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 等效电源定理的应用

实验三 等效电源定理的应用

实验三  等效电源定理的应用
实验三  等效电源定理的应用

实验三等效电源定理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学习MULTISIM的使用方法,学习测量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及其除源网络的电阻的方法,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并加深对他们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实验原理

等效电源(戴维南定理)内容: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内阻为R0串联的电压源来等效代替,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即将负载断开后两端的电压,内阻R0为将电源去除后的无源网络负载两端的等效电阻。

等效电源(诺顿定理)内容: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内阻为R0并联的电流源来等效代替,理想电流源的电流值等于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即将负载短路后的电流,内阻R0为将电源去除后的无源网络负载两端的等效电阻。

当电路中含有受控源时,电路的等效电阻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

(1)实验法:

(2)外加电源法:先除去电路中的独立电源,外加电源,

所谓受控源,是指电压或电流受电路中其它部分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受控源是一种四端元件,它含有两条支路,一条是控制支路,另一条是受控支路。受控支路为一个电压源或为一个电流源,它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称为受控量),受另外一条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控制量)的控制,该电压源,电流源分别称为受控电压源和受控电流源,统称为受控源。

(a)(b)

(c)(d)

图2.12 受控源的电路符号

上图中(a)、(b)为受控电压源,(c)、(d)为受控电流源。

三、实验内容

1.连接电路如图

2.13,将RL支路当作有源二端网络的负载电阻。

图2.13 等效电源定理验证电路模型1

图2.14 选择可变电阻器

其中负载电阻为可变电阻,可单击工具栏中的基础元件,选择POTENTIOMETER。

选择后,双击图标可修改阻值、关键点和增量。阻值为最大电阻值,关键点是指通过键盘的某个按键(如:“A”键)按照设定的增量改变阻值,当然也可以通过鼠标直接拖动。具体增量可任意设置,但要充分考虑到将要用到的阻值,设置合适的增量。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按键控制增加百分比,shift+按键减少百分比。也可以利用鼠标控制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图2.15 可变电阻器的参数设置

连接电路后,完成以下内容:

(1)按照表2-3-1,通过调整百分比修改负载电阻的阻值,用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负载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填写表2-3-1。

表2-3-1 负载电阻的电压和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测电压时应将万用表并联在AB两端,测电流时应将万用表串联在RL 支路中;

(2)利用上表中的数据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R0=UOC/ISC,(其中UOC为开路电压,ISC 为短路电流)。

(3)按上表测得的U OC及计算得出的R0连接电路如图2.14所示,按表2-3-2测量记录相应的电压与电流值,并与表2-3-1相比对。

图2.14 戴维南等效电路

表2-3-2

(4)比较结果,得出验证结论:

2. 建立一个含有受控源的有源二端网络如图2.15所示。

图2.15等效电源定理验证电路模型1

图中有两个受控源,分别是受控电流源和受控电压源,都是受支路电流I1控制。选择电流控制电流源,可以单击工具栏的信号源,选择CINTROLLED_CURRENT_SOURCE系列中的CURRENT_CONTROLLED_CURRENT_SOURCE,放置在工作区后,双击图标,在参数栏修改比例系数。因为电路中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值是4I1,所以电流源的电流值与控制电流I1的比例关系设置为4。

图2.16 选取受控电流源

图2.17 修改受控电流源的参数

选取受控电压源可以单击工具栏的信号源,选择CINTROLLED_VOLTAGE_SOURCE系列中的CURRENT_CONTROLLED_VOLTAGE_SOURCE,放置在工作区后,双击图标,在参数栏修改比例系数。因为电路中受控电压源的电压值是2I1,所以电压源的电压值与控制电流I1的比例关系设置为2。

图2.18(a) 选取受控电压源

图2.18(b) 修改受控电压源的参数

在连接受控源时,一定要让控制电流I1流过受控源的控制支路。具体链接可参看下页图2.19。

(1)用实验法计算等效电阻。

利用直流电压表测量AB端口的开路电压,利用直流电流表测量AB端口的短路电流,由实验数据就可以计算等效电阻,将数据填入表2-3-3。

表2-3-3 实验法计算等效电阻的实验数据

图2.19 仿真电路模型

(2)外加电源法计算等效电阻。

外加电源法中,需要除去电路中原有的独立电源,所以6V电压源做短路处理。然后从AB端口外加任意的电压源,利用直流电流表测量电压源流出的电流值,由实验数据就可以计算等效电阻,将数据填入表2-3-4。

(3)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看看是否相同。

四、思考题

1. 在求线性只含独立电源的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时,如何理解“将网络中的所有独立电源除去(置零)”?实验中怎样做到独立电源置零?

2.对于含有受控源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其等效电路的电阻有几种计算方法?分别是什么?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等效电源定理

实验二等效电源定理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I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 SC,其等效内阻R0定义同戴维宁定理。 Uoc(Us)和R0或者I SC(I S)和R0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的测量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 (2)短路电流的测量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 (3)等效内阻R0的测量 Uoc R0=── Isc 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用此法。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5-1(a)所示,即HE-12挂箱中“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线路。 (a) (b) 图5-1 1. 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宁等效电路的Uoc、R0。 按图5-1(a)接入稳压电源Us=12V和恒流源Is=10mA,不接入R L。测出U O c和Isc,并计算出R0(测U OC时,不接入mA表。),并记录于表1。 表1 实验数据表一 2. 负载实验 按图5-1(a)接入可调电阻箱R L。按表2所示阻值改变R L阻值,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并记录于表2。 3. 验证戴维宁定理 把恒压源移去,代之用导线连接原接恒压源处;把恒流源移去,这时,A、B两点间的电阻即为R0,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开路电压Uoc之值)相串联,如图5-1(b)所示,仿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戴氏定理进行验证,数据记录于表3。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戴维南定理 班级:17信息姓名:张晨瑞学号:20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方法。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imeter、Voltmeter、Ammeter等仪表的使用方法以及DC Operating Point、Parameter Sweep等SPICE仿真分析方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6.初步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应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的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子的床帘组合来等效置换,去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效电阻等于该一端口网络中所有独立源都置为零后的输入电阻。这一定理成为戴维南定理。 三、实验方法 1.比较测量法 戴维南定理是一个等效定理,因此应想办法验证等效前后对其他电路的影响是否一致,即等效前后的外特性是否一致。 实验中首先测量原电路的外特性,在测量等效电路的外特性,最后比较两者是否一致,等效电路中的等效参数的获取,可通过测量得到,并同根据电路结构所推到计算出的结果相比较。 实验中期间的参数应使用实际测量值。实际值和期间的标称值是有差别的,所有的理论计算应基于器件的实际值。 2.等效参数的获取

等效电压Uoc:直接测量被测电路的开路电压,该电压就是等效电压。 等效电阻Ro:将电路中所有电压源短路,所有电流源开路,使用万用表阻挡测量。 3.测量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 测试过程中测量的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与测量特性和形状有关。对于直线特性,应使测量间距尽量平均,对于非线性特性应在变化陡峭处多测些点。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用有限的点描述曲线的整体形状和细节特征。因此应注意测试过程中测量的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 为了比较完整地反映特性和形状,一般选取10个以上的测量点。 本实验中由于特性曲线是直线形状,因此测量点应均匀选取。为了办政策亮点分布合理,迎新测量特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根据点数合理选择测量间距。 4.电路的外特性测量方法 在输出端口上接可变负载(如电位器),改变负载(调节电位器)测量端口的电压和电流。 四、实验仪器与器件 1.计算机一台 2.通用电路板一块 3.万用表两只 4.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5.电阻若干 五、实验内容 1.测量电阻的实际值,填表,并计算等效电源电压和等效电阻 2.Multisim仿真 (1)创建电路; (2)用万用表测量端口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计算等效电阻; (3)用万用表的Ω挡测量等效电阻,与(2)比较,将测量结果 填入表1中;

电路分析-等效电源定理-实验报告.docx

电路分析等效电源定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等效电源定理 二、实验目的 1. 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三、原理说明 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I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 SC,其等效内阻R0定义同戴维宁定理。 Uoc(Us)和R0或者I SC(I S)和R0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的测量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 (2)短路电流的测量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 (3)等效内阻R0的测量 Uoc R0=── Isc 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用此法。

五、实验内容 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5-1(a)所示,即HE-12挂箱中“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线路。 (a) (b) 图5-1 1. 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宁等效电路的Uoc、R0。 按图5-1(a)接入稳压电源Us=12V和恒流源Is=10mA,不接入R L。测出U O c和Isc,并计算出R0(测U OC时,不接入mA表。),并记录于表1。 表1 实验数据表一 2. 负载实验 按图5-1(a)接入可调电阻箱R L。按表2所示阻值改变R L阻值,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并记录于表2。 表2 实验数据表二 3. 验证戴维宁定理 把恒压源移去,代之用导线连接原接恒压源处;把恒流源移去,这时,A、B两点间的电阻即为R0,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开路电压Uoc之值)相串联,如图5-1(b)所示,仿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戴氏定理进行验证,数据记录于表3。 表3 实验数据表三 4. 验证诺顿定理 在图5-1(a)中把理想电流源及理想电压源移开,并在电路接理想电压源处用导线短接(即相当于使两电源置零了),这时,A、B两点的等效电阻值即为诺顿定理中R0,然后令

等效电源定理

等效电源定理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分别能把含源二端网络等效成为一个实际电压源支路和实际电流源支路,故统称等效电源定理。 1、戴维南定理 任一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讲,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组合,电压源的电压为该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串联电阻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为零时的入端等效电阻R o。 2、诺顿定理 任一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讲,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和电阻并联的组合,电流源的电流为该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并联电阻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为零值时的入端等效电阻R o。 图(a)所示为一接有外电路的含源二端网络,根据替代定律,把R L 支路分别用流过它的电流i和两端电压u作为电压源等效替代,然后运用叠加定理分别得到 u=u oc-R o i=i sc-u/R o 等效电源电路如图(b)所示。 这两条定律所得到的电压源支路和电流源支路可以互相等效,所以人们多应用戴维南等效电压源定律,然后变化为诺顿等效电流源电路,如图(b)上、下图所示。戴维南定律对求解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特别是负载吸收的最大功率最为方便。求解时含源二端网络必须是线性的,待求支是线性的或非线性、有源或无源均可。

应用这两条定律,一般分三个步骤: (1)断开待求支路或将待求支路短路,分别求得开路电压u oc和短路电流i sc; (2)让全部独立源为零,求入端等效电阻R o。 (3)画出等效电源电路,接上待求支路,求解待求量。 3、用戴维南定律分析含受控源电路 根据受控源的性质和等效电源定律的要求,当用戴维南定律和诺顿定律分析受控源电路时,必须掌握: (1)当控制量在端口上时,它要随端口开路或短路变化,必须用变化了的控制量来表示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 (2)当控制量在网络内,则在短路或开路时,必须保证受控源及其控制量同在含源二端网络内。 (3)受控源不能充当激励,具有电阻性。 在求戴维南等效电阻时,独立源为零,受控源和电阻一样要保留,故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 学号:1128403019 姓名:魏海龙班级:传感网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imeter、voltmeter、ammeter 等仪表的使用以及DC operating point、paramrter sweep等 SPICE仿真分析方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 用。 6、初步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一台、通用电路板一块、万用表两只、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电阻若干。 三、实验原理: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 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 换,其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 效电阻等于该一端口网络中所有独立源都置为零后的数日电 阻。 四、实验内容: 1、电路图:

2、元器件列表: 2、实验步骤: (1)理论分析: 计 算等效电压: 电桥平衡。∴=,331131R R R R Uoc=3 11 R R R +=2.6087V 。 计算等效电阻:R= ??? ??? ? ?+++ ??? ??? ? ?++3311111221 3111121 R R R R R R =250.355

(2)测量如下表中所列各电阻的实际值,并填入表格: 然后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和表中世纪测量阻值计算出等效电源电压和等效电阻,如下所示: Uc=2.6087V R=250.355Ω (3)multisim仿真: a、按照下图所示在multisim软件中创建电路 b、用万用表测量端口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计算等 效电阻,结果如下:Us= 2.609V I= 10.42mA R=250.38Ω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 学号:19 姓名:魏海龙班级:传感网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imeter、voltmeter、ammeter 等仪表的使用以及DC operating point、paramrter sweep等 SPICE仿真分析方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 用。 6、初步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一台、通用电路板一块、万用表两只、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电阻若干。 三、实验原理: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 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 换,其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 效电阻等于该一端口网络中所有独立源都置为零后的数日电 阻。 四、实验内容: 1、电路图:

2、元器件列表: 2、实验步骤: (1)理论分析: 计算等效电压:电桥平衡。 ∴=,331131R R R R Θ Uoc=3 11 R R R +=。 计算等效电阻:R= ??? ??? ? ?+++ ??? ??? ? ?++3311111221 3111121 R R R R R R = (2)测量如下表中所列各电阻的实际值,并填入表格:

然后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和表中世纪测量阻值计算出等效电源 电压和等效电阻,如下所示: Uc= R=Ω (3)multisim 仿真: a 、按照下图所示在multisim 软件中创建电路 b 、用万用表测量端口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计算等效电阻,结果如下:Us= I= R=Ω c 、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等效电阻,与b 中结果比较,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

实验4 等效电源定理与叠加定理doc

实验四 等效电源定理与叠加定理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与叠加定理的理解。 2. 学习线性含独立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 实验仪器 直流电压表 直流电流表 万用表 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流电源 相关电阻元件 三、 预习要求 1. 复习等效电源定理和叠加定理。 2. 确定等效电源电阻的几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3. 含独立源二端网络及其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等效条件。 四、 实验原理 1. 叠加定理 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由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是各个独立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叠加。 2. 等效电源定理 (1) 戴维南定理:任一线性含独立源一端口网络,其对外作用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串 电阻的等效电源代替,该电压源的电压等于此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该电阻等于此一端口网络内部各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 (2) 诺顿定理:任一线性含独立源一端口网络,其对外作用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并电 导的等效电源代替,该电流源的电流等于此一端口网络的短路电流,该电导等于此一端口网络内部各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导。 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如图1-19所示。 图1-19 等效电源定理 3. 等效电源电路参数的测定 (1) 测定开路电压。如果电压表的内阻相对于被测一端口网络的内阻大很多,电压 表几乎不取网络电流,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或万用表的电压档测定。 (2) 测定短路电流。如果电流表的内阻相对于被测一端口网络的内阻小很多,其上 电压降可忽略不计,可以直接用电流表测定。 线性含源一端口a b Ro Uoc +-a b a b 或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

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办法。 二、 原理说明 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的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以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者称为含源——端口网络)。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s E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 ,其等效内阻0R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路。 oc U 和0R 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oc U ,然 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sc I ,则内阻为:sc oc I U R =0 (2) 伏安法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如图3-1所示,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 ?tan 则内阻: sc oc I U I U R =??= =?tan 0 用伏安法,主要是测量开路电压及电流为额定值N I 时的输出端电压N U ,则内阻为: N N oc I U U R -= 若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3)半电压法 如图3-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 络开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阻(由 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 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4)零示法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 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会造 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 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 3-3所示。 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 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 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电路断开,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即为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三、实验设备

实验三 等效电源定理的应用

实验三等效电源定理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学习MULTISIM的使用方法,学习测量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及其除源网络的电阻的方法,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并加深对他们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实验原理 等效电源(戴维南定理)内容: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内阻为R0串联的电压源来等效代替,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即将负载断开后两端的电压,内阻R0为将电源去除后的无源网络负载两端的等效电阻。 等效电源(诺顿定理)内容: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内阻为R0并联的电流源来等效代替,理想电流源的电流值等于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即将负载短路后的电流,内阻R0为将电源去除后的无源网络负载两端的等效电阻。 当电路中含有受控源时,电路的等效电阻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 (1)实验法:R0=U OC I SC (2)外加电源法:先除去电路中的独立电源,外加电源U T,R0=U T I T 所谓受控源,是指电压或电流受电路中其它部分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受控源是一种四端元件,它含有两条支路,一条是控制支路,另一条是受控支路。受控支路为一个电压源或为一个电流源,它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称为受控量),受另外一条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控制量)的控制,该电压源,电流源分别称为受控电压源和受控电流源,统称为受控源。 (a)(b)

(c)(d) 图2.12 受控源的电路符号上图中(a)、(b)为受控电压源,(c)、(d)为受控电流源。 三、实验内容 1.连接电路如图 2.13,将RL支路当作有源二端网络的负载电阻。 图2.13 等效电源定理验证电路模型1 图2.14 选择可变电阻器

戴维南定理的解析与练习21408

戴维宁定理 一、知识点: 1、二端(一端口) 网络的概念: 二端网络:具有向外引出一对端子的电路或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独立电源。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独立电源。 2、戴维宁(戴维南)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为U OC的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R0串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如图所示: 等效电路的电压U OC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即将负载R L断开后a 、b两端之间的电压。 等效电路的电阻R0是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后, 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a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二、 例题:应用戴维南定理解题: 戴维南定理的解题步骤: 1.把电路划分为待求支路和有源二端网络两部分,如图1中的虚线。 2.断开待求支路,形成有源二端网络(要画图),求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 3.将有源二端网络内的电源置零,保留其内阻(要画图),求网络的入端等效电阻Rab 。 4.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压源,其电压源电压US=UOC (此时要注意电源的极性),内阻R0=Rab 。 5.将待求支路接到等效电压源上,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 例1:电路如图,已知U 1=40V ,U 2=20V ,R 1=R 2=4W ,R 3=13 W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3。 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 U OC U OC = U 2 + I R 2 = 20 +2.5 ′ 4 = 30V 或: U OC = U 1 – I R 1 = 40 –2.5 ′ 4 = 30V U OC 也可用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 (2) 求等效电阻R 0 将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理想电压源 用短路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 3 例2:试求电流 I 1 A 5.24420402121 =+-=+-=R R U U I Ω=+?=22 1210R R R R R A 213 23030OC 3=+=+=R R U I

实验三 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的的验证

实验三 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的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2. 加深对参考方向、等效电路概念的理解。 3. 进一步熟悉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电工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和电压定律(KVL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ΣI =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ΣU =0。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 其等效内阻R 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⑴验证KCL 定律,在图3-1所示电路中,任选一个节点,测量流入流出节点的各支路电流数值和方向,记入表3-1. ⑵验证KVL 定律,在图3-1所示电路中,任选一回路,测量回路内所有支路的元件电压值和电压方向,对应记入表3-1。 图3-1 2. 验证戴维南定理 ⑴在图3-2所示电路中,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 电压U oc (1-1′)。 ⑵在图3-2所示电路中,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R 0。 ⑶验证戴维南定理, 理解等效概念 1〉戴维南等效电路外接负载。首先组建戴维南等效电路,即用外电源Us2(其值调到U oc 值)与戴维南等效电阻R 0相串后,外接R L =100Ω的负载,然后测电阻R L 两端电压U RL 和流过R L 的电流值I RL ,记入表3-2。 2〉原有源二端网络1-1′外接负载。同样接R L =100Ω的负载,测电压U RL 与电流I RL ,结果记入表3-2,与1〉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戴维南定理。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表3-1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图3-2 120Ω 360Ω 240Ω 180Ω

等效电压源定理及其在高中物理中应用

等效电压源定理及其在高中物理中应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等效电压源定理及其在高中物理中应用 湖北省恩施高中 陈恩谱 一、等效电压源定理(戴维宁定理) 1、内容:一个包含电源的二端电路网络(端点为A 、B ),可看成一个等效的电压源,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等于“二端电路网络”两端的开路电压(E U '=开),内阻等于“二端电路网络”中去掉电动势后两端间的等效电阻(AB r R '=)。 2、证明: (1)基本情形1:如图甲所示电路,将虚线框内部分视为等效电源,则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对甲图,设电路中电流为I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0E I r R R =++;对乙图,有: E I r R '='+;两式比较,易得:E E '=,0r r R '=+;图丙是该等效电源的内部结构,易知: =U E 开,0AB R r R =+,得证。 (2 对丁图,设通过R 的电流为I ,R 两端电压为U ,则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 =U I I R +总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0000 ()(1)()R r U r E U I r U I r U Ir U Ir R R R +=+=++=++=+总 乙 甲 丙 丁 戊 己

变形得: 00 00R R E U I r R r R r =+++ 对戊图,有: E U Ir ''=+ 两式比较,得:00 00R R E E r r R r R r ''= =++, 如己图所示,为该等效电源的内部结构,易知: 00 00AB R R U E R r R r R r ==++开,,得证。 (3)一般情形:如右图所示为一般电路,则按顺序依次将处于内部的虚线框部分视为更外围部分的等效电源,则易知,等效电压源定理适用于一般电路。 二、等效电压源定理的应用 1、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的系统误差分析 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Ir U E +=,其中U 为电源的端电压,I 为通过电源的电流;如图所示为该实验的两种测量电路。 左图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源的电流,但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压表却测量的不是电源的端电压,右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端电压,但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量的也不是通过电源的电流。 但是,两图中,电压表测量的都是虚线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都是通过虚线框的电流,因此,依据Ir U E +=算出来的实际上是虚线框内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即左图:E E =测,A r r R =+测, 右图:00 00R R E E r r R r R r = =++测测,。 安箱法、伏箱法的误差分析,由于是把R 当做外电阻,与此同理,也是测量的虚线框内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E ,r S R

3实验三 戴维南定理验证

电工与电子实验指导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2

目录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1) 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证 (5)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验证 (9) 实验四电源的等效变换 (13) 实验五单级放大器 (17) 实验六放大器的动态参数测量 (27) 实验七编码器设计 (32) 实验八译码器设计 (37) 实验九加法器设计 (45) 附录Ⅰ用万用电表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 (45) 附录Ⅱ电阻器的标称值及精度色环标志法 (77)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E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其等效内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2.等效电源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等效电阻相串联来代替,其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等效内阻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为零时的等效电阻R0。 (1) 开路电压的测试方法 ①一般情况下,把外电路断开,选万用表电压档测其两端电压值,即为开路电压。若电压表内阻远大于被测网络的等效电阻,其测量结果相当精确。若电压表内阻较小,则误差很大,必须采用补偿法。 ②补偿法:如图2.1所示,外加U s和R构成补偿电路,调节R的值,使检测计G指示为零,此时电压表指示的电压值即为开路电压U oc。 (2)等效电阻R0 (内阻)的测试方法 ①用欧姆表测:若电源能与其内阻分开,则可将电源除去后用欧姆表测出电阻值。若电源与其内阻分不开(如干电池)就不能用此法。 ②测量网络两端的开路电压U oc及短路电流I s。按R0=U oc/I s计算出等效电阻。此法适用于网络两端可以被短路的情况。(建议该实验用此方法测R0)。 ③外加电压U0,测其端电流I,按R0 = U0/I计算,用这种方法时,应先将有源二端

叠加原理和等效电源定理

实验二叠加原理和等效电源定理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中的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2、熟悉等效电源电路的短路断路和通路情况。 3、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和除源内阻R0。 二、实验原理 1、叠加原理就是指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路上任意一个支路上的电压或电流都是各电源单独作用下,在各支路上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代数和)。 2、戴维南定理是等效电源定理之一。它的内容是指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内阻)串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理想电压源的电动势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串联内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内电源为零时所响应的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 3、诺顿定理的内容是指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恆流源与一个电阻(内阻)并联的支路来代替。恆流源的电流该网络的短路电流,而电阻的含义与戴维南定理中的相同。 4、求电源内阻的方法: ⑴使用万用表用替代法测量电阻。对二端网络进行除源(将网络内电压源去源短接,电流源去源开路)后,用万用表测出网络A、B两端开路时的电阻值R,再用万用表测量标准(高精度)电阻箱的阻值,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万用表的读数与R值相同,则电阻箱的读数即为等效内阻R0。 ⑵采用测量开路电压U0和短路电流IS的方法来计算等效内阻R0,则有 ⑶当网络二端不允许短路时,可串联一个电阻R(已知),测得两端电压后由下列公式计算: ⑷半电压法测等效内阻R0,即网络二端串联一个高精度可调电阻R,当测得两端电压为开路电压的一半时,有R0=R 。 三、仪器设备 1、直流双路稳压电源 2、直流毫安表 3、直流电压表 4、万用表 5、电阻箱 四、实验内容 (一)、任务:设计二端口网络,并对负载支路进行叠加原理、等效电路定理(戴维南、诺顿)验证(二)、要求:端口电路设计:

等效电压源定理及应用

等效电压源定理及应用 一、等效电压源定理(戴维宁定理) 1、内容:一个包含电源的二端电路网络(端点为A 、B ),可看成一个等效的电压源,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等于“二端电路网络”两端的开路电压(E U '=开),内阻等于“二端电路网络”中去掉电动势后两端间的等效电阻(AB r R '=)。 2、证明: (1)基本情形1:如图甲所示电路,将虚线框内部分视为等效电源,则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对甲图,设电路中电流为I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有: 0E I r R R = ++;对乙图,有:E I r R ' ='+;两式比较,易得:E E '=,0r r R '=+;图丙 是该等效电源的内部结构,易知:=U E 开,0AB R r R =+,得证。 (2 , =U I R +, 0000()(1)()R r U r E U I r U I r U Ir U Ir R R R +=+=++=++=+总 变形得: 00 00R R E U I r R r R r =+++ 对戊图,有: E U Ir ''=+ 两式比较,得:0000R R E E r r R r R r ''==++, 如己图所示,为该等效电源的内部结构,易知: 00 00AB R R U E R r R r R r = =++开,,得证。 乙 甲 丙 丁 戊 己

(3)一般情形:如右图所示为一般电路,则按顺序依次将处于内部的虚线框部分视为更外围部分的等效电源,则易知,等效电压源定理适用于一般电路。 二、等效电压源定理的应用 1、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的系统误差分析 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Ir U E +=,其中U 为电源的端电压,I 为通过电源的电流;如图所示为该实验的两种测量电路。 左图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源的电流,但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压表却测 量的不是电 源的端 电压,右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端电压,但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量的也不是通过电源的电流。 但是,两图中,电压表测量的都是虚线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都是通过虚线框的电流,因此,依据Ir U E +=算出来的实际上是虚线框内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即左图:E E =测,A r r R =+测, 右图:00 00R R E E r r R r R r = =++测测,。 安箱法、伏箱法的误差分析,由于是把R 当做外电阻,与此同理,也是测量 的虚线框内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动态电路相关问题的分析 【例】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不计,电流表、电压表均视为理想表,滑动变阻器总阻值足够大;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左端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示数减小 R 1 S 1 R A R 2 R 3 V 2 V 3 V 1

实验三 戴维南定理

实验三 戴维南定理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戴维宁定理 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 S 和一个电阻R S 串联组成的实际电压源来代替,其中:电压源U 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 内阻R S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电压源短接,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R O 。 U S 、R S 和I S 、R S 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 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 电流I S C,且内阻为: SC OC S I U R = 。 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 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 外特性曲线,如图2-1所示。开路电压为U OC ,根据 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φ,则内阻为: I U R ??==φtg S 。 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以及额定电流I N 和对应的输出端额定电压 U N ,如图2-1所示,则内阻为:N N OC S I U U R -= 。 (3)半电压法 如图2-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 OC 一半时,负载电阻R L 的大小 (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 S 数值。 (4)零示法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

等效电压源定理及应用

等效电压源定理及应用 一、等效电压源定理(戴维宁定理) 1、内容:一个包含电源的二端电路网络(端点为A 、B ),可看成一个等效的电压源,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等于“二端电路网络”两端的开路电压(E U '=开),内阻等于“二端电路网络”中去掉电动势后两端间的等效电阻(AB r R '=)。 2、证明: (1)基本情形1:如图甲所示电路,将虚线框内部分视为等效电源,则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对甲图,设电路中电流为I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0E I r R R = ++;对乙图,有:E I r R ' ='+; 两式比较,易得:E E '=,0r r R '=+;图丙是该等效电源的内部结构,易知:=U E 开,0AB R r R =+, 得证。 (2)基本情形2:如图丁所示电路,将虚线框内部分视为等效电源,则等效电路图如图戊所示。 对丁图,设通过R 的电流为I ,R 两端电压为U ,则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 =U I I R +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0000 ()(1)()R r U r E U I r U I r U Ir U Ir R R R +=+=++ =++=+总 变形得: 00 00R R E U I r R r R r =+++ 对戊图,有: E U Ir ''=+ 两式比较,得:00 00R R E E r r R r R r ''= =++, 如己图所示,为该等效电源的内部结构,易知: 00 00AB R R U E R r R r R r = =++开,,得证。 (3)一般情形:如右图所示为一般电路,则按顺序依次将处于内部的虚线框部分视为更外围部分的等效电源,则易知,等效电压源定理适用于一般电路。 乙 A 甲 丙 丁 戊 A 己

电路分析实验三戴维南定理

HUNAN UNIVERSITY 电路分析实验 学生姓名甘昆禄 学生学号201608010520 专业班级智能1601 指导老师陈华李涛 完成日期2018.11.12

实验九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题目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用实验方法测定有源二端网络N的开路电压和输入端等效电阻 2.加深对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理解,用实验方法验证戴维南诺顿定理 三、实验原理 1.戴维南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端口处的开路电压u oc,而电阻等于端口的输入电阻(或等效电阻R eq)。 2.诺顿定理 任何一个含源线性端口电路,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电导(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置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该端口的短路电流,而电导(电阻)等于把该端口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导(电阻)。

四、实验内容 验证戴维南定理: 自己设计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通过仪表测量其开路电路和短路电流,将其用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代替,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原电路: 开路电压 由图的开路电压Uoc为11.99V; 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为Ioc:11.99mA; 计算的Ro = Uoc/Ioc = 1K欧 则戴维南等效电路为: 由上可知,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符,误差为(5.994 –5.992)/ 5.994 = 0.03%,误差内等效电路在负载上引起的响应与原电路相同,验证了戴维南定理。 验证诺顿定理: 证明方法与戴维南定理相似 原电路:

电路分析等效电源定理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等效电源定理 实验报告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路分析 等效电源定理 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 等效电源定理 二、实验目的 1. 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三、原理说明 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 其等效内阻R 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I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 SC ,其等效内阻R 0定义同戴维宁定理。 Uoc (Us )和R 0或者I SC (I S )和R 0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的测量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 Uoc 。 (2)短路电流的测量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 。 (3)等效内阻R 0的测量 Uoc R 0= ── Isc 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用此法。 四、实验设备

5 万用表 1 自备 6 可调电阻箱 0~99999.9Ω 1 THHE-1 7 戴维宁定理实验电路板 1 THHE-1 五、实验内容 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5-1(a)所示,即HE-12挂箱中“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线路。 (a) (b) 图 5-1 1. 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宁等效电路的Uoc 、R 0。 按图5-1(a)接入稳压电源Us=12V 和恒流源Is=10mA ,不接入R L 。测出U Oc 和Isc ,并计算出R 0(测U OC 时,不接入mA 表。),并记录于表1。 表1 实验数据表一 2. 负载实验 按图5-1(a)接入可调电阻箱R L 。按表2所示阻值改变R L 阻值,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并记录于表2。 表2 实验数据表二 3. 验证戴维宁定理 把恒压源移去,代之用导线连接原接恒压源处;把恒流源移去,这时,A 、B 两点间的电阻即为R 0,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开路电压Uoc 之值)相串联,如图5-1(b)所示,仿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戴氏定理进行验证,数据记录于表3。 表3 实验数据表三 4. 验证诺顿定理 在图5-1(a )中把理想电流源及理想电压源移开,并在电路接理想电压源处用导线短接(即相当于使两电源置零了),这时,A 、B 两点的等效电阻值即为诺顿定理中R 0, 然后令其与直流恒流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短路电流Isc 之值)相并联,如图5-2所示,仿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诺顿定理进行验证,数据记入表4。 图5-2 表4 实验数据表之四 六、实验结果分析 图2—1 图2—2 1.步骤2和3,分别绘出曲线如图2—1.2—2 由这两个图可以明显看出图1中a 等效于b ,也即戴维南定理得证。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和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meter,Voltmeter,Ammeter等仪表的使用以及DC Operating Point, Parameter等SPICE仿真分析方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 6.初步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三、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外电 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其等 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效电阻等 于将该一端口网络中所有独立源都置为零后的的输入电阻,这 一定理称为戴维南定理。如图实验方法 1.比较测量法 2.戴维南定理是一个等效定理,因此想办法验证等效前 后对其他电路的影响是否一致,即等效前后的外特性是否一致。 3.整个实验过程首先测量原电路的外特性,再测量等效电路的外特性。最后进行比较两者是否一致。 等效电路中等效参数的获取,可通过测量得到,并同根据电路结构所推导计算出的结果想比较。 实验中期间的参数应使用实际测量值,实际值和器件的标称值是有差别的。所有的理论计算应基于器件的实际值。 4.等效参数的获取? 5.??等效电压Uoc:直接测量被测电路的开路电压,该电压 就是等效电压。 6.??等效电阻Ro:将电路中所有电压源短路,所有电流源 开路,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本实验采用下图的实验 电路。 7.电路的外特性测量方法 8.??在输出端口上接可变负载(如电位器),改变负载(调节电位器)测量端口的电压和电流。 9.测量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 10.??测试过程中测量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与测量特性和形状有关。对于直线特性,应使测量点间隔尽量平均,对于非线性特性应在变化陡峭处多测些点。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用有限的点描述曲线的整体 形状和细节特征。因此应注意测试过程中测量点个数及间距的选取。 四、实验注意事项 1.电流表的使用。由于电流表内阻很小,放置电流过大毁坏电流表,先使用大量程(A)粗侧,再使用常 规量程(mA)。 2.等效电源电压和等效电阻的理论值计算,应根据实际测量值,而不是标称值。 3.为保证外特性测量点的分布合理,应先测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根据外特性线性的特征均匀取点。 4.电压源置零,必须先与外接电源断开,再短路。 五、实验仪器 1.计算机一台 2.通用电路板一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