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筋洗髓内功修炼法修

易筋洗髓内功修炼法修

易筋经洗髓经内功修炼法

易筋洗髓内功修炼主要功效:健脑益智,强腰固肾。整套功法以人体自然生命规律修炼脑神经和脑血管,使血脉畅通,血液循环,促进脑部发育,增强智力,强腰固肾。针对中老年人修炼和年老体弱者修炼。老年人修炼防中风和老年痴呆症,固肾强腰。大众朋友修炼消除工作疲劳,提高生命活力。

整套功法是以腰为主,做功时充分体现了行气养生的哲学内涵。修炼易筋洗髓内功法对人体效果很好,对身体各不相同的人有不同的功效。编写这套功法是易筋洗髓,合二为一的功法。让大众修炼了解易筋洗髓内涵所在。

易就是变化,筋就是改变经络。修炼易筋经能改变人体的经络,让经络灵动活泼,疏通经络。洗髓就是骨髓,髓能生筋,筋能活气,气能通身,髓为精气神之本。洗髓就是洗去血液中的病毒,消除五脏六腑,四肢百态的病毒,对人体的机能进行强化修炼,对人体效果很好,对身体各不相同的人有不同的功效。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幸福,我国的体育事业也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全民健身热潮日益高涨,人民大众对各项科学健身理念,活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展现于当代社会。祖国各地、各门各派的武术种类,犹如雨后春笋,竞放在武林大花园中,而传统易筋洗髓八段锦在广大人民群众实践中显示独特的魅力。

此功法本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向太原太钢五中体育教师王锦泉

老师所学,在八段锦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探讨研究易筋洗髓而编创整理编写了易筋洗髓这套功法。

回想起王锦泉老师深厚的武功,精湛的技艺,动作优美,紧凑扎实,轻巧敏捷形神合一的身法,刚柔相济,周身充满不泄的劲力,经常在我脑海中就像艺术画卷铺展在我的记忆中,回想起当年王锦泉老师技艺风格也是一种艺术享受,王老师的武术风格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厚的印象,不仅使我对武术技艺加深了认识,在我以后学习中受益匪浅,加深了我对武术文化的节奏、劲力、动作细节的掌握不断深化,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有了重新认识。

在此谨向热情支持和帮助过我的武术前辈,新老朋友致以衷心的谢意。以下在解读易筋洗髓健身养生功法有不足之处敬请前辈、新老朋友共同探讨和研究,在此感谢。

周耀祖

编写于2014年1月12日

易筋洗髓内功修炼法做功解读

双手托天势

立正姿势,开步与肩同宽,双手举至头顶提气。拔腰向左拧转90°,再向右拧转180°,同时由下往上踝、膝、骨盆、腰、胸、颈,需顺次缓慢拧转180°,到位后由上往下顺次弯腰下势至脚(松腰、松垮、塌腰)然后反转双手缓慢提起,双手捧至头顶依次左右各做两次。旋转身体成立正姿势做弯腰下势。

弯腰下势

并步立正姿势,双手捧至头顶后做弯腰下势,依次从头顶至脚做下势动作(注意收腹、含胸、膝腿要直)到位后双手从脚向前伸出,手心向上,腰成90°缓慢升起双手捧至头顶连做三次后做搬脚固肾势。

搬脚固肾势

弯腰下势双手搬住脚后跟或小腿,调整呼吸,双手从脚尖向身体前方伸出,腰成90°,手心向上,双手捧气缓慢升起,提气拔腰做收势动作。收势:立正姿势并步,重心前移,两手从身体两侧提到胸前,翻转双手,托举至头顶,伸直双臂,提气拔腰,松腰松胯,双手分开向身体两侧下落至一字形,随着身体屈膝下蹲两手搂气,双脚蹬地,身体缓慢直立起势,起势的同时一定要身体随着脚的劲力而起势直立,收势气入丹田。

调理脾胃须单举:

立正姿势,左脚开步与肩同宽。1.动作:吸气,双手从体侧提至胸前。2.呼气,左右双手翻转手腕,右手上举,左手下按伸似对拉互撑状。腰扭转至左面,左手上举从右掌心向上穿出后手掌翻转掌心向上托举,右手心向下落至左腰间,再扭转腰至右侧,右手叉腰,左手手心朝上随弯腰沿右裤缝下落至脚部的同时(松腰、松垮、塌腰)再向左扭转至左脚裤缝180°手心向上缓慢升起,左手反转手腕向上托举,右手从腰间松开,手掌向下按,左手上举,右手下按,提气,拔腰。以上动作左右各做两次后做五劳七伤往后瞧。

功效:通过上下静力牵拉腹腔达到调理脾胃(肝胆)和脏腑经络功效。

五劳七伤往后瞧

松静站立,身体向左旋转,左手上举,右手上提穿过左掌心,身体由下往上从踝、膝、骨盆、腰、胸、颈顺次缓慢向左拧转,右手上举,左手下按,以劳宫为圆心旋转,左掌下落至左胯侧。向左后拧转看右脚后跟,注意做动作的同时呼吸均匀协调一致。向右旋转和向左旋转动作相同,左右各做两次后做收势动作。收势:立正姿势并步,重心前移,两手从身体两侧提到胸前,翻转双手,托举至头顶,伸直双臂,提气拔腰,松腰松胯,双手分开向身体两侧下落至一字形,随着身体屈膝下蹲两手搂气,双脚蹬地,身体缓慢直立起势,起势的同时一定要身体随着脚的劲力而起势直立,收势气入丹田。

功效:1.扭转背柱的同时可刺激膀胱经,背俞穴,保健脏腑;

2.旋转腰的同时健肾疏肝理气。

左右塌掌势

太极起势,左手掌向前推塌掌,右手掌向后拉转化成力掌,右手掌向前推塌

时手掌从右耳根侧面向前推塌成力掌,左右交换,互为推塌,右手向前推塌,左手后拉互为推塌时右手要从左掌心向前推塌,然后左手转换为勾手向后转换成力掌,左右推塌动作相同,左右各做三次。

提抓牛式

在做上节的基础上前手从腋下翻穿到身后,后手转向前,两手随腰肩关节180°的转动而旋转,左右各做三次。

左右开弓势

在做上节的基础上双手提气,气入膻中,左右手半握拳,缓慢向前左平推,左臂展直,同时右臂肘向右拉回,右手呈如拉弓状,掌背伸直,眼看左手食指与拇指之间。保持拉弓的姿势,做缓慢均匀细长呼吸,吸气两手回收于胸前,呼气手下落,气入丹田。

功效:盘腰健肾,改善胸椎,颈部的血液循环。

收势:并步直立,两手上捧至头顶拔腰,扩胸向身体两侧下落成一字形,随身体屈膝下蹲,两手在两脚前搂气,起身直立捧气至胸前翻转双手向上捧举拔腰扩胸,双手向身体两侧缓慢下落气入丹田。

行气养生,盘腰健肾伸筋拔骨:

立正姿势脚后跟相靠,双手向前似捧物状旋转,由下往上从踝、膝、骨盆、腰、胸、颈顺次缓慢向左拧转90°,再向右拧状180°,再拧转至身体正前方,双手提气捧举至头顶后旋转双手从腋下身体两侧下落腰间,双手再从腰间伸出到身体正前方,再托气捧举至头顶,提左脚开步与肩同宽,旋转双手从腋下按塌到身后,双手心向下按,身体后仰调整呼吸,提双手从腋下翻出向身体正前方做马步蹲桩势。

注意:在做功时收腹、提肛,含胸拔背,脚尖里扣,脚趾抓地,调整呼吸后双手收到腰间,拳心朝上做三个推掌势再向左右体侧做三个推掌势,然后身体直立做三个推肚势后双手提气拔腰上举,胯要下坐,做拔腰下坐式,做三个收势。收势:立正姿势并步,重心前移,两手从身体两侧提到胸前,翻转双手,托举至头顶,伸直双臂,提气拔腰,松腰松胯,双手分开向身体两侧下落至一字形,随着身体屈膝下蹲两手搂气,双脚蹬地,身体缓慢直立起势,起势的同时一定要身体随着脚的劲力而起势直立,收势气入丹田。

功效:行气养生,盘腰健肾,伸筋拔骨,改善颈部腰部的血液循环

翻掌起颠势:

立正姿势:双手提到胸前,翻转双手从腋下落至身体两侧,两手心转向正前方,再从身体两侧捧举至头顶,翻转双手,十指交叉,掌心朝上,两脚后跟提起,松腰,松胯,拔腰缓慢做三个起颠势。

左右抡臂势:

做完起颠势:双手松开,左右双手向前后做360°,抡臂势左手向前,右手向后,互相交换,缓慢各做三次。

注意做左右抡臂势,立正姿势脚后跟相靠,腰胯基本不动,拧转腰椎和颈椎,左右双手抡臂时手心要上捧,下按的气感反应要有托举提气的感觉。要调整左右大脑神经、肩部、颈椎、腰椎的血液循环。

上下杵杆势:

两臂抬平成一字形,然后右手臂划弧至头顶,左手臂划弧至身体正前方做上下杵杆势,右手上杵,左手下杵调整呼吸左右手合掌,转换为立掌,左手心向外,双手划弧大拇指在里,握拳放在肾俞穴处做向后弯腰势。

向后弯腰势:

立正姿势:提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双手握拳,拳心向外放在肾俞穴处,十趾抓地,仰面朝天,颈部放松缓慢做三个后弯腰势。

拔颈势:

立正姿势:提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双手握拳,拳心向外放在肾俞穴处,十趾抓地,仰面朝天,颈部放松,缓慢做三个头部抬起动作,头向前抬起时要松腰、松胯拔腰改善颈椎血液循环。

颤抖势

立正姿势,提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双手握拳,拳心向外放在肾俞穴处,十趾抓地,屈膝颤抖数次后调整呼吸做搂气势。

搂气势:

做完颤抖势后屈膝半蹲,两手从腰部翻转向身体正前方划弧,做三个搂气势,气入丹田,收势。

摇头摆尾势:

双手拇指叉住两膝,膝腿要直,腰下弯90°,做摇头摆尾势,注意做动作时收腹,含胸,拔背,头向左摆,胯向右摆,头向右摆胯向左摆,吸气把头收回,呼吸把头伸出,摆腰胯要把吕尾,腰椎,颈椎的每个骨关节让它摆动,吸气就像乌龟头部收缩,呼气就像蛇在水中戏水。

功效:改善颈椎,腰椎的血液循环。

拱脊势

在上节的基础上,头向正前方,弯腰90°,两手下垂至小腿部,做拱脊势,吸气收腹含胸,呼气松腰松胯,塌腰,连做三次,做功就像猫睡醒后伸懒腰一样。

功效:蠕动脏腑和腰椎,同样改善颈椎腰椎血液循环。

背后七颠势

立正姿势,提左脚开步与肩同宽,两手下垂,提两脚后跟,依次颤抖,7.6.5.4..3.2.1,注意颤抖每个数时要提起双脚后跟,颤抖每个数颤抖完后脚跟落地,停动一下再颤抖下一个数,依次颤抖每个数字。

整理动作:拍头,伏耳抢柱,鸣天鼓,干搓耳,干洗脸,干漱口,转天目,咳齿。

说明:为了动作协调和脚部、膝部劲力更好的锻炼和几个做功动作完毕后,做一次收势和调息。以上很多动作做完后功效相同,但是做功,转换、改变经络的动作不同,虽然做功动作不同但功效相同,也就是改变经络、血液循环、疏通血管的哲学所在,敬请大众朋友在做功过程中很好的领悟和体会功法中的内涵精髓。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周耀祖

编写于2014.1.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