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电线路基础作业指导书

集电线路基础作业指导书

集电线路基础作业指导书
集电线路基础作业指导书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

1 目的、范围

1.1 目的

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和程序、资源配置及其保证质量、安全、环境和进度控制等进行总体策划,使基础工程的安全、环境、进度及质量目标满足合同及标准要求,以科学合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保证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进行,圆满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任务,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工程产品和服务,让业主满意、放心。

1.2 范围

本施工措施适用于国电富民大风丫口电场工程35kV集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是具体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

2 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

2.1 编制依据

2.1.1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

2.1.2云南电力设计院的施工设计图纸;

2.1.3我司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的经验。

2.1.4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2.1.5建设部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2.1.6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2.1.7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2.2 引用标准

2.2.1《35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 ;

2.2.2《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

2.2.3《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 2.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3)

2.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2.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

2.2.7《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

2.2.8《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

2.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2.2.10其它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

3 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35kV单双回混合送电线路,22台风机汇集至主干线,两条单回路主线在N6号汇集后,双同塔双回向北送达110kV升压站。路径从各风机经过Ⅰ回及Ⅱ回路在Ⅰ回N24号塔位处汇集同塔双回送至升压站35kV1号主变,沿线地质条件良好,交通运输相对较便利,无跨越河流,无村庄,植被较薄,高程在2200m~2650m之间,地形坡度约100~200,N2、N3、N4、N5、N6、N7、N8、N9基地溶蚀裂隙发育,将可能进行特殊处理。主干线起于N1号铁塔止于110kV 升压站、全线设49基铁塔,线路全长8.834km。

4施工部署

4.1工程施工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组织机构图

4.2主要施工机械的配置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

4.3 人员的配置

人员配置表

4.4 周转材料配置

周转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按要求进行配置

4.5施工准备

4.1对线路进行全面复测,恢复被损桩位,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及建设单位反映。施工前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开工前,必须对线路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线路走向、地形、运输条件、砂石料分布情况、基础浇制水源

情况、水泥供应情况、劳动力情况、驻点情况等。

4.5.1 在施工前搞好生活区域施工电源的布设和生活用水的布设,达到使用要求。

4.5.2 在基础施工前,做好排水措施、雨季施工措施的编审工作。

4.5.3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学习,熟悉图纸,参与基础图纸会审工作。

4.5.4 小运道路贯通,满足施工要求。

4.5.5选定地材、原材料的生产、供应厂,并经取样送试验合格,混凝土试配工作完成,施工配合比必须经济、合理,对水泥生产厂进行分承包方评价,确认其质量保证能力达到要求后,可以使用。

4.5.6施工用的经伟仪、塔尺、花杆、钢尺、皮尺、杆称等计量器具,应按计量检验制度定期检验,并保证其在检验有效期内。

4.5.7基础钢筋、地脚螺栓,必须复检其长度、规格、外观质量,接地钢材应检查其质量证明和合格证。

4.5.8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有上岗证及相关证件。所有人员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

5基础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1作业工序流程

施工过程即是质量形成过程,项目部将按照质保体系的过程控制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及控制,并填写中间过程检查记录,确保质量形成过程可追溯;施工控制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技术员、质检员配合现场监理工程师,在工序项目作业过程质量见证点(W点)、工序或中间环节完成时的停工检查点(H 点)、作业现场监理旁站监督检查点(S点)等几个环节,对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控制,实现对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受控和在控,确保本工程达到预定质量目标

5.2线路复测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5.2.1线路方向规定:

本工程塔腿编号以线路前进方向开始,顺时针A、B、C、D腿,塔腿编号示意图如下:

110kV升压站

线路起点

5.2.2 测工在复测施工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并经检定合格。

5.2.3 线路复测前,复测人员必须熟悉设计或技术组提供的路径图、断面图、杆塔明细表等有关资料;了解沿线交通、地形情况;拟定复测计划,做好人员分工,准备好复测记录表格。

5.2.4复测工作以设计提供的塔位明细表、线路平断面图为依据进行复测。5.2.5若发现线路不直,转角度数、档距、基面、高差、跨越物标高等内容与设计图纸不符合时,应反复核实;若经证实有误,应立即通知项目部技术员,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联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处理。

5.2.6复测作业中做好记录,必须在复测的当时认真填写《送电线路复测记录表》,复测结束后及时交技术组复核并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以便今后工程的竣工验收及移交归档的顺利进行。

5.2.7设计值为基准,复测误差不应超过如下标准:

5.2.8塔基复测无误后,在塔位顺线路和横线路方向定出施工控制桩并作记录。相邻两施工班复测的搭接长度应保证有二基以上直线塔。

5.3分坑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5.3.1分坑注意事项:

a)分坑测量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后,才能进行。

复测的线路直线、转角角度、塔位高程、档距、基面、地形地物符合设计,或不符合但已按照要求进行了更改;

塔位开挖范围内的青苗了解清楚,打了招呼,并完成了青苗补偿协议;

施工人员已经清楚了解该基塔位基面、基础型式、基坑开挖的具体要求和有关技术数值;

b)分坑测量工作,除一名测工负责外,应有一名技工配合量尺钉桩。

c)分坑前,测工必须认真熟悉分坑技术资料和数据,做到事前心中有数,分坑时的数据应作书面记录。

d)每基基坑必须钉出能控制坑口位置及坑深的控制桩,由测工以书面形式交给基坑开挖负责人。

e)所有的测量计算数据必须经人进行复核检查后方可作为分坑测量使用。

5.3.2线路复测完分坑前,应对塔基断面进行复测,校核塔位地形与原设计是否相符,是否满足四个基础定位高差及基础埋深,基面开挖时必须注意基础加高配置情况,切不可贸然开方。

5.3.3塔位中心桩必须保留,如因开挖,而无法保留的,开挖完成后必须恢复,因此分坑时,杆位前后必须钉出足够恢复中心桩的辅助桩。为确定恢复后中心桩的高程,每基塔位在分坑时必须钉出一个高程桩(可以在某个可靠的辅助桩上测出高程即可)。高程数据和位置在记录本上作记录。特别转角塔必须保留中心桩、位移桩、内外分角桩、前后方向桩,作为后续施工质量检查的依据。5.3.4直线塔分坑方法:经纬仪对准线路方向回零后,根据施工手册的根开尺寸、分坑数据进行分坑。

5.3.5转角塔分坑方法:若该转角塔有位移值,首先根据位移值打出位移桩,支仪器于塔位中心桩(位移桩)上,对准分角桩归零,按根据单基施工手册的根开尺寸、分坑数据进行分坑。

5.3.6本工程铁塔基础立柱全部为正方形断面,整基铁塔基础的根开既有正侧面根开相同的(即正方形基础),又有正侧面根开为不相等的(即长方形基础),同基四个基础为等高基础。基础分坑时,需要特别注意对正侧面根开为不相等的基础的尺寸控制。

5.3.7开挖基础坑口开挖尺寸要根据不同塔基的地质情况考虑不同的放坡系数。

5.4土、石方开挖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5.4.1基面土石方开挖必须在线路复测完毕,复测资料整理上报并经项目部技

术负责人检查确认后方准进行。

5.4.2土石方开挖前,项目部对施工班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队上组织劳务分包队伍进行队级安全技术交底,着重讲清本工程的特点及安全注意事项。架空线路篇(SDJ65—82)有关规定及GB6722—86规程执行,质量标准及开挖方法按本指导书规定执行。

5.4.3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塔基地质是否与设计相符,如与原设计不符或遇墓穴、暗沟等情况应及时报项目部技术组会商协同解决。基坑开挖至底盘位置后应检查基础埋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4.4开挖基坑的坑壁、基坑上坡方向等应按相应的要求进行放坡,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一般参见下表:

5.4.5深坑基础施工施工人员上下基坑必须采用爬梯,不允许陡手攀爬。

5.4.6基坑开挖完毕,各队质检员与现场监理及时对基坑进行验证,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安装钢筋笼,浇灌混凝土,以防降雨软化坑壁土质,影响施工质量。从基完坑开挖至基础混凝土浇注成以前,若出现雨天等特殊气象条件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搭雨棚、基坑周围高出部分修临时排水沟),防止基坑泡水后发生垮塌。

5.4.7基础开挖时,必须预留200mm深的土进行二次开挖,以免在开挖过程中出现超挖的情况发生,若出现超挖现象,超挖部分不允许用回填土进行回填,而必须按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理。

5.4.8土石方开挖应减少破坏施工作业以外的地面,注意保护环境原状和自然植被。对于特殊地形,如陡坡地段、孤立山包等,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土石方严禁向下山坡抛放,应按设计要求或用编织袋装土堆放。

5.4.9挖坑时作业人员应注意清除坑口浮土、滚石,对于水坑和流沙坑,应使用挡土板支撑坑壁,并使用排水设备排除坑内积水。

5.4.10对于暂时不能进行支模及浇制的基坑,暂不开挖,待具备支模条件时再开挖。

5.4.11本工程沿线地质条件简单,均为粘土基位,无需采用爆破作业。

5.5基础材料运输

5.5.1机动车运输必须是持驾驶证的人员驾驶,严禁无证驾车和酒后驾车。无论是工地运输还是人力运输,运输过程中都必须注意安全。

5.5.2对于超过车箱长度的钢筋、托木、撑木等,运输前应进行加固,并在运件前后设置超长超高标志。为防止运输过程中丢失运件,押车人员随时检查加固。

5.5.3基础材料运输包括砂、石料运输,钢筋、水泥运输。所有材料在基础浇制前运到杆位。浇制工具与水泥、钢筋一起运出,水泥必须准备篷布下垫上盖,砂、石必须用篷布下垫,篷布边缘至少距离砂、石料边缘1.0m。

5.5.4砂、石料运输:砂、石料的工地运输在杆位确定后进行,从经化验合格的砂、石料场定点运输。砂、石料堆放在灰尘少、不妨碍交通以及距杆位较近的地点。砂、石料的小运在基础浇制前进行,砂、石料的运输量为根据混合比计算出的方量,堆放地点在杆位旁边。砂、石料的小运如果在基坑开挖前完成,砂石料的堆放地点距基坑又较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土、石混进砂石料中。

5.5.5钢筋、工器具运输:钢筋、支模工器具等物件的工地运输在支模前运至杆位附近,再由人力运输至杆位,所有易盗物件应有人看守,所有钢筋、模板等物件运至杆位后应分类摆放整齐。

5.5.6水泥运输:运水泥前联系好看守人员,并有防雨、防潮措施。跟车人员检查水泥的出厂日期、包装类型、质量。水泥出厂期超过3个月的不得使用;水泥的工地运输在基础浇制前进行,小运在基础浇制前完成。

5.6支模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5.6.1在基础立柱浇注施工过程中;对于基础立柱外露的情况,施工时根据基础立柱露出高度,对安装模板的平整度进行详细控制。

5.6.2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mm、-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坑在允许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特别注意检查小转角平分角度是否正确,并确定出基础底盘的四个角。

5.6.3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特别强调一点:转角塔压腿不能挖深。

5.6.4基坑挖好后清除坑口周围50cm范围内的浮土、石。

5.6.5扎筋前检查杆塔位置、基础型号,经确认无误后检查钢筋规格、长度、数量、地脚螺栓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者严禁使用。必须保证基础各部位保护层厚度,撑筋的数量和位置必须正确无误。

5.6.6钢筋绑扎前,底盘筋下必须垫混凝土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垫块由各施工班自己制作,要求规格不得小于100mm*100mm*50mm。钢筋绑扎时,应按照图纸要求,将钢筋布置均匀,绑扎牢固。

5.6.7地脚螺栓安装样板固定后,须复核地脚螺栓的小根开、露出高度,以及

转角塔的预偏高度。

5.6.8终端塔以及转角塔、直线小转角塔、压腿基础的预高值根据《基础施工手册》给定值施工。

5.6.9基础模板要求表面平整、拼合紧密,对岩石基础尽量使用标准大模板。支模用的钢模板上必须均匀涂刷脱模剂或清机油,模板的拼缝应严密,角钢接头必须错开模板的接缝。

5.6.10地脚螺栓找正后,检查基础的根开、对角线长、地脚螺栓露高、地脚螺栓中心与基础中心的偏移、保护层厚度、立柱中心对底盘中心的偏移及基础顶面间的高差。不合规范时应重新支模。

5.6.11支完模后,测工应提供基础根开、对角线长、地脚螺丝规格、小根开和四个基础高差的尺寸给浇制人员。

5.6.12基础施工质量标准见下表:

5.7浇制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5.7.1在浇制本工程的第一基基础时,需进行施工试点,检查劳动组织、工器具配备、设备材料安装情况、质量安全措施、作业指导文件及操作方法的适宜性、充分性和工作环境等符合工艺要求,由项目部组织试点。

5.7.2原材料要求:

1)一般塔位砼浇制所用砂、石必须经过取样化验及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2)对于特殊塔位需就近取材的,需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方准使用。

5.7.3严格按配合比拌制砼。

5.7.4浇制工程开始前,各队必须已经过现场技术交底,同时要求每个浇制组必须明确如下分部负责人,并在现场认真填写浇制过程中的各项施工记录。

原材料检验及投料负责人:正确掌握水灰比及配合比;

搅拌负责人:掌握搅拌时间,包括试块制作,塌落度测试;

捣固负责人:掌握好捣固时间,捣固范围,保证砼表面质量。

收水抹面负责人:浇制后负责基础顶面的收水摸光工作,保证基础外观工艺。5.7.5浇制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撑木的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振动棒捣固时注意不要将撑木振落,若振落了必须及时补上。

5.7.7工地混凝土试块制作,应在已拌好浇制基础的混凝土中取样,不得专门另拌混凝土制作试块。

5.7.8混凝土试块的取样组数严格按规范进行。

5.7.9试块养护条件与基础相同。试块上必须用红油漆清楚注明杆号和制作日期。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新版本)

全站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 批准: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编写:日期:年月日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霞浦延亭风电场工程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项目部 年月日

目录 一、适用范围 (1) 二、编制依据 (1) 三、作业流程: (1)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3) 五、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 (6) 六、工艺质量要求: (8) 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9) 八、强制性条文: (10)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霞浦延亭风电场工程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 二、编制依据 三、作业流程: 电缆敷设作业流程图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流程图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4.1作业准备 4.1.1、人员配备 4.1.2、材料准备 4.1.3、主要工器具及仪器准备 4.2电缆辅助设施 4.2.1电缆埋管在施工前应净管,除去管内铁屑和毛刺,管口应胀成喇叭形,并涂防锈漆,以 防锈蚀和便于施工。电缆埋管材料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子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公称直径的10倍,每根管路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宜超过2个,埋管深度不宜小于0.5米。 4.2.2固定电缆支架、层架用的扁钢,应全部不间断地焊牢,并与主接地网相连;所有固定电 缆支架,层架用的扁钢及其钢构埋件均需热镀锌处理。电缆沟中,两个沟架的水平距离不超过 0.8米。 4.3电缆布置设计 4.3.1电缆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4.3.2电力电缆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时,由下至上为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直流电缆、照明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动力电缆相互间保持一倍电缆外径的空隙,控制电缆可以紧靠敷设或多层叠置,但严禁将1kV以上的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同时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4.3.3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作为电缆敷设和布置的依据。电缆敷设顺序表应包含:电缆的敷设顺序号、电缆的设计编号,电缆敷设的起点、终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的长度。 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的要求: 4.3.4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换盘次数。 4.3.5应使得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走向合理,不宜交叉。 4.3.6在确保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层面应尽可能考虑连续施放同一种型号、规格或外径接近的电缆。 4.4电缆的敷设 4.4.1按照电缆敷设顺序表或排列布置图逐根施放电缆。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压扁、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及时加以固定,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4.4.2在电缆终端头、隧道及竖井的上端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4.4.3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标志牌应使用微机打印,字迹清晰不易脱落,挂装应牢固,并与电缆一一对应。 4.4.4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4.4.5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的要求: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注 D为电缆外径 4.4.6所有电缆敷设时,电缆沟转弯、电缆层井口处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过渡自然,敷设时人员应站在拐弯口外侧。所有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支架上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 4.4.7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 4.4.8光缆敷设应在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结束后进行。对于非金属加强型进所光缆,应按照有关规定全线穿设PVC保护管,对于厂家提供的尾纤光缆,应穿设PVC软管,有条件时

6-10KV电力电缆作业指导书

6-10KV电力电缆 现场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BGJ/ZC-6.3-02-11-01 受控状态: 版号:A 分发号: 白银供电局

目录 1.编制说明 (2) 2.6-10KV电力电缆检修标准 (3) 1目的 (3) 2适用范围 (3) 3职责 (3) 4相关支持性文件 (3) 5工作流程图 (4) 6检修前的准备 (5) 7管理人员安全质量监督标准 (5) 8现场标准执行卡 (6) 9应建立的质量记录 (6) 3.6-10KV电力电缆现场检修(检修)执行卡 (7) 1工作任务 (7) 2检修前的准备 (7) 3管理人员及安全质量监督员监督情况 (9) 4检修流程图及现场检修标准工艺卡 (10) 5检修小结 (10) 6相关记录填写 (10)

编制说明 本现场检修工作标准卡是针对6-10KV电力电缆现场检修工作,从ISO9000质量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对影响6-10KV电力电缆检修质量、安全、文明生产的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对人员、工器具、安全教育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工作负责人在开工时必须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工作任务等,在执行标准卡的过程中由工作负责人和工作成员对规范化检修各项目按开展情况进行打“√”或签字。

6-10KV电力电缆现场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保证电力电缆检修工作标准化,规范工作人员的检修行为,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6-10KV电力电缆的现场检修。 3职责 3.1 主管主任负责检修工作的方案审批和现场的监督检查。 3.2 主管专责负责检修工作的任务下达、方案审批和现场的监督检查。 3.3 工作负责人负责检修工作的准备和现场实施,并对检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3.4 一日质量监督员协助工作负责人对检修工作的质量、安全和文明生产进行监督。 3.5 现场材料员负责对检修工器具、材料的现场管理。 3.6 各工作成员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按照检修工作标准认真开展检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 相关支持性文件 1、《白银供电局质量手册》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4、《安全生产监督规定》 5、《白银供电局危险点分析预控汇编》 6、《电力电缆施工》 7、《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一、裸电线 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是指没有绝缘、没有护套的导电线材,主要包括裸单线、裸绞线和型线型材三个系列产品。 铜铝单线:包括软铜单线、硬铜单线、软铝单线、硬铝单线。主要用作各种电线电缆的半制品,少量用于通信线材和电机电器的制造。 裸绞线:包括硬铜绞线(TJ)、硬铝绞线(LJ)、铝合金绞线(LHAJ)、钢芯铝绞线(LGJ),主要用在架空敷设。软铜绞线(TJR)、软铝绞线(LJR),主要用于电气装备及电子电器或元件的连接用。以上各种绞线的规格从1.0~300mm2不等。其中钢芯铝绞线(LGJ)规格尺寸用标称的铝截面/标称的钢截面表示,它是配电线路上最常用的一种导线,钢芯截面越大导线的强度愈高,除普通钢芯铝绞线外,还有钢芯铝合金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防腐钢芯铝绞线、扩经钢芯铝绞线、倍容量导线、间隙式导线等。 常用有两种:钢芯铝绞线JL/G1A(原型号LGJ)执行标准GB/T1179-2008、铝绞线JL(原型号LJ)执行标准GB/T1179-2008。规格为:10/2、16/3、25/4、35/6、50/8、70/10、70/40、95/15、95/20、95/55、120/7、120/20、120/25、120/70、150/8、150/20、150/25、150/35、185/10、185/25、185/30、185/45、240/30、240/40、240/55~800/100等。 示例: JL/G1A-240/30-24/7(LGJ-240/30) 是由24根硬铝线和7根A级镀层普通强度镀锌钢丝制成的钢芯铝绞线,硬铝线的标称截面为240mm2,钢的标称截面为30 mm2。 二、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其中包括1~330kV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截面分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500、630、800mm2 ,芯数为1、2、3、4、5、3+1芯。 此类产品主要特征是:在导体外挤(绕)包绝缘层,几芯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 电力电缆按电压等级分有低压电缆、中压电缆、高压电缆等。按绝缘情况分为塑料绝缘电缆、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暂时停止检验,写明原

集电线路施工组织设计

龙潭山光伏电站35kV开关站-110kV期纳变线路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批准: 审核: 编制: 吉林省盛祥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特点 (6) 第二章、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7) 第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10) 3.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10) 3.2施工总平面管理 (10) 第四章施工方案 (12) 4.1施工准备 (12) 4.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16) 4.3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16) 4.4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为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拟采取的措施 (56) 第五章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57) 5.1工期规划及要求 (57) 5.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58) 5.3施工资源 (59) 5.4施工进度计划分析 (60) 5.5计划控制 (661) 第六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67) 6.1质量目标 (67) 6.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68) 6.3质量管理措施 (70) 6.4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 (79) 6.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80) 第七章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81) 7.1安全管理目标 (82)

7.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责任 (82) 7.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85) 7.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87) 7.5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89) 7.6安全技术措施对策表 (89) 第八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91) 8.1环境保护 (91) 8.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92) 8.3文明施工的目标和实施方案 (94) 第九章计划和统计 (96) 9.1计划和统计报表的编制 (96) 第十章交接验收 (97) 10.1交接验收 (97)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审核: 编写:

职业道德规 一、服从领导的统一安排,统一指挥。 二、爱岗敬业,积极热忱,恪尽职守,始终如一。 三、提高技能,持证上岗,无上岗证及不能胜任者不得独立操作报出 数据。 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公正无私的作风对待检验工作。 五、不欺瞒客户,不得以不正确或无效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六、工作期间精力集中,不得漫不经心或擅自离岗。 七、不虚报、空报数据,以实测结果为准。 八、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检验工作。 九、有问必答,有惑必解,体现全方位高效优质服务。 十、衣帽整齐干净,室环境清洁。

目录 第一章高压试验 第二章导体电阻试验 第三章绝缘电阻试验 第四章绝缘厚度试验 第五章外形尺寸试验 第六章附表

第一章电压试验 1.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电线电缆的性能试验。 1.2依据标准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502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501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1.3仪器设备 SBJ-Ⅰ型工频高压试验设备 1.4试验方法 1.4.1先将电缆在温度为20±5℃水槽浸水一小时,试样两个端部伸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00mm,且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

1.4.2应按规定接线方式接线,也可采用其他接线方式,但必须保证试样每一线芯与其相邻线芯之间,至少经受一次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工频电压试验。 1.4.3打开电源开关,按加压启动按钮,开始施加电压,对试样施加电压时,应当从足够低的数值(不应超过产品标准所规定试验电压值的40%)开始,以防止操作瞬变过程而引起的过电压影响;然后应缓慢地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但也不能升得太慢,以免造成在接近试验电压时耐压时间过长。当施加电压超过75%试验电压后,只要以每秒2%的速率升压,一般可满足上述要求。当达到要求电压时,开始设定加压时间,当达到规定时间后,不发生击穿现象,则说明电缆耐压符合要求。 1.4.4当检测耐压结束后,降低电压,直至低于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40%,然后再切断电源,以免可能出现瞬变过程而导致故障或造成不正确的试验结果。 1.5试验结果及评定 1.5.1试样在施加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和持续时间无任何击穿现象,则可认为该试样通过耐受工频电压试验。 1.5.2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应判断是否属于“假击穿”。假击穿现

电缆敷设、接线、校线作业指导书介绍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保证安全生产,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保证工程质量。 1.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施工作业时进行电缆铺设、接线和校线安装工作。 2 引用标准 2.1国家标准(GB50168-2006) 2.2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2.3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绝缘电阻:所谓绝缘电阻就是指加于试品上的直流电压与流过试品的泄漏电流之比。 4 工作内容 4.1施工条件 4.1.1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已齐全; 4.1.2 施工图纸已经过会审; 4.1.3 施工现场已具备电仪安装的施工条件。 4.2施工准备 4.2.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4.2.2 每条电缆外皮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外皮应完好无损。 4.2.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光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4.2.4 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线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4.3电缆敷设 4.3.1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测试。 4.3.1.1 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600v电缆以下用500v摇表,250v电缆以下电缆用250v摇表(主要为仪表电缆)。

4.3.1.2 3~10kV电缆敷设前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4.3.1.3 电缆测试完毕,电缆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色包布包好或热缩密封套密封。 4.3.2 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 4.3.2.1 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运,以免电缆松弛支架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显著变形。 4.3.2.2 电缆长距离搬运,应用运输车,运送时不能伤坏电缆轴内电缆。 4.3.2.3 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应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直。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4.3.3 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它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 4.3.4 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4.3.5 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设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4.3.6 水平敷设 4.3.6.1 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 4.3.6.2 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4.3.7 垂直敷设 4.3.7.1 垂直敷设,有条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设。将电缆吊至顶层。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后敷设高层,要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和甲板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4.3.7.2 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 4.3.7.3 电缆穿过甲板层时,应装套管,套管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0cm,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 4.3.8 挂标志牌 4.3.8.1 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4.3.8.2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 4.3.8.3 电缆进出设备,两端应挂标志牌。 4.3.8.4 沿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应挂标志牌。

电力电线电缆基础知识大全

电力电线电缆基础知识大全 电力电线电缆基础知识大全 (一)电线电缆的概念及电线与电缆的区分: 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大于6平方毫米)称为大电线,较小的(小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称为小电线,绝缘电线又称为布电线。 电线电缆主要包括裸线、电磁线及电机电器用绝缘电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 电线电缆命名: 电线电缆的完整命名通常较为复杂,所以人们有时用一个简单的名称(通常是一个类别的名称)结合型号规格来代替完整的名称,如“低压电缆”代表0.6/1kV级的所有塑料绝缘类电力电缆。电线电缆的型谱较为完善,可以说,只要写出电线电缆的标准型号规格,就能明确具体的产品,但它的完整命名是怎样的呢? 电线电缆产品的命名有以下原则: 1、产品名称中包括的内容 (1)产品应用场合或大小类名称 (2)产品结构材料或型式; (3)产品的重要特征或附加特征 基本按上述顺序命名,有时为了强调重要或附加特征,将特征写到前面或相应的结构描述前。 2、结构描述的顺序 产品结构描述按从内到外的原则:导体-->绝缘-->内护层-->外护层-->铠装型式。 3、简化 在不会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有些结构描述省写或简写,如汽车线、软线中不允许用铝导体,故不描述导体材料。 实例: 额定电压8.7/15kV阻燃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额定电压8.7/15kV”——使用场合/电压等级 “阻燃”——强调的特征 “铜芯”——导体材料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材料 “钢带铠装”——铠装层材料及型式(双钢带间隙绕包)

35KV集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测量 1.1 线路的测量 1.1.1 首先要了解工程的概况、线路的走径,详细了解杆位明细表,找出相应的杆号、塔型,依据平断面图,逐杆号进行测量。 1.1.2 测量前要把测量仪器进行校核,通讯设备齐全,保持信号良好。花杆、塔尺等器具完善。 1.1.3 仪器要放在杆号的中心位上,做到对点要准确、水平度精确。 1.1.4 测量内容包括:档距、高程、被跨物高程和有线柱横向偏移及转角杆号的转角度数。 各项误差要求;档距1% 档距误差≤2m 高程≤0.5m 转角度数≤1°30,横向偏移≤+50 mm如在复测中发现误差大,要及时上报设计单位处理。 1.1.5 做好复测记录,把杆号之间的跨越物和障碍物要记录下来,并标明跨物名称,精确测出跨越物近杆号的最近距离。特别是集电线路,要统计出线路名称和具体杆塔号,测出被跨物与新建线路的高差,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通知设计单位。 1.1.6 在线路测量操作时,严禁沿线一侧测量,有线杆塔号要前视、后视、转角杆号要二条有线进行交点。 2 复测分坑 2.1 经测量全线杆号、有线不偏移、转角符合设计后,再进行分坑作业,严禁边复测、边分坑的操作方法。 2.2 分坑前要仔细把杆塔号与杆位明细表对应,根据尺寸和几何尺寸,计算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分坑。 2.3 根据本线路的土质与地貌状况,分坑时要把杆号的中心桩、转角桩的钉在不易移动的地方,以便以后支模反复运用。 2.4 对需要的杆号要先钉出辅助桩,降好基面再进行分坑、开挖。 2.5 分坑时要放出边坡,特别是本线路石坑较多,并且大部分都是活石头,边坡预留要相应放大,一般要大于600-1000 mm ,分坑后,保护好分坑桩,或者把坑位线明显移出或用石灰打出线,主要能方便挖坑操作。 2.6 强调说明,本线路有分岐塔和T接线路,分坑时要特别注意,分歧塔线路A19#要接两单回线与双回线路的夹角积和平分角度为线路角度来分,并且以柱点线点为中心后视对应A、B线单回线路,T接转角塔转角度数为沿主线前进方向,向T接侧移的角度,分基础分坑时要按主线方向角进行分坑 3基础工程 3.1 道路修设; 3.1.1 本线路工程的地质状况是大部分杆号设置在山上,并且是石头坑,故在开挖要先进行修路作业,以保障以后的基础组塔放线,为各项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 3.1.2 修路注意事项;

(完整版)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试验目的: 绝缘电阻的测量是检查电缆绝缘最简单的方法。通过测量可以检查出电缆绝缘受潮老化缺陷,还可以判别出电缆在耐压试验时所暴露出的绝缘缺陷。同时,绝缘电阻合格是开展电力电缆现场交接交流耐压试验以及线路参数测试的一个先决条件。当电缆主绝缘中存在部分受潮、全部受潮或留有击穿痕迹时,绝缘电阻的变化取决于这些缺陷是否贯穿于两级之间。如缺陷贯穿两级之间,绝缘电阻会有灵敏的反映。如只发生局部缺陷,电极间仍保持着部分良好绝缘,绝缘电阻将很少降低,甚至不发生变化。因此,绝缘电阻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的缺陷。 试验仪器: 0.6/1kV电缆用1000V兆欧表 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兆欧表;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兆欧表,外护套、内衬层的测量用500V兆欧表。 试验接线: 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如下图1-2所示: 图1-2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 试验步骤: (1)试验前兆欧表的检查: 试验前对兆欧表本身进行检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 1)手摇式兆欧表在低速旋转时或者电动兆欧表接通后,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示应为零。 2)开路时,接通电源或兆欧表达到额定转速时,其指示应指正无穷。 3)断开电源,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 4)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

悬空,再次接通电源或驱动兆欧表,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 (2)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接线: 1)接地线接至兆欧表的“E”端。 2)外护套外表面半导体(石墨)层接地,没有的可利用土壤或注水等措施接地。 3)金属外套、屏蔽层、铠装引出线端接地。 4)缆芯引线端子应接兆欧表的“L”端,接完后将放电棒取下。 5)检查接线正确,工作人员与施加电压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人员得到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开始测量。 6)打开电源开关,根据被试品电压等级选择表记电压量程,开始测量。 7)测试数据稳定,停止测量,读取并记录60S时测得的绝缘电阻。 8)放电完毕,首先断开仪器总电源。 9)用放电棒将高压端充分放电后,拆除高压测试线。 10)拆除仪器端高压线,最后拆除仪器接地线,结束试验。 (3)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 1)接地线接至兆欧表的“E”端。 2)外护套外表面半导体(石墨)层接地,没有的可利

电力电缆作业指导书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1、本指导书在本公司业务范围内适用。 2、本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包括橡塑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的交接、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交接及大修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 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基本要求 1.1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做好安全围栏悬挂标示牌。

1.2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加压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且电缆的另一端已派专人看守后,方可进行。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变更接线或绝缘电阻试验以及直流耐压结束后应对电缆彻底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短路接地。 1.4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表1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2、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工作票制度; b、工作许可制度; c、工作监护制度; d、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2.3 电气试验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必须严格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工作不得少于两人。

xx风电场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xx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1. 工程概况(参考招投标文件或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相应部分资料) 1.1工程概况 xx风电场位于xx县境内西南部山区。拟选场区地形较为复杂:西北部多为低山残丘,呈断续分布;东部多为山垄地形,沟谷绵长而开阔。场区内不同走向的山谷分布很多,东 西部地区地形不尽相同。场区内大部分地区以偏西风为主导风向,受场区东南部沟谷影响, 偏南风向从西北向东南呈现出增强趋势。 风力发电机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将机端电压升至35kV后接至场内35kV集电 线路,经35kV的集电线路汇集后送至风电场变电站35kV母线;133台发电机分成十二组, 经12回35kV集电线路送至新建风电场220kV变电站35kV母线。 1.2工程量统计 序 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号 1钢筋Φ16等t 2垫层砼C10m3 3基础砼C20m3 4底脚螺栓M24等t 5土石方m3 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或按线路编号单独编制施工计划) 2. 编制依据: 《电力建设安全作工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 5009 1-92 《110~500kV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规范》GB50233-2005 《铁塔基础施工图》 《35KV集电线路平断面定位图及杆塔明细表》等相关设计图纸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 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 3.1.1 35KV集电线路路径复测,无设计问题,塔基桩位位置无误。 3.1.2 施工图纸全部到位且图纸会审已完成。 3.1.3 施工所用材料已备齐,并在监理的见证下复检试验合格。 3.1.4 所用工器具准备齐全,计量器具都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3.1.5 施工用地及临时施工道路用地已完成征用。 3.2 作业人员配备:

输电线路基础型式

新编的基础导则将各基础型式的名称进行了统一,现摘录整理发给各位参考。 一、原状土基础 利用机械(或人工)在天然土(岩)中直接钻(挖)成所需要的基坑,将钢筋骨架和混凝土直接浇注于基坑内而成的基础。通常指岩石锚杆基础、岩石嵌固基础、掏挖基础、挖孔桩等。 1.岩石基础 通过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在岩孔内的胶结,使锚筋与岩体结成整体的岩石锚杆基础;利用机械(或人工)在岩石地基中直接钻(挖)成所需要的基坑,将钢筋骨架和混凝土直接浇注于岩石基坑内而成的岩石嵌固基础。 2.掏挖基础 将钢筋骨架和混凝土直接浇入人工掏挖成型的土胎内一次浇注成型的基础,称为掏挖基础。上部按普通基础开挖、底板在原状土内掏挖的基础称为半掏挖基础。 二、大开挖基础 1.混凝土台阶式基础(原名称为刚性基础、阶梯基础) 基础底板的台阶高宽比不小于1.0,基础底板内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基础(简称台阶基础)。 2.钢筋混凝土板柱基础(原名称为大板基础、柔性基础) 立柱和底板内均配置受力钢筋、底板的台阶宽高比不小于1.0(不宜大于2.5)的基础,简称板柱基础。当基础的立柱与基础底板不垂直时简称斜柱基础。 3.筏板基础(原名称为大板基础、联合基础) 铁塔四个基础主柱用一个底板连成整体的基础。 三、其它不常用基础 1.桩基础 由基桩或连接于桩顶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桩基础分为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输电线路中多使用灌注桩基础。 承台底面位于设计地面以下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承台底位于设计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 2.装配式基础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预制构件拼装组合而成的基础。 3.重力式基础 抗拔稳定靠基础的自重、不考虑基础上部土体抗拔作用的基础。 4.复合式沉井基础 上部为混凝土承台,下部是薄壁钢筋混凝土沉井联合组成的基础,称为复合沉井基础。5.预制基础 采用工厂化一次性预制而成的(如电杆的底盘、拉盘、卡盘等)基础。 6.偏心基础 上部传力方向与基础底板重心之间有个偏心距,该基础称为偏心基础。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范本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 业指导书

SJ45挤塑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生产范围 1.设备编号:LW-J-01 2.设备为左手机; 3.专挤PVC或丁腈绝缘; 4.挤包前直径1.0mm—3.2mm; 5.挤包后外径2.2 mm—5.2mm绝缘; 6.出线速度每班(10h)10000M-50000M。 二、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设备的机械、电器、仪表等部 分是否正常,电器设备的开关是否 均在停止位置,传动装置是否连接 妥善。如有故障和不良情况应及时 排除或报告有关部门。 2.加油润滑所有传动部分,排线光杆 擦净后用机油涂抹。 3.准备好工,量器具并放置在一定的 位置。 4.检查印字机是否正常,根据工艺要 求印字内容, 装好印字轮。 5.根据生产任务单中电线电缆的规格 选配适当模具。 6.准备好符合工艺要求的导电线芯和

绝缘塑料,并对待放品自检。 7.滤胶板前放1—2层180目钢丝 网,一般情况下,每班调换一次钢 丝网。 8.装好机头,机头结构为:四个调模 芯螺丝(外侧两个,上下各一 个)、模芯模套一付、模套压盖一 个。 9.主机加温:主机分3个加热区,自 加料口至机头温度递升(-区 120℃、二区140℃、三区145℃、 机头140℃)。主机加温可采用自 动控制。 10.牵引绳经过水槽、吹干机、测径 仪、工频火花机再至牵引轮,牵引 绳在牵引轮上每个槽内绕两圈 (2.5mm2-6 mm2只一圈)后再从同步 轮牵出。 11.将导体装上放线架, 将收线盘上好。 三、开车 1.各加热区全部达到加工温度后即可低速开车,待塑料挤出机 头后,可根据情况将螺杆加速。 2.校模:塑料自机头挤出后,观看塑料塑化情况,待塑料塑化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介绍讲解

由上表可知,铜的导电率较佳,适用性能广,成本较低,还可在其表面镀锡,利于焊接,并有抗氧化作用(指与空气中氧气结合氧化)。 第一节铜导体 一、铜线的类别 铜导体由单条铜线或多条铜线组成,分别叙述如下: 1.硬铜线:经伸线冷加工而成,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适用于架空输电线、配电线及建筑线之导体。 2.软铜线:硬铜线加热去除冷却加工所产生之残余应力而成,富柔软性及弯曲性,并具有较高之导电率,用以制造通信及电力线缆之导体、电气机械及各种家用电器之导线。 3.半硬铜线:抗张强度介于硬铜线与软铜线之间,用于架空线之绑线及收音机之配线。 4.镀锡铜线:铜线表面镀锡以增加焊接性及保护铜导体于PVC或橡胶绝缘押出时不受侵蚀,并防止橡胶绝缘之老化。 5.平角铜线:断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之铜线,为制造大型变压器或大型马达等感应线圈之材料。 6.无氧铜线:含氧量0.001%以下、纯度特高之铜线,铜之含量在99.99%以上,不会受氧脆化,用以制真空管内之导线、半导体零件导线及极细线等。 7.漆包线:铜线软化后,表面涂以绝缘漆,经加热烤干而成,一般分为天然树脂及合成树脂漆包线。 8.铜箔丝:以扁平且极薄之铜丝卷绕于纤维丝上的导体。 9.先绞后镀线:将未镀之铜线绞合后,再加以镀铝。 10.铜包钢:一般用于同轴线作信号的传输(如电视机与VCD的连接、户外电视天线、闭路电视等﹔较硬线具有更高的抗张强度,在高山地带,跨越河流等须长距离时作为架空线用,依其铜厚度,一般分导电率21%、30%、40%等。 11.合金铜:由铜和其它导体金属组成,如铜镍合金等,用于特殊用途线。 註﹕目前我公司常用的导体主要有如下几种: (1) 镀锡铜线,英文缩写为TA﹔ (2) 裸铜线,英文缩写为BA﹔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 导书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SJ45挤塑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生产范围 1.设备编号:LW-J-01 2.设备为左手机; 3.专挤PVC或丁腈绝缘; 4.挤包前直径—; 5.挤包后外径 mm—绝缘; 6.出线速度每班(10h)10000M-50000M。 二、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设备的机械、电器、仪表等部分 是否正常,电器设备的开关是否均在 停止位置,传动装置是否连接妥善。 如有故障和不良情况应及时排除或报 告有关部门。 2.加油润滑所有传动部分,排线光杆擦 净后用机油涂抹。 3.准备好工,量器具并放置在一定的位 置。 4.检查印字机是否正常,根据工艺要求 印字内容, 装好印字轮。 5.根据生产任务单中电线电缆的规格选 配适当模具。

6.准备好符合工艺要求的导电线芯和绝 缘塑料,并对待放品自检。 7.滤胶板前放1—2层180目钢丝网, 一般情况下,每班调换一次钢丝网。 8.装好机头,机头结构为:四个调模芯 螺丝(外侧两个,上下各一个)、模 芯模套一付、模套压盖一个。 9.主机加温:主机分3个加热区,自加 料口至机头温度递升(-区120℃、 二区140℃、三区145℃、机头 140℃)。主机加温可采用自动控 制。 10.牵引绳经过水槽、吹干机、测径仪、 工频火花机再至牵引轮,牵引绳在牵 引轮上每个槽内绕两圈 mm2只一圈) 后再从同步轮牵出。 11.将导体装上放线架, 将收线盘上好。 三、开车 1.各加热区全部达到加工温度后即可低速开车,待塑料挤出机头 后,可根据情况将螺杆加速。 2.校模:塑料自机头挤出后,观看塑料塑化情况,待塑料塑化正 常后,即可进行校模。挤塑模具均为挤压式,初步调好后,先挤包一小段,在绝缘表面做上标记,检查是否偏心。停顿时从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R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第一章概述 一、产品类别 1.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配线) ⑴ Mouse Cable ⑵ Keyboard Cable ⑶ RS232 series Cable ⑷ Monitor Cable VGA monitor cable DVI cable Scart cable SUN monitor cable RGB multi-leg BNC patch cable ⑸ Printer Cable ⑹ USB series Cable ⑺ IEEE1394 series Cable ⑻ Audio Cable ⑼ SCSI Cable ⑽ Internal Flat Cable and Wiring Harnesses Flat cable for hard disk/CD-ROM/DVD-ROM/CD-RW Flat cable for floppy driver Wiring Harnesses cable for driver power ⑾ PCMCIA series Cable ⑿ Modem Cable 2. Network Products ⑴ LAN cable ⑵ Thinnet Coxial cable ⑶ Token Ring cable ⑷ Ethernet cable

3. Fiber Optical Cable 4. IEEE488 GPIB Bus Cable 5. Mobile Phone Cable 6. Audio/Video Cable 7. Custom OEM & ODM Cable 第二章常用物料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线 一.简述 电线可以理解为是信号传输的桥梁或载体。 二.组成结构 电线一般是由芯线,隔离和外被组成。 外被隔离芯线 三.分类 1.依形状可以分为圆线,排线,扁平线,椭圆线。 2.依结构组成不同可以分为电子线,同轴线,无隔离线,单隔离线,双隔离线。 3.从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多芯线,多对线,复合式电线(芯线,对线,同轴线互相组合)。4.从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压电脑线,网络通讯线,电力、电路用线,弱电力用线,视频/音频用线等。 5.依外被充实成度不同可以分为充实型,半套式,全套式。 四.电线的特性 电线的特性有电气特性和物理特性。 1.电气特性: 额定温度,额定电压,导体直流电阻(@20℃),特性阻抗(SE, DIFF),电容量,衰减,延迟,延迟差,串音等。 2.物理特性: 抗拉强度,伸张度,热冲击测试,寒冷弯折摇摆测试,耐燃测试,环境测试等。 五.电线规格 1.规格叙述方式 写电线规格时,一般都从内到外来叙述,即芯线隔离外被 28# x 3C, AeB(85%min), UL2464, 米色(CTG-401)PVC外被,雾面,OD=φ4.5 +/-0.15mm. 芯线隔离外被

电线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分析

1、编制依据 1.1 工程施工图纸 1.2 《电气标准规范汇编》(GBJ48—90) 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5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6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缩型附件应用技术条件》 1.7 《电力电缆施工手册》 1.8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缩型附件应用技术条件CF》 1.9 《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电缆终端头》 1.10 《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总则》 1.11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绝缘电力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 1.12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电力电缆第2部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1.13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绝缘电力电缆第3部分》 2、施工内容、工期及劳动力 工程量、工程工期、劳动力配置为:

3、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1熟悉设计图纸,明确每块盘的安装地点及安装高程; 3.2安装工器具及材料的准备 4、施工流程

5、技术措施 5.1电缆敷设前的准备 5.1.1 电缆敷设前的检查 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 2).电缆沟、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电缆层、电缆沟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4).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 5).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6).应检查电缆沟及等土建部分的转弯处,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所敷设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7).核实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合。采用的电缆及附件,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8).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在度量电缆时,应考虑各种附加长度,各种附加长度如表一所示。 9).检查电缆外表面应无损伤;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应良好。 10)为了敷设方便,减少差错,在电缆支架、沟道、隧道、竖井的进出口,转弯处和适当部位挂上电缆敷设断面图。 11).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12).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5.1.2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1)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b、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c、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 3) 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内径尚不宜小于100mm。

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电压等级为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户内、户外热缩终端头制作施工。 2.主要机具: 绝缘三叉手套,绝缘管,密封管,相色管,应力控制管,防雨裙(户外)、热熔密封胶,铜编织线,接线端子,相色带,自粘橡胶带,焊锡,焊锡膏,白棉纱手套。 3. 成品保护 3.1 加强现场保证措施,防止电缆损坏或丢失。 3.2 电缆终端头制作完毕,应立即就位与设备连接好,不得乱放,以防损坏成品。

3.3 注意施工现场防火、防水状况发现问题随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成品保护。 4 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 4.1 安全措施 4.1.1施工现场用电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漏电保护装置。 4.1.2 电缆头试验时,试验人员不少于两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正确使用、穿戴绝缘用品。并做好防触电措施。 4.1.3 使用加热器具时应随用随点,不用即熄,并远离易燃易爆物资。 4.1.4 现场一切用电不得乱拉乱架;所有电动工具尾线均需外套橡皮胶线。工具暂不使用时应拨掉电源插座。 4.1.5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砂箱或其他灭火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