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什么叫洋务思想?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包括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学术界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只包括兴办军工科技一个方面,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包括外交与军工科技两个方面的内容。两种意见争论不休,并由此引出对曾国藩与洋务运动历史评价的差异。笔者认为,为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避免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之嫌,不妨追根溯源,看一看曾国藩本人是怎样讲的,然后再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由此展开讨论。

曾国藩谈论洋务的地方很多,而最集中、最典型者则莫过于同治元年五月初七日同幕僚宾友的一段谈话。《手书日记》载:“与幕府诸君畅谈,眉生言及[夷]务。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即内地民人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识者尚不宜在此等处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外国侵略问题的战略思考,一是对外国侵略问题的具体对策。前者可谓怀德弃怨,化敌为友,后者可谓自我振作,师夷长技。实际上包含着内政与外交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内政方面又包含整顿吏治与兴办军工科技两个要点。就其内在联系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此可见,所谓洋务,是由夷务一词转换来的,实际上不仅指外交事务而言,也不仅指造船制炮等西方科学技术,而是包含着如何对待和处理外国侵略问题的全部政策与策略。曾国藩所谈的上述各点,亦不仅是曾国藩个人的思想,而是整个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纲领。可见,将曾国藩的洋务思想仅限于军工科技一个方面是不恰当的,由此得出的对曾国藩及洋务派、洋务运动的认识也难以全面、准确。

曾国藩的实践活动与他的上述说法是一致的。他曾为兴办军工科技作出了很大努力。咸丰十一年冬,曾国藩在安庆设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与子弹火药。次年又试制轮船,并于同治二年制成木壳小火轮一艘。为了扩大规模,改进技术设备,以制造更大、更先进的轮船,

复派容闳赴美采购“制器之器”,拟于两湖一带择址设立新厂。同治四年会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容闳采办的机器亦并入其中。同治六年曾国藩又奏拨专款设立船厂,专门从事新轮试制工作,并将江南制造局迁址扩建,内设翻译馆与诸多分厂,使之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好的综合性军事工厂。其所造新轮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至同治十年曾国藩赴沪巡察时,江南制造局已造出各式轮船四艘,其第五艘也将近完工。为了培养轮船的驾驶与管理人员,他曾委派专人负责新轮的操练工作。为了解决养轮乏资的问题,他曾提出将新造商轮租给可靠商人使用的主张,遂成官督商办与轮船招商局之滥觞。为了培养军事,尤其海军需要的人才,曾国藩还于同治九年会同李鸿章奏准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成为中国派遣留学生之始。

曾国藩在兴办军工科技方面所做的具体事情并不太多,他的业绩既不能与李鸿章相比,也不能与左宗棠相比。加以左宗棠一贯主张抵抗外来侵略,有收复新疆之功,故其历史形象远比曾国藩为好。然而,无论左宗棠还是李鸿章,其在近代史上的地位与影响,都不能与曾国藩相比。其原因非他,要在开风气之先。即就洋务运动而言,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者是他,第一个造出轮船者是他,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是他,第一个提出“官督商办”者还是他。其洋务运动首倡者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洋务运动虽然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始,但却由此引来西方机器生产。而机器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巨大生产力的象征,同封建生产关系是不相容的。因而,机器的引进等于在盘根错节的封建生产关系中打进一个楔子,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中国资本主义紧随洋务运动之后而兴起,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的。所以,洋务运动成为中国工业化的起点,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开创性的作用,讲近代化,讲近代科技,必须从这里讲起,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不能不提到它。就此而言,洋务运动功不可没,曾国藩功不可没。不过,曾国藩所行之事不只一件,洋务运动亦不只一面,要得出科学的结论,准确的评价,还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

在对外交涉问题上,曾国藩主张坚持一个“诚”字。无论外国侵略者多么奸诈狡猾、蛮横无礼,都采取诚恳的态度,以友相待;对他们的无理要求、步步进逼亦能忍则忍,能让则

让,除非万难相从者,一概答允。他虽然积极练兵、筹建海军,但却实行备而不战、决不抵抗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武装侵略和战争讹诈,决不敢以自卫战争给予回击。在外侵略者面前,完全丧失了当年打长毛时那种“敢战第一”的精神。在这一点上,他不如洪秀全,也不如左宗棠。

对于如何处理外国侵略的问题,曾国藩言论不少,而行动则只有办理天津教案一事,尚不足以完整地体现其洋务思想的全貌。而深得恩师心传的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则可以作为曾国藩洋务思想的注脚,实际上亦为洋务运动作了历史性的总结。政治上的腐败和对外不抵抗主义,不仅断送了北洋舰队,且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未有的严重危机。它使中国人大开眼界,从而看清了洋务派的所谓“求富求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随之而起的割地狂潮,更使中国人民深切体验到亡国灭种迫在眉睫的滋味,以至百年之后人们对这段历史仍是刻骨铭心!

曾国藩与洋务派把他们的这套做法称为“隐图自强”,意即对洋人的侵略隐忍退让,示人以弱,使其难于发觉,而暗地里则奋发图强,待其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赶上洋人,再与之一决雌雄,争回主权。后来有人根据曾纪泽在国外发表的言论,把它概括为“先睡后醒论”。这可算是对洋务运动的最好解释。然这套做法,往最好处说也不过是一厢情愿。这里且不说清朝统治者腐败如故,看不出一点克勤克俭、励精图治的迹象,即如西方列强的眼睛紧紧盯着中国,也不容许这“东亚病夫”日益强壮、手握利器,使一块供其享用的肥肉变成打击自己的铁锤。所以,尽管李鸿章开放旅顺港供洋人参观,表示中国建立海军舰队仅满足于你有我也有,并不打算与外国打仗,而西方列强仍不放心,不买帐,一定要怂恿日本出面一试。结果,立使洋务派多年的经营化为乌有,现出清王朝纸老虎的原形。

这里有两个想不通和不允许。一是洋人想不通与不允许。既然你根本就不打算同外国打仗,花那么多钱搞海军干什么?不允许他们摆架子、装样子。一是中国人民想不通和不允许。中国屡受外侮,民族危机日深,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何必要供养你?不允许他们尸位素餐、误国害民。于是,有志之士起而抗争,遂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披荆斩棘,另寻新

径,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

总之,对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应一分为二,肯定其合理因素,排除其荒谬成份。曾国藩将魏源“师夷之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率先造船制炮,兴办近代军工及相应科学技术,是应当肯定的;对其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以“制民”,是应该坚决否定的。对他所倡导的洋务运动亦应当如此。对其合理成份应当肯定,因为它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对其历史功绩应当肯定,因为它的作用无可替代,我们应当尊重历史,不可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然从总体上,对其主要方面,必须进行批判。因为它最终还是失败了,不仅没有兑现富国强兵的许诺,反而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未有的危机。因而,我们应当把它作为历史的借鉴,惨痛的教训,不时敲起警钟,庶不致重蹈复辙。曾几何时,蒋介石亦步亦趋地学习曾国藩,颂扬之格过于晚清。结果却一败如水,不得不逃至台湾一隅之地,靠着美国人战略防线的庇护聊度残生。这个历史的事实人们是不应忘记的。古人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岂此之谓欤?

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为什么又能够成为引进西方科技的带头人呢?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性质,一是曾国藩的自身特点。

提到传统文化,人们立刻就会想到保守、封闭等等。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全面、准确。笼统言之,迄今为止的一切文化都可称为传统文化。故有人将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的思想、制度乃至文艺节目等等,皆冠以“传统”二字。这样做是不无道理的。不过,笔者这里所讲的传统文化并非如此,而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专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数千年所创造的文化,实质上是指以理学为核心、儒学为主体的整个封建思想文化体系。这个思想文化体系,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不断强化,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曾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过伟大的作用,其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煞的。只是到了近代,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败以至终结,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弱点,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再也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不可避免的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尽管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这一总的历史趋势却是无法改变的,不

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创立于周代,西汉中取得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曾在历史上几经兴衰,出现过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吸收其他学派的长处而不断强化与完善自己,而且能够吸取外来文化之长以救自身之短。理学就是在吸收佛教禅宗的一些思想与做法,经过不断发展而形成的。由此可见,儒学既有保守性,也有进取性,既有封闭性,也有开放性。试想,假如儒学真的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不能及时吸收新的营养和不断改变自身,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它岂能屡衰屡兴,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持其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即使到了近代,虽已老态龙钟,步入垂暮之年,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体系这一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对手,亦仍能提出自己的对策:“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在保持自身思想文化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某些长处,诸如船坚炮利之类,以与之对抗。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接受这一思想并付诸实践,则又有其自身的原因。首先,他不仅是个学者,还是个政治家。他学习一切学问的目的,都是为了用以解决统治阶段所面临的政治问题。所以,他借以建功立业的学问主要并不是理学,而是经世致用之学。经世致用之学又称经世济用之学,简称经济之学,但并非今天的经济学。它在孔学属于政事之科,潜心治学的学者亦往往把它视为做官术。今天看来它应属于政治学的范畴,但却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曾国藩曾把它归纳为十四大项,实际上是中国古代一个以政治学为主的社会综合学科。自鸦片战争以来,如何看待和处理西方列强入侵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各阶级、集团及政治派别所面临的头等重要的政治问题,也就不能不成为经世致用之学的首要内容。曾国藩既以封建社会“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自居,就不能不严肃考虑、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对策,振作精神,大干一场。不过,曾国藩所处的政治环境与魏源略有不同,国内矛盾尖锐、突出起来,故“师夷之长技”首先用以“制民”,而将“制夷”之事推之于遥远的将来。只要洋人不打算推翻清政府,就决不同洋人开仗,妥协再妥协,忍让再忍让,直到军事技术装备与经济发达程度超过洋人,再报昔日一箭之仇。这说明,这时的清朝统治者比鸦片战争时更腐败、更虚弱、更加内外交困,连“师夷之长技以制

夷”这一对策,也不能全面实施,只能半行之。而后偷天换日,将进攻的矛头转向国内,对准不甘忍受外国侵略与封建压迫的老百姓。曾国藩就是体现这种振兴与转变的一代地主阶级政治家的典型代表。

同时,也正因为曾国藩是一位政治家,而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所以,他所着眼之处在于整个统治阶级的最高利益、兴衰安危,而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派别的兴旺发达。因而,曾国藩虽为知名理学家,而治学却向无门户之见,对一切有用的知识、学问,都主张全盘接受,融汇贯通,应时切要,择长而用。故能领悟儒学真谛,成这一代大儒、通儒,在思想观念上突破夷夏之辨,学习洋人之长,以强化自身。这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一些俗儒、陋儒显然不同。这些人抱定一技之长,坐井观天,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并不能算作真儒。他们不能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也没有资格代表传统文化。同有理学家之名,曾国藩应时变通成为洋务派首领,而倭仁却成为顽固派的代表,其原因就在于此。

再者,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多借洋器之重、洋人之力,并取得成效,亦使他尝到了甜头,增强了师夷之长的自信心。曾国藩靠湘军起家,更以水师取胜。他坚持非洋炮不用,船炮不齐不出,终于建成当时国内技术装备最好的炮船船队,夺取水上控制权,使湘军在同太平军争夺沿江重镇的各个战役中,处于战略上的优越地位。然而,湘军水师船小体轻,行驶缓慢,只适于内河作战,不能在海洋上巡行。所以,曾国藩早在咸丰末年,即对太平天国的战争稳操胜券之时,就开始筹划建立外海轮船水师,即近代海军舰队的问题。其后兴办军工科技、派遣幼童留学美国等,基本上都围绕着这一中心进行。

不过,曾国藩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破儒家文化,而是为了巩固这个陈旧的思想文化体系及其统治地位。在他看来,以理学为核心、儒学为主体的封建思想文比体系没有什么不好,只是缺乏西方以船坚炮利为特点的科学技术而已。所以,曾国藩引进西方文化,大致以此为限。凡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外来事物,曾国藩多持消极态度,甚至心怀反感,坚决反对。例如,整顿两淮盐政,坚决反对采用洋人的办法管理盐船的厘税征收工作,对其子女请西医为夫人看病,也心感不快。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仅只因为这些东西来自外洋而已。再如,曾国藩对修造铁路亦持反对态度,不仅反对修建普通铁路,也反

对修建一切带有铁路之名的技术设施。同治八、九年间,其尚在直隶总督任内,为清除永定河积沙以消水患,曾有人禀请购买和使用挖河机器。而要将挖出的淤泥及时运走,则需修造轻便铁路。曾国藩不同意这一请求。其理由除诸多财政、技术问题一时不易解决外,尚有更为重要的一条涉及国家重大政策的问题:“近年中国力拒外洋来开铁路之议,岂可反自中国作俑!此层决不可行。”[1]曾国藩在这些方面,与顽固派极为相似,而同上海滩上培养出来的一批洋务派官僚,例如李鸿章、丁日昌、冯浚光(皆曾任曾国藩幕僚)等有明显不同,故有人会将曾国藩的某些言论当成顽固派的思想加以批判。而有些学者在称颂曾国藩的业绩时,竟将“他主张修建铁路”[2]摆在首位,则似乎出于一种想当然,实际上也并没有提出任何事实根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曾国藩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的开放性与保守性,有的属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特性所致,有的则出于曾国藩的个人原因。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曾国藩还是其他洋务派人物,对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体系,诸如共和国制度与自由、平等、博爱等,是决不会引进的。而对近代中国来说,这正是不该缺少而恰恰缺少的东西,也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本所在。而洋务派恰恰是避开了这一要害问题,选择了一条舍本逐末、避重就轻的道路,这就不能不归于失败。犹如一个衰朽年迈之人,即使握有同样的武器,也无法战胜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更何况其武器与招数皆学自对方,且处处依赖于人、处处受制于人!至于“隐图自强”云云,则无论主观上如何想,自不免属于自欺欺人了。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造就出来的最后一代出色人物的典型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所以,对曾国藩的历史评价,也就不能不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尤其其末期的历史命运紧密相关。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自鸦片战争以来大致有三种态度:一是主张完整保存,全盘继承;

一是主张彻底否定,全盘西化,一是主张一分为二,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九八九年以前,全盘西化的呼声曾一度很急,而近几年则似乎不大听得到了。这几年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分歧,似乎集中在继承问题上,两种意见都主张继承传统文化,要不要进行批判?究竟是奉若神明,全盘继承,还是一分为二,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则成为问题的焦点。与此相联系,在对曾国藩的历史评价问题上,主张彻底否定的观点亦见不到了,而主张完全肯定或基本肯定的观点则较为流行。有人认为,曾国藩的过错只是不该“忠于满人”,现在清朝已成过去,“乃倡五族共和”,对曾国藩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地方了。曾国藩是主张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力保封建道统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肯定曾国藩,也就是全盘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有些人只是出于其他考虑,并没有想这么多,而实际效果则亦没有多大不同。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应该一分为二,批判继承呢?从曾国藩的经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必要性。曾国藩一生,从理学家到洋务派,从一个封建士人到封疆大吏、名将名相,由治学、修身转而治军、治国,从头至尾走完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过程。而其一生的成败得失、悲喜荣辱,亦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息息相关。因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某些成功,在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至今令人感叹。同样也因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所以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拨,最后酿成个人的历史悲剧,在伤痛、悔恨和一片咒骂声中死去。他个人认为,剿捻失败即应辞职退隐,不应回任江督,更不应再赴直隶总督之任。也有人认为,攻下天京后他应挥戈北上,取清自为。其实,这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设想。且不说他作为清朝大臣与湘军统帅,一身进退不可能完全自主,即使真的要在攻下天京后谋反称帝,也不过重演一遍三藩之乱,其最后结局和历史评价都不会比吴三桂更好些。其原因无他,主要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完全根据封建制度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是完全为这个制度服务的。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所要维护的不仅仅是“满洲政权”,而更是整个封建制度。他若起而反满,也只能是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能改变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的分毫,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以“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主旨的革命排满具有

完全不同的性质。

实际上,对于曾国藩个人来说,自从军从政以来,在政治策略上并没有犯过什么重大错误。他所经历的道路,正是其最好的人生选择,虽然备尝艰辛,但却最为稳妥,步步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说,曾国藩作为湖南一群士绅的领袖与代表,当他建立湘军、淮军一展宏图时,面对着西方列强、满清政府、太平天国三种异己力量,无论从政治利害还是政治策略考虑,他联合西方列强与清政府,以共同对付太平天国都是正确的。否则,处处树敌,何以生存和发展?及至太平天国失败之后,不仅作为曾氏嫡系的吉字营已成强弩之末,且整个湘军也变得四分五裂,呈现互争雄长的局面,除非清政府对他们采取斩尽杀绝的方针,湘、淮将帅是不可能联合反满的。其中,真能为曾氏夺取皇位而战者为数不会太多,而举兵讨贼者却不乏其人。权衡力量对比,恐无胜算可言。所以,曾国藩只能自剪羽翼以解清廷之疑,继续做他的忠臣孝子。至于赴津办案最后竟落得一个“举国欲杀”的下场,并非政治策略上的偶一失误,而是他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此事最能体现曾国藩的政治立场与思想本质。因他毕竟不是林则徐,也不是叶铭琛。他既怕洋人,又要效忠于清朝卖国政府,在洋人、清政府与天津绅民的三面夹击之下,除了逐官杀民、媚外求和之外,还会作出什么其他选择?

然而,种种事实表明,曾国藩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与它所维护的封建制度一样,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新的思想文化体系虽然尚未形成,更无以取代其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统治地位,而其思想萌芽却已破土而出,并向旧的思想文化体系发起猛烈冲击,展开武器的批判。而洪秀全就是这一新的萌芽的代表。他虽然失败了,但却代表了历史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他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主张和人人平等、个个饱暖的口号已经变为现实,他所描述的关于大同世界的理想,也总有一天要实现。与此相反,曾国藩所拼命维护的清王朝和封建制度,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他本人也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古人所谓“不可以成败论英雄”,似正指此而言。由此可见,毛泽东在其未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曾那样推服曾国藩,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却给予洪秀全以很高的历史评价,是很有道理的。须知,当洪秀全第一个对传统文化展开批判时,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第一个挑战者的出现又是何等的不易!其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起的振聋发聩的作用,是不可

低估的。

曾国藩在自己的一生中,无论做事做人都尽到了最大的主观努力,其在立功、立德、立言三个方面亦无逊于古人,但却得不到古人那样的历史评价。究其原因,则由于曾国藩生于新旧制度交替之际,而他所代表的封建思想文化体系,只服务于旧制度、旧时代,不可能自动地整体转向,再为新时代、新制度服务。所以,他在大厦将倾之际无法脱身而出,只能充当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卫道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封建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是它的旨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观念,即所谓三纲五常。其他种种都是围绕在其周围,为其所用的。而一个人接受这一思想体系的过程,又首先从这一点开始,修、齐、治、平,一步步向前推进。而在近代史上,最不适应于时代,最称糟粕者则又无过于此。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祥林嫂》等,将其攻击旧文化的火力集中于这一点上,是很切中要害的。正是在这种封建道德的制约下,曾国藩捕人不要证据,杀人不依法律,屠戮战俘不以为有违人道,敛财抽厘不以为病国害民。尤其到了晚年,虽已深信清朝的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却仍要忍受着精神上极大痛苦,为一个腐朽的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而在其办理天津教案之时,则不仅将生死置之度外,还拼却了个人一生的“清名”!当然,这里包含着曾国藩个人对清政府的感激之情,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因为这个政权是封建制度的代表,土地剥削制度与君主专制政体的象征。所以,曾国藩对清王朝的忠诚,并不仅仅出于对满洲人的忠诚,而主要还是对封建地主阶级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忠诚。所谓“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不可倒置”云云,恐怕不仅是出于策略考虑,而更是曾国藩真情实感的喷薄而出。有人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他要维护的首先就不是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其所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会产生反作用的,而这种反作用又要通过接受这一思想体系的人来实现的。曾国藩及其周围的知识分子群,正是体现这种反作用的典型例子。他们由思想而组织,由组织而军队,由军队而政权。一群笃敬践履的卫遭之士,居然为清王朝争得东南半壁江山,将这摇摇欲坠的大厦重新支撑起来,颇有点“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味道。这样典型的事例,无论在中国还

是世界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由此可见,一种旧的思想文化体系是不会自动解体的,更不会自动地为新时代、新制度服务。而要使中国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新制度服务,就必须对它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改造,将其糟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将其精华吸收到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方能使它在新的时代发挥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永葆青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它进行批判,打破其思想体系,否则,就不可能将那层层围裹、盘根错节的糟粕剔除出去,也不可能将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华提取出来。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功不可没,当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完全必要的,没有这样一场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革命,就不可能造就出一批完全新型的知识分子,也就不可能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空前未有的大革命。中国也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进步。古人云,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打破旧的思想文化体系,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也就建立不起来。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犹如传统文化的化身,既是其精华所聚,也是其糟粕所聚。故无论对曾国藩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只能是一分为二,批判继承,只能接受其中的精华,不能连糟粕也一起继承下来。由于主观与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人们对精华与糟粕的识辨,亦并非一蹴而就,一举可成,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反反复复的过程。所以,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尤其今天,在讲到继承的时候,还不应放下批判的武器,不加分析地颂扬曾国藩,笼统地弘扬传统文化,都是不尽妥当的。(船山学刊,1996年第2期)

[1]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批牍》(以下简称《曾文正公批牍》),第4卷,第65页。湖南传忠书局,光绪二年刊。

[2] 刘鄂培;《早春——访冯友兰教授》,《新观察》,1989年第7期。

曾国藩做人36字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 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 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被满清朝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 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 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 “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历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实取得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然而他率军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割地等所作所为,却是罪名昭著。特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72年3月12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自亡。” 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它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

浅谈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及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浅谈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白泥中学陈琪 [论文摘要]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来自个体内在的多种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的渊源。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家训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任性刚直”、“好勇崇俭”、“气太强”等,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启迪和促进现代家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论文关键词]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文化现代教育引言: 曾国藩作为一代鸿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为后世所传颂。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包括了丰富的内容:教育其兄弟子侄志存高远,不断读书学习知识以明事理,讲礼仪知荣辱,协调处理好多方面关系等等.这些思想充分融合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他对儒学的传承和发展,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等等。反思现代家庭教育,越来越趋于功利化、实用化,忽视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使教育的内容出现了偏差,致使人性冷淡。此外,除骄戒傲和自克自省,自立自强。对于

现代家庭教育出现的过分溺爱、重智轻德等教育误区,曾国藩教化伦理思想无疑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正文: 一、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影响 曾国藩自幼好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从其求学历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曾国藩获取传统文化之精深,接触面之广博,实属罕见。曾国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对“三大显学”钻研极深。儒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入世精神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道家的全身保生,避让退守之道;墨家的勤劳节约之学,都深深地濡染并引导着曾国藩的人生,并进而成为曾国藩家训思想的重要精神养料,影响着他对家人的训教,“儒墨道”之思想在其家训中得到灵活的运用。曾国藩毕生信守儒学,信奉孔孟之道,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他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推崇备至的。可以说,曾国藩早期所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为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曾氏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习惯的继承 一个人生活生长的家庭环境对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曾国藩出身于耕读世家,深受高祖、曾祖及父亲的

史纲论文: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的入世思想与中国内忧外患时期的个人英雄主义 岭南学院林忆聪15328108 曾国藩,与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对满清皇朝的命运有着决定作用,尤其是他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事迹为他不平凡的一生奠定了基础。在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苏同炳的著作《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被放在第一位,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从主流的历史观来看,大多数人对于曾国藩的生平的评价都是褒大于贬,甚至誉之以“圣人”。然而,因他的汉人身份和满清大臣的身份,曾国藩也不免曾被扣过“替异端效劳的功狗”的帽子,诸如此类评价客观公允与否,仍有待商榷,但从这两种完全针锋相对的观点我们便足以瞥见“评价曾国藩”这一历史问题的多面性,实在不可以好或者坏来草率地概括。本文将以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一事为轴,由此进行外延,考察曾国藩当官前后的为人处世以及生平事迹,从而较全面地认识曾国藩的思想,便于我们对其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 此外,本文副标题中还提到所谓“中国内忧外患时期的个人英雄主义”,在此先稍作解释。仔细回忆太平天国运动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在满清皇朝面临亡朝危险之际,朝廷却似乎只出现了唯一一个有能力平定内乱的大臣,直至今日,我们仍不否认,若非曾国藩力挽狂澜,满清皇朝的命运会早在辛亥革命五十年之前就走到尽头。无论是在历史教科书还是在其他史料中,关于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仿佛只有曾国藩被载入史册,这一历史现象绝非偶然,在此先暂且称这一历史现象为“个人英雄主义”,至于平定太平天国这一事件中的曾国藩是否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英雄,这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一个问题。 一、全面而不矛盾的儒家入世思想:从临危受命到捷后主动裁军 曾国藩并非从太平军起义一开始便接手平定内乱的事务,而是在太平军攻进湖南之后才接到皇帝上谕,以丁忧在籍的侍郎身份在湖南开始办起团练,直到其受任为两江总督,奉命总统苏皖浙赣四省军务之后,才算真正接管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主帅一职。 从曾国藩办团练组织湘军起,其儒家思想就完全体现出来了,从他挑选士兵的标准以及训练士兵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便可以看出,而这种儒家思想在他办团练的过程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为之后平定内乱做了充足的军事准备。 “为了确保后方地区的安全,于是各省都先后办起了团练。但各省所办的团练虽多,却只有湖南一省办的成绩特别好;不仅如此,经由曾国藩所创办的湖南乡勇——湘军,最后并且成为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主力部队。”① 湘军能成为平定内乱的主力部队,与曾国藩的选兵标准与训练方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曾国藩心目中的军队,一方面要战斗力强韧,二方面更需要团结一心,万众一志。其次,曾国藩带兵时简直是如父兄教导子弟一般恩礼有加,而湘军士兵也自然视其如父兄,充分做到了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而这都是曾国藩以儒家的精神教育灌输进去之后所取得的效果。 至于曾国藩在平定内乱的过程中如何调兵遣将,掌控全局,在此不进行详述。

曾国藩评价(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 历史似一幕绚烂的烟火,稍纵即逝,却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像是音乐,或婉转,或悲戚;像是影像,或宏伟,或俾小。它慢慢汇聚成一条大河,看不见,却流淌在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骨髓里,于是,我们有了同一种语言,用一种经历,同一种信仰。 历史的过程看似宏伟,却也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而故事的中心永远是人。今天本文的中心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 说起对曾国藩评价,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所说,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历史是各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环境,从多个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 曾国藩与金田起义 时势造英雄,汉末出了个奸雄曹操,清末出了个忠臣曾国藩。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只是不早不晚,发生在了曾国藩所在的年代,于是一介书生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治国、平天下,无数英雄人物的未完之梦,曾国藩做到了,是时代选择了他,而也是他,选择了这个时代,偶然中的必然,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历史。 金田起义的历史功过究竟如何呢? 首先,从功绩方面看,第一,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它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松动了板结的封建秩序。清朝政权从此一蹶不振,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这就有利于新的政治经济的因素的产生。如中央集权的削弱,即部分权力下移,地方督抚则有可能利用这些权力来推动近代化。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

曾国藩成功的三大原因

曾国藩成功的三大原因! 曾国藩最大的成功原因,指导曾国藩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的哲学阴阳调和。曾国藩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将易经读通了,他多次在家书中说到自己在易经里读通了一个道理“削息赢满”,也就是易经说的一阴一阳为之道。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 1811~ 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适曾国藩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1854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湘军初战,连败于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曾国藩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此后用兵更为谨慎。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1855年初,进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出办浙江军务。1860年清军江南大营彻底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 中国智慧之一:人格修炼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仕功的建立。 曾国藩活了62岁。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僻的农民家庭,家里五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有过科名,父亲考了17次,才在43岁那年中了一个秀才。曾国藩五岁发蒙,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然后通过三次考试才在28岁那年中进士点翰林。30岁时,由北京城里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起步,只用七年,就官至二品,这在湖南是空前绝后的。两年后,他做了吏部侍郎。一辈子做到这样的大官,已经是祖宗三代集大福了。三年时间他在清朝六个部兼过五个部的副部长,除了财政部,干过吏部、工部、刑部、礼部侍郎,他很会做官,官声很好。他有一回一次升了4级。42岁以一介书生而封万户侯,一大学士,中国男人最大的理想———封侯拜相,他都做到了。 曾国藩的修身,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曾国藩励志修身名言

曾国藩励志修身名言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7.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勿过多怜悯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禁大言以务实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无好小利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做人 胡雪岩做事》四

《曾国藩做人胡雪岩做事》四 第四章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时务,知进退。曾国藩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屈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渡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羽翼未丰时不可乱动【曾国藩做人语录】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太平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不断扩大着势力范围。1853年,太平军连克数城,如狂风般进攻湖北。是年年底,太平军打到了安徽庐州(现安徽合肥市)。次年春,黄州的清兵大营被士气高昂的太平军攻破。清军面对太平军的进攻节节败退、毫无战果,咸丰皇帝坐立不安。每当听到一个城池被攻破,他的心病都会加重一分。他不愿清朝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又没有其他办法,只有下旨让曾国藩率湘军前去支援。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安徽、湖北、黄州纷纷告急,曾国藩接二连三地接到出兵救援的诏令。但曾国藩拒不出兵,只是上奏解围之法,惹怒了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大笔一挥,一纸朱批发给曾国藩:“朕知汝尚能激发天良,

故特命汝赴援,以济燃眉……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时 漫自矜诩,以为无出己之右者……言既出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联看!”很显然,当时的曾国藩有着很大的压力。然而,咸丰皇帝的激将法在曾国藩的身上没有起到丝毫作用。曾国藩并非有意惹得龙颜大怒,不接旨出兵是因为他理性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太平军与以往的农民军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如果没有一支实力颇为雄厚的军队,是很难与之对抗的。曾国藩的军队虽小有规模,但在战斗力和士气方面仍无法与太平军相比。他认为如果要战胜太平军,不但要加强军队训练,更要考虑到“长江千里,战船实为急务”,他在书信中也向朋友提到过“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为此,曾国藩下定决心,在提高军队素质的同时,组建水军和炮队。在海上工事方面,曾国藩花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力求精益求精。造船的木头质地要好,船要造得大而坚固,做工还得精细。洋炮虽价格不菲,但杀伤力强,质量好,炮队必须要用洋炮来装备。曾国藩明白,如果军队素质和装备没有达到要求,绝对不宜出兵。但曾国藩从大局考虑的同时,心中也难免有些悲伤和内疚。吴文镕是曾国藩的老师,任湖广总督,在清政府中地位显赫。他对曾国藩的仕途影响很大,每当曾国藩遇到处理不好的事情时,吴文镕总能够给他帮助,为他说情。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太平军打到湖

关于曾国藩的思想探究

关于曾国藩的思想探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01班 姓名:龚坤 学号:2010011378 2011年5月21号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在满清快要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有这么一位充满了历史争议,是非功过都有人评议的人物,他就是曾国藩。在满清的最后岁月里,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广大人民与清王朝的矛盾,其中又还夹杂着清朝内部自身的矛盾,而我们在评议各种历史的时候,都无可避免地谈到曾国藩。 首先看一下曾国藩一生所经历的各种大事件。第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历史的背景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有农民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具有正义性,因此我们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来评论曾国藩的时候,他首先就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给人一种“刽子手”的形象。但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就算曾国藩不出面镇压,仍然会下一个曾国藩出来,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政权的。因此在这件事上对曾国藩的批判和怪罪是不公平的。第二,他是中国近代史的发轫者。他最初发起洋务运动,他说:“发展洋务,制造炮舰为中国自强之本”。他开设中国第一家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他与李鸿章合办中国第一家大型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同时还派员出洋购买制造之械,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同时派人出国深造,积极建设海军,是我国海军空前强大,可以说曾国藩是洋务运动中不可非议的领军人物和先锋。第三,在对外关系上。这也是现在史学界争论最大的地方。首先是“借夷兵助剿”,实际资料显示当时的曾国藩是反对这样做的,他说:“外夷之助中国成功后,每多意外要求”才使开始清政府勾结英法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成功,只是后来形式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勾结外国镇压一

洋务运动的领导机构及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的领导机构及代表人物 文化综合是政法干警专科教育必考科目之一,它涉及地理、历史、政治三方面知识,考生要熟悉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解决问题。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洋务运动的领导机构及代表人物的知识内容。 一、中央—— 1861年1月,由恭亲王奕 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总理衙门又成为全国“洋务”中枢机构。在整个洋务运动中,总理衙门起了倡导于先、主持于内的作用。 二、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 动的坚定支持者,但却并非洋务运动的直接操办者。实际操办洋务的还是一些地方实力派大员,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这些人扛起了洋务运动的大旗。 1.曾国藩 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著作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中。生前出版影响深远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谥文正。1852年至1864年奉旨练湘军,剿杀太平,后兴办洋务,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2.李鸿章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试论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试论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生:王泽明指导老师:党庆兰 [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有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理学大师。他以儒学思想为根基治军,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军思想。其治军思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仁”,“礼”为治军之源,“忠”“信”为行军之本;二是以“勤”“恕”“廉”“明”为将帅 的武德修养和行为准则;三是“训”与“练”相结合的练军方法;四是讲求“慎战”“以主 待客”“正奇互用”的战略战术。他以思想治军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蔡锷、蒋介石毛泽 东等后世革命家的治军思想都深受其影响,他们治军思想的很多方面都直接与曾国藩的治军 思想有着渊源关系。 [关键词]曾国藩;治军思想;影响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封建地主家庭,他自幼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熟读经史,立志要做“末世扶危救难的英雄”,更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为座右铭。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实力很快发展壮大,清朝政府朝野震动。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临危受命,投笔从戎,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曾国藩分析认为八旗绿营在与太平军作战中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弊端就是“败则不相救”。针对这一弊端,后来他以自己所学理学思想为基础,并结合军事实践建立了一支异于八旗绿营的军队—湘军。湘军在于太平军作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帮助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稳定了统治局面,建立了赫赫战功,这对后世学人影响极深。所以其治军思想也受到后世学人的推崇,对后世影响极深。曾国藩以思想之军,可谓是一种独创,与现在所提倡的创新思想相吻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一、曾国藩以“仁”“礼”“忠”“信”为治军的根本,后世革命家蔡锷﹑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的治军思想深受其影响。 曾国藩为了改变八旗绿营在于太平军作战中节节败退的局面,在湘军建立之初就强调要把湘军建成一支“诸将一心,万众一气”的“忠义之军”。○1要想使湘军内部“诸将一心”“万众一气”,就必须找到一套合理的治军方法来协调好军队中的各种关系。曾国藩以此出发,结合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礼”为治军思想之源,以使湘军有礼有序,内外和谐。他说:“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论曾国藩的功与过

(个人原创,完成于2006年11月29日) 浅谈曾国藩的功与过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在仕途上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的一生功过让世人争论不休。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民族罪人,好名失德的伪君子。但也有人对他的评价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不过在还没有定论之前,让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曾国藩进行分析吧: 在思想文化方面 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但曾国藩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那群愚昧无知、痴人说梦的顽固派面前,则算是一个有识之士了。他不仅看到了西方的长处,而且敢于承认,敢于学习。他虽然出于儒者的本质及对清王朝的尊重,说: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比 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比较 谈及改革开放,或会想到清朝末年,始于19世纪60年代,为救亡图存而兴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际,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先进人士认识到国家和政府的一些缺陷,提出“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口号,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向西方学习,西学救国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清朝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意在保持现有社会体制的原则下,在一定领域内进行改革。 以史为鉴,虽然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但通过与它的比较,为改革开放提供建议和意见,帮助正确认识改革开放。 历史背景的比较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况中,内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外有列强虎视。为维护统治地位,清政府意图加强自身军事实力,建立一支新式海陆军队。因此在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使中国富强起来,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形势。变落后为先进、变贫弱为富强,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拯救清王朝,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统治阶层内部还不是铁板一块。相当一部分手拥重权的大臣认为只是“奇技淫巧”,而对主张引进西方技术的大臣不断攻讦。 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开放正是在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做出的重要决定。在国内,“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正是拨乱反正的重要时刻;在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是急需大力发展的。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 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工夫呀。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 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 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国藩是中 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

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所谓的“立功”,就是 建功立业。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带领一支非正规的地方武装,竟然完成了正规军都没有做成的事业,这其中一定有它的道理。湘军最早是草根起家的团练,开始时就是乌合之众,曾国藩竟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湘军打造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凝聚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是怎么打造出这样一个部队的?曾国藩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用人。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他的手下也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于你,本身就是领导力的重要内容。曾国藩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曾国藩是文人,指挥作战的能力其实并不高明,但是他非常善于进行战略的谋划,湘军虽然打过不少败仗,但在战略上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所以,时时刻刻都像养病时一样地保养自己的身体。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读书,都要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要刻意地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从于他人。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每月都能有机会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每个月必须做诗歌或短文数首,用来检验所学理论是多还是少,所培养真气是否充盛。不可以一味地懒惰迟延,这样最容易使自己的远大志向丧失殆尽。 十一、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姓名: 学号:1119033112 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班级:11历史教育 指导教师:张文凤

摘要 曾国藩作为清代三杰之一,头载“中兴名臣”的桂冠,是清代一位力拔山兮的人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青年时代写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把《曾国藩家书》作为子女的必读书目,由此可见曾国藩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他率领湘军残酷的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使腐朽的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他因而落得一个“曾剃头”的名号。他的历史功过至今也没有盖棺定论。但是他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却是举世公认的,曾国藩是清末最后一位大儒,尊奉孔孟之道,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纪泽.纪宏以及诸弟的家书中,通过曾国藩的家书来研究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总结其成功的教育经验,对于我们现代的家庭教育仍然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家书;家庭教育思想;影响;现代意义

Abstract Keywords

目录 摘要 (2) 1、绪论 (5) 2、曾国藩家庭庭教育思想来源 (6) 2.1传统文化的影响 2.1.1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 2.1.2中国传统家训的吸收 2.2湖湘文化的熏陶 2.3良好家风的继承 3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 (9) 3.1、孝 (9) 3.2、严 (9) 3.3、勤 3.4 俭 3.5 和 4.曾国藩家庭教育的成就 (13) 5.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14) 5.1、推崇孝悌仁爱 (15) 5.2、保持勤俭节约 (15) 5.3学会谦虚谨慎 5.4端正读书动机 5.5、敞开心扉做子女朋友 (16)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8)

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作用

简评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作用 摘要:曾国藩是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试通过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历史功过和作用 历史人物评价从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曾国藩评价的问题上的分歧更显得突出。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曾屠户”、“卖国贼”的徽号;曾国藩死后,清政府称他“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然而也有人说他倡“就地正法之制”,兴“抽离聚敛”之风,“以夷狄攻中国”,“杀人割地”,取媚洋人,实为祸国殃民的“罪魁戎首”。之所以出现这些片面的评价,很大原因是人们以自己的眼光去评价曾国藩,而没有设身处地地考虑曾国藩的立场。评价历史人物,就应以人物当时所处的时代的角度客观地去看待他。下面就举两个例子,让大家比较全面地认识曾国藩。 一、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因此,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 (1)有些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是为了推动历史发展而起义的。不可否认,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湘军攻破南京城时,“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如此残忍地镇压农民军,其中曾国藩的个人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维护清王朝,为立下大功,曾国藩不惜屠杀太平军和老百姓,如此残忍的行为的确令人发指,说他是杀人狂也不为过。此外,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如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但是,曾国藩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却把资本主义近代化扼杀在摇篮中,使得中国得不到更大的发展,以至于远远落后于世界。由此可见,曾国藩的过错的

曾国藩读后感_曾国藩读书心得五篇

曾国藩读后感_曾国藩读书心得五篇 《曾国藩》这部长篇小说以丰富的历史及人物史料为基础,以史与诗的交融引人入胜。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曾国藩》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近日无意中读到一本曾国藩传记,使我颇有收获,也改变了之前对清朝官员皆是腐败 无能的印象。曾国藩在晚清时期虽充当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客观 上讲违背历史发展自然规律,但其在修身、治军、治家等方面的确颇有建树,也为后来许 多政治家所推崇。在此记录下自己的一点心得,希望能给和我一样在人生道路上求索的年轻人些许启发。 曾国藩29岁中进士进京为官,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都是以一个愤青的面目出现在 世人眼中。当时的清王朝是一个病势危急、行将就木的病人。朝廷内部,腐败已经渗入帝 国每一个细胞,一场翻天覆地的大起义正在酝酿中。而大清朝的政治家们却安然若泰,敷 衍度日,只有曾国藩忧心如焚。他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想挽救危 难的清王朝于万一。但由于行事太过刚直,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在京为官的时候,曾国藩多次上书咸丰皇帝建议改革官员选拔办法,扭转官场的泄沓风气,指出清朝官僚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呼吁皇帝大刀阔斧改革,都不被理睬。为挽救大清帝国,他干冒生命危险,上书咸丰皇帝直言批评他的三个缺点,想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险些被咸丰治罪。出国留学网 后曾国藩回家乡湖南为母守孝期间受命协助湖南地方政府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起义,保卫乡里。他马上设立“审案局”,严打动荡社会下滋事做恶的土匪流氓,使社会秩序 迅速得以安定。由于动了地方官员的“权利”这块奶酪,惹得地方官员心生怨恨。曾国藩认 识到清朝军队绿营军的腐败,大胆创建湘军,想练出一支崭新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湖南的绿营军对曾国藩怨恨在心,闯进曾国藩公馆闹事,湖南巡抚就在隔壁却假装不知,曾国藩夺门而逃,险些送命。湖南官员个个眉开眼笑,把这事当成笑话飞传。 曾国藩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湘军带往僻静的衡阳,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湘潭之战中战胜太平军,取得太平军兴起以来清军唯一一次重大胜利。此时曾国藩没有实权,连军饷都要自筹。咸丰皇帝又派他去江西镇压太平军,江西巡抚气度狭隘,寸权必争,曾国藩处处受气,左右为难。恰好又逢曾国藩的父亲病逝而皇帝不愿他回乡太久,曾国藩趁机将愁苦倾诉给皇上,希望能给他职权。不料咸丰皇帝逞起妇人之智,以为太平军势力已经衰弱,平定指日可待,便顺水推舟允许曾国藩守孝三年,实际上解除了曾国藩的兵权。 曾国藩遭受当头一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竟换来如此结果,正是乘胜追击的绝佳时刻,自己却要回了老家。在家休息的两年间,极端痛苦的曾国藩拿起老庄着作,像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克平乱世,戎马悾偬间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磨炼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 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致,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的模仿曾国藩,简直将曾国藩奉为偶像。 那么,曾国藩最为成功的修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他

著名的“修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一、持身敬肃。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二、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三、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四、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五、阅读史书。 每天仔细读史十页。 六、说活谨慎。 所谓祸从口出,很多人都因此招致祸患。所以君子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工夫。

曾国藩的做人36字诀

曾国藩的做人36字诀 一、局面做大之法: 曾国藩怎么由一介书生而成为统领群伦的“中兴”名臣?如何把局面越做越大,最后连朝廷都怕他三分? 1、场面做大,才能群雄影从; 2、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3、避人耳目,走为上计; 4、患难与共,才可以赢得人心; 5、局面狭小时,以属下自立门户为大忌; 6、事关成败时,敢于抗上; 7、功不可以一人独享; 8、鼓励下属独立发展; 9、自己立功业与别人立功业; 10、待价而沽,为集团争待遇; 11、荣誉相关,相得益彰; 12、投桃报李,互为所用;

13、集纵人之长,补一己之短; 14、合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15、薪火相传,不找掘墓人; 16、多山头时的应对之策 二、广结关系网: 曾国藩说:“结网天下,雀无所逃”,他把结交关系视为“一生成败之所系”,他说提炼的“未发迹时善交人”和“识人于未发迹之时”等,足为后世所效法。 1、见多才能识广; 2、未发迹时善交人; 3、联姻自固,多得贤人帮助; 4、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 5、药食之有,催人向上; 6、一生之成败,关乎朋友之贤否 7、深交之人,宁缺勿滥;

8、择友如同择师; 9、相交不成,勿使为仇; 10、“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11、用“六不”主义,对待以怨报德的人; 12、宽能得众, 三、居官不败之道 曾国藩的仕途虽然屡经坎坷,可为什么官越做越大? 1、做官宜公而忘私; 2、息事宁人,委屈做官; 3、人言可畏,省察舆论; 4、居官四败:昏、傲、贪、诈; 5、为官不能凭一己之好恶; 6、久居高位的三大法宝:不参与、没有结局、不胜任; 7、不让快乐的性情妨碍做大事;

家教有方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对于曾国藩的功过是非,这里姑且不论,但他关于家庭教育的主张和做法,颇有值得称道之处。 曾国藩终生注重家庭教育,他把教育子弟的重点放在修“心”、修“身”、修“行”上。修“心”是人心智心力的砥砺,是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曾国藩提倡修“心”,是要其子弟做到“慎独”、“不忮不求”、“孝友”、“仁”、“敬”、“谦”、“恕”等。修“身”是通过保养和修炼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为此,曾国藩反复教育子弟要劳逸适度,惩忿窒欲,眠食有恒,耕作时习。曾国藩也注重修“行”,要求自家子弟言谈举止朴实,待人谦敬、宽容,为人不能清高、刻薄,生活上也要去奢侈之风。 为求达上述目标,曾国藩有一整套教育子弟的方法。训诫,是曾国藩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家教方法。他把为人处世之道、修身养性之方,直接地教导、告诫子弟,明确要求子弟为或不为,开诚布公,循循善诱。 他常把一些对子弟的要求通过警句和隽语的形式加以概括,以期引起子弟的重视。如“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本”(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四败”(妇女奢淫者败,子弟娇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这些高度凝练的概括,自然容易为其子弟所熟记和践行。 通过对祖宗嘉言懿行的称赞,令子弟弘扬祖德,也是曾国藩教育子弟的方法之一。曾国藩的祖父颇有一套治家之法,致使家业兴旺。对此,他深为敬重,信守不移。他将祖父相传之家法概括为“早”(早起)、“扫”(洒扫)、“考”(祭祀祖宗)、“宝”(善待亲族邻里)、“书”(读书)、“蔬”(种菜)、“鱼”(养鱼)、“猪”(养猪),作为治家之道的八字诀,叮嘱家人时时留心,躬身实践。实际上,像曾国藩家族这样的豪门大户,其成员干活多少是无关紧要的。曾国藩认为关键是要形成一种勤俭持爱的风气,养成勤俭致富的习惯,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