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图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图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图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图

第七章-PP07_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1.流程说明

此流程描述研发新品打样的全过程,包括部订单申请、预算控制、采购、生产、收货等容。

在此流程中,首先由研发部提出打样需求,并设立部订单,生成打样单。打样品可分为OEM产成品和自制产成品。OEM产成品:由采购手工申请,同时财务部进行预算审核。超预算则由研发部根据C013部订单维护流

程追加,重新申请预算,不超预算,规格原物料

由仓储部发料确认并进行生产,非规格品原物料

由采购根据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及

MM23、MM25国、外采购订单收货流程生成无

料号采购单,并对OEM加工的原物料进行再生

产后收货并确认,对产成品直接收货并确认。

自制产成品:由产销部PSI课手工创建无料号生产订单,规格原物料手工开领料单,系统发料并由财务部

进行预算审核。非规格原物料采购手工申请,同

时进行预算审核。超预算则由研发部根据C013

部订单维护流程追加,重新申请预算,不超预算,

规格原物料由仓储部发料确认并进行生产,生产

部手工统计人工、设备工时。非规格原物料由采

购根据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及

MM23、MM25国、外采购订单收货流程生成无

料号采购单,并对OEM加工的原物料进行再生

产后收货并确认,对产成品直接收货并确认。在流程过程中,研发部应提供详细的打样技术资料,在打样过程中随时追踪并协助处理异常状况,以确保打样的顺利进行。另外,PSI、生产部、采购部在接受打样指令后应及时处理,以确保打样时效。研发样品由研发部通过手工帐统一管理,打样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计入部订单作研发费用,研发样品的出售作营业外收入。

2.流程图

3.系统操作

3.1.操作例1

新建一个物料:

3.1.1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

后勤→物料管理→物料主记录→物料→创建(一般)→立即

交易代码:MM01

3.1.2系统屏幕及栏位解释

目前该流程尚不需要进入系统建立。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木车间 1.文件柜类:素板→大平砂→开毛料→贴面→精截→封边→钻孔→ 试装→半成品 2.茶几或沙发架: 锯材→干燥→截断→纵剖→压刨→划线→铣型→ 开榫头、榫槽→钻孔→手工组装→打磨→半成品 3.班台或会议桌: 素板(锯材)→大平砂(干燥)→开毛料(截断)→加厚 (纵剖)→精截(压刨)→加宽(胶贴)→贴面(热压)→ 铣型(精截)→手工组装(包括打磨、打腻子、封边、 钻孔)→试装→半成品 油漆车间 白坯→机磨(大平面)→手磨(小面、曲边)→擦色(打水灰、打底得宝、打腻子)→机磨(大平面)→手磨(小面、曲面)→PU(第1道底漆)→ 机磨(打平面)→手磨(小面、曲面)→PE(第2道底漆)→打磨(机磨、 手磨)→修补→修色→手磨→面漆→干燥→试装→包装 板式车间 1.开料→手工→封边→钻孔→镂铣、开槽→清洗→试装→包装 2.开料→力刨→涂胶→贴面→冷压→精截→手工→封边→钻孔 →镂铣、开槽→清洗、修边→试装→包装 沙发车间 裁皮、开棉→打底(电车)→粘棉→扪皮(组装)→检验→包装

转椅车间 裁布(皮)、开棉→车位、粘绵→扪皮→组装→检验→包装 屏风车间 开料(铝材)→喷胶→贴绵→扪布(打钉)→组装→试装→包装 五金车间 1.椅架类: 开料→弯管→钻孔、攻牙→焊接→打磨→抛光→喷涂 2.钢板类: 开料→冲板(圆孔、圆凸、方孔、方凸、小梅花、大梅花、 网孔、菱凸)→折弯→焊接→打磨→喷涂 3.台架类: 开料→冲弯→钻孔、攻牙→焊接→打磨→抛光→喷涂 4.电镀类: 开料→开皮→冲弯→焊接→打磨→精抛→电镀 总:开料(裁剪、剪板)→制造(冲床、弯管、钻孔、攻牙)→成型(焊接、打磨、抛光)→喷涂、电镀 喷涂车间 清洗→凉干→打磨→喷漆(喷粉)→电烤→包装

新产品开发部门工作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部门工作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策略 要紧方式 呈 报 时期性工作总结 新产品样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过程

附件一:内部治理制度 新产品开发工作,是指运用国内外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所发觉的科学知识及其成果,转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生产过程等一切特不规性质的技术工作。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励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进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时期,它对企业产品进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新产品开发必须严格遵循产品开发的科学治理程序,即选题(构思。调研和方案论证)样(模)试批试正式投产前的预备这些重要步骤。 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进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 (一)调查研究: 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 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前三名以及国际 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 市场及使用情况; 3、广泛收集国内部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 可行性分析研究。 (二)可行性分析: 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进展方向和动向。 2、论证市场动态及进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论证进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含物 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 (三)决策: 1、制定产品进展规划: (1)企业依照国家和地点经济进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吕进展方向、进展规模,进展水平和技 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 行综合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业产 品进展规划。 (2)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经厂总师办初步审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慎密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 炼焦生产流程:炼焦作业是将焦煤经混合,破碎后加入炼焦炉内经干馏后产生热焦碳及粗焦炉气之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烧结生产流程:烧结作业系将粉铁矿,各类助熔剂及细焦炭经由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由点火炉点燃细焦炭,经由抽气风车抽风完成烧结反应,高热之烧结矿经破碎冷却、筛选后,送往高炉作为冶炼铁水之主要原料。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高炉生产流程:高炉作业是将铁矿石、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产生熔融铁水与熔渣之炼铁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转炉生产流程:炼钢厂先将熔铣送前处理站作脱硫脱磷处理,经转炉吹炼后,再依订单钢种特性及品质需求,送二次精炼处理站(RH真空脱气处理站、Ladle Injection盛桶吹射处理站、VOD真空吹氧脱碳处理站、STN搅拌站等)进行各种处理,调整钢液成份,最后送大钢胚及扁钢胚连续铸造机,浇铸成红热钢胚半成品,经检验、研磨或烧除表面缺陷,或直接送下游轧制成条钢、线材、钢板、钢卷及钢片等成品。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连铸生产流程:连续铸造作业乃是将钢液转变成钢胚之过程。上游处理完成之钢液,以盛钢桶运送到转台,经由钢液分配器分成数股,分别注入特定形状之铸模内,开始冷却凝固成形,生成外为凝固壳、内为钢液之铸胚,接着铸胚被引拔到弧状铸道中,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到完全凝固。经矫直后再依订单长度切割成块,方块形即为大钢胚,板状形即为扁钢胚。此半成品视需要经钢胚表面处理后,再送轧钢厂轧延。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新品上市运营全流程

新品上市运营全流程 福建福马食品集团,,,,,年,月我开始主要负责冲泡奶茶项目的,我自,月起至,,月间,通过市场调研与竞争品牌企业走访,分别对温州、宁波、杭州、南京、南通、苏州、武汉、长沙、济南等城市进行调研,至,,月底奶茶项目正式立项。市场调研涉及主要以大学\中学校园为主,从消费习惯,主要消费时间等切入。 项目立项后,项目组由三个人组成铁三角,我负责关于产品设计,营销规划,行销推广,执行管控4方面;另一人主抓产品,原材料,生产;最后一人负责资金与各项公关项目。就是这铁三角,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包括包装设计,设备引进,原料组织,新品发布会等所有上市项目。在新品会即将开幕时,项目组增加一人,客坐教授,是咨询界知名人士,主要考虑使整个过程更具权威性。 我们花了3天主要在做品牌名的斟选,我们从四个方面考虑对产品命名,一是竞争品牌香飘飘将行业推向高潮;二是产品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注定产品的时尚与超前;三是产品本身特点,方便,香气浓郁;四是奶茶的主要消费季节主要在春秋冬三季,且更侧重冬季,而在这样的季节热量就成了情感的另一种需求了。但我们的焦点集中在了“方便、营养、健康、情感”上,我们需要诉求现代的DIY乐趣,暖人心扉的情感需求,于是在众多提议中最终定格在了“开杯乐”与“浓情”两个品牌上,一个直白富有乐趣但缺乏情感,最终选择了后者,名字确定后以后的事情就紧张的筹划开了。 整个行销规划中以四部分构成: 以“中国奶茶市场的发展基点与市场前景,”从行业与市场分析入手,确定本品的品牌定位,然后就决定了产品的设计风格,随后便是价格出炉,主营通路及各级通路拓展步骤,区域拓展及区域开发策略与时间设定,行销策略就随之定稿,包括推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图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1. 概述 本流程目的 描述公司产品研发的管理流程。通过本流程的实施,确保研发方向正确,阶段目标清晰,项目过程可控,从而确保按照预期计划完成产品研发和上市销售,为公司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产品:指公司研发的、在市场上可以单独销售的系统。我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以ASP 方式运营的软件系统和服务。 2、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创意开始,到产品退出市场的全部过程。 3、产品项目:为研发产品的某个版本,有一定的进度、资源、质量要求所作的暂时性 的努力; 4、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从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结项为止的时间周期。产品项目生命 周期一般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部分阶段; 角色和职责 1、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和组织协调。与产品项目相关的主要职 责包括: 1)负责产品定义,找到市场需求、目标客户和销售卖点; 2)进行产品各版本的规划,下达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 3)在产品项目过程中,负责需求管理和总体进度控制,确保产品按时发布; 4)在产品项目研发的同时,产品经理组织完成“产品包装与销售支持”工作。 2、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的统筹安排、任务跟踪和组织协调。在产品 项目生命周期中,向产品经理负责。主要职责包括: 1)接受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组建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工作的统筹安排; 2)组织产品实现,确保产品满足规划; 3)负责产品项目的任务跟踪和组织协调。对于进度、需求或设计的变更,提出变 更申请;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跨部门沟通,并组织、协调资源解决。 3、产品项目组成:一般包括如下角色 1)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组的统筹管理; 2)需求分析工程师:负责需求分析; 3)UI设计工程师:负责页面设计; 4)架构设计师:负责产品的总体架构设计; 5)系统集成工程师:设计产品的系统部署方案,搭建系统部署环境; 6)开发工程师:负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配合系统的技术发布; 7)测试工程师:负责随测和版本测试,验证产品符合性; 8)系统配置工程师:搭建测试环境、验证安装文档、提供产品盘,配合系统的技 术发布; 9)运维工程师:编写产品的部署或升级计划,完成产品的技术发布,反馈使用中 的问题。 4、产品团队组成:产品团队除了包括产品项目组的所有成员,还包括如下角色: 1)产品经理:负责产品团队的统筹管理; 2)公司高层领导:制定产品战略,提出市场方向; 3)商务人员:协助市场需求调研;组织产品销售和用户培训,收集并反馈用户意 见和建议;

新品上市流程

新 品 上 市 流 程 一、流程: 市场部综合分析拟定新品要求,递交工厂 市场部开始设计包装、初定装量、制作推广计划 审评阶段多方会议商议推广方案、包装设计风格、首批生产数量等 工厂/总经办和原料厂家洽谈、签订协议,索要样品 工厂生产 市场部整理推广资料(包括资质),给销售部门培训,发新货上市通告 新品销售3-6个月内,市场部总结临床信息,随时进行产品相关工作内容的调整 工厂据要求寻找国内原料,将详细信息提交市场部 自主产品立项 市场部调研 代理产品立项 市场部调研 总经办寻找国际原料,将详细信息提交市 场部 市场部注册产 品 多方会议确定 原料 多方会议确定推广方案、包装设计、装量、首批生产数量、价格等 总经办寻找代理产品 多方会议确定产品,商议推广方案、首批进货数量、价 格等 工厂进货

二、要求 1、产品分自主产品和代理产品,按不同的流程进行。 2、产品立项后,市场部先进行调研,了解临床目前使用同类产品的基本情况及 竞争对手情况。调研时限视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1个月。 3、对于使用国内原料的自主产品,市场部需拟出标准及要求,递于工厂,工厂 根据市场部提供的要求,寻找能满足条件的多家原料供应商,收集各厂家详细的信息、产品资料、价格及样品(有必要的话可以实地考察)给市场部,供市场部进行初选(试用、总结),时限为1个月。 4、市场部与总经办、工厂、及销售人员有关代表召开新品项目多方会议,会议 确定最终产品原料。 5、自主产品注册评审阶段,市场部与总经办、工厂、及销售人员有关代表再次 召开多方会议,商议推广方案、包装设计风格、首批生产数量等。随后市场部开始设计包装、初定装量、制作推广计划,时限1个月。而后再次召开多方会议,确定最终各项细节。 6、工厂进行产品、包装的生产(下单),同时市场部制作产品有关资料,给销 售人员进行培训,发新货上市通告。 7、新品产品上市3-6个月内,市场部收集产品的临床使用情况,总结递交工厂, 如有必要,对产品进行调整。

新品上市操作流程与执行

《新品上市完全手册》 前言&综述 前言:学习外企理性严谨的产品上市运作方法 外企职业经理人进入内企后往往会惊呼——这个企业怎么这么乱?市场决策怎么这么草率,这么混乱的企业怎么还能存活(早就该倒闭了)。 而事实上,国内就是有很多企业在这么“混乱”的管理状态和“草率”的市场决策之下生存,而且业绩节节攀升,企业迅速发展。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做生意,内企有他们自己独创的迷踪拳。 就拿新品上市来讲:

大型外企推一个新品,会花半年一年的时间去做市场背景研究、数据分析、上市可行性确认、产品口味、包装、价格等要素的测试改良,然后才能确定新产品的概念。具体上市过程又会有详细周密的上市计划、会有专门的产品经理来组织协调上市过程中各部门的配合、跟进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追踪新品上市后各个重点指标的数据表现……。 内企推新品,往往是老总拍脑袋出创意,然后直接拍板定案进行生产销售。上市前没有充分论证、上市中没有周密计划、上市后没有及时追踪,更多的是利用广告+价格优势+经销商奖励来驱动新产品的成长。而让人惊叹的是如此“仓促”和“草率”的新品推广效果往往并不差——成功内企在市场上咤叱风云决 不是靠管理取胜,新产品策略恰恰正是他们的主要优势之一。 内企新品策略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产品的推出速度上。 内资明星企业老总大多出身一线,他们提出产品创意也许没有正规营销理论做背景,也没有专业调研公司的市调数据做支持,但他们对某一区隔市场(如:农村市场、小家电市场)非常熟悉,他们知道这些消费者需要什么东西。他们创意新产品凭的是多年深积厚累的市场感觉,灵光一闪,新品推出自然十分迅速。 在产品综合成本方面,内企的产品研发、市场研究的成本极低。而在生产的人力、设备、原材料成本;销售的人力及管理成本方面,明星内企相对外企更具备先天优势。于是内企推出的新品总是更低价、更有利润优势,因而能调动通路销售商的推销意愿……。 也许这就是内企推新产品的独特绝技。 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我们又看到目前国内各行各业的高端市场几乎全被外企垄断,内企更多的是占据低端市场、农村市场——内资明星企业之所以所向披靡是因为他们在低水平竞争的市场空间里成功,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成为领袖,一旦这些企业进入高端市场和大型外企正面作战,就会发现面临不曾有过的挑战因而举步为艰。 对外企而言,切莫小窥内企不合常规常理的打法,事实证明这些打法在国内市场往往是屡建奇功,创造奇迹。 对内企而言,切莫因几次投机成功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者,昨天的成功经验今天不一定有效。真想进入高端市场、树立品牌、把企业做大做强,让企业长远发展,一定要学习外企理性和严谨的经营管理经验。 本文就从新产品上市的角度谈起。一个成功的企业意味着它必然有一系列成功的产品:“飘柔”、“佳洁士”与宝洁,“红烧牛肉面”与康师傅,“幻影战斗机”与波导等等都是成功产品与成功企业的完美组合;另一方面由于新品上市失败而整个企业陷入困境的案例也屡见不鲜。问题是:如何才能严谨科学高效的开发新产品,并使其成功上市? 成功新品上市第一步:发现市场机会 新产品的开发要有的放失,先创意新产品,然后给这个新产品找市场是赌博游戏式的做法,正确的思路是:先去分析市场,了解市场整体趋势、了解目标市场上的竞品有那些弱点可以利用,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没有满足、有没有还处于空白阶段的细分市场区格,最终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到市场空档,把自己的产品根植于这块“肥沃的土地”上。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1.概述 本流程目的 描述公司产品研发的管理流程。通过本流程的实施,确保研发方向正确,阶段目标清晰,项目过程可控,从而确保按照预期计划完成产品研发和上市销售,为公司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产品:指公司研发的、在市场上可以单独销售的系统。我公司的产品, 主要是以ASP方式运营的软件系统和服务。 2、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创意开始,到产品退出市场的全部过程。 3、产品项目:为研发产品的某个版本,有一定的进度、资源、质量要求所 作的暂时性的努力; 4、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从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结项为止的时间周期。产 品项目生命周期一般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部分阶段; 角色和职责 1、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和组织协调。与产品 项目相关的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产品定义,找到市场需求、目标客户和销售卖点; 2)进行产品各版本的规划,下达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 3)在产品项目过程中,负责需求管理和总体进度控制,确保产品按时 发布; 4)在产品项目研发的同时,产品经理组织完成“产品包装与销售支 持”工作。 2、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的统筹安排、任务跟踪和 组织协调。在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中,向产品经理负责。主要职责包括: 1)接受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组建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工作的统筹安 排; 2)组织产品实现,确保产品满足规划; 3)负责产品项目的任务跟踪和组织协调。对于进度、需求或设计的变 更,提出变更申请;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跨部门沟通,并组织、 协调资源解决。 3、产品项目组成:一般包括如下角色 1)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组的统筹管理; 2)需求分析工程师:负责需求分析; 3)UI设计工程师:负责页面设计; 4)架构设计师:负责产品的总体架构设计; 5)系统集成工程师:设计产品的系统部署方案,搭建系统部署环境; 6)开发工程师:负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配合系统的技术发 布;

新产品上市步骤(史上最全的版)

新产品上市步骤 成功新品上市第一步:发现市场机会 新产品的开发要有的放失,先创意新产品,然后给这个新产品找市场是赌博游戏式的做法,正确的思路是:先去分析市场,了解市场整体趋势、了解目标市场上的竞品有那些弱点可以利用,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没有满足、有没有还处于空白阶段的细分市场区格,最终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到市场空档,把自己的产品根植于这块“肥沃的土地”上。 成功新品上市第二步:新品概念的提出 市场机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新产品概念的具体化(产品的克重、规格、价格、包装、诉求点等要素的初步确定)是为了锁定新市场机会,新品概念的提出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针对市场机会的量身订做。 成功新品上市的第三步:新品可行性评估 根据市场机会量身订做的新产品从逻辑上推断应该是可以成功上市的,但问题是这个新品的开发及上市本企业是否有实力去完成?上市这个产品所要求的生产设备、财务支持、必备销售网络等方面企业是否存在先天不足的障碍——市场上机会很多,但这个机会是不是属于你,还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可行性评估。 成功新品上市第四步:新产品开发及准备 确认该新品上市切实可行后,就要马上行动,把停留在创意阶段的新产品概念(包括产品本身及产品的包装、广宣品等附属物)变成实物。生产车间试车出来的新品样品一定符合原始创意吗?很难讲,

最妥当的方法是就拿试车样品的包装、口味、价格等要素去市场上做实物测试,一直测试到结果表明该产品在各方面符合原创意、符合市场机会、而且有市场优势为止。 成功新品上市第五步:新产品上市的计划与安排 新品开发及准备工作结束,接下来就面临着产品上市、广宣品及产品的批量生产、广告片完成、各项促销活动设计与执行等一系列问题,营销谋定而后动,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是新品上市成功的前提。 成功新品上市第六步:新产品上市计划执行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充足准备,新产品终于走上市场。所谓市场机会把握、新品概念提出及论证、新品开发准备、新品上市计划的拟订都是为了新品上市执行这临门一脚做服务。业务部门能否把上市计划执行到位、铺货能否迅速达标、促销资源能否有效利用直接决定着新品上市效果,市场成败在此一举! 成功新品上市第七步:上市后表现追踪 新品上市执行不应该是销售人员孤军作战,市场策划人员要为其“保驾护航”。从新品上市第一天起严密监控新品上市的销量、促销、铺货、价格等关键指标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改良方案,不断矫正新品上市计划中的不足之处,实现策划与执行的完美结合。 新品上市规范推进, 各项工作环环相扣、节节递进,最终新品上市完全在掌控之中,上市成功也变的更加理所当然 新品上市7步骤

2017年新产品开发全套流程图方案图

2017年新产品开发全套流程(内部资料) 一、决策阶段 是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必要的先行试验,作出开发决策的工作阶段。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初期工作,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这一阶段包含下列程序。 (一)市场调查和预测 内容包括: 国外市场有无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 1、国内外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水平对比; 2、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价格及市场竞争能力等; 3、顾客对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使用意见和对新产品的要求; 4、提出新产品市场预测报告。 (二)技术调查 内容包括: 1. 国内外技术方针策略; 2. 过内外现有的技术现状,产品水平和发展趋势; 3. 专利情况及有关最新科研成果采用情况; 4. 功能分析; 5. 经济效果初步分析; 6. 对同类产品质量信息的分析、归纳; 7. 同类企业与本企业的现有技术条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特点; 8. 新产品的设想,包括产品性能(如环境条件、使用条件、有关标准、法规、可靠性、外观等),安装布局应执行的标准或法规等; 9. 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关键,根据需要提出攻关课题及检验大纲。 (三)先行试验

(四)可行性分析 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的可行性分析,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其内容: 1. 分析确定产品的总体方案; 2. 分析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含功能参数; 3. 提出攻关项目并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 4. 技术可行性(包括先行试验情况,技术先进性,结构,零部件的继承性分析); 5. 产品经济寿命期分析; 6. 分析提出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 7. 企业生产能力分析; 8. 经济效果分析: (1) 产品成本预测; (2) 产品利润预测。 (五)开发决策 1.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技术文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报告及开发项目建议书一类文件。开发项目建议书内容: (1) 新产品开发项目(顾客需要、目标预期效果); (2) 市场、顾客调查结果(市场动向、预测需要量); (3) 技术调查结果(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分析); (4) 新产品基本构思和特点(初步设想、包括外观要求); (5) 开发方式(自行开发或需引进技术,确定先行研究的内容); (6) 必要的投资概算; (7) 可行性分析; (8) 销售设想(时间、数量、价格、利润)即竞争性分析。 2.厂长批准开发项目建议书,正式列入企业性产品开发计划。 二.计划阶段

产品研发流程

新产品研发流程 内容: 企业的组织机构 新产品研发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

企业组织机构 企业组织机构图(以****公司为例) 开发部主要职责: 1、技术创新 1).及时搜集整理国内外产品发展信息,及时把握产品发展趋势,组织和编制公司技术发展规划和技术开发计划。并组织对计划实施。 2).负责公司新技术引进和产品开发设计工作。 3).编制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4).负责做好技术图纸、技术资料的编制和编写。为指导生产提供全套技术文件。 2、技术支持 1).负责制订和修改技术规程。编制产品的使用、维修和技术安全等有关的技术规定及使用说明书;改进和规范工艺流程。 2).负责制定公司产品的企业标准,实现产品的规范化管理。 3).及时指导、处理、协调和解决公司各部门的技术问题,确保经营工作的正

常进行。 主要岗位:电子线路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电装工艺、钳装工艺、机加工工艺) 岗位职责: 线路、结构设计人员 进行新产品开发市场调查。提出设计项目立项建议。 2. 线路设计人员按计划和规定进行新产品的线路方面的开发与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按计划和规定进行新产品的结构方面的开发与设计。 3. 负责在研产品的技术资料、生产资料的建立、整理和归档工作。 4. 针对用户的要求或其它原因实施设计更改。 5. 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技术问题。 6 .配合销售部门做好产品销售、工程服务中的技术支持工作。 工艺设计人员 1. 编制典型工艺文件,负责生产前的工艺技术准备。 2. 负责工艺文件执行及工艺纪律检查。 3. 负责处理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问题。 4. 负责产品工时定额制定。 5. 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 线路设计和结构设计主要是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之间的关系: 产品设计就是设计出你想要的产品,工艺设计就是设计如何制作出你想要的产品;设计是产品从概念到模型的一个转换过程,而工艺是将原材料实现为零部件的一个过程,设计需要了解工艺,工艺实现不了的设计是没意义的设计,工艺也需要明白设计的意图,否则不能很精确的反映出设计,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应该

新产品研发流程

研发中心新产品开发一共有18 过程,有16关键点 每个过程都有开始条件、工作程序、标准规范、结束事件。工作程序,标准规范请参照公司文件及指标,过程的结束事件即为关键点。 ※关键点1:新产品开发输入资料评审评审时检验资料:《新产品开发可行性、适宜性分析报告》《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APQP 小组人员名单》 《新产品APQP 总计划表》 《初始成本估价表》 《新产品开发提案书》:包含功能要求或产品说明书,结构包装要求,法 律法规要求,新产品奖金分配方案,工程安装方 式等。 评审人员:产品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束标志:制作《新产品开发输入资料登记表》制作《新产品开发资料输入评审报告》通过评审所有资料转交给研发中心。 ■过程1:硬件概要设计 启动条件: 1、通过新产品开发输入资料评审; 2、收到产品中心输入资料。 过程要点:1、制做《新产品开发计划表》包含:过程、关键点、时间、人员等规划,结合软件、结构流程。 2、制作《硬件概要设计报告》包含:硬件设计方框图、标准法规、技术参数、生产方式、检测 方法、采购说明、技术难点。制作《样件拆分记录表》。制作《新产品特殊特性清单》。制作《新增设备/仪器/工装清单》。 ※ 关键点2:硬件概要设计评审评审时检验资料:《硬件概要设计报告》 《样件拆分记录表》《新产品特殊特性清单》《新增设备/仪器/工装清 单》 《新产品开发计划表》《仪器设备工装夹具评估表》 《产品规格书》必须参与的评审人员:研发总监、项目经理、研发项目成员结束标志:制作《硬件设计评审报告》,通过评审。 ■过程2:软件概要设计启动条件:1、通过新产品开发输入资料评审;2、收到产品中心输入资料。 过程要点: 1、制作《新产品开发计划表》包含:过程、关键点、时间、人员等规划,结合硬件、结构流程。 2、制作《软件概要设计报告》包含:产品的详细功能说明书、主流程图※关键点3:软件概要设计评审 评审时检验资料:《软件概要设计报告》 《新产品开发计划表》 必须参与的评审人员:研发总监、项目经理、研发项目成员结束标志:制作《软件设计评审报告》,通过评审。 ■过程3:外形结构概要设计启动条件:1、通过新产品开发输入资料评审2、收到产品中心输入资料。 过程要点:制作《新产品开发计划表》包含:过程、关键点、时间、人员等规划,结合电子流程。

新产品开发、上市工作流程

新产品开发、上市工作流程 一、项目的提出 质量技术部、销售部根据本部门对市场的调研和了解,以《项目建议书》的形式提出项目建议。 各部门所提出的项目应结合公司近、中、远期的发展规划,并对产品进行初步定位,包括为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建议的技术储备项目。 所有提出的项目应交由质量技术部汇总、筛选,并由研发副总在公司的研发会议上,组织各部门对提出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讨论,并确定该项目的废、立,以及是否由销售部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再行决定。 二、项目调研 销售部依据研发会议的决议,对拟进行市场调研的项目制定调研方案。市场调研方案包括调研的方法、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内容。调研方案经执行副总批准后,由销售部组织实施调研工作。 质量技术部、销售部可根据本部门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其调研方案必须经过本部门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执行。如需要销售部或其他部门协助进行时,应及时沟通,并提供相应的市场调研方案。三、调研结果确认 销售部根据调研方案中规定的推进计划,将调研结果以调研报告的形式交执行副总审核,由执行副总提出调研结论。 四、立项的确认 通过研发会议决议或销售部调研结论同意立项的项目,由质量技术部汇总,并制定相应的项目研发推进计划,呈报总经理批准执行。如项目不能通过立项,则停止运作。 五、项目开发 质量技术部将总经理批准执行的项目研发推进计划,下发各相关部门,各部门根据推进计划中的时间安排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质量技术部将在必要时向相关部门通报项目进行情况。如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质量技术部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部门。项目的实施可采取自行研发、购买专利、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 (一)产品小试阶段 1.通过技术资料的搜集,设计新产品的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包括:试验配方、工艺过程等内容。 2.新产品使用的原辅料原则上以公司现有的原辅料优先选择,若为公司内部没有的原辅料,可联系厂家索取样品。必要时,可请采购部门协助解决。 3.新产品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后,可将认为满意的产品在质量技术部内部进行品尝。质量技术部品尝通过后,进行公司内部品尝。 4.公司内部品尝前,应依据新产品不同的特点,设定相应的通过标准,超过评定标准时,则视为新产品小试通过。如内部品尝未能通过,则应对新产品继续进行试验和改进。 5.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如遇到技术方面或其他方面不能逾越的困难时,可通过购买专利、技术合作等多种途径寻求解决办法。 6.小试通过的新产品必须通过研发总监的合格鉴定,方可进行中试申请。 (二)中试准备 1.新产品小试通过后,即进行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写工作。技术文件包括:原辅材料采购标准、原辅材料检验标准、生产加工工艺、成品检验标准。技术文件须经研发总监及执行副总批准。 2.进行中试申请,在申请中应明确中试的时间、地点、目的、生产数量等内容,并附所需原辅材料及包装物明细。中试申请经研发总监、生产经理批准后,由生产计划部门协调安排备料、生产等相关事宜,应在1个月内安排中试的具体时间。 3.研发人员在中试前一天到达中试现场,进行技术文件的下发和生产工艺、操作要点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应包括: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相关班组长、品控主管及质检员化验员。

HACCP产品工艺流程图

HACCP产品工艺流程图 *原辅料的接收原辅料的储存*配料*杀菌过滤冷却 灌装(杯类) 均质冷却*老化调色香凝冻成型(切片) 灌模(花线) 运输储存包装涂挂 备注:带“*”为关键控制点 CCP1:原辅料接收 CCP2:配料 CCP3:杀菌 CCP4:老化

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的接收:各种原料均需有厂家合格证,经供应部感官检验合格及本公司质检部检验合格后方能接收。 2、原料的储存:根据品种合理储存,专人管理。 3、*配料:严格按照配方准确称取,按照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进行配料。特殊产品工艺根据技术部下发的工艺标准进行操作。 4、*杀菌:料液在80-85℃保温10-12分钟。 5、过滤:料液经20目过滤器过滤打到高位槽。 6、冷却:将料液冷却至均质温度75—85℃。 7、均质:干物质在27%以上,均质压力为13—15Mpa,干物质低于或等于27%时均质压力为10 Mpa以上。 8、冷却:料液通过板式换热器用-2—2℃的冰水降温,冰淇淋料液温度≤4℃,雪糕及棒冰料液温度≤6℃ 9、*老化:依次打开老化罐冰水出、进口阀门,开始进料,进料完毕计时老化,老化时间2—48小时。 10、调色香:根据配方称取所需香精色素,根据工艺标准添加。 11、凝冻:根据《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中凝冻工序作业标准操作。 12、灌装(杯类)、成型(切片)、灌模(花线):根据产品工艺、质量标准操作。 13、速冻(冻结):杯类灌装线要求隧道温度≤-30℃,切片线要求隧道温度≤-35℃,花色生产线温度≤-28℃。 14、脱模:花线产品要求脱模水温度在10—35℃之间,能使产品顺利拔出并保证产品表面无融化变形情况。 15、涂挂:依据《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中冰淇淋涂挂工序作业标准操作。 16、包装:依据《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中雪糕、冰淇淋包装工序作业标准操作。 17、储存:成品库温度不得高于-22℃,并保证温度均衡。 18、成品运输:采用温度≤-18℃的冷藏车运输。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图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1.概述 本流程目的 描述公司产品研发的管理流程。通过本流程的实施,确保研发方向正确,阶段目标清晰,项目过程可控,从而确保按照预期计划完成产品研发和上市销售,为公司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产品:指公司研发的、在市场上可以单独销售的系统。我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以ASP方式运营的软件系统和服务。 2、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创意开始,到产品退出市场的全部过程。 3、产品项目:为研发产品的某个版本,有一定的进度、资源、质量要求所作的暂时性的努力; 4、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从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结项为止的时间周期。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一般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部分阶段; 角色和职责 1、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和组织协调。与产品项目相关的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产品定义,找到市场需求、目标客户和销售卖点; 2)进行产品各版本的规划,下达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 3)在产品项目过程中,负责需求管理和总体进度控制,确保产品按时发布;4)在产品项目研发的同时,产品经理组织完成“产品包装与销售支持”工作。 2、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的统筹安排、任务跟踪和组织协调。在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中,向产品经理负责。主要职责包括:

1)接受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组建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工作的统筹安排;2)组织产品实现,确保产品满足规划; 3)负责产品项目的任务跟踪和组织协调。对于进度、需求或设计的变更,提出变更申请;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跨部门沟通,并组织、协调资源解决。 3、产品项目组成:一般包括如下角色 1)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组的统筹管理; 2)需求分析工程师:负责需求分析; 3)UI设计工程师:负责页面设计; 4)架构设计师:负责产品的总体架构设计; 5)系统集成工程师:设计产品的系统部署方案,搭建系统部署环境;6)开发工程师:负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配合系统的技术发布;7)测试工程师:负责随测和版本测试,验证产品符合性; 8)系统配置工程师:搭建测试环境、验证安装文档、提供产品盘,配合系统的技术发布; 9)运维工程师:编写产品的部署或升级计划,完成产品的技术发布,反馈使用中的问题。 4、产品团队组成:产品团队除了包括产品项目组的所有成员,还包括如下角色:1)产品经理:负责产品团队的统筹管理; 2)公司高层领导:制定产品战略,提出市场方向; 3)商务人员:协助市场需求调研;组织产品销售和用户培训,收集并反馈用户意见和建议; 4)市场人员:协助产品包装,制定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计划; 5)法务人员:协助完成产品注册等法律事务,并审核合同草稿;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 说明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生产 艺说明 种。3 料厂的料仓有筒仓和房式仓两种。主原料如玉米、高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筒仓贮存,而副料如麸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三)、原料的清理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清除。饲料厂的清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四)、原料的粉碎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饲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定。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1、一次粉碎工艺: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

粉碎,小型饲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2、二次粉碎工艺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碎工艺。(1)单一循环二次粉碎工艺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筛分,筛上物再回流到原来的粉碎机再次进行粉碎。(2)阶段二次粉碎工艺该工艺的基本设置是采用两台筛片不同的粉碎机,两粉碎机上各设一道分级筛,将物料先经第一道筛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物直接进行混合机,筛上物进入第一台粉碎机,粉碎的物料再进入分级筛进行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进入混合机,其余的筛上物进入第二台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进入混合机。(3)组合二次粉碎工艺该工艺是在两次粉碎中采用不同类型的粉碎机,第一次采用对辊式粉碎机,经分级筛筛理后,筛下物进入混合机,筛上物进入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 3、先配料后粉碎工艺按饲料配方的设计先进行配料并进行混合,然后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4、先粉碎后配料工艺本工艺先将待粉料进行粉碎,分别进入配料仓,然后再进行配料和混合。 (五)、配料工艺目前常用的工艺流程有人工添加配料、容积式配料、一仓一秤配料、多仓数秤配料、多仓一秤配料等。 1、人工添加配料人工控制添加配料是用于小型饲料加工厂和饲料加工车间、这种配料工艺是将参加配料的各种组分由人工称量,然后由人工将称量过的物料倾到入混合机中,因为全部采用人工计量、人工配料、工艺极为简单,设备投资少、产品成本降低、计量灵活、精确、但人工的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很低,尤其是操作工人劳动较长的时间后,容易出差错。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图及工作标准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图及工作标准
(一)产品研发管理流程图
部门名称 产品研发部 流程名称
层次
2
任务概要
单位
总裁
技术总监
节点
A
B
研发项目管理流程
研发项目组织、实施
产品研发部
相关部门或单位
C
D
1
开始
项目立项编制
公司指令
生产建议
2
项目方案
3
审批
审批
方案可行性 研讨
有关部门和 单位配合
4
制订详细研发
有关部门或
方案
设计院配合
5
审批
编制项目研发
6
计划
7
8
9
审批
10
11
公司名称 编制单位
审批 审批
密级 签发人
制订实施方案 组织实施 组织验收 交付使用 结束
有关部门和 单位配合 有关部门 配合
有关车间投 入使用
共页第页 签发日期

(二)采购比价管理工作标准
任务 名称 节点
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
时限
程序
B2 ☆公司向产品研发部下达项目研发指令
即时
D2 项目
C2 研发 与立

☆ 相关部门或生产单位提出项目研发建议,产品 研发部、技术总监、相关部门讨论、立项
☆产品研发部编制技术工艺局部调整初步实施方案 重点 ☆项目研发的调研、讨论,编制初步实施方案 标准
即时 依计划情况定
☆项目研发方案的撰写
程序
☆ 产品研发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研讨项目 研发方案的可行性
依计划情况定
C3 项目
☆ 产品研发部将研讨后的方案报技术总监审定, 总裁审批
1 个工作日内
研发 D3 方案
☆ 依据总裁、技术总监审批的方案,产品研发部制订详 依计划情况定
细研发方案,有关部门或外部设计院配合
确定 C4 ☆产品研发总将最终方案报技术总监审批
1 个工作日内
D4 重点
☆研发项目方案的研讨、修改
标准
☆研发项目方案的最终确定
程序
项目 C6 研发
☆研发项目方案经技术总监审批后,产品研发部编制研发
项目计划
2 个工作日内
计划 C7 ☆产品研发部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报技术总监审批
依计划情况定
与方 案
重点 ☆改造项目的设计图纸
标准
☆设计图纸正确,不影响履行项目的进行
程序
☆产品研发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实施项目研发 依计划情况定
☆产品研发部在验收前组织试车、开车
☆项目研发完成后,由产品研发部组织,有关部门配合, 依计划情况定
进行项目验收
相关资料 一、《公司技 改制度》
一、《公司技 改制度》
一、《项目改 革方案》
一、《项目验 收报 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