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心读论语第一讲一一学而时习之

从心读论语第一讲一一学而时习之

从心读论语第一讲一一学而时习之
从心读论语第一讲一一学而时习之

今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论语》,这部经典,古往今来无数的学者都讲过,我这个人学识浅薄,也没看过那么多的版本,只能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聊一聊,我对《论语》的一些理解。咱们这里听课的有很多高人,学传统文化很多年的,我这也算是班门弄斧了,让大家见笑了。

《论语》第一章,学而第一,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只讲第一段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段,三句话,其实说的是人生的三种不同的境界。第一句话,说的是个人生活的改变;第二句话说的其实是面对孤独的态度;第三句话说的是不再追求认同时的自由状态;

我们从第一句话开始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听就让人吐血而死。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刚学古文,老师解读说这话的意思是说”“努力学习,然后经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所以吧,有的时候“尽信师,则不如无师”

然后我的同桌跟我说“我也没觉得学习哪就快乐呀,怎么说学习就快乐呢,还问我,‘你呢’”,我当时无话可说,因为我也

真没觉得怎么快乐,但心里对孔子开始反感,这么没脑子的人,怎么能成圣人呢。

我觉得现代中国人对《论语》的厌倦,就是从初中老师政治正确的暴力解读中来的。

你说学习是快乐的,纯粹是胡说八道呀,根本不符合人性。

有人来南山书苑,偶尔就会遇到不懂事的,抓住南山书苑的小孩子问“你喜欢学国学吗?”“你喜欢学中医吗?”,喜欢这两个字还总是着重强调。

这是成年人对儿童的关心吗?其实不是,这是成年人无知的窥探,事实上只要你是一个长脑子的人,就应该知道,天底下没有人愿意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枯燥乏味的,“热爱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不符合人性的,人类天生就是趋利避害,而且是只趋眼前的利益,有一次,南山书苑有一个孩子跟我说“我将来就想去要饭”,还有一个孩子跟妈妈说“我觉得当小偷挺好的”,无论要饭还是当小偷,都是不劳而获的典型,这才是人性。

这种人性本身的趋利避害,就会导致几乎是人就不会热爱学习,不只是不热爱书本文字的学习,而是所有的学习都不会热爱,因为学习、教育本身就是要有约束,有制约的。

前两天我说,就算是朗朗,足够有音乐天份的了,但也是父亲打着学弹琴的,没有残酷刻苦的训练,绝不会有今天的朗朗。

所以,我们很多传统的解释,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说不但要学,还要不断地温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纯粹是绑架孔子,篡改《论语》。这是不符合人性的。严肃点以佛教的语言来说,纯粹是毁谤佛法。

这个世界不是学所有的东西都会快乐幸福。

体制学校所学的内容就不用说了,我们大多数都是学着高考必考科目过来的,十多年的学习,说实在的,真没觉得快乐幸福。关于这一点,每个人都有真实体验。

再比方说,学杀猪,即便你学会了,当你开始去做的时候,第一次一定是恐惧,一定不会快乐,而且说不定还会做很久很久恶梦。杀时间长了,心会麻木,也不会快乐,没有人会觉得杀害一个动物是快乐的,除非是反社会人格者,但是即便是反社会人格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力的衰弱,一样还是会恐惧。

再比方说,学其他的不良习惯,杀、盗,淫、妄,会快乐吗?根本不会快乐,即便快乐也是暂时的无智的选择,最终一定会带来痛苦。很多人热衷于戒淫欲,是善吧,但是快乐吗?也不快乐,痛苦死了。

所以学什么就变得很重要。在传统来讲很多人认为此处学习的内容就是五经六艺,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

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计算。

但实际上在《论语》中我们看不到孔子在教这些东西,我们没有看到在儒家经典中孔子教他的弟子们怎么弹琴,怎么吟诗作赋,怎么通过《易经》窥探点什么天机之类的,完全没有,整部《论语》其实都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教授后人如何立身行事,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林林总总。

如果所学的内容仅仅是诗、书、礼乐、易而已,学这些就会很快乐吗?我看未见得,不用说别的,就是“礼乐”这一点就够让人痛苦的。所以才会有“吃人的礼教”这种说法,很多人不学还象个人,学了反而连人也不象了。

而且这显然是不对的,并且也不足以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生活不仅是技能,不仅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作为《论语》在开篇第一章,第一句话,毫无疑问是对整部《论语》的总结性发言,这是中国古人行文的传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最直白的现代语言来解释就是“学习论语这部书,按照这部书上说的去做,你的人生就会越来越幸福”。“之”就是指《论语》,但其实这种解读也是非常暴力的,如果你问那些整天在私塾里背论语的孩子们,学

《论语》快乐吗?他肯定用看鬼的眼神看你,怀疑你是不人类,人类怎么会问出这么白痴的问题。

所以其实学论语也不快乐。那这个“之”指代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在《学而第一章》的后面,就明确地表达了人应当学习什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学而时习之”所学的内容就是就是学习如何做人,学如何修身,如何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这个他人包括与父母和兄弟姐妹,朋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与社会亲族的关系等等,用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透过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获得整个人生的学习和成长,简而言之,就是“孝悌忠信”,当然这就是整部《论语》所讲述的内容。

至于怎么学,学什么,这是以后整部《论语》讲的内容。

今天首先我们先谈一谈,什么要学习“孝悌中信”就会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

在“孝悌忠信”中,“忠”字其实是应当排在首位的。因为习惯认为“忠”是跟“忠君爱国”挂勾,所以才排在孝和悌的后面,但事实上这是不对的。

《论语·里仁第四》中讲: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此处应当有“百家讲坛”式的音乐进入,烘托气氛。意思是说,曾参啊,我所讲的一切道法都是以“一”来贯穿的。

这个“一”是什么呢?古汉语认为一的意思包括: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意思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天地之初始之时,道由一得以显现,有一才有了天地的区分,才有对万物的识别。

我隐约记得这个字在古代还念“天”,就是因为“天人合一”

曾子曰:“唯.”意思是说,我明白了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个就比较奇怪了,孔子明明说“一”,他为什么说是“忠恕”呢?

单从字型上来看“忠”字,上“中”下“心”,也就是心在中道的意思,中道是佛家的用法,在儒家称为“中庸之道”,其

实是同一个意思,“庸”的意思是指日常生活,“中庸”的意思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行于中道。

心在中道,其实是一种内心的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的状态,这种状态以诚实为基础,必须安住于当下,心在当下,没有分别,没有判断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为中道没有标准可依,没有原则可以奉行,而且当下是在不断变幻的,依中道而行的心,才能谈得到“忠”。

而“恕”这个字的本身意思就是“如己之心”,就是以待己之心待人。也是没有区别的意思。

所忠恕虽然不如“一”更精确,但是至少一般人能听得懂,做得到。

所以“忠”其实是孔子言教的核心,学会了“忠”,学会了让心保持在中道,儒家精髓就明白了。“吾道一以贯之”,儒家的精神就是以“心在中道”来贯穿的。“一”正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上下贯穿,心在中道所能达到的结果。

这话的意思是说,夫子的道呀,是心保持在中道上,以待人之心待己,以待己之心待人。

所以有人说曾子并没有理解孔子,说曾子的解读太小气了,其实是因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心在中道”,也没明白“一”是什么。

也有人说中国儒家的文化是以“孝”道为基础,这是不对的,儒家的文化本面贯穿的不是“孝”而是“忠”,也可以说是“忠恕”。

“忠”这件事,看上去好象简单,但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忠”首先要忠于的是自己的良知。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我们中国人眼中,“忠”已经成为一种道德标准,但是当某种评价成为道德标准的时候,在心灵层面上就离“人性”越来越远,它成为一种责任,一种负担,但事实上“忠”不是一种道德标准,而是一种心理需求。

以“爱国主义”为例,当我们提到“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忠君爱国”,现在没有皇帝了,但是还有国家,所以一提到“忠”就想到“爱国”。

事实上当“爱国主义”失去了“忠于内心良知”这个基础的时候,就带上了“是非对错”的分辨,和情感上的执着,就容易使人颠倒迷惑,比方说希特勒所鼓吹的爱国,二战时日本天皇所鼓吹的爱国,都是对“忠”的滥用,都是以道德来操控绑架人心。

所以当失去了“忠于内心良知”这个基础时,“爱国主义”更象是对人类从众心理的教育和利用,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一讲到“爱国”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没有了智商,似乎只要是“爱国”就是对的,也正因为如此,前几年才会出现,在反日货游行中暴力袭击开日本车车主的事件。前一段时期《战狼2》火爆,就导致一种逻辑——《战狼2》是爱国的,爱国的就是对的,所以批评《战狼2》就是错的,不可以有任何人说《战狼2》是有瑕疵的,凡是说“《战狼2》是有瑕疵的”就是应当被攻击和打倒的。

一提到爱国,就会有点群情激奋的味道,这其实是不对的。纳粹的兴起,其实就是利用了爱国主义。

我记得曾经有人因为我使用某品牌的保健品而质问我,“我们是不是应当爱国,推荐国货吗”,她背后的逻辑就是“你应当爱国,爱国就应当推荐国货,不推荐国货就是不爱国”,现在持这种逻辑的人特别多,这是很典型的权威主义的思维模式,爱国会让一个权威主义者感觉到自己充满了力量感。

事实上,好的国货可以推荐,也可以不推荐,选择权在我,我又没收你广告费,我想推荐什么就推荐什么,我只需要为了推荐的东西负责就可以,你可以相信我,也可以不相信我,甚至可以不理我,但是用道德不能绑架我,“你如果爱国,就只能推荐国货,你不推荐国货,你就是不爱国”,这是很暴力很无耻的结论。

我推不推荐国货,是我自己做主,我爱不爱国,也不是你能评价得了的,你也没资格评价。

在这里我声明一下,我绝不会因为爱国而推荐国货,你也操那个心,也不用费那个力,我也不听劝。我只能推荐我喜欢的东西,不管它是哪个国家的,所以在失去了“忠于内心这个基础时,“爱国”就会成为一种道德绑架,而我拒绝被绑架,也讨厌被绑架。

忠,提供了在内心的良知,在“我”和人、事、物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有智慧地去分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二战时期的德国,其实也有很多德国人不受希特勒的绑架,而拒绝其鼓吹的民族主义,对希特勒的言行颇为反对,甚至帮助犹太人,他们没有被“爱国主义”蒙蔽,但是却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他们尊重了自己内心的良知,而做到了“忠”。

二战之前的日本也是如此,很多有良知的日本人非常反对当时的日本天皇篡改教材,在报纸上也公开的进行批评,虽然后来他们受到了政治的破害和打压,但是这才是真正的“忠”。

当忠首先是忠于内心的良知的时候,就不会被绑架,不会产生暴力,也不会愚蠢。

对国家是这样,对事情也是如此,对人更是如此。孝、悌、信的基础就是“忠”,整个儒家的基础也是忠。不是忠于别人,

不是忠于外在的东西,而是忠于你自己内心的良知,让心灵依中道而行。用佛教的语言来说,就是皈依于你的心。

忠于自己内心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独立,你可以看到自己,承认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依附于别人。对于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有莫大的好处。我们现在很多人都缺乏这一点,所以才会对别人更依赖,对外界环境更依赖。

当一个人忠诚于自己内心的良知的时候,他不会做错事,即便在错误的环境中,也有能力去抵挡诱惑,因为他很清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他不会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良心,然后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我们后面要讲到的。

然后在忠于内心的良知的基础上,才谈得到尽忠职守,才谈得到孝、悌、,才谈得到爱国爱民。因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不会产生暴力。

孝,如果在忠的基础上来行,那么孝是人类获得亲密感,学会与人相处的第一步,通过孝,我们之知道什么要尊重,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回报,学会跟领导如何相处,学会跟贵人相处。

悌,如果在忠的基础上来行,那么悌就会让我学会与同辈人相处,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信,如果在忠的基础上来行,就不会把自己绑架,去做不应当做的事情。做人做事有原则,有诚信,不会被利用。

所以忠,是这一切的基础。在忠的基础上做好孝、悌、信,整个生活环境都会得到改善。

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这个朋不是随便什么人,是与自己有共同心灵境界的人,能够相互理解的人。道德修养相近的人,在孝悌忠信礼义上克己复礼的人,也就是知己。

“有朋自远方来”,远,是形容知己之难竿

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实践的人,遇到了跟自己一样的,对生命有共同的理解和追求的人,当然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这个“远方来”能远到什么程度的呢?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我们自己也能够体会到,阅读一本书,体会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产生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感觉,就会感受到无比喜悦。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学习实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第三个境界。完全的独立和自由。

愠:心中缓慢升起,而积郁已久的烦恼,苦恼,哀怨。

一个人为什么会“愠”呢?就是因为“人不知”,简单的说就是你觉得对方没有理解你,没有认同你,你就会不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是说一个人的心灵达到了不再寻求他人认同的境界,不再需要被认同,你认同他,他就这样,你不认同他,攻击他,他也这样,并不会因为你的不认同而被激怒,或升起烦恼。

这其实是一种心灵完全独立自由的状态。

以马斯洛的心理学来讲,是达到了最高需求实现了“自我认同”的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生来就会追求五大需要。

第一层次:生理的需要;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有很大一部分人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宗萨仁波切说:无论我们人类发明了多少办法来让事物变得更简单易行,功能强大,可测度、可称量,无论我们做什么,不确定带来的焦虑感永远不会消失,事实上,我们在物质上越富有,我们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就越强烈地凸显。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对物质的追求,对外界的执取,都是停留在对安全感的追求上。绝大多数人无法超出这个层次。这个层次绊倒了绝大多数人。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就开始有了精神上的追求。比方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应当算是这个层次了。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两天有人在群里问过一个问题,关于领导比较看重她,然后她想就这样混日子的问题,其实就是放弃了这个层次的追求,当一个母亲不想再努力得到社会承认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她不想再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意味着她会有更多的暴力释放到家庭中。

所以我们观察人类社会,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一般在家庭中,对配偶和子女都比较温和。很少有社会地位很高,回家又总发飙的人。在家里总发飙的人,一般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下,这就是因为他们把没有得到社会承认所承受的挫败感,或控制力,释放到家庭中。

前一段时间被查封的女德班,正是这样的一批人建立的。所以追求社会认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实现了自我需要的人有一些共同特点,其中包括:

他们能够接纳自己、接纳别人,也能接受所处的环境。“人不知而不愠”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层次太高了,所以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提倡强调包容,强调不能发脾气,态度温和,如果你怒了,就表示你的心灵境界还没有达到。

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千百年来也被中国人绑架,用来鄙视别人,向别人提出要求。

事实上,这个“人不知而不愠”,并不是说人不能生气,而是说,不因为对方不理解你,而生气。

我看到宗萨仁波切在《八万四千问》里讲到他个人的经验,他在法国巴黎坐计程车,据说巴黎的计程车司机是全世办态度最差的,那天这个司机开车很猛,然后又猛踩刹车,结果导致宗萨仁波切受伤,然后宗萨仁波切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讲到这件事,他说“我很生气,失去了耐心,却不知能做什么,我正好坐在后排,于是就地小便了。”

我估计全世界的人,也只有他能在公众场合,公开承认自己干了这么卑鄙龌龊的事情。但是,我还是觉得他很可爱,因为他很真实,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七情六欲,也会干点坏事,然后坦率地承认自己干的事,他并没有假装自己是个君子,并没有假装“我不愠”,他不是一个假的人,而是一个真实的人,不象我们绝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假的人,面带假笑,假装谦卑,假装包容,尤其是学佛的人,特别假。《菜根谭》说“面上扫去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宗萨仁波切之所以有诸多信众,正是因为他做到了这一点。

但是,如果你跟宗萨仁波切谈佛法,你就算是不认同他对佛法的解读,甚至攻击他,他也会不愠,即便他会和你激烈地争论。当然这也是我的猜想,基于我看到他的视频,跟人沟通时的过去经验产生的幻觉。

所以在“人不知而不愠”的这个层面,不是暴力要求自己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不可以生气,而是不追求别人的认同,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独立自由的心理状态,这种时候自尊心的发展程度也是最高。

自尊分为依赖性自尊、独立自尊、无条件的自尊。

依赖性自尊,即由他人表扬和认同而产生的自尊。

独立自尊,即内在产生的自尊,这种自尊不取决于别人的评

价,是自我生成的。

无条件的自尊,也可以称作一种自然状态,我们自然的存在感。

自尊越高越好,但有时候人们把自尊与自大,自负自恋过多的联系在一起,这些不是自尊。恰恰相反,是缺乏自尊。

自尊程度越高,心理抵抗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应对焦虑、抑郁,各种无法避免的困境。改善人际关系,这点非常适用于婚恋关系。(自尊程度越高越有包容力,越不需要通过获得别人的认同来提高对自我的认同。大多数人之所以追求外界的认同,对自己的内心施加暴力,正是因为自尊程度过低,因此反而会依赖外界。)自尊与快乐的相关系数都超过0.6,这说明虽然它不是快乐唯一的决定因素,但绝对是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培养独立自我感的人,那些有强烈自我认同的人,也更能认同别人,除了道德行为以外,还会有更好的认知表现。自尊不稳定的人更可能充满敌对情绪,而自尊更稳定的人更可能宽厚仁慈。

总之,“人不知而不愠”是基于自尊心发展程度达到较高水平,而自然实现的。并不是暴力要求自己达到的。

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内容以伦理、教冇为主,细细读来、慢慢品位,读完论语的学而篇之后,你有哪些读书心得呢?不妨将你的读书心得写下来。下而是带来的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范文篇1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达到,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英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可以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知道现在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英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范文篇2 近日,一口气买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书集注》、钱穆老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准备要好好的读读《论语》。不是为了其他的,以前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大姐《论语心得》也都读过,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统些。 记得梁启超老先生在讲到读国史典籍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学案,学案的浅层次就是读书笔记,所以便欣然从之,既算是对学问的一种自我领悟,也是对坚持的一种自我历练。我人生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笔记正式开始(颇有些感叹为时已晚,自愧啊)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学以来,我们就一直朗诵着,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只记住了前两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给落下了,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可以说,此段既有学习方法的阐述,又有学习态度的思考,更有学术境界的提炼,切不可肤我析之。 从学习方法言,学习必须时习,即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不倦, 特别是此中之习,不能简单理解为温习,其还有演习之意,因为孔子特别要求所学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即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从学习态度言,一为说乐,即必须对学习感兴趣,学为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把学习读书当做是一件快乐之事,有兴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远方来,钱穆老先生就说: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初境,斯可有远方朋友来之乐。二为不愠,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扬名天下,让人知,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成为谋生手段,而是为了成为君子,何为君子,乃成徳之名。 从学习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英《四书集注》中有云: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徳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书的第一段就将学习之要,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学,孔子教人以学,又重在学为人之道。列此为篇首,实有深义。 从学习境界言,在此余颇同钱穆老先生言,其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不知而不愠,达于最高境界。解之,朋之义,不仅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学者或弟子不知之义,乃指学日进,道行越深,至于别人已不能领会,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实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 由此所感,《论语》的确博大精神,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此就可见一斑。 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范文篇3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教学工作需要谨言、慎行 在《处世之道》中有这样一句“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多进行教学思考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此谓“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而对于“谨言与慎行”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与身边同事相处时做到“谨言”和“慎行”非常地重要。俗话说“三思而后行”,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需要经过细致的考虑之后再去实践,在整个团队中我更多地是需要学习、倾听前辈们的经验之谈,积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干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融入团队,获得更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谨言、慎行”。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即“谨言”。一个鼓励的眼、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 为此,我将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我为人、为师之道,相信它能让我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增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 在于丹看来,《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她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倡“仁”与“智”,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关爱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孩子思考,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 其次,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用心的去了解、爱护学生。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多和他们谈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论语·学而篇》(我的学习资料)

论语 学而篇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

《丧家狗——我读论语》 读书报告

《丧家狗——我读论语》读书报告 提问1,孔子《论语》原著的真是真实含义 2,《论语》的批判与扬弃,即可以继承的和需要抛弃的。 3,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的基本思想概况 4,我们现代社会需要儒家么?需要怎样的儒家? 五四打倒孔家店成了思想现代化的开端,而在这之前的三千年,我们的学者不过是对几十本经书进行在开发而已。中华帝国的稳定与衰落,继而重生都与他产生了重大的联系。而认识一个真正的孔子,不仅仅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批判,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位伟大中国人的真实的历史地位。 篇幅有限,所以我想列举几个观点,稍稍能理解孔子的治学,治国,修身之道。 关于人伦道德,儒家著名的三纲学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成了后来人批判最为集中地地方。的确就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就是确立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家庭为单位,凝聚成一个个小型的专制单位,而皇权则是这种不平等的无限扩大而已。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话和上面那句结合起来,孝悌也就是家庭伦理就变成了一味控制般家长制。是啊,在家里面对自己的父亲兄长俯首贴耳,收到这种思想的控制,到了社会,进入官僚阶级,怎么可能犯上呢,一切早已是天经地义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 这两句话的大意就是君子不去谈论那些神鬼,后一句是尊敬鬼神但不去膜拜啊什么的,客客气气但绝不亲近。 鬼神观其实也是自然观或者科学观。 那个时代,对于大自然,多了一些类似宗教的迷信,孔子是入世的,关怀现实世界,人类社会,他认为什么来世啊,神鬼啊,地域啊,过于玄虚,不值得过分研究,消耗精神。但是由于没有做研究,便不能得知他们是什么,是否存在。于是不过问,单位了避免可能的麻烦,还是尊敬点好。这样问题就来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老人家这么理性,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研究,必然给后世留下巨大的知识空白。可惜的是,对于大自然的研究,那些怪力乱神的可以避免,是的这种空白迟迟不能填充,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有点像孔子的自我总结,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可以独立思考,四十岁没有疑惑,五十岁懂得大道,六十岁听得进批评,七十岁则不必拘泥于规则,但依然合理。 孔子自己这样,从没有让别人这样,他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说过已所欲施于人。但是这种思想变化的划分是否过于机械,六十才耳顺起步太晚,而且苏格拉底谈论美,最后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应该是了解孔子思想和《论语》精髓的 一本教为权威的书。以下是分享的关于论语译注读书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 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读论语的心得

读《论语》心得 又一个暑假到了,学位领导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水平,扩大知识面,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读《论语》,写写自己的心得。买到书后,起初还读不进去,但读着读着,有些语句让我受益非浅。 《论语》它是儒家经典、道德典范、国学瑰宝。《论语》,流传2500多年,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祖先,也教育着新时代的我们。它是圣人之言,虽说一度被人抛弃,但今天它又站在了世人面前,可想而之,它是多么的伟大,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的魅力是何其的巨大。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它包括的方面有:学习、工作、孝道、对朋友、对同事、如何为政、道德修养等等。其中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精彩典故,至今还站在国人的心中。 读《论语》后,悟出有关教育、学习、孝道、择友的一些心得: 一、教育上、 孔子作为一代巨人,他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所以言语间总围绕着“教育”这一主题,离不开“育人”两字。大家知道,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可以概

括为“仁、义、礼、智、信”。所谓“仁”,就是爱人,要有一颗爱心。仁是做人的基础,有爱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一颗博爱之心、恒爱之心,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所谓“义”“礼”是说做人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遵守纪律、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与我们对学生进行的礼仪常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其实是吻合的。“智”就是知识、智慧。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培养智慧。作到“活到老,学到老。”身为教者,更需要经常读书学习,通过读书完成知识的更新,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信”就是做人要诚信。如果这五点都做到了,那你或你的学生都是人中的佼佼者了。孔子在治学上非常严谨,他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学而不厌”,“敏而好学”,“博学而笃志”;重视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孔子的这些见解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色,它时时鞭策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管是好的,不好的;聪明的,不聪明的;听话的,不听话的,都是那么的有用。回味起来,还是那么

《论语.学而篇》原文与翻译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2),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

《论语》我们读什么

谈谈《论语》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陈家昌 一、《论语》是一本什么书 2007年3月上旬,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建议美国领导人好好读一读孔子的文章。一个国家的外交官建议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读指定的书,这在国际外交史上是罕见的。然而,这件事情并没有引起什么外交上的麻烦,不过,一家美国报纸的评论文章多少有点刺激国人,文章首先承认《论语》是一本值得精读的书,美国人的确有必要读一读。接着,作者反问道,那么又有多少中国的官员和平民百姓在读这本书呢? 1、《论语》一书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主要记述孔子及少数弟子的言论和行为。《论语》通过孔子的处世和处事态度,反映了孔子以仁为本的精神理念和特立独行的高尚人格。其中,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占了较大部分,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自汉代起,我国学童经过启蒙识字教育之后,就要读《论语》。古人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见其对中国历代政治家的影响。《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其内容是历代科举考试命题的一个主要来源。 作为中国人,不论文化程度如何,也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在

何处,都能够从《论语》中获得有益于自己身心发展的东西,因此,都有学习《论语》的必要。学习《论语》,必须研读原作,不能仅仅摘录几段警句,或听他人谈一点心得体会。否则难以有切实的收效。《论语》的篇幅不长,仅1万多字,而且语言也比较简洁,阅读障碍并不大。一般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读通,并能逐渐读懂。 尽管《论语》篇幅不长,但你认真阅读的话,就会发现它涉及的面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而且始终不会过时。如果你细细品味的话,其思想之深邃,蠡测之精准,语言之简练,就会在你的思维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如果因此而使你的言行举止有所改变,人们就会把这样的一个词——“儒雅”用在你的身上。 当年杨振宁先生从西南联大考取留美公费研究生时,他的父亲杨武之教授就为他请来老师,给他讲授《孟子》。青年杨振宁当时并不理解父亲的意思,认为他到美国是学习物理的,为什么要他学习古代文学呢? 数十年后,杨振宁先生回忆这件事,从内心深处感谢父亲,认为这是“根”和“魂”的教育。正因为树立了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使他无论身在何处,也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险阻,都能够不迷惑,都能够有尊严,有自信。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它是我们血管里流动的血,血脉相通,血浓于水。就我们的下一代而言,学好科学知识,学好外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这是树根立魂的教育,是血脉相通,血浓于水的教育。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个人心得体会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论语学而篇第一章个人心得体会【--个人述职报告】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得感受。以下是分享的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的文章,欢迎阅读!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

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 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今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应该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 __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我读论语有感

我读《论语》 实验二小学尹金凤 说来惭愧,读《论语》还有一段经历,早有过接触,很遗憾只是停留在大概的了解,耳闻孔子的片言只语不求甚解,有幸在百家讲坛聆听到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开始一边啃读论语原文,一边拜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重新审视自己,寻找自己的目标,给自己定位,寻找和把握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于丹教授把《论语》比作一眼清泉,它有特殊的问病功能,叫问病泉,我觉得这话说得太贴切了,我穿越历史沧桑,倾听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看到了一个富有政治抱负,毕生致力于教育,潜心研究编撰整理书籍,一生坎坷,一生追求。我感受到孔子超前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对学生的谆谆教诲,自己的孜孜以求,谦虚好学、矢志不渝的精神,置身这眼活清泉,让我庆幸崇拜之至,见识到了这样一位先师至圣,找到了自己的困惑的症结所在,给我指点迷津,指引我不断前行。 孔子早在2500多年,他就打破等级制度兴办学校,能够和学生坐在一起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因势利导地讲解,创造性的进行因材施教教育,而且见解独到,获得教学相长的快乐,足见他的智慧,尤其对学生总是那么和颜悦色,很少疾言厉色,可见他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足见他的思想境界。不由得想想自己,常常会因为情绪左右对学生的态度,也常常会由于缺乏耐心而责难于学生,也常常会因种种

不如意而埋怨,相比之下自己缺少的很多,尊重、宽容、爱心、敬业大打折扣,究其根源自己缺乏一种大境界,大师的风范,只有了大智慧,大胸怀,大信念才会拥有孔子那样的平和态度。那样的淡定快乐。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从学习、搞教育的艰辛中感受到快乐。他带跟我们更多的启示,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追求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爱心,这样才能学会宽容与包容别人,并以智慧去解决问题,以人格去感化心灵;爱由心生,心中有爱,言行才能有爱! 《论语》是传承华夏的五千年精神财富,是凝聚在炎黄子孙心中最为神圣的精神圣殿。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也让我品味了一道丰盛的精神美餐,体味生命的意义。

论语读后感800字_论语读书心得五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_论语读书心得五篇 读论语,会从中学到很多做人和怎么学习的方法,喜欢里面的因材施教,不同的人不 同的教法,这样才能够让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 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 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vv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 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 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 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 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 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 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完整版)读《论语》个人心得

读《论语》个人心得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 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像我们工作时间短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

《论语》学而篇第一之翻译及自我赏析

《论语》学而篇第一翻译及自我赏析 ————————————————————————————————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另译】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自我赏析】 这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对此章评价极高。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贯穿《论语》始终,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原文】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自我赏析】 此章中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孔子以仁为本的哲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孔子当时作为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为了生存而必须提出对统治者有利的思想的无奈体现,从另一方面也提想出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但是,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孝敬父母,关心长辈,考虑到老人们心灵上的需求。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 以下是整理分享的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篇一《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 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 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 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 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 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 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 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 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 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 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的狄百瑞是当今西方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他生于1919年,在他 91岁高龄之时,仍旧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东亚儒学的课程,可以说五六十年来都投入推广东亚儒学的工作。 【内容提要】此文从孔子在《论语》中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来说明今日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即我们读《论语》时要从当下的反省及反应来思考《论语》的思想。作者认为《论语》所论及的是人类共同的、亘久不变的核心价值,所以值得现代人去重新去发现,去体会《论语》的话。作者进一步从《论语》中君子的理想来论述孔子的伦理观及儒家的政治和社会思想。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以下是我根据前人对《论语》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公元前5世纪时,孔子的弟子记录了孔子的语录,后来的学者代代相传,不断研读《论语》,都有所得。我们今天仍然要读《论语》,因为《论语》是一本历经千百年的考验及评价而流传下来的书。虽然《论语》过去增经被奉为圣人的经典,也成为科举考试文人必读的书,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读《论语》的理由。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东亚人文思想”这门课已经有六十多年了。我每次叫学生读《论语》,学生的反响都一样,不论学生是主修自然科学或是人文学科的学生。在此文里,我将从我和我的学生如何读《论语》前几章的经验,来谈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这个议题。我尤其注重一个人读《论语》时,当下所有的反省及反应。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认为《论语》带有任何社会阶层与教育程度的差别性,因为《论语》所论及的是人类共同的、亘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而不是莫测高深的哲学观念。所以《论语》适合用在大学的通识教育的课程中。 我不是要教学生如何去了解《论语》的话,而是注重学生自己去重新发现《论语》,去体会《论语》的话。经典本身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认识经典,亲自去体验经典的话。 2008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时,有一位学生代表致词,他引述了《论语》里面几个章节,来说明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经验。这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这位学生提到的是《论语》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可以将《论语》的特质和历史背景说明得很清楚。首先,《论语》这几句话是在说所有知识分子应有的学习态度。后面的话是专指君子所应具有的德行。这里的君子是指当时的领导阶级,即贵族,但是孔子强调君子必须经过学习的过程才可以成为具有领导

论语学而篇教案精编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

读论语演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 忽提论语,就好像时光的隧道回转到了孩提时代。或许,没有于丹,我大脑中不会再想 起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论语来指导我的生活,也不会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 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当听了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讲解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 了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 温暖备至。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会经历很多的人和事。在生活中,不可能没有遗憾和烦恼。当我们 遇到遗憾和苦恼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论语》 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 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 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 你也将失去星星。一味地放大遗憾和烦恼,只会失去更多的时间,而且忽略了其他的美好了。 当今社会中,如果遇到缺憾时,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承 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 待生活缺憾的态度。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 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 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在当今社会中,适者生存,强者立足。要做强者,必须有勇气,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 但是有心的勇才能表现出真正的勇。君子之骄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强。这就是论语教给我们为 人处事的心灵之道了。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 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 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教我们自 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 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的事业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我们只是巨人的基石,我们不需要崇高 而华丽的赞美,我们只求问心无愧地走好每一天,完成我们的使命。希望各位同仁不论何时, 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把我们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篇二:论语-演讲稿 (1) 论语——学而第一篇 侯伟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众所周知,这句话取自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论语的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 政治家,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我记得曾经的私塾时期,在上课时要先拜孔子,然后再拜先生,不只学童上学拜孔子, 皇帝和大臣也视拜孔子为一个必要的礼仪。 下面再给大家说说《论语》的故事。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在后 周节度使赵匡胤手下当推官。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率军部队到达冻桥时,赵普为赵匡 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于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后来, 宋太袓任命他为宰相。从宋人祖取得政权开始,到平定南方,赵普是主要的谋士,立了不少 大功。宋人祖拜赵普为相后,事无大小,都跟赵普商量。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 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认真 诵读。第二天上朝,他处理起政事来总是十分敏捷。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