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式电阻炉课程设计报告书

井式电阻炉课程设计报告书

井式电阻炉课程设计报告书
井式电阻炉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二炉型的选择 (1)

三炉膛尺寸的确定 (1)

四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2)

五电阻炉功率的计算 (2)

六电阻炉热效率计算 (6)

七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6)

八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6)

九功率的分配与接线 (9)

十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9)

十一、炉子技术指标 (12)

十二、绘制炉型图 (12)

一、设计任务

设计种类:轴类工件,杆件和长管件的回火加热(材料为中碳钢,低合金钢) 生产能力:160 kg/h 零件最大尺寸:Φ50*1800mm 作业制度:3班制生产

二、 炉型的选择

根据技术条件要求,工件材料为中碳钢或者低合金钢,热处理工艺为回火,对于中碳钢或低合金钢回火最高温度大约为600~700℃,所以选择中温炉(上限950℃)即可。金属热处理多用箱式炉、井式炉或者连续电阻加热炉。同时工件规定是长轴类,选择箱式炉,并且无需大批量生产、工艺多变,则选择周期式作业。综上所述,选择周期式中温井式电阻炉。

三、炉膛尺寸的确定

1、炉底面积的确定:

用炉底强度指标法计算,炉底有效面积:

查表5.1得g s =100Kg/(m 2

·h ),又G s =160Kg/h F a =

gs G s =100

160=1.6(m 2

) 由于存在关系式Fa

F

=0.78~0.85,取系数上限,得炉底实际面积: F=

85.0Fa =85

.06.1=1.88(m 2

) 2、炉底直径的确定: 由公式F=πR 2

=

4

D 2

π

D=

π

F

4=

14

.388

.1*4=1.55m 3、炉膛高度的确定:

由于加热工件的最大长度为1800mm ,工件距炉顶和炉底各约150mm ~250mm , 则炉深 H=1800+250+250=2300mm 4、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炉体包括炉壁、炉底、炉底、炉门、炉壳架几部分。炉体通常用耐火层和保温层构成,尺寸与炉膛砌筑尺寸有关。设计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确定砌体的厚度尺寸要满足强度要求,并应与耐火砖、隔热保温砖的尺寸相吻合;

(2)为了减少炉衬热损失和缩短冷炉升温时间,在满足耐火、保温和机械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轻质耐火材料;

(3)保温材料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允许温度,否则将使保温性能降低; (4)炉衬外表面温升以保持在40~60℃为宜,否则会增大热损失,使环境温度升高,导致劳动条件恶化。

对于950℃的井式炉,用一层轻质粘土砖作为耐火层,硅藻土砖及蛭石粉做

保护层,在炉膛底部应干铺一层粘土砖作为炉底。

对于深度较大的炉子,在耐火层和炉口砖之间应当留15~25mm 膨胀缝,炉膛底部应留有清楚氧化皮的扒渣口,炉衬外有炉壳保护。

综上所述,炉墙采用113mmQN-1.0轻质粘土砖+80mm 密度为250kg/m 3普通硅酸铝纤维毡+113mmB 级硅藻土砖。

炉顶采用113mmQN-1.0轻质粘土转+80mm 密度为250kg/m 3普通硅酸铝纤维毡+85mm 蛭石粉。

炉底采用QN-1.0轻质粘土转(67*2)mm+50mm 密度为250kg/m 3普通硅酸铝纤维毡+182mmB 级硅藻土砖和硅藻土粉复合炉衬。 炉壳用5mm 钢板制作。

四、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D 外=D+2*(115+80+115)=1550+620=2170(mm)

H 外=H+C 底+f+h 拱角 C 底=67*2+50+182=366mm

f=R(1-cos30°)=D(1-cos30°)=1550*(1-cos30°)=208mm h 拱角=(65+2)+(135+2)*2=341mm 、H 外=2300+366+208+341=3215(mm)

(1) 炉顶平均面积

F 顶=622D π=255.1*614.3*2=2.51m

2

F 顶外=6D 42π=255.1*614.3*4=5.03 m 2

F 顶均=

内外F F ln

F F -=51.203.5ln 51.2-03.5=3.63 m

2

(2) 炉墙平均面积

F 墙=2π内R *内H =2*3.14*0.775*2.3=11.19 m

2

F 墙外=2π外R *外H =2*3.14*1.*3.215=21.91 m 2

F 墙均=

内外F F

ln F F -=19.1191.21ln 1.191-1.912=15.95m

2

(3) 炉底平均面积

F 底=π内2R =3.14*0.7752=1.89 m

2

F 底外=π外2R =3.14*1.0852

=3.70 m 2

F 底均=

内外F F ln

F F -=89.170.3ln .891-.703=2.69m

2

五、电阻炉功率计算

本炉采用理论设计法,理论设计法就是采用热平衡来确定炉子功率的方法。其

原理是炉子的总功率即热量的收入,应能满足炉子热量支出的总和。电阻炉的种类和作业形式不同,热量支出的具体项目和数量也不相同。

根据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

(1) 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热Q

查表可知,工件在950℃及20℃时比热容分别为t C =0.636/()kJ kg C ??,

o C =0.486/()kJ kg C ??,所以

热Q =G s (o o f t t C -t C )=160*(0.636*950-0.486*20)=95117KJ/h

(2) 加热辅助构件(料筐、工具夹、支承架、炉底板、料盘等)所需的热

量辅Q

辅Q =G 辅(o o f t t C -t C )=0 KJ/h

(3) 加热控制气体所需的热量控Q 控Q =控G C(o f t -t )=0 KJ/h (4) 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散Q

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指炉膛的热量通过炉体散发到大气中的损失。在炉子加热阶段,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属于不稳定态传热。由于炉子侧壁和前后墙炉衬结构相似,故作统一数据处理,为简化计算,将炉门包括在前墙

散Q =

∑=+-n

i i

i i

n F S t t 11

1λ 对于炉墙散热,如图所示,首先假定界面上的温度及炉壳温度,墙‘

2t =850℃,

墙’3t =450℃,墙‘4t =60℃。则耐火层s1的平均温度2

850

9501+=

均s t =900℃,硅酸

铝纤维层s2的平均温度2

450

8502+=

均s t =650℃,硅藻土砖s3的平均温度2

60

4503+=均s t =255℃,s1,s3层炉衬的热导率由表得 1λ=0.294+0.212*310-*900= 0.485W/(m ﹒℃) 3λ=0.131+0.23*310-*255= 0.190W/(m ﹒℃)

普通硅酸铝纤维的热导率由表查得,在给定温度相差较小围近似认为其热

导率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由均2s t =650℃,得 2λ=0.128W/(m ﹒℃)

当室温为20℃时,由表近似计算得∑α=12.17W/(m 2﹒℃) 1)求热流

墙q =

∑+

++αλλλ1

s s s t -t 332211o f =17

.121190.0115.0128.0080.0485.0115.020

-950+++=600.2W/m 2 2)验算交界面上的温度2t 墙, t 3墙

墙2t =f t -墙

q 11

s λ=950-600.2*

485

.0115

.0=807.7℃ ?=

’墙222t -t t =

850

850

7.807-*100%=4.9%

5%?<,满足设计要求,不需重算。

墙3t =墙2t -墙

q 2

2

s λ=807.7-600.2*

128

.0080

.0=432.6℃ ?=

’墙333t -t t =

450

450

6.432-*100%=3.8%

5%?<,满足设计要求,不需重算。 3)验算炉壳温度t 4墙

墙4t =墙3t -墙

q 3

3

s λ=432.6-600.2*

190

.0115

.0=69.3℃<70℃满足要求 4)计算炉墙散热损失

墙散Q =墙均墙F q =600.2*15.95=9573.2W

同理可以求得

顶2t =808.1℃,顶3t =434.2℃,顶4t =63℃,顶q =598.3W/m 2

底2t =807.1℃,底3t =430.4℃,底4t =67℃,底q =602.8W/m 2

炉顶通过炉衬散热

顶散Q =顶均顶F q =598.3*3.63=2171.8W

炉底通过炉衬散热

底散Q =底均底F q =602.8*2.69=1621.5W 整个炉体散热损失

Q Q Q Q =++散墙散顶散底散

=9573.2+2171.8+1621.5 =13366.5W =48119.4kJ/h (5)开启炉门的辐射损失

设装出料所需时间为每小时6分钟,可得

443.6 5.675100100g a

t T T Q F δ??

????=???Φ??-?? ? ?????????

因为g T =950+273=1223K, a T =20+273=293K,故 炉门开启面积 F=R *π=3.14*2775.0=1.892m

炉门开启率 6

0.160

t δ=

= 由于炉门开启后,辐射口为圆形,且H 与 R 之比为0.2/0.775=0.26,炉门开启高度与炉墙厚度之比为0.2/0.31=0.65,查表知Φ=0.7,故

443.6 5.675100100g a

t T T Q F δ??

????=???Φ??-?? ? ?????????辐

=3.6*5.675*1.89*0.7*0.1*???

?

??????? ??-??? ??441002*********

=6027kJ/h

(6)开启炉门溢气损失

溢气热损失 '

()a a a g a t Q qv c t t ρδ=-溢

其中,9.2762.0*2.0*55.1*1997**1997===H H D qv a m 3/h 冷空气密度 1.29a ρ=kg/m 3, 由表得 1.342a c =kJ/(m 3﹒℃),

20

a t =℃,

'

g

t 为溢气温度,近似认为

g t '=a t +

()a g t t -32

=20+()209503

2-=640℃,

'()a a a g a t Q qv c t t ρδ=-溢

=276.9*1.29*1.342*(640-20)*0.1 =29715.9kJ/h (7)其它热损失

其它热损失约为上述热损失之和的10%--20%,故

它Q =10%*(热Q +控Q +散Q +辐Q +溢Q )

=0.1*(95117+0+48119.4+6027+29715.9)

=17897.9kJ/h (8)热量总支出

总Q =热Q +控Q +散Q +辐Q +溢Q +它Q

=95117+0+48119.4+6027+29715.9+17897.9 =196877.2kJ/h

(9)炉子的安装总功率

3600

KQ P =

安 其中K 为功率储备系数,本炉设计中K 取1.4,则

安P =3600

2

.196877*4.1=91.65kW

与标准炉子相比较,取炉子功率为90kW 。

六、 电阻炉热效率计算

1. 正常工作时的效率

热Q Q =

η=

2

.19687795117

*100%=48.3%

2. 在保温阶段,关闭炉门时的效率

()

()

9.297156027-19687795117

+=

+-=

溢辐总热

Q Q Q Q η*100%=59%

七、 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3600

散空Q Q P +=

=

3600

9

.178974.48119+=18.3kW

八、 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由于所设计炉子的耐火层结构相似,而保温层蓄热较少,为简化计算,将炉子侧墙、前后墙及炉顶按相同数据计算,炉底由于砌砖方法不同,进

摄影作品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题摄影职业装与色彩作品 设计制作说明书 设计制作人:胡雯 班级 15媒体2 学号 2015145216 2016.9

一、本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增强“摄影的具像特征和象征性特征”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摄影曝光、感光度、镜头景深、光圈快门等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2、使学生全面掌握以数码照相机为主要器材手段进行摄影创作的流程和方法。尝试创作一组具有个性视角、和独特技术方法的“专题摄影作品”,并自我点评,作出恰当“命名”和“寓意说明”以备推荐到“相应级别摄影赛事”上参展。 通过本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 使学生在课内20学时+课外20学时内(一周时间)完成一组具有个性视角、和独特技术方法的“摄影作品至少6幅”,并自我点评和作出恰当的“命名”和“寓意说明”,以备推荐参展。 二、完成本设计的“创意”准备和技术准备 (一)、选题说明和“创意”简介 1.选题说明 我的选题是“职业装与色彩”,例如我们看到橘色不难想到环卫工人,看到绿色不难想到军人,看到蓝色不难想到警察……所以我想以有代表色的职业装的为出发点,来表现不同职业的劳动人民的工作状态,以表达对劳动者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2.“创意”简介 偶然在微博上看见了一段记录清朝长安街头的黑白影像,对比如今的生活,我觉得其中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划分更加的明确并且管理的更加规范,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职业装的出现便能够说明这点,所以我选取了几种大众已经非常熟悉且有代表性的制服作为代表,来表现劳动者的工作状态。 3.附:选题创意策划分析报告表(最下) (二)、拍摄技术准备和计划 1.创作“摄影作品”的技术手段简述 1)摄影镜头的光学特性和景深原理的应用 景深是指镜头所能对应拍摄到的景物的清晰范围。景深原理可以从下图中得到分析。 影响景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光圈和焦距。 (1)光圈口径愈大,在感光片上的弥散圆愈大,所以得到的景深越小。

材料加热炉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低温井式电阻炉的设计 学生***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1、设计任务 (2) 2、炉膛尺寸的确定··························································· 2 3、炉子砌砖体的设计 3.1炉衬材料的选择 (4) 3.2炉墙设计 (4) 3.3炉底设计 (5) 3.4炉顶设计····························

(5) 3.5炉门设计 (6) 4、炉子功率计算和分配 4.1有效热Q件计算 (8) 4.2辅助构件热损失Q辅计算 (8) 4.3炉衬热损失Q .............................散 (8) 4.4Q辐计 ·····························算 (9) 4.5炉门溢气热损失Q ·····························溢

4.6其它热损失Q .............................它 (10) 4.7炉子安装功率计算 (10) 4.8炉子热效率计算 (10) 4.9炉子空载功率··························································1 1 4.10炉子升温时间计算 (12) 4.11功率分配·······························································1 2 4.12接线方

加热设备及车间设计复习总结

加热设备及车间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热处理设备常用材料及基础构件 热处理设备常用的材料有砌筑炉墙用的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炉内金属构件所需的耐热金属材料,电热原件所需的电热材料,炉壳所需的金属材料。 耐火材料——凡是能够抵抗高温、并能承受高温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材料。 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能: 耐火度:是耐火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指耐火材料受热后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 (反映的是一种高温抗软化性能,耐火度不是材料的熔点。) 普通耐火材料1580-1770℃ 高级耐火材料1770-2000℃ 特级耐火材料≥2000℃ 荷重软化温度:是指耐火材料试样在0.2 MPa压力下,以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至开始软化变形0.6%的温度,此外也标注4%和40%的软化点。荷重软化点反应材料的高温结构强度。 热稳定性: 是指耐火制品抵抗耐急冷急热而不破坏的能力 标准测定方法:加热850 ℃,保温40 min,然后在流动的冷水中冷却3 min,重新加热冷却,直至试样破坏。 高温化学稳定性:是指在高温下抵抗炉气、熔盐、金属氧化物等侵蚀的能力。 重烧线变化(体积稳定性):耐火制品加热至高温,制品尺寸(长度)发生的不可逆变化,以%表示,正值表示膨胀,称重烧线膨胀;负值表示收缩,称重烧线收缩。 它是将耐火制品加热到规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后其长度所产生的残余膨胀或收缩。 常用的耐火制品(定型): 1 )粘土质耐火砖:是以耐火粘土作原料。 特点:热稳定性好(10-15次),耐火度1580-1770℃,中性、偏弱酸,荷重软化温度不高,使用温度不超过1350 ℃。 使用范围: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和干燥炉的炉体,不宜做电热元件的搁砖,不宜做高碳气氛炉的内衬。 2 )高铝砖:是有高铝矾土、硅线石、天然或人造刚玉、工业氧化铝等经配料、混合、成形等工序最后经高温焙烧而成。 特点: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都高于粘土砖,使用温度可达1400-1650℃(高于粘土砖),中性,抗渣性和热震稳定性较好。重烧收缩较大,价格较贵。 使用范围:高温炉的(1000 ℃以上)内衬,电热元件的搁砖。 4 )石墨制品: 普通石墨制品:是用天然石墨做原料,添加耐火粘土做结合剂制成的产品 优质石墨、高强石墨、高纯石墨等可制作电热元件,使用温度可达2200-3000℃。 特点:高的耐火度和荷重软化温度;机加工性能好,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1700 ℃时,强度超过所有氧化物和金属材料;大气中加热易氧化。 使用范围:具有保护气氛或真空系统的高温炉。 5)抗渗碳砖:用于砌筑渗碳砖,可以为粘土质也可以为高铝质,严格控制氧化铁含量(Fe 2 O 3 低于1%,H 2 和CO使Fe 2 O 3 还原产生Fe、Fe 2 C、C等产物,使体积膨胀) 用途:可控气氛炉内衬材料。 重质抗渗碳砖:炉膛内表面和负荷大、易磨损部位 轻质抗渗碳砖:隔热层

箱式电阻炉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 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热处理箱式电阻炉的设计 (生产率110kg/h,功率30kw,温度≤600℃)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083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1-12-26~2011-1-8

课程设计任务及评语

目录 一、炉型的选择.................................................................................................. - 4 -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 4 - 三、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 5 - 四、计算炉子功率.............................................................................................. - 6 - 五、炉子热效率计算.......................................................................................... - 8 - 六、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 8 - 七、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 8 - 八、功率的分配与接线...................................................................................... - 9 - 九、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 9 - 十、电热体元件图............................................................................................ - 10 - 十一、电阻炉装配图........................................................................................ - 10 - 十二、电阻炉技术指标(标牌).................................................................... - 10 - 参考文献............................................................................................................. - 11 -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 报告 院系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3月12日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容 (3) 三、课程设计原理 (3) 四、工区数据 (4) 五、课程设计步骤 (5) 1、建立工区 (5) 2、资料加载 (8) 3、层位标定和层位追踪 (10) 4、断层解释 (13) 5、构造图绘制 (14) 六、心得体会 (15)

一、课程设计目的 地震勘探解释课程设计是我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地震解释软件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成果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容 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Discovery的使用,追踪解释层位数据;二、通过surfer软件学习成图。使学生对地震常用的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 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 3.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功; 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

(完整word版)箱式电阻炉的设计

长春理工大学 热工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箱式电阻炉的设计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班级0706121 姓名向仕君学号18

2009 年7 月5 日 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箱式电阻炉的设计 二、原始数据: 电路形势:箱式电阻炉 炉膛尺寸:120 ?mm 170 260? 使用温度:1000℃ 表面温度:60℃ 电源电压:220V 三、设计要求: 1、设计认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有所创新。 2、设计说明书:一份 思路清晰,论述充分;设计参数选择合理,设计计算步骤完整,结果准确;著名参考文献。 3、设计图纸:2#图纸1—3张 图画布置合理,比例适当,图画清洁;绘图线

条类型正确,位置准确;尺寸标注正确、齐全。 摘要 本说明书重点阐述箱式电阻炉的具体设计过程。设计过程包括高温炉的简介,炉膛尺寸的确定,材料选择,电阻炉尺寸和结构设计,功率计算,供电电路的选择,电热提的尺寸确定及安装,以及热电偶使用,涉及到热量计算,功率计算,电热元件规格计算。 本设计说明书可供实验电阻和工业电阻炉的维修和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导和指导。

引言 陶瓷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国防科学和人民生活都占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日用,建筑及一般的工业用途的范围,而应用与电子,原子能等尖端材料中。 生产陶瓷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烧结,烧成时在热工设备中进行的,这里的热工设备指的是窑炉及其附属设备。 窑炉从生产方式上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按电能转化为热能形式分为: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等离子炉等,在使用热源上又分为火焰式和电热式。目前,电子陶瓷,高温陶瓷及其他特种陶瓷的生产和科研处于火热期。 在实验中,使用较多的是间歇式的电阻炉。

井式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试验设计及计算数据及结果 一、设计任务 设计要求: 1、50800 Φ?碳钢淬火用炉中温淬火炉; 2、最高使用温度900℃,生产率70g h K; 3、画出总装图、画出炉衬图、炉壳图、电热元件图。 二、炉型的选择 因为工件材料为碳钢,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对于碳钢最高温度为 900℃,选择中温炉(上限900℃)即可,同时工件为圆棒长轴类工件, 因而选择井式炉,并且无需大批量生产、工艺多变,则选择周期式作业。 综上所述,选择周期式中温井式电阻炉,最高使用温度900℃。 三、炉膛尺寸的确定 1、炉膛有效尺寸(炉底强度指标法) 1.1确定炉膛有效高度H 由经验公式可以得知,井式炉炉膛有效高度H应为所加热元件(或 者料筐)的长度的基础上加0.1~0.3m。 H效=800+300=1100mm 由于电阻炉采用三相供电,放置电热元件的搁砖应为3n层, H砌=3n×(65+2)+67,取整后取n=5,得H砌=1072mm 1.2确定炉膛内径D 工件尺寸为Φ120×1700,装炉量每炉9根,生产率245.3㎏/h,对 长轴类工件,工件间隙要大于等于工件直径;工件与料框的间隙取 100~200。 D料=4×120×+120+2×(100~200) =999~1199,取D料=1000 D 砌比D效大100mm至300mm,取D 砌 =1350mm。 查表[1]得可用砌墙砖为8S L·427·446(A,B,R,r)=(168,190.8,765, 675)型轻质粘土扇形砖。 由该砖围成的炉体的弧长为 S=πD砌=3.14×1350=4239mm H 砌 =1072mm D 砌 =900mm

箱式电阻炉(材料热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热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学号: 班级:材料金属 指导老师:刘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3) 二、工艺设计 (3) 1.型的选择 (3) 2.炉膛尺寸的确定 (3) 3.炉子砌砖设计 (4) 4.中温箱式电阻炉功率的计算 (4) 5.电热元件 (5) 6.电热元件的设计计算 (5) 三、工艺流程图和设备装置图 (7) 四、进度安排 (9) 五、总结与体会 (9)

一、设计任务书 为某厂设计一台热处理电阻炉,其技术条件如下: 1)用途:中碳钢、低合金钢毛坯或零件的淬火、正火及退火处理,处理对象为 中小型零件,无定型产品,处理批量为多种,小批量。 2)生产率:160 kg/h 3)工作温度:最高使用温度950℃ 4)生产特点: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 二、工艺设计 1.炉型的选择 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和生产特点,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决定选用箱式电阻炉,不通保护气体,炉子最高温度为950℃。属中温箱式电阻炉。 2.炉膛尺寸的确定 (1)查表,箱式电阻炉单位炉底面积生产率P 0 ,取P =100[kg/(m2·h)] (2)炉底面积采用加热能力指标法计算,F 效= P P0 =125 100 =1.25 m2 炉底有效面积炉底总面积=F 有效 F 总 = 0.75 - 0.85,取上限,0.85,炉底总面积: 1.25 F 总 = 0.85 F 总 = 1.5625 m2 炉底板宽度 B =1 2F 总 =1 2 ?1.5625 =0.88 m 炉底板长度 L =2F 总 =2?1.5625 =1.77 m (3).炉膛高度的确定炉膛高度H与宽度B之比H B =0.52– 0.9,取0.7 高度H = 0.628 m (4).炉膛有效尺寸(可装工件) L 效×B 效 ×H 效 =1.77m × 0.88m × 0.628m (5).炉膛尺寸 宽 B =B 效 +2×(0.1-0.15)取0.1 B=0.88+2×0.1=1.08 m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题目:数字图像处理的傅里叶变换 学生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别:计科本101班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2013 年 06 月 20 日

数字图像处理的傅里叶变换 1.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1)了解图像变换的意义和手段 (2)熟悉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热练掌握FFT的方法反应用 (4)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数字图像的傅里叶变换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如何学习一门语言,如何进行资料查阅搜集,如何自己解决问题等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展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设计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 (1)熟悉并掌握傅立叶变换 (2)了解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二维频谱的分布特点 (4)用MATLAB实现傅立叶变换仿真 3.课程设计背景与基本原理 傅里叶变换是可分离和正交变换中的一个特例,对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将图像从图像空间变换到频率空间,从而可利用傅里叶频谱特性进行图像处理。从20世纪60年代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提出来以后,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1课程设计背景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3.2 傅里叶变换 (1)应用傅里叶变换进行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一门技术,使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20世纪20年代,图像处理首次得到应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得到普遍应用。60年代末,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为了修改图形,改善图像质量,或是从图像中提起有效信息,还有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可以对图像进行体积压缩,便于传输和保存。数字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各种图像变换;对图像进行编码和压缩;采用各种方法对图像进行复原和增强;对图像进行分割、描述和识别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应用于通讯技术、宇宙探索遥感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W18Cr4V挤压杆热处理工艺设计(2)

3)工件有效厚度的确定: 下表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加热计算时的特征尺寸及形状系数表,有此可计算出工件的有效厚度为: D=直径×形状系数=25×1.0=25mm。 3.2.3所选热处理工艺的目的 (1)锻造W18Cr4V属于莱氏体钢,铸态组织中含有大量呈鱼骨状分布的粗大共晶碳化物M6C,大大降低钢的力学性能,特别是韧度。这些碳化物不能用热处理来消除,只能依靠锻打击碎,并使其均匀分布。因此W18Cr4V作为高速钢,它的锻造具有成形和改善碳化物的两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加工过程。为了得到小块均匀的碳化物,高速钢需经反复多次镦拔。高速钢的塑性、导热性较差,锻后必须缓冷。(2)球化退火球化退火的目的是获得满意的可加工性,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即球化退火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获得均匀的组织,改善热处理工艺性能。W18Cr4V毛坯成批球化退火采用往复球化退火的工艺,这是一种周期退火,目的是加速球化过程。加热温度取860℃,保温温度取740℃,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是2~4h,因为冷挤压杆有效厚度为25mm,较小,故取球化退火时间为3h。退火后随炉冷却到550℃后出炉空冷,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切削加工性能。球化退火后的组织为索氏体基体和均匀分布的细小粒状碳化物。

(3)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的目的是消除模具淬火或精加工前的残余应力,避免高速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对于精度要求的模具在粗加工之前,常进行600-700℃的去应力退火,时间为2-4h。因为冷挤压杆工作条件苛刻,精度要求高,故采用650℃去应力退火4h的工艺。冷却过程采用随炉冷却到500℃后出炉空冷,减少残余应力。 (4)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赋予工件以需要的综合机械性能。 二次预热保温目的:高合金的高速钢导热性差,为防止工件加热时变形、开裂和缩短加热的保温时间以减少脱碳。预热温度分别为550℃(介质为31BaCl2+48CaCl2+21NaCl)和820℃(介质为50BaCl2+30KCl+20NaCl),根据公式可计算加热时间,预热时间为加热时间的2倍。 奥实体化加热温度选择为1260℃。W18Cr4V钢的奥氏体化温度很高,是因为M23C6:900℃开始溶解,1090℃全部溶解;M6C:1037℃开始溶解;MC:1100℃开始溶解,为使奥氏体中合金度含量较高,应尽可能提高淬火温度至晶界熔化温度偏下,淬火后获得高合金的M 组织,具有很高抗回火稳定性;在高温回火时析出弥散的合金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使钢具有高的硬度和热硬性。但是高速钢奥实体化温度过高易使晶粒粗大,冷却过程中易变形开裂。 在淬火冷却过程中采用分级淬火。分级淬火是把加热好的工件先投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盐浴或碱中快速冷却停留一段时间,待其表面与心部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它比双液淬火进一步减少了应力和变形,操作较易。但由于盐浴、碱浴的冷却能力较小,故只适用于形状较简单、尺寸较小的工作。 (5)回火高速钢对热硬性的要求较高,在淬火后,材料里还有大量的残余奥氏体存在,其硬度较低(40~50HRC),后经560℃回火3次,由于回火时残余奥氏体分解及碳化物弥散硬化,硬度可升高到

井式电阻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井式电阻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井式电阻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操作规程 1.1设备检查:开炉前应对设备各部分是否正常作一次全面检查。 1.1.1检查液压站油位及管路应正常,然后启动液压泵起、闭炉盖,检查液压升降机构动作是否正常、坩埚应无烧裂或严重变形。 1.1.2电热元件的接线柱、安全防护罩、设备接地装置是否正确有效。 1.1.3风扇运转是否正常、炉子起、闭联锁开关是否安全可靠。 1.1.4测控温装置是否完好、准确。 1.2炉子启动: 1.2.1经全面检查设备确认无任何隐患和问题后,打开控温仪表和启动加热和风扇开关并按工艺卡所规定的工艺参数设定炉温。 1.2.2操作人员要坚持做好升温过程检查,防止仪表跑温或其它事故。1.3装炉: 1.3.1按轴承套圈的大小和工艺文件的规定,将工件摆平、摞直、

放稳在专用的工装、吊具上。然后使用行车稳、准地将工件吊入井式炉炉膛中的支承平座架上。 1.3.2若两人装吊,应密切配合,专心操作,防止装炉不稳、防止发生碰坏设备事故。 1.3.3为了防止工件在加热时产生严重氧化脱碳,工件装架入炉前,可浸涂硼酸酒精饱和溶液。或在工件装炉后,待炉温达到800℃时,通入适量比例的甲醇与丙酮作为保护气氛,以防止工件产生氧化脱碳。 1.3.4注意装入工件高度或吊具、料筐高度不得触及风扇挡板,如必要时先用手旋动风扇,风叶不得碰到工件,同时保证有气流的循环空间。 1.3.5运行中: 1.3.5.1若风扇振动过大,可适当调整炉盖拉杆、顶杆来减少振动。 1.3.5.2发生气氛滴注管路阻塞,应及时排除。 1.3.6出炉:若炉子有通入保护气氛,在开炉盖前,应关闭通入井式炉的保护气氛开关。待排气管明火燃烧渐小后,才可开启炉盖。 1.3.6.1关闭加热元件电源并停止风扇运转。 1.3.6.2打开炉盖,使用行车将淬火支架稳、准地吊出移入淬火油槽中进行冷却。

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一台中温箱式热处理电阻炉; 炉子用途:中小型零件的热处理; 材料及热处理工艺:中碳钢毛坯或零件的淬火、正火及调制处理; 生产率:160kg/h; 生产要求:无定型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 要求:完整的设计计算书一份和炉子总图一张。 二、炉型的选择 根据生产特点,拟选用中温箱式热处理电阻炉,最高使用温度950℃,不通保护气氛。 三、确定炉体结构及尺寸 1.炉底面积的确定 因无定型产品,故不能用实际排料法确定炉底面积,只能用加热能力指标法。已知生产率p为160kg/h,按照教材表5-1选择箱式炉用于正火和淬火时的单位面积生产率p0为 120kg/(m2﹒h),故可求得炉底有效面积: F1=P = 160 =1.33 m2 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总面积存在关系式F1F=0.75~0.85,取系数上限,得炉底实际面积: F= F1 0.85 = 1.33 0.85 =1.57 m2 2.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由于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时应考虑出料方便,取L B=2,因此,可求得: L===1.772 m B=L2=1.7722=0.886 m 根据标准砖尺寸,为便于砌砖,取L=1.741 m,B=0.869 m,如总图所示。 3.炉膛高度的确定 按照统计资料,炉膛高度H与宽度B之比H B通常在0.5~0.9之间,根据炉子工作条件,取H B=0.64Om。 因此,确定炉膛尺寸如下: 长L=230+2×7+230×1 2 +2=1741 m 宽B=120+2×4+65+2+40+2×2+113+2×2=869 mm 高H=65+2×9+37=640 mm 为避免工件与炉内壁或电热元件搁砖相碰撞,应使工件与炉膛内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间,确定工作室有效尺寸为: L 效 =1500 mm B 效 =700 mm H 效 =500 mm 4.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由于侧墙、前墙及后墙的工作条件相似,采用相同炉衬结构,即113mm QN?0.8轻质粘土砖,+80 mm密度为250 kg m3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113mm B级硅藻土砖。 炉顶采用113 mmQN?1.0轻质粘土砖,+80 mm密度为250 kg m3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

CAD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项目说明 (2) 三、配电工程图的绘制 (3) 1、图层、线型、文字等基本绘图环境的设置及绘图模板的绘制 2、主要结构尺寸及尺寸配合的确定。 3、问题及讨论。 四、心得体会 (4) 五、配电工程图 (5) 六、参考文献附 (6)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目的: 熟悉Auto CAD设计软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AD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时间学习中逐步提高应用水平,并能应用CAD绘图软件进行供配电系统断路器设计。通过绘制供配电系统断路器设计巩固并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CAD绘图软件的有关知识,增强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计算、综合论证、设计制图、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的基本技能。掌握优化设计的方法、步骤。掌握变电站设计性能参数及结构掌握AutoCAD2010的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掌握AutoCAD2010的常用编辑工具的使用 设计内容要求: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它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站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近期需要与今后发展等方面的联系,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采用中等适用水平的建设标准,有步骤的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采用经验鉴定合格的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指变电站的变压器、输电线路怎样与电力系统相连接,从而完成输配电任务,变电所的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次主接线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各个不同电压侧电气设备的总体布局,并影响各进出线的安装间隔分配,同时还对变电所的供电可靠性和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的方便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主接线方案一旦确定,各进出线间和电气设备的相对位置便固定下来,所以变电所的一次主接线是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 1、辉县北郊变电站施工图10kv进线柜二次进线图 2、辉县北郊变电站主变保护柜端子排图 3、辉县北郊变电站主变保护柜电气布置图 4、辉县北郊变电站主变保护原理图

中温井式炉课程设计

目录 1.摘要 (1) 1.设计任务 (1) 2.炉型的选择 (1) 3.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1) 4.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2) 5.计算炉子功率 (3) 6.炉子热效率计算 (8) 7.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8) 8.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8) 9.功率的分配与接线 (11) 10.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11) 11.炉子构架、炉门启闭机构和仪表图 (13) 12.炉子总图,主要零部件图及外部接线图,砌体图 (13) 13.炉子技术指标 (13) 14.编制使用说明书 (13)

一 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年生产220吨的井式热处理电阻炉 炉子用途:碳钢、低合金钢等的淬火、退火及正火。 热处理工件:中小型零件,小批量多品种,零件最大长度小于0.5m 。 热处理炉最高工作温度:950℃ 炉外壁最高温度:60℃ 二 炉型的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给出的生产特点,拟选用中温井式电阻炉 三 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1 炉底面积的确定 因无定型产品,故不能用实际排料法确定炉底面积,只能用加热能力指标法 由已知年生产400吨,作业制度为二班制生产则生产率: h kg h kg P 67.91300 8102203 =??= 按表5-1选择井式炉用于淬火时的单位面积生产率2 0100m kg p = 故可求得炉底有效面积 2 192.0100 67.91m P P F === 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总面积存在关系式 85 .0~75.01=F F 取系数上限 得炉底实际面积

2 108.185 .092.085 .0m F F == = 2.炉底直径的确定 由公式m F D D r F 17.114 .308.1444 2 2 =?= = ?= =π ππ 3.炉膛高度的确定 由于加热式工件的最大长度小于500mm ,工件距炉顶和炉底各约150mm~250mm 则炉深m mm H 0.11000250250500==++= 则炉膛高度: mm mm H 0.110423715)265(≈=+?+= 4.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炉衬由耐火层和保温层组成,对于950℃的井式炉,用一层轻质粘土砖作为耐火层,硅藻土砖及蛭石粉作保温层,在炉膛底部应干铺一层粘土砖作为炉底。 对于深度较大的炉子,在耐火层与炉口砖之间应当留15~25mm 膨胀缝,炉膛底部应留有清除氧化皮的扒渣口,炉衬外有炉壳保护。 综上所述,炉墙采用113 mmQN-1.0轻质粘土砖+80mm 密度为250mm 3 m kg 普通硅酸铝纤维毡+113mmB 级硅藻土砖。 炉顶采用113mmQN-1.0轻质粘土砖+80mm 密度为2503 m kg 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230mm 蛭石粉。 炉底采用QN-1.0轻质粘土砖(267?)mm+50mm 密度为2503 m kg 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182mmB 级硅藻土砖和蛭石粉复合炉 衬。

中温井式电阻炉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专业课程设计题目 (1) 2、专业课程设计任务及设计技术要求 (1) 二、炉型的选择 (1) 三、炉膛尺寸的确定 (1) 1、炉膛有效尺寸(排料法) (1) 1.1确定炉膛内径D (1) 1.2确定炉膛有效高度H (2) 1.3炉口直径的确定 (2) 1.4炉口高度的确定 (3) 四、炉体结构设计 (3) 1、炉壁设计 (3) 2、炉底的设计 (5) 3、炉盖的设计 (6) 4、炉壳的设计 (7) 五、电阻炉功率的确定 (7) 1、炉衬材料蓄热量Q 7 (8) 蓄 (9) 2、加热工件的有效热量Q 件 3、工件夹具吸热量Q (10) 夹 (10) 4、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Q 散 5、开启炉门的辐射热损失Q (12) 辐 (12) 6、炉子开启时溢气的热损失Q 溢 7、其它散热Q (13) 它 8、电阻炉热损失总和Q (13) 总 9、计算功率及安装功率 (13) 六、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13) 1、电阻炉热效率 (13)

2、电阻炉的空载功率 (14) 3、空炉升温时间 (14) 七、功率分配与接线方法 (14) 1、功率分配 (14) 2、供电电压与接线方法 (14) 八、电热元件的设计 (15) 1、I区 (15) 2、II区 (16) 3.电热元件引出棒及其套管的设计与选择 (18) 4.热电偶及其保护套管的设计与选择 (18) 参考书目 (19)

一、设计任务 1、专业课程设计题目: 《中温井式电阻炉设计》 2、专业课程设计任务及设计技术要求: 1、φ90×1000中碳钢调质用炉. 2、每炉装16根 3、画出总装图 4、画出炉衬图 5、画出炉壳图(手工) 6、画出电热元件图 7、写出设计说明书 二、炉型的选择 因为工件材料为φ90×1000中碳钢调质用炉对于中碳钢调质最高温度为[870+(30~50)]℃,所以选择中温炉(上限950℃)即可,同时工件为圆棒长轴类工件,因而选择井式炉,并且无需大批量生产、工艺多变,则选择周期式作业。综上所述,选择周期式中温井式电阻炉,最高使用温度950℃。 三、炉膛尺寸的确定 1、炉膛有效尺寸(排料法) 1.1确定炉膛内径D 工件尺寸为φ90×1000,装炉量为16根,对长轴类工件,工件间隙要大于或等于工件直径;工件与料筐的间隙取100~200mm。炉膛的有效高度150~250mm排料法如图所示 则:根据几何关系,每根工件最小距离取90mm,则可以计算出 D=2×90×d=890mm

中温井式电阻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75 中温井式电阻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中温井式电阻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中温井式电阻炉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 管理内容 3.1 操作规程 3.1.1 设备检查:开炉前应对设备各部分是否正常作一次全面检查。 3.1.1.1 检查液压站油位及管路应正常,然后启动液压泵起、闭炉盖,检查液压升降机构动作是否正常、坩埚

应无烧裂或严重变形。 3.1.1.2 电热元件的接线柱、安全防护罩、设备接地装置是否正确有效。 3.1.1.3 风扇运转是否正常、炉子起、闭联锁开关是否安全可靠。 3.1.1.4 测控温装置是否完好、准确。 3.1.2 炉子启动: 3.1.2.1 经全面检查设备确认无任何隐患和问题后,打开控温仪表和启动加热和风扇开关并按工艺卡所规定的工艺参数设定炉温。 3.1.2.2 操作人员要坚持做好升温过程检查,防止仪表跑温或其它事故。 3.1.3 装炉: 3.1.3.1 按轴承套圈的大小和工艺文件的规定,将工件摆平、摞直、放稳在专用的工装、吊具上。然后使用行车稳、准地将工件吊入井式炉炉膛中的支承平座架上。 3.1.3.2 若两人装吊,应密切配合,专心操作,防止装炉不稳、防止发生碰坏设备事故。 3.1.3.3 为了防止工件在加热时产生严重氧化脱碳,工件装架入炉前,可浸涂硼酸酒精饱和溶液。或在工件装炉后,待炉温达到800℃时,通入适量比例的甲醇与丙酮作为保护气氛,以防止工件产生氧化脱碳。

井式电阻炉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井式电阻炉操作规程(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井式电阻炉操作规程(新版) 1、工作前 a.查验“交接班记录”。 b.操作人员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并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c.检查炉门、炉盖、炉膛的清洁情况;检查炉膛内的保护圈、炉衬、牙砖、电阻丝和热电偶引出棒的安装紧固情况,发现损坏与松动要及时修理。 d.检查炉门开关机构的滚轮滑动情况并进行润滑,同时调节滚轮位置应与炉颈的位置相接。 e.按“工艺规程”准备工夹具(挂具)、工件上的挂环,并焊牢。做到适用、牢固、安全。 f.检查热工仪表。 g.工作环境应符合要求。

2、工作中 a.新炉或新修炉要按“工艺规程”进行烘炉。 b.按工艺要求进行定温。 c.合上总开关,控制开关置于“自动”位置。空炉升温、到温后保温4小时。 d.切断电源,打开炉门。 e.按规定装炉量进行装炉。 f.关闭炉门,接通电源,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g.按工艺规定进行保温。 h.保温结束后,切断电源,打开炉门进行出炉。 i.按“工艺规程”冷却工件。 j.重新装炉,按以上程序重复进行。 3、工作后 a.停炉时,切断控制开关,关闭总开关。 b.连续作业也必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同时向接班人员当面交接清楚。

java课程设计报告书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设计题目:《数字连连看》 学生:黄杰 学号: 2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402 指导教师:国权 2016 年 7 月 2 日 目录 1.JAVA程序设计书 3 1.1《简易连连看》3 1.1.1具体要求 3 1.2本系统设计的知识点 3

2.功能设计 3 2.1算法设计 3 2.2部分模块流程图 4 3.代码设计 5 4.界面及运行效果,测试工具与测试效果14 5.设计总结 16 5.1.程序调试情况:16 5.2.本人在程序设计中感想: 16 6.致 16 主要参考文献16

: 1.1Java程序课程设计任务书 1.1《简易连连看游戏》 本程序基本实现了小游戏连连看的功能,玩家找出游戏中2个相同图案的方块,如果它们之间的连接线不多于3根直线,则将其连接起来,就可以成功将图案相同的方块消除,否则不会消失,当游戏中已没有满足条件的图案时,点击重列,可重新排序,游戏结束会跳出所得分数,该游戏的特点是与自己竞争,超过自己之前所创纪录。 1.1.1具体要求(包括技术要求等): <1>. 该游戏界面为方格类型,由纵6横7的直线平行垂直交叉组成,分别是6行5列方块拼接,共有30格小方块。方块上随机分布一些数字,数字的要至少两两相同,位置随机打乱。 <2>. 当将相同数字的方块连接,但要满足只能至少单边无阻碍呈直线趋势连接,否则无效,若连接一对成功就消失于界面,继续游戏,直到游戏结束,并能返回所得分数。 <3>. 重列按钮(帮助)的功能: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难以寻找下一符合要求的一对数字,可按左下按钮重置重新排列方可继续游戏。 <4>. 退出按钮:击左下方的“退出游戏”按钮,即可结束游戏。 1.2本系统涉及的知识点: 循环,javaGUI组件,函数,数组,分支等 2.功能设计 2.1算法设计 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 图一,数字按钮功能模块 图二,三个功能按钮模块

热处理车间设计参考题

第一章 1、耐火材料需要考虑的性能指标; 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常温耐压强度、密度、热稳定性、高温化学稳定性、重烧线变化(体积稳定性) 2、常用的耐火制品; 粘土质耐火砖、高铝土、轻质耐火砖、石墨制品、抗渗碳砖、刚玉制品、碳化硅制品 3、耐火纤维的特点; 耐高温、热导率低(保温性能好)、密度小、蓄热量小、抗热震性能好、绝缘性能好、隔音效果良、化学稳定性好、耐压能力差 4、保温材料所具备的性能; 导热系数低、体积密度小(强度低)、比热小、使用温度较高、易于施工、价格便宜 5、电热材料所具备的性能; 耐热性和高温强度、电阻系数、电阻温度系数、热膨胀系数、机械加工性能、抗蚀性 6、常用的电阻元件; 金属电热材料: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钼、钨; 非金属电热材料:碳化硅、硅钼棒、石墨; 红外电热材料:金属管(红外涂料)、陶瓷管、石英玻璃 7、电热元件中镍铬合金与铁铬铝合金的比较; 镍铬合金:标准产品Cr20Ni80、Cr15Ni60、0Cr23Ni13等,形成Cr2O3致密保护膜,耐蚀性好;塑性好,拉拔、绕制容易,焊接性容易;高温加热不易脆化,高温力学性能好;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功率稳定;最高使用问题1100°C,抗氮气能力强。 铁铬铝合金:标准产品Cr13Al4、0Cr24AlRE、0Cr27Al7Mo2等;形成Al2O3致密保护膜,耐蚀性好;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功率稳定;最高使用稳定可达1300°C;塑性差,加工性能差,弯曲需加热;高温强度低,元件易于变形、倒塌;高温晶粒粗化,脆性增加,可焊性差,不便返修;高温时不易在氮气中使用,不易在含硫的还原气氛使用; 第二章 1、常用热处理设备中主要涉及的热量传输过程; 加热工件:热源——炉膛——工件 热量散失:炉膛——炉墙(炉门)——环境 2、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哪些?并进行比较说明其特点; 传导传热:热量从物体的一部分传至另一部分,或由一物体传至与其相接触的另一物体的传热现象; 固、液、气态中都能发生;要求物体相互接触;无能量形式变化。 对流传热:液体中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移是不同部分的质点相互混合,或者在运动质点与一相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进行的热交换; 只能在流体宏观运动时才能发生;无能量形式的变化; 辐射传热:受热物体将热能部分转化成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当投射到另一物体时部分被吸收转化成热能。 无需中间介质;既有热量的交换,也有能量形式的转化;不论温度高低任何物质都向四周放射辐射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