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厥与隋唐民族关系研究综述

突厥与隋唐民族关系研究综述

突厥与隋唐民族关系研究综述

突厥与隋唐民族关系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突厥与隋唐民族关系研究的分析总结,尽力展现一段明晰而重要的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以便广大学者去分析、研究,同时也志在强调突厥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突厥;隋唐;民族关系

一、学术史回顾

隋唐是我国民族融合重要时期,而突厥也是同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民族。因此,突厥与与隋唐关系史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用毕生精力专注这一研究。当然,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厚,使之成为史学界重要组成部分。张李《突厥的兴衰及归宿》[1]主要阐述了突厥的兴起、衰亡并归附于唐以及唐对西域管辖的历史,并以此说明这段历史对中国的现实意义。赵醒《突厥灭亡原因浅析》[2]则深刻分析突厥灭亡的原因,论据颇为新颖,值得深析。张雄《从突厥内徙看唐太宗的民族政策》[3]则通过分析突厥的内徙而升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而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不仅解决了唐初的突厥问题,安定了北方边疆,还进一步促进了突厥人民和内地各族人民的友好关系,发展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唐帝国。吴玉贵在其《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4]一书中详细的介绍了突厥民族的渊源、兴起及衰亡,以及与隋唐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关系。书中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实物加以辅助论述,使得权威性更强,立论也更严谨。林澣著《突厥与回纥史》[5]则详细向广大读者说明突厥的族源、兴起、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及与隋唐的关系,也是一部很有见解的著作,给研究注以新鲜的血液。诸如此种优秀的研究成果真的很丰富,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正是广大学者笔根不辍地投入研究,我们才会看到这么多的优秀成果,才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文献综述 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神话记载的是神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总的来说,前人主要从内容、思想观念、民族文化等方面对中西神话进行了比较。 1、内容上差异性 (1)中国神话注重对女神的赞颂,西方神话中则是男性受到特别的尊崇。 高红樱在《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中认为:在人类起源上,中国的神话中说,女神女娲造人,独立创造了人类,之后炼五色石补天,除恶龙,逐猛兽,填塞洪水,使民众重新安居乐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表彰自己的功劳,也不炫耀自己的声誉,因而被尊为“功劳上达九天,下及黄泉”的慈爱、谦逊、伟大的人类母亲。此外,“精卫添海”的神话中,炎帝之女女娃被水淹死,化做一只精卫鸟,衔西山树枝、石子以填东海,表达了中国女子改造自然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希腊神话则把创造人类的功劳归于男神普罗米修斯,所造之人也仅仅是男人,没有女人。而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却是宙斯为惩罚男人由众神拼凑出来的。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贫穷、饥饿、瘟疫、疾病、战争和死亡。希腊神话中明显的反映的是扬男抑女的思想。 (2)中国和西方关于诸神诞生的神话有巨大的差异。 陈素萍在《浅谈中国上古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异同》一文中谈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大多是因感生受孕而出生,如关于颛顼的出生是“瑶光之星如蜺,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关于少昊出生据记载是“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白帝朱宣”;女狄吞水中月精而生夏禹,姜嫄感巨人足印而生周人始祖后稷,庆都感赤龙而生尧。西方神话中却绝少此类似的感生神话。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多是神与神、神与人交媾衍生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中的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斯神统中诸神皆为宙斯的血亲。宙斯是名副其实的“万神之父”。 (3)中西方神话体系不同。 杨姗姗在《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认为“古希腊的神话世界犹如人间,最高统治者是众神之神宙斯,在他的统治下,有大臣即各种各样的神。他们分工明确,血缘清楚,各司其职。如雅典娜是智慧的化身,专司纺织、雕刻、制陶等专业技术;太阳神阿波罗主管光明、青春、医药、音乐和诗歌;中国的神话世界虽然也有创世纪神盘古、女娲和后羿、夸父、禹、蚩尤等超自然力的神,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血缘关系清楚、社会分工明确的神世界”。 2、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谈谈文科研究生的读书、研究和论文写作 陈国新赵晓刚 摘要:对文科研究生应如何读书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论文选题和写作进行了讨论。认为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要坚持史、著、论相结合,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要与做读书笔记相结合,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提出研究生要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要妥善处理研究方向和选题的关系,要认真对待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和写作。 关键词:研究生;读书;研究;坤问;选题 作者简介:陈国新,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赵晓刚,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根据我自己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长期培养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经验,着重谈谈文科研究生怎样读书,怎样搞科学研究,怎样进行论文选题与写作,供新导师和研究生治学参考。 一、研究生读书的特点和要求 1、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 研究生的读书首先要有读书计划,而且必须完成这个读书计划。没有读书计划,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基本上就是打烂仗,保证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要立足专业,将来靠专业所学安身立命。这是长期的、大的读书计划。研究生读书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专业读书计划。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管着研究生三年的读书计划。第二个层次是研究方向读书计划。研究生入学就有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对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来讲毕竟太大,还要细化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至迟在第三个学期要尽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拟订研究方向的读书计划。这是中期计划。第三个层次是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读书计划,有了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细化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而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导师怎样指导研究生?首先就是指导研究生制定这三个层次的读书计划。 2、研究生读书要史、著、论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书目的选择,计划的拟定,必须史、著、论相结合。所谓 "史"就是每个专业、每个研究方向甚至每个选题的学说史。研究生研究、做学问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站在前人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向历史学习。每个专业必须搞通本专业学术史。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地产物。”没有史做基础,论文跟工作报告差不多,就没有理论深度,缺乏历史感,轻飘飘的。有史的基础,选题、论文才能变得厚实起来。所以读书计划必须先读专业学说史。所谓"著"指的是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著作、文献。经典著作就是可以称为大家、名家的著作、文献。比如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经典著作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经典著作、文献。读经典名著,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生读书的基本功。研究生与本科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本科生以读教材为主,研究生以读原著、文献为主。原著、文献与教材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研究生掌握了原著、文献,就知道教材内容的出处、来龙去脉,即源头所在,这样研究生就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驾御教材,理解和讲授教材,毕业后也就能够去教本科生。经典著作与史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史"比作一个常青的"藤",那么经典著作就是在"藤"上结的一个又一个的"瓜"。掌握了史来读名著,就好比"顺藤摸瓜"。所谓 "论"就是学术论文。这也体现研究生与本科生学习的不同要求。教材长期稳定,而学术日新月异。研究生怎样掌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主要就是通过日新月异的学术论文。研究生要学会看学术论文,坚持看新杂志、新论文,一周10篇左右,养成习惯,这样知识就永远不会过时,就能把握这个专业、研究方向、选题的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因为论文总是从理论上探讨最新的东西、体现不断发展的东西。有经验的导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和书目,就包括史、著、论这三个方面。我们学会了这个方法,按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推进,功底就扎实。就可以避免时下有的青年教师拿一本教材就去开新课误人子弟的做法。 3、研究生读书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无论哪一个层次的读书计划,都必须完成。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这么多的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一般要求研究生平均每周要读500页书。这就有个读书方法的问题。关于读书方法,前人已有许多经验。比如,我国著名文学家杜宣先生认为,天下之书,浩如烟海,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目治之书(看看即可)、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巩固基础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3)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唐朝的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2)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玄奘西游天竺,义净从海路到天竺。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波斯:隋朝时互遣使节;唐朝时其国王居长安;许多波斯商人在唐开设“波斯店”;波斯舞蹈传入中国。 (2)大食:唐高宗时通使交好,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3)东罗马:有使节往来,进行技术交流。

中国古代文学2——隋唐五代文学 教案 第一节唐代文学概述 一、唐代文学的繁荣 1、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诗歌群峰中的珠穆朗玛。唐诗以其所表现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弘气度,以及精妙绝伦的艺术风采,被后人称为“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2、诗歌之外,散文、传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也是在唐代产生的。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1、唐朝统治者奉行开明政治。 2、经济力量雄厚,国威大振,民气高扬,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裕的精神食粮。胸怀开阔,气度恢弘,精神昂扬。 3、统治者实行文化兼容政策。 4、科举考试重文采,试诗赋。 5、皇帝身体力行,使有唐一代诗歌创作蔚然成风。 三、唐诗的发展轨迹 1、初唐:准备期; 2、盛唐:繁荣期; 3、中唐:巨变期; 4、晚唐:退潮期。 第二节初唐前期诗歌 一,宫廷唱和与“上官体” 初唐前五十年间的著名诗人,不少是由陈、隋入唐的。诗坛的创作主体,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尤其是围绕着帝王的众多重臣和文人学士。他们的诗歌,即多为应制及奉和之作。其中除少数抒发政治情怀和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具有昂扬和刚健的风貌以外,大量的是歌功颂德与点缀生平之作。上官仪是初唐前期最为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征是“以绮错婉媚为本”,有“上官体”之称。 二,王绩 王绩为人清高自持,纵情山水,佯狂傲世,他的诗文作品常常是以嬉笑怒骂之笔,寄托不平之气,以排遣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苦闷。他的诗,没有沾染宫体诗的脂粉气,艺术风格带有疏野淡朴、自然清新的特征。《野望》是他的代表之作。

第三节初唐后期诗歌 一,初唐四杰 “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虽然他们的创作活动都是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但王、杨与卢、骆其实是两类不完全相同的诗人。卢、骆比王、杨年长十馀岁,他们的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中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言律诗。他们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在狱咏蝉》等,都是优秀之作。 二,杜审言和沈、宋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在初唐诗坛上颇有诗名,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从他今存的诗歌来看,大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其诗笔力雄健,形象鲜明,能够将精湛的艺术构思寓于严整的格律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渡湘江》是杜审言今存诗中的佳作。 沈佺期和宋之问是武后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尽管他们在朝为官时期的创作不脱宫廷旧习,但他们在被贬流放期间的作品,如沈佺期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宋之问的《度大庾岭》、《渡汉江》等,都是写景言情的佳作。然而他们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使得律诗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他们手中得以定型化。 三,陈子昂 陈子昂对于唐诗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倡导复古革新的理论,批评齐梁诗风的绮靡,明确提倡风雅与兴寄,主张直接继承汉魏风骨与正始之音;二是以他的创作实践,如三十八首《感遇》等诗作,展示一种深沉的政治思考和内在的骨力,从而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端正了方向。尤其是他的《登幽州台歌》,更是以深邃的历史目光和高亢的歌喉,开启了盛唐之音。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第四节、初唐诗人在六个方面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1、确定了合南北文学之两长的文学发展方向。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

反对国家分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综述 目前,尽管随着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不再任人宰割,并且在国际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但是影响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既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尝试性的概括、总结,又是本人对反对国家的分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探讨。 一影响国家分裂、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 (!)国际霸权和敌对势力的影响。现在某些嫉妒、仇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军事能力强大的国家,编造谎言,利用国际舆论。大肆指责中国人权,支持影响民族团结的台独,疆独等份子。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破坏我国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力度。 (2)三股恶势力的影响。徐敬龙在《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对策研究》中认为,当前民族分裂主义往往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构成三位一体,形成三股恶势力,对我国的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构成了严重挑战。其中,民族分裂主义为患最烈。而江泽民同志指出: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分裂活动从来都是外国侵略势力策动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从来都是外国侵略势力割取我国边疆领土的内应力量。他们既背叛了祖国,也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制造事端,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危害极大。 (3)台独分子的影响。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台湾自从在陈水扁党政后,台独愈演愈烈。修改教科书、宣传台独思想、寻求国际支持等等成为了陈水扁实行台独的主要途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听中国的劝阻,执意卖大量军事武器给台湾。这些都对反对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4)媒体因素。当今,书籍、报刊、网络、影视等媒体影响极其巨大,在迅速交流科技进步及健康文化的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借机利用这种新兴的媒体手段,疯狂宣扬反动言论,极力煽动民族矛盾,意图离间民族关系。在当前的网络化条件下,其破坏性更强。 二反对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 (1)徐敬龙在《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对策研究》中认为建立、健全促进民族团结的机制机构,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分子的活动。民族关系问题是一项特殊的国家政治问题,处理和解决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能够“服众”。这就需要国家建立、健全能促进民族团结的机制、机构,遇事有规章、处理有机构,如此就具备了公平、合理地解决民族关系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的机制和机构保障。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对违法犯罪活动要依法处理,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并要不断增强各民族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和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面对当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行径,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充分信任和依靠各民族干部群众,旗帜鲜明地对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阴谋进行坚决的斗争 (2)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网络、影视,用鲜活的材料说明道理; 要改变过去那种只讲抽象原则、不敢联系实际,只讲一般问题、不敢触及热点问题的做法。同时也要做到严格宣传纪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引导,防止负面影响。杜绝在公开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和互联网中出现

隋朝时期民族关系 登州大佬李隋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第二个统一王朝的建立阶段,其疆域的确立也是“五胡乱华”之后重新走向统一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疆域不仅包括统一政权管辖下的边缘地区,而且包括大一统格局中的少数民族生活区域。隋朝立国伊始,中国尚未完全统一,其辖区仅为长城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南朝政权统治己颜于瓦解之际,不足为患,统一江南地区乃大势所趋。而隋王朝面临的真正对手是北方的突厥政权。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摆在隋王朝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这种关系不仅影响到中原王朝与突厥内部,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对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同时,隋朝亦幵始对东北地区的经营和管理,密切着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诸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促进该地区少数民族尤其是契丹族的发展,为广大的东北地区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奠定基础。 一、隋王朝与突厥的关系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强大的中原王朝的出现影响到其与突厥 政权间的关系。有隋一代,隋朝与突厥间的关系几经反复,期间突厥多次南下侵扰隋朝北部边地,隋初,隋朝对突厥南下极为忧惧,处于明显的防御态势,在这一背景下,“远交近攻,离强合弱”成为了隋王朝处理突厥关系的战略方针。 具体而言,“远交近攻”就是联合距隋王朝较远的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突厥部 落及其蕃属,而把主要精力用于距隋朝边地较近的突厥及其属部。所谓“离强合 弱”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于突厥汗国内部而言,对于与大可汗有矛盾的诸部落, 努力使其脱离大可汗统治,并促成它们的联合,从而达到分化大可汗实力之目的。 其二是隋朝支持或扶植力量较弱的部落,达到共同抗击突厥较大部落的目的,从内部瓦

隋唐五代文学。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在隋唐五代发展到了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战国以来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其中,诗歌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不到300年的时间里,遗诗近5万首,是西周至南北朝1600-700年间遗诗数量的两三倍。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位,远远超过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时间背景。 唐代建国后,唐太宗吸取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采取了土地均等化、租平化、官兵化、科学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减轻了人民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经济生产,增强了国力。与此同时,他整顿了官僚行政,改革了政府机构,使社会迅速走向稳定繁荣。从贞观到开元的一百多年间,国家政治经济达到了如上所述的繁荣顶峰。随着经济的繁荣,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从太宗、高宗到玄宗,他们打赢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缓解了东、北边界的威胁,使西部国家纷纷依附。在帝国周围设立了六个杜胡府政府,长期保持了边境的稳定和稳定。以积极友好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但是,封建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继续存在和发展。

首先,这一点在土地兼并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唐代有均分土地的措施,占据了土地的界限,但到了高宗时代,洛阳却有很多人超限占有土地。到玄宗天宝年间,更是“违法乱纪,吞并之弊超过汉代之丧”。在经济繁荣的外衣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玄宗早年虽能“大干一场”,但晚年却放纵放荡,信赖李林甫、杨国中。他的内部事务日益腐败,对外傲慢。 天宝在十年和十三年两次征征南召,彻底歼灭了全军,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玄宗为了加强边防,创办了我们的时代,埋下了边城救兵、救兵、起义的祸根。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终于爆发。这场叛乱持续了8年,唐朝的统治权受到重创,开始由盛转衰。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思想内涵,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钟聚一生情,本着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实践自己“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以笔为刀,从《呐喊》到《彷徨》,从《朝花夕拾》到若干杂文集,都在致力于解剖国民的灵魂,写出病态社会里不幸的人们的精神,揭示出畸形社会里畸形国民的性格,对民族精神中的消极方面给于彻底地暴露和批判,“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为真正的社会变革的到来从事着伟大的思想启蒙的工作,从而在一系列文学作品中给我们塑造了处在那个特定时代困境中的“中国式”看客的形象。众多学者对于看客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看客形象意蕴的研究 看客形象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形象群体,探寻看客形象的意蕴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文学 的深层内涵。郭文生《伟大的“呐喊”——浅析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1】认为“看客构成了主人公活动的主要文化背景.决定着主人公的命运与作品的结局.因此看客这一艺术形象在鲁迅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看客的理解深度直接影响着对鲁迅作品的研究深度。” 看客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蕴: 首先是表现了人性的毁灭。李楠《浅论鲁迅笔下“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2】“对这遍地皆是的麻小看客,鲁迅可谓痛心不已。麻木之外,这些看客似乎更热衷于从别人的悲哀中咀嚼快乐,这更是人性毁灭的悲哀了。”这些看客愚昧无知麻木不仁,他们不能分辨是非,只是寻找着好奇和有趣。张绍芬、顾召东《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3】中说:“就是这群生活在社会底层不明是非,不辨敌我的看客,有意无意地充当了反动势力的帮凶。”因而鲁迅本人也放言“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的健全,如何的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8】。这一点似乎是几乎所有研究者共知。 其次是在线了名族历史的悲哀。张绍芬、顾召东《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3】中说:“作者笔下的看客深受封建正统思想和统治阶级愚民政策的毒害,反过来却又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标准去规范自己,要求别人,合谋戕害一个个有违封建礼教的生命,从而竭力维护这‘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有这长达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统治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断地实行愚民政策,用残酷的封建礼教来束缚民众的思想。孔宪锋《“看客”与“茶客”的悲哀——评<药>中的无名人物及鲁迅所倾注的人本思想》【4】中

国内外民族社区研究综述 1引言“社区”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术语,由德国社会学家T?nnies(1999)于1887年提出。20世纪20、30年代,以帕克(Park R E)、伯吉斯(Burgess E W)、麦肯齐(Mckenzie R D)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以都市社区为研究对象,对“社区”一词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的阐释,并发展出一系列社区研究理论(费孝通,1999)。在该阶段,大都市内不同种族和民族居民居住地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以民族成员为社区人口构成主体,兼具社会性和民族性的特殊社区类型,即民族社区,成为研究的重心(高永久等, 2009)。 同一时期,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费孝通,1999)。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社区概念被赋予了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内涵,已经从一种具有精神和情感内涵的“社会类型”,逐渐演变成了以文化为核心、具有地域内涵的“地域性社会”(孙立平, 2001),并且在新的社会实践形式下出现了多样化的形态。在中国,民族社区主要指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内,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体,以民族社会成员的共同地缘和紧密的日常生活联系为基础的民族区域性社会,是一个兼具社会性和民族性的社会共同体,表现为小型民族社区(即一个村寨)或大型民族社区(多个村寨形成的地域综合体)。与国外民族

社区研究不同,受国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影响,乡村地区的民族社区成为研究重点。 本文以“ethnic community”、“ethnic minoritycommunity”为关键词进行国外文献检索,以“民族社区”、“少数民族社区”、“民族旅游社区”、“民族旅游村寨”等为关键词进行中文核心期刊检索,并涉及关于“土著居民”、“乡村社区”、“旅游感知”、“城市空间结构”和“乡村空间系统”等领域,共计获取18本专著和百余篇论文。基于文献分析,对民族社区相关研究领域、方法、内容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对比国内外研究的不同,并对国内民族社区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2国外民族社区研究进展国外民族社区的研究起源于民族人类学、社会学家对初民社会的原始部落研究(Boas,1974),通过典型社会学方法探索初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之后出现的以乡村社会学和乡村地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乡村地 区少数民族社区研究,主要通过定性描述来分析乡村少数民族社区的历史和社会现象(陆翔兴, 1989)。二战前后,乡村民族社区研究曾出现一段时间的停滞,重心也转移到城市民族社区研究(Willbern, 1966)。 20世纪30年代以来,城市民族社区研究一直以欧美国家为主导,主要分析城市中本土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移民聚集地的生存状况、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Rosenblum et al,

缅怀革命先烈 让英雄的足迹伴随我们成长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走近抗日民族英雄,了解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感悟民族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百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2、激发学生崇尚革命先烈的思想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爱党爱国,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打下坚实的后备基础。 二、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阅读革命英烈的故事并写写读后感,学唱有关歌曲,培训好负责人、组长和活动主持人。 2、学生收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暴行径的资料。 三、人员分工: 活动负责人:容嘉铭石鹏、吴赣、陈卓、周晓宇、陈志华、唐卓新、 活动主持人:肖岳庭、岳凯、姜奇柱、石鹏、曾敏睿、丁琳、唐卓新、彭姗 各组组长:丁琳、邓舒文、尹燚杰、黄典 各组副组长:罗聪婷、彭姗、陈卓、杨洋 三、活动过程。 (一)、岀旗、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队歌 (二)、主题队活动进行 1、主持人齐:临湘“6501”景区包括“6501”人工湖、龙潭湖、银沙滩以及周边一些文人景观。该景区是一个资源品质独特,融山水、人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优秀旅游休闲目的地。它也是一座解密的国防工程,分上、中、下三层。整个山体已被掏空,上下相通,洞洞相连,深险莫测,如入迷宫,规模之大让人叹为观止。是目前已知中南地区公开的最大人工洞窟,其建造目的功用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主持人齐诵诗歌:(齐)临湘,一生不容错过的地方(女)聆听江南和风(男)快乐在路上行驶(齐)无论熟悉或者陌生(女)心灵在临湘的土地上飘动(男)登临五尖山(齐)春绿、夏翠、秋红、冬白(女)游走在历史人文的厚重中(男)一步一景、一步一种跳动(齐)到6501探秘去 (男)回到那火红的岁月(女)到江南大漠撒野去(男)释放你躁动的心灵(女)到龙潭湖漂流去(齐)让爱融入山水之中(男)龙窟山唤醒(女)300万瑶胞丢失的家园(男)大云山福音(女)远播中南五省(男)黄盖湖传唱(女)千年忠义故事(齐)今天我们去临湘一生不容错过的地方。(停顿) (齐)今天,我们109班同学来到国家级AAA级风景区“6501”,缅怀先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站在6501山脚下,举行班级中队队会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让英雄的足迹伴随我们成长》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主持人肖岳庭、岳凯:同学们,在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举行升旗仪式。那么,五星红旗是伴随着什么歌曲冉冉升起的呢? 学生:(国歌) 主持人女:这是一首抗战歌曲。中华民族就是凭借这首歌高昂的旋律、爱国的激情,鼓舞着全中国人民团结抗日,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让我们用饱满的情绪一起来唱这首歌吧!

综述中华民族“一个”与“多元一体”理论 摘要:关于中华民族“一个”与“多元一体”的研究可以追述到19世纪出至今,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由顾颉刚发表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后引发的大讨论,而是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后引起的新一轮大讨论,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时期学者对中华民族问题的研究进行研究述评。 关键词:中华民族一个多元一体 面对全球化的潮流,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和解读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结构论的同时,我们需要看看这个问题的源头。 一、抗日战争时期关于中华民族从“一个”到“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一词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很快改变了以前的排满做法,倡言满汉一家,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这一名词在当时学者的文章、政治家的演讲乃至政府的文告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含义也不断充实,由原来主要指汉族,扩展为包含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变化,在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明显。 (一)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及其争论 1938年12月,顾颉刚在昆明创办《益世报·边疆周刊》,目的是

引起学者对边疆问题的重视,促进边疆人民和内地同胞的合作,以共同抵御野心国家的侵略。不久,他在《益世报·每周评论》发表《“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指出:“中国的历代政府从不曾规定某一部分地方叫做‘本部’,在四十年前我们自己的地理书里更不曾见过这个‘本部’的称谓。”“这个名词就是从日本的地理教科书里抄来的”,日人伪造、曲解历史来作窃取我国领土的凭证,因此必须废弃之。傅斯年在看到顾颉刚的文章后,给顾颉刚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这是信念,也是事实。”顾颉刚“读到这位老友恳切的来信,顿然起了极大的共鸣和同情”,于是撰写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章开首即云:“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从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接着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进行了论证。 第一,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只有文化的观念而没有种族的观念。到秦始皇统一时,“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就生根发芽了;第二,中华民族既不组织在血缘上,也不建立在同文化上。现有的汉人的文化是和非汉人共同使用的,不能称为汉人的文化,而只能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第三,“汉人”二字说不通。因为汉人在血缘上既非同源,文化也不是一元。中国人只是在一个政府之下共同生活的人,在中华民族之外决不该再有别的称谓;第四:斥责五大民族(即汉、满、蒙、回、藏)之说,认为“五大民族”之说是中国人自己作茧自缚,成为帝国主义假借“民族自觉”分化中国的口实;第五:当务之急就是使“种族的界限一代比一代的淡下去而民族的意识一代比一代高起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调查报告上传时间 2009-3-9 作者:北京大学理论研究室阅读次数:7284 ------------------------------------------------------------------------------- - 一、导言 1(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概况 1(问卷的设计、发放及回收 2(调查对象基本状况 三、样本分析 1(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基本认知 2(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现状 3(当前青年民族精神的培育途径 四、结论与思考 1(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的进程都表明: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种文化力量与经济创造力相辅相成。民族精神就是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就其具

体内涵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这种民族精神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其核心和灵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强调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各种社会主导价值观构成的有机整体,民族精神作为 社会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意见》强调,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第三单元第九讲 1.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而对此宋代历史学家认为,“太宗以万乘之主,而兼为夷狄之君,不耻其名,而受其佞……不足为后世法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唐太宗执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正确的民族政策②唐太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③宋代史学家民族观过于狭隘,认识比较肤浅④宋代史学家观点虽有点片面,但基本正确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A 2.右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5世纪景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唐代管辖此地区的机构应是 () A.西域都护 B.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黑水都督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高昌古城在今天新疆地区,唐太宗曾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 答案:C 3.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的标志是 () A.唐太宗时,向唐纳贡 B.8世纪前期,唐设黑水都督府 C.大祚荣建立政权 D.大祚荣被册封为渤海郡王 解析:教科书对这一问题有明确叙述: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答案:B 4.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下图是“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这幅地图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①边疆各族进一步发展,有的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②边疆各族完全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之下 ③唐朝后期北部疆域已达长城以北地区 ④边疆各族一些政权是与唐朝中央政权并立的友好政权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吐蕃所在的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在元朝时期。图示中的“政权部族界”说明,唐朝时期的边疆各族政权如吐蕃等虽然与唐朝的关系比较密切、友好,但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答案:B 5.唐朝对外交往频繁,远远超过了以往各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日交往最著名的高僧是玄奘 B.日本向唐朝派出的留学生最多 C.新罗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D.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相互往来 解析:唐朝时期,中日交往中最著名的高僧是鉴真,玄奘是中印交往中最著名的高僧。向唐朝派出留学生最多的是新罗;以唐制为蓝本发起大化改新的是日本。 答案:D 6.1972年,郭沫若在《沁园春·雪》词的上阕中写道:“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昔□□盲目,浮桴东海。晁衡负笈,埋骨盛唐。情比肺肝,形同唇齿,文化交流有耿光。堪回想,两千年友谊不等寻常。”,其中空格中应填入的人名是 () A.法显B.玄奘 C.鉴真D.义净 答案:C 7.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对外交通相对发达 C.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秩序安定 解析:四个备选项都是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应是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对外交往是双向的,如果唐朝经济文化落后于世界,就吸引不了外国与唐朝交往,唐文化也不可能光照四邻。 答案:A

《团结就是力量:伟大的抗日战争》 【背景分析】 抗日战争的解读一向是一面多棱镜,立场和视角不同,史料的占有情况及其史料选择的差异,都影响着对抗日战争的解读。基于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抗日战争作为近代反侵略专题里的重点内容,其核心是全民族团结抗战,要在“团结”两个关键字的解析中,彰显民族精神。 从史料教学的角度来说,有关抗日战争的史料非常丰富,有众多历史学者的科研成果,有丰富的地方史资料,甚至在学生的身边、家庭中就有口口相传的口述史料等等。人民版教科书本身也提供了多达19处的辅助史料,如何利用好这些史料是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尽管文字、图片、表格等史料丰富,但相互之间孤立存在,例如在说到国共合作抗战时,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和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之间,独自表述,似乎并无关联,而这样的安排是无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团结抗战”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史料教学的时候,需要对丰富的史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并且增加一些史料来使主题显得更加丰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 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对课标的理解,我们在确保抗战史的基本框架不失真的前提下,以“团结”为主题,展现一个特别的小专题《团结就是力量: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从1935年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1937年最终建立统一战线,展示团结的必要性,体现团结的弥足珍贵;从1937年开始的全面抗战到抗战最终取得胜利,展现团结的伟大力量。当历史远去之后,留给我们的已不再是那个腥风血雨的场面,更多的也不是俗套的中日友好之类的话题,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的精神力量。 由此出发,本课设计了“团结的必要”、“团结的力量”和“团结的民族精神”三个环节,并借此展开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实现普遍的大众化的抗日史与独特的主题式抗日史的结合。选择史料时,也尽量选择与“团结”的关联度比较高的史料,史料的形式主要是文献和著述等“古典”而规整的史料。 【过程设计】 导入:展示两则史料,作为教学材料,用以揭示主题,明了时间框架。 展示史料1: ……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我们对于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和平,要感谢我们全国抗战以来忠勇牺牲的军民先烈…… ——蒋中正《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1945展示史料2: 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5日第七版) 【史料运用解析】 在导入阶段,提供两段相隔近半个世纪的史料让学生去找其中共同的部分,进而得出相关结论,给学生一种直观、感性的认识:无论是当时的执政集团,还是现在的中国共产党都认识到66年前的那场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很顺利地揭示出本课“团结抗战”的主题。 展示课题:《团结就是力量:伟大的抗日战争》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众所周知,中国在隋唐时期是一个顶峰,是别的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一个发展的一个高峰,我国的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说明。 政治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唐太宗李世明,玄武门之变使他坐上皇位,他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贤相、名将、谏臣);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击败东突厥后“因俗而治”;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又吸取了隋亡教训,认识到君与民是舟与水的关系,在政治上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奖励农业生产,大面积兴修水利和开垦荒田,所以农业、手工业都有长足进步。文化上,完备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对士族制度是致命打击。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

数民族的关系和国际关系,实行友好交往的政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盛世的重要因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就有了之后的‘贞观之治’,从这以后的一大段时间里唐朝的政局稳定。但之后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采取了府兵之法以及重用藩将,委以重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另一个问题就是宦官专权,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立。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为“门生天子”。所以隋唐时期的政局长期还是稳定,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代表。 经济方面: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赋税制度采用两税法:唐朝中期实行,按资产交户税,按田亩交地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最大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上的困难。隋朝两都的兴建与大运河的开凿使得交通更加便利,农业上:生产工具改进、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利兴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上:产地分布广(纺织、陶瓷、冶铁);

【收稿日期】2010-06-22古罗斯民族问题国外研究综述 孙连庆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从19世纪前半期开始,古罗斯民族问题受到了国外,特别是俄罗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按照研 究者研究的主体思路可将古罗斯民族问题研究的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在每个不同的时期,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不同,但对于本研究课题而言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断地深化认识,对我们全面把握该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中世纪,罗斯,古罗斯民族,民族问题 [中图分类号]K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4-0068-06 总第603期Sum No.603 2010年第14期No .14,2010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 有关古罗斯民族的含义有很多种,但大体上趋于一致。有俄罗斯百科全书之称的 《从古至今的祖国历史》 一书中,将古罗斯民族的内涵定为:“是在古罗斯国家时期在东斯拉夫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俄罗斯民族、乌克兰民族、白俄罗斯民族的基础。” 古罗斯民族问题的研究涉及俄罗斯中世纪早期的历史,但由于当时俄国保存下来的有关该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极其缺乏,因此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一直很薄弱,直到19世纪前半期才得到俄罗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只是,当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语言学领域中,这是由以下两个因素所决定的:一是之前提到的资料的缺乏,研究者只能利用仅有的、零散的文献资料做语言学方面的判断;二是在众多学者看来,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民族识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能够证实存在民族固有的独立语言,那么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证明该民族的独立存在。后来,随着考古学领域在该问题上的不断突破,学者们开始试图用考古学的诸多发现来解释古罗斯民族的产生过程,从而实现证明该民族独立存在的目的。可以说,就该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综观两个多世纪以来,国外(主要是俄罗斯)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贡献。 从19世纪前半期至20世纪初期,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承认在基辅罗斯时期存在着民族语言的同一性。与此同时,他们都指出了,古罗斯语是俄罗斯语、 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的共同基础。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А.X.沃斯托科夫、И.И.斯列兹涅夫斯基、А.И.索博列夫斯基和А.А.沙赫马托夫等人。 在俄罗斯学者中率先尝试证明古罗斯民族同一性问题的是А.X.沃斯托科夫。他在揭示了古罗斯口语(方言)中的一些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古罗斯语言是从共同斯拉夫语中分离出来的,并具体指出12—13世纪时在个别的斯拉夫语言中产生了分化。他认为,在基里尔和美弗迪时代[1](p.60) 所有 的斯拉夫人的相互交流还相对容易,即他们都使 用共同斯拉夫语[2] (pp.5~61) 。 后来И.И.斯列兹涅夫斯基更加具体地研究了这一问题,认为共同斯拉夫语(古斯拉夫语)首先分成了两个分支:西和东南,而后经过了某个时期分化成了古罗斯和南斯拉夫语。研究者认为古罗斯语出现于9—10世纪。这一时期对于古罗斯语来说是非常稳固的。11—14世纪表现在古罗斯语中的方言的特点,符合И.И.斯列兹涅夫斯基的科学研究,而在15世纪时,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一、证明古罗斯民族同一性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