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名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名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名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名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名册注:下列名单按拼音排序

材料物理与化学

北京印刷学院年度教育质量年度分析报告(doc 14页)

北京印刷学院年度教育质量年度分析报告(doc 14页)

北京印刷学院2003年度教育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一、学校教学概况 北京印刷学院是一所包括工科、文科、艺术、管理的多学科高等学校,目前设有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共六个二级学院和基础部、社科部及体育部三个教学部。 学校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本科专业及8个高职(专科)专业。截止到2003年12月统计,除成人脱产高职(专科)和函授教育外,在校学生共计6439人,其中本科生5399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85人,其中专任教师345人,教授22人,副教授86人。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北京印刷学院确定了“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印刷、包装、出版及相关行业”的办学方针,“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要,民主办学”的办学理念;“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拥有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本办学格局,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二、教学质量现状及分析 2003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尽管受到“非典”、校区物理布局大面积调整变动等不利影响,但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 2-1 保障教学经费投入 (1)六项教学经费投入状况

为保障教学条件,近年来,我校教学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大幅度加强了物理、化学、电工电子等基础实验室和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突出了专业学科特色和优势。表一所示为六项教学经费支出一览: 表一六项教学经费一览表 单位:万元序号经费项目2001年度2002年度2003年度 1 本专科业务费459.16 502.7 649.7 2 教学差旅费25.25 37 47.9 3 教学仪器修理费15.88 30.72 35.7 4 体育维持费10.73 22.91 11.6 四项小计511.02 593.33 744.9 5 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665.49 2210.64 2535.8 6 图书资料购置费46.9 98.76 114.1 六项合计1223.41 2902.73 3394.8 (2)师资培训经费投入 为了提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攻读学位,提供挂职锻炼,增强实践能力等多种学习机会。对新进教师还提供参加北京市岗前培训的条件和学费,要求必须培训合格后上岗。近年来在师资培训方面经费逐渐增加,基本满足了教师培训需求。投入经费如表二和图一所示:

(完整word版)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规划 为了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我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根据“十二五”发展计划,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 (一)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目前,我系实验室有高级实验师一名,聘用制实验员1名。有建材、测量、力学、土力学实验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1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多名教师可担任建筑CAD、制图实训等课程的教学。主要问题是专职实验员较为短缺,多数实验室管理任务由教师兼任。 (二)实验室建设状况 实验室现有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多功能机房5个实验室,面向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及工程造价专科专业服务。实验室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备总值约575万元。目前可开设的实验课程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土木工程测量、材料力学、建筑CAD、制图实训等课程,可开设各类实验项目30余个。 (三)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室名称实验课程名称开出实验 项目数 面向专业 承担人时 数/学年 备注 测量实验室土木工程测量9 土木工程、城 市规划、工程 造价 8640 建材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 5 土木工程、工 程造价 8640 土工实验室土力学 5 土木工程4320

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 5 土木工程4320 建筑多功能 机房建筑CAD 土木工程、城 市规划 主要承担 实训课程 设计等任 务 (四)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 目前,实验室可承担少量的社会建设项目和部分校级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 二、建设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活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完全能够胜任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实验符合教学评估要求,数量充足,实验设备完善,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要求,初步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实验室。 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 按照学院十二五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国家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要求,以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的需要为依据,紧紧围绕“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项目 完善测量实验室、工程造价及建筑设计实训室、力学实验室,

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少先队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步走上以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和促使其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轨道。这就向广大少先队员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先队工作对辅导员素质的要求体现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上,要求辅导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敏锐的洞察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健康的心理,博大的胸怀;精通少先队工作业务,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仍存有许多不足。广大辅导员往往具有敬业奉献精神,但创新意识不够;业务能力差异悬殊,缺少综合型人才;活动经验型较多,科研理论型人才匮乏;业务信息来源渠道少,理论资料缺乏等等。这使少先队工作起点低,起步晚,步伐慢。因此,学校根据这些情况更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落实相关措施和方案。 一、抓辅导员的思想建设,提倡奉献和创新精神。 辅导员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首先要培养敬业爱岗精神。“捧这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在辅导员中倡导这种奉献精神,要使少先队辅导员把自己的爱完全注入少先队事业,热爱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在广阔的少先队大舞台上不断推陈出新,为少先队活动增添活力。

其次,我们要在工作中积极鼓励辅导员创新,为“新”的做法,“新”的内容创设良好的环境。让辅导员发挥创新精神,在少先队工作中走出传统,创出特色,使队组织管理,队干部培养,队活动的内容、形式及队的工作方法更适应时代的要求,更符合跨世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有助于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 学校辅导员们的做法是:在中队队务管理上,采取激发队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队活动的质量。同时,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队员的兴趣,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抓辅导员的学习和培训,做到全方位、多元化。 学习是为了给精神补氧,给思想充电,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辅导员要在繁忙的工作中自觉地挤出时间学习,可以向书本杂志学,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可以向实践学,在工作中积累教学经验;也可以向他人学。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交流学习体会,展评学习剪报等,从而在辅导员队伍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星期一下午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 1、建立个人培训档案。 把辅导员的培训次数、培训内容及培训作业、成果等记入档案,既能促使辅导员学习、进步,又便于了解辅导员的学习情况,完善培训体系,使辅导员培训达到全面化、合理化、制度化、系统化。 2、丰富培训内容。

北京印刷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报告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报告 一、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特色 大学英语是一门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它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是以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素质为综合容的可操作教学系统。2003年下半年,教育部推出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要求全国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新一轮大学英语改革。印刷学院校领导、教务处和大学英语教学部根据《要求》精神决定,从2004年起,新生入学后,按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实施外语教学,并开始了网络教学的试点工作,同时积极开设外语全校选修课和四级后必选英语课,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依照《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的三个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公外部领导参照兄弟院校的改革经验,组织专家结合本校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理念,制定出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网络班教学大纲(适用于网络教学实验班),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 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 与此同时,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施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人机互动相结合,并模拟设计虚拟的英语交际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的新模式。 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方式由过去的终结性评价逐步向形成性评价过渡,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考试试卷容也由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加大了主观题和听说部分在考试中的比率及分值比重。 二、教学队伍建设 1.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部目前隶属于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下设3个教研室: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和第三教研室。全校本科生(设计艺术学院学生除外)的英语教学任务由第一和第二教研室承担,第三教研室负责设计艺术系、高职院和继教学院的教学任务。本课程组成员均隶属第一和第二教研室,主讲教授及梯队的其他成员都是一线的教师,大家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学质量均达到了良好以上,如表1所示:

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专业·考研·110个名词解释

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专业·考研·11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

实验室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实验室建设现状: 包括: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情况、实验室设置、实验室设备拥有量、资金额、基本实验开出情况、组数、创新性实验开出率、现有实验用房面积、实验人员队伍现状等。 2、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 3、2005-2007年的建设目标。 4、各实验室的具体发展规划: 基础实验室目标定位、新增哪些实验完善哪些实验 专业实验室淘汰哪些特色实验事例;创造什么品牌; 5、实现发展规划的资金预算安排(按现有仪器设备总额每年递增10%计算) 必须完善补充的实验装备主要设备的名称、功能、实验 形成特色的实验装备内容、预计机时数、服务的学 更新换代的实验装备达到何种水平 具有较高展示度的实验装备预计所需资金。 6、实验室队伍建设、人员配备情况、通过培训进修使现有人员达到何种水平,拟采取稳定实验人员队伍具体措施。 7、实验室环境建设。 供参考 实验室建设规划书 系部:计算机应用技术系

单位负责人签字: 填表日期: 2004年7月1日 实验设备处制 填表日期:2004年7月1日 目录(成稿后编制) 一、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实验室现有情况 现有建制实验室名称及发展沿革: 现有两个实验室:计算科学实验室(三个分室)、数学建模实验室建立于2001年。 人员情况:兼职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人。 场地情况:计算科学实验室(三个分室)位于15号教学楼502、504、506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位于15号教学楼501室。设备情况:计算科学实验室现有三个分室,共有140台微机,其中两个网络机房,一个普通机房(机器老化,不能使用)。两个网络机房中有一个能够用于专业上机,另一个只能用于基础课上机。数学建模实验室现有一个网络机房,共有50台微机,可用于专业上机。两个实验室能用于专业上机的只有两个机房,共100台微机。 承担实验教学内容及工作量:计算科学实验室服务课程有:计算机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学实验、数学模型、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值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计算机集中训练和毕业设计等。数学建模实验室服务课程有:数学实验、数学模型、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集中训练和课程设计等。 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与规划论证 1. 规划依据(必要性)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建设基础及方案 根据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及本系目前专业设置情况并考虑到下一步的发展需要,计划将计算科学实验室的三个分室进行改造,保留两个分室,撤销第三分室(第三分室现只有30台微机,全部不能用于正常上机,只能用于部分语言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将“数学建模实验室”更名为“应用数学实验室”。为满足新上统计学本科专业的教学需要,需新建“应用统计实验室”。各实验室的具体规划如下: 1) 计算科学实验室

多校联合协同共享探索地方高校卓越工程

多校联合、协同共享,探索地方高校卓越工程 人才培养新机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工业大学 王兴芬、金春华、邹积亭、王景中、戴波、李子臣、肖念、白菁一、成果简介 自2011年以来,以首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为平台,以北京市联合教改项目等多项课题为依托,六所北京市属工科院校围绕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等共性难点问题,成立协作组,以22个卓越计划专业为试点,研究探索以校际协同深化校企协同、校内协同,以优质实践平台共享推进优质师资共享、课程资源共享的“三协同三共享”人才培养新机制,强化了卓越人才培养共同责任理念的落地,保障了卓越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实施。 本成果从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入手,较好解决了制约地方高校卓越人才培养中校企深度融合不够、优质实践平台匮乏、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形成了一定规模、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1)深化校企、校内协同,创新了协同工作机制 以“经验分享、知识共享、协同配合、定期沟通”为模式,构建卓越计划协作组,以校际协同促进校企、校内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协作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规模、集成优势。 (2)以高水平工程实践平台共享为突破,创新了优质资源共享方式 以多校联合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高水平工程实践平台为突破点,通过建立工程实践项目开发开放工作体系,创新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方式,有效解决了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资源保障问题。 三、第一完成人简介 王兴芬,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主持国家级、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北京高教教改联合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2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以第三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级

2019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专硕考研经验最新

2019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摘要:如果你的付出没有超过任何一个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人,那么你凭什么说你努力了,当你没有考上,你也就没有脸去抱怨什么了!楼主三跨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专硕,以自身备考经验来解答各位考研er 们的疑问了~ 我一直觉得,只有你被录取了,写的东西才有人看。 (另:无论怎样,别人的故事只是参考) 背景:文科,普通一本,三跨,没报班,没联系老师,总分400+ 专业课: 1.参考书买了。 2.看了一遍参考书。 (3.买了参考资料。现在觉得不买也行)

4.整理知识点,背知识点。 5.买了中级资格考试的原题,练习。 6.关注相关公众号,阅读行业相关信息。 英语: 1.历年原题做六遍。 2.记住那5500个单词的意思。 政治: 1.买肖秀荣套装。 2.看一章,做一章题(仅选择题),标注错题。 3.错题重做,循环至没有错。 4.冲刺卷刷选择题,背大题。

问答: 1.专业课的分怎么都那么高啊? 答:挺害怕,是吧?我也怕过、担心过。作为过来人,我想说,别怕,别人能考到,你也能考到。 2.专业课知识点都背吗?好多啊? 答:背。 3.我是跨考的,题难吗? 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用担心。 4.关注哪些微信公众号? 答:AshPress(重点)、版式设计网、编辑邦、出版参考、出版人杂志、出版商务周报、科技与出版、练小川微言、木铎书声、试客出版工场、书店帮、数媒干货、数字出版在线、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装饰杂志、做書、肖秀荣教授。

5.要逃课吗? 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6.一天的时间怎么分配? 答:取决于你自己。 心路历程: 2017年元宵节后返校,大家就在讨论是否考研,嘴上说着上半年就要准备了,但实际行动却在下半年。那时候,同学们有的报班、有的犹豫、有的果断决定不考。后来,有的重新选择、有的中途放弃、有的依旧不考。我不知道要做什么,反正不想找工作,那就随大流考研吧。接着,迷茫与不知所措时而出现,一直伴随整个考研之路。 听得最多的词,“坚持”是其中之一。很多过来人都说,坚持下去。坚持很抽象,它不能帮你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但能支撑你继续走下去。考研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生活中的、学习上的、心理上的,任何一点小事情,都能让你的情绪产生波动。心情不好,我就搜百度、搜知乎,提过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xx学校怎么样”“心情不好/不想学习/无法自律怎么办”“考研成功/失败/英语80+/政治80+/复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目录 一、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3) 1.山东大学实验室建设“十五”发展规划 (3) 二、实验室管理 (10) 1.山东大学实验中心管理条例(试行) (10) 2.山东大学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暂行) (15) 3.山东大学教学实验室设置规定 (17) 4.山东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9) 5.山东大学实验室对外技术服务暂行规定 (22) 6.山东大学微机室(含计算中心)非课内上机管理办法 (24) 7.山东大学关于启动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通知 (27) 8.山东大学部分教学、科研实验室(所、中心)调整方案 (29) 9.山东大学实验材料经费分配与使用管理办法 (31) 10.山东大学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办法 (33) 三、实验教学管理 (35) 1.山东大学本科生实验教学管理规定(试行) (35) 四、设备器材管理 (42) 1.山东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42) 2.山东大学进口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49) 3.山东大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52) 4.山东大学学科建设项目仪器设备购置与管理办法 (57)

5.山东大学贵重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管理办法 (61) 6.山东大学仪器设备开放基金使用办法 (64) 7.山东大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与奖励办法 (67) 8.山东大学物资设备采购管理规定 (70) 9.山东大学招标管理暂行办法 (72) 10.山东大学物资设备招标工作规程 (76) 11.山东大学仪器设备验收工作规程 (80) 12.山东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 (83) 13.山东大学废旧仪器设备处置办法 (87) 14.山东大学低值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89) 15.山东大学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暂行) (90) 16.山东大学非教学类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暂行) (93) 五、资产管理 (96) 1.山东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96) 2.山东大学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104) 3.山东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107)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学校新推出多项举措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2007-6-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今年我校进一步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制订了《绍兴文理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新推出多项实际措施,为辅导员提供发展空间、拓宽工作渠道,从制度上帮助解决后顾之忧,鼓励和支持辅导员走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加快建立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稳定队伍和骨干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的领导保障,5月16日召开学生辅导员代表座谈,对加强辅导员建设作了部署。学校对辅导员队伍实行校、院双重领导,学生工作部门是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学院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按照1:200的师生比配备要求,齐抓共管做好辅导员管理和建设工作。 二是明确身份职责。为更好地保证辅导员集中精力从事工作,学校明确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身份,并从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维护安全稳定、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和班级组织建设、资困助学、协助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素质教育活动等10个方面明确了岗位责任,引导辅导员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三是加强培养与发展。为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学校把辅导员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在培训与进修、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同时鼓励辅导员结合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提高工作水平。此外,学校把辅导员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在选配时予以优先考察选聘。 四是优化管理与考核。我校成立辅导员考核小组,对辅导员工作投入与责任心、工作创新、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严格考评,今后每年评出不超过15%比例的“优秀”等级,视同为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并举行年度十佳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为吸引更多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学校从提高待遇、职务聘任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对每年考核为良好及以上、工作满五年的,提供科级待遇,对工作满十年且年度考核有四次为优秀的,提供副处级待遇,同时将提高优秀年薪制辅导员的相关待遇。

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 [摘要]建设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直接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时对落实“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及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分析以及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质量 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学位制度是近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产物。自1981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国学位制度创立以来,就开始了对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当时博士生导师评选是在国家指导下实行集中统一评审,规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必须在教授中挑选学术造诣较深、科研成果显著、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3次会议做出《全面改革博士研究生导师评审办法》的决定,将集中统一的评审制度改为由主管部门或是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按需增补”原则进行自行审核、遴选博士生导师。自此,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截至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人数已达89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8人,硕士生导师652人。 一、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振兴教育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重视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支持年轻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同时严格把好“进人关”,确保师资队伍的高质量。由于学校的重视,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得到快速的提高。从学历和职称上看,目前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2人,占总数的63%;硕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1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18人,占总数的52%。从导师年龄上看,南京师范大学导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老、中、青层次比较分明。

加强学习,求真务实

加强学习,求真务实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体会 教务处党支部:李 琼 2009年11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六十年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也即将迎来建党九十周年诞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在这特殊历史时期,党将要走向何方?这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都热切关注和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决定》强调了党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措施,而加强学习、求真务实是两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下面结合本人从事的党支部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谈两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

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将毛泽东思想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推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今天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通过学习,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来看,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要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党支部书记,我认为应组织全体党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党的政策的自觉性;加强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提高教育思想水平;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为全校师生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教学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科研项目“媒体公共关系研究”、“新媒体新闻传播研究”;主持和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公共关系学课程建设”、校级一般科研项目“新媒体典型新闻案例研究”等。在各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媒体公共关系研究》1部,主编教材《新编公共关系学教程》1部,参编教材2部。 主要研究方向:新闻报道与策划、公共关系新闻、媒体公共关系。在研课题:“媒体公共关系研究”,总经费7万元。 畅榕,传播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介传播。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博士在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媒体传播战略及数字媒体公共服务政策。近三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主流媒体在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商谈实践(2003-2012)”和北京市哲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地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需求与使用状况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及省部级项目若干。出版论著两部、国家“十一五”规划级教材一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通过调研,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需求与使用状况数据库”。 陈凤兰,副教授,外语系主任,英语专业负责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语文学,研究生/硕士。英国伯恩茅斯大学金融法律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硕士。北京市高校骨干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曾赴美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德国学习、工作和考察。主讲版权与版权贸易、英语写作等课程。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开发与利用与跨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出版主要著作:《版权沿革与贸易》(北京市精品教材)、《版权许可》、《版权与版权贸易双语教程》以及《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等。主持或参与重要科研项目:“数字环境下版权集体管理运行机制研究”、“电子书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与标准问题研究”、“英美期刊产业与理论研究”、“跨文化传播与版权贸易研究”、“北京出版业版权经济发展研究”以及“我国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研究”等。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 一、“十一五”实验室建设总结 按照“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集中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成了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十一五”期间,学校建有19个中心制的实验教学中心(下设87个分室)及1个工程训练中心,形成了以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实验室为基础的结构层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实验室体系。制定和完善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开放等各类实验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实验室指导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使实验室建设有据可依,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十一五”建设期,学校新增实验用房面积约22000平方米,2007-2010年,共投入11366万元购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成多媒体教室10个,1162座,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语言实验室3个,256座。截止2010年8月31日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计22324台/套,总值已达24849万元。2007年以来,我校中地共建项目成效显著,共有13个中地共建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的资助,资助总额达4500万元。(2010年9月建成多媒体教室60个,6653座,语言实验室11个,660座) 学校加强了实验室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设置实验教师岗位,部分实验室主任由高职称的教师担任。目前,全校实验队伍总人数有209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师4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45.45%,兼职实验教师41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56.10%,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2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29.84%,本科以上人员占43%。 学校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满足了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实验教学要求,目前全校实验室承担实验项目2072项,年实验学时数约7693时(不含毕业设计),人时数达2839627人时,实验项目开出率达98%,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的课程459门,占总开出的实验课课程的77%,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936项,占总实验项目总数的46%。实验室还加大了开放力度,学校大多数实验室都不同程度地向学生开放。开放的形式包括:以开放实验项目为载体向学生开放;以选修实验课程开放;为学生社团完成课外科技活动开放;为学生实验竞赛、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实验预习、实验续做、实验重做、实验拓展研究以及完成毕业设计实验等。 二、目前学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的不断扩招使学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学校的实验设备与师资力量并未能实现同步增长,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只能维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而

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队伍建设的好坏事关大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乃至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辅导员工作可以说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校目前有辅导84人,专职辅导员采用统一招考的方式进行选拔录用,兼职辅导员选聘校内各部门经验丰富的教师及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全校14个院(系)的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我校在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在整体建设向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 一、所遇问题 1、数量不足,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按照教育部 “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规定,尚有专职辅导员的缺口,且我校辅导员队伍尤其专职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偏低。青年辅导员一方面易与学生进行较深层次的沟通,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动态,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工作时间短,专业了解少,社会阅历浅,理论功底不深却使得他们在担负“人生导航”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往往“辅”有余而“导”不足。 2、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我校辅导员有一部分为刚刚毕业或者参加工作年限较短的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没有掌握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我校辅导员队伍来源于思政类、教育类、管理类及心理类的人员也较为有限,对工作开展也带来影响。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障碍、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辅导员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辅导员应具有较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解决学生学习、交往、就业等方面的问题的能力。 3、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尚不健全。我校辅导员采用多头管理方法,既学生工作部(处)及二级院系双重管理。但现阶段由于部分二级院系的工作重心尚未转向新校区,因此新校区辅导员由学生工作部(处)暂时全权管理,造成管理过于集中,没有与各二级院系形成合力,发挥各院(系)的日常工作管理作用,造成工作负担过重、效率不高的局面。另外,在辅导员工作监督及考核方面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辅导员工作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 二、提出建议: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案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案 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如何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力,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研究生导师队伍所面临的一道难题。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潜力,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的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体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一、影响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的因素 (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生导师是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整体水平较好。但也存在部分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较窄、学术水平较低、科研能力较弱,且极少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对本学科的前沿知识知之甚少,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够 由于从事教学活动及行政事务,导致部分研究生导师与其所带学生间的交流较少,且现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约束的自觉性较差。如不实施有效的管理和适当的指导,则会让部分研究生感到整天没事可做,从而影响研究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意识薄弱和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有些研究生导师在学术研究中缺乏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可以想象,这样的研究生导师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是不可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是达不到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的目的。 (四)研究生导师研究课题的差异 有些研究生导师的研究课题较多,为此研究生一入学就安排其进入课题组干活,把学生累得够戗,造成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大大减小;有些研究生导师整天忙于从事课题、发表论文,对研究生的培养时间大大减少;以上两点最终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不高。 (五)研究生导师科研经费的差异 有些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较多,大部分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较少。科研经费的缺少,导致学生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更谈不上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想象,这种环境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会很高。 二、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实行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 优秀研究生导师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研究生的前提和基础,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不仅可从学术创新角度给予研究生指导,还可在探索精神、治学态度等方面影响和改变研究生。实行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是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在研究生导师遴选过程中,既要考察研究生导师的教学水平、创新精神、科研能力、项目情况、研究方向是否稳定,又要重视研究生导师的学术道德及个人修为,以确保整体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高素质。

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文件

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文件 印教文〔2014〕14 号 关于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重修报名的通知各位同学: 本学期重修(含课程重修、实践环节重修)报名从2月24日开始,到3月5日(第2周星期三)截止,逾期不再办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课程重修 1、本学期10、11、1 2、13级学生可以报名参加重修。重修报名只接受必修课和限选课程,选修课程请在补退选期间自行上网选课,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选修课程的重修报名。 2、体育、物理实验必须参加重修学习过程,不能免听。 3、体育重修学生需在第一周内(2月24日-2月28日)到体育部办公室罗老师处进行教学班的安排和备案(不需到二级学院办理),逾期不去者将取消重修资格。 4、具体报名手续:学生在教务处主页上查看《2013-2014学年第

二学期课程汇总》中是否开设自己应重修的课程,并于2月24日-3月5日到所在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办理重修手续,填写重修申请表,表中应认真填写本人信息和不及格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以及本学期重修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称和学分(以课程汇总为准)。如若信息填写不准确,视为无效报名。 5、教务处公布重修安排以后,学生根据安排到任课教师处登记是否参加重修的学习过程以获得平时成绩,如不登记,则重修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 6、缓考学生按重修手续报名。 二、实践环节重修 1、实践环节必须参加重修学习过程,不能免听。 2、具体报名手续:学生在教务处主页上查看《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表》中是否开设自己应重修的实践环节,并于3月5日(第2周星期三)前到所在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办理重修手续,填写重修申请表,表中应认真填写本人信息和不及格实践环节课程编号、名称、学分及周数等。 三、重修查询 经教务处统一核查后,在第三周将重修安排情况在教务处主页上向学生公布,请届时查询。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探索

出 / 版 / 研 / 究 / 与 / 教 / 育 PUBLISHING RESEARCH & EDUCATION 67 2010年 科技与出版 第 8 期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探索 北京印刷学院 陈丹 张志林 一、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背景与意义 数字出版一方面能够挖掘传统出版资源,延长印刷出版物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能够创新、加工制作各种多媒体出版资源。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既包含了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又包括了新兴数字媒体产业的崛起,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出版的价值空间。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严重缺乏,大力培养数字出版传播人才是文化市场发展对教育的呼唤。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测算,我国现有网站80多万个,其中涉及出版内容的网站约为1/4,从事网络编辑业务的人员约60万人。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传统出版机构编辑队伍人数的五六倍。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媒介融合给出版传播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人才 培养空间。 新闻出版总署于2008年公布了对全国图书出版社开展跨媒体出版情况的调研结果,其中各社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出版社对技术研发、营销发行、管理、美编设计等各种类型的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强烈。同时,数字出版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现在:既要精通跨媒体出版物内容所属的专业,熟识出版知识,又能掌握特定出版环节的技巧,熟悉出版流程中其他环节的运作。 北京印刷学院在2007年7月,以出版传媒产业需求为导向,启动数字出版新专业申报,2008年2月获得批准,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我校的传播学(数字出版)专业是国内第一批经过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出版业发展转型、培养数字出版急需人才的专业。 二、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原则 1.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背景,我们制定了 如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数字内容产业,主动适应国家文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数字化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艺术基本素养、掌握数字媒体素材编辑加工基本技术、具备数字媒体编辑出版传播技能,了解数字媒体产业运作规律的 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摘 要 以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专业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背景与意义、目标与原则、定位与特色以及方向与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图1 我国图书出版社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情况

基础部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基础部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2006年—2010年)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全面落实我院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和保证办学的基本条件,提高办学效益,以满足和适应基础部本科教学的需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搞好基础部的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特制订基础部今后五年(2006年—2010年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探索型实验,淘汰、删减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陈旧实验。重点扶持那些学生受益面广、有发展前途、投资效益高、符合教改方向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在不断改善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出一条符合当代高等教育规律的实验室建设新路子。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形成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二、实验室建设现状 自计算机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从基础部剥离以来,基础部目前所辖实验室有动物实验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形态实验室、解剖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共五个实验室,其中除中心实验室属于科研实验室外,其余实验室均为专业基础实验室。从目前情况看,各实验室队伍师资职称结构以及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2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 2.1总体目标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要求,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在2008年以前建成一个能够满足本科教学需求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体系和科研实验室体系,以满足基础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2.2发展思路 ①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验教学运行机制 在实验室管理体制上,通过调整结构和资源整合,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在运行机制上,通过大力度的改革逐步实现公共实验课班级排课制到学生选课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②实验队伍建设 按照高等院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使实验教师、兼职实验教师、专职实验人员的比例达到或超过相应的规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将教师的实验能力、实验技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作为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实验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③实验室管理 加强实验室的制度建设,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易操作、更能促进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开放实验室的力度,逐步提高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建立基础部实验教学的院级、系部实验平台和投资效益的管理系统,以规范实验教学,明确投资责任,发挥投资效益管理的约束功能。 ④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原则 根据学院财力和实验教学大纲,优先建设基础实验室,注重各专业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要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精心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按照逐步淘汰分步更新的原则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档次。在2006年完成专业基础实验室的基本框架建设和主要的仪器设备配置,使其适应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中心实验室要根据实际需求,利用好专项资金搞好建设。 3实现目标的措施 3.1设备投入 按照学校2010年规划提出的目标,2010年在校学生规模达到10000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指标,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公共课、基础课的实验设备投入,优先保证重点学科的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建设,着力使基础部现有本科专业的实验设备投入在2006年以前全面达标。 3.2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指标,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本科教学对应的实验项目,逐一落实建筑面积。按照学院校园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布局,本着首先保证本科教学、实验室面积够用的原则,安排基本建设的立项,力争在2006年以前整体达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