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浦介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2)

浦介麟教授

临床症状疗效分析与基线比较,参松养心胶囊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不安、气短、乏力、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神倦懒言、盗汗)总积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01)。这说明参松养心胶囊在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客观指标的同时,有效缓解和消除了临床症状,特别是失眠症状改善显著。

4. 亚组分析

病窦综合征①平均心率改善率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分析显示(图3,图4),参松养心胶囊(n=70)改善心率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n=68),分别为24.3%对1.5%、38.6%对19.1%和62.9%对20.6%(P<0.001)。②治疗后心室率增加的次数治疗4周患者心室率与基线变化值分析显示,对照组平均心室率增加值为2.49次/分,试验组为7.17次/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③治疗后平均心室率治疗后对照组平均心室率为56.69次/分,试验组为60.77次/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心室率增加百分

率治疗4周平均心室率与基线变化率研究显示,对照组心室率增加4.7%,试验组增加13.6%,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

慢快综合征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试验组n=40)慢快综合征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图5)显著优于对照组(n=34),分别为27.5%对0、40.0%对23.5%和67.5%对23.5%(P<0.00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快综合征的疗效不仅体现在24小时平均心率的提高方面,部分病例还分别表现为室早、房早、房速、房扑、交界性心律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减少或消失。

同一个病例,经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既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明显改善,同时又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恢复正常,这生动地体现了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承制调平”的双向作用,即通过多离子通道的阻滞,抗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整合调节抗缓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AVB)对AVB转正率的疗效分析显示(表1),与治疗前比较,参松养心胶囊试验组11例患者中有5例(45.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转化为低度,其中1例Ⅲ度AVB消失,1例Ⅲ度AVB转化为Ⅱ度Ⅰ型。这说明房室传导出现了质的变化,这可能意味着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改善心脏传导的作用。对照组只有1例得到改善。本项研究中AVB总例数较少,尚待进一步研究。

5. 安全性分析

安慰剂组5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其中3例被判断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表现为心悸、头痛、胃痛。

参松养心胶囊组1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亦被判断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表现为腹胀。

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一)对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新认识

1. 心肌细胞本身电学异常

心肌细胞本身电学异常即异常自律性,往往是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平衡失调,通过触发激动而诱发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

2. 细胞与细胞间的传导异常

细胞与细胞间的传导异常可形成折返,包括微折返和大折返。微折返发生在局部心肌,是心肌颤动的基础,只能用药物控制。大折返发生在大块心肌。如果大折返途径衡定,则可行射频消融。如果折返途径不衡定,折返环不断发生变化就需要用药物控制。

3. 心电学的不均一性

心电学的不均一性或称心电学离散,如QT离散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心电学基础之一。当心电学不均一时,不同部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时程不一样,就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心电学不均一可以发生在结构正常的心脏,但更容易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心脏,是器质性心脏病发生心律失常的基础。基因异常、药物作用、心搏频率,甚至体温都对心电学的不均一性有重要影响。

4. 易感心脏

易感心脏是指心脏内存在心律失常发生的基质,并非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解剖性折返、心肌内疤痕、纤维化、心律失常综合征相关基因异常(易感基因)等,易感心脏是触发因素作用的基础。

5. 触发因素

触发因素包括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急性心肌缺血发作如突发心肌梗死,心功能差的患者突然发生室壁张力增大,以及使用致心律失常药物等。在易感心脏的基础上,加上触发因素的作用可能发生心律失常。

6. 心肌重塑

心肌重塑是心肌在病理条件下发生的适应性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心肌电学改变,比如快速心室激动可导致钙离子通道等蛋白表达下降,引起房颤、心衰等。这种改变也可能是心肌结构的改变如心脏扩大、心衰,若心肌重塑未得到纠正,心衰就很难得到长期控制。心脏病的存在或者心律失常本身诱发心肌的重塑,使心律失常更容易发生。

(二)心律失常发生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现在认识到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6)。首先是存在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即有易感倾向,在此基础上,外部刺激,如心衰、心肌梗死等心肌缺血所致器质性心脏病,使心脏发生心肌重塑、动作电位改变(在病理情况下多为动作电位的延长,如当心肌梗死、心肌肥厚时),这时如果机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遇到劳累、感染、药物作用等触发因素的刺激,就很可能发生心律失常。

[本文(一)见上期,未完待续]

图3 Holter所示参松养心胶囊改善病窦综合征心率

图4 参松养心胶囊改善病窦综合征心室率(4周)

图5 参松养心胶囊对慢快综合征的疗效

图6 心律失常发生的综合因素

表1 参松养心胶囊对房室传导阻滞转正率的疗效

责任编辑叶平

循环

| 报社简介| 订阅报刊| 读者投稿| 广告联系| 返回主页|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一) 【摘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脑血管的常见病,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相对较多,正确选择药物治疗此病是关键。现将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阐述。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根据其发生的部位,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阻滞以及室内传导阻滞。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①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③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他感染药物:④迷走神经兴奋.常为夜间发生、非持续性;⑤药物影响,如洋地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⑥高血钾、尿毒症等;⑦心脏外科手术损伤、导管射频术并发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淀粉样变性或脂肪浸润、窦房结胶原支架异常、窦房结动脉病变等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房室阻滞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传导系统或心肌退行性变,如原因不明的心脏支架退行性变、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纤维化,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肌纤维变性、退行性变导致传导阻滞。 缓陧性心律失常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有时被偶然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动过缓的程度,如心率不低于50次/min,可以不引起症状。如心率低于50次/min或者出现大于3s 的长间歇,可以出现相关的症状即症状性心动过缓。所谓“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指直接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下降,重要脏器及组织尤其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一过性晕厥、近似晕厥、头昏、黑蒙等;长期的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疲乏、运动耐量下降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可持久或间歇发作。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药物治疗只是短期内用于缓解症状。 一临床资料 自2007~2009年本院共收治52例患者,52例均为门诊治疗患者,男20例,女32例;年龄36~72岁,平均57岁;病程1个月~23年。根据病史、体征及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 二治疗步骤 【相关药物】 (一)抗胆碱能药 1.阿托品(Atropine)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另可使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能解除小血管痉挛,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流灌注。 2.山莨菪碱(Anisodamine.654-2)从茄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有镇痛作用,但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弱.且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参松养心胶囊对心率的影响 发表日期:2010年2月22日编辑:fuli 有74位读者读过此文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41000)李际瞻 【摘要】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动过缓患者的室性早搏时对心率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门或住院的心动过缓伴有室性早搏病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4-6周,治疗前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比较心率和室性早搏的变化。结果,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的减少室性早搏频率的同时24小时平均心率可提高3.2次/分,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伴有心动过缓的室性早搏具有明确治疗效果,同时可明显提高窦房结功能,促进房室结传导,对心动过缓患者室性早搏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心率室性早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rameters Shensongyangxin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brad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on heart rate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8 to December 2009 I courtyard, or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associated with cases of bradycardia in hospital to give reference Shensongyangxin capsule 4-6 week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line of 24-hour ambulatory ECG, and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changes in heart rate and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Result The Shensongyangxin capsul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while 24-hour average heart rate can be increased by 3.2 beats / min,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s Participation Shensongyangxin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bradycardia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with a clear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can raise the heart rate,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bradycardia with good security. 【Key words】Shensongyangxin capsule heart rate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室性早搏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年轻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多不需特殊治疗,而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特别是缓慢心率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多伴有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亦或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一种即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又不减慢心率的无致心律失常的药物是临床医师最为理想的选择。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心动过缓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7例,有2例患者因服药后胃部不适而终止治疗,5例患者未能进行第二次动态心电图复查,坚持正规服药及动态心电图复查资料完整者10例,缓慢心室率心房纤颤3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均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附表1)。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人,最大年龄82岁,最小42岁,平均69.9±11.3岁。

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一、病名概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常见病因包括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见于基本健康者。心律失常有多种,包括心动过缓、过速、心律不齐及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本病常见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晕厥等,亦可无症状。 二、诊断 (一)诊断名称 中医:心悸、怔中、胸痹、眩晕、厥证、虚劳 西医:心律失常(注明类型) (二)中医诊断依据 1.病名诊断 (1)临床表现:偶发者可无症状或自觉心跳不规则,有心跳增强感或间歇感,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可有心悸、胸闷、胸痛、乏力、眩晕、视朦等,部分病人也 可无不适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昏厥、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心脏 听诊有心率、节律变化,心音强弱也可出现异常。 (2)发病特点:突然发作,时作时止,也可以持续存在。 (3)诱发因素:过度劳累或运动,精神刺激,过量吸烟、饮酒及咖啡等。 2.证候诊断 心气不足: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加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虚无力或兼促、涩或兼结、代。 心阳不足: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虚微或兼迟缓,或兼涩、结、代。 心阳虚脱:心悸气短,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疾数微弱欲绝或疾数怪乱或促涩无力。 心血不足:心悸眩晕,乏力肢麻,面色无华,唇色淡白,舌质淡红,脉细或结代。 心脉瘀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前区刺痛,入夜尤甚,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 痰扰心脉:心悸胸闷,眩晕恶心,头重身倦,痰多咳嗽,舌苔浊腻,脉眩滑或涩、结代。 阴虚火旺:心悸不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有低热,或五心烦热,口舌干燥,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涩。 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心悸怔中,虚烦多梦,或自汗盗汗,或五心发热,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心神不宁:心悸怔中,善恐易惊,稍受惊吓则坐立不安,失眠多梦,梦中容易惊醒,舌淡苔白,脉虚数或时有结、涩。 (三)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应采集详尽的病史,尽量让患者描述发生心悸等症状时的感受。病史可提供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繁程度、起止方式、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等线索。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除可检查心律与节律外,某些心脏体征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非侵入性检查技术。通常各种心律失常都可在心电图上反应出来。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将其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后效。结果研究组痊愈35例(81.40%),有效5例(11.63%),总有效40例(93.02%);对照组痊愈32例(74.42%),有效4例(9.30%),总有效36例(83.72%),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心率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心律跳动缓慢,心律跳动次数少于60次/min,病情严重的患者心律跳动次数甚至少于40次/min。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头晕、失眠、行动迟缓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为了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9.4±2.6)岁,病程0.6~11年,平均病程(5.8±1.3)年;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16~8 3岁,平均年龄(52.1±1.9)岁,病程0.9~12年,平均病程(6.7±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心阳虚弱患者:采用枸杞、黄芪、党参、炙甘草、熟附子等中药进行治疗。夹杂血瘀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赤芍、桃仁等药物进行调节,患者出现水饮内停证时需要另外增加葶苈子、车前子等药物;气滞血瘀患者:治疗药方为红花、细辛、淫羊藿、桃仁等;气虚患者可以增加黄芪、黄精等药物,血虚患者可添加枸杞、何首乌,阴虚患者采用女贞子、麦冬等进行治疗,阳虚患者采用肉桂等药物进行调节;心胆气虚患者:采用党参、知母、龙齿、远志、茯苓等药物进行治疗。汗多、血虚患者可适当增加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慢性心力衰竭可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房颤伴慢心室率、室内传导阻滞等,加重心衰进程。 (一)定义与分类 缓慢心律失常包括以下列几种情况: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病变导致窦房结功能减退,心电图包括: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且非药物引起;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阻滞并存,并可伴发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起搏系统退行性病变及冠心病、心肌炎(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疾患可累及窦房结及周围组织,产生一系列缓慢心律失常,并可引起头晕、黑朦、晕厥等症状。 2.房室传导阻滞根据阻滞程度,分为I度、II度和III度房室阻滞,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明显降低心输出量,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晕厥;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室停搏也极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直接发生心室停跳致死。 3.房颤伴慢心室率持续性房颤中超过5秒的长间歇提示存在高二度房室阻滞。 4.室内传导阻滞包括左束支阻滞(LBBB)、左前分支阻滞和/或左后分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双分支阻滞、三支阻滞,以左束支阻滞较常见,可见于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二)流行病学 由于慢性心衰引起的心肌受累及药物治疗的影响,发生缓慢心律失常的机会增

加。根据美国密西根大学心衰数据库统计,10%慢性心衰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目前国内尚无心衰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慢性稳定性心衰左束支阻滞发生率约25%,是心衰预后不良和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三)发病机制 心衰患者常存在一种或多种基础性心脏病,如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心肌缺血常引起持久的房室阻滞。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室阻滞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肌病、心肌炎、风湿热、感染和原因不明的房室束支非特异性纤维化等均可导致结性病变,引起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 由于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药物广泛用于心衰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是二级预防基本用药,如果原先合并轻度或无症状缓慢性心律失常(轻度窦房结功能障碍、I度房室阻滞或II度I型房室阻滞等),可能由于药物作用进一步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或/和加重房室传导障碍,引起心衰加重。 慢性心衰可促进和加重缓慢心律失常。在人类、犬和兔子中,心衰可引起If电流下降,自主节律下降。Sander等证实,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自主心率下降的患者中,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结的动作电位异常延长。在兔子和犬的心衰模型中,窦房结对乙酰胆碱和迷走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发生异常改变。相关研究提示心衰可加重窦房结和房室结的病变,对自主神经反应也出现异常。因此心衰能引发和促进窦房结和房室结重构,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或加重。心输出量下降又进一步引起和加重心脏传导系统缺血,形成恶性循环。 (四)临床表现和危害 缓慢心律失常可导致慢性心衰患者心输出量进一步降低,心衰症状加重,乏力、呼吸困难、浮肿等。心动过缓还可导致头晕、黑矇、晕厥、抽搐,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反复发作或加重等血流动力学下降所致的相关症状,或心衰症状明显和心功能恶化,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甚至心脏性猝死。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3—184 [2] 李培生.伤寒论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6—127 [3] 许济群.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9—180[4] 赵凌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6例.中华医学研究杂 志,2004,4(6):39—40 (收稿日期:2007-02-21) 【文献综述】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治研究 马芳 李宁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山东淄博(255300)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Π中医证治 综述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以心悸、头晕、神疲乏力、甚则晕厥、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之“心悸”、“迟脉证”等范畴。它包括西医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严重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但价格昂贵,且为有创治疗,许多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证治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及治法研究 近年来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研究颇多。因本病患者多见迟脉,并见沉、细、结脉等,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心气虚弱的证候为主,同时伴有面白畏寒、眩晕晕厥、腰膝酸软等心肾阳虚的证候特点,普遍认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主要病机是由于心肾阳虚、心气虚弱、气虚血滞、血液运行无力所致。李红灿[1]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心气亏虚、心阳不振,而脾气亏虚、肾阳不足是导致心阳不振的主要原因。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阳,五脏阳气皆赖此而得以维系。李书清[2]对4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心阳不振,寒凝气滞,瘀血内停,久病入络。何红涛等[3]通过100例病人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中医辨证为阳气虚弱、心血瘀阻,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林海飞[4]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后认为,本病为心气亏虚,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血不营络,脉气不能正常衔接引起。刘梅[5]认为,心阳根于肾阳,肾阳不足则心阳式微,不能温运血脉,则脉象迟结。心、肾阳虚又可导致脾阳不足,脾虚失运,进而痰浊内生;心阳不足,血行无力,久则形成瘀血。痰瘀互结,更进一步阻碍血脉运行,故心肾阳虚、痰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赵明君等[6]临床观察发现,因肝气、肝血失调造成气滞、血瘀、血虚,致心脉失养、心率缓慢者亦为数不少。对胸闷明显的患者,使用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 临床研究 211 证候分类:李宜芳[7]对缓慢性心律失常之病窦综合征30例病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其中气阳两虚型17例,治以益气温阳,方用保元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气阴两虚型5例,治以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气虚血瘀型8例,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方用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水煎服,日一剂。结果;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8313%。王居新[8]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7例,分三型论治。①心肾阳虚型:拟温阳益气、活血通络,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四君子汤加丹参、红花,水煎服,并配以参附注射液40—60毫升静脉滴注。②气虚血瘀型:拟益气活血,温经活络,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水煎温服,并配以丹参注射液20—40ml静脉滴注。③气阴两虚型:拟益气滋阴,养血和营,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水煎温服,并配以生脉散注射液40—60ml静脉滴注。结果:有效率91149%。郑源庞[9]对本病辨证为心气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虚欲脱、痰浊内阻、心脉瘀阻等证型。心气阳不足者以温阳益气为法,方用人参四逆汤加味;气阴两虚者以益气养阴为法,方用生脉散加减;心肾阳虚者以温阳祛寒为法,方用参附汤合右归丸加减;阳虚欲脱者益气回阳、救逆固脱为法,方用参附龙牡汤加味;痰浊内阻者以通阳化痰、宣痹通络为法,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导痰汤加减;心血瘀滞者以活血通脉、祛瘀止疼为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赵永华[10]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证协作组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急症诊疗规范,将本病分为心阳不振、心血瘀 ? 5 6 ? 光明中医2007年7月第22卷第7期 C J G MT C M July2007.V ol22.7

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进展 【关键词】中医药缓慢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证 之一,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病多发于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其临床特点为心率缓慢和血液动力学改变,能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心源性猝死。目前西医治疗此类心律失常主要是对症处理,以抗胆碱能药物、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为主。常用药物为阿托品、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这些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大,不宜长期服用。严重者需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但因其费用昂贵,且为有创治疗,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探索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有重 要意义。近年来,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胸痹、眩晕、迟脉症范畴,是以持久的脉博缓慢为主,伴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甚至晕厥等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已较系统,如王肯堂《证治准绳·卷五·悸》中云:“自悸之由,不越两种,一者虚也,二者饮也。气虚者阳气内虚,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故为悸也。”认为上焦阳气不足,心阳不振,鼓动无力;下焦阳气亏虚,肾阳不足,温煦无权,不能蒸化水液,停聚而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因而引起心悸。明确提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多年来,许多医家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病机学说,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江苏无锡已故名医吴雅恺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位在心,病本于肾。盖因肾阳为诸阳之本,心脉循行也自然“资始于肾”;肾中真阳不足则心阳式微,不能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9-01T10:17:29.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7期供稿作者:白玉强马雁平[导读] 老年人心脏功能已经衰退,加之各种心脏疾患的损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很高,其中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最常见 白玉强马雁平(扎兰屯市医院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290-02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心律平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心电图、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较佳,心电图改善明显,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 老年人心脏功能已经衰退,加之各种心脏疾患的损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很高,其中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最常见。因此,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尤其重要。而如何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是许多医生面临的问题。参松养心胶囊是吴以岭据病理论研制的国家级中药,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纯中药制剂。笔者自2007年6月以来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具有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4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3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0岁;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2—75岁。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类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心律平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4粒,每日3次。两组治疗4周。两组均于服药后每周复查心电图1次,疗程前后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治疗前后行血常规、尿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3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 中心律失常疗效标准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心悸的疗效标准制定。显效:治疗后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有效:治疗后症状减轻或发作时间延长;无效:症状无改善,早搏减少不到50%。 1.4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心律失常症状好转总有效率的比较、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总有效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40例,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 2.2 两组动态心电图的比较对照组40例,显效6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40例,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血,尿常规检查及血生化检查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率12.5%;对照组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率20%。 3 讨论 冠心病因心肌缺血时其代谢发生重大变化,线粒体氧化代谢减少,血液循环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局部心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下降,导致心肌复极不均一,易形成折返诱发心律失常。目前治疗心律失常以西药为主,但多副作用较大,尤其易导致心律失常。如心律平能导致各种传导阻滞,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等;如胺碘酮在治疗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如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异常、红绿视等副作用[3-4]。参松养心胶囊是由吴以岭研制的一种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桑寄仁,丹参,赤芍,二鳖虫,干松,黄连,龙骨组成。药理学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中多种药物具有调节心肌细胞钠、钾、钙通道的作用,显著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缩短心率失常的发作时间,显著改善心悸、失眠、发力症状,不仅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对缓慢性心律失常也有效,多靶点、多通道、多环节、整合调节作用,更有效治疗心律失常[5]并可提高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降低氧耗量,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对抗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害,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表里兼治。本观察表明,在常规治疗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效更好,心电图改善明显,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10. [2] 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3] 洪淇.口服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副反应观察[J]. 医学文选,2000,19(3):283-285. [4] 彭建.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2,12(12):705-706. [5] 吴以岭.络病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81-282.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室性早搏102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2-02T10:04:34.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2期供稿作者:杨福梅王卉[导读] 治疗室性早搏的目的是改善症状和改善病人的长期预后及预防心脏性猝死,应遵循受益原则杨福梅王卉(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内二科云南景洪 666100)【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249-02 【摘要】治疗室性早搏的目的是改善症状和改善病人的长期预后及预防心脏性猝死,应遵循受益原则。笔者通过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78.4%,稍次于胺碘酮(82.1%),但参松养心胶囊无不良反应,也没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是一种新型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是老年患者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新的选择。【关键词】室性早搏参松养心胶囊疗效老年人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多[1]。室性早搏在老年患者中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治疗目的应遵循受益原则,即改善症状和改善病人的长期预后及预防心脏性猝死[2]。老年患者心脏功能生理性衰退,同时合并多种疾病,再加上器质性心脏病变,故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有明确的适应证,要求用药的受益与风险比值大于1,做到合理选择药物[3]。笔者通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室性早搏102例观察,其疗效稍次于胺碘酮,但没有不良反应,无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情况入选病例为2007年1月~2009年5月住院和门诊患者186例。男性105例,女性81例。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观察组102例,胺碘酮对照组84例。年龄在60~69岁45例,70~79岁96例,80~89岁43例,90岁2例。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肺心病、扩心病,同时患有慢阻肺,或糖尿病,或高血压病等疾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片0.2g、q8h、1w,0.2g、q12h、1w,0.2g、qd、6w,共8周。观察组:口服石家庄以岭药业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每日3次,共8周。两组均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心肺功能,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防治感染和电解质失衡等。 1.3疗效判定显效:室性早搏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室性早搏次数减少,临床症状改善。无效:室性早搏无变化,临床症状不改善。治疗前后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对照。并观察记录两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嘱患者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变化的时间,每周记录一次心电图,疗程结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甲功能、血尿常规。 2 结果 据疗效判定,显效:参松组34.3%,对照组35.7%;有效:参松组44.1%,对照组46.4%。无效:参松组21.6%,对照组17.9%。总有效率:参松组78.4%;对照组82.1%。 3 讨论 3.1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第一个启动循证医学研究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也是唯一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的疗效卓越的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处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龙骨、黄连、丹参、赤芍、土蟞虫、甘松、桑寄生、山茱萸、酸枣仁等12味药组成。全方以补虚为本,以养心气,通血脉。使心之气血充沛,阴平阳秘,脉络通利,以恢复正常的心律。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山茱萸、酸枣仁养心阴,益肝血,桑寄生补胸中大气,三药共补络中气血,以治其本;丹参、赤芍、土蟞虫、甘松,活血通络,畅通脉络,配伍龙骨重镇安神,黄连清心安神,可以消除失眠、多梦,以治其标。 3.2其药效学及作用机制 3.2.1它可以改善供血,从而治疗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保护心功能。 3.2.2增强心脏起搏电流,增强窦房结起搏电流,改善心脏传导。传导系统在老年人窦房结组织学上的改变为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增加,起搏细胞减少[4]。 3.2.3整合调节优势,调节多离子通道功能,对钠、钾、钙多离子通道阻滞作用[5],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无致心律失常副作用。 3.3胺碘酮的主要作用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不应性。是一疗效较高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0%至90% [6]。其主要副作用为: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皮肤光敏性,角膜微粒沉积,心脏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等。 4 结论 通过观察,参松组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稍次于胺碘酮组疗效。但对照组中有1例在用药六周时出现皮肤光敏反应,表现为日晒后颜面部颈背部灼痛、皮肤发红。有3例用药4周左右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40次/分至52次/分。有2例用药三周时出现QT间期明显延长,在0.55~0.68之间。均排除电解质紊乱,予停用胺碘酮片,并予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后心率逐渐增加,1周后恢复至正常窦性心律。停用1周后QT间期逐渐恢复正常。参松组中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和心律失常,且许多患者均反映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后睡眠改善、出汗减少,胸闷心慌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笔者认为,在老年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时,应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依从性好的药物。更何况老年患者平素体质虚弱,气血阴阳亏虚,血瘀络阻。新型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可鼓舞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疲劳,扩张冠脉血管,而且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整体协调作用,对老年患者是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的新选择。参考文献 [1]方圻,牟善初.老年人疾病特点及其诊治.现代内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10. [2]胡大一,马长生,何国祥.室性早搏治疗的新概念.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43. [3]胡大一,马长生,刘海林,陈夏欢.高龄患者心血管药物的应用.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03. [4]方圻,牟善初,曾尔元.老年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现代内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02. [5]蒲介麟.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细胞钠,钾,钙通道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4):995-998. [6]方圻,吴宁.心律失常.现代内科学,1995:1111.

名老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频率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9月第12卷第9期四 1071四 名老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频率分析 庞庆荣, 陈守强, 徐亮, 毕文霞, 侯建辉 目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三方法将收集到的名老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摘要:常的验案共4应用其统计功能编制用药频率表, 绘制中药分类表三结果共用中药2应用次数最24份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 26种, 当归二五味子共6味药; 频率大于1可分为9类, 其中活血类药种数最多, 有8味三结论丹参二黄芪二麦冬二川芎二当0%的有36味, 归二五味子是名老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惯用中药, 体现了活血益气二养阴复脉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法; 活血类药物占名老中医常用药类之首, 表明了活血化瘀是名老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常用方法三缓慢性心律失常; 名老中医; 用药规律; 频率分析关键词: 多者为丹参, 共2频率为6最少者为冰片等6种, 仅用1次, 频率为0. 频率大于4黄芪二麦冬二川芎二 64次, 2. 26%; 24%; 0%的有丹参二 :/() d o i 中图分类号:R 541. 7R 256. 2 文献标识码:B 10. 3969. i s s n . 16721349. 2019. 09. 020 文章编号:[***********]03j 节律二起源部位二传导速度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二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按其发生时心率的快慢, 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与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1] 库, 共2男1女1就诊6位名老中医三患者227例, 24例, 03例, 1. 2 方法将424份名老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验案输 入到验案分析系统, 应用系统的统计功能, 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二历, 即分析内容的关键词筛选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过二二 ; , 缓传导阻滞迟脉证选择分析类型为编O R 型分析制用药频率表三用药频率表包含中药名称二频数二频率3项信息, 频数为在所有的医案中该药出现的次数, 频率为该药的频数与医案总数的比值三根据用药频率表, 将频率>10%的中药根2 结果 据临床应用分为9类, 依据每类药的种数, 绘制表格三 ) 次数为(次, 年龄11~55岁~81岁三 病, 病因复杂, 包括窦性心动过缓二传导阻滞二窦性停搏二逸搏等, 能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严重者可致心脏性猝死三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严重者可安置心

中华养生保健本刊关注 zhonghuayangshengbaojian 14〈 〈〈中华养生保健2008年11期11月1日出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 正常的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成人),比较规则。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出现胸闷、心慌、失眠、乏力等症状叫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十分常见且可引起严重后果,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则引起猝死。目前在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上我们出现了“双难”窘境:治疗室性早搏用药疗效欠佳,阵发性房颤缺乏长期有效药物,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只能以肾上腺素、β受体兴奋剂、抗胆碱能药物等对症处理为主,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多,不能长期服用;再者安置人工 ◎◎◎◎◎◎◎◎◎◎◎◎◎◎◎◎◎◎◎◎◎◎◎◎◎◎◎◎◎◎◎◎◎◎◎◎◎◎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了心律失常,只是经常感到心慌、气短、头晕、胸闷,还有的夜晚睡眠不好,心慌意乱不能专心做事,感觉气短, 总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失眠则严重地影响着正常的休息。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些症状,这是由它的组方特点决定的。参松养心胶囊主要由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甘松、赤芍、土鳖虫、黄连、五味子、龙骨、桑寄生等12味药组成,其中人参、麦冬、五味子能够益 气养阴,消除气短、乏力的症状; 丹参、赤 芍、土鳖虫、甘松可以益气养血通络,解决患者胸闷、胸痛的症状; 桑寄生、山茱萸、酸枣仁能够养血安神,消除患者心慌、头晕症状; 龙骨重镇安神,黄连清心安神,可以消除失眠、多梦等症状,心律恢复正常了,心律失常的各种症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能够让患者静下心来,安下心来。 责编:赵继才 zhaojicai@126.com ◎◎◎◎◎◎◎◎◎◎◎◎◎◎◎◎◎◎◎◎◎◎◎◎◎◎◎◎◎◎◎◎◎◎◎◎◎◎心脏起搏器,因其费用昂贵,且为有创治疗, 许多患者难于接受。多数抗心律失常西药有致心律失常,损害心功能副作用,甚至增加死亡率。β受体阻滞剂虽能降低死亡率,但负性肌力作用,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胺碘酮疗效确切但存在严重心外脏器毒副作用,限制长期服用。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直以来我们缺乏系统 徐贵成,男,1956年5月生人,毕业院校:中国中医研究院。 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十几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 常、心力衰竭、心肌炎、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疗效满意。临床注重整体调整,突出中医特色,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高血压病》专著1部,参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临床手册》等医学著作8部。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 作者简介: /徐贵成 文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诊治中心陈柯萍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根据其发生的部位,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阻滞以及室内传导阻滞。 一、病因及病理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①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③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感染药物:④迷走神经兴奋,常为夜间发生、非持续性;⑤药物影响,如洋地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⑥高血钾、尿毒症等;⑦心脏外科手术损伤、导管射频术并发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淀粉样变性或脂肪浸润、窦房结胶原支架异常、窦房结动脉病变等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房室阻滞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传导系统或心肌退行性变,如原因不明的心脏支架退行性变、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纤维化,其它病变引起的心肌纤维变性、退行性变导致传导阻滞。 二、临床表现 缓慢性心律失常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有时被偶然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动过缓的程度,如心率不低于50bpm,可以不引起症状。如心率低于50bpm 或者出现大于3秒的长间歇,可以出现相关的症状即症状性心动过缓。所谓“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指直接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下降,重要脏器及组织尤其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一过性晕厥、近似晕厥、头昏、黑朦等;长期的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疲乏、运动耐量下降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可持久或间歇发作。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 三、心电图特征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病窦综合征: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功能障碍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或窦房结至心房冲动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摘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脑血管的常见病,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相对较多,正确选择药物治疗此病是关键。现将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阐述。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根据其发生的部位,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阻滞以及室内传导阻滞。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①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③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他感染药物:④迷走神经兴奋.常为夜间发生、非持续性;⑤药物影响,如洋地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⑥高血钾、尿毒症等;⑦心脏外科手术损伤、导管射频术并发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淀粉样变性或脂肪浸润、窦房结胶原支架异常、窦房结动脉病变等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房室阻滞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传导系统或心肌退行性变,如原因不明的心脏支架退行性变、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纤维化,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肌纤维变性、退行性变导致传导阻滞。 缓陧性心律失常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有时被偶然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动过缓的程度,如心率不低于50次/min,可以不引

起症状。如心率低于50次/min或者出现大于3s的长间歇,可以出现相关的症状即症状性心动过缓。所谓“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指直接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下降,重要脏器及组织尤其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一过性晕厥、近似晕厥、头昏、黑蒙等;长期的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疲乏、运动耐量下降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可持久或间歇发作。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药物治疗只是短期内用于缓解症状。 一临床资料 自2007~2009年本院共收治52例患者,52例均为门诊治疗患者,男20例,女32例;年龄36~72岁,平均57岁;病程1个月~23年。根据病史、体征及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 二治疗步骤 【相关药物】 (一)抗胆碱能药 1.阿托品(Atropine)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另可使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能解除小血管痉挛,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流灌注。 2.山莨菪碱(Anisodamine.654-2)从茄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有镇痛作用,但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弱.且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二)拟交感胺类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