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毕业设计

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毕业设计

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毕业设计
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毕业设计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近年来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速增长,对电源充电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了一款用于电源管理的智能电器。

首先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充放电时锂离子电池电压与容量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另外还就充放电电流,过充,过放,及过温对锂电池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在对锂离子电池特性实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智能电器电路设计。设计的电源管理部分具备了充电过程的控制,结合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管理功能,可以完成一个较为实用的电源管理系统。为了保护数据,抑制干扰,进行了看门狗监测电路功能设计,保证了智能电器工作的可靠性。

关键词

智能电器,电源管理,锂电池,AT89C52

Abstract

Based on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portable electronics in recent years, power manage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the article designs a intelligent power management f o r e l e c t r i c a l a p p a r a t u s.

First of all,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hemical principle of lithium batteries, and then carries out the experiments of the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in different factors, find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ttery voltage and capacity. In addition, discussing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current, charge-off, take-off, and over-temperature to the impact of lithium batteri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 characteristics experiments, carry out a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ircuit design. Design of power management has some control over the charging process, combined with Atmel's AT89C52 single-chip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 can be a more practical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data,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he watchdog function of monitoring circuit design ensures that the work of the intelligent a p p a r a t u s.

KEY WORDS

power management, lithium batteries, AT89C52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电池充电控制器的发展概况

1.3 本课题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充电控制器设计基本原理概述

2.1 电池的测量原理

2.1.1 电池性能参数及测量方法

2.1.2 过充,过放及过温现象

2.2 充电控制器的充电原理

第三章锂电池充电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设计的整体方案

3.2 CPU选型

3.3 充电控制器电路设计

3.4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3.4.1GXM12864 简介

3.4.2 GXM12864 的接口设计

3.5 看门狗功能

3.6 复位电路

3.7 抗干扰电路的设计第四章软件设计

4.1 控制电路的软件设计4.2 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4.3 复位电路的软件设计第五章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便携式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低压差。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充电次数多,使用寿命长,价格也越来越低等诸多优点,使得选用锂离子电池供电的便携式产品越来越多。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在于对充电控制器要求比较苛刻,需要保护电路。为有效利用电池容量,需将锂离子电池充电至最大电压,但是过压充电会造成电池损坏,这就要求较高的控制精度。另外,对于电压过低的电池需要进行预充,充电控制器最好带有热保护和时间保护,为电池提供附加保护。

目前市场上很多采用大电流的快速充电法,所以在电池充满后如不及时停止会使电池发烫,过度的过充会严重损害电池的寿命。也有一些低成本的充电控制器采用电压比较法,为了防止过充一般充电到90%就停止大电流快充,采用小电流涓流补充充电。一般地,为了使得电池充电充分,容易造成过充,表现为有些充电控制器在充终了时电池经常发烫(电池在充电后期明显发烫一般说明电池已过充)。对电池经常出现过充和欠充的缺点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们的需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单次循环使用时间与充电维护过程和使用情况密切相关。一部好的充电控制器不但能在短时间内将电量充足,而且对电池还能

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修复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记忆效应,即容量下降(电池活性衰退)现象。因而传统的普通充电控制器存在明显的不足。

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本文将设计一款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智能电器。所谓智能充电控制器是指能根据用户的需要智能控制充电进程,并且在充电过程中能对被充电电池进行保护从而防止过电压和温度过高的一种智能化充电控制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充电器,具备业界公认较好的-⊿V检测,可以检测出电池充电饱和时的电压变化信号,比较精确地结束充电工作。这些充电器芯片往往具备了充电过程的控制,加上单片机管理功能,包括:温度控制、时间控制、电源关断、蜂鸣报警和液晶显示等,可以完成一个较为实用的智能充电控制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芯片体积小型化及其价格的降低,智能充电控制器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已经成为可能。而智能充电控制器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和通用性强等优点,是充电控制器家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充电控制器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对充电控制器智能化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2 电池充电控制技术的发展

充电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电池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充电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充电控制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 限流限压式充控制电器

最原始的就是限压式充电,然后过渡到限流限压式充电,它使用的方式就是浅充浅放,其寿命表述就是时间,没有次数,比如10年。

这种充电模式的效果较差。

2) 恒流/限压式充电控制器

这是充电控制器发展的第二阶段,这种模式的充电控制器占据了充电控制器市场近半个世纪。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电压完成剩余的充电。一般两阶段之间的转换电压就是第二阶段的恒电压。这种充电控制器充电电流总是低于电池的可接受能力,造成充电效率低,大大降低了电池的寿命。

3) 自适应智能充电控制器

随着大规模集成IC的出现,充电设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适应、智能阶段,即称为第三代充电控制器。自适应充电控制器遵循各类电池的充、放电规律进行充、放电。并且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充电系统由具有特殊功能的单片机控制,不断检测系统参数,按模糊推理算法不断调整充电参数,同一充电控制器可适应不同种类电池的充电,充电控制器自适应调整自己的输出电流,无需人工选择,避免操作失误。

1.3 本课题的内容安排

首先,介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及特性。

在这一部分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锂离子电池电压在不同放电率下与电池容量的关系,环境温度与电池放电容量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论述了充放电电流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放电率对电池寿命的影响,过充过放及过温对锂离子电池的危害。

然后,为控制器设计进行选型并设计其硬件电路和软件部分,以实现其智能功能。这里在充电电路设计上在比较锂电池充电主要的四

种方法: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和脉冲充电的优缺点上,考虑到虽然恒流恒压充电需要复杂得多的电路来实现,但由于其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高,因此本文所设计的智能电器充电控制部分将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方法。

智能电源控制器设计包括三部分:控制电路,充电电路,显示等外围电路。并完成这三部分相关的程序设计。实现智能充电,液晶显示,看门狗功能。智能电器工作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些干扰轻则导致系统内部数据出错,重则将严重影响程序的运行。为了保护数据,抑制干扰,在单片机智能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可靠性设计。这里看门狗功能设计可保证智能电器的正常工作。

最后,给出采用本智能电源管理控制器对锂离子电池充电的仿真。

第二章锂电池充电控制器设计基本原理概述

2.1 锂电池的测量原理

2.1.1 锂电池性能参数及测量方法

1)电池电压

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池的充电状态有关。电池的额定电压有3.6V 和3.7V 两种,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是3.7V 的电池。该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4.2V,放电终止电压一般为2.75V(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推荐值)。从表2.1[可以看出,锂离子电

池的电压相当于镍镉、镍氢电池的三倍,也就是说,为了得到同样的

电池组端电压,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数目只有镍镉、镍氢电池的1/3,

大大减少了电池的数目,简化了电池组的设计、增加了整个电池组稳

定性。

表2.1 电池工作电压

Table 2.1 Battery voltage

电池种类充电电压(V)额定电压(V) 放电终止电压(V) 镍镉电池 1.43 1.2 1.11

镍氢电池 1.43 1.2 1.11

锂离子电池 4.2 3.6 2.75

但是锂离子电池对电压精度的要求很高,误差不能超过1%。如果

电池的终止充电电压是4.2V,那么允许的误差范围就是0.042V。终止

电压过高,将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甚至造成过充现象,对电池

造成永久性的损坏:终止电压过低,又会使充电不完全,电池的可使

用时间变短。

实验测得充放电时电池电压随电池容量变化的关系。如图2.2,电池终止电压为4.1V 。可以发现充电时电池的端压要比放电时高,这是因为电池本身和充放电回路上有一定的电阻。

图2.2 电池电压与容量的关系

Fig 2.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ttery voltage and capacity

我们把电阻等效为d R ,如图2.3,那么充电时的端电压表达式为: arg O cell d ch e V V R I =+ (2.1) 相应的,放电时端电压表达式为:

arg O cell d ch e V V R I =- (2.2)

图2.3 电池充放电等效回路

Fig 2.3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equivalent circuit 从这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在充电和放电时(这里假设充电电流等同于放电电流),电池端压所表示的值都不是真正电池的电动势,而是加上了电池组内阻的影响。

实验同时测得不同的放电率下,电池电压的变化。放电率越大,相应剩余容量下的电池电压就越低,电池终止电压为4.2V,如图2.4 所示。

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比较宽,可以达到-20~60℃。但是环境温度对电池的放电容量有很大影响。实验测得环境温度对电池放电的影响,如图2.5 所示。采用0.2C 放电速率,当环境温度为25℃时,可放出额定容量;当环境温度为-5℃时,电池容量下降约5%。电池放电曲线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5 所示。

图2.4 不同放电率下,电池电压与容量的关系

Fig 2.4 In different discharge 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ttery voltage

and capacity

图2.5 温度为参变量的放电曲线(电池容量为650mAh)

Fig 2.5 Temperature parameter for the discharge of the curve 2)电池寿命

锂离子电池和其他电池一样,也存在使用寿命的问题。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容量也会随着循环次数慢慢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两点:

1) 负极材料(石墨)中的锂逐渐被电解质氧化,造成可使用的锂离子数目减少。

2) 在循环中,正极材料的老化,降级,使晶状结构慢慢遭到破坏,可容纳的锂离子数目减少。图2.6 表示了不同循环次数下电池容量的变化。

图2.6 电池在1C 的放电率下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

Fig 2.6 In battery discharge rate of 1C the capacity changes with the number of cycles 3)充放电电流

锂离子电池对充放电的最大电流都有一定的限制。充电时,一般常用的充电率为0.25C~1C(C为电池的容量,比如1500mAh 的锂离子电池,1 C 的充电率即为1500mA)。在大电流充电时,还应检测电池的温度,以防过热损坏电池或产生爆炸。

同样的,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一般限制在2~3C 左右,更大的放电电流会使电池发热严重,对电池的组成物质造成损坏,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大电流放电还将影响电池能放出的容量,因为一部分能量转化成了热能。

2.1.2 过充,过放及过温现象

当加在锂离子电池两端的电压超过4.5V 时,就会产生过充现象。过充时负极的石墨嵌入的锂离子完全饱和,锂将在负极沉积下来,形成锂枝晶,使电池的容量减少;同时电池继续从正极抽出过量的锂离子,造成正极材料的活性降低,也会对电池的容量造成损害。

过放现象则是电池电压低于放电终止电压后,仍然继续放电,使电池电压继续降低。过放时,电极产生晶枝,电路迅速短路。虽然此时由于电池已经完全放电,不会造成安全方面的问题,但是电池也已经遭到了不可恢复的破坏,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过温时,锂离子电池中的活性物质(LiC6,LiNiO2)与电解液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更多的热量。而电解质中存在可燃的有机溶剂成分。在这种情况下,电池温度将失去控制越来越高,最终导致电池燃烧,甚至爆炸。

2.2 充电控制器的充电原理

目前锂电池充电主要有四种方法: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和脉冲充电。

1)恒流充电(CC)

恒流充电根据其充电电流的大小,又可分为浮充充电(又称涓流充电)、标准充电及快速充电。该方法在整个充电过程中采用恒定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如图3.1 所示。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做到,特别适合对由多个电池串联的电池组进行充电。但由于锂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在充电后期,若充电电流仍然不变,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质,产生大量气泡,这不仅消耗电能,而且容易造成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影响锂电池的寿命。

图3.1 恒流充电法曲线

Fig 3.1 Constant current charge curve

2)恒压充电法(CV)

在恒压充电法中,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锂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充电曲线如图3.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充电初期充电电流过大,这样对锂电池的寿命会造成很大影响。

图3.2 恒压充电法曲线

Fig 3.2 Constant voltage charge curve

3)恒流恒压充电法(CC/CV)

在CC/CV 充电器中,充电通过恒定电流开始。在恒流充电CC 周期中,为了防止过度充电而不断监视电池端电压。当电压达到设定的端电压时,电路切换为恒定电压充电,直到把电池充满为止。在CC 充电期间,电池可以以较高电流强度进行充电,这期间电池被充电到大约85%的容量。在CV 周期中,电池电压恒定,充电电流逐渐下降,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设计毕业 论文 目录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2国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研究现状 (2) 1.3研究容与章节安排 (5) 2 方案比较和选择 (6) 2.1总体设计框图 (6) 2.2电源模块 (7) 2.2.1电源方案的选择 (7) 2.3充电方法 (8) 2.3.1锂电池的充电特性 (8) 2.3.2充电方案的选择 (9) 2.4 SOC估算方法 (10) 2.4.1 SOC估算方法的选择 (10) 2.5通信方式 (11)

2.5.1 通信方式的选择 (11) 2.6本章小结 (12) 3 硬件设计与实现 (13) 3.1单片机电路 (13) 3.2充电电源电路 (16) 3.2.1变压电路 (16) 3.2.2整流、滤波电路 (17) 3.2.3 TL494脉宽调制电路 (17) 3.2.4 DC-DC电路 (19) 3.3电压采集电路 (19)

3.4温度采集电路 (21) 3.5报警电路 (21) 3.6本章小结 (22) 4 软件设计与实现 (23) 4.1软件开发环境 (23) 4.1.1 Qt5.4集成开发环境 (23) 4.2单片机程序设计 (23) 4.2.1 整体设计逻辑概述 (23) 4.2.2 电压、温度数据采集 (24) 4.3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25) 4.3.1 整体设计概述 (25) 4.3.2 程序逻辑流程图 (25) 4.3.3 UI界面 (25) 4.4 上下位机的通信设计 (27) 4.4.1 通信协议概述 (27) 4.4.2 上下位机通信流程图 (27) 4.5 本章小结 (28) 5 调试与分析 (29) 5.1充电电路检测 (29) 5.2温度电路检测 (30) 5.3电压电路检测 (31) 5.4充电器运行检测 (32)

毕业设计_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充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从随身听到数码相机,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几乎所有用到电池的电器设备都需要用到充电器。充电器为人们的外出旅行和出差办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单片机在电池充电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它的处理控制能力可以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充电器各类繁多,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单片机参与处理和控制的充电器才能称为智能充电器。 1 实例说明 随着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使用,手机电池充电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章将通过一个典型实例介绍51单片机在实现手机电池充电器方面的应用。实例所实现的充电器是一种智能充电器,它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具有预充、充电保护、自动断电和充电完成报警提示功能。 实例的功能模块如下。 ●单片机模块: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比如自动断电、充电完成报警提示等。 ●充电过程控制模块:采用专用的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对充电过程的控制。 ●充电电压提供模块:采用电压转换芯片将外部+12V 电压转换为需要的+5V电压, 该电压在送给充电控制模块之前还需经过一个光耦模块。 ●C51程序:单片机控制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化,并根据充电的状态给 出有关的输出指示。

2 设计思路分析 要实现智能化充电器,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充电的实现。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充电过程的控制;二是需要提供基本的充电电压。(2)智能化的实现。在充电器电路中引入单片机的控制。 2.1 为何需要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 充电器实现的方式不同会导致充电效果的不同。 由于充电器多采用大电流的快速充电法,在电池充满后如果不及时停止会使电池发烫,过度的充电会严重损害电池的寿命。一些低成本的充电器采用电压比较法,为了防止过充,一般充电到90%就停止大电流快充,而采用小电流涓流补充充电。 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单次使用时间与充电过程密切相关。锂电池是手机最为常用的一种电池,它具有较高的能量重量比、能量体积比、具有记忆效应,可重复充电多次,使用寿命较长,价格也越来越低。锂电池对于充电器的要求比较苛刻,需要保护电路。为了有效利用电池容量,需将锂电池充电至最大电压,但是过压充电会造成电池损坏,这就要求较高的控制精度。另外,对于电压过低的电池需要进行预充,充电器最好带有热保护和时间保护,为电池提供附加保护。 一部好的充电器不但能在短时间内将电量充足,而且还可以对电池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修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记忆效应,即容量下降(电池活性衰退)现象。设计比较科学的充电器往往采用专用充电控制芯片配合单片机控制的方法。专用的充电芯片具备业界公认较好的-△V 检测,可以检测出电池充电饱和时发出的电压变化信号,比较精确地结束充电工作,通过单片机对这些芯片的控制,可以实现充电过程的智能化,例如,在充电后增加及时关断电源、蜂鸣报警和液晶显示等功能。充电器的智能化可以缩短充电的时间,同时能够维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2.2 如何选择电池充电芯片 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电池充电芯片,它们可直接用于进行充电器的设计。在选择具体的电池充电芯片时,需要参考以下标准。 ●电池类型:不同的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需选择不同的充电芯片。 ●电池数目:可充电池的数目。 ●电流值:充电电流的大小决定了充电时间。 ●充电方式:是快充、慢充还是可控充电过程。 本例要实现的是手机的单节锂离子电池充电器,要求充电快速且具有优良的电池保护能力,据此选择Maxim公司的MAX1898作为电池充电芯片。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充电器

本科生毕业设计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2013 年04 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年月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设计。 本人设计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如没有,请填写“无”):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摘要 16到20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界中化石能源的索取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对于自然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破坏。作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成为移动设备供电的有吸引力的能源。当我们外出或旅游时,常常因为手机没电所带来的麻烦而苦恼,但又不能及时找到可以充电的场所,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毕业设计介绍一种便携式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利用单片机控制,实现对移动设备充放电的自由与智能控制。与常规的充电器相比,太阳能充电器必将因为便携式而得到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能源;太阳能;电池;单片机;便携式

Portable Solar Charger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Abstract From 16 to 20 century, with the rise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demand a large quantity of fossil energy with increasing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he burning of fossil energy has caused irreparabl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As a renewable energy, solar energy enjoy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Solar power is attractive, because it supplies power for portable devices. When we go out or travel, we are often bothered by the failing power of cellphone. And we can’t find places to charge in time, which affects the normal use of mobile phon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thesis will introduce a type of portable solar mobile charger, using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o that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of mobile devices can be freely and intelligently controlle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harger, solar energy charger will definitly have a long-term development for its portable type. Key words: energy;solar energy;battery;intelligent;portable

一款基于BQ24610的智能锂电池充电方案

一款基于BQ24610的智能锂电池充电方案 1.概述 随着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众多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普及应用,与之配套的小型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生产及需求量与 日俱增,特别是锂离子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循环寿命长、充电可达几百次甚至 上千次;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可移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因此,设计一 套高精度锂离子充电管理系统对于锂离子电池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严格防止在 电池的使用中出现过充电、过放电等现象。 目前比较成熟的锂电池充电管理方案就是基于笔记本电脑的方案,该类电源 管理方案已经接近成熟,但是往往成本较高,不太符合应用于便携式分子筛制 氧机设计中。结合成本与性能的考虑,最后我们选择BQ24610 芯片作为主芯片,结合外围电路,来设计便携式分子筛制氧机电源管理模块。 BQ24610 是TI 公司生产,可以实现5V-28V 锂电池充电管理。充电控制器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较,效率更高,散热更少;充电电压及电流的准确度接近百分 之百,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集成型独立解决方案可提高设计灵活性,缩小 整体解决方案尺寸,更有利于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中;动态电源管理可在电池 充电时仍可为系统供电,最大限度地提高适配器功率[3].本文就通过在实际中的 探索,对电池充电控制器和选择器芯片BQ24610 的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参数设置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典型应用电路设计。 2.BQ24610 功能及特性 2.1 引脚介绍 ACN(引脚1):适配器电流误差放大器负输入。ACP (引脚2):适配器电流误差放大器正输入。ACDRV (引脚3):AC 或适配器电源选择输出。CE(引脚4):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毕业设计-太阳能手机充电器

目录 摘要 (1)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2) 1、设计题目 (2) 2、设计要求 (2) 二、设计思路及框架图 (2) 三、设计原理图 (3) 四、各部分电路介绍 (3) 1、光电转换电路 (3) 2、稳压电路 (4) 3、充电和指示部分 (5) 4、过充保护电路 (9) 五、元器件的选择 (9) 1、太阳能电池的介绍与选择 (9) 2、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与选用 (13) 六、谢辞 (17) 七、参考文献 (22) 八、附录 (18)

摘要 手机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通用商品,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普及,而作为手机能源的提供者—电池的储能总是十分有限,几乎所有的用户都曾遇到过外出或通话过程中电池耗尽的尴尬,尤其是对于经常在野外作业的用户来说,在远离市电的环境下,电池的耗尽为我们的通信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若能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基础,设计出成本低廉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直接完成太阳能辐射到电能转换,必然会为个人移动通信带来极大的方便。 本设计主要完成了具有不同于目前市场销售的同类产品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工作。该设计电路包括光电转换电路、稳压电路、充电和显示电路、过充保护电路。该充电器工作稳定、可靠,使用灵活。太阳能作为一种没有任何污染的、易取的绿色能源若能应用到消费类产品中,对于改善地球的整体的能源状况和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光电传感器、稳压电路、充电显示电路、过充保护电路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1、设计题目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2、设计要求 本设计的主要设计内容: 太阳能极板的设计、充电控制电路的设计、电压电流控制与显示电路 二、设计思路及框架图 此太阳能手机充电器设计中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其电能通过稳压器可直接给手几电池充电,也可将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在无太阳光时对手机充电。其基本框图如下: 图2-1 设计框图

LT8490锂电池充电器电路设计详解

LT8490 锂电池充电器电路设计详解 标签:LT8490(3) 低功耗(190)电源管理(505) LT8490( $12.5700)是降压升压开关稳压电池充电器,实 现恒流恒压( CCCV )充电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电池,包括密封铅酸电池( SLA )、溢流电池、胶体电池和锂电池。片上 逻辑在太阳能应用时提供自动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并 具有自动温度补偿功能。主要用在太阳能电池充电器、多种类型铅酸电池充电、锂电池充电器以及电池供电的工业或手持军用设备。 状态和故障引脚含有充电器的信息可以被用来驱动 LED指示灯。该器件采用扁平(高度仅0.75mm)7mm x 11mm 64 引脚QFN 封装。 图1 LT8490 框图 LT8490 主要特性

-VIN 范围:6V?80V - VBAT 范围:1.3V?80V ?单 电感器允许VIN高于,低于或等于VBAT ?自动MPPT,用于太阳能充电?自动温度补偿?无需任何软件或固件开发?从 太阳能电池板或直流电源供电?输入和输出电流监视器销弓 脚?四位一体的反馈回路?同步固定频率: 100kHz?400kHz 的-64 引脚(7mm X 11mm x 0.75mm 高度)QFN 封装LT8490 应用?太阳能电池充电器?多种铅酸蓄电池充电?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电池供电工业产品或便携式军用设备 图2 LT8490 27.4V 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图 DC2069A( $195.9800)-LT8490 演示板高效率MPPT 电池充电器控制器17V?54V ,最高200W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入电压。12V SLA 电池,最高16.6A 充电电流。演示电路2069A采用了LTR8490 (高性能降压-升压型转换器),实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和灵活的充电特性,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电池,如水淹电池,密封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可在输入电压高于、低于或等于电池电压的情况下工作。 该演示板配置为17V~54V 的输入电压范围,电源可以 是太阳能电池板36?72单元(最高200W),或直流电压源。 提供两种输入接口。LTC4359($2.5500)理想的二极管控制器可以保护直流电源的输出(不受太阳能电池板回流的影响)这使得,例如在 24VDC 电源接通的同时,又可以使具有更高的电压的太阳能电池板,被用于对电路供电。

基于单片机太阳能充电器设计

山东交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学生姓名傅传银唐飞翔 学号140818108 140818110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职141) 指导教师张波 2016年06月26日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当代社会随着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日益减少,使得各国社会经济越来越受能源问题的约制,因此许多国家开始逐渐的实行“阳光计划”,开发洁净的能源如太阳能,用以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太阳能电池,因为它不会消耗水,燃料等物质,并且不会释放任何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是直接通过太阳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释放出电能,这种无污染资源对环境的保护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1]。由于无公害的作用,目前世界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出具规模,1995年到2004年的十年内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随着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涌现,以及传统硅电池的不断革新,新的概念已经开始在太阳能电池技术中显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示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2]。世界各国对光伏发电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全世界已超过一百个国家使用光伏发电系统,其中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主,占总市场的80.1%,早在09年的时候,世界各国总的光伏新加装机容量接近800万千瓦,截至当年低,世界光伏装机容量总共接近2700万千瓦[3]。随着并网光伏发电市场的迅速发展,让它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目前,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经逐渐广泛得到推广,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由于气温特别高,因此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的潜力,这使得沙漠等偏远地区对其的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能减低甚至节省昂贵的输电线路,从长远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改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和新的光 - 电转换装置发明,国家环保和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的巨大需求恢复将继续利用太阳辐射能比较实用方法,这可以为人类以后能使用太阳能提供了广阔的开辟前景[4]。 当代社会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得到了一定的使用,它具有运用方便,环保,节能,格外使用于应急场合,高效率充电,性价比较高,让大家无论身处何处,都不会受到手机没电的困扰[5]。借此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众多优点,因此提出本课题。 1.2 课题设计思想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是本次探导的课题。首先,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会随太阳光的强度波动,强烈的太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是高的数,当太阳光弱的强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低时,从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到稳定的

Q2057W锂电池充电器原理(适用)

摘要:本文介绍美国TI公司生产的先进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BQ2057,利用BQ2057系列芯片及简单外围电路可设计低成本的单/双节锂电池充电器,非常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仪器的紧凑设计。本文将在介绍BQ2057芯片的特点、功能的基础上,给出典型充电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应用该充电芯片设计便携式仪器的体会。 关键词:锂电池充电器BQ2057 1 引言 BQ2057系列是美国TI公司生产的先进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BQ2057系列芯片适合单节(4.1V或4.2V)或双节(8.2V或8.4V)锂离子(Li-Ion)和锂聚合物(Li-Pol)电池的充电需要,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提供了MSOP、TSSOP和SOIC的可选封装形式,利用该芯片设计的充电器外围电路及其简单,非常适合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紧凑设计需要。BQ2057可以动态补偿锂电池组的内阻以减少充电时间,带有可选的电池温度监测,利用电池组温度传感器连续检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BQ2057关闭对电池充电。内部集成的恒压恒流器带有高/低边电流感测和可编程充电电流,充电状态识别可由输出的LED指示灯或与主控器接口实现,具有自动重新充电、最小电流终止充电、低功耗睡眠等特性。 2.功能及特性 2.1 器件封装及型号选择 BQ2057系列充电芯片为满足设计需要,提供了多种可选封装及型号,其封装形式如图2-1所示,有MSOP、TSSOP和SOIC三种封装形式。其型号如表2-1所示,有BQ2057、BQ2057C、BQ2057T和BQ2057W四种信号,分别适合4.1V、4.2V、8.2V和8.4V的充电需要。 元件型号 BQ2057 BQ2057C BQ2057T BQ2057W 8.4V BQ2057的引脚功能描述如下: ?VCC (引脚1):工作电源输入; ?TS (引脚2):温度感测输入,用于检测电池组的温度; ?STAT(引脚3):充电状态输出,包括:充电中、充电完成和温度故障三个状态; ?VSS (引脚4):工作电源地输入; ?CC (引脚5):充电控制输出; ?COMP(引脚6):充电速率补偿输入; ?SNS (引脚7):充电电流感测输入; ?BAT (引脚8):锂电池电压输入; 2.2 充电状态流程 BQ2057的充电状态流程如图2-3所示,其充电曲线如图2-2所示,BQ2057的充电分为三个阶段:预充状态、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阶段。

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锂电池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650705 姓名李波 指导教师杨大鹏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便携式设备已经逐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手机,MP3,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便携式dvd等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其用电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市场上有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一次电池是一次性应用的电池,二次电池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电池。随着便携式设备的发展,无论从节约成本来说,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二次电池都比一次电池更有优势,因此二次电池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锂离子电池自20世纪90年代上市以来,它以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倍受重视。基于市场的要求,世界各大电池生产商为了在市场领域里取得优势,无不致力于开发具有能量密度高,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低成本的新型电池。对此,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上述各项优点,是各厂商致力研究的目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基于安全、轻薄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所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21世纪移动设备最佳的电源解决方案。 然而,锂离子电池已易受到过充电、深放电以及短路的损害。单体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必须严格限制。充电速率通常不超过1C,最低放电电压为2.7~3.0V,如再继续放电,则会损害电池。锂离子电池以恒流转恒压方式进行充电。采用1C充电速率充电至4.1V时,充电器应立即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池充足电后,进入涓流充电过程。为避免过充电或过放电,充电器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监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二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主要工作内容: (1)了解并掌握锂离子电池的各种充电方式 1.恒流充电 充电器的交流电源电压通常会波动,充电时需采用一个直流恒流电源(充电器)。当采用恒流充电时,可使电池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可 方便地根据充电时间来决定充电是否终止,也可改变电池的数目。恒 流电源充电电路如图2-1所示。

锂电池充电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课题名称:锂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总目录 第一部分任务书 第二部分开题报告 第三部分毕业设计正文

第一部分 任 务 书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锂电池保护电路

锂电池保护电路 锂电池过充电,过放电,过流及短路保护电路 下图为一个典型的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原理图。该保护回路由两个 MOSFET(V1、V2)和一个控制IC(N1)外加一些阻容元件构成。控制IC负责监测电池电压与回路电流,并控制两个MOSFET的栅极,MOSFET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分别控制着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的导通与关断,C3为延时电容,该电路具有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与短路保护功能. 锂电池保护工作原理: 1、正常状态 在正常状态下电路中N1的“CO”与“DO”脚都输出高电压,两个MOSFET都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可以自由地进行充电和放电,由于MOSFET的导通阻抗很小,通常小于30毫欧,因此其导通电阻对电路的性能影响很小。 此状态下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为μA级,通常小于7μA。 2、过充电保护 锂离子电池要求的充电方式为恒流/恒压,在充电初期,为恒流充电,随着充电过程,电压会上升到4.2V(根据正极材料不同,有的电池要求恒压值为4.1V),转为恒压充电,直至电流越来越小。

电池在被充电过程中,如果充电器电路失去控制,会使电池电压超过4.2V后继续恒流充电,此时电池电压仍会继续上升,当电池电压被充电至超过4.3V时,电池的化学副反应将加剧,会导致电池损坏或出现安全问题。 在带有保护电路的电池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4.28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C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2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充电回路,使充电器无法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起到过充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2自带的体二极管VD2的存在,电池可以通过该二极管对外部负载进行放电。 在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超过4.28V至发出关断V2信号之间,还有一段延时时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由C3决定,通常设为1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造成误判断。 3、过放电保护 电池在对外部负载放电过程中,其电压会随着放电过程逐渐降低,当电池电压降至2.5V时,其容量已被完全放光,此时如果让电池继续对负载放电,将造成电池的永久性损坏。 在电池放电过程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2.3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D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1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放电回路,使电池无法再对负载进行放电,起到过放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1自带的体二极管VD1的存在,充电器可以通过该二极管对电池进行充电。 由于在过放电保护状态下电池电压不能再降低,因此要求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极小,此时控制IC会进入低功耗状态,整个保护电路耗电会小于0.1μA。

正确选择锂电池充电系统

正确选择锂电池充电系统 正确选择锂电池充电系统 中心议题:决定锂离子充电系统注意事项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充电终止方法锂 离子充电应用实例 解决方案:锂离子充电线性解决方案锂离子充电周期波形分析开关式充电解决方案 在有些应用中,较长的电池寿命电池寿命、较多的充电次数或较安全的电池比电池容量更重要。本文介绍几种可以极大延长电池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和放电方法。几乎所有高性能便携式产品都会使用包括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内的可再充电锂离子电池,这是因为与其他可再充电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高的电池电压、自放电少、周期寿命非常长,而且环保,且充电和维护简单。另外,由于其具有相对高的电压 (2.9V至4.2V),因此很多便携式产品都能用单节电池工作,从而简化了产品总体设计。C速率等于特定条件下的充电或放电电流,定义如下:I=M×Cn其中:I=充电或放电电流,单位为A;M=C的倍数或分数;C=额定容量的数值,单位为Ah;N=小时数(对应于C)。以1倍C速率放电的电池将在一个小时内释放标称的额定容量。例如,如果标称容量是1000mAhr,那么1C的放电速率对应于1000mA的放电电流,C/10的速率对应100mA的放电电流。通常生产商标定的电池容量都是指n=5时,即5小时放电的容量。例如,上述电池在200mA恒流放电时能够提供5小时的工作时间。理论上该电池在1000mA恒流放电时能够提供1小时的工作时间。然而实际上由于大电池放电时效能降低,此时的工作时间将小于1小时。 给锂离子电池充电的推荐方法是,向电池提供一个±1%限压的恒定电流,直到电池充满电,然后停止充电。用来决定电池何时充满电的方法包括:给总的充电时间定时、监视充电电流或兼用这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采用限压恒定电流,变化范围从C/2到1C,持续2.5至3小时,使电池达到100%充电。也可以使用较低的充电电流,但是 将需要更长时间。第二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类似,只是需要监视充电电流。随着电池的充电,电压上升,这与采用第一种方法时完全相同。电池电压达到编程限压值(也称为 浮动电压)时,充电电流开始下降。电流一开始下降时,电池约充电至容量的50%至60%.浮动电压继续提供,直到充电电流降至足够低的水平(C/10至C/20),这时电池

手机充电器外壳毕业设计

摘要 前言 一、塑件工艺分析 1.1塑件设计要求................................................... 1.2塑件生产批量要求............................................... 1.3塑件的成型要求................................................. 1.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5材料的确定及相关参数........................................... 二、基本结构 2.1、模具的成形方法................................................ 2.2、型腔的布置.................................................... 2.3选择浇注系统................................................... 2.4冷却系统的设计................................................ 2.5确定推出方式................................................... 2.6侧向抽芯机构................................................... 2.7模具的结构形式................................................. 三、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3.1注射机的选择 3.2、模具成形尺寸设计计算 四、注塑机参数校核 4.1最大注射量校核................................................. 4.2锁模力校核..................................................... 4.3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4.4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4.5开模行程校核................................................... 4.6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4.7型腔结构....................................................... 4.8型芯结构....................................................... 4.9导向机构....................................................... 4.10复位杆........................................................ 4.11拉料杆........................................................ 4.12推件杆........................................................ 4.13推出结构...................................................... 五、塑料注射模具技术要求及总装技术要求 5.1零件的技术要求................................................. 5.2总装技术要求及装配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锂电池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便携式设备已经逐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手机,MP3,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便携式dvd等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其用电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市场上有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一次电池是一次性应用的电池,二次电池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电池。随着便携式设备的发展,无论从节约成本来说,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二次电池都比一次电池更有优势,因此二次电池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锂离子电池自20世纪90年代上市以来,它以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倍受重视。基于市场的要求,世界各大电池生产商为了在市场领域里取得优势,无不致力于开发具有能量密度高,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低成本的新型电池。对此,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上述各项优点,是各厂商致力研究的目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基于安全、轻薄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所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21世纪移动设备最佳的电源解决方案。 然而,锂离子电池已易受到过充电、深放电以及短路的损害。单体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必须严格限制。充电速率通常不超过1C,最低放电电压为2.7~3.0V,如再继续放电,则会损害电池。锂离子电池以恒流转恒压方式进行充电。采用1C充电速率充电至4.1V时,充电器应立即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池充足电后,进入涓流充电过程。为避免过充电或过放电,充电器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监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二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主要工作内容:

(1)了解并掌握锂离子电池的各种充电方式 1.恒流充电 充电器的交流电源电压通常会波动,充电时需采用一个直流恒流电源(充电器)。当采用恒流充电时,可使电池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可 方便地根据充电时间来决定充电是否终止,也可改变电池的数目。恒 流电源充电电路如图2-1所示。 图2-1 恒流电源充电电路 2.恒压充电 恒压充电电路如图2-3所示。恒压充电是指每只单体电池均以某一恒定电压进行充电。当对电池进行这一充电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决定了充电电流。这种充电方式的充电初期电流较大,末期电流较小。充电电流会随着电压的波动而变化,因此充电电流的最大值应设置在充电电压最高时,以免时电池过充电。 另外,这种充电方式的充电末期电压在达到峰值后会下降。电池的充电电流将变大,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随着电池温度升高,电压下降,将造成电池的热失控,损害电池的性能。 图2-3 恒压充电电路

(完整版)USB充电器的设计_毕业设计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USB充电器的设计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USB充电器的设计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介绍USB充电器的背景。 2.总结充电器的概念和特性。 3.描述USB充电器设计方法。 4.实现电路。从硬件电路上来完成USB充电器的设计。 5.对设计做整体概述和分析。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课程设 计过程体会、创新点、新颖性、应用价值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本课题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设计USB充电器,实现对交流信号的转换,在交流信号波动时保证输出直流信号的稳定,并且要考虑到散热的问题。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USB充电器的设计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班级 09电信班 姓名杨小莉 指导教师赵欣 2012年 3 月 13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USB充电器在各个领域用途广泛,特别是在生活领域被广泛用于MP3、MP4、手机、相机等常见电器。USB充电器通常指的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的装置。充电器是采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一种静止变流装置。在以蓄电池为工作电源或备用电源的用电场合,充电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2006年12月14日为了统一手机充电器接口,信产部就颁布了《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在接口方面参照了通用串行总线(USB)类型A系列接口规范,并将统一的连接接口设在充电器一侧。

锂电池充电控制器MAX1811的引脚参数及电路

锂电池充电控制器MAX1811的引脚参数及电路 MAX1811是美信公司生产的USB接口单节锂电池充电控制器,它可以直接由USB端口供电,或由其他外部电源供电,电源电压可达+6.5V。 1 特性 MAX1811无须微处理器控制,最大充电电压可由引脚设置为4.1 V或4.2 V (引脚一接地输出4.1v 接高电平则输出4.2v),最大误差为0.5%。 MAX1811对电池充电电流可通过逻辑控制电路置为100mA或500mA,符合USB的电流标准。MAX1811工作于线性模式,无须外部电感,内置的MOSFE T功率开关有效节省了线路板尺寸。 当采用U部端口电源给电池充电时,对于低功率USB端口,应将MAX1811芯片的SETI端电位拉低,其充电电流设定为100mA,对于高功率的USB端口,应将MAX1811芯片的SETI引脚接高电平,此时充电电流设定为500mA;将5 ETV端接高电平或接低电平,锂电池的充电电压分别被设置为4.2 V或4.1 V。MAX1811的CHG端允许芯片在充电期间点亮LED。 2 引脚功能 MAX1811采用增强散热型8引脚SO封装,允许耗散功率为1.4 W:另外,MAX1811内部还带有热保护二极管,进而降低了充电器的成本与尺寸。MAX1 811引脚功能如下表。 3 MAX1811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该电路的充电电流有100mA (图中开关SB断开时)、500mA(图中开关S闭合时)两挡可供选择。电路允许的MAX1811的第1脚按图连接时,最高充电电压为4.2V;第1脚与电源负端连接时,最高充电电压为4.1V。一旦达到最高充电电压时,充电电流就急剧减少,并维持最高充电电压不变。图中,VD1作为电源指示,VD2作为充电指示,灯亮表示正在充电,灯灭表示充电结束。 3充电曲线:

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的设计论文

前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持式电器的出现,对高性能、小尺寸、重量轻的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也要求更复杂的充电算法以实现快速、安全的充电。因此需要对充电过程进行更精确的监控,以缩短充电时间、达到最大的电池容量,并防止电池损坏。AVR 已经在竞争中领先了一步,被证明是下一代充电器的完美控制芯片。Atmel AVR 微处理器是当前市场上能够以单片方式提供Flash、EEPROM 和10 位ADC的最高效的8 位RISC 微处理器。由于程序存储器为Flash,因此可以不用象MASK ROM一样,有几个软件版本就库存几种型号。Flash 可以在发货之前再进行编程,或是在PCB贴装之后再通过ISP 进行编程,从而允许在最后一分钟进行软件更新。EEPROM 可用于保存标定系数和电池特性参数,如保存充电记录以提高实际使用的电池容量。10位A/D 转换器可以提供足够的测量精度,使得充好后的容量更接近其最大容量。而其他方案为了达到此目的,可能需要外部的ADC,不但占用PCB 空间,也提高了系统成本。AVR 是目前唯一的针对像“C”这样的高级语言而设计的8 位微处理器。C 代码似的设计很容易进行调整以适合当前和未来的电池,而本次智能型充电器显示程序的编写则就是用C语言写的。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绪论 1.1.1课题背景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持式电器的出现,对高性能、小尺寸、重量轻的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也要求更复杂的充电算法以实现快速、安全的充电。因此需要对充电过程进行更精确的监控,以缩短充电时间、达到最大的电池容量,并防止电池损坏。与此同时,对充电电池的性能和工作寿命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从20世纪60年代的商用镍镉和密封铅酸电池到近几年的镍氢和锂离子技术,可充电电池容量和性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各种电器使用的充电电池主要有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锂电池(Li-Ion)和密封铅酸电池(SLA)四种类型。 电池充电是通过逆向化学反应将能量存储到化学系统里实现的。由于使用的化学物质的不同,电池有自己的特性。设计充电器时要仔细了解这些特性以防止过度充电而损坏电。 目前,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是旅行充电器,但是严格从充电电路上分析,只有很少部分充电器才能真正意义上被称为智能充电器,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持式电器的出现,对高性能、小尺寸、轻重量的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也要求更复杂的充电算法以实现快速、安全地充电,因此,需要对充电过程进行更精确地监控(例如对充、放电电流、充电电压、温度等的监控),以缩短充电时间,达到最大的电池容量,并防止电池损坏。因此,智能型充电电路通常包括了恒流/恒压控制环路、电池电压监测电路、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外部显示电路(LED或LCD显示)等基本单元。其框图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