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四轮转向研究现状

汽车四轮转向研究现状

汽车四轮转向研究现状
汽车四轮转向研究现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研究生部

汽车四轮转向研究现状的综述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研1402班

学号: 2014020055

姓名:刘全攀

指导教师:林慕义(教授)

完成日期:2014 年1月10 日

目录

摘要 (1)

国内外关于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2)

1.1 国内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外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4)

总结与展望 (5)

参考文献 (6)

摘要

介绍了四轮转向概况,并以实例展示目前国内外汽车四轮转向的研究发展现状。

关键词:四轮转向

国内外关于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1 国内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2012年朱智超、田丽娟介绍了线控转向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基于线控的转向汽车的发展史,并分析了国内研究线控转向的进展。在这基础上研究了线控转向的关键技术,推测了技术要求,最后对线控转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与总结。[1]

2012年桂林、任燕介绍了电控电动式四轮转向(4WS)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对四轮转向系统的转向电机、整车驱动电机,以及传感器的选取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分析。在研究现有4WS电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助力转向条件下前、后轮分别由电机驱动,同时由电控单元(ECU)监测控制的四轮转向技术。对未来四轮转向电控技术和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展望。[2]

2013年李辰旸、罗文广为了充分发挥四轮转向技术在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对汽车转向的理想状态进行分析,构建理想转向模型。依据具有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理论,以汽车转向理想模型作为跟踪目标采用基于状态反馈和前轮前馈的控制策略,对四轮转向汽车后轮转向控制规律进行研究。利用 Matlab工具,对所提出的后轮转向最优控制方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后轮转角最优控制器改善汽车转向的瞬态与稳态响应特性,其瞬态响应的超调量减少,稳定时间缩短;侧向滑移的稳态值有所降低,从而提高汽车转向的操纵稳定性。[3]

2014年杜峰、闫光辉鉴于汽车正常情况下都运行在侧向加速度较小的线性工作区域,对基于线控技术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进行了前、后轮转角最优跟随控制器的设计和算法推导,建立了“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模型,并进行闭环系统仿真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 基于最优控制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同时实现了减小车身质心侧偏角与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的控制目标,改善了车辆高速行驶下的转向响应特性;相对于传统前轮转向汽车与比例控制四轮转向汽车,基于最优控制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具有更好的路径跟随精度和主动安全性。[4]

2014年党涛简述车辆四轮转向技术的应用,经过对机场牵引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式,在随动轮角度跟随基础上加入汽车行驶速度控制因子,既解决了车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问题,也保证了车辆低速转弯的灵活性。[5]

2014刘贺、董皓、张君安为更好的实现四轮转向的功能,重新设计了适合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应用三维软件,通过整车虚拟装配确定了合理的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结构,进而建立了车架的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将模型导入软件后,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对车架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静态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大小;还进行了模态分析,避免了共振。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对车架结构进行改进,并通过焊接加工得到了适合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对以后电动汽车底盘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6]

2012兰志宇、田韶鹏为了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四轮转向汽车(4ws)的仿真研究。在建立四轮转向数学模型后,用simulink等仿真模块对前后轮转角成正比关系的四轮转向汽车在双移线性能测试中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前轮转向汽车和不同线性比例的前后轮转向角的四轮转向汽车的车轮转角和汽车的侧偏角,并得出了结论:1在双移线性能模拟仿真中,从前轮转向到kf=0.15 和 kf=0.3时的四轮转向时,后轮的转向角从无到逐渐增大侧倾角在避障的时候,呈现增大的曲线,其加大了汽车的侧倾转向,使汽车的转向半径减小,提高了汽车的转向性能。2 四轮转向时,两前轮的转向角与前轮转向汽车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汽车转向性能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后轮角度的偏转。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值越大,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性能越好。[7]

2013年沈峘、谭运生在两轮转向驾驶员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前馈加反馈的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四轮转向汽车的驾驶员模型。该模型先依据四轮转向二自由度侧向动力学模型获得驾驶员前馈校正环节采用前视预瞄偏差信息来计算期望前轮转角。再结合驾驶员手臂和方向盘之间的交互力矩建立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动态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驾驶员模型可有效用于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控制,并可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设计和优化提供闭环仿真手段。[8]

2013年郑凯锋、陈思忠针对具有线控技术的四轮转向车辆,设计了一种全滑模控制器用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以前、后车轮转角作为控制输入,设计全滑模控制器使实际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跟踪理想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通过在滑模面中加入跟踪误差积分项来消除稳态跟踪误差不为零的现象,并运用 Lyapunov 定理给出了全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条件。最后通过2种车辆模型下不同工况的仿真分析,对比了传统前轮转向、常规滑模控制的四轮转向和全滑模控制的四轮转向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滑模控制器不仅消除了稳态跟踪误差不为零的现象,而且提升了车辆抵抗外界干扰和系统参数摄动的鲁棒性。[9]

2014年羊玢、陈宁建立了四轮转向车辆(4WS)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单点预瞄的驾驶员数学模型,编写了四轮转向车辆在S型道路和复杂赛车跑道行驶的闭环运动仿真程序,对比例控制策略的四轮转向车辆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高速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行驶下的四轮转向车辆操纵稳定性优于前轮转向车辆,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更能有效地提高车辆瞬态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10]

1.2 国外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2014年雅典国家技术大学的C. I. Chatzikomis和K. N. Spentzas把没有装备控制系统的汽车与装备ESC的汽车、装备四轮转向系统的汽车、同时装备ESC和四轮转向系统的汽车做对比,结果发现配备ESC和4WS的车辆在所有的实验一致更好的结果。[11]

2014年Changfang Chen and Yingmin Jia本文研究了非线性车辆模型由三个自由度的输入输出解耦控制。准线性的技术被用来简化该车辆模型,它保留纵向加速度/制动力的内在耦合效应,转向角和车辆状态。通过选择组合的控制输入,输入- 输出映射车辆动力系统的重建。基于该模型,输入输出耦控制器被提出。此外,一个渐近稳定观察者提出的修饰形式中值定理是用来设计的观察员有界雅克比非线性车辆系统。观测器增益可以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几个仿真进行,以显示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的改善是由于输入 - 输出解耦控制。[12]

4总结与展望

文中引用和参考的文献数量有限,但还是可以看出国内目前在汽车四轮转向方面的研究方法的使用日渐趋于成熟,研究内容也逐渐多元化并细节化,有关汽车汽车四轮转向的理论基础也日渐丰富。当今社会,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汽车的新技术也不断涌现。汽车的保有量也越来越多,如何能够在拥挤的道路上保障人车的顺利通过及安全,是需要亟待技术革新的。被动安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主动安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四轮转向技术是一种可以与ABS、TCS、ASR等技术相媲美的技术。它可以使车辆在低速时改善其机动性,获得更小的转弯半径,使其在拥挤的街道上灵活自如的通过。它可以使车辆在高速时改善稳定性和循迹能力,提高汽车防侧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智超、田丽娟,线控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综述及技术总结,轻型汽车技术2012(5/6)

[2]桂林、任燕,四轮转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技术,2012(09)

[3]李辰旸、罗文广,四轮转向汽车最优转向控制研究,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3(12)

[4] 杜峰、闫光辉,主动四轮转向汽车最优控制及闭环操纵性仿真,汽车工程,2014(07)

[5]党涛,四轮转向技术在牵引汽车中的应用,汽车实用技术,2014(11)

[6] 刘贺、董皓,四轮转向电动汽车车架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汽车实用技术,2014(09)

[7]兰志宇、田韶鹏,四轮转向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研究,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2(04)

[8]沈峘、谭运生,考虑后轮主动转向的驾驶员模型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13(12)

[9]郑凯锋、陈思忠,基于线控技术的四轮转向全滑模控制,东南大学学报,2013(03)

[10]羊玢、陈宁,基于驾驶员模型的4WS车辆操纵稳定性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04)

[11]C. I. Chatzikomis、K. N. Spentzas,Comparison of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Electronic StabilityControl (ESC) to a vehicle with Four Wheel Steering (4WS),Forsch Ingenieurwes2014(04)

[12]Changfang Chen and Yingmin Jia,Nonlinear Decoupling Control of Four-Wheel-SteeringVehicles with an Observer,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2012(02)

汽车产品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管理制度 (讨论稿)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2003年01月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新产品价格制订 (3) 第三章产品价格调整 (5) 第四章产品组合与定位划分 (6) 第五章附则 (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使苏州金龙产品的价格制定科学化,制定流程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苏州金龙公司产品定、调价,是由销售公司市场管理部牵头,供应部、生产管理部、财务部等部门参加,会同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或总监、财务总监、 技术总监、生产总监共同商讨,制定产品价格。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新产品价格制订、产品价格调整、产品组合与定位划分、附则四部分。 第二章新产品价格制订 第四条新产品价格制订指技术部研发的全新产品或者是老型号的改制和更新换代产品的价格制订。 第五条新产品价格制订分为研发定位价格制订与市场(销售)价格制订。 第六条研发定位价格是指新产品在生产前,技术研发相关部门与市场销售相关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为新产品确定的价格区间。 第七条确定研发定位价格的目的是: 1、以需定价: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分析,确定新产品指导价格区间,使新产品有 明确的市场定位; 2、以价定产:根据研发定位价格区间,控制新产品生产成本,确保新产品产成后, 有足够的市场利润空间,有足够的市场价格竞争优势。 第八条新产品研发定位价格制定流程: 1、市场管理部进行行业、市场、产品、公司现有产品组合分析,确定细分市场, 提出目标产品价格区间和产品特性; 2、技术研发部门和生产相关部门对目标产品进行生产技术能力分析,确定目标产 品车型; 3、财务部门会同生产技术部门对新车型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确定生产成本区间; 4、市场管理部对新车型生产成本区间与目标产品价格区间进行比较分析,如果确 保产成后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则提交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决定;如

汽车转向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综 述  汽车转向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赵 燕 周 斌 张仲甫 [摘要]多年来,转向系统经历了从舒适性到安全性再到环保性的演变。本文简要回顾了转向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预测。 关键词: 转向系统 电动转向器 1 概述 汽车转向系统是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门机构。其作用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要求而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并在受到路面传来的偶然冲击及汽车意外地偏离行驶方向时,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继续稳定行驶。因此,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往转向器的生产厂商主要在质量、价格、舒适性及其他因素之间寻找平衡点,而且将改进汽车的舒适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作为转向器的发展方向。然而,随着全球汽车总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舒适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在21世纪,汽车技术的发展必须全方位考虑环保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对转向系统的大量需求不仅仅是针对性能的改善,还应对更高层次的安全及环保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展示了转向系统相关的技术趋势,包括当前的成果及对未来的展望。 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 2.1 汽车的产品数量 汽车是在一个世纪前出现的,大规模的汽车制造可以远溯到1911年。相关技术的发展及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技术更新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今天,汽车工业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中起到了中心作用。1999年,全球轿车的总产量大约为3866万辆,比1998年增加大约2.2%;2000年世界汽车产量达5733万辆,比1999年增长2.8%[1],创历史新纪录。汽车生产大国日本在1999年生产了810万辆汽车,比1998年增加了0.6%[2]。由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汽车市场的扩大,这种增长趋势还会持续下去。1992~2001年的10年里,我国汽车产量平均年增长15%,是同期世界汽车年均增长率的10倍。2000年我国生产汽车206.82万辆。2002年1~9月我国国产汽车实现销售237.11万辆,销售拉动生产,1~9月累计生产汽车234.15万辆,年底突破300万辆已胜券在握。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即2005年,汽车产量的预期目标是320万辆,其中轿车为110万辆[3]。然而,这种增长也具有负面影响,那就是会导致空气污染和其他负面的社会和环保问题。因此,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人们对具有更高水平的环保、节能、安全性的转向系统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2 转向系统的技术状况 对转向系统产品的需求随着汽车化的提高而发生着变化。最初驾驶员们只希望比较容易地操纵转向系统,而后则追求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舒适性和良好的操纵感。动力助力转向器系统应运而生。 在上世纪5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推出循环球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由油泵产生的液压力帮助驾驶员克服负载施加在转向系统上的操纵阻力。在过去的50年里,转向系统主要使用液压力来帮助驾驶员操纵汽车。汽车厂家已经为不同尺寸、不同质量、不同类型的汽车——从经济型到大的运动型汽车及大货车的液力和电液动力转向系统做了超凡的工作,使之成为当今动力转向系统的主力。 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电动转向系统(EPS)则为动力转向器增添了新品种。EPS不仅可以提供汽车在高 ? 22 ?汽车研究与开发

汽车定价策略1

汽车定价策略 第一节汽车价格综述 (2) 一、汽车价格的构成 (2) 二、影响汽车价格的因素 (3) 三、汽车价格体系 (5) 第二节汽车定价目标与程序 (5) 一、汽车定价目标 (5) 二、汽车定价程序 (9) 第三节汽车定价方法 (12) 一、汽车成本导向定价法 (12) 二、汽车需求导向定价法 (15) 三、汽车竞争导向定价法 (16) 第四节汽车定价策略 (20) 一、汽车新产品定价策略 (20) 二、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 (24) 三、针对汽车消费者心理的定价策略 (26) 四、针对汽车产品组合的定价策略 (27)

汽车价格是汽车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营销组合的其他因素。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汽车市场对其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着汽车生产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因此,汽车定价策略是汽车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汽车的定价策略既要有利于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补偿成本,同时又要考虑汽车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使汽车定价具有了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 从经济学观点看,价格是严肃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不能随意变动。但从汽车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汽车价格是活跃的,汽车价格要对汽车市场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要以汽车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为出发点。 第一节汽车价格综述 一、汽车价格的构成 汽车价值决定汽车价格,汽车价格是汽车价值的货币表现。但在现实汽车市场营销中,由于受汽车市场供应等因素的影响,汽车价格表现得异常活泼,价格时常同价值的运动表现不一致:有时价格高于价值,有时价格低于价值。在价格形态上的汽车价值转化为汽车价格构成的四个要素:汽车生产成本、汽车流通费用、国家税金和汽车企业利润。 1、汽车生产成本。它是汽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汽车价格的重要依据。 2、汽车流通费用 它是发生在汽车从汽车生产企业向最终消费者移动过程各个环节之中的,并与汽车移动的时间、距离相关,因此它是正确制定同种汽车差价的基础。 3、国家税金 它是汽车价格的构成因素。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汽车的税率,并进行征收。税率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摘要】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制动系统对汽车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鼓式刹车、碟式刹车和防抱死刹车系统进行简单的阐述与研究。 【关键词】制动系统、鼓式刹车、碟式刹车、防抱死刹车系统 中图分类号: U4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简述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在种类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止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目前,种类汽车所使用的制动器都是摩擦制动器,也就是阻止汽车运动的制动力矩来源于固定元件和旋转工作表面之间的摩擦。 制动系统的分类 鼓式刹车 鼓式刹车(图1)是在车的轮毂里面装设两个半圆形的刹车片,利用杠杆原理推动刹车片与轮毂内表面接触发生摩擦,利用摩擦力矩实现轮毂的转速下降,从而实现制动。原理很简单,就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一个水杯表示轮毂,手指表示刹车片,当杯子旋转时,手指紧贴水杯内壁,水杯就会停止旋转,汽车的鼓式刹车原理和这个原理是一样的。 鼓式刹车原理简单,当司机踩下刹车板时,通过杠杆机构推动液压泵,利用液压将刹车片推出,从而实现刹车。鼓式刹车在汽车制动上面已经应用了进一个世纪的历史,在同样的刹车力矩的的情况下,

鼓式刹车的车毂的直径可以比碟式刹车小得多,所以重载汽车要获得较大的刹车力矩,就采用鼓式刹车。 碟式刹车 碟式刹车(图2)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就如同我们旋转一个盘子,然后用手指去捏盘子,盘子就会慢慢停止旋转。汽车碟式刹车是由一个刹车油泵,一个与车轮相连的刹车圆盘和刹车卡钳组成。刹车时,高压刹车油推动卡钳内的活塞运动,将制动卡片压向刹车盘,从而实现刹车效果。碟式刹车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有的山地车就采用碟式刹车系统。 鼓式刹车系统(图1)盘式刹车系统(图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如图3)是一个闭环的制动控制系统,通常是有电子控制模块(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它可以随时感知汽车制动轮在每一时刻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的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车轮出现抱死现象,从而使得汽车在制动时能够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并维持方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作用就是让车轮在制动时处在转动与不转动之间,靠摩擦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力使汽车减速,同时汽车在转动时仍具有转向能力,摩擦片与制动鼓间的摩擦力随着发热而下降的速度要比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下降缓慢一些,从而增加制动安全性。当在汽车需要全力制动时,通过控制所有车轮的滑移率,以获得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最大纵向附着力,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并保持一定的横向附着力,有效克制紧急制动时的跑偏、侧滑、甩尾等情况的,防止车身失控,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ABS依靠装在车轮上的转速传感器以及车身上的车速传感器,采集各个车轮的转速等信号,然后传送到电子控制模块(ECU)计算出每个车轮的转速等数据,进而推算出车辆的减速度及车轮的滑移率,ABS电子控制模块根据计算出参数,通过液压制动单元调节控制过程的制动力。在车辆紧急制动时,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

汽车转向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引言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至今100余年的时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人类近代文明史写下了的重要篇章。汽车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范围最广、运输量最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可以断言,没有哪种机械产品像汽车那样对社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汽车,已从“没有马的马车”的雏形经过了无数的精心的雕琢而演化成精妙绝伦的高薪科技产品。近20年来,计算机技术、设计理论、测试技术、新型材料、工艺技术等诸方面的成就,不但改变了汽车的面貌,而且也是汽车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焕然一新。汽车产品的现代化,首先是汽车操纵控制的电子化。在80年代初,电子设备还只占汽车成本的2﹪,而现在,在一些先进的汽车上,这个指标已经超过了15﹪。汽车上几乎每一个系统都可以采用电子装置改善性能和实现自动化。 近年来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主动安全性的有着很高的期望。转向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最关键总成,所以对转向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特性,使得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始终是我们汽车技术人员、各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在车辆的高速化、驾驶人员的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操纵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章转向系统概述 1.1汽车转向系统 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需按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其行使方向,即所谓的汽车转向。就我们常见的轮式汽车而言,实现转向的方法是,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使汽车的转向桥(一般是前桥)上的车轮(转向轮)相对于汽车的轴线偏转一定的角度。在汽车直线行使时,往往由于转向轮也会受到路面侧向干扰力的作用,自动偏转而改变原来的行使方向。此时,驾驶员也可以利用这套机构使转向轮向相反的方向偏转,从而使汽车恢复原来的行使方向。这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即称为汽车转向系。因此,汽车转向系的功能是保证汽车按驾驶员的意志而进行转向行驶。 汽车转向系统可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机械转向系由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的传力件都是机械的。机械转向系统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动力转向系是兼用驾驶员的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转向所需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由驾驶员提供,而大部分是由发动机通过转向加力装置提供的。但在转向加力装置失效时,一般还应当能由驾驶员独立承担汽车的转向任务。因此,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统得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 汽车转向系统是决定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系统的转向特性,使得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始终是我们汽车技术人员、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近年来车辆的高速化、驾驶员的非职业化、车流的密集化的趋势,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操纵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 转向系统是在车辆系统是必要的基本制度,通过方向盘司机操纵和控制汽车的方向旅行,以实现他的驾驶意图。在超过100年,汽车与机械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的产业。今天,汽车是不是单纯的机械感的汽车,它是机械,电子,材料等综合产品。转向系统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后,长期的演变。 正如20世纪50年代,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汽车应用,标志着转向系统的开始。传统的汽车转向系统是机械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运转是由驾驶员操纵转向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要对路面的附着系数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避免汽车车轮发生滑动,必须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本文对汽车制动进行了简要的动力学分析,并对汽车制动的理想条件进行简要的探讨,分析了具体的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希望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 对汽车的制动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非常重要,通过EBD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和ABS 制动防抱死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作用在车轮上的力矩,避免由于左右道路不同的附着系数引起的附加转向力矩,使汽车的方向出现失控。 1 对汽车制动进行动力学分析 1.1 分析汽車行驶受力下图1为汽车行驶时的整车受力分析,其中车轮滚动半径为r、轮缘对地面的作用力为Ft、传动系机械效率为ηT、变速器速比为ig、主传动器速比为i0、飞轮角加速度为dωe/dt、飞轮转动惯量为If、发动机曲轴输出转矩为Ttq、经传动系传至车轮轮缘的转矩为Tt、空气阻力为Fw、前轴对车身的阻力为Fp1、后轴对车身的推力为Fp2、加速度为du/dt、车身质量为m3。 <E:\书\排版\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文件\236-1.jpg> 图1 汽车行驶受力图 1.2 分析附着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之间的关系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附着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2其中制动器制动力为Fμ、地面附着力为Fφ、地面制动力为Fxb。在忽略其他阻力的情况下,如果具有较小的踏板力,并且没有完全消除制动器的间隙,那么制动器制动力为0,地面制动力为0,地面制动力等于制动器制动力。如果地面制动力达到了最大值,与制动器制动力相等,那么地面制动力达到最大值时会与地面附着力相等。如果制动器制动力大于地面附着力,地面制动力与地面附着力相等,那么当制动器制动力不断增加时地面制动力不会随之增加[1]。 <E:\书\排版\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文件\236-2.jpg> 图2 附着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之间的关系图 1.3 分析滑移率与制动力系数通过分析汽车制动过程中轮胎胎面在地面留下的印记,能够对滑移率进行分析。从滚动到抱死,轮胎胎面会在地面上留下3个阶段的印记。第一阶段留下的印记基本相同于轮胎花纹,说明车轮基本为单纯

汽车方向盘转向系统研究

汽车转向系统的运作原理研究 当汽车驾驶人员转动方向盘时,我们知道,车轮就会随之转动。这是一种机械传动关系,而且,为了使车轮转向,方向盘和轮胎之间存在许多有趣的运动。我们将了解一种最常见的方向盘与汽车前轮的位置转向器的工作原理:齿条齿轮式转向系统。 当汽车转向时,两个前轮并不指向同一个方向,对此你可能会感到奇怪。根据力学分析可知,在汽车转向时会存在离心力的作用,为了消除离心力的影响,汽车的自重会分出来做向心力抵消影响。而且,两个前轮并不指向同一个方向,可以加大摩擦力抵消离心力影响。根据运动学可知,两个前轮并不指向同一个方向,其合方向是汽车重心转动的方向。转向原理是:当汽车转向时,每个轮胎的运动轨迹和汽车的运动轨迹一样,都是圆弧。要让汽车顺利转向,每个车轮都必须按不同的圆圈运动。由于内车轮所经过的圆圈半径较小,因此它的转向角度比外车轮要大。而转向拉杆具有独特的几何结构,可使内车轮的转向角度大于外车轮。 齿条齿轮式转向系统已迅速成为汽车、小型货车等普遍使用的转

向系统,其工作机制非常简单。齿条齿轮式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小齿轮连在转向轴上,转动方向盘时,齿轮就会旋转,从而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各齿端的横拉杆连接在转向轴的转向臂上。齿条齿轮式齿轮组有两个作用:一是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车轮转动所需的线性运动。另一个是提供齿轮减速功能,从而使车轮转向更加方便。 在大多数汽车中,一般要将方向盘旋转三到四周,才能让车轮从一个锁止位转到另一个锁止位(从最左侧转到最右侧)。汽车转向角度是有限的,一般在45度。方向盘的三到四周把车轮从一个锁止位转到另一个锁止位的角均分,以免转动过激发生危险。向盘转向程度与车轮转向程度之比就定义为转向传动比。例如,如果将方向盘旋转一周(360 度)会导致车轮转向30度,则转向传动比就等于360除以30,即12:1。比率越高,就意味着要使车轮转向达到指定距离,方向盘所需要的旋转幅度就越大。但是,由于传动比较高,旋转方向盘所需要的力便会降低。这关乎省力与省距离。不同类型的车辆应该选择其合适的传动比。一般而言,轻便车和4运动型汽车的转向传动比要小于大型车和货车。比率越低,转向反应就越快,只需小幅度旋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蔡久凤(20110020/茅机一班) 目录 (1)汽车制动性能检验的意义·····················(2)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性能检验的原理··········· 2.1三种基本检测平台的原理分析 2.1.1平板式制动试验台 2.1.2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 2.1.3惯性式制动检测平台 (3)现今已有汽车制动系统结构···················(4)总结体会·····································(5)参考文献····························· 摘要:自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汽车制动系统种类很多,形式多样。传统的制动系统结构型式主要有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气—液混合式。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都一样,都是利用制动装置,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来逐渐消耗车辆所具有的动能,以达到车辆制动减速,或直至停车的目的。伴随着节能和清洁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汽车动力系统发生

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结构型式和功能形式。新型动力系统的出现也要求制动系统结构型式和功能形式发生相应的改变。 一、汽车制动性能检验的意义 汽车检测行业在近年来随着汽车制造技术和检测技术的进步,也不 断发展壮大,在汽车运行管理部门动态监督汽车技术状况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已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课题。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迅速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在下长 坡时能维持一定安全车速,以及在坡道上长时间保持停驻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汽车制动性能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汽车制动性能差有关。制动距离太长或者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都会造成交通事故。在现有路况标准下,随着汽车行驶速度提高,汽车制动性能对保障交通安全尤为重要。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人为地使汽车受到一个与其行驶方面相反的外力,汽车在这一外力作用下迅速地降低车速以至停车,这个外力称为汽车的制动力。制动力是评价汽车性能的基本因素,制动力便于在制动试验台上测量,制动力测量是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动力检测不仅可以测得各车轮制动力的大小,还可以了解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合理分配,以及各轴两侧车轮制动力平衡状况。若同时测得制动协调时间便能较全面地控测车辆的制动性能。 二、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性能检验的原理

奇瑞汽车产品定价策略分析报告

奇瑞汽车定价策略分析报告 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班级:汽营1131 小组成员: 组号:四

目录 一、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奇瑞汽车简介 (2) 三、奇瑞汽车公司定价策略解析 (3) 3.1. 奇瑞汽车价格区间表 (4) 3.2.奇瑞汽车价格走势................................;5 3.3.定价程序 (6) 3.4.奇瑞汽车新产品 (7) 3.5.定价策略现在分析 (8) 3.6.定价策略的优势分析 (9) 3.7.定价策略的略势分析 (10) 四、奇瑞公司的定价策略思考 (11) 五、总结 (12)

一、摘要 汽车价格是汽车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营销组合的其他因素。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汽车市场对其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着汽车生产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因此,汽车定价策略是汽车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汽车的定价策略既要有利于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补偿成本,同时又要考虑汽车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使汽车定价具有了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 从经济学观点看,价格是严肃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不能随意变动。但从汽车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汽车价格是活跃的,汽车价格要对汽车市场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要以汽车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为出发点。 关键词:价格、定价、定价的策略、汽车市场、奇瑞汽车的定价策

二、奇瑞汽车简介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于1997年由5家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投资17.52亿元注册成立,1997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2007年8月22日,奇瑞公司第100万辆汽车下线,标志着奇瑞已经实现了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第一阶段目标,正朝着通过开放创新打造自主国际名牌的新目标迈进。 奇瑞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发扬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的精神,坚持以“聚集优秀人力资本,追求世界领先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开拓全球汽车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经过1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奇瑞公司已拥有整车、发动机及部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生产、销售、出口企业,为应对更为残酷的竞争和更快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研究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研究 1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汽车底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汽车按驾驶员的意愿作相应的加速、减速和转向运动。由图1可见,驾驶员是通过汽车里的操纵元件(转向盘、油门和制动踏板)来表达其意向,相应的执行量是前轮的转向角及车轮上的驱动力矩或制动力矩,真正起作用的是轮胎的纵向力和侧向力。汽车轮胎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路面的附着系数、车轮的法向力、车轮滑动(转)率和车轮侧偏角。因此,汽车底盘控制的基本思路和原理就是在给定的路面附着系数和车轮法向力的情况下对车轮滑动(转)率和侧偏角进行适当的影响和控制,来间接调控轮胎的纵向力和侧向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机动性和舒适性。 汽车底盘的电子控制是一个多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以下特征。 图1 驾驶员、轮胎力和汽车运动的相互关系 (1)不同的控制系统经常共用同一传感器、执行机构、甚至电子控制单元。如轮速传感器的信号几乎被所有。的底盘控制系统所使用。

(2)同一个控制目标可由不同的控制系统单独或者共同来控制。如汽车在离散型路面上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可通过ABS、ESP、AFS和RWS来控制。 (3)同一个控制系统可能会对多个变量同时进行控制,并且拥有多个执行机构。如TCS的控制变量有车轮的滑转率和车轮的角加速度,其执行机构有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的调节器和轮缸里制动液压的调节装置。 (4)同一个控制变量同时受不同的控制系统所控制。如车轮滑动率同时受ABS和ESP的控制。 2 汽车底盘常见的电子控制系统 2.1 汽车制动和驱动的电子控制系统 2.1.1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当车轮滑动率在30%左右时,制动力系数最大(见图2)。此时车轮能获得的地面制动力也最大。当制动力矩进一步增加,车轮滑动率将快速增大,制动力系数不但不再增大了,反而逐渐减小。显然,车轮滑动率在大于入时,制动力系数处于非稳定区域。因此希望将车轮滑动率控制在稳定区域里。从侧向力系数和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滑动率越小,侧向力系数越大。当车轮完全抱死时,其侧向力系数几乎为零,完全失去了承受侧向力的能力。当这种现象发生在前轮时,汽车失去转向能力;如果发生在后轮,汽车将发生后轴侧滑,失去稳定性。把滑动率保持在稳定区域里就是ABS的主要控制目标。

汽车转向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转向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常友董爱杰 2007-07-20 [ 字体:大中小 ] 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转向系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特性,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始终是各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操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汽车转向系统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个基本发展阶段。 1 纯机械式转向系统 机械式的转向系统,由于采用纯粹的机械解决方案,为了产生足够大的转向扭矩需要使用大直径的转向盘,这样一来,占用驾驶室的空间很大,整个机构显得比较笨拙,驾驶员负担较重,特别是重型汽车由于转向阻力较大,单纯靠驾驶员的转向力很难实现转向,这就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但因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目前在一部分转向操纵力不大、对操控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轿车、农用车上仍有使用。 2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953年通用汽车公司首次使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此后该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动力转向系统在体积、功率消耗和价格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8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变减速比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动力转向系统的技术革新差不多都是基于液压转向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变流量泵液压动力转向系统(Variable Displacement Power Steering Pump)和电动液压助力转向(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EHPS)系统。变流量泵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处于比较高的行驶速度或者不需要转向的情况下,泵的流量会相应地减少,从而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功耗。电动液压转向系统采用电动机驱动转向泵,由于电机的转速可调,可以即时关闭,所以也能够起到降低功耗的功效。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使驾驶室变得宽敞,布置更方便,降低了转向操纵力,也使转向系统更为灵敏。由于该类转向系统技术成熟、能提供大的转向操纵助力,目前在部分乘用车、大部分商用车特别是重型车辆上广泛应用。 但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系统布置、安装、密封性、操纵灵敏度、能量消耗、磨损与噪声等方面存在不足。 3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EPS在日本最先获得实际应用,1988年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装在其生产的Cervo车上,随后又配备在Alto上。此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微型轿车向大型轿车和客车方向发展。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本田汽

基于MATLAB的汽车制动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

基于MAT LAB 的汽车制动系统 3 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 孙益民(上汽汽车工程研究院 【摘要】根据整车制动系统开发需要, 利用MAT LAB 平台开发了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仿真软件。 该软件用户界面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可有效缩短开发时间, 提高设计效率。并以上汽赛宝车为例, 对该软件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主题词】制动系汽车设计 统分成两个小闭环系统, 使设计人员更加容易把 1引言 制动性能是衡量汽车主动安全性的主要指标。如何在较短的开发周期内设计性能良好的制动系统一直是各汽车公司争相解决的课题。 本文拟根据公司产品开发工作需要, 利用现有MA T LAB 软件平台, 建立一套面向设计工程师, 易于调试的制动开发系统, 实现良好的人机互动, 以提高设计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握各参数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使调试更具针对性。 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3软件开发

与图1所示的制动系统方案设计流程对应, 软件开发也按照整车参数输入、预演及主要参数确定, 其他参数确定和生成方案报告4个步骤实现。3. 1车辆参数输入 根据整车产品的定位、配置及总布置方案得出空载和满载两种条件下的整车质量、前后轴荷分配、质心高度, 轮胎规格及额定最高车速。以便获取理想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及应急制动所需面临的极限工况。 3. 2预演及主要参数确定 在获取车辆参数后, 设计人员需根据整车参数进行制动系的设计, 软件利用MAT LAB 的G U I 工具箱建立如图2所示调试界面。左侧为各主要参数, 右侧为4组制动效能仿真曲线, 从曲线可以查看给定主要参数下的制动力分配、同步附着系数、管路压力分配、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随路况的变化曲线, 及利用附着系数与国标和法规的符合现制动器选型、性能尺寸调节, 查看液压比例阀、感载比例阀、射线阀等多种调压工况的制动效能, 并通过观察了 2汽车制动系统方案设计流程的优化 从整车开发角度, 制动系统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系统方案设计、产品开发和试验验证三大环节。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包含结构选型、参数选择、性能仿真与评估, 方案确定4个环节。以前, 制动系统设计软件都是在完成整个流程后, 根据仿真结果对初始设计参数修正。因此, 设计人员往往要反复多次方可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 而且, 在调试过程中, 一些参数在特定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不易在调试中发现, 调试的尺度很难把握。 本文将整车设计流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主要参数的预演和确定、其他参数的预演和参数确定。即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 将原来一个闭环设计系 收稿日期:2004-12-27 3本文为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2004年(第11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开题报告 上海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工程学院20 13 届 题目上海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研究 课题类型论文课题来源自拟课题 学生姓名张超军学号 2 专业汽服专升本年级班11-4 班 指导教师王飞职称讲师 填写日期:2013年03月20日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加入WTO,轿车的竞争日趋激烈,上海大众汽车营销策略也越来越重要,本课题将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基本情况的了解,发现我国汽车行业面临机遇和挑战,认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从而对上海大众当前市场营销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上海大众营销的内部环境和上海大众的营销外部环境,最后要对上海大众市场营销策略及存在问题分析,要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上海大众汽车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销售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售后服务方面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的目的: 1.进一步学习汽车营销方面的知识,增进对汽车营销知识的理解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上海大众的市场营销状况和发展规律,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上海大众汽车营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上海大众汽车的营销策略,并提出建议。 论文的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轿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上海大众如何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继续保持国内轿车行业的领先地位。关键是制定具有领先意识、切实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描述我国汽车市场概况,分析上海大众汽车营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分析了上海大众的制定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上海大众客户关系管理策略,销售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售后服务等营销策略。最后对上海大众营销状况以及上海大众营销策略存在问题提出建议,通过提升服务理念,加强营销策略的组合,以期全面提升上海大众的整体营销水平,保证上海大众汽车在未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国内汽车车行业的领先地位,因此,上海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研究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 一、德国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研究现况和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发现,丁鹏辉《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期刊一文中提到德国大众汽车的战略,德国大众汽车4P策略研究现况分别从产品定价策略,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等方面来研究的。 1.产品定价是以Passat车型为例来分析其定价策略:在2000年6月passatB5轿车退出市场之前,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为上海大众轿车总经销商,进行了详细而规范的定价研究,确立了综合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三种汽车定价方法的定价思想,准确地制定出定价策略。 2.销售渠道是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共有大众、奥迪、斯柯达、西亚特、宾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七个轿车品牌来分析的,各品牌采用独立的销售渠道模式,实行产销分离的销售模式。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的整车销售主要采用直接销售和经销商销售两种渠道模式,其在德国本土的经销商大多是销售、服务、零件一体模式。此外,大众在德国还有不少仅提供汽车售后服务,不从事整车销售的特约维修店。

(汽车行业)汽车定价策略

(汽车行业)汽车定价策略

汽车定价策略 第壹节汽车价格综述2 壹、汽车价格的构成2 二、影响汽车价格的因素3 三、汽车价格体系5 第二节汽车定价目标和程序 5 壹、汽车定价目标5 二、汽车定价程序9 第三节汽车定价方法12 壹、汽车成本导向定价法12 二、汽车需求导向定价法15 三、汽车竞争导向定价法16 第四节汽车定价策略20 壹、汽车新产品定价策略20 二、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24 三、针对汽车消费者心理的定价策略26 四、针对汽车产品组合的定价策略27

汽车价格是汽车市场营销中的壹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营销组合的其他因素。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汽车市场对其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着汽车生产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因此,汽车定价策略是汽车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汽车的定价策略既要有利于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补偿成本,同时又要考虑汽车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使汽车定价具有了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 从经济学观点见,价格是严肃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不能随意变动。但从汽车市场营销的角度见,汽车价格是活跃的,汽车价格要对汽车市场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要以汽车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为出发点。 第壹节汽车价格综述 壹、汽车价格的构成 汽车价值决定汽车价格,汽车价格是汽车价值的货币表现。但在现实汽车市场营销中,由于受汽车市场供应等因素的影响,汽车价格表现得异常活泼,价格时常同价值的运动表现不壹致:有时价格高于价值,有时价格低于价值。在价格形态上的汽车价值转化为汽车价格构成的四个要素:汽车生产成本、汽车流通费用、国家税金和汽车企业利润。 1、汽车生产成本。它是汽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汽车价格的重要依据。 2、汽车流通费用 它是发生在汽车从汽车生产企业向最终消费者移动过程各个环节之中的,且和汽车移动的时间、距离相关,因此它是正确制定同种汽车差价的基础。 3、国家税金 它是汽车价格的构成因素。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汽车的税率,且进行征收。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汽车的价格。 4、汽车企业利润 它是汽车生产者和汽车经销者为社会创造和占有的价值的表现形态,是汽车价格的构成因素,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 从汽车市场营销角度来见,汽车价格的具体构成为: 二、影响汽车价格的因素 汽车价格的高低,主要是由汽车中包含的价值量的大小决定的。可是,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见,汽车的价格除了受价值量的影响之外,仍要受以下八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汽车成本 汽车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要耗费壹定数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且构成汽车的成本。成本是影响汽车价格的实体因素。汽车成本包括汽车生产成本、汽车销售成本和汽车储运成本。汽车企业为了保证再生产的实现,通过市场销售,既要收回汽车成本,同时也要形成壹定的盈利。 2、汽车消费者需求 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对汽车定价的影响,主要通过汽车费者的需求能力、需求强度、需求层次反映出来。汽车定价要考虑汽车价格是否适应汽车消费者的需求能力;需求强度是指消费者想获取某品牌汽车的程度,如果消费者对某品牌汽车的需求比较迫切,则对价格不敏感,企业在定价时,可定得高壹些,反之,则应低壹些;不同需求层次对汽车定价也有影响,对于能满足较高层次的汽车,其价格可定得高壹些,反之,则应低壹些。 3、汽车特征 它是汽车自身构造所形成的特色。壹般指汽车造型、质量、性能、服务、商标和装饰等,它能反映汽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汽车特征好,该汽车就有可能成为名牌汽车、时尚汽车、高档汽车,就会对消费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这种汽车往往供不应求,因而在定价上占有有利的地位,其价格要比同类汽车高。 4、竞争者行为 汽车定价是壹种挑战性行为,任何壹次汽车价格的制定和调整都会引起竞争者的关注,且导致竞争者采取相应的对策。在这种对抗中,竞争力量强的汽车企业有较大的定价自由,竞争力量弱的汽车企业定价的自主性就小———通常,它是追随市场领先者进行定价。

(完整版)汽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摘要 Formula SAE比赛由美国车辆工程师学会(SAE)于1979年创立,每年在世界各地有600余支大学车队参加各个分站赛,2011年将在中国举办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本设计将针对中国赛程规定进行设计。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动的设计,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设计目标。然后对制动系统进行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主要包括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制动驱动机构的机构形式选择、液压分路系统的形式选择和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最后确定方案采用简单人力液压制动双回路前后盘式制动器。除此之外,还根据已知的汽车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制动器主要参数、前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制动力矩和制动力以及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相关参数。最后对制动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制动、盘式制动器、液压

Abstract Formula SAE race was founded in 1979 by the American cars institute of Engineers every year more than 600 team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races around the world,China will will be for desig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reak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Student.First of all,breaking system's development,structure and category are shown,an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virtues and weakness of drum brake and disc brake analysis is done. At last, the plan adopting components braking and channel settings and the analysis of brake performance. Key words:braking,braking disc,)的汽车上。这时,不平衡的制动力使车轮反向转动,改善了汽车的稳定性。 HI、HH、LL型结构都比较复杂。LL型和HH型在任一回路失效时,前后制动力比值均与

汽车制动系统研究-论文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汽车制动系统浅析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Ⅰ) 1 绪论 (1)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 (1) 2 制动器 (3) 2.1 鼓式制动器 (3) 2.2 盘式制动器 (10) 2.3 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 (12) 3 制动系统 (13) 3.1 人力制动系统 (13) 3.2 伺服制动系统 (15) 3.3 动力制动系统 (18) 3.4 制动力调节装置 (21) 3.5 辅助制动系统 (30) 4 制动系统的发展 (32) 4.1 制动系统的历史 (32) 4.2 制动系统的现状 (32) 4.3 制动系统的发展 (33) 5 设计总结 (36)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系统之一,从汽车诞生时起,该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汽车制动系统是为了使高速行驶的汽车能减速或停车而设计的。如果该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将受到车祸的伤害,所以分析和研究汽车制动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汽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意义更加非凡! 1.2 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止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制动。 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的力是作用在汽车上,其方向与汽车行驶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行驶汽车上的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气阻力都能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但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等情况,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对汽车某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这种可控制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称为制动力,用于产生制动力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称为制动系统。 1.2.1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以蹄式制动器为列:驾驶员经制动系控制装置,操纵制动器的不旋转元件制动蹄对旋转元件制动鼓(与轮毂连接)制动,从而产生Mτ(制动力矩)。制动力矩经车轮与地面的附着作用生成Pτ(制动力),制动力作用于→车轮→车桥→悬架→车架(身),汽车减速,直至停车。其原理图如下: 图 1.2.1 1.制动踏板 2.隔板 3.推杆 4.制动主缸 5.油管 6.轮胎 7.轮缸 8.回位弹簧9.摩擦片10.制动鼓11.制动蹄12.支承销13.凸轮14.限位螺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