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咬文嚼字中例子赏析

咬文嚼字中例子赏析

咬文嚼字中例子赏析

【篇一:咬文嚼字中例子赏析】

今天小编分享的是《咬文嚼字》赏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

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集》

《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

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朱光潜不仅

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他勇

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

研究美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就开始用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

导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学思想向真理趋进;他反对老化、僵化,

提倡不断进取。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

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

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咬文嚼字》是朱光潜的一篇文艺,撰写于1943年。在这篇文章中

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此文独到的写

作特色。一、结构简洁明了,思路新颖别致。二、事例充分典型,

说理精譬透彻。三、见解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精当。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强调了在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一词通常含有贬义,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

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作者却很看重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借用它来旗

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是和他对文学创作过程的认识分不开的。关于

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他认为:思想是心理活动,它所借以

活动的是事物的形象和语文(即意象和概念),离开事物形象和语文,

思想无所凭借,便无从进行。在为思想所凭借时,语文便夹在思想

里,便是意的一部分,在内的,与意的其余部分同时进行的。所

以我们不能把语文看成在外在后的形式,用来表现在内在先的特别

叫做内容的思想。

意内言外和意在言先的说法绝对不能成立。

(《谈美谈文学》)这个思想,运用到创作上,它要求作者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不论是形象,还是情感,还是观点,都要能够在脑海

中鲜明地呈现出来;运用到欣赏上,它指导人们不就文字来欣赏文字,而是通过文字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看看思想感情表达得是否

恰切、鲜明。本文主要是谈文学创作,但对我们进行文学欣赏也不

无启发。

《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

此文独到的写作特色。

一、结构简洁明了,思路新颖别致。一般的议在文章的开篇马上就

会树立观点,然后作者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演绎论证。而本

文的结构虽简洁明了,但思路新颖别致。首先作者在文章开头例举

四个事例,从不同角角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接着作者

从正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使文章意蕴丰富;紧

接着又从反面援引实例证明误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产生套板反应这

一流弊。最后作者才在文后点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标、要

求和条件:要想使阅读与写作达到最高目标艺术的完美,就必须养

成良好的习惯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时

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互相吻合。

二、事例充分典型,说理精譬透彻。对于议论性的文章,如果文中

不举事例,道理就会显得抽象晦涩;而事例如果不典型,道理就不能

使人信服;而事例如果解说不好,道理也就讲不透彻。本文的最大的

写作特点,就在于作者所举事例充分典型,并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

《红楼梦》的例子,强调是与这不单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到思

想感情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前提,简

单的追求简洁是文学创作中必须反对的这一观点,作者将《史记》

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

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惊讶的意味和斩截的

意味却已存无多,因而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就是因为有些人根

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造成的,从而很好的论证了上

述这一观点。

三、见解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精当。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

细的文字敏感力,在课文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

将运用文字应有的谨严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时留

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

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

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

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另外,作者对套板反应很是反感,认

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

缘。而套板反应正是当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因此这种观点的提出

是值得我们共同学习的,同时作者的这种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创

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更是值得我们共

同借鉴的。

总之,本文虽是一篇畅谈文学创作的,但它更以其不同凡响的写作

特色吸引了读者,使人受益匪浅。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咬文嚼字》赏析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

请到。

【篇二:咬文嚼字中例子赏析】

预习提示

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第一个方面是引用郭沫若将“你是”修改为“你这”的事例,说明“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

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二个方面是引用王若虚错改《史记》和韩愈

与贾岛相互“推敲”的事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

想感情上‘推敲’”;第三个方面是引用苏东坡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和

平时常见的滥用联想意义的习用语,说明“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

的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第一个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实质,第三个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难处。学习本文,第一、重在鉴赏实践。本文讲“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

从语言文字的层面讲文学鉴赏,学习时要注意从这个角度加深体会。可以从词句入手欣赏和理解文章,并看看作者的用词能否恰切鲜明

地塑造形象,表达思想与情感;注意作者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有哪些

独特创新,是不是也还有值得磋商的地方?第二、体会内在逻辑。

这是一篇说理性文字,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阅读时要围绕“咬文嚼字”这个中心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依次说明,从而捕捉课文的分

论点并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很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说明观点,要体会材料和观点的关系,特别要注意作者是如何通过科学的分析

来揭示材料和观点的内在逻辑。

课文解读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①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①《屈原》:著名的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1月。作品借

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政治路线与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

降秦卖国的路线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揭露和讽刺国民党政府消

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

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

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

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

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

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

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

家的风度”。[文章开头叙逑郭沫若为了准确表达作品人物情感,修改台词,以便“够味”。郭沫若是当今人人皆知的语言大师,他尚且要

反复推敲语言文字,这便有力地说明了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

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这是炼字①的好例。(①炼字:指写作时在遣词造句方面下苦功,

力求其精的作法。)[这个句子归结上文,引出“炼字”二字,逐步过

渡到本文议论的中心。]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由这

个句子自然引出下文对郭沫若“炼字”的评论。]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

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

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

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引用《水浒》中的事例说

明郭沫若对“你这”句式分析有误。关于石秀骂梁中书,见于《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有关故事情节是:梁山好汉石秀劫法场救卢俊义

被梁中书捉住。梁中书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的留守,“上马管军,下

马管民,最有权势”,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由于他是朝廷奸臣

的忠实走狗,所以石秀骂他是替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话中的“你这”

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蔑视。关于杨雄醉骂潘巧云,见于《水浒传》

第四十五回。故事说的是杨雄上梁山之前的一段情节,杨雄的妻子

潘巧云跟和尚裴如海通奸被石秀发现,石秀把此事告诉了杨雄,杨

雄在酒醉之后痛骂潘巧云,一连说了六个“你这”,发泄了对这种侮

辱难以忍受的怒气。]“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

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

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

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

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引用

《红楼梦》里的事例,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指出郭沫若对“你是”

句式分析有误。关于茗烟骂金荣,见于《红楼梦》第九回。茗烟是

贾宝玉的书僮,陪侍宝玉在家塾中读书。金荣是与贾府沾亲的一个

孩子,也在这个家塾中读书。金荣依仗贾瑞等人做靠山,欺负了宝

玉的好友秦钟。茗烟仗着主子在贾府的地位,大闹学堂,骂了金荣,公然叫阵:“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话中的“你是”有

假设语气,意为“你若是”“假若你是”,还带着“你不是好小子”的讽

刺意味。]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

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在上逑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否定了郭沫若

的判断。]其次,郭先生援例①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

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①援例:引用现成的事例。援,引用。)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

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进一步分析郭沫若援例修改的错误,一是弄错了句式表达的情感,

二是造成了句子结构的残缺。连郭沫若这样的大文人在“炼字”上尚

且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便雄辩地说明了炼字的必要和艰辛。]

第1、2自然段,作者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说明“炼”字的重要性,“无论阅读或,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郭沫若是一位语

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

用“是”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结果弄巧反拙。朱光潜纠正了郭沫若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于作者持论公允,深入浅出,例举详赡,既引书证又依据事

实经验,涵盖面极广,并以细腻的笔触注意对语言品味分析,注意

展示思索过程,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心灵深处打动读者。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①王若虚:1174-1243,蒿城人,金代文学家。)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

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以为虎”是错觉,误以为“草中石”是“虎”;“见草中有虎”是实实在在看见了“草中”有“虎”。这便很好地说明了“咬文嚼字”在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

还没有透彻”。]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

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几句进一步说

明“咬文嚼字”在实际上是“调整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情

感还没有凝炼”。]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这种分别”包括“思想”和“情感”两个方面。此段文字,通过对

李广射虎一段原文和改文的对比分析,有力地证明了“咬文嚼字在实

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观点。举例精当,分析透辟,有很强的

说明力。]

第3、4、5自然段,作者引用王若虚错改《史记》的事例,韩愈帮

贾岛“推敲”的故事,证明“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王若虚的事例是反面事例,从“一句话”的角度说明“换一个说法”就“意味不同”,韩愈的故事是正

面事例,从“字”的角度,说明“更改一二个字”就“更动了思想感情”,从正与反、大与小各个不同的侧面,严密周详地说明了“文字和思想

感情的密切关系”。

无论是阅读或是,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这个句子引出

本文的第三个分论点。]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

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

焚香、“一川烟草①”“杨柳万条烟②”“烟光凝而暮山紫③”“蓝田日暖

玉生烟④”……种种境界。(①一川烟草:这是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原文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一川,一片平川。②杨柳万条烟:语出唐朝诗人岑参《送杨子》:“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文中“柳”字可能是“叶”

字之误。③烟光凝而暮山紫:语出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

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④蓝田日暖玉生烟:语出唐朝诗人李商隐

《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直指的意义载

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

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

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这里是对分论点的涵义进行具体

的阐述,作者以“烟”字为例,具体说明“字”有直指的意义,还有联

想的意义,“用字的难处”不在直指的意义,而在联想的意义,因为

联想的意义“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

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

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这几

个句子进一步说明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作用,科学的文字要用直指的意义,而“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

意义”,而联想的意义既有正面的效应,“可以使意蕴丰富”,也有负

面的效应,“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第3段说“文学借文字表现

思想情感”,这里则进一步说,文学借有联想意义的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章前后照应,作者的探究在不断深化。下面举例子具体说明

联想意义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①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

团月”是由“小龙团”茶②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

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

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①《惠山烹小

龙团》诗:全诗是:“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

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

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九龙脊,无锡惠山九峰之一。孙登,东晋

隐士,传说是竹林七贤之一稽康的老师。人间第二泉,即下文所说“惠山泉”,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载:陆羽评天下水为二十等:江

州庐山康王谷洞濂水第一,惠泉第二。②“小龙团”茶:指苏东坡得

到的宋神宗赏赐的龙凤茶饼。在北宋年间有大龙团和小龙团的茶叶

贡品。大龙团每斤两只,小龙团每斤十二只,是每年谷雨前采撷调制,正反两面都印有龙凤图案,所以又称龙凤茶团。)这两句诗的

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

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

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通过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

剖析,说明联想的意义,如果控制好了,就可以“点铁成金”,“使意

蕴丰富”。]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再次强调联

想的意义对于文学的重要作用。]

第6、7自然段,说明“无论是阅读或是,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

与控制”,也就是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和控制。控制好了,“可以使

意蕴丰富”,控制得不好,“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第6段

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

的联想意义,可以“点铁成金”。第7段列举一系列联想意义误用而

生流弊的事例,指出它产生的原因在“套板反应”,产生“套板反应”

的原因在习惯、在懒惰,克服“套板反应”的办法是“唯陈言之务去”。文章既有事实,又有理论,既有正面说明,又有反面论证,既摆出

存在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又指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论述周密,令人信服,有很强的逻辑性。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胜举,

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

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这是对全文内容的归结。作者把他在文中

阐明的道理归结到一个核心,就是运用文字必须要有“谨严精神”。]

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就会逐渐养成创

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强调“谨严精神”的重要性。]你不能懒,

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批评与“谨

严精神”相对立的“懒”“粗心”“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

达到艺术的完美。[指出为什么不能“懒”,强调“刻苦”、创新和咬文

嚼字的重要性。]

第8自然段,全文小结。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

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

心琢磨的好习惯。文章告诉我们,“逐步达到艺术的完美”,这是“咬

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这是

“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特色鉴赏

朱光潜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就写作技巧说,好文章的条理都是一样,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

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得恰到好处,谨严而生

动,简朴不致枯涩,高华不至浮杂。”本文可以说是朱先生这一主张

的生动体现。

(1)思路清晰。作者围绕“咬文嚼字”这个中心,用三个分论点进行

说明,第一个分论点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

不肯放松的谨严”,说明了为什么必须“咬文嚼字”;第二个分论点是“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

想和情感”,说明了什么是“咬文嚼字”,或者“咬文嚼字”的本质是什么;第三个分论点是“字的难处在意义(主要指“联想意义”)的确定

与控制”,必须防止“套板反应”产生的流弊,说明了怎样“咬文嚼字”。最后归结全文,指出“咬文嚼字”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阅读与写作达

到最高目标——艺术的完美。

(2)举例精当。本文最大特点,在于作者所举事例充分典型,分析

丝丝入扣,说理精譬透彻。不仅使人信服;而且使人获得一种艺术

的享受。例如:作者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红楼梦》的生动例子,强调“是”与“这”不单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从来没有一句话

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观点,作者将《史记》李广射虎一

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分析中,不

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不仅思想的表达有误,惊讶、斩

截的意味也已存无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样就很好地论证了

观点。

(3)见解新颖。作者对“套板反应”很是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

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可以说本文

正是作者突破“套板反应”,推陈翻新的典范。首先题目就是创新,“咬文嚼字”向来是一个贬义的成语,作者却借用过来赋予崭新的意义,说明自己的文学主张。其次,郭沫若将“是”改为“这”,是当代

文学界公认的善于炼字的典型,郭沫若本人也以此自诩,作者却能

广征博引,从中发现新的炼字的规律,使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再

如作者提出“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字的

联想意义“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

至于支离”,“一个作者在用字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些观点都是别出

心裁,发前人之所未发,是作者讲出的新颖别致的道理。这样的例

子还有很多,处处使人觉得作者视点新,事例新,道理新,通篇洋

溢了一种创新的氛围。

问题探究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提出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使人大

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例如郭沫若将“是”改为“这”的这个例子,郭先

生只从“字”的层面去分析它的优劣,结果不得要领,照葫芦画瓢,

弄巧反拙。而作者却从句式的角度进行思考,归结出“你是”、“你这”这两种不同句式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从而精辟地说明了问题。这

种极富创造性的见解的确能给人很大的启发。而这样的例子文中还

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但是课文也有不足之处,有些问题的分析,似乎未必完全恰当。例

如对“推敲”的“推敲”就是如此。

作者说:“‘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

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

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

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

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

‘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

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

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

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敲”字真的如作者所说不如“推”字吗?如果孤立地就这两句诗来看,作者的分析似乎还有几分道理,但如果从全诗来看,则是大谬不然,完全背离了诗的原意。

请你读一读贾岛的原诗,说说朱先生错在何处?

探究思路

这两句诗出自贾岛《题李凝幽居》诗。诗全文是: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贾岛夜访李凝,而不是什么“孤僧步月归寺”。诗

的前半部分是写诗人来访,后半部分是写诗人访问归去。中间贾岛

与李凝谈了什么,通通省去未说,但从诗末句“幽期不负言”可以看出,两人说的是隐居生活的乐趣。全诗表达了贾岛对李凝隐居生活

的向往和自己打算效法李凝的心愿。诗中“入、敲、过、去”等动词,

写的是同一个人在活动,这人当然只能是来访李凝的诗人自己,绝

对不会是李凝本人,更不可能是另外冒出来的第三人。那个“敲月下门”的“僧”,不是另外的什么“孤零零的一个和尚”,而是诗人自己

(贾岛曾做过和尚),他“敲”的绝不是“自掩自推”的“寺”门,而是

李凝幽居(闲居)的门。李凝居处的门到了夜晚当然是关了的,“僧”怎么会只“推”而不“敲”?他如果不“敲”,李凝又怎么会知道有人来访?由此可知,诗该用“推”还是该用“敲”,当是不言自明,真理还

是在韩愈的手里。朱先生的说法,实在是妄自臆断,毫无根据。

这里给我们的教训是,任何语言文字的推敲,必须记住一个基本的

常识,就是整体性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

离篇。稍有疏忽,即使朱先生这样的大师也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训练提高

1.在下面句中的空格处填写恰当的词语,其中a、c项必须是成语: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不可。b.“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

c.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

第二泉”,这是()。

d.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

是()的;前者偏于(),后者偏于个性。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a.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

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

以为是不能的事。所以问题()“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b.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前者是固定的,后者

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

它就不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

支离。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

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

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d.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

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是阅读或,就会

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

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刻

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

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5

年高考试题辽宁卷)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

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

学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

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

4.作者说:“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

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

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

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请你结合原诗,说说“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

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烟”,各自表现了怎样不同的境界?答:

5.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1)郭沫若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的修改。

(3)韩愈对“僧敲月下门”牌一句的“推敲”。

(4)对苏轼《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5)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答:

6.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回答(1)--(8)题:

(甲文)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

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

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

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

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

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

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

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

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

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

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

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

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

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

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

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

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

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

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

主义传播者,曾组织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

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

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

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

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现山东邹县人,汉末文

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

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

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

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

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1139-1193,即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抚

州金溪,现江西金溪人,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倡导“心

即理”的学说,曾讲学于象山,现江西贵溪西南,人称象山先生)的

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

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

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

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乙文)也说“不求甚解”

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

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②对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

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

态度。当然也有赞同陶渊明的方法的,比如:元朝人李治就说过:“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腐儒为章句细碎耳。”李治的

意思是,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可以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

像某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死扣章句而毫无出息。

③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到底可不可取?不必匆忙下结论。我们

先来仔细考察一下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分析一下他的话的原意,问

题就会清楚得多了。

④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

在六经。”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

读经史典籍。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

光解释“尧典”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

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

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所以,陶渊

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

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⑤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

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

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

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问题: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

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b.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

c.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d.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

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答: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

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

书中的道理。

②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正确地用来指导我

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③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

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

的领会、理解。

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是有所专指的,()也具有一定的普

遍意义。

a.①所以,②并且,③而且,④即使、也。

b.①因为,②而且,③反而,④即使、也。

c.①因为,②并且,③反而,④虽然、但

d.①所以,②而且,③而且,④虽然、但。

(3)给(甲)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答:

(4)说说(甲)文引用列宁、诸葛亮、陆象山和一般人的读书经验

要证明的论点是什么,它们与论点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

答:

(5)甲文反对“咬文嚼字”,说“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

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而朱光潜先生却提倡“咬文嚼字”。两人的观点是否针锋相对,互相矛盾?

答:

(6)(甲)(乙)两文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都给予了充

分的肯定,但两文的角度却并不相同。请分别说明它们各自的角度

是什么?

答:

(7)(甲)(乙)两文写作的目的也不相同,请摘出文中表明作者

写作目的的语句。

答:

(8)这两篇短文为我们提示的读书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哪些?7.作者说:“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

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个句子深刻

地分析了“套板反应”的危害。请你联系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体验,写

篇短文,要求举几个实例加以具体说明,不少于600字。

解析与答案

1.解析:这是一道“咬文嚼字”练习题,要如作者所说的从思想和情

感两个方面进行思考。a项从句意来看当选“咬文嚼字”的同义成语。

b项当选与“岑寂”意义相反的词语。c项要分析前后之间的关系,后

者当是前者的加工和升华。d项前后意思相反。

答案:a.锱铢必较。b.搅扰。c.点铁成金。d游离;类型。

2.解析:正确选用关联词语的前提是必须熟悉关联词语及其所表示

的意义,解题时要从语意上分析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a项是作者表

明自己的看法,否定前一句而肯定后一句。b项第一空格后面句子补充说明原因,第二空格后面的句子则是进一步说明“不易控制”的两

种表现。c项第一空格注意下一分句有“就”字呼应;第二空格前后是

递进的关系。d项第一空格注意“阅读或写作”这是一个表选择关系的

词语,符合无条件复句的要求;第二空格注意下一分句有“才”字呼应。

答案:a.不在、而在(或“不是、而是”)。b.因为,而且。c.如果,甚至于。d.无论,只有。

3.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辩析能力。第一个空格前后的句子显然是因

果关系,故应选“所以”,而“虽然”则是表示转折关系;第二个空格

选“必须”,是副词,强调事理上的一定;有时还可表示加强命令的

语气(如“你无故打人,必须作深刻检查”),通常用在动词或形容

词前作状语。“必需”侧重于物质上的必要、不可缺少。常用在名词

前作定语,或与其他词素组成一个名词(如“必需品”)。第三个空

格选“表现”。“表现”是显露出来的意思,“表示”是“用言语行为显示

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强调的是“用言语行为显示”;“透彻”是“(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精确”是“非常准确,非常

正确”的意思。解答这类试题,对实词要注意分析不同语素,对虚词

可以通过另造句子来分辨,总的来说,要放在这一定的语境中考察。答案:a。

4.解析:这是一道深入探究的题目,在文中作者只是概括地说明这

些“烟”字表现了“种种境界”,但究竟各自表现了什么境界,限于篇幅,不可能详尽说明。我们在阅读时应当依照作者的提示,结合原

诗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答案:“一川烟草”,这是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原文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

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的“一川烟草”从广度喻愁

之多,以铺天盖地的“满城风絮”从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

以连绵不断的“梅子黄时雨”从时间比喻愁之悠长而难以断绝。

“杨柳万条烟”,语出唐朝诗人岑参《送杨子》:“梨花千树雪,杨叶

万条烟。”盛唐人赠别诗全无儿女情态,多作豪壮语。诗以梨花杨叶

点缀春景,表现阔大气象。

“烟光凝而暮山紫”,语出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

光凝而暮山紫。”描写滕王阁的秋景,前句写贑江清秋,后句写西山

暮色,表现一种凄凉苍茫的情调,为下文抒发自己命途多舛定下基调。

“蓝田日暖玉生烟”,语出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

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

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

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作者以此清丽、静谧、迷离而又含带凄切的景象,寓托自己怀才不

遇的遭遇和失意怅惘的心情意绪。

5.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和观点的训练题,解题时要注意“概括”二字,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答案: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

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②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

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③字的

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

迷离不易捉摸,难于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

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

艺术的妙境。④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

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6.(1)解析:副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有其特殊的表达作用,经常

进行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答案:a指出不要不加区分地反对,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b指出

这个现象的普遍性,但也不是全部。c言下之意,还有人自以为读懂了,而实际上并没有读懂。d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2)解析:本题①句判定前后哪是因,哪是果;④句区别假设关系

和转折关系,这两项难度不大。难点在②、③两句。“并且”和“而且”都可用作句中成份之间的关联词,但“并且”一般用在两个动词或动

词性的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而且”则常用于

连接形容词、动词、副词,表示进一步的意思。在表递进关系的复

句里,如果前后两个分句都是肯定句式或都是否定式,则用“而且”

与“不但”(非但)呼应;如果前一分句是肯定句式,后一分句是否

定句式,或者前一分句是否定句式,后一分句是肯定句式,则当用“反而”与“不但”(非但)呼应。

答案:c。

(3)解析:对于比较复杂的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是一种很

好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思路。

答案:该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①段),开宗明义,提出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是没有充

分的理由。

第二层次(②-④段),通过对陶渊明原话的全面解读,得出对“不求

甚解”的正确理解。

第三层次(⑤-⑨段),引用古今中外的事例证明“不求甚解”是许多

大家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

(4)解析:写议论文必须保证材料和观点一致,使其有内在的必然

的逻辑联系。本题旨在加深对这一要求的理解。

答案: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是第④段指出的“不求甚解”的基本涵义有

两层: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二是说

明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第⑤段引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自以

为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却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第⑨段引用

一般人读书要反复多次阅读才能读懂的经验,是为了证明第一层意思。引用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陆象山读书“未晓处且放过,不

必太滞”,是为了证明第二层意思。

(5)解析:这也是一道比较阅读思考题。解题时,要体会文中对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所赋予的不同意义。

答案:不矛盾,因为两人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理解并不相同。(甲)文的“咬文嚼字”是指读书时“因执一点”,也就是(乙)文所

说的“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朱光潜先生说:“咬文嚼

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是不好的。”(甲)

文用的正是这个通常的意义,是贬义。而朱光潜先生对“咬文嚼字”

却赋予了全新意义,指的是“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用的是

褒义。

(6)解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思考题,要求同中求异。进行此类训练,可以提高我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答案:(甲)文说:“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

的后一句话,……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

常清楚。”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一般的人是对陶渊明的这句话采用断

章取义、支离破碎的方法,因此作者主张从整体上来理解陶渊明的

本意。(乙)文认为“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因此他是从“考察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入手”来

分析他的原意。

(7)解析:任何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发,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这两篇短文字面讲的是陶渊明的读书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今人

读书的弊端,给今人读书提供借鉴。只有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才能领会文章的现实意义。

答案:(甲)文的写作目的主要表现在第⑤段,批评一些人的“只记

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就自以为读懂了马列主义的不正之风。(乙)文的写作目的在最后一段,有的书可以“不求甚解”,有的书可以“求

甚解”,略读和精读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8)解析;这是一道概括综合题,解题时先要围绕“读书方法”这个

中心,从文中寻找相关论述,然后再加综合归纳。

答案:(甲)文有:要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一读就懂,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不要固执一点,支解书中观点,要前后贯通,注意整体分析。(乙)文有:不

要搞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读,要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

的基本内容;对书中的观点,要了解和分析它的具体背景,看看作

者是针对什么而发出的议论;“求甚解”和“不求甚解”这是两种不同

的读书方法,各得其宜,各有所用。

7.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要求联系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以致用。“套板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定势思维的

负面效应。定势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利用既有经验很快地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但是它也可能使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就是如作者

所说陷入“套板反应”的泥潭。这样的事例在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学习中,写文章总是几句现成的话,现成的模式,拿不出新

套套;解题时,总是按原来的老模式去思考,找不到新的方法。至

于在生活中就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我们过去总是不能摆脱对领袖人

物的迷信,思想不能突破禁区;但现在又有许多人摆脱不了对西方

政治模式的迷信,企图在中国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忘了建立符合

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责任。如此等等,如果能

经常进行反思,将会大大有利于我们思想水平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答案:略。

【篇三:咬文嚼字中例子赏析】

文章

来源莲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咬文嚼字》

(二)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