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64艺术学概论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64艺术学概论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64艺术学概论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64艺术学概论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664艺术学概论

适用专业: 1303L2播电视艺术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参见往年试卷。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要求能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并能与艺术学的相关学科理论结合分析具体的艺术现象。对艺术现象理解要与现实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因此考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基础。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艺术的特征。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的关系。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艺术教育。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文化与艺术、哲学与艺术、宗教与艺术、道德与艺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

第六章艺术作品

第七章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

第八章实用艺术

第九章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十章表情艺术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十一章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十二章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其它版本也可)

2.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其它版本也可)

四、样卷

见往年试卷。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 一、填空题 1)从总体上看,艺术学的内容应当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2)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3)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4)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艺术起源于“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和“劳动”。5)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6)第六种艺术分类方法是根据艺术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7)运用艺术生产理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艺术审美价值的产生和实现,必须经过艺术生产的全过程,它包含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三个部分或三个环节。 8)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应当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节,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艺术系统 9)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10)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活动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艺术创作过程又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样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11)一部小说、一首乐曲、一幅绘画、一部电影等等,几乎都可以被看做是由三个层次组合而成:第一是艺术语言、第二层是艺术形象、第三层是艺术意蕴。 12)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二、名词解释与简答 1)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见P7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但两者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2)实用艺术概念: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审美特征:1、实用性与审美性。实用艺术是以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为基本特点,但对于大多数实用艺术品来讲,实用性是为主的,审美应当从属于实用,服务于实用; 2、表现性与形式美。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使它比其它艺术更加偏重于形式美。 3、民族性与时代性。实用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实用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3)造型艺术概念: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 审美特征:1、造型性与直观性。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造型性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直观性,或称视觉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由造型性派生出来的,都是直接诉诸欣赏者的眼睛,凭借视觉来感受的。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

艺术学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他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 3、模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其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 4、形象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性。文学艺术总是以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5、主体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在借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时,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从而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二、填空题 1、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简答题 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为满足两种生活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叫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的启示: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看,艺术生产本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它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

粤教版语文短篇小说欣赏课时作业:4狂人日记

第二单元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有一些名家能,深入浅出,把高深的道理明明白白地介绍给普通读者。《谈美》就是朱光潜先生写的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它写于1932年,此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等问题,平易亲切,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三十多次的畅销书。 《谈美》讨论了许多美学问题。譬如美和距离问题,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又如讨论“移情作用”,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因此而。 朱先生曾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他借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著名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赠送给青年朋友,劝告年轻人,体味生活,让人生有味道。他将自己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当年为《谈美》作序的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 1.依次填入横线里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重若轻娓娓道来暴殄天物多姿多彩 B.登堂入室侃侃而谈暴殄天物有声有色 C.举重若轻侃侃而谈玉石俱焚多姿多彩 D.登堂入室娓娓道来玉石俱焚有声有色 【★★答案★★】A(举重若轻: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娓娓道来: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 2.文中画线句子修改后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真正沉没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能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 B.只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就能真正沉没在艺术的美感当中 C.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沉漫在艺术的美感当中 D.只有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能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 【★★答案★★】C(本题考查二重复句的划分和理解。画线句的第一个分句是前提,第

艺术学概论《作品赏析》.

(一)绘画艺术 1、《清明上河图》 我国北宋绘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北宋宫廷画家。该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作品采用长卷形式,运用了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技法,分三段展现了汴京郊野、汴河码头和热闹的街市。画中人物500多个,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该作品是研究北宋人文、地理、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2、《洛神赋图》 我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作品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接近的惆怅。全图采用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方法,展示了从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整个过程,反映了人物或欢乐或哀怨的情调,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洛神赋图》标志着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 3、《游春图》 我国隋代绘画作品,该画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作者展子虔是一名贵族士大夫出身的专业画师,被称为“唐画之祖”。《游春图》以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构图境界阔大。它超越了以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草创阶段,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时期。此图的用笔和设色相当工细,采用的是勾线立骨、青绿填色的技法,色彩清丽典雅,富有装饰感。 4.《步辇图》 我国唐代人物画作品,作者阎立本,唐初著名的人物画家,出生于书画世家。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等作品传世。该画作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乘步辇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中对每个人物进行了细致人微的描写,变化丰富,技法精湛。是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5、《父亲》 我国油画作品,1980年创作,作者罗中立,1948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父亲》表现了一个端起碗要喝水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都相当深刻。该作品采用特写构图,对老农头像的面部作了极为精细的刻画。作品面世后,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艺术家们评价《父亲》是“从艺术的天国向现实的复归”。该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被视为伤痕画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品。 6、《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作者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时期早期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最后的晚餐》画作构图以耶稣为中心,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犹大、圣·约翰、小雅各等门徒的神情各异,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精湛的创作技巧,它与祭坛画《岩间圣母》、肖像画《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一生的三大杰作,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7、《夜巡》 荷兰现实主义油画名作,创作于1642年。作者伦勃朗,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是最伟大的荷兰画家。该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艺术家把富于戏剧性的历史画因素引入其中,对荷兰群像画的程式进行了大胆改造,它采用了接近于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使两个主要人物处于照明的中心,显得很突出,是激越、亢奋、追求动感的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代表。 8、《马拉之死》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布面油彩,1793年创作。作者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先驱。作品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马拉遇害的情景: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马拉左手拿着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位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得比较单纯、色彩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

艺术鉴赏课程期末作业

成都理工大学通识课《艺术欣赏》课程作业姓名:唐未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学号: 任课教师:王萍 成绩: 传播科学和艺术学院制 年月 作业一:经典艺术作品收集整理表 作品名艺术 门类 创作者 创作时 间 作品简介(不少于100字) 盗梦空间 电 影克里斯托 弗·诺兰 2010 年 多姆·柯布(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 是一位经验老道的窃贼,他在这一行中算得上 是最厉害的,因为他能够潜入人们精神最为脆 弱的梦境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秘密。柯 布这一罕见的技能使他成为危险的企业间谍活 动中最令人垂涎的对象,但这也让他成为了一 名国际逃犯,失去自己的所爱。 如今柯布有了一个赎罪的机会,只要完成 最后一项任务他的生活就会回复本来面目。和 以往不同的是,柯布和他的团队这一次的任务 不是窃取思想,而是植入思想。如果他们成功, 这就是一次完美犯罪。但是即使提前做好了细 致专业的安排,也无法预料到危险的敌人对他 们的行动早已了如指掌,而只有柯布能够预料 到敌人的行踪。

超体 电 影吕克贝松 2014 年 《超体》,又名《露西》,是一部由法国著名 导演吕克·贝松执导、好莱坞著名女影星斯嘉 丽·约翰逊主演的科幻动作片。讲述了一个年 轻女人被迫变成毒贩,然后这种毒品侵入她自己 身体系统故事。但这种毒品却并不会让人萎靡 丧命,反而给了她超于常人的力量,包括心灵 感应,疼痛和不适的化解消失及瞬间吸收知识 等技能,她逐渐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心灵感应、 意念力、超级记忆力等诸多超能力,她凭借自 己的超能力开始调查挟持她的黑帮。 星际穿越 电 影诺兰 2014 年 在不远的未来,地球气候已经不适合粮食生长, 水资源枯竭,饥荒 肆掠,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 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时空裂口”,通过它可以 到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一个探险 小组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 颗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7] 在这艘名叫做“Endurance”(中文为徘徊者)的 飞船上,探险队员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类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战。然而,通过虫 洞的时候,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 地球上的七年时间,即使探险小组的任务能够 完成,他们能提供的救赎对于对地球上活着的 人来说已经是太晚。飞行员库珀(马修·麦康纳 饰演)必须在和自己的儿女重逢以及拯救人类 的未来之间做出抉择。 蝴蝶效应 电 影埃里克·布雷 斯、J·麦凯 伊·格鲁伯 2004 年 伊万(艾什顿·库奇Ashton Kutcher 饰)曾经有 一个糟糕的童年,因为他行为闯下了大祸,令 他童年充满不堪回忆的往事。而事实上,他确 实只是依稀记得一点可怕的情景,这些情景一 直纠缠着他的正常生活。伊万接受心理学家建 议,把琐碎生活记在记事本里,却偶然发现通 过记事本回到过去。

艺术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模板

作业一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 作业二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由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认识的提高。所以我们无论是阅读一部精美的文艺小说,还是观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我们都会为之振奋为之感动,并从而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甚至能改变你的生活态度,改变你的世界观。学员答题可顺着如下思路,自己举例展开论述。(1)、例举一部小说(请记住、不能举诸如《卡耐基的成功这路》这一类的生活指导,青年修养用书,这是议论文不是小说)对你的触动。 (2)、你由此发生了哪些改变?对你起到了什么审美教育作用。 2、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题要点: 1、如引用前苏联当代美字家卡岗之说“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艺术起到了‘文化自然意识’的作用”。则可知艺术和文化的关系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归属和被归属的关系。就是说艺术是一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一民族的文化又总是为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举例中国文化里的阴阳学说反映在中国绘画——国画作品里阴面——暗面、阳面——亮面的程式化的墨分五色,石分三面的画法里。中国民间文化里的吉祥,如意,喜庆等意念表现在中国的剪纸艺术的图案花纹里。如喜鹊与梅花枝的组合图案,“表示”“喜上眉(梅谐音)稍”的喜庆意。 2、首先,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并体现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举例;今天在全球化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大量的商品广告的具有艺术品位档次的精美制作便是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着当代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的明证。同时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它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整个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并受到制约和影响(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造型设计全是用的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制作的)。 3、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的相互关联作用。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业三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答: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在客观现实生活的动和静的交叉点上将其发展变化的一瞬间形象抓住,以物质材料艺术语言固定下来。于是如何选取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一直是画家雕塑家等造型艺术家们至关重要十分关注的课题。至于艺术的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形象一旦创作出来就同时受一定的物质材料所固定,可以供人们长期反复欣赏甚至千百年地流传下去。相比之于舞蹈戏剧曲艺等舞台表演艺术综合艺术无法将艺术形象物化

作业答案

中国文化中,自然美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致用、比德、畅神三个阶段。“致用”指人类从实用、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与“比德”相比,“畅神”的自然美观念具有更浓烈的美学内涵,凸显了美的精神向度,体现了经典审美情感中无功利、无目的的一面。所谓“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如“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中国文人与自然山水的默契融合,留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自然美审美传统,自然山水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和相濡以沫的生活旅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就是古人非常质朴的自然宣言。 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20 本词条正文无图片, 无基本信息模块,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 目录 1 基本概念 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2 适当“距离” 距离饱含着美学因素,不仅要求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同时必须遵循和体现“距离美”的原则。 一、把握好“时间距离”根据美学的审美距离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要获 得最佳审美感受,必须把握好审美的时间距离,主 要是处理好审美时间的早与晚、快与慢、长与短、远与近的关系。平常所说的“久居之处无美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就是由于审美时间过长而影响审美效果。而秦砖汉瓦、古景旧迹等等,则说明时间越长,越能给人以深沉、古朴之美。这些例子都是审美的时间距离因素在起作用。 二、把握好“空间距离”根据美学的审美距离论,审美主体要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还必须使主体和客体之间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距离太近,就领略不到事物的整体美。如果距离太远,看不清事物的细微之处也难以欣赏事物的美。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空间距离的位置关系上,这种空间关系在特定的环境中传递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在友好时接近,在对立或关系疏远时保持一定距离。所有这些都说明: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艺术学概论复习重点

一、必考 1.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部分或三个环节,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 2.在艺术构思活动中,除了"(想象)"以外,"(情感)"也是--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始终。如果说(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那么(情感)就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3·艺术家的艺术体验利艺术构思,必须通过各种 (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才能形成艺术作品。 4·(哲学)是(理性)思维,(艺术学)是(感性)思维,连接两者的学科是(美学) 二,艺术系统 1、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1,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却(分工)。 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艺术家具有 (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第四,艺术家具有 (卓越的创造能力)和 (鲜明的创作个佳),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 (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 和 (专业技巧)。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恩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方面或三个阶段。郑板桥曾靶画竹的过程分为"眼申之竹火"胸申之竹,"手申之竹",对应的就是这三方面。 3、艺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 (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 (艺术形象)。 4、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 式。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5、抽象思维是指运用 (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6、灵感恩维,是指在创造活动申,人的大脑毖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恩维 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她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7、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 (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灵感思维) 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8.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

傅雷家书知识题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 作者傅雷是哪个国家的人?() A. 中国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2. 这些家书是傅雷寄给谁的?() A. 妻子 B.儿子 C.女儿 D.朋友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 A.对妻子的挚爱 B.对孩子的教育 C.对朋友的怀念 D.对学生的教导 4.作者主要精通的语言() A.英语 B.德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 5、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中的大部分作品。 6、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 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7、《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 8、《傅雷家书》曾荣获“( )”. 9、傅雷:1908.03.30 - 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 )家、文艺( )家。 10、《傅雷家 书》是傅雷写给( )的. 11、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 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12、傅雷毕生翻译各类作品( )余部,如( )、( )、()等。 13、《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 多字。 14、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著

名钢琴大师;( )——英语特级教师。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 15.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 16.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17.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18.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19.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四、主观题(20题7分,21题8分)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2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2.雕塑艺术: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 3.摄影艺术:是一种现代的造型艺术。它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现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现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4.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5.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6.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7.园林艺术: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二)填空题 1.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_基本特征_。雕塑艺术更是在_三度空间_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_造型_艺术。 2.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_直观性_、_瞬间性_与永固性、再现性与_表现性_等美学特征。 3.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_造型艺术__、_表情艺术_、_综合艺术_和_语言艺术_。 4.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_审美性_、表现性与_形式美_、_民族性_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三)简答题 1.艺术分类是最基本的6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1.第一种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第二种是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第三种是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第四种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中外动画艺术鉴赏练习题

1、动画最早起源于(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 2、动画的发源于 17 世纪阿塔纳斯珂(Athanasius Kircher)发明的(魔术幻灯)动画才有了运动。 3、1831 年旋转圆盘发明人 JosephAntoine Plateau 是(法国人)。 4、动画的诞生日是(1877 年 8 月 30 日) 5、光学家兼画家埃米尔雷诺发明(光学影视机)奠定了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诞生。 6、1907 年美国人(斯图尔特.伯莱克顿)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 7、1928 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把动画影片推向了巅峰被人们誉为商业动画之父。 8、1907 年布莱克顿制作出美国动画片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 9、1984 年的(《风之谷》)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宗师的地位。 10、中国动画史上震惊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 11、1961 年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同时也获得世界动画节大奖。 12、随着动画的兴起(少儿科普动画)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3、少儿卡通大量地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 14、最初的动漫音乐可以追溯到(1926)年。 15、最早的音乐动画的开拓者是(沃尔特迪斯尼)。 16、1928 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把动画影片推向了巅峰被人们誉为(动画音乐的开拓者商业动画之父) 17、1941 年在中国动画历史上出现(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三兄弟为中国动画发展奠定了不朽的丰碑。 18、日本动画萌芽期出现(下川凹夫北山清太郎幸内纯一)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 19、动画制作流程可分为(筹备阶段制作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重要阶段。 20、动画音乐按类别可分为(背景音乐伴奏音乐主题音乐商业音乐) 2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家治虫)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 22、随着动画的兴起(少儿科普动画)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3、中国第一家具备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24、最初的动漫音乐可以追溯到(1926)年。 25、宫崎骏的GHIBLI工作室成立(1985)年。 26、1966-1976 年中国动画枯萎时期的(代表作《小号手》《东海小哨兵》《小八路》) 28、少儿动漫按照年龄分可分为( 1-2岁 4-6 岁 6-12 岁)三个不同阶段。

艺术学概论作业1

艺术学概论作业1 (一)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的这种“模仿”功能,使艺术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 4、形象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间接地感受。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二)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马克思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在美学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看,艺术生产本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常常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师:(导人)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 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 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着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 住北国的秋天. (屏幕展示课题:故都的秋——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配乐《秋日私语》,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美文不厌百回读.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自己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 (请两位学生分 别选择一段朗读:一位女生,一位男生) 师:老师点评,现在请全班同 学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即学生没有都的段落)(师 生齐声朗读) 师:关于散文,郁达夫有这样一段论述:"现代的散文之最 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黑体字屏幕显示)请一位同学读一遍.(生朗读) 师: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后,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生:读出了郁达夫对秋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 生:喜爱。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是?生:文章第一段,还有最后一段。生:我读出了作者喜欢安静.师:哪些语句? 生:第二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好清闲,从"都市 闲人"那一段看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会享受生活(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多会享受啊! 生:我读出的是悲凉.整个文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师:既然是悲凉,那为什么还要折去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它呢? 生-..…?我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不要紧,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先存疑. 生:我读出的是孤独,寂寞,悲凉. 师:是悲秋吗? 生:应该差不多. 师:言为心声,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作家生命里流淌出来的,都是作家生命的体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大家从

艺术鉴赏结课论文

艺 术 鉴 赏 之 我 鉴 机械工程系 工设093班 靳青 200906014306

艺术鉴赏之我鉴 通过一个学期的艺术鉴赏课,老师引领我们打开艺术的大门进入艺术的世界中去。让我们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部作品,如何读懂艺术家们所想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受到这一学期的时间真正的让我学习到了很有用处的知识,也让我对艺术这门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提升自身修养,还能教会我们识别美丑。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它包含两个方面:审美对象(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欣赏者)。当代作家秦牧在《虾趣》一文中曾具体地描动极了。一次,有个农妇来倒人尿肥,肩上挑着一担水桶,一进门来,看到那幅画,竟着了迷述了一个故事。他写道:“我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齐白石的水墨虾画,那里面十来只虾,生,担子没有卸肩,就站着欣赏,一面连声啧啧赞叹:‘真像呀,就和活的一模一样。’”这表明,所谓艺术欣赏,一方面由她于作品艺术描写的生动性,唤起了欣赏者的某些形象的记忆,印证了她的生活经验,调动了的审美情绪,从而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一种美的享受“竟着了迷”;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中具体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农妇把画里的虾与自己在生活中

曾见过的虾作了比较,得出结论:“真像呀,就和活的一模一样。”农妇在看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受了画家对生活美的发现和评价。 艺术的审美创造构成美的艺术作品,形成艺术作品应有的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一切事物的性质及其价值和意义又都是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和实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审美需要的审美对象,其性质和意义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关系才能显示和实现出来。这种关系就是人们对艺术的接受,特别是审美鉴赏接受。只有通过艺术接受,艺术作品的性质才能得以显示,价值和意义才能实现,功用才能得以发挥。 艺术接受是指一定时代、社会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文化和心理要求在鉴赏、读解、阐释和评论艺术作品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选择性认同和创造性实现。这种接受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它包含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及再创造等等心理活动。按照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观点,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两极:一极是艺术的,即创造主体生产的文本——未经读者鉴赏的艺术家的“一度创造”的产品;另一极是审美的,即接受主体对文本的具体化或实现——经过读者阅读、品评、鉴赏等检验的作品,它是接受者在“一度创造”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的产物。接受者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并现实地鉴赏作品和实现作品的过程,就是艺术接受。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答案

艺术学概论作业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建筑艺术一一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应当是“建筑”与“艺术”二者的和谐统一. 由于建筑是一种艺术立体作品,所以它又是空间造型艺术?其艺术审美特点主要表现为造型美?即以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造型艺术元素为语言,构成建筑物整体完美的艺术形象。 2?园林艺术一一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但更注重观赏性?通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一一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从而将自然美的精华融入自然美与建筑美的组合之中?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园林风光和游憩景点.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一般又称为实用工艺美术,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 值,与人类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类含有美术意趣和实用性物品的设计制造技艺?具体来讲主要有三大类别:其一是带有艺术处理,美术性较强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绣花床套,枕套等,其二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编器物,蜡染织物等,其三是特种工艺品如玉雕、景泰蓝器皿等。 4.现代设计一一从狭义上讲也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工业革命后,从包豪斯到当代国际上广泛兴起的一门现代工业设计与产品造型设计交叉重合的设计学科。大致包括:一,产品外形设计;二,环境设计:诸如室内装潢设计,庭院设计,城市设计等。三是视觉设计,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 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答: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在客观

现实生活的动和静的交叉点上将其发展变化的一瞬间形象抓住,以物质材料艺术语言固定下来。于是如何选取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一直是画家雕塑家等造型艺术家们至关重要十分关注的课题。至于艺术的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形象一旦创作出来就同时受一定的物质材料所固定,可以供人们长期反复欣赏甚至千百年地流传下去。相比之于舞蹈戏剧曲艺等舞台表演艺术综合艺术无法将艺术形象物化固定而只能通过一次次重演来供人欣赏而言,造型艺术的永固性更得以彰显。 2.艺术的造型性与直观性 答:造型性与直观性是指蕴含于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意义所在。同时二者又都是造型艺术基本的重要的特征。就造型性而言,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可供观众欣赏的艺术形象,并以此形象的造型性为中介,传播艺术家赋予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直观性也称视觉性,是造型性的派生。即无论是造型艺术的绘画作品还是雕塑摄影书法作品无一例外地都必须先诉诸于人眼的直接观赏和感受。这一直观性特征也成为造型空间艺术与也具有塑造艺术形象功能的文学,音乐乃至部分表情艺术区分开来的界限。 3.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答:首先再现性和表现性都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的审美特征,且基于造型艺术的再现空间这一本质特征。另外,造型艺术更要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倾注艺术家特有的情感,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因此表现性也是造型艺术特质之一而成为其审美特征。只是再现性与表现性两者相比,对于造型艺术而言,前者更有所侧重而已。如造型艺术之摄影艺术,其作品中的影像与被摄对象之外表形貌几乎完全一致。又如绘画的运用透视、色彩、光影、比例等手段,达到在二维平面上塑造非常逼真的三维空间立体效果。无疑的,这是造型艺术第一要实现的目的。 三论述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