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原理笔记整理

教育原理笔记整理

教育原理笔记整理
教育原理笔记整理

教育原理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教育学的概述

一、教育学的概念

是有关教育的理论研究,是有关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是研究教育改革及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为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提供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1、认识教育现象

所谓教育现象,是专指教育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教育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的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1)环境性的,如教室和实验室及其结构,教育设备及其结构,校园成分及其结构,等等;(2)活动性的,如课堂教育及其结构,实验教育及其结构,校内外教育见习和实习及其结构;(3)关系性的,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与文化结构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关系,等等。

2、揭示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规律是教育及其组成成分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2.教育问题

(1)一方面包括了认识问题、价值问题和操作问题,另一方面包括了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2)科学研究的价值常识问题:不需要进行研究,只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就能明了,不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科学问题:不仅需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而且需要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才能探明和解决或完全探明和解决,具有科学研究价值。(3)教育的科学问题一般有两种类型:

老问题新含义,即前人已经提出并解决过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总是有崭新的含义需要研究解决,这是教育的永恒问题,如教育是什么,怎样教育,怎样评价教育,等等;

新问题新含义,即在特殊时代条件下,人们遇到的特殊教育问题,具有时代性,这是教育的时代问题,如教育有没有阶级性,教育怎样多媒体化,等等。

第二节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一、萌芽形态的教育学

古代,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经验的日益增多,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他们的政治、哲学等思想中有了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和说明。

1.《学记》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约成书于公元前4?a公元前3世纪。

是记述我国古代教育最早的一篇论著,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

2.《雄辩术原理》

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孔子

4.苏格拉底

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五个标志:

第一,就研究对象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第二,就概念和范畴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第三,就方法而言,有了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

第四,就结果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就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这些标志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在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

1.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

《大教学论》

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的规律。

提倡?°泛智论?±,要求培养博学、有德行、虔信的人。

主张所有的人都应受教育,都要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即?°把一切知识教给所有的人?±。

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2.卢梭的教育理论

法国教育思想家《爱弥儿》

提出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教育由三部分组成:自然的教育?a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a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的发展,和事物的教育?a从周围事物经验中所获得的教育。

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分成四个阶段:

(1)出生到2岁,着重进行身体锻炼,即进行体育;

(2)2?a12岁,着重进行感觉教育;

(3)12?a15岁,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4)15岁到成年,着重进行德育和宗教教育。

3.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德国教育家《普通教育学》

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和著名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到19世纪后半叶,成为师范学校教育学的重要内容,并传播到欧美和亚洲的很多国家。

4.洛克

5.裴斯泰洛齐

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并以其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成就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在1879年的诞生,推动了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发展。

1.斯宾塞的教育理论

提出教育就是要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什么知识对生活最有价值:?°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他将完满的生活划分为五类活动:

(1)是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2)获得生活必需品从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3)目的在于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护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情感的活动。

2.新教育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运动,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完全不同的新学校,因此也称新学校运动。

3.实验教育学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特点在于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强调分组比较和以统计的方法定量地检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发现教育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据此揭示教育原理,确立教育原则。

改变了以往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哲学思辨的传统,转向科学主义范式下的具有严格操作规范的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形成了注重定量、追究原因的教育实验的基本形式。

4.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1)苏联教育家凯洛夫

《教育学》,影响较大的教育学理论著作

(2)杨贤江

1930年代,《新教育大纲》

(3)新中国

学习、移植和借鉴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思想,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21世纪,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也因时代背景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发展。

四、多元形态的教育学

1.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

基本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2)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4)教育目的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

(5)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2.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代表人物:杜威

基本观点: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这是教育的唯一目的,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3.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

代表著作:瓦斯凯和乌里的《走向制度教育学》(1966)、《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1970),洛布罗的《制度教育学》(1966)

主要观点:

(1)教育学研究应该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阐明教育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

(2)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彼此间的疏离主要是由于教育制度造成的;

(3)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想要完成的社会变迁,想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分析那些显在的制度,如教育组织制度、学生生活制度等,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如学校的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等。

(4)制度教育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注重教育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问题对教育的影响,促进了社会教育学的发展。

4.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

代表著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基本观点:

(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

(2)教育与社会是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制约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的功能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3)人们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丧失了意识,看成是一个自然的事实,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

(4)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的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

(5)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第二章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演进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概念

一、教育的产生

1.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

2.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一必要条件。

二、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他们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把教育活动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遗传的过程,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其效果见诸个体的发展过程。

2.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孟禄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的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

三.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定义

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狭义的定义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米亚拉雷

(1)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2)作为活动的教育

(3)作为内容的教育(4)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

4.不同角度的理解

脑科学的文化的主体的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演进

一、前工业文明时期的教育

前工业文明的描述

1.古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机构的出现,非制度化的,

2.教育阶级性的凸显和强化

受教育的权利和目的性上有极大差异,人文性的内容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由目的的差异而形成内容、方法等不同方面的差异

二、工业文明时期的教育

工业文明的描述

1.制度化

学校类型上,小学、中学和大学等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形成;

学校职能上,升学的和就业的学校机制建立起来;

办学主体上,政府成为学校办学的主角,社会集团、教会机构和慈善群体成为辅助的角色;

近代学校产生的三条途径:新建,改造,购买或接管。

2.生产性

随着职业学校或实科学校的建立、发展,生产和劳动重新回归教育,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杠杆。

3.公共性

教育的阶级性被消灭,教育的等级性被削弱,反映社会利益和公众需求的平等受教育权产生。

4.复杂性

学校的规模和结构都远远超过了工业文明之前的社会,教育实践的理论要求和实际效果都有了挑战性的变化。

三、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教育

后工业文明的描述

1.学校的变革与发展

学校正致力于从公正、公平、选择、服务等基本价值观出发来加以变革,表现在多个方面:学校的类型进一步多样化,信息技术覆盖或运用于学校,学校管理、课程结构、教学组织、评价标准等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2.教育功能的多元化

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促进社会变革方面正在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

3.教育国际化

学校会进一步促进相关人员(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在学术、学业上的往来,学校,尤其大学之间的互认也为人员的交往创造了条件。目前,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

4.教育终身化

学校会满足社会成员或公民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需求。学习型社会的来临为全民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会得到全面的落实。

第三章现代教育功能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1.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它往往指教育的活动和结构所决定的教育的特性和能力,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3.教育功能不仅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而且还具有方向性和多方面性。

二、教育功能的层次

1.三个层次

本体功能、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本体功能

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每一代。

教育系统不断自我保存、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自我创造。

3.个体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活动作为知识文化的一种传递、传播的工具和手段,是直接以人类的个体为对象的。

教育所传递、传播的社会知识、文化首先作用于社会的个体。

4.社会功能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和个体功能派生的结果。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这一功能又有不同的表现。

第二节教育的本体功能

一、传承文化

它是指文化的代际传递,目的是实现文化的代际延续和保存。这是教育长期存在的首要原因。

1.学校承担了传递文化的基础性职责,作用最为显著。

2.传递的内容丰富、系统,传递的方法多样、有效。

二、筛选文化

文化的传递是有选择的,摒弃或保留都有赖于文化的筛选。

这体现了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存在的基本理由。

1.筛选意味着从文化中有目的地选择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

2.筛选是有标准的,它们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具体教育职能。

三、创新文化

文化的创新意味着要发展新的文化。

这是当代社会赋予教育的使命,是教育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特点。

1.教育机构通过科学研究发展出新的文化

2.教育机构通过文化的批判和改造发展出新的文化

四.交流文化

文化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要求不同文化之间通过交流引进、吸收文化的精华,达到融合、繁荣等多种的目的。

教育作为文化交流的途径是和平时期的必然选择,因为从历史上看,战争、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带来的人员迁徙给文化的融合带来的机遇也很多。

1.互派教育人员的学习

2.教育人员的学术活动

五、活化文化

第三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人的发展内涵

1.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由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它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2.身体发展指机体的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完善;

3.心理发展指人的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以及各种社会性的发展。

4.教育就是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地发展。

二、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

1.顺序性

指个体身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1)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包括,头尾法则,具体顺序是头部、颈部先发展而后过渡到躯干、四肢的发展;近远法则,由身体的中心过渡到身体的边缘。一般来说,头部和躯干比四肢、手指脚趾先发育。(2)心理发展沿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顺序发展。

(3)情感的发展是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性情感逐步发展到理智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

2.阶段性

指人的身心发展在某一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典型特征,又称为年龄特征。

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划分为:乳儿期(0?a1岁)、婴儿期(1?a3岁)、幼儿期(3、4?a6、7岁)、童年期(6、7?a11、12岁)、少年期(11、12?a14、15岁)、青年初期(14、15?a17、18岁)。

3.不平衡性

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

主要表现:

(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平衡

身高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出生到1岁,二是青春期,在两个高峰期,个体的身高发展迅速,而在其他阶段发展速度较慢。智力发展在4岁以前速度最快,之后速度放慢。

(2)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平衡

有的方面较早就已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4.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速度是大体相同的。

可变性,由于家庭环境、教育条件以及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等的差异,使得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特征又各不相同。

5.个体差异性

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以及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同一年龄的个体,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倾向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个人特点。

三、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

1.遗传与人的发展

遗传又称遗传素质或非获得性素质,是个体从上代人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特征。遗传的成熟机制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非获得性素质的意义:主要在于生理素质的继承和变异,对于获得性素质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关联。

观点一,认为遗传决定人的发展,有遗传决定论者、血统论者、人种论者、泛性论者。

观点二,遗传素质是潜在的、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遗传不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不决定人的发展

对于人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起着一定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条件。

成熟机制的表现:制约个体发展的顺序和速度。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揭示了外部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人的发展,走在人的自然发展(成熟)的前面。

2、环境育人的发展

环境: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身心发生作用的外部世界的一切因素。

环境的分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1)自然环境

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环境,例如,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自然环境的优与劣,例如,被污染的空气和水所导致的各类疾病。

(2)社会环境

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社会环境,例如,社会主义所提供的福利制度;

地域文化的社会环境,例如,北方盛行?°大男子主义?±,南方更注重男女平等;

经济的先进与落后,例如,经济落后的地区,女孩的辍学率高于男孩;

不同行业的社会环境,例如,教师职业容易诱发颈椎病和咽喉炎。

(3)家庭环境

家庭类型父母的文化和职业家庭教养方式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教育与人的生理发展

通过体育、生理卫生等课程直接有助于儿童的感知觉、身体素质方面的健康,通过品德、科学等课程间接有助于儿童的生理健康。

不完善的教育也剥夺或损害了儿童的健康。最近,对?°眼睛保健操?±的质疑就是一例。(2)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

认识能力,从记忆、理解到推理、批判等不同水平的思维能力.

情感品质,从个人的到社会的情感丰富性,从情绪到情操的正向、积极性。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

4.个体实践与人的发展

?°用进废退?±

社会实践,从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和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做到与否,可以判断人的发展状况。

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应该是教育的主旨和目的。

四、人的发展的动力理论

如何区别和联系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1.内发论

2.外铄论

3.差距论

五、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实现个体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个体的社会化

(1)基本内容

个体应当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

个体追求的目标应该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个体掌握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个体学会认同自身的身份及在每一场合下所应扮演的角色。

(2)教育的功能

第一,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第二,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第三,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意识。

2.个体的个性化

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

(1)核心

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的形成

(2)教育的功能

第一,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第二,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第三,教育促使人的创造性开发并实现个体价值。

3.个体的谋生技能

具备生存能力

4.个体的生命品质

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第四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

2.教育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是实现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4.教育是科学技术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基础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够促进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是人们通过接受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步形成适应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感、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习惯的过程。

传承文化、训练思想、培养情感和养成社会行为习惯的活动,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向年青一代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

培养出各种专门的政治人才或者为这种人才的成长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的广度和深度,可以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

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是受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制约的。

养成年轻一代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

3.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学校,是研究、探讨和传播各种政治思想,形成各种政治思潮比较集中的地方。

学校,往往是新思想、新思潮的策源地和集散地。

三、教育的人口功能

1.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第一,教育程度较高的妇女,对学习、工作的要求也比较迫切,就业的机会也较多,这就势必造成晚婚晚育,减少生育机会。

第二,在物质条件相等的条件下,个人的教育程度越高,其精神生活的丰富程度也就越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往往胜过对多子多福的向往,这种追求抑制了传统的多育意愿。

第三,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接受人口教育,容易认识节育措施的科学原理,提高节育的自觉性。第四,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对子女素质的要求胜过数量,他们宁可增加对子女教育的投资

2.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质量

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容易掌握优生优育的知识,能够生育健康的子女。

受过教育的父母对人类自身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了解和认识也较深刻,在安排个人及孩子的饮食起居、卫生和体育锻炼方面更能符合科学的要求,这对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3.优化人口比例,平衡社会结构

其一,教育能够优化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受过一定教育的妇女,已经摆脱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从而降低了女胎流产率,进而调整着新生儿的性别结构。

其二,教育能够优化人口的城乡结构。通过教育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使多余农业人口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工业人口。

其三,教育能够优化人口的行业和职业结构。由教育所带来的科技进步使得社会分工更加复杂细密,促进行业性的淘汰更新。

4.提升文化质量,促进人口迁移

其一,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远距离迁移。这是因为受过较好教育的人不易受本土观念的束缚,他们更想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工作。

第二,文化教育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因其较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迁移。

第三,教育本身就实现着人口的迁移。

四、教育的国家安全功能

国家安全的新内涵:军事力量是保护国家免受一切外部威胁的盾牌;冷战结束之后,开始包括防止内部分裂动乱和保护民族经济发展,其后,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1.信息安全

2.政治安全

3.经济安全

4.军事安全

五、教育的生态功能

1.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校设置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科学类课程,使学生掌握了自然环境的发展原理和基本规律。

人文类课程,学生已对整个生态环境有了理性的认识。

环境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助于科学生态观的形成。

2.促进环保行动,优化生态环境

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美化校园,自发地去改善居家环境和自然环境。

学校组织美化居家和社区环境的活动,给社区作环保示范。

六、教育的负向功能

1.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表现为总体性的负向功能

2.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表现为局部性的负向功能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现代教育目的概述

一、现代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的内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目标。

教育目的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既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二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受教育者在知识、智能、品质、体质等身心素质方面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标准。

教育目的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特定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身心素质的人。

2.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需要,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3.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

对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培养的人的具体规格标准各不相同,这种在具体教育机构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通常被称为培养目标。

4.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节课)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二、现代教育目的的功能

1.规范

规范教育的各种活动,使之围绕着教育目的开展。

2.导向

教育活动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一切教育过程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并在教育目的支配下进行的。

3.激励

对达到既定标准的组织和个人实施奖励,而对未能达到目的的进行惩罚,成为一种激励人们达到教育目的的激励力量。

4.评价

检查和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优劣,检查和评价教师工作状况的好坏,检查和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程度的高低,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据。

第二节现代教育目的的确立和分类

一、现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

第一,完整发展第二,和谐发展第三,多方面发展第四,自由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人的存在本身具有片面性,人是一种片面性存在物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限定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定

第四,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限定

(3)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所谓全面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个性发展,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如何理解?°通才?±?

2.现实依据

(1)人的依据

第一,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

第二,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

第三,要符合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

(2)社会的依据

第一,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第二,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教育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

(1)主张

把个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2)特点

第一,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制定教育目的;

第二,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有助于个人发展;

第三,人生而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在于加速本能的发展。

(3)类型

第一,以卢梭为代表的个人本位论,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但在当时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尤其对于揭露和抨击现实的腐朽和促进人们的思想启蒙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以瑞典爱伦?¤凯为代表的个人本位论,热衷于颂扬儿童的真善美的天性和自主个性,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对儿童进行压制,而应该促使他们自由自主地发展。

第三,新人文主义性质的个人本位论,他们并不拒绝教育的社会目的,也不把教育的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完全对立起来,而只是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要以个人价值来实现,社会的完善要通过个人的完善才能实现。

2.社会本位

(1)主张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2)观点

第一,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

第二,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以外,无其他目的;

第三,教育的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益为衡量标准,教育的结果主要是看对社会贡献了什么,培养的人对社会起了什么作用。

(3)类型

第一,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社会学派,并未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只是认为社会是目的,个人是手段。

第二,以凯兴斯坦纳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是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强调国家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高于一切。

三、现代教育目的的分类

1.以制定教育目的的主体为标准

(1)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

作为确定教育目的主体的社会既定的教育目的,是一种通过合法化形式(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而表现出来的教育目的,又称为正规的教育目的。

是作为确定教育目的个体主体的教育目的,是一种实实在在对参与教育活动者的教育行为起作用的目的。跟个人的物质生活环境及其利益、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非正规的教育目的。

(2)指令性教育目的和指导性教育目的

是由执政部门、执政党等制定主体以法定文献的形式规定的一定社会的受教育者的质量和规格。

是由那些不拥有政治权利的部门和团体制定的教育目的。

2.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为标准

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3.以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为标准

?°应然?±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制定主体以成文的、合乎规范的形式所规定并表述的教育目的。其特点是理论化、概念化、理想化、权威性、统一性。

?°实然?±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过程的当事人在理论层面进行理解、贯彻、执行的教育目的,其特点是大众化、可操作性、具体化。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

1.解放初——1958

2.1958——1978

3.1978——2000

4.2001——至今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内容

(1)全面发展的概念

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2)德育的概念和任务

是指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3)智育的概念和任务

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4)体育的概念和任务

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

(5)美育的概念和任务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

(6)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和任务

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全面发展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1)德育第一论

第一,对人的评价应以政治道德标准为第一;

第二,智只是实现德的手段和工具;

第三,智的社会效果要按德的方面来确定。

(2)智育第一论

第一,最高的善是智慧,知识就是美德,无知便无德;

第二,只有智的发展才赋予人以价值。

(3)辩证关系

第一,五育是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

它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只是在理论抽象中才各自独立存在,在实际生活中它们总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性表现出来。

第二,五育之间相互渗透,在不同的组成部分中包含了相同的因素。

德、智、体、美、劳中都包含了知的因素,而智中的道德知识、政治哲学等知识包含德的因素;德与美都包含有情的因素,心灵美、行为美,既是美又是德;智与技在很多因素上密切相关。

第三,五育之间既独立统一又相互制约、促进。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分解部分是了解整体的条件,但是部分离开了整体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绝不能离开其他的组成部分来孤立地看待某一部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切不可孤立地发展学生的某一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发展。

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2.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

3.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

五、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1.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

2.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五章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1.城市:非农人口、产业聚集的居民点,我国行政 建制的市、镇。 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两次劳动分工有较 大促进作用: ●农牧业标志第一次,固定居民点。 ●商、手工业标志第二次,产生城市。 3.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工业化的促进是城市 化的动因: ●农村推力:剩余劳力向城市集中。 ●城市引力:工业供剩余劳力就业。 4.城市发展理论: ●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满足外部产品、服务需求。 从属经济(非基础)满足内部产品、服务。 城市发展阶段:专门》综合》成熟》区域化。 ●城市进化: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 绝对集中:工业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中:工业成熟,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 相对分散:后工业初期,郊区增长超过中心城》 绝对分散:后工业成熟,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后工业成熟,第三世界处于工业初期。 ●增长极核: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 条件优越、规模集聚效应产生中心城市。 ●全球化:城市发展与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从原料地向生产、装配基地转变。 一体化经济,部分城市地位突出。 5.城市物质环境构成 ●公共领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投资。 ●非公共领域:个体占有,非公共投资。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提供可能和约束。 6.城市社会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空间分布聚居的异质性强(与农村本质区别)。 7.农村社会主要差别:●人际关系以地缘关系、乡土意识为认同基础。 ●聚居空间形态异质性弱。 8.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 9.城市产业构成:经济活动部类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自然界。 ●第二产业,初级产品再加工。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10.城市产业构成演化: ●第二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化,比重显著升降。 ●传统向高科技产业转化,二产中后者取代前者。 ●体制、构成由水平、部类向垂直、层面特征转化。 11.城市化:农业传统乡村社会转向工业、服务业现 代城市社会,乡村到城市的复杂过程。几种含义: ●城市生活方式的强化。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集中。 ●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空间集聚。 ●农业区、未开发区出现城市。 12.世界城市化三阶段: ●兴起、验证、示范,英国首先城市化过半。 ●欧洲、北美推广、普及、基本实现。 ●全球推广、普及、加快。 13.城市化进程一般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产业构成消长、变化。 ●与人均国民生产值的增长成正比。 ●以二、三产、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14.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势头猛烈。 ●主流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向大城市集中,处于支配地位。 15.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 ●增长多,比重不大,速度缓慢。 ●不稳定,波动明显,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 1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是初始,工业是根本,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 17.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互推动。 18.城市化是达到现代化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 19.城市:区域的中心/某些职能有辐射、吸引作用。 20.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文化等有组织作用/ 受区域资源、发展条件制约/与区域城镇相互促 进、制约。 2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影响: ●区域自然、社会、人文、文化资源影响。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 ●空间布局由大城市单中心到多重心组团城镇群。 22.城镇体系:区域中,不同职能、等级规模,空间 有序,相互依存。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力。决定城 乡整体发展水平。 23.城镇体系特征:群体、关联、层次、开放(各城 镇对内外开放/整体对外部开放)、动态、整体性。 24.城镇体系、城乡发展一般规律: ●城镇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城市引力》向心增长 ●城市辐射》离心增长》城镇体系强化城乡发展 25.城市规划: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土地、空间、 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实施管理。 26.我国古代规划思想: ●礼制,周礼考工记,最早。 ●自然,管子。 ●商品经济、世俗生活,清明上河图。 ●唐长安,轴线、方格、核心皇城、三面里坊。 ●元大都、北京,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 27.古希腊城市:广场、公建、集会场所,民主。 28.古罗马城市:浴室、斗兽场、宫殿,享乐;罗马 帝国时期的广场、铜像、记功柱、凯旋门,核心; 集中体现为广场群。 29.中世纪欧洲城市:教堂、城堡。 30.文艺复兴、巴洛克:意大利古典严谨,罗马圣彼 得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巴黎轴线宫殿。 31.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莫尔、欧文、傅里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巴黎改建,排水、环卫、公园、墓地。 ●城市美化,欧美国家,城市景观空间。 ●公司城。 32.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标志,分散模式。 霍华德,为健康、生活、产业,规模有限,农业围 绕,土地公有,莱奇沃斯。 ●现代城市:技术手段解决城市问题,集中发展。 柯布西耶,明天城市,功能理性,绿地空间阳光。 光辉城市,深化和集中体现。 33.早期其它探索: ●线性城市,索里亚玛塔,西班牙。 ●工业城市,戈涅,法国。 ●区域规划,格迪斯,芒福德发展。 ●城市规划方法,格迪斯,调查、分析、规划。 34.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大城市派生)/新城(独 立)/有机疏散(沙里宁)/广亩城(赖特)。 35.集中发展理论:聚集区/大城市带(戈德曼,法)。 36.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腹地、发展动力。 ●城市是开放系统,依赖区域支持。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的成就和示范作用。 37.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吉伯斯,中央商务》过渡(衰败居住)》 工人居住》良好居住》通勤(富裕居住)。 ●扇形:霍伊特,放射,轴状延伸。 ●多核心:哈里斯、乌尔曼,设施位于少数区域(中 央商务)、受益于接近(工业、工人居住)、对抗 和消极影响(高级住宅、污染工业)、无法负担 土地费用而位置不合理(边缘仓库)。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 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 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文化关系;③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④教育理论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6.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乌里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学研究要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②教育制度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和行政人员疏离的主要原因;③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求要做制度分析;④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做显性的分析,也要对隐形的教育制度作分析;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美学原理作业(复习题)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50、51页,两点。 2、自由创造这种特性为什么是最珍贵的?53页,三点。 3、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 4、65页 4、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70---72页 5、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1)从78页开始。(2) 78页中间一段中。 6、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1)100页,104页,两点。(2)104-----106页。 7、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1)自然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人才有意义。一方面一切自然不能自觉为美,另一方面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那时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出现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把人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扩大。 8、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社会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美的审美需求越强烈,越从功利的人向审美的人转化。例如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了,各国都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将许多著名的自然美景点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如我国的黄山、张家界等。对自然美的欣赏有着独特的情趣。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9、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1)136页 (2)形式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形势美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具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他不直接具体的美的内容。它是依靠形式本身引起人的美感的,实在任命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形式特征。他远离了美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形式本身的特定抽象意义。 10、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因为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土壤,现实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而且现实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不可能有艺术美。所以,我们说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它是客观的。 1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情是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景是产生情的基础,情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12、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辨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教育学原理》自考笔记 教育原理的学科性质: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学科。从研究领域看是研究教育活动的领域;从研究内容看介于普通教育学应用学科与形而上学层次之间;研究方法上更多的从宏观,整体上研究问题,力争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过渡。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用性为主,兼顾其基础性。 高教研究对象:透过诸多高等教育现象表现出来的特殊矛盾与发展规律。教育遵循两大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高教的特殊矛盾和基本规律是高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和高教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两规律反应在两关系上,构成要素:高教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两大研究轨道:注重高教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更加重视高教应用性研究。 高教发展历史:春秋,官学衰私学现,学术活跃;汉设太学,封建教育制度建立;东汉-鸿都门学,世界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科举隋朝建立唐发展;宋现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提举学事司。宋书院是私学演进的形式后官学化。 高校职能: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技术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直接的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职能之一。 研究教育理论的意义:学研他可以使我们认清教育现象的本质;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树立正确高教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本质四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志说、本质规定说。本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概念:广义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和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即学校教育。 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遵循既定的教育目的,运用教育影响,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目的。 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人和动物都有;心理起源说(孟禄)原始社会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劳动起源说: 历史阶段:原始状态简单;农业社会阶级性与劳动分离;工业社会现代学校,又与劳动结合;信息社会变革国际化本土化终身化全民化。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 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领导权,教育目的,受教育的权力)人口因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地域分布)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绪论 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缺陷(消极作用) 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 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鲍桑葵《美学史》 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 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 柏拉图对美的定义 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这种美是永恒,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客观的,而且先于现实世界中的美的东西而存在。美是理念是指: 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念的参与所形成的。 2)理念因为其所包含的内容外延不同,分成许多层次,美也有很多等级。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 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 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 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 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乡村的基本特征: 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 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 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 4、社会结构较单一 5、能源使用多样 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聚集规模差异 2、生产效率差异 3、生产力结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简答题: 一、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者之间的辨析? 答:1.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1.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部分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特点:一是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二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圣贤”、“君子”; 三是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四是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局限:第一,灌输式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第三,“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严重。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答: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互相规定和互相依存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互相转化。虽然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他们的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也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最后,它们两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必须是互相理解的,必须是共享两者的精神的。 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答:过程: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外部制约与内在转化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识记】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1)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 专题一:什么是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一切教育现象的科学。教育学是人类教育现象的一种理论形式。教育学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有宏观、中观与微观之分。 2、教育学引入我国仅有100多年的时间,分别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杜威的教育学、苏联凯罗夫教育学。但是这些教育学的研究范畴都不够大,没有将人类的所有的教育现象纳入到自己的研究体系中来。 3、胡德海教授认为,认识教育不能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经济基础、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阶级性,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方面来进行。理解教育应该站在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高度来认识。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有三件主要的事情,也是永恒的事情——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文化的创造;文化的传递(教育)。从这个高度来理解教育,教育就是人类文化传递的手段。 4、纵观人类社会古今中外的教育的形态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教育的活动,一种是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产物,其核心内容还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有四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传递的方法;教育事业是教育活动有效运行的框架支撑,要受到教育制度的约束。 专题二:教育的起源及其在人类社会的存在 1、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出现了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原始时代与文明时代。在原始时代教育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教育活动,到了文明时代出现了第二种教育形态教育事业。 2、教育的起源不是来自于一般的生物活动,不是来起源于人类的心理现象,不是来自于人类的劳动,而是来自于人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需要。教育的本质就是传递人类文明和文化成果的。 3、教育的存在形态分为两种——自在状态(教育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对教育没有认识,教育是自发的)和自为状态(教育是存在的,人类既参与教育活动,也对教育有所认识,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展教育)。原始时代以自在状态为主,文明时代以自为状态为主,人类教育就是由自在到自为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自为教育将全部代替自在教育。 专题三:自我教育是人类文化另一传承手段 1、教育的现象是教育的活动和教育的事业(如果说有第三个教育现象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的功能是传递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教育的本质就是传递人类文明、文化成果的活动。 2、人类有两种最基本的需要,一种是物质文化需要,一种是精神文化需要。教育的起源就是

绪论: 美学研究对象: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叶朗) 美学学科性质: 1.人文学科(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即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学科,功用:教化) 美学特点:和人生有紧密联系,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紧密联系 2.理论学科 哲学的永恒课题:美、真、善 美学不是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哲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心理学美学取代哲学美学是不利的(叶朗) 3.交叉学科(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不能把美学全部归结为语义分析)、人类学、神话学(生命体验),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 4.发展中的学科 现代形态美学体系:文化大中和(中西文化,19、20世纪文化精神),当代西方美学体系没有综合中国以及东方文化 为什么学习美学: 1.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审美活动是一种体验活动(精神活动?) 2.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3.对于人文工作者,还有一种人文和技术层面的关系(技要上升为道) 中国戏曲的特点:虚拟,但不等于写意,京剧是角儿的艺术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由美学学科的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人是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动物) 美学学习方法: 立足中国文化;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开放的心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美的本质: 狭义的美: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一种、完整、和谐的美,古希腊式的美 广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式 美和美感谁是第一性(主观的的还是客观的)--50年代美学大讨论 李泽厚(辩证唯物论):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蔡仪:美是客观的(事物的典型性) 高尔太(美和美感是统一的)、吕荧: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客观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 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 三、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 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 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总结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 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

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节:城市化 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 现象及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城市人口U占总人口P的比重(Q=U/P)。 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集中的用地及人口的高密度 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期(缓慢发展期)、中期(城市化快速增长)、稳定阶段(稳增) 三、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正常发展(1949~1957)、城

2018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1(超长)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得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得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得萌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得著作就是我国得《学记》;教育方面得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得描述,缺乏理论得分析,没有形成完整得体系,所以只能说就是教育学得萌芽或者雏形。 2,独立形态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 原因: (1)教育学得创立源于社会实践得客观需要,主要就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 (2)教育学得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得总趋势与一般科学发展奠定就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得独立同一些著名得学者与教育家得努力就是分不开得; (4)教育知识得丰富沉淀。 内容: (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得科学提了出来,与其她学科并列。(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就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得身世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得《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得开端。(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集成了康德得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就是一本自成体系得教育学著作,它得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得学科。 标志: (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得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得研究领域; (2)概念与术语方面:形成了专门得教育概念与范畴; (3)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得研究方法; (4)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得教育学专家与系统得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 (5)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得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就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得开端; 四、20世纪以来主流得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得梅伊曼、拉伊等; 基本观点: ①反对思辩教育学;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 《美学原理》是由王德胜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适用于高等学校文科的教材。本书着眼于教学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在合理吸收传统美学思想精华、关注和借鉴当前国内外美学研究新成果的同时,突出了美学理论的当代特点。 书中着重以审美活动为基点,把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美学学科定位及其对象、人类审美发生、美的本质、美的存在、审美类型、审美经验及其结构与过程、审美判断、艺术审美与创造、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生产与消费活动、审美教育等各个方面,对美学中的诸多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实证、概念与形象的统一,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以益于学生的审美实践发展。接下来,我将着重从以下方面来谈谈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 第一章节向我们论述了什么是美学,从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美学的历史与现状、美学的学科定位、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怎样学习好美学。美学被称之为“无用之学”,这是从它的实际作用来说的,它没有特别实际性作用,但它却有着潜在的功效,一个人如果对美学有着特殊的理解,或者有着系统化的学习,那么他便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形成一种意识,即审美意识,这种潜在的意识,会让你发现生活中的美,它会促使你不断发现和体会生命的无尽意味。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它着重体现了人文实践领域的价值特性,因此,要正真把握美学的对象,就必须始终抓住人类审美活动。也就是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来追踪、构建人类审美价值体系。 从这一章节中,我还了解到美学研究的方法,它包括: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理论与实践性统一、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相统一、兼收并蓄与民族特色相统一。这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学习好美学原理这门科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节向我们论述了审美发生,从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审美的发生论史、人类劳动与审美发生、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审美关系以及价值。审美的发生论史包括模仿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性本能说、游戏说,以上四种学说,在美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代表性,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局限性,就是没有揭示出人类审美活动背后的、促使其发生的现实基础,即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它揭示出了审美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并为审美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基础,并且为审美发生提供了现实素材。 审美活动主客体的统一,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扩大人类审美范围,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考编1】 1.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才能 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 3.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和微观的】 4.教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 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1】实验教育学 基本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 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 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 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第二,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 很大的局限性。 【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基本观点: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 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 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 第五,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 基本评价:第一,文化教育学深刻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本质 等问题上给人以许多启发 第二,其缺陷和不足在于思辨气息太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给出有针 对性和操作性的定义 忽略了教育受制与政治,经济及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3】实用主义教育学 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 是生活本身,教育要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