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学生

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学生

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学生
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学生

第一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班级姓名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注:体细胞主要通过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的部位:(动物、植物的)

(2)形成的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包括和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

后期: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末期:分裂,形成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条子染色体。并分

别移向细胞的。

末期:分裂,每个细胞形成个子细胞,最终

共形成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形成的部位:(植物的)

(2)形成的过程:(见右图)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 ;②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因此,它们属于 细胞,通过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 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时期,原因是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有或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设该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 )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

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 对同源染色体,则:

①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种精子(或卵细胞);

②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 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 进入卵细胞,

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 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 ,对于生物的 和 具有重要的作用。

附:被子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各部分发育来源(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

卵细胞受精卵胚

胚囊()精子(n) ()()

胚珠极核受精极核胚乳种子

()()()

子房珠被果皮果实

()()

子房壁果皮

()()

六、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曲线的比较及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①染色体数量由2n→4n和4n→2n的原因分别

是;。

②DNA数量由2N→4N和4N→2N的原因分别

是;。

2、减数分裂过程中:①染色体数量由2n→n、n→2n和2n→n的原因分别是;

;。

②DNA数量由2N→4N、4N→2N和2N→N的原因分别是;

;。

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第一极体的分裂

2、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染色体

DN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染色体DNA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3、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细胞的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的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第二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1、性 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1)相对性状: 种生物的 种性状的 表现类型。(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 :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基 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 分子上 的片段) (1)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B 、C 、D 等。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b 、c 、d 等。 (2)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 和a 。

: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如,A和B。

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A和A。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稳定的遗传,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的个体)

杂合子:由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稳定的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如豌豆的)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6、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若甲(♀)X乙(♂)为,则乙(♀)X甲(♂)为反交。

7、常见符号及含义: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①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P:DD × dd

↓ ↓

F1:高茎豌豆F1:

↓?↓?

F2:F2:

比例: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纯种黄圆×纯种绿皱P:YYRR × yyrr

↓ ↓

F1:黄圆F1:

↓?↓?

F2:F2:

比例:9 : 3 : 3 : 1 9 : 3 : 3 :1

在F2 代中: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占绿皱占

两种重组型:黄皱占绿皱占

种基因型:纯合子共4种各占

单杂合子共4种各占

双杂合子共1种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

(三)自由组合的概率计算——分解组合法

1.一对基因控制的各种交配组合的结果(设A对a为显性)

2.“分解组合”的应用

(1)配子类型问题Aa A、a 2种配子 B AB B aB

①AaBb产生的配子种类。解:先分解 Bb B、b 2种配子,在组合A a 从而得到2X2=4种配子。

b Ab b ab

※试一试:求AaBBCcDd 产生的配子种类。

②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解析:先求出各自产生的多少种配子。Aa Bb Cc aa Bb Cc ;再求配子间的结合方式8 X 4 =32种。

2 X 2 X 2=8种 1X 2 X 2=4种

※小试牛刀: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2)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问题

例子:AaBBCc X AaBbcc 子代基因型种类及AaBbcc在子代中所占比例。

解析:先分解:Aa X Aa 1AA:1Aa:1aa 3种基因型;BB X Bb 1BB:1Bb 2种基因型;Cc X cc 1Cc:1cc

2种基因型。在组合:子代基因型种类为3 X 2 X 2=12种。 AaBbcc=1/2 X 1/2 X 1/2=1/8.

※小试牛刀:求AaBBCc X aaBbcc 子代基因型种类及子代中aaBbCc所占的比例。

(3)子代表现型及比例问题

例子:AaBBCcDd X aaBbCcDD 子代中表现型种类及A B C D 在子代中所占比例。

解析:先分解:AaXaa 2种表现型,其中A 占1/2;BBXBb 1种表现型,其中B 占1;Cc X Cc 2种表现型,其中C 占3/4;Dd X DD 1种表现型,其中D 占1。在组合:子代中表现型种类数为2*1*2*1=4种,其中A B C D 在子代中所占比例为1/2*1*3/4*1=3/8.

※小试牛刀:求AaBBCc X AabbCc 子代基因型种类及子代中aaBbCc所占的比例。

第三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XY型:雄性:

雌性:代表大多数生物,如。

XW

型:雄性:

雌性:代表大多数生物,如。

二、伴性遗传

1、相关概念

伴性遗传:位于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相关联的现象。

),深色表示患者,以罗马数字(如I、Ⅱ等)代表世代,以阿拉伯数字(如1、2等)表示个体。

2、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外耳道多毛耳现象。

三、X染色体隐性遗传

1、人类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

①、致病基因正常基因:②、患者:男性女性正常:男性女性(携带者)

2、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患者女性患者。

②往往有现象。

③具现象:男性→女性→男性(母病子必病)

四、X染色体显性遗传

1、抗维生素D佝偻病(相关基因用D和d表示)

①、致病基因正常基因:②、患者:男性女性正常:男性女性

2、伴X显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②具有遗传现象

五、Y染色体遗传

1、例如:

2、Y染色体遗传的遗传特点:。

六、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1、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②、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2、再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可以用假设法来推断】

①、已知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正——非伴性(常、隐性遗传)、母病儿正——常、隐性遗传

②、已知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正——非伴性(常、显性遗传)、父病女正——常、显性遗传

3、不能确定的遗传方式判断依据:

①代代之间具有连续性——可能为显性遗传

②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③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各占1/2——可能为染色体遗传

④患者有明显性别差异:

i、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为伴遗传

ii、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能为伴遗传

iii、男性全患病,女性全不患病——可能为遗传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1928年,(美)的肺炎双球菌实验。

a、材料: S型细菌、R型细菌。

b、过程:① R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

② S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

③杀死后的 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

④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

c、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活性物质——。

2、1944年,(英)的肺炎双球菌实验。

a、过程:①S型活细菌DNA+ R型细菌→

②S型活细菌多糖或脂类或RNA+ R型细菌→

③S型活细菌DNA+DNA酶+ R型细菌→

b、结论: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952年,和

A、材料:噬菌体(结构:由和组成)

B、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DNA、35S——)

C、过程:①分别标记②分别标记③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浸染未标记的

④搅拌离心(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物质各有?)⑤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高低。(实验现象及分析: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时,上清液的放射性,沉淀物的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时,上清液的放射性,沉淀物的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

D、结论: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2)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3)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5、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少数是 ,故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1、实验原理:①DNA在不同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时溶解度最低。

②DNA不溶于乙醇溶液,但是其他细胞中的物质可以溶于乙醇溶液,因此可以纯化DNA。

③DNA+ ()(用于鉴定DNA)。

2、注意事项:①试验中两次加蒸馏水的意义一样吗?分别是什么?

②试验中两种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③试验中加入95%、冷却的乙醇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④二苯胺的使用方法?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

2、DNA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

3、DNA的结构:

①由条、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结构。

②外侧:和交替连接构成基本。(化学键:)

内侧:由相连的组成。(化学键:)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特点

①: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3.计算1、A=T;; 2、(A+G)/(T+C)= 1;

3、(A+T)1=(T+A)2,(C+G)1=(G+C)2;

4、(A+C)=(T+G)=(A+ G)=(T+ C)= DNA碱基总数的。

5、如果(A+T)1/(C+G)1=a,那么(A+T)2/(C+G)2=; (A+T)/(C+G)= .

6、如果(A+C)1/(G+T)1=b,那么(A+C)2/(G+T)2=;

★二、DNA的复制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14N——15N)

(二)DNA的复制

1.场所:

2.时间:

3.基本条件:①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种核苷酸;

③能量:;④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②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三)★DNA的相关的计算

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子代DNA中有:①DNA分子数= ;②脱氧核苷酸链数= ;③母链数= ;

④子链数= ;

2、设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①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个;

②在第n次复制时,需消耗该脱氧核糖核酸个。

3、公式应用:①被15NDNA标记的细菌,在14N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三次,子代DNA中含14N与15N链的比例是多少?

解:14N:15N=(23*2-2):2=7:1 ②一个DNA的碱基总数为m个,A占碱基总数的a%,连续复制n次后,共需要G多少个? 若是第n次呢?解:亲代DNA分子中G有 m*(50%-a%)个,连续复制n次后,共需要G m*(50%-a%)*(2n-1)个;第n次,需要G m*(50%-a%)*2n-1个。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

2、基本单位:核苷酸(种)

3、结构:一般为链

4、种类:

二、基因:是。主要在上,呈线性排列。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中,以DNA的条链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见苏教课本77页)

(3)场所:主要在

★(4)条件:模板:DNA的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游离的

能量:酶:等

★(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6)产物:

(7)产物去向:从穿出,进入细胞质中使行各种功能。

(8)意义:

2、翻译:

(1)概念:在细胞质中,游离在中的各种为原料,以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

(3)场所:

(3)条件:模板:原料:

能量:酶:

搬运工具:装配机器: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5)产物:多肽链盘曲、折叠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4、密码子

①概念:上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

②特点:。

③密码子起始密码:AUG、GUG

(64个)终止密码:UAA、UAG、UGA

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四、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提出者:

(2)内容(补充完整):

DNA RNA 蛋白质

①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包括和):DNA RNA 蛋白质

②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a.有RNA复制酶的生物:RNA 蛋白质

b.有RNA逆转录酶的生物: RNA DNA RNA 蛋白质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人的白化病等。

(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3、生物的性状(表现型)= + (共同决定)

第四节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等;

化学因素:等;

生物因素:等。

3、特点:

4、意义:它是产生的途径;是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3、意义: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的进化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

注意:易位:发生在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之间。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

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3、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染色体,在和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是一组染色体,形态和功能;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细胞中

某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

含几个染色体组。

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根据基因型: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

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 ______ (2)AaBb _____(3)AAa _______ (4)AaaBbb ______(5)AAAaBBbb ______(6)ABCD ______ 4、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单倍体:由直接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雄峰)

二倍体:由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由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个或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5、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育种:

方法:用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能够抑制 ,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原理: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营养;但结实率,生长周期。

(2)单倍体育种:

方法:原理:

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 ,应该怎么做?

优缺点:后代都是,明显缩短;但技术。

附:育种方法小结

第五节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

●遗传病:由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

●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类型:

显性遗传病伴X显:(举实例)

常显:(举实例)

隐性遗传病伴X隐:(举实例)

常隐:(举实例)

伴Y遗传病:(举实例),特点:

(二)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常见类型: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异常和异常)

2、类型:

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举实例)

数目异常:(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举实例)

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遗传咨询:

①、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作出诊断

②、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③、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④、提出防治政策和建议(如)

禁止结婚:三代以及三代以内的直系和旁系血亲。原因:近亲之间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较大。

2、: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注意事项:

1、调查遗传方式——在中进行。

2、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随机抽样。

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需要测定:,共条染色体。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

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简称)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

(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黏性末端)

(5)切割结果:产生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

2、目的基因与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

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以及生物的和。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水平)

三、现代生物进化论

(一)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的改变)

1、种群:

概念:在一定内占据一定的生物的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的基本单位;还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则:

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 ?*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 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 60% 40%

(二)和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三)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不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梳理(填空试题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国家性质(即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它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民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主的含义: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范围内,按照_________的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5.人民民主具有①_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 ①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保障。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 ① ② ③ 2.公民的政治义务 ① ② ③ ④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 ② ③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择方式 (1)从选民的角度看投票:分为和。 (2)从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看:分为和。 (3)①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比较适合采用的选举方式是。 ②能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的选举方式是。 ③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是。 ④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的选举方式是。 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的选举方式是。 (4)我国当前选举方式 我国采用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原因: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基本情况。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① ② ③ ④ 10.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 ② ③ ④ 1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 村(居)民委员会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 12.公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 ① ② ③ ④ 1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① ② 14.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① ②

生物必修二知识填空(含答案)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一、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___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_____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___的细胞分裂。 (有性生殖 成熟生殖细胞 减半) 2、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__次,而细胞分裂__次。 (1 2)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____。 (减少一半) ▲有丝分裂产生_______,染色体复制_____次,细胞分裂____次,结果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的_______。 (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1 1 相同) 二、配子的形成过程: 4、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 ●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DNA 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 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等位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精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概括: 1个精原细胞 → 1个初级精母细胞 → 2个次级精母细胞 → 4个精细胞 → 4个精子 5、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解: 概括: 1个卵原细胞 → 1个初级卵母细胞 → 1个次级卵母细胞 → 1个卵细胞 +1个极体 +3个极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教材必背知识点 (必修二) 1. 孟德尔验证实验中为什么用隐性纯合子对F1进行测交实验? 提示:隐性纯合子只产生隐性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假说—演绎法的过程? 观察现象提问题,分析问题提假说,演绎推理需验证,得出结论成规律。 3.相对性状: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4.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与基因分离定律有关的易混点 (1)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有两种,且A∶a=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不相等,一般来说,同一种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3)自交不等于自由交配 ①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的自交,即AA×AA、Aa×Aa、aa×aa。 ②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 (4)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不一定都选测交法 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单。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有哪些? 提示: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的比例、F1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的比例。 8.若要检测豌豆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还是测交?为什么? 提示:自交,因为豌豆属于自花传粉的植物。 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及发生时间 (1)条件: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②减数分裂过程中;③细胞核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0.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吗? 提示:不能。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一对等位基因时,每一对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的比例。无法确定两对等位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就无法证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1.若下图1和图2中,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叉互换,自交后的表现型种类一样吗? 提示:不一样。前者为2种,后者为3种。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0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 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 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 的效率越低。 2. 细胞核的控制能力制约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的增殖 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三、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 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而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不能周而复始地进行,所以不具有细胞周期。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②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③分裂间期长,分裂期短;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2.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DNA 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 2 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仁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纺锤体、染色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细胞质分裂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前期: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由细胞两极发出 不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的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同 末期:由细胞膜向内凹陷把亲代细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把亲代点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相同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的变化: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变化(2N )2N→2N 2N 2N 4N 4N→2N DNA 变化(2C)2C→4C 4C 4C 4C 4C→2C 染色单体变化0→4N 4N 4N 0 0 DNA数目 染色体数目 4N 4N 2N 2N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5、有丝分裂的意义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1 次,细胞分裂 1 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形态相同大小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 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有DNA 的复制) 2、举例:蛙的红细胞等。

必修二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必修二诗歌、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班次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愆.期(qiān)垝.垣(guǐ)犭严 ..狁(yán)象弭.(mǐ) B.谣诼.(zhu?)蕙纕.(xiāng)芰.荷(zhī)侘.傺(chì) C.公姥.(mǔ)伶俜.(pīng)葳.蕤(ruí)踯躅.(zhú) D.阡陌.(m?)三匝.(zhā)吐哺.(bǔ)鲑.珍(xié)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府吏见丁宁 D.诺诺复尔尔 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 ..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便利此月内,六合 .. ..正相应履至尊而制六合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 D.东家有贤女,窈窕 ..作态 ..艳城郭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相”,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胜不敢复相.士 B.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C.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D.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大人故.嫌迟(总是)好自相扶.将(服侍) B.始适.还家门(出嫁)可怜 ..体无比(可爱) C.却与小姑别.(退出来)便言多令才 ..(指媒人) ..(美好) D.谢.家事夫婿(感谢)自可断来信 6.下列句中没有“互文”的一项是()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时称为“国风”,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选自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E.“赤壁赋”是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后写下的,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我们课文所选为《前赤壁赋》。 F.朱自清,主要散文作品有《毁灭》、《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家写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清流激湍.(tuān )流觞.曲水(shāng)放浪形骸.(hé)临文嗟.悼(jiē)

高一生物必修二必考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

高一生物必修二必考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概念: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 (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 4.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特点: 5.识别细胞分裂图形(区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1)、方法(点数目、找同源、看行为) 第1步: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第2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第3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6.配子种类问题 由于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配子也多种多样,根据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形成的过程,所以配子的种类可由同源染色体对数决定,即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种。

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填空题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古代中国农业 1、耕作方式: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③汉代:普及全国,二牛抬杠(西汉)→一牛挽犁(东汉) ④唐代:出现了结构更完备的(耕犁基本定型)。 2、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集体公有制 ②商周:(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 ③战国后:封建土地私有制 3、不利农业发展的因素:①赋税沉重:②徭役繁重; ③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根本原因:的存在) 4、水利事业: ①传说英雄:治水 ②著名工程:(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郑国渠(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筑); 西域(西北地区)的特色灌溉工程,使干旱地区得到灌溉。 ③治理黄河:东汉治黄河,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④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代) 5、认识: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经营形态: ①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自然经济的基本单位 ②:产品工艺高,不入市场 ③私营手工业:产品流入市场

四、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又叫“重本弃末”,重视发展,限制发展的政策。 (2)来历: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3)目的 ①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 ②直接目的: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4)历代措施:(了解即可) 秦:①统一货币、度量衡;②对经济管理全面、具体、严密 汉:①加重赋税征收;②盐铁官营制度;③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社会地位 唐:设官市,严格管制明清:“海禁”政策 (5)后果: 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上:推动,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明清后以消极作用为主) ①阻碍了的发展; ②阻碍了,违背了历史潮流。 2、“海禁”政策 (1)含义:两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根本原因(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是 这两种政策(重农抑商、海禁)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 3、后果: 。 五、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产生:以后,产生于江南地区的部门。 2、标志:关系。 3、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发展缓慢。 4、缓慢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始终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 直接原因:封建制度及其经济政策的影响(政策和政策) 封建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资金流向买房置地);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关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时间及标志: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五章 第一二节曲线运动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曲线运动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合运动与分运动:几个运动的合成就是合运动,这几个运动就是这个合运动的分运动。 合运动与分运动特点:分运动之间具有独立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具有等时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具有等效性 典型题目 1,在弯道上高速行驶的赛车,突然后轮脱离赛车,关于脱离了的后轮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仍然沿着汽车行驶的弯道运动 B.沿着与弯道垂直的方向飞出 C.沿着脱离时轮子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离开弯道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由于车轮原随赛车做曲线运动,脱离赛车时车轮的速度方向为弯道的切线方向,由此可知C正确. 2,小船过河的问题,小船渡河运动可以分解为同时参与的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水的运动(设水不流时船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运动),一是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等于水流的 运动),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解析:设河宽为d,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河水流速为v2 ①船头正对河岸行驶,渡河时间最短,t短= d v 1 ②当v1>v2时,且合速度垂直于河岸,航程最短x1=d 当v1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分离定律 【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表现形式 【相对性状】:每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显性性状】: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F1未能表现的另一亲本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正交】:用性状A做母本 【反交】:用性状A的相对性状a做母本 (豌豆正、反交的结果总是相同的:F1只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目比例大致是3:1) (注:正反交的结果一般不同,因为受精卵核内的DNA虽然由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但受精卵细胞质内的DNA是由母本决定的) 【杂交】: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间的交配(如:AA与aa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如:Aa与Aa交配)(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自交一定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右图为杂交与自交的遗传图解标准格式) 遗传图解书写要点: ①左侧要写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配子 ②亲本基因型上方和子代基因型下方要写表现型 ③亲本基因型左侧或右侧要写♂和♀(此图没有) ④要写出所有配子的基因型 ⑤杂交符号为“”,自交符号为“” ⑥若产生多种表现型的子代,应在表现型下方写上比例。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间的交配(如:Aa与aa交配) (F1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带有A,一种带有a。两种配子数目相等,比例必为1:1) 【人工去雄】:在花粉尚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用镊子除去全部雄蕊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如:A与a互为等位基因) 【配子】:生殖细胞(每个配子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如:AB、Ab、aB、ab) (孟德尔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因为原核生物不产生配子) 【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如:AA、aa) 常考概念:稳定遗传——纯合子(不需显性) 【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如:Aa) 【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如:AABb、Aabb)(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一个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基因型是Cc或CC的个体开紫花,基因型是cc的个体开白花) 【分离定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显性的相对性

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知识讲解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郑州一中 1106班高唱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 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填空)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 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3.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的,目前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 4.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5.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6.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7.自然增长率= 8.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类型(按发展顺序) 9.原始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0.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 12.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13.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是主要因素 1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5.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各功能分区之间界线 2.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是。中高级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一般 是住宅区的分布地。 3.商业区多位于、的两侧或街角。 4.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中,是主要因素。 5.影响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6.城市等级通常是以来划分的 7.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务范围;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 务范围;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地国际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8.城市化的标志。 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9.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来表示。它体现了。 10.城市化进程可分、、三个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的是阶段,出现逆城市 化的是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是阶段。 11.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甚至出现污染、污染、污染和等环境问题。

数学必修二全套知识点+习题答案解析

必修二知识点+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 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 ' ' ' ' E D C B A ABCDE -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AD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 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 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 ' ' ' 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 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 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自花传粉 植物,且是 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实验现象 P : DD 高茎X dd 矮茎 F i : J Dd 咼茎(显性性状) F i 配子: D 、d J F 2: 咼茎 矮茎(性状分离现象) F 2的基因型: 3 i (性状分离 比) DD : Dd : dd =i : 2 : i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5) 4、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 Dd 高茎 X dd 矮茎 _Dd dd_ (基因型) 一高茎 矮茎(表现型) 二、相关概念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F i 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F i 没有表现出来 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 、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D 与d 基因。 3、 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 状分离):分为显性纯合子(如 AA_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 杂合子:由丕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 性状分离) 4、 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 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测交:让F i 与隐性纯合子 杂交。(可用来测定 F i 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 不同表现类型。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填空Word版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是__________的工具,__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 _____________ 的社会主义国家。”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_______,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 _________的制度。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_________ 掌握的_______,对占人口_______的______实行______,对________ 敌视和破坏__________的_______实行_______。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________享有_______的________,而且表现在_________的__________。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_________的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保障,人民能够 _____________,也表现在随着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的进步,广大人们的_______得到日益充分的 _______。 4、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________、履行________为_____和______。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________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________国家 权力机关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公民________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________ 和__________的______和________。 6、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自由”。人民参与____________,充分表达自己的______,这是人民行使__________ 权利的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_______的_________。 7、公民的监督权是指______有监督一切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权利。它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8、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维护_________和_________;遵守___________, 维护国家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服______和参加_______组织。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数量的变化由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及该地区人口迁移数量构成。 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作为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衡量指标。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就是在增加的,反之则是人口在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 1.分类: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的原因分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的下降,实现最终转变是出生率的下降。 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降低的。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增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3.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无论题目提供的是哪种资料,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料得出该地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 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 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注: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 (2)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4)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发达国家是现代型(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好,养老制度完善,社会文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是传统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劳动力需求大,宗教影响等); 原始型出现在落后的原始部落。 中国、古巴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也进入了现代型; 中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提前进入了现代型。 一般宗教影响下的国家或地区是较难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因为宗教为了扩展影响力,一般不会限制生育,例如印度。 【跟踪训练】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1759教学提纲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 结21759

生物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豌豆×矮豌豆 P:AA×aa ↓↓ F1:高豌豆 F1: Aa ↓自交↓自交 F2:高豌豆矮豌豆 F2:AA Aa aa 3 : 1 1 :2 : (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 P:AABB×aabb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 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 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 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

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 ×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填空

地理必修2 1、(1)农业革命之前,人口增长极为___________;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_;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_____________。 (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率的转变。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__ 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是型,我国是型。 2、(1)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2 3、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 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4、(1)主要功能区的比较: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请画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注意横、纵坐标的意义) 5、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就越,服务范围就越;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就越,服务范围就越。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相距较;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相距较_____。6、(1)城市化的3个主要表现为、、 。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它体现了发展水平。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发展;水平;发展;处于期和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水平;出现现象;处于期阶段。

7、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8、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洲的、、。作物以为主(其习性是好暖喜湿)。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是。 (1)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以为主,夏季高温多雨;②地势,适宜水田管理;③水源 ④人口,劳动力;⑤人地,饮食习惯以为主; ⑥水稻生产历史 (2)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①经营(生产规模);②单产,商品率;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④水利工程量。 9、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农场一般是经营。我国主要分布在、等地,农场一般是经营。农作物以、为主。 (1)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市场;④地人;⑤机械化水平;⑥农业科学技术 10、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有大面积的、气候区)。生产对象是、。(1)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的生产规模,商品率,专业化程度。 (2)分析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草类;②地人,土地;③距离海港,交通。 11、乳畜业是一种面向__________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产品是及其制品。 (1)乳畜业的主要特点商品率,机械化程度,集约化程度,多分布在周围。(2)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适合___________的生长;②_________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 12、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