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第一讲 大纲

论语第一讲 大纲

论语第一讲 大纲
论语第一讲 大纲

水易茶谈论语第一讲

领导力与识人之术

知识≠智慧,践行的意义

一、领袖的艰辛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3·19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邹忌修讽齐王纳谏》: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17 子夏为莒[jǔ]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企业招聘人才模式或类型:1、找和自己相同的人2、找急需(互补)的人 3、有意识的储备各色人才

团队是指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一群人,以游戏为例:能抗的T,能攻的主攻手,奶妈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主管衡定下属,须兼听,不可偏信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招聘求君子,管理需温宽

14.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彼得原理:给老虎一座山,给猴子一棵树。企业用人,总会将能干的人派去做公司紧缺人才的岗位,结果却容易出现不适应,紧缺的岗位未必是能干的人才的专长。所以,调任需谨慎。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通宵达旦,多少回担惊受怕……作为老板与副总们,艰辛困苦,当然需要所有人的理解

二、观人识人方能选对客户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看人的眼神,可以读出人的性格;听人的心音,可以判断人的真诚

眼神所代表的含义

1、祥和的眼神——眼神清澈,明亮温暖而迷人。

{策略} 客户已经心动了,加油

2、强而有力的眼神——具有权威性,咄咄逼人,仿佛已看透你的心,将做出决定。

{策略}不要惊慌,沉稳应对,临阵逃脱无法达到目的。

3、怀疑的眼神

{策略}开朗诚挚的笑声能化解尴尬,用事实证明他们的疑虑是不必要的。

4、愤怒的眼神——对方心中有着不满和厌恶,可能一触即发,要小心这种眼神,如果你是肇事者,赶快赔罪吧!别忘记,客户永远是对的。 {策略}道歉是最好的政策,适时的幽默可以带来转机。

5、惺忪的眼神—— 一副睡不饱的样子,个性优柔寡断,思想不连贯,无法专心。

{策略}简单明了的说明,外加一点点压力。

6、朦胧的眼神—— 眼睛如同蒙上一层薄纱,看起来有点哀伤,个性软弱,有时却也会对人恶言相向。

{策略}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用来治疗眼神朦胧的人效果更好!

7、迷人的眼神—— 明亮生辉、充满感性,又称为“桃花眼”,让人着迷不已。

{策略}该小心的是你啦!当对方步步逼近时,请以公事为重,以免做了赔本生意。

8、飘忽的眼神—— 眼神闪烁、慌张,斜眼看人,他们嘴里说的和心里面想的完全不一样,信用度低。

{策略}换另一位客户吧!

9、眼神四忌—— 不论何种眼神,最忌讳下面的“四露”,如果你的客户露出下列的眼神,你可得小心应付,才不致招惹麻烦。

A、露光—— 眼光浮露,看起来狡猾多变,心思敏捷,面对这种客户,头脑一点要灵活运转,才不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策略}坚持原则,小心应对,不要对自己无法做到的事许下承诺。

B、露神—— 这里的露神是指眼神流动不定,表示愤怒或是心绪不宁。

{策略} 先谈些轻松的话题,让客户的情绪得以平静下来。

C、露威——眼神威而不露的人,平易近人,但是若露出威严十足的神情,经常会让人不寒而栗,很想与其保持距离。

{策略} 态度果敢、坚决,即使你已吓得手脚发抖,依然要保持风度,坚持到底。

D、露煞—— 眼神愤怒、锐光四射,若再加上满眼血丝,更是令人畏惧。

{策略}一旦遇上眼神露煞的客户,若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引发的,就诚意的道歉吧!如果不是,不妨另约个时间,不然你得用幽默感去挑战他们的自制力了。

补充阅读材料:

九型人格与《人物志》

不懂识人,容易交错朋友,找错合作伙伴,招错人,也不容易把下属的才能充分发挥。

面相学简介:中医望闻切问是基础,《人物志》、《冰鉴》为朝堂之学,《麻衣》等为江湖之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卓越领导

A:九型人格

一号:完美型

1、行为动机:做事力求完美,有原则、有标准、理性正直,时常压抑自己人性中不宣的一面,怨而不怒。

2、事必躬亲,做事细心,太注意小节,将精力消耗而无法有大建设、大进展。

二号:助人型/全爱型

1、满足他人需要,助人成功,不断付出

2、行为动机:渴望被爱,受人感激和认同,善解人意,有同情心。

3、不在乎将时间为别人付出,可能有一天会忽然发现自己身心俱疲,累垮了。

三号:成就型

1、努力作个成功的人,名誉、地位、声望与财富对我确实很重要。

2、行为动机:渴望事业有成就,以目标为主导,重视自我形象,希望肯定,受人尊敬和羡慕。

3、他们的精力,完全浪费在配合别人,并花时间做秀、自我宣传上,所以夜深人静时,常有一份空虚感袭来。

四号:自我型

1、时常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我是不平凡和独特的。注重自我内心的感受

2、行为动机:渴望自我了解和内心感受被人认同,喜欢我行我素,不媚俗,感情丰富,思想浪漫有创意,拥有敏锐的触角和审美眼光。

3、自怜、幻想、多疑、骄傲,浪费掉他们所有的精力。

五号:理智型

1、喜欢思考、追求知识、要了解这个充满疑惑的世界。有了知识才不会焦虑,才敢行动。

2、行为动机:渴望比人知道的多,懂得快,喜欢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理论去驾驭他人,他们冷静,机智,分析力强,好学不倦,善于思考,有理性地去处理问题并将情感控制。

精力浪费处:

3、他们只将自己投入思考却拙于行动,所以工程浩大的收集分析,到头来一切束之高阁,不付出实行,变成只会自己做文章自己看。

六号:疑惑型

1、步步为营,随时防范被人利用和陷害,时时担心不安全。

2、行为动机:渴望受到保护和关怀,为人忠心耿耿,但多疑多虑,怕出差错,怕生是非,怕自己力不从心,怕人虚伪,怕事与愿违。

3、忠诚型人物,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老是有不安全感及焦虑困扰着自己,他们精力浪费在怕犯错,怕得罪别人,怕被责罚及对人多疑上。七号:活跃型

1、人生目的在于快乐,而“刺激”更是我做事的动力。追求开心,快乐,新鲜,刺激,好玩

2、行为动机:外向主动,活泼开朗,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时常想办法去满足自己想要得,爱而怕承诺,贪玩而怕作承诺,渴望拥有更多,倾向逃避烦恼,痛苦和焦虑。

3、时间、体力和精力全耗在做好玩的事情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有目标、有计划的行动。

八号:领袖型

1、这世界充满挑战,我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运用强大的自信和抑制力战胜困难,喜欢主持正义,保持公平;追求效率,注重实效。

2、行为习惯:经常关注“我们就这样定了”,“这事得我说了算”,控制欲强

行为动机:渴望在社会上与人群中有作为,并担当他们的领导者,个性冲动,自信,有正义感,喜欢替他人作主和发号施令。

3、充沛的精力,渴求解决问题,弄坏身体而仍然不知休闲、懒散。

九号:和平型

1、尽力维持和谐的生活,与他人融洽和避免冲突

2、行为动机:渴望人人能和平共处,怕引起冲突,怕得罪别人,怕左右为难,不争名逐利,性格温顺,与世无争,爱好大自然,写意随和,但往往给予人一种懒洋洋,没有个性,慢条斯理和满不在乎的感觉。

3、精力浪费在配合别人,成全别人,由于每天忙着认同环境、认同别人,因此没有发展自己的个性,变成一种懒惰的心态,没有活力。

B:《人物志》体别第二

原文:夫拘抗违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是故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柔顺安恕,美在宽容,失在少决。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 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论辨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溷浊。 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戽。休动磊落,业在攀跻,失在疏越。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及其进德之日,不止揆中庸,以戒其材之拘抗;而指人之所短,以益其失;犹晋楚带剑,递相诡反也。

翻译:拘谨与高亢都背离了中庸之道,因此虽然优势显露在外,但丧失了应遵循的基本道理。

1、因此严厉而直率、刚强而坚毅之人,其才能在于能矫正颓俗,纠正错误;失误在于不讲策略的言行过激的揭人所短;

2、柔韧而顺从、安宁而宽容之人,其美德之处在于能宽容忍让,失误在于优柔寡断;

3、雄武而强悍、杰出而刚健之人,其任用之处是做事够胆量、有魄力,失误在于多忌恨;

4、精明而善良,知惧而谨慎之人,其善在于谦恭谨慎,失误在于疑

虑太多;

5、强硬刚直,坚定而刚劲之人,可用之处在于成为栋梁而独挡一面,失误在于固执己见;

6、能言善辩,思路能清晰之人,其擅长于解决疑难问题,失误在于言过其实而无原则;

7、普济而博爱、周给而广泛之人,其弘大之处在于胸襟恢宏、覆盖宽广,失误在于良莠不分而过于混杂;

8、清正而耿介、廉洁而自守之人,可敬的节操在于节俭、朴素,失误在于过于拘谨内敛;

9、好动而有为,光明而磊落之人,其可成之业绩在于开拓进取,失误在于处事不够严谨;

10、能深沉宁静、知玄机奥秘之人,其精妙之处在于精思远虑,失误在于反应迟缓;

11、质朴而爽快、径直而不隐之人,其可取之特质在于忠厚诚恳,失误在于不能见微知著;

12、足智而多谋、情感可藏敛之人,其可取的权变在于权术谋略,缺点是立场不坚定,趋炎附势。

在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才能之时,若不以中庸的美德为准则,纠正其拘谨或亢奋的偏向,却不断指责他人的短处,只会使自己的过失更突出,就像晋人与楚人(晋人笑楚人佩剑于左,楚人笑晋佩剑于右)彼此互相嘲笑对方佩剑的方向相反一样,彼此互相反驳论议。

原文:是故强毅之人,刚狠不和,不戒其强之搪突,而以顺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柔顺之人,缓心宽断,不戒其事之不摄,而以抗为刿,安其舒;是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雄悍之人,气奋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顺为恇,竭其势;是故可与涉难,难与居约。惧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於为义,而以勇为狎,增其疑;是故可与保全,难与立节。凌楷之人,秉意劲特,不戒其情之固护,而以辨为伪,强其专;是故可以持正,难与附众。辨博之人,论理赡给,不戒其辞之泛滥,而以楷为系,遂其流;是故可与泛序,难与立约。弘普之人,意爱周洽,不戒其交之溷杂,而以介为狷,广其浊;是故可以抚众,难与厉俗。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不戒其道之隘狭,而以普为秽,益其拘;是故可与守节,难以变通。休动之人,志慕超越,不戒其意之大猥,而以静为滞,果其锐;是故可以进趋,难与持後。沉静之人,道思回复,不戒其静之迟後,而以动为疏,美其懦;是故可与深虑,难与捷速。朴露之人,中疑实[石舀],不戒其实之野直,而以谲为诞,露其诚;是故可与立信,难与消息。韬谲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

术之离正,而以尽为愚,贵其虚;是故可与赞善,难与矫违。

翻译:1、因此刚强而坚毅之人,刚烈好争而不能平和,若不注意其争强而冒犯他人,反而认为顺从是屈服与懦弱的表现,则刚性更加厉害;那么这种人可以参与制定法规,而难以与之谋划细致入微之事。

2、柔韧而顺从之人,心思缓慢而优柔寡断,若不注意其做事时无法统摄之弊,反而认为手法强硬会伤及无辜,则使其安于舒缓;那么这种人可以与其按常规处理一般事务,而难以与之权衡疑难之事。

3、雄武而强悍之人,气势亢奋而勇猛决绝,若不注意其勇猛冲动所产生毁伤、跌荡的危险,反而认为顺从是胆小怕事,则会完全耗尽其气势;那么这种人可以与之共赴危难,而难以与之遵守约定。

4、多惧而谨慎之人,畏惧祸患而顾忌重重,若不注意其因为懦弱而不敢伸张正义,反而认为武力是表示亲近或拉拢,则会增加其畏首畏尾的毛病;那么这种人可以保全自己,难以树立正气。

5、凌历刚强之人,立场坚定而刚劲特行,若不注意改正其固执己见的缺点,反而将广采博引视为浮夸虚伪,则会使其一意孤行;那么这种人可以与之守持正道,而难以使众人心服口服。

6、善辩而博识之人,论事说理能丰富周延,若不注意其言辞空泛而无遮拦,反而认为持正守节是束缚牵制,则促使其对言论不加节制;那么这种人可以与之泛泛而谈,而难以与之确立规约之条。

7、宽弘而结交广泛之人,意在追求与人周全和相处融恰,若不注意其交往之人鱼龙混杂,反而认为耿直有节为拘谨保守,则会使其交友不慎;那么这种人可以用于安抚众人,而难以与之整饬风俗。

8、耿直而廉正之人,讥刺清流而荡击浊恶,若不注意其处世交游常有狭隘,反而认为结交广泛是同流合污,则会使其心胸更加狭窄;那么这种人可以与之守持节操,而难以与之谋划变通之事。

9、好动而知变之人,有崇高而远大的志向,若不注意其心意贪大求多,反而认为沉稳是保守滞后,则坚定其超越之锐意;那么这种人可以与之共趋于前,而难以与之论谦居人后。

10、沉著而宁静之人,循规蹈矩而思虑再三,若不注意其沉静易成迟滞淹留,反而认为行动迅速必然导致疏漏不密,则会使其以懦弱为美德;那么这种人可以与之深谋远虑,而难以与之速战速决。

11、质朴而率直之人,见解可疑而固执己见,若不注意其表现会有鄙野粗直,反而认为计谋视为怪诞不经之论,则会使其暴露了真实的内心;那么这种人可以与之诚信相守,而难以与之与时进退。

12、谋深而多计之人,探究揣度实际情况来确立形象,若不注意其权术可能偏离正道,反而认为胸无计谋为愚拙无用,则会使其以虚浮为可贵;那么这种人可以与之共成善事,而难以与之共成矫正偏邪之谋。

初一上第一讲文档论语

初一上第一讲 《论语及孔子 论 语》的重新解读 论 语》中的人物: 子 路 曾子 子贡 第一讲文档 1《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 20 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2《论语》的另两个“最” :还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又是出成语 成语就出自《论语》: 天尤人 杀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血气方刚 途说 患得患失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3、《论语》作者是谁呢?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4、简介孔子 : 前 551 -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作为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在长达 2000 多年的时间内,是中国的正 统思想。作为教育家,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他创造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 原则,现在仍在使用。他是中国读书人的祖师。 他还是一位典籍整理编订家 相传《诗经》《尚书》《春秋》等经典是他整理编定的 课文解读 论语及孔子 最密集的书。 有人统计过,《论语》全书只有 11750 字,却出成语 174 条。下列 温故知新 见义勇为 乐在其中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见贤思齐 听其言, 观其行 不耻下问 三思而行 文质彬彬 敬而远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发愤忘食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后生可畏 名正言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言必信,行必果 怨 杀鸡焉用牛刀 道听

第1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 P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 u n,不亦君子乎?” “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 “学而时习之”是求学之根本、教学之根本、研究学问之根本。 这三句话中: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人不知而不愠——个人修养。这是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 ,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进一步提高;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 第2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省”是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是巧合。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修身方面 传不习乎?——学习方面 第3则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强调知新。而知新,必须独立思考。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温故”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 第4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孔子更反对哪个?为什么?——更反对 “思而不学”。因为“学而不思”只是无所得,而“思而不学”还有危险。 第5则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本学传承】《论语》中最引人深思的三句话,一定要知道!

作为记录孔子言行、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其思想核心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纵观《论语》全篇,其中有三句话最引人深思。 第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而如何才能辨别君子和小人,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为人做事是否顾全大局,与群体和谐相处。 而在现实生活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君子并不多见,“同而不和”者却屡见不鲜。大家讨论事情时,领导的话还没说完,就会有人跳出来大唱赞歌,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一大堆,可是会后他一转背就会否定领导的观点。 我们要构建和谐团队,就是要充分听取每一个人的观点,把不同的声音融入到集体的合唱中,既保证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不同的意见。一个单位多一些“和而不同”的君子,才能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才能集思广益,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 第二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之前我们分享过“中庸”的精髓思想,“中庸”是中国古代一个至高的行为标准,即做事不过头,恰到好处。有最高道德修养的人,在为人处世中就能使用中和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坚持正确,丢弃错误。少指责、少抱怨,批评有方。 但现在中庸往往被理解为平庸和圆滑,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和稀泥。其实,中庸的理想状态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一切处于和谐之中。用中庸之道客观、全面、公正地论人议事,既不过分褒扬人,也不非难指责人、排挤人,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谋是谋划、商议、参与、干预之意。不处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干预那个职位上的工作。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前提就是主张“在其位,要谋其政”。你在什么职位上,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好自己的本分。而在现实生活中,苦乐不均、职责不明,能者多劳、鞭打快牛的现象却俯拾即是,这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帮别人干活也不是在替领导分忧。 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位置,遵守立身处世的原则,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样才不会越位错位,扰乱规则。要通过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与工作业绩紧密关联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的理念得到弘扬。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讲《论语》选段阅读(1)

[《论语》选段阅读]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1)在本章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谈中庸之道对现代社会的意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问题。(5分) 甲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1)①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待人的什么原则?(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简要分析“孔子相师”一事所反映出的“仁”和“礼”的关系。(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培养人的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君子”。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对“君子”的精神追求,对“君子”的道德水准,对“君子”的修养,都有具体的阐述,提出了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的标准。如此多的标准,如此高的要求,显然不现实,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属于一个理想主义者。 (2)上面的语段对孔子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

论语大全

读《论语》心得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 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

《论语》第一章正解

《论语》第一章正解 《论语》第一章正解《论语》开卷第一章记载了孔子的三句话,其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章究竟何所指?多数注解者则倾向于把它解为三 层含义:孔子说,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时常加以温习,不是也很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前来求学,不是也很快乐吗?当政者不知道我,我并不生气,不是也不失君子风度吗?这样作解,不仅割裂了本章的内在联系,也不能准确理解其本意。   此章与孔子的教学活动有关,它的主线是快乐学习,“说(悦)”“乐”“不愠”都是快乐,其主旨在于引导弟子潜心于德 业兼修。仔细审视《论语》全书,所记述孔子的教学实践与《礼记·学记》中所述及的教育功能、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原则、方法、目的等,无一处不相契合,所以,在研读此章时,尤其要注意参照《礼记·学记》。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学者们的歧义主 要集中在对“时习”两字的理解上,而“时”字在《礼记·学记》 中恰恰有解释,其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

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朱熹的理解是:“禁于未发,谓豫为之防。当其可,为适当其可告之时也。”(孙希旦《礼记集解》卷36)《学记》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师者在施教时要把握时机,弟子不端的念头尚未出现的时候就加以禁止,这叫预防。当弟子适合接受教育的时候施教,这才是合乎时宜。这个时机一旦错过,再怎么补救也难以有所成就了。这个“时”字与本章的“时”应是同义:时宜、适宜。在孔子看来,“时”与“权”统属于“义”,而“义者,宜也”(《礼记·中庸》)。《论语·宪问》记载,卫国的公明贾对孔子说,公叔文子能够“时然后言”“义然后取”,孔子深表怀疑,认为这是很难做到的。   “时”字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十次,并没有一次作“时常”“经常”讲。杨伯峻也不赞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时”解 为“时常”,认为这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杨伯峻《论语 译注》)。   至于“习”字,仍需作简单的辨析。“习”的本义是鸟儿练习飞翔。《说文解字》:“习,数飞也。”段玉裁注引《礼记·月令》:“鹰乃学习。”他认为,习字的引申之义为习熟。实际上,“习”与“学”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同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所以,古人也认为,“习,学也”(《吕氏春秋·审己》注)。只不过,“学”

论语第一章读书笔记

论语第一章读书笔记 【篇一:《论语》读书笔记】 附录:《论语》读书笔记上 自从2006年1月在新浪的博客上帖完了《道纪》全文以来,得到 众多朋友的支持。许多朋友更是参与讨论,其中的许多问题也引发 了我进一步的思考。原本没有计划再续写一些内容,但是这段时间 与众多朋友的交流所引发的思考似乎很有必要加以整理。于是,就 以附录的形式呈现出来,主要是因为这之中所牵扯的题目可能与“道纪”的论述没有必然的关联,而这之中的内容又是“道纪”的延伸。 关于“道纪”如何来指导生活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只要 多读一读《老子》、《论语》就可以了。就像我在第五章和第八章 中所说的那样:“孔子思想与绝对光速宇宙观的符合使我们有了一个 完整而丰满的思想用来替代与绝对时间宇宙观一起退到历史背景中 的哲学”;“将‘孔老’思想组合在一起,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维 之路。在宇宙观转换的时候,在我们挥手告别哲学的时候,‘孔老’思 想使我们有信心走向前方。”但是,通过前面对孔老思想的分析,我 们发现两千多年的传承已经将其中的很多思想改变得面目全非了, 因此与其回答如何用道纪来指导生活这个问题,不如将《论语》之 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解用道纪的方法整理清楚,如此一来,《论语》就可以方便地指导我们的生活了。 学而时习之 虽然在第八章中给出了我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但我还是认为有 必要在此处重提。作为《论语》的第一句话,它实在是太重要了。 对这句话理解的误差,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论语》的整体看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第一章。 这几句话太过熟悉,特别是前两句,熟的让人从来不想其中的含义,习以为常自然地认为完全理解。还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生活中 的现象,与思想无关,他们认为一个如此平常的现象,孔子有必要 这样大呼小叫“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吗。但是我们真的理解了吗?让我们试着解释一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进而采用道纪的方法,也就是用自身的体验加以印证。上小学时,老师将其解释成: 学习而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不知道你快乐不快乐,反正我不 快乐,每次为复习而复习,总会使我打瞌睡。后来我又得到了这样

论语》课后练习答案举要

《论语》课后练习答案举要第一课:《为政以德》(P5)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探究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探究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第二课:《克己复礼》(P10) 探究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1.2章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悌,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探究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在他处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探究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 倒装句改变常规语序,语义上突出前置部分。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两句中,突出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也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反映出孔子对西周政治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倒装句在口语中使用的远较书面语为多,《论语》中大量倒装句的使用,反映了该书的口语化特点。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P21) 探究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参见课文有关注释。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探究二: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为”的事情是否正义,如果是正义事业,能够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从事,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1-300讲).

《论语三百讲》 傅佩荣 第1讲崭新的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个年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文的思想整个得到展开,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跟中国人心灵的塑造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孔子的特色就是好学,他知道自己只能念书到15岁,那叫做乡村的教育。所以孔子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结果他能够集大成,把别人所学的加以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 孔子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关键的原因何在,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在“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教育,启发他内在真诚的心意。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学论语,春天的时候开始,年轻的时候开始。 孔子思想的特色: 温和的理性主义; 深刻的人道情怀; 乐观的人生理想。 第2讲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 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 学会这些才能安身立命。 学习的方法:学思并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光学习不去思考,毫无效果。考完试就忘了,要不然就觉得说没有心得,你很难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要是光思考而不学习,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经验的范围,你没有系统的知识,那也没什么用,只会陷于迷惑。 学习的目的:培养德行 颜回最好学:不迁恕,不二过。都是与德行有关 人是有情绪的,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这是因为看到你的处境如何、心得如何,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儒家的思想,他不反对你有情绪,但是你要做情绪管理,提高你的情商,让自己在各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就没有问题了。《论语》的《学而第一》的第一章就出现了很多,有关你如何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它的内容、方法跟目的如何,一定要先掌握住。交朋友的时候可以让你带来快乐,因为大家志同道合。同时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如果暂时别人不了解你,受委屈了。因为社会上往往是需要各种表现,别人才会欣赏你。儒家所说的君子往往是先自我要求,他不急着表现,他认为说我如果有能力的话呢,时机到

从心读论语第一讲一一学而时习之

今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论语》,这部经典,古往今来无数的学者都讲过,我这个人学识浅薄,也没看过那么多的版本,只能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聊一聊,我对《论语》的一些理解。咱们这里听课的有很多高人,学传统文化很多年的,我这也算是班门弄斧了,让大家见笑了。 《论语》第一章,学而第一,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只讲第一段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段,三句话,其实说的是人生的三种不同的境界。第一句话,说的是个人生活的改变;第二句话说的其实是面对孤独的态度;第三句话说的是不再追求认同时的自由状态; 我们从第一句话开始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听就让人吐血而死。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刚学古文,老师解读说这话的意思是说”“努力学习,然后经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所以吧,有的时候“尽信师,则不如无师” 然后我的同桌跟我说“我也没觉得学习哪就快乐呀,怎么说学习就快乐呢,还问我,‘你呢’”,我当时无话可说,因为我也

真没觉得怎么快乐,但心里对孔子开始反感,这么没脑子的人,怎么能成圣人呢。 我觉得现代中国人对《论语》的厌倦,就是从初中老师政治正确的暴力解读中来的。 你说学习是快乐的,纯粹是胡说八道呀,根本不符合人性。 有人来南山书苑,偶尔就会遇到不懂事的,抓住南山书苑的小孩子问“你喜欢学国学吗?”“你喜欢学中医吗?”,喜欢这两个字还总是着重强调。 这是成年人对儿童的关心吗?其实不是,这是成年人无知的窥探,事实上只要你是一个长脑子的人,就应该知道,天底下没有人愿意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枯燥乏味的,“热爱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不符合人性的,人类天生就是趋利避害,而且是只趋眼前的利益,有一次,南山书苑有一个孩子跟我说“我将来就想去要饭”,还有一个孩子跟妈妈说“我觉得当小偷挺好的”,无论要饭还是当小偷,都是不劳而获的典型,这才是人性。 这种人性本身的趋利避害,就会导致几乎是人就不会热爱学习,不只是不热爱书本文字的学习,而是所有的学习都不会热爱,因为学习、教育本身就是要有约束,有制约的。 前两天我说,就算是朗朗,足够有音乐天份的了,但也是父亲打着学弹琴的,没有残酷刻苦的训练,绝不会有今天的朗朗。

论语》课后练习

《论语》课后练习 第一课:《为政以德》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探究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探究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第二课:《克己复礼》 探究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探究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 探究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探究二: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第五课:《仁者爱人》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为“仁者”。孔子为什么说管仲是一个仁者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探讨二:同是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

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第六课:《君子之风》 探究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探究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探究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

《论语》原文加译文[学而第一]

《论语》原文加译文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句能做为《论语》开章的第一句,不简单啊,是告戒修道的人要精进,不要光说不练,要以身行去印证,印证的同时,对同道之人的心态是怎样的,对道不同的人应持有的心态都交待清楚了。 以此如如不动之心去学习,去印证,才能得论语之真道意。 悦:是发自身心的一种愉悦 乐:是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朋:通凤,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已万数,故已为朋党字。此说假借也,朋本神鸟,以为朋党字。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指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的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这两句是说的,因为闻道而习道,即而得道的一种成就感,与天人相互感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指的君子对于那些不能闻道,不能修道,无道可言的人的一种态度,对这些人表现出来的种种无道的行为,君子不会有任何的气恼. 译文: 孔子说:“学到君子为人之道的真谛,并在生活中加以印证实践,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同有凤来仪之境,感得同道之人从四面八方来与之相应,为有同样的目标而乐在其中! 对于其它不能明道,知道的凡夫之人而没有任何的气恼,这是君子才有的境界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 一个人孝顺长辈,听命兄长;而犯上做乱这样的事,是很难发生在这种人的身上;不好冒犯长辈的人,而做出扰乱常规之事的人,这种人是没有的。君子着重于根本的原则,根本的原则确立了,而令世人效仿的大道也就产生了,孝顺长辈,听命兄长,此二者,即为人之根本。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擅长花言巧语,奉承他人的人,这种人很少有仁义道德的修养。

论语选读第一课:孔子的自我评价

第一课 孔子的自我评价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第七》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第五》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2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 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 ——《述而第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4,四十而不惑○5,五十而知天命○6,六十 而耳顺○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 ——《为政第二》 子曰:“文○9,莫○10吾犹人也。躬行○11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述而第七》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述而第七》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第九》 【注释】 ①叶公:叶,音sh 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②女,通“汝”,你。奚:为什么。③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④立:站得住的意思。⑤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迷惑。⑥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⑦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⑧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⑨文:礼仪文献。⑩莫:约摸、大概、差不多。?躬行:身体力行,亲自去做。?抑:只不过是。?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伯,但不能确认。?纵:让,使,不加限量。?鄙事:卑贱的技能。

论语心得第一篇

论语心得第一篇 从来都比较喜欢中国的古代文学,但又时感自己的智慧不够,不能深解古人的思想,再加毅力不坚真是连皮毛都没学到。近日读南怀瑾南老师的论语别裁,深感其里面的见解独到,更是深深敬佩南老师弘扬中国文化的不懈精神。但后又在书店看到种种论语释义及各种讲解,真是五花八门。方大胆略说自己一些心得。 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呼?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这一段话,现有翻译是这样的。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这还算是比较正常的译文,其他更有稀奇古怪的版本。 对于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根据这译文在南师的著述里提到学而时习之那真应该是不亦苦乎,当时真是会心一笑。每天学习回家后还要复习这不是很幸苦吗?所以说圣人之义,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翻译那真是完全变了味道。就像优美的诗歌把她们翻译成英文那意境肯定就不太一样了。再举个例子:就像有两个朋友对话,其中一个说:“朋友,听说你做生意赚了不少钱,而我现在手头紧生活不方便。”一般大家听到这样的话马上就能领悟到这是朋友是希望我能借钱给他。但是看这一句话,他朋友根本没提出过借钱的请求,前半句讲他朋友做生意赚钱了,后半句讲他自己生活困难,跟借钱有什么关系。其实在佛家的禅宗里就能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能领会的不用多说自己就能领会,不能领会的越听越糊涂,好像指月为禅,错把指头当月亮。而我们在看圣人之言时就最会范这种错误。 现在说说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学”字是说学习的意思吗?我觉得学就是学,学习就是学习两者概念完全不一样。人这一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不说天文地理就是生活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就够我们学几辈子了,还有在学校课堂上的各门功课专业知识。学无止境就是这个意思了。而“习”就是把这些学到的东西运用上去。还是举例子:比如一个学生在这学期里非常努力认真地学了语文,英语各门功课,现在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论语》这部“东方的圣经”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反映了孔子这个大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也为我们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孔子倡导的处世之道是以“仁”和“礼”为基础的。“仁”在《论语》中是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在孔子看来,“仁”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君子的标志,真正的仁人君子不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背弃“仁”;“礼”则是孔子毕生所要追求的目标,在那个礼乐崩坏的年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并用自己的一生一以贯之。具体说来,《论语》中的处世之道又可以分为忠恕、中庸、察人、安分守己等几个方面。 一、忠恕 忠恕之道是孔子的“仁”思想在处事原则范畴内的体现,最经典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己所不欲,施之于人”,归根到底,我们和圣人相比缺少的就是那一颗忠恕之心。太过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使我们的生活浮躁不堪,如能固守本心、推己及人、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去强迫别人,社会将会更加祥和。“人不知而不愠”也反映了《论语》中“恕”的思想,这种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此外,《论语》一再强调“忠”的重要性: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之,而犯之。’”(《宪问》)第一句强调团结忠信的重要,第二句说为政要勤俭尽责,第三句教导子路事君要不欺骗他却可以直言进谏冒犯他,其实也是忠君的体现。细细品来,这些言论的初衷虽然是孔子教导自己的学生如何为政,却也可以作为我们处世的准绳。工作与生活要接君子远小人,对待工作要认真尽责,处理自己与上级之间的关系时也要忠于自己、敢于发声。这些都是《论语》“忠”的思想教给我们的。 二、中庸 《论语》教给我们的第二个处世之道是中庸。在《雍也》中孔子发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感叹,说明中庸这种生活方式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和谐状态。整部《论语》中“中庸”一词只出现了这一次,但是孔子的思想却一直以此为指导。有名的“过犹不及”即对中庸之道做的最好的诠释,中庸可以说是处世的最高境界,唯有达到中庸,才能取得和谐。 《子路》中孔子的一句话也道出了儒家的中庸思想:“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那么什么才是君子应该追求的目标呢?那便是思而后行、谨言慎行,只有这样才能少犯错误,赢得真正的尊重。做人当如此!仅凭一己豪气干云极力追求某事很容易用力过度,反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用一颗淡泊的心去面对世事,平淡至极,反能得到最绚烂的美丽。 三、察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孔子在《学而》头一句告诉我们要懂得宽恕:“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我们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后一句又告诉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因为只有了解一个人才能知道能否与之交游,知道一个人的品行才能辨别他的是非邪正,《学而》首尾呼应,也让我们知道了

《论语》复习资料

《论语》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 2、《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收集整理而成。共20篇。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重点字词的读音 1)说(yua)乎 2)论(lún )语 3)乐( la)乎 4)不愠( yùn )(5)三省( xǐng )(6)传( chuán )不习乎(7)罔( wǎng )(8)殆( dài ) 二、用原文填空 1、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表明了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解读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解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第一堂课,刘纯泽老师开门见山地略略介绍了论语各篇的由来,虽说是略略,却也花了一个多小时。在那个文字不易流传的年代,孔夫子和弟子们的对话一笔一划地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刻画在竹简之上。这件事本身就令人拍手称奇,更别说流传千年延至后世了。此篇以第一章句首“学而”二字为名,老师在他的“《论语》篇序传”中这样写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知此篇以‘学习’为主题。篇中有子、曾子、子夏、子贡与孔子间错议论,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孔子为师,有子、曾子、子夏、子贡为徒,师、生相聚,非为学而为何?又,观其所议论者,惟在学孝、学悌、学忠、学信、学礼、学乐、学诗,合而观之,即是学文、学质,亦即是学君子之道、学为士之道。是以以‘学而’名篇”。由此更可看出“学而第一”所涉话题大都与“学”有关,第一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动词,效法,钻研,从而获得知识。《说文》解“学”字,曰:“觉悟也。”指从别人那里得到知识和技艺。《增韵》解释的更明白,“受教传业曰学。”《礼?学记》:“君子之於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朱子曰:“学之为言,效也。”学,即是效法他人以得到知识。 “习”,动词,作演习实践。《说文》曰:习,数飞也。本义为小鸟反复地试飞。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这里“习”引申为反覆练习,钻研并加以实践之意。 “学”和“习”在古语里是两件事。“学”重在向师长请教所不知道的东西,“习”重在反复练习自己已知的东西;“学”侧重传授,“习”侧重实践。 “时”,在一定的时候。《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这里的“时”不仅强调学习的态度,也重视学习的方法,即学者对于时间的安排——这一点与“以时”本身的训解“在适当的时间”又遥相辉映(都要求我们以一种灵活的态度对待时间),也吻合儒家学者对学习方法的取舍。 “说”,悦同。《诗?召南?草虫》:我心则说。《韩非子?内诸说上》:宣王说之。作喜悦;高兴之义。 那么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究竟是学习什么呢?是被普遍认识的广泛意义上的知识吗?从孔子言行之中不难找出答案。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在这里被强调的是传统六经,夫子认为六经对人的教化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如《史记·滑稽列传》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幼儿学论语 第一课 有朋自远方来

第一课有朋自远方来 一、认识新朋友(10分钟)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这里和唐老师一起学习、游戏。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上课,唐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认识大家。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游戏叫“认识新朋友”,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大家和老师一起,先拍三下手,然后老师会说“大家好”,然后我们一起再拍手三下,孩子们一起对老师说“老师好”,接下来再拍手三下,老师会问“你是谁”,被问到的小朋友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是某某”,我们就一起拍手三下,说“某某你好”。明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通过游戏让大家记住孩子们的名字,同时以游戏开课,使孩子们感到有趣,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戒备和拘束。) 二、导入课题(2分钟)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都记住大家的名字了呢?我要考考大家,这是谁啊?(随机指一个小朋友) 生:他是冬冬 师:那这又是谁呢? 生:她是月月 师:看样子孩子们都记住我们的新朋友了,真棒!今天过来了这么多新朋友,这可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ppt显示课题)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做客、待客的礼仪(20分钟) 师:这么多小朋友来这里做客,老师好开心啊!可是我应该怎么招待我的客人们呢?小朋友们,如果有人到你家里做客,你是怎么招待他的呢? (情景一:孩子们积极回答自己招待客人的方法。处理:让孩子回答,然后游戏扮演,我是小主人。情景二:没有人说。处理:现在一时之间可能想不起来,那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就是“我是小主人”。) 师:谁愿意做小主人呀? (根据学生情况请一个人协助游戏) 师:现在月月就是小主人了,老师今天要的月月家里做客了。 (进入游戏环节:1.进门敲门;2.见面问好;3.吃东西、喝茶说谢谢; 4.离开说再见。引导学生做出如下反应:1.听见敲门说请进(开门); 2.见面问好; 3.请坐喝茶; 4.送客道别。) 师:看样子月月真是个有礼貌的小主人!这么棒的小主人我们一定要给她掌声,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来月月(拍手),你真棒!(竖大拇指)再请一个孩子来试试看(选择两到三个孩子来重复这个游戏) 师:从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客人到家里来了首先我们应该做什么呀? 生:请他们进来 师:对了,我们首先要打开门请他们进来,见到人了我们要礼貌的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