点。在举例时,又以说明为骨架,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将树的特点展现于文中。在进行描写时,作者用词精准,如:“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一个“挑”字极富表现力地说明树的“古老苍劲”,又准确地表现了“周柏”的疏朗之美;又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一个“拧”字,突出了“左扭柏”的纹理左扭,比用“转”字更有力度,一个“旋”字表示粗大,并向一个方向旋转,突出其高大而左扭的特点,又和“拧”、“绳”呼应。第4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水。这里的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全段围绕起句“这里的水,多、清、静、柔”逐层来写。在写水“多”的特点时,既写出类别多,还连用几个比喻,对仗工整地写出水的姿态各异,美不胜收;在写水“静”的特点时,运用“鸟鸣山更幽”的反衬方法,通过写“叮咚叮咚”的声响突出晋祠水的静;而在写水“柔”的特

《晋祠》阅读习题及答案

25、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晋祠的总特点。(1分)答:。26、关于本文的结构特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2分)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D、平行式27、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可是却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还有议论、抒情,请各找出一例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3分)答:描写:议论:抒情:28、写圣母殿的段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是由到说明的。写园中小品的段说明顺序是:,是由到说明的。(2分)29、将“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中的“旋”改为“卷”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分)答:30、作者怎样写晋祠的水的?请做简要的分析。(2分)答:31、为了准确清楚地说明晋祠,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一例,并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2分)答:参考答案:25、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景物浑然融为一体。(1分)26、C (2分)27、描写: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议论: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抒情: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1分)(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3分)28、空间顺序由外到内逻辑顺序由概括到具体(2分)29、不好。因为“旋”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向左拧,一圈一圈”的样子。“卷”字不能产生如此效果。(2分)30、作者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晋祠水的多、清、静、柔四大特点,语言优美形象。(2分)31、例: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或第1自然段)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1分)准确地说明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晋祠历史悠久(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1分) (2分)

景点讲解乔家大院

景点讲解----乔家大院 大家好!我叫武强。大家可以叫我小武,首先,我代表友谊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旅游活动。今天我们浏览的第一站就是乔家大院。 (景区概况)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有过多次增修扩建。从外观上看,大院形如城堡。从布局上看,大院体现了“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观念。如果从高空俯视,大院布局颇像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 大门悬挂的“福种琅嬛”匾额,是慈禧太后面谕山西巡抚赠送的。乔家把这块匾额悬挂在大门上,以示皇恩浩荡,尽显荣耀。 乔家大院是俗称,堂名雅号“在中堂”,既有主人乔致庸名字中包含的“不偏不倚,执用两中”之意,又是他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乔致庸的一生,也确如此名,以中庸之道处世待人,使得“在中堂”事业突飞猛进,大德恒票号如日中天。 大门对面的“百寿图”砖雕照壁,100个篆体寿字,一字一样,象征着与长寿有关的百种事物。 现在我们进入大院参观,这个院是老院,即东北院,始建于1755年即清乾隆二十年。 院内砖雕影壁上的“福德祠”匾额,与门口的百寿图雕刻,寓意“门迎百客,院纳福德”;影壁上端雕刻的4只狮子,狮与“时”谐音,意为四时如意平安;中间雕刻的戟、磬qing和如意,寓意能文能武、吉庆如意;正中偏上的芙蓉树和石雕寿石山,暗喻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六对鹿寓意为六时通顺。现在我们进院参观,这个院子是里五外三的穿心楼院,我们要连登三级抬举我,高约1丈,寓意为步步登高的吉祥祝福。第一进院展出的是行和居的民俗。第二进院东厢房展出的是岁时节令,西厢房展出的是衣饰,“男人看袖头,女人看脚手”袖口越大,说明家越有钱,而女人则是越是脚小的越好看。偏房是农俗展览。 正院在清同治初年建成,建筑上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比比皆是。房顶上的140多个烟囱,有门有窗,造型各异,风格独特,很像一个亭台楼阁。大院的每一处雕刻都有一种吉祥寓意,每一个图案都是一个民间故事。例如古钱代表富裕,铜镜代表光明,龟图寓意长寿。这个院主要展出了人生礼仪和婚俗,我们进院看看晋中人是怎么结婚的?赢娶当天新娘早早和父母去祠堂上香,然后坐在炕上等待梳妆打扮,这天的新娘从头到脚都是一派红色,必须穿红棉袄、红棉裤。大家看这个床上放一木桶和一把椅子各是什么意思呢?桶是要待嫁女儿在离开娘家之前坐一下木桶,寓意为从此两家相通,椅子是到待嫁女儿坐在上面,还有扇扇子,“坐椅子,扇扇子,荣华富贵一辈子。”新娘上娇时,还要娘家哥哥背到轿子上,“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辈辈”。拜堂时,新郎将新娘的盖头用秤杆挑起,意为称心如意。入洞房时,新娘要用一只脚跨过去,这时全人把马鞍撤走,另一只脚就不跨了,意为“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炕角放着四个萝娃娃,希望新娘过门后为主家传宗接代,此外还有糖盒,里面有桂圆、莲子、花生、枣,有早生贵子的意思。

太原古建筑(已整理)

祠寺庙庵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的晋水源头。相传为祭祀西周晋国开国诸侯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周成王“剪桐封弟”,叔虞封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尊叔虞为晋王。始建年代不详。曾名叔虞祠、晋王祠,俗称晋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魏书·地形志》载:“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祠。”由此可知,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代,晋祠已是享有盛名的名胜之地。高欢、高洋父子推翻东魏,建立北齐,以晋阳为别都,并于天保年间(550年~559年)大兴土木,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使晋祠更盛于北魏之前。北齐后主高纬,于天统五年(569年),改晋祠之名为大崇皇寺,成为一座佛教沙门。宋代之前,晋祠多次修建扩建,均以祭祀唐叔虞为主,建设布局以叔虞为祠主体。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大兴土木,扩建晋祠,镌碑刻石,宣扬文治武功。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在晋祠西隅叔虞祠南畔,面西向东新建了规模宏大、盛冠全祠的圣母殿,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于其中,并赐封她为“显灵昭济圣母”,翻修了鱼沼飞梁。宋之后的金、元、明、清历代,相继以圣母殿

为中轴线,由西向东先后建起献殿、对越坊、钟鼓楼、金人台、会仙桥、水镜台、景清门。改变了宋以前晋祠以唐叔虞祠为主的建筑格局,圣母邑姜成了晋祠供奉的主神。现在的晋祠,除了上述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外,在其两侧还有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建立后创建的许多殿宇祠堂、楼亭台榭,形成了拱卫中轴线的北线、南线古建筑群。北线西起枕山依势而起的有三圣阁、待凤轩、七十二台、苗裔堂、松水亭、善利泉亭、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钧天乐台、昊天神祠、东岳祠、文昌宫以及人工山岳。南线有台骀庙、公输子祠、水母楼、难老泉亭、不系舟、真趣亭、王琼祠、三圣祠、傅山纪念馆、胜瀛楼、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白鹤亭。在南线古建筑群的南端,是自成体系的十方奉圣寺、浮图院、舍利生生塔、留山园和宝墨堂等。 1、水镜台位于晋祠大门对面,是晋祠的戏台。始建约为明代,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343.54平方米。殿为重檐歇山顶,勾连搭单檐卷棚顶。台周环以走廊,边筑石栏杆。台中悬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山西书法家杨二酉所书“水镜台”匾额。后台“三晋名泉”大匾,是清康熙年间晋祠镇举人杨廷翰所书。此建筑雕梁画栋,沥粉贴金。保存完好。

山西晋祠实习日记1

辽宁工业大学 实习手册 题目:中国传统民居调研 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11月26日

实习日记 实习时间:11月24日实习地点:晋祠 实习内容: 在山西的最后一天了,今天我们要参观晋祠。晋祠,原为晋王 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 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 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 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 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 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 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的发源处。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 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叔 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 1.空间与布局 宽阔、开敞的场院:进入祠门,有一戏台,台东部为乐楼,西部 为三面开敞的戏台,面向圣母大殿,四周开阔,可容万人聚集。其实 早原始人砌筑祭坛、竖起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柱时,建筑空间就从一 定的自然空间中划分了出来,有了人的属性。按中、北、南三部分进 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 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 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 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 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 2.建筑结构与构造技术 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 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除前面的较为宽敞的舞台外,其 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别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 修建了一座。 通过智伯渠上的合仙桥,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 立铁人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铸造于北宋绍圣四 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 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平。 穿过对越坊及钟楼、鼓楼就到了献殿。此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 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殿身三间,歇山顶、四周无墙,当心 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叉子,形如一座凉亭,灵 巧而豪放。敬神时,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气,便会使人置身于云雾漫 漫,青烟缭绕的神秘氯围之中,从而使人的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 微妙的变化,上达于天,天人妙合。为开敞或半开敞的空间,有较好 的通透性,又增加了空间层次,在举行祭典时,透过渺渺的烟雾,更

山西名胜古迹简介

山西风景名胜简介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

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资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

全家游亲子游山西南线游(太原晋祠—平遥—乔家大院—壶口瀑布)游记攻略

全家游亲子游山西南线游(太原晋祠—平遥—乔家大院—壶口瀑布)游记攻略策划了好久的山西行终于实现了,以前老爹就总是和我说,一定要趁着年轻多出去玩,没钱也要去,因为以后工作了有钱就没时间了。我现在真的是深有体会啊,繁忙的工作使我每个月从月初到月末都安排的满满的,终于在7月底,趁着暂时没有紧急的事情的时候,鼓起勇气和经理请了假,没想到经理答应的很爽快,心花怒放啊我,哈哈哈~~~ 其实从3月的时候就一直在网上看各种有关山西的信息,说实话,看的有些眼花缭乱,到最后似乎没有哪个攻略起到了切实作用,最后在游多多下了一份官方攻略,带着上路了事,管他呢,自己的行程自己做主,咱自己设计行程吧。 因为自己一个人(声明我是娃妈啊)带着两个老人和一个4岁娃,所以报团想都不要想,虽然团游便宜,但那个行程紧张的让十八小伙子能累吐血(夸张了啊),所以安排了7天只玩山西南线,行程悠闲加悠闲啊~~当然要特别赞一下携程喽,火车票、酒店全程网上预订,方便且价优。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我们这7天的行程,给想带老人和孩子出去玩的网友们一个参考吧。 D1:因为有老人和孩子,所以能选择火车的我就不安排坐汽车,火车相对汽车安全、平稳、舒适,坐累了还可以站起来,另外还有水喝,有厕所上,有吃的和玩具可以买,相信有娃的爸妈们会非常在意这些的。订的早上9点多的高铁,北京——太原(二等座194元/人,小孩儿1.2米以下不占座不用买票),这样不用太早起,高铁3个小时到太原,到了正好吃午餐,火车站周边就有很多的饭馆,我们在一家饺子馆吃的饺子和家常菜,味道和卫生都可以。吃完继续火车行程,我订的下午2点的火车,太原——平遥(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所以硬座票就可以了,16.5元/人),下午3点半就到达了平遥火车站。在平遥住宿时建议住在古城内,当地人除了老人和做生意、开客栈的,基本都住在城外了,但是咱就是去玩的嘛,当然要体验一下千年古城的魅力了。住在城内逛街方便,还可以看古城夜景,城外毕竟远,应该没那么方便了吧。城内住宿基本都是家庭式客栈,古色古香的,仿佛穿越到了明清代。客栈的选择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高端的锦宅、郑家客栈评分不错,低端的也有几十元一晚的经济房客栈。至于我嘛,因为特别迷恋古代架子床,荷包又有限,所以就选择了物美价廉的舒琢源客栈,平均200元左右一晚每间。这同样是一家家庭式客栈,离县衙景点特别近,共两层楼,睡上了我梦寐以求的古代架子床,真的是好漂亮啊,哈~~~屋内设施齐全,有空调、电视、独立卫生间,并且古代架子床也比我想象中的大,睡三个人都没问题。另外还订了一间情侣土炕,床更大,睡四个人都没问题。但是客栈隔音不好,说话要轻哦,不然全院都听见了,哈哈,介意的网友注意了。客栈老板超级热情,还提供免费接送站服务,因为平遥火车站和汽车站都在古城外,并且古城内有通行证的车才能进出,所以打车的话至少20—25元吧,省了一笔哦,呵呵呵~~在客栈咔咔咔狂拍了一通照片后,迫不及待的去古城逛了一圈,有N多的店铺和N多的饭馆,不愁吃不到地道的平遥名小吃。像刀削面、平遥牛肉、过油肉、莜面栲栳栳、搓鱼,等等等等,好像总共18种平遥特色小吃,大老远的来一趟,还是必须得逐一尝一尝的,呵呵呵呵~~ D2:早餐后买了古城游览通票开始逛古城,好像有种旅游电瓶车不错,一百三四十元钱,包括电瓶车费、古城通票费和导游费,因为我们有老人小孩儿,怕行程太赶,所以没选择,感兴趣的网友们到了可以再咨询一下吧。平遥古城内的景点不可以单独买票的,都是买一张通票,所有景点都包括了,通票价格120元/张。如果不请导游,可以租一个自动讲解器,押金100元,租金20元/个,我是三天后离开平遥的时候才还,没有按天收费,只收了20元,到了景点会自动感应,自动讲解,没有感应出来的还可以手动播放讲解,所以我就充当了导游的角色,听完我讲给老人和娃听,现学现卖,哈哈哈~~平遥古城内的景点非常多,有时间的话可以多玩几天,我们是打算用一天的时间挑著名景点逛逛就可以了,毕竟又老又小,体力有限啊,所以租了自行车代步,因为要走的话其实也不近呢,老人孩子吃不消,租

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

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 晋祠公园东南部,是公园水乡。这里俗称南湖,水色碧秀,湖上有三孔桥,桥上行人,桥下泛舟,一派江南秀色。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范文1: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晋祠旅游景区距太原市较近,气候条件与市区接近,加上依水傍山,风景优美,是游客避暑、观光地。太原市通往晋祠的8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8路小公共汽车,昼夜持续时间长(早6:00--晚23:00),行车间隔时间短(15--20分钟),乘车环境舒适。晋祠风景区食宿方便,饭店、旅馆坐落周围,数十家饭店、餐馆、酒家,均具有上乘的服务和可口的饭菜,且具有本地特色。尤其是“晋祠大米”以其明晶透亮、味道纯香而饮誉天下。紧靠景区的晋祠镇政府近几年

下工夫抓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公用设施及三业(服务、餐饮、娱乐)建设,面貌大为改观,尤其是景区的住宿条件、通信业务、医疗保障、娱乐场所、购物环境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范文2:位于晋祠古建筑门前的开阔地上。东对碧水莲塘,西靠晋祠古建筑,南北两翼,紧挨千顷稻田、农舍、村庄。伏龙山是园内假山,山的半腰,嵌石题书“伏龙山”。山脚有石洞流水,水从石龙口中淌出,流入池中。池旁有石刻两罗汉,池中有石刻天女、麻姑,池边石虎饮水,状貌惟妙,情趣横生。 公园中部有德隐斋。西北部有仙翁阁,又称红阁。因阁上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得名。此阁创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一1505年),清代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修。还有北极阁,这座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的建筑,古朴端庄,典雅不俗,底洞门有“古唐邨”题刻。陶然村别居一角,亭秀阁明。 晋祠公园东南部,是公园水乡。这里俗称南湖,水色碧秀,湖上有三孔桥,桥上行人,桥下泛舟,一派江南秀色。 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范文3:古建荟萃、名木杂布、风景绮丽、闻名遐迩的太原晋祠,地处市区西南的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古建园林明珠。其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考,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已

山 西 省 情 概 况

山西省情概况 自然地理 一、位置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二、面积、地形 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三、主要山脉、河流 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气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 14℃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温度一般在5°——7℃之间,五台山最低,仅—4℃。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南北温差较大。 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雁北地区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历史沿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