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一、色度

色度通常来自带色的有机物(主要是腐殖质)、金属(如铁和锰)或高色度的工业废水污染。沼泽水由于含腐殖质而呈黄色,低铁化合物使水呈淡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

色度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所有人均可察觉并感到嫌恶。因此,标准限值为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二、浑浊度

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存在的泥砂、胶体物、有机物、微生物等造成的,它和河岸的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随气候、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经净化处理的水,浑浊度的降低有利于杀灭细菌和病毒,因而,低浊度水对限制水中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有着积极的卫生学意义。

浑浊度在10度时,使人普遍感到混浊,超过5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5度、3度,现行标准限值为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三、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或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饮用水正常味道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的改变,或者水处理不充分,也可能因受二次污染所致。

饮用水中含有令人不愉快的臭和味,将导致消费者视为不安全的饮水。氯化消毒产生的余氯,消费者能明显感受到,但低氯量消毒,可以克服水味,却又可能危及水的微生物学安全。

饮用水应无令人不快或令人嫌恶的臭和味,故标准规定“不得有异臭、异味”。是指绝大多数人在饮用时不应感到有异臭或异味。

四、肉眼可见物

这既是一项物理外观要求,又是一项生物要求,更是一项卫生学要求。有些活的有机体(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可能通过饮水使人发生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爆发性传播病;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多,使人在饮用时产生不快之感,或使人根本不宜饮用;浮游生物死亡和腐烂时,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可使人中毒。

因此,饮用水中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故标准规定“不得含有”。

五、pH值

水的pH值在6.5~9.5的范围内并不影响人的生活饮用和健康,天然水pH值一般在6.5~8.5之间。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水处理剂、液氯等,可使pH值略有变化。pH值对净化处理有重要的意义,碱性水有倾向沉淀的作用,但对氯化消毒杀菌的效果有所降低,酸性水有侵蚀作用,容易腐蚀管道,影响水质。

根据我国各地多年来的供水实际情况,其上限很少超过8.5,故标准限值范围为6.5~8.5。

六、总硬度

地下水的硬度往往比较高,地面水的硬度随地理、地质情况等因素而变动。水的硬度是由溶解于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的,主要是钙,其次是镁。

人对水的硬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饮用不同硬度的水(特别高硬度的水)可引起胃肠功能的暂时性紊乱,但在短期内即能适应。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mg/L的水,第二天人们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泻和腹痛等肠道症状,持续一周开始好转,20天后恢复正常。

我国各地饮用水的硬度大都未超过425mg/L。而且人们对该硬度水的反应不大,因此,标准限值为425mg/1。(以碳酸钙计)。

七、铝

天然水中的铝含量很低,饮用水中的铝多数来自含铝的水处理剂。

有资料表明:铝和老年痴呆症有关,铝积蓄于人体脑组织集中神经细胞内,导致神经纤维缠结的病变。此外,铝可抑制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导致甲状旁腺的亢进。当有铁存在时,铝的存在能增加水的脱色。

鉴于对人体的影响,此次,作为新增项目,标准限值为0.2mZ/L。

八、铁

铁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饮用水含铁量增高可能来自铁管道以及含铁的各种水处理剂。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和肌体内部氧的输送和组织呼吸过程。人体代谢每天需要1~2mg铁,但由于肌体对铁的吸收率低,每天需从食物中摄取60~1l0mg的铁才能满足需要。缺少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含铁量高的水在管道内易生长铁细菌,增加水的浑浊度,使水产生特殊的色、嗅、味。含铁量达0.3mg/L时,色度约为20度;在0.5mg/L时,色度可大于30度;在1.0mg/L时可感到明显的金属味,使人不愿饮用,不宜煮饭、泡茶,易污染衣物、器皿,影响某些工业产品质量。由于含铁的水处理剂广泛用于水处理,作为折衷方案,将标准限值为0.3mg/L。

九、锰

水中锰来自自然环境或工业废水污染。

锰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人从膳食中每天摄入l0mg的锰。锰存在人体各个器官中,起着新陈代谢作用,促进维生素B的蓄积,合成维生素C,促进人体发育和骨的钙化,促进和加速细胞的氧化。

锰在水中较难氧化,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较铁难去除,水中有微量锰时,呈现黄褐色。锰的氧化物能在水管内壁上逐步沉积,在水压波动时可造成“黑水”现象。

锰和铁对感官性状的影响类似,二者经常共存于天然水中。当浓度超过0.15mg/L时,能使衣物和固定设备染色,在较高浓度时使水产生不良味道。

为满足感官性状的要求,标准限值为0.1mg/L。

十、铜

水中铜多数来自工业废水污染,或用以控制水中藻类繁殖的铜盐。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成年人每日需铜2mg,学龄前儿童约1mg。人体内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作用是在组织呼吸和造血过程中,铜是许多酶的无可代替的组成成分,在新陈代谢中参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某些酶的活化过程。铜参和色素沉着过程,对治疗贫血也有很大的意义。铜和锌一样,能够加强性腺机能,提高性激素的生理活性。在糖尿病者的食物里增加少量的硫酸铜,可以改善病性。

铜的毒性小,但过量的铜是有害的,如口服100mg/L,则可引起恶心、腹痛、长期摄入可引起肝硬变和神经系统失常病状。

资料表明:水中含铜量达5mg/L时,水显色并带有苦味;达1.5mg/L时,有明显的金属味;超过1mg/L,可使衣物皿具染成绿色。

为满足感官性状的要求,标准限值为1.0mg/L。

十一、锌

天然水中含锌量很低,饮用水中含锌量增高可能来源于镀锌管道和工业废水。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是酶的组成部分,参和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锌约0.3mg,成年人每天摄取量为4~l0mg,人最需要锌的时期是青春发育期。锌是碳酸酐酶和酶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学活性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它又是参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的酶的活化剂,具有催化作用,锌具有造血功能和活化胆碱的功能,和人体内含维生素B1成正比例关系,锌有抑癌作用,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和性功能作用。

锌的毒性很低,但摄人过多则刺激胃肠道和产生恶心,口服1g的硫酸锌可引起严重中毒。国外调查表明:饮水中含锌23.8~40.8mg/L和泉水含锌50mg/L均未见明显有害作用。但也有报道,饮水中含锌30mg/L几时,引起恶心和晕厥。

水中含锌10mg/L时,呈现浑浊;5mg/L时,有金属涩味和乳白光色。在沸水表面形成油脂膜。为满足感官要求,标准限值为1.0mg/L。

十二、挥发酚类

水中酚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污染,特别是炼焦和石油工业废水,其中以苯酚为主要成分。

酚类化合物毒性低,据报道,饮水中酚的浓度为15~100mg/L时,鼠类长期饮用无影响,浓度高7000mg/L时,对消化、吸收和代谢才阻碍生长或引起死胎。

酚具有恶臭,对饮用水进行加氯消毒时,能形成臭味更强烈的氯酚,引起饮用者的反感。

根据感官性状要求,标准限值为不超过0.002mg/L(以苯酚计)。

十三、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水中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目前,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达几百种,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最广,其化学性质稳定,在污水处理时最难降解和消除。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毒性极低,人体摄人少量未见有害影响,人每日口服100毫克纯烷基苯磺酸盐4个月(相当于每日饮用含50mg/L的水2升),未见明显不能耐受的迹象,但是,当水中浓度超过0.5mg/L时,能使水起泡沫和具有异味。

根据味觉及形成泡沫的阈浓度,标准限值为0.3mg/L。

十四、硫酸盐

天然水中普遍含有硫酸盐。硫酸盐过高,主要是矿区重金属的氧化或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水处理中硫酸铝净水剂的使用可明显地增加硫酸盐浓度。

硫酸盐过高,易使锅炉和热水器结垢,增加对金属的腐蚀,并引起不良的水味和具有轻泻作用,当硫酸盐和镁在一起时,这种影响会更为明显。含硫酸镁达1000mg/L水液,可作为成人泻药。一般而言,饮用水中硫酸盐浓度大于750mg/L时有轻泻作用,浓度为300~400mg/L时,开始察觉有味,200~300mg/L时,无明显味作用。

基于对水味的影响和轻泻作用,标准限值为250mg/L。

十五、氯化物

地面水和地下水中都含有氯化物,它主要以钙、镁的盐类存在于水中。水中的氯化物来源于流过含氯化物的地层,海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自来水采用液氯消毒时,能增加氯化物的含量。

氯化物含量过高或过低,可以间接推断水的洁净情况。特别是氮素化合物随氯化物的增多而同时出现时。

氯化物是人体需要的元素,在人和动物盐类代谢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人每天平均摄人量

氢氰酸的毒性最大,杏、李、桃、楷杷的核仁中都含有氰甙,水解后生成氢氰酸,使水呈杏仁气味,其嗅觉阈浓度为0.1mg/L,木薯、白果中也都含有。口服氰化氢0.06g可致死,氰化钠的致死量为0.15~0.2g,口服杏仁40、60粒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长期饮用含氰化物微量的水将引起甲状腺肿大。

氰化物进入人体,快速从粘膜吸收,在血液中生成血红蛋白而呈中毒症状,可引起细胞内窒息,组织缺氧,导致脑组织首先受损,而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氰化物中毒的致死原因。动物实验表明:氰化物剂量为0.025mg/kg时,大鼠的过氧化氢酶增高,条件反射活动有变化,剂量为0.05mg/kg时无异常变化,此剂量相当于0.1mg/L。

考虑到氰化物毒性很强,标准限值为0.05mg/L。

十六、氟化物

氟化物大量存在于矿土、土壤、矿泉水中。一般天然水中氟含量很低,通常含量为0.2、0.5mg/L,地下水氟含量要高一些。地面水中氟含量偏高,往往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

氟是人体微量元素。可以通过水、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成年人每天约摄入0.3~0.5mg,婴儿每天需氟化物0.5mg,儿童则需1mg,以保证牙齿钙化期所必需的氟化物离子。人体中的氟有35%来自食物,65%来自饮水,适宜的饮水含氟量0.6~1.0mg/L。氟能保护牙齿,降低龋齿患病率,抑制细菌引起的糖分解所需要的酶。饮水含氟量低于0.5mg/L时易产生龋齿,高于1.0mg/L时却又容易发生氟斑牙。

氟是一种原浆毒物。在一定条件下,氟不仅对牙齿、骨质的发育有影响,引起骨骼变形、发脆,而且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对整个机体都有影响,严重的还可能早期丧失劳动力,运动机能障碍、瘫痪,甚至死亡。据国外报道:氟摄人量达l0mg/kg左右可发生急性中毒;每日摄人量15~25mg,持续11~12年后可导致氟骨症;每日摄人20mg,持续20年

以上时可致残废。饮水中含氟量达3-6mg/L时,长期饮用出现氟骨症;超过l0mg/L时,引起骨骼损伤,产生瘫痪。

综合考虑饮水中氟含量为1.Omg/L时对牙齿的轻度影响和氟的防龋作用,以及对我国广大的高氟区饮水进行除氟或更换水源所付的经济代价,标准限值为1.Omg/L。

十七、铅

天然水含铅量低微,很多种工业废水、粉尘、废渣中都含有铅及其化合物。

铅可和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的官能团络合,干扰机体许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72年确定每人每周摄人铅的总耐受量为3mg。儿童、婴儿、胎儿和妊娠妇女对环境中的铅较成人和一般人群敏感。

研究证实: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时,可能引起血铅浓度超过30μg/lOOml,这对儿童来讲是过高的。如果成人每日从食物中摄人铅量大于230tμg,摄人的铅量就会超过总耐受量。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0.1mg/L、0.05mg/L,此次修改为0.01mg/L。

十八、汞

汞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分散,空气、水中仅有少量的汞,由于三废的污染,城市人口从空气、食品中吸人汞,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汞及其化合物为原浆毒,脂溶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肝脏和胃肠道,汞可在体内蓄积,长期摄入可引起慢性中毒。

汞的化合物有很强的毒性。无机汞中以氯化汞和硝酸汞的毒性最高,小鼠口服氯化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81~0.88mg,人的中毒剂量为0.1~0.2g,致死量为0.3g。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小鼠口服氯化乙基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6~0.65mg。

地面的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如鱿、贝类等)体内富集,人食有这些鱼、贝类后,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神经和肾脏,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基于其毒理性和蓄积作用,标准限值为0.001mg/L。

十九、硝酸盐

氮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很大。各类氮素化合物的测定,对于研究水源污染、分解的趋势等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水中的硝酸盐含量通常夏季低,冬季高,地下水的含量比地面水高。

有资料表明:饮用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对婴儿的健康有害。如果饮水中的硝酸盐大于l0mg/L 时,对年龄较大的儿童也可能有危害,原因是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之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有人认为某些癌症可能和极高浓度的硝酸盐含量有关。国外报道,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低于l0mg/L时,未见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的病例,当高于l0mg/L时,偶有病例发生。另有报道,浓度达20mg/L时,并未引起婴儿的任何临床症状,而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基于国内调研资料,考虑到某些水源水硝酸盐的天然水平较高及处理技术的可行性,标准限值为20mg/L(以氮计)。

二十、硒

水中硒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污染。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硒对人体中辅酶Q的生物合成很重要,而辅酶Q存在于心肌内,可防止血压的上升。我国通过大量的观察证明:硒可以有效地预防地方性心脏病(克山病)。有人发现,给人小剂量注射硒或服用含硒食品,能提高视力,促进身高、体重的增长。硒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加机体免疫力。美国、芬兰高硒地区人群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比低硒地区明显降低。美国的调查还证明:高硒地区人口出生率比低硒地区高。认为硒和受精有关,当机体内含硒量不足时,就会引起性腺机能减退和不育症,动物实验也证明了这点。还有学者发现,硒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

硒的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均有毒,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硒的毒理作用主要是破坏一系列生物酶系统,对肝、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破坏作用。地方性硒中毒多半由于土壤中含硒较高,致使农作物和禽体内积蓄硒过多。中毒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头皮搔痒、癞皮、斑齿、毛发和指甲脱落等。

根据硒的生理作用及毒性,并考虑到食物中可能摄入量,标准限值为0.0lmg/L。

二十一、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在饮用水中一般浓度为每升数微克水平。

四氯化碳具有多种毒理效应,包括致癌性、对肝和肾的损害。急性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蛋白尿、血尿、黄疸、肝肿大、神经性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痉挛和腹泻等。慢性中毒则表现为肝硬化和坏死、肾损害、血中酶的活性改变、血清胆红素增多等。

基于上述原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建议值,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标准限值为0.002mg/L(原标准为3μg/L)。

二十二、氯仿

已经证实氯仿对人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作消毒剂的氯和在水源中存在前体(腐殖质等)之间的相互反应。当水源中含前体浓度低或经处理将前体去除后再消毒,就不会产生高浓度的三卤甲烷。

氯仿对实验动物和人的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和硬化。

基于上述原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建议值,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标准限值为不超过0.06mg/L。

二十三、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净化、消毒效果的指标。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来判断水质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据凋查,国内水厂的出厂细菌总数均在每毫升100个以下,有相当一部分在10个以下。故标准限值为每毫升不超过100个。

二十四、总大肠菌群

当饮用水受到粪便等污染,就有可能带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弧菌、肠道病毒等,且它们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总大肠菌群含量可表明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并且间接地表明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以及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险性。

根据我国多年供水实践,同时确保在流行病学上的安全,标准限值为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原标准限值为每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二十五、粪大肠菌群

由于总大肠菌群既包括粪便污染,同时也包括非粪便污染的大肠菌总数,因此,有必要在饮用水标准中增加粪大肠菌群这个指标,以便直接反映出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信息,进一步确保流行病学的安全。

为此,作为新增水质标准,标准限值为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二十六、游离余氯

余氯系指用氯消毒,当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氯量。游离余氯的嗅觉和味觉阈浓度为0.2~0.5mg/L。

实验证明,接触作用30分钟游离余氯在0.3mg/L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如伤寒、痢疾等),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如果用氯胺消毒,化合余氯含量一般为游离余氯的2倍以上,且接触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

肠道病毒(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痹病毒等)对氯消毒剂的耐受力较肠道致病菌强。据报道,如能保证游离余氯为0.5mg/L,接触时间为30~50分钟,亦可使肠道病毒死灭。因此,在怀疑水源可能受到肠道病毒污染时,可增加氯消毒剂量及接触时间,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集中式给水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还可作为预示有无再次污染的信号,因此,水质标准对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也作了相应规定。

标准规定“在和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

二十七、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水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岩石、土壤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有几百种,浓度一般都很低。

《环境与人体健康》课程.

《环境与人体健康》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0110239 课程名称:环境与人体健康/Environment and Health 学时学分:15学时/1学分 先修课程:环境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开课部门:应用文理学院环境系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环境与人体健康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主要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大气、水、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掌握室内空气各种污染因素的健康效应和评价方法。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环境与人体健康涉及到的基本原理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工程等课程相互联系,通过对环境污染检测与人体健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理论基础课有更深的理解,并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检测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Ⅰ.教学内容 1、健康与影响健康的诸因素 2、环境污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3、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标准 Ⅱ.教学要求 了解健康与影响健康的诸因素,环境要素对人体影响的程度,理解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标准。

Ⅲ.教学重点 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标准 Ⅳ.教学难点 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标准 第二章环境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Ⅰ.教学内容 1、非金属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2、金属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3、有机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4、放射性污染与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Ⅱ.教学要求 了解各种污染物的污染特点,理解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掌握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Ⅲ.教学重点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Ⅳ.教学难点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第三章室内污染与人体健康 Ⅰ.教学内容 1. 各种污染因素的健康效应。 2. 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 3. 对健康影响研究的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 Ⅱ.教学要求 掌握室内各种污染因素的健康效应,掌握室内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Ⅲ.教学重点 室内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 Ⅳ.教学难点 室内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

水与健康知识讲稿

水与健康基础知识手册 前言: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温家宝生命的组成离不开水。生命起源于水,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水是人体最基本的组成物质,也是人体其它营养物质的载体。水在人体中担负着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等功能,并对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有着重要的作用。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处理产品,水处理行业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享受现代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对水的认识更是每一个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生活常识。 注:以公司作为背景图。右上角统一公司LOGO, 第一篇健康危机不容忽视 一、现实让我们思考:为什么生活水平在提高,科技在进步,而得病的人却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

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天天的提高,我们从温饱逐步进入了小康生活;科技也一天天的进步,尤其是医疗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认识,应该得病的人越来越少。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得病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怪病层出不穷。为什么??? 二、病从口入与我们对水的不设防; 中国有句古语:病从口入; 我们了解到,从口腔进入的有食物、空气和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身体有多种感觉器官帮助我们免除污染对我们自身的伤害。例如:我们有视觉、嗅觉和触觉等;当我们吃食物的时候,如果看得不新鲜,我们会拒绝它进入口腔;如果闻着腐败变味,我们也会拒绝它伤害身体;如果摸得发粘发软,我们更不会吃这样的东西。我们面对空气,同样会选择空气新鲜的空间去呼吸,如果有污染,我们会逃离。然而面对水,我们却从来不设防!有的时候我们看到水浑浊,我们依然在喝;我们闻到水有味道,却无动于衷。我们在水面前,感觉器官起不到任何作用。恰恰就是我们面对水的无能为力,而让我们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危机。

饮用水与人体健康

1水是生命的基础 人体是由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6 大类营养素构成的, 其中水的含量最多 (见表1). 表1人体中水分的含量 人体胎儿婴儿成年人老年人 水分含量?% 90 80 70 60 水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主要有消化食物、以体液 来溶解营养物质、传送养分到各个组织、担负吸收和运 输任务、排泄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持细胞形 态、提高代谢作用、调解体液(血液、淋巴液等) 粘度、改 善体液组织的循环、调解人体体温、保持皮肤湿润与弹性, 人体的所有代谢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人体需 要量最大的营养素, 人体每天约需2 500mL 的水, 其中以饮水形式补充的约1 200mL , 每天经人的呼吸 和皮肤蒸发的水分约1 000mL , 因此, 只有及时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 才能维持身体代谢和健康, 水是 生命之源. 2水质与人体健康 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体的健康发育, 近几十年来, 随 着现代化工业特别是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农药、化肥等工业的迅速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与日 俱增, 目前已知的有机物约700 万种, 且在持续快速增加, 据有关专家估计, 现已有96 000 种有机物通 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进入了人类环境, 特别是水环境[1 ]. 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来自3 个方面: 病 菌、有毒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有机污染物. 病菌通过高温或其它消毒措施可以杀死; 有毒重金属元素如果 在水中含量过高, 就可能引起人体各种病变;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大致可分为3 类: ①天然有机物. 是动 植物在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腐烂分解所产生的大分子有机物. ②人工合成有机物. 工业废水, 农业用化 肥、杀虫剂、除草剂的流失, 医院污水, 乡镇企业排放污水及生活污水是水中人工合成有机物的主要来 源. ③卤代有机物. 自来水传统净化工艺中的加氯消毒是饮用水中卤代有机物(三卤甲烷: CHCl3, CHCl2B r, CHClB r2, CHB r3) 的主要生成源. 迄今为止, 人们已在水中分离检测出2 221 种有害污染物, 其中765 种存在于生活用水中. 通过大 量的毒理学研究, 并对生活用水中常发现的350 种有机污染物的毒理作了鉴定, 其中20 种

饮用水的健康重要性

饮用水的健康重要性 顺程实业有限公司严格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开发、来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全程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顺程实业有限公司一直与美国OSMONICS、KDF、FLECK等国际著名净水设备厂商密切合作,在国内净水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永保技术领先,为消费者生产确保饮水安全的净水器系列产品.优良的品质,完善的服务,使我们的产品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到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得用户信赖。 “安之源”是深圳市顺程实业有限公司旗下主打品牌之一。 饮用水的健康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清代养生家朱彝尊的《食宪鸿秘》十分重视饮用水对健康的作用,强调饮用水的重要性。朱彝尊提出了“惟水谷不可不精洁”的古训,他认为“从来称饮必先于食,盖以水生于天,谷成于地。天一生水,地二成之之义也。人非饮食不生,自当以水谷为生。肴与蔬但佐之,可少可更,惟水谷不可不精洁。”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水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水,那么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今天人类的生命和其他一切生物的存在。一个人三天不吃饭可以,但三天不喝水就不行,可见水对生命及其重要。 人是水做的:受精卵的含水量为97%;新生儿为80%;成年人为70%;老年人为60%以下。从这个意义上讲,缺水导致老化!水质决定体质! 人是水养的: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有水参与:如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食物消化、营养输送、废物排泄、体温调节、关节润滑、皮肤滋润、眼球活动……等.所以,生命离不开水。 人是水害的:科学和文明的高速发展给地球带来的严重污染,使湖泊不再碧绿,大海不再蔚蓝。水污染已成为人类疾病之源,养育了人类的水反过来却成了人类无形的杀手。 许多家庭都是烧开水喝,但是如果水中有些泥沙,铁锈,即使烧开,还是存在。而且开水中还有一种叫做三氯甲烷的致癌物质,原因是因为现在自来水都是用氯气消毒,现在国外发达国家都放弃了用氯气作为消毒剂,烧开水被称为“死水”,饮水中的氧气分子已经挥发了,凉开水养花花不活,养鱼鱼不活。西方发边国家从不把烧开的自来水作为饮水。 3.15晚会产经报道不法分子利用医疗废料制作饮水桶,部分桶的原材料及寿命无法保证,不但不是纯净水,还成了“脏水”,而且桶装水存放周期短,二次污染现象严重,越来无多家庭放弃桶装水。水的安全最重要。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水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表明:全球80%的病症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造成的;全球50%的癌症与饮用不水洁有关。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统计:全国约有7亿人在饮用大肠菌超标水,3亿人在饮用含铁量超标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0。7亿人在饮用高氟水,0。5亿人在饮用高硝酸水。 公司名称:深圳市顺程实业有限公司 公司网址:

免疫与人体健康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1、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者体质健壮。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 2、抗体: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疫苗:微生物制成的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习惯上,常将用细菌制备的生物制品称为菌苗,用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或螺旋体等制备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广义上的疫苗包括菌苗。 4、菌群失调: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和正常菌群之间以及正常菌群中各细菌之间,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如果生态平衡失调,以至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 5、炎症:机体组织受损伤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应答,以局部血管为中心,典型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可参与清除异物和修补组织等。 6、免疫佐剂: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能非特异性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 7、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用化学、生物、生物化学方法衍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抑制或影响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8、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9、胚胎性抗原:在胚胎发育出现过,在胚胎发育后期受到抑制,出生后在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在组织癌变后又可重现。 10、亚健康: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亦即暂时性的生理功能失调,从而造成:精神紧张综合症;疲劳综合症;疼痛综合症。 11、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各种异物、并把它们杀死、降解、排除的过程。根据进化程度、识别能力、清除效率,可区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1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其本身只有反应原性,但没有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的抗原物质。如某些药物(青霉素,等)、多糖、类脂。 13、抗原:是指那些能够刺激和/或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效应)淋巴细胞,同时又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14、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被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简答题 1、简述细菌和病毒各自的致病机理。 细菌致病机理 I 在适宜条件下,细菌一般经20-30分钟就分裂一次,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合成一些对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

环境与人类健康

环境与人类健康 环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爱护我们的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45亿年前,地球开始形成,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优美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物质基础,让人类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存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物质的不断追求,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地球的环境加速恶化,生态失去平衡,从而严重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人类已经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 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环境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只是在古代时表现为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以及过度垦殖引起的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并且这一问题一直延续至今,仍然是当代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环境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内容,自然资源大量被消耗和破坏,工业“三废”引起的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危害。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经肾、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人体除了通过上述蓄积、代谢和排泄三种方式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外,机体还有一系列的适应和耐受机制,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

水与健康科普知识

水与健康科普知识 1.人与水的关系:水比食物更重要 美国著名水专家、营养学家马丁·福克斯博士在权威名著《健康的水》一书中说:“水比食物更重要,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几周,但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脱水而死”。 ? 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林秀光先生说:“健康的秘密尽藏在 水中,如果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 李时珍: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 六环水理论: 2004年9月,中国保健协会公告了水分子簇研究的世界权 威、韩国专家全五植教授的研究结果:能够进入人体细胞的 水是六环水。为此,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中国保健协会 成立功能水分会。 水通道基础理论 美国科学家阿格瑞于1988年成功分离出细胞膜蛋白水通道结 构,解释了水通道对水分子的高度选择性,获得2003年的诺 贝尔化学奖。 水通道的结构:美国科学家麦金农于1998年解出离子通道三维空间结构,解释了每秒通过一亿个离子的原因,揭示了容纳钾离子、拒绝食盐中钠离子的通道开关等,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赵治宇,2004年12月发现酯膜结构,。 首次观察到单个水分子利用渗透方式穿透细胞膜有希望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 2人为什么要喝好水: 水质决定体质 ? 水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的基本物质:血液里占83% 脑组织占75%肌肉组织中占76% 骨骼里占22%

? 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 ;胎儿时约占90%;婴儿时约占80%;青壮年时约占70%;老年时约占50%-60%。 ? 婴儿皮肤油滑粉嫩,老人的皮肤干瘪无光。人体衰老与人体含水量有关,保证人体的含水量能延缓衰老。 ?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它参与人体所有的生理活动: 新陈代谢、消化吸收、输送养份、排泄废物、体液循环、平衡体温、润滑关节、保持血容量。 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人体是由水、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六大营养素组成,其中水占了人 体的70%~80%,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人是水做的。 人体内的一切化学变化都是在水介质中进行的,人体的新陈 代谢、系统平衡都必须依赖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围绕在 人体细胞四周的水,即使只减少2%,也能导致人体内的能 量降低20%。没有食物,人可以存活几周,但没有水,生命 仅能维持几天。 ? ——水是细胞液、体液、 淋巴液、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水进入细胞有特定的通道, ? 且只有6分子团水可进入细胞, ? 细胞内一旦缺水, ? 细胞内的水结构遭到破坏, ? 细胞便衰老、死亡, ? 老人为什么干瘦? ? 酸性体质的危害: 酸性体质,血液色泽加深,粘度增大甚至发黑,而且浑浊。 酸性体质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弱,身体的抵抗力降低,引 发各种疾病,使皮肤变粗糙、多皱纹、色素沉淀,甚至脸色 变得青黑。

水污染与人体健康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上课时间:2012 – 2013 学年第2 学期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2013 年 6 月 1 日

0% 20% 40%60%80%100%城市水域城镇水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关键字:水污染 污染源 节约用水 循环用水 提高利用率 在这里,我就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展开以下论述: 1、有关污水的数字: 据调查,我国有65.4%的人常年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其中大约有 7 亿人饮用大肠菌群超标的水,1.6亿人饮用含有有机污染物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据京、津、沪、渝等8城市的病因调查,水源污染使这些城市市区发病率高于郊区3倍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① 。如下表图: 有关部门要求②,到2002年,全国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吨/日。集中处理率达25%。据测算,仅处理厂的配套管网投资将达850亿元,至2010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将达40%。预计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③。 2、水质三大污染源 :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④。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惩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

免疫与健康心得体会

免疫与健康 摘要:免疫能保护人体免受病毒和疾病的伤害,为我们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内环境。免疫是指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对异物进行识别排除消灭的过程。健康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人们的健康试试受着威胁,所以我们要加强警惕保护我们的身体。 关键词:免疫、内环境、免疫系统、三道防线 本学期学了生命科学与导论,认识到了许多有关人体健康问题。身体健康对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快乐的生活就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健康又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环环相扣,要健康就要靠我们的免疫系统起防卫作用。 健康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社会等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则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人一出生,免疫系统就伴随于人。 首先是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主要由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其他器官内的淋巴组织和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组成。免疫系统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与各种致病因子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在个体发育中也需抗原的刺激才能发育完善、

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也会对人体极为不利,有因为免疫系统过弱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也有因为免疫系统过强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人体的识别能力异常容易导致过敏现象的发生,免疫系统异常也会对自身的健康细胞作出反应,引发自身免疫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 人提供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粘膜构成的,他们不仅可以阻止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它是由人出生以后才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系统,特点是出生以后产生,且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裹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1、吞噬细胞 2、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包 裹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T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表现出特异性免疫应答,该应答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故称细胞免疫。免疫过程通过感应、反应、效应三个阶段。 体液免疫: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致敏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浆细胞没有识别性。合成免疫球蛋白,与靶抗原结合的免疫

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 13级太阳能一班 郑杰1310211136 众所周知,环境的压力现在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事情。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对环境保护不加重视,他们应该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污染是有多么严重,也看到了相关的视频资料。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一、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一般所称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 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中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了赤潮。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一方面,赤潮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另一方面,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而水污染又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

水与人体健康

水与人体健康 摘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如是说,诚然,水是万物之源,更是与我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却生活充满毒性的世界水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在遭受劣质水的侵害,它一点点吞噬着我们的健康,无法与水分隔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关键词:毒性,环境激素,巴马长寿村,健康水,最佳饮水时间,保护水资源。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不需要阳光的生物,有不需要氧气的生物,但是绝对没有不需要水的生物。可以说,水是万物之源,因为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繁殖、代谢、适应都需要水的参与。 如果没有水,那么生物的各种生理反应都不能顺利进行,因为水是各种生理反应所必需的良好溶剂和介质;如果没有水,那么人类将不能繁衍后代,因为人类精子内的水分高达百分之九十;如果没有水,那么最辉煌的古代文明不会存在,因为只有水能创造良好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虽然水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会把它忽略,以致于我们对它所知甚少。 水—你真的了解吗? 从古至今,人类对水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即使如此,人类对水的认识仍然很肤浅,当今社会,对水的认识可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宇宙观、宏观、水的微观和亚微观、水渺观,而我们对自己体内的水的认识可以划分为整体、组织、细胞学、分子学、分子层次和量子生物等

五个层次。事实上,我们如今对水的认识还不足其真实面目的万一。就从我们生活中说起,我们对水的认知就存在很多误区,例如,大多数时候,我们饮水都只是为了解渴,却忽略了水的营养及保健功能,只注意水的安全,却忽略了水的生理作用。之所以会存在这种认知上的误区,往往都是生活中各种人们熟知的关于水的广告误导了大家,在这些广告中,水都被没有科学根据的夸大,以便于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商家盈利的目的。基于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对水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十分有必要。而对水的认识,就要先从水污染的问题谈起。 充满毒性的世界水系统 随着社会进入经济时代,科技的高度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世界水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当今世界上,大多数世界河流都遭到了有毒工业的污染,而且看不出任何缓解的迹象,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预测,到2025年,工业将耗费2倍与现在的水,而工业污染将达到现在的4倍,不但如此,全球水环境还面对另一个严重的威胁,那就是污水未经处理的排放,20世界80年代,全世界各种水体中检查出2221种污染物,在中国,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200多万人都有受到高氟水的危害,高砷水也危害着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区,另外,在我国的农村还有将近3800多万人在饮用着苦咸水,苦咸水在长期饮用后,将导致人的肠胃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饮用水与健康知识要点

第七,活水,即水的营养生理功能没有退化的水,有生命活力的水。(此句在下文中) 饮用水与健康知识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水质好坏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以来,人口膨胀、工业发展、生态破坏等因素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在内的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水体中污染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断增加,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同时,各种突发的水污染事件,如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2006年广东北江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等等,又不时地威胁到自来水的水源水质。 在我国,环境水体中被广泛检出的危害性最大的几类污染物质有重金属、毒性有机物、三致有机物、内分泌干扰素等。重金属污染物毒性最大的主要包括铅、砷、镉、铬、汞、镍等,该类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则无法通过人体自身进行代谢,而是在体内日积月累地终生累积,并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其对人体危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体现出来,主要会导致智力发育不正常、神经性疾病、皮肤癌、内脏器官病变和癌症等疾病。毒性有机物会导致使用者的身体病变和中毒。三致物质会逐渐诱发各种癌症病变,以及发育畸形,以及遗传突变等现象。而内分泌干扰素是最新被认识的一类具有非常强的危害性的有害物质,其生殖与发育毒性可使人体生殖机能下降或导致异常生理现象,其免疫毒性和致癌性可降低人体免疫力并诱发肿瘤,其神经毒性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损害神经系统、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更为严重的是,该类物质还会通过遗传影响到后代甚至第三代的生长和健康。 当前,虽然我国的生活饮用水(自来水)水源水质的现状已非常令人担忧,但是自来水的生产工艺却基本还是沿用几十年前的陈旧工艺,而且大多数自来水管网的使用历史已经很长,其对自来水进行远距离输送后对水质的影响也很明显,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到达用户家庭的自来水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以及使用感观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自来水厂在进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大气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世界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由于大气污染物中悬浮颗粒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受到各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即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是悬浮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因此,国际上很重视对PM10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了空气中PM10的质量标准。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于1985年将原始颗粒物指示物质由总悬浮颗粒物(TSP)项目修改为PM10,我国也于1996年规定了PM10的二级质量标准为100ug/m3。随着认识的发展,美国环保局在1997年再一次修改美国国家大气质量标准,规定了PM2.5的最高限制值,以降低这些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北京等大都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PM10的污染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部门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1.PM10的基本特性、污染现状 1.1 PM10的基本特性 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um以下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不能靠自身的重力降落到地面,因此,又被称为“飘尘”,它空气中可漂浮几天,甚至几年。其在空气中的迁移特性及最终进入人体的部位都主要取决于颗粒物的粒径大小。研究表明,10u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鼻腔,7u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咽喉,小于2.5um的颗粒物(即PM2.5)则可深达肺泡并沉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与心和肺的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 目前已知的PM10的化学成分包括可溶性成分(大多数为无机离子,如硫酸根、硝酸根离子等)、有机成分〔如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等、微量元素、颗粒元素碳等,有时PM10上还吸附有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对PM10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化学成分越复杂、毒性越大。这是因为小颗粒的比表面积大,更容易吸附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并使这些有毒物质有更高的反应和溶解速度。 1.2PM10的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非常严重。对几个大城市检测结果表明比美国1997年颁布的标准值高2.8-9.7倍。由此可见,控制PM10污染,减少PM10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PM10对环境的影响 虽然大气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对环境的危害极大。轻者污染建筑物表面,影响市容,重者对能见度、温度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2.1PM10对能见度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气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就一直是环保部门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在大气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颗粒物对城市大气光学性质的影响可达99%。大量的研究表明, PM10和PM2.5的性质与能见度的降低密切相

水与健康知识问答

目录 一、水与健康知识问答...................................................................................................... - 1 - 1、什么是水?............................................................................................................ - 1 - 2、分子团的大小对水有何影响?............................................................................ - 1 - 3、我们常见的水属于何种分子团簇?.................................................................... - 1 - 4、人体的细胞能吸收什么样的水?........................................................................ - 1 - 5、水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 1 - 6、失去水份对人体有何影响?................................................................................ - 1 - 7、水的“媒体”作用是什么?................................................................................ - 1 - 8、饮水的处理主要针对什么问题?........................................................................ - 2 - 9、什么是水的退化?................................................................................................ - 2 - 10、水的污染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 - 2 - 11、如何解决水的污染和退化?什么是活化水? .................................................. - 2 - 12、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水的七项标准是什么?.............................................. - 3 - 13、人需要喝什么样的水?...................................................................................... - 3 - 14、饮水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何意义?.............................................................. - 3 - 15、水中所含微量元素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 3 - 16、喝开水对人体健康有益吗?.............................................................................. - 3 - 17、为什么说“人体的酸性化是万病之源”?...................................................... - 4 - 18、有哪几种水不能喝?.......................................................................................... - 4 - 19、高能量活化水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帮助?.......................................................... - 4 - 20、为什么说“水是百药之王”?.......................................................................... - 5 - 21、高能量活化水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 5 - 22、高能量活化水在保健方面的神奇作用主要有哪些?...................................... - 5 - 23、高能量活化水在美容方面的神奇作用主要有哪些?...................................... - 6 - 24、高能量活化水用于家庭烹饪有哪些好处?...................................................... - 6 - 25、健康营养“钻石搭档”的含义是什么?.......................................................... - 6 - 26、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长寿村”?.................................................................. - 6 - 27、“长寿村”居民长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7 - 二、饮水机与能量产品知识问答...................................................................................... - 7 - 1、目前市面上有哪些水种?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 7 - 2、纯净水有什么特点?是否可以作为饮用水?.................................................... - 7 - 3、离子水机有什么特点?离子水能否长期饮用?................................................ - 7 - 4、为什么说离子水不是健康好水?........................................................................ - 7 - 5、磁化水机有什么特点?........................................................................................ - 7 - 6、频谱水机有什么特点?........................................................................................ - 8 - 7、桶装水是否可靠?................................................................................................ - 8 - 8、用“水电解器”来判定水的净化是否科学?.................................................... - 8 -

饮用水调查报告

饮用水调查报告 篇一:饮水与健康调查报告 课题组成员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查阅资料,收集分析生活中不健康饮水方式,与健康的饮水方式,提出该怎样正确饮水的建议。 (关键词):健康、饮水习惯、饮水方式 (引言):喝水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但人们对“那些喝水方式是不利于健康,怎样喝水才是正确的并不了解,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了解饮水与健康的关系,重视饮水,并为人们日常饮水提供合理建议,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研究调查的过程及内容): 1、查阅并整理资料文献,我们从20XX年9月13日开始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所需资料 2、专家访谈,问生物、化学老师相关专业知识 3、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多次聚集在一起就所得资料文献进行讨论分析 研究调查所得及分析 〈一〉饮水的作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蔚蓝的星球上,我们的身边到处流满着水,所以人们会常常忽视水的存在,可水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科学证明,人不吃

食物大约可活二周甚至更久,但若滴水不沾至多可活7天,所以说水是一种我们人体不可少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结构的基本成分。就人体而言,水约占体重的60%—70%,婴儿则高达80%。人体每日需补充2000—2500ml水,扣除食物及其氧化所产生的水1000ml左右,每日须饮水补充1000— 1500ml。 一、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可以溶解各种营养物质,像脂肪和蛋白质等,使这些物质能够被人体吸收,水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传送到各个组织细胞当中,再把代谢出来的废物排出体外,水可以保持细胞形态,提高代谢作用,改善体液组织的循环。 二、水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帮助消化,排泄废物,润滑关节,平衡体温、维持细胞机能以及维持淋巴、血液等人体一切组织的代谢。因此,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与水有关;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儿童死亡、7000万人患肝炎病与水质的污染和退化有关。为了保证人类健康,wHo《生活饮用水水质准则》对饮用水的安全性做了规定,符合其规定的称安全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健康水”概念应运而生。 三、对人类来水,水是仅次于空气的最必需的物质,饮水除了大家知道的有调节体温,排除废物等功效外,还有以下诸多特殊疗效: 1、镇静作用:心情烦躁,情绪不稳时,慢慢饮少量水,有一定安神

免疫与人体健康浙江工商大学

1、谈谈乙型肝炎疾病及现状,乙肝在生活中的传播途径、乙肝检查指标的内容及含义、乙肝两对半检查的重要性、如何预防乙肝。 ●乙型肝炎现状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流行最广、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危害最重,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在我国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约占一半以上,而病毒携带者达10-14%,构成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达1.3亿人,30%至50%的病人通过母婴传播而感染。 ●乙肝的传播途径 ①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②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病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感染等。 ③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源透析患者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④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⑤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⑥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血液、胆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乙肝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的检查和乙肝两对半检查。 ①肝功能的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的功能基本状况。 通常医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包括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酰转肽酶(GGT), 白蛋白/球蛋白(A/G), 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 ②乙肝两对半检查 检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学标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 ?“乙肝两对半”作用有三: 1. 判断有无HBV感染; 2. 判断HBV感染者传染性的大小; 3. 作为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及疗效判断的依据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乙肝两对半”结果及意义: ①HBsAg、HBeAg、HBcAb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