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区域农业发展测试题

(完整版)区域农业发展测试题

(完整版)区域农业发展测试题
(完整版)区域农业发展测试题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区域农业发展一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

1 ?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A ?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

B .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C.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D .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2.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A .甲

B .乙

C.丙

(2012福州高考)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F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 .海陆分布

4.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 . > 10C积温

B ?日照时数

C .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2013年6月22 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云南哈尼

梯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读哈尼梯田景观图,回答5?6题。

5.将山坡地改造成梯田主要是为了( )

A .调节大气湿度

B .保持土壤肥力

C.增加空气温度 D .增加日照时数

6.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的是( )

A .提高粮食的商品率

B .加大种植业的发展力度

C .不断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

D .做好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2013江苏高考)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 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 ?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 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 .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 .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 .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2014大连模拟)“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9?10题。

9.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A .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 .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 .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 10?“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国家是()

A .哈萨克斯坦

B .新加坡

C.比利时 D ?巴西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X 104 km2,1月均温为—21?—18C, 7月均温为21?22C。

F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11?12题。

★11.与20 世纪50 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 .劳动力短缺

B .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 ?旱涝灾害更频繁

12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 ?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

D ?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二、综合题(共52 分)

★ 13.(2014福州质检)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租给外

国人耕种。

(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6 分)

(2)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6

分)

(3)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原因。(8

分)(4)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原因。(8 分)

14.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4

分)

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2 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0.3 亿斤,比2011 年增产16.1 亿斤,实现“九连增”。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 年增产300 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

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 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4 分)

(2) 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6 分)

(3) 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4 分)

(4) 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10 分)

答案

1.C 2.A 第1 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甲、乙两农业区人均产量大、人均耕地多,说明

甲、乙两农业区人少地多,商品率高。乙地投入较少,产出也较少,集约程度低。

第 2 题,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特征是机械化水平高,人少地多,高投入,高产出,商品率高。

3.C 4.A 第3 题,甲地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向北凸出,表明甲地数值比同纬度大,主要因为甲地是平原,其东西两侧是长白山和大兴安岭,所以 C 项正确。而 A 选项中,纬度因素影响等值线应主要呈东西走向分布,不符合;B选项,甲地两侧大气环流形势相同;

D 选项中,受海陆分布影响的等值线应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第4 题,读图可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为由南向北递减,并且在山地、平原地区发生变化(山地地区比同纬度地区低),因此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10C 积温,故 A 项正确。

5.B 6.D 第5 题,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山坡改造成梯田,可以减轻强降水对山坡地土壤的冲刷,进而达到保持土壤肥力的目的。第6题,该

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该区域人多、耕地面积小的现状不利于提高粮食的商品率;如果不断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可能会造成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该区域水力、生物资源丰富,梯田可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应该做好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7?选D 由图可知,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不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在减慢;而粮食产量波动上升,有些年份出现粮食减产现象;2003 年以前,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下降,但两者并不同步;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选C 由上题分析可知,2003年以后我国粮食产量持续上升,这显然与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有关。

9. D 10.A 第9题,从表中数据看出,实验后出现的结果是土壤水分、大气水分增加;土壤空气减少,降低了土壤透气性;土壤有机质增加,提高了土壤肥力;大气悬浮物质减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第10 题,从实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法”有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所以该措施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四个选项中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只有哈萨克斯坦。

11. D 12.B 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可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第11题,50年

来该地区的沼泽地和滩地大幅度减少,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也有所减少,湿地和林草地的减少导致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减弱,使得旱涝灾害更加频繁。第12 题,该地草地

面积比重小,不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13. (1)走向:东段为东西走向,西段为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的影响因素:东段受纬

度(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的影响。

(2) 地下水丰富。河流、沼泽多;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较多;植被条件较好,

涵养水源能力较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下渗量大;土层中有冻土。(答出三点即可)

(3) 种植水稻耗水量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沼泽面积减少;“井灌种稻”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年径流总量减少。

2018届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测试:第37讲 区域农业发展

课时作业(三十七)区域农业发展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区、市)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答案:1.A 2.B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该农业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是因地制宜的措施,淋洗盐水,减轻了盐碱。塘泥筑台田,对该地的整体海拔没有影响。该生产模式没有节省人力的机械设施,不能减轻农民负担。生产过程中没有农药的使用,不会加重农药污染。第2题,根据图中的农作物类型分析,该地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是北方作物。三江平原不适宜棉花生长。华北地区有土地盐渍化问题,需要淋盐改造土壤。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读图,回答3~4题。 1998~2010年中国各省份耕地品种指数增长率3.我国的耕地复种指数() A.所有省份全部上升 B.沿海和内地差异减小 C.新疆复种指数最高 D.内蒙古播种面积减小 4.影响江苏省复种指数增长率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生产技术水平低B.热量条件下降 C.城市化速度快D.土地肥力下降 答案:3.B 4.C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的复种指数呈负增长,因此并不是所有省份均上升;西部的省份复种指数都呈正增长,而东部沿海省份的复种指数呈缩小趋势,内陆省份呈增长趋势,因此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减小;新疆复种

_区域经济发展练习题B卷

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大纲 第一课时 一、区域农业发展概况 1.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 2.区域农业发展的目标: 二、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北部为我国纬度最高地区,东部为我国经度最东地区(135°E多)。 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的地区,南面为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 ③政治地缘位置:东、北、西三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具有明显的边贸优势。 2.气候条件 图示东北地区位置与气候的内在联系 3.地形和土壤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对东北地区地形和土壤的高度概括。具体而言: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系呈马蹄形环绕在广阔的东北大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在平原上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4.社会、经济条件 图示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

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五、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四大条件表解: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产业转移初期,珠三角地区工业附加值低。 (2)第一阶段(1990年以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

区域经济发展B题 一、选择题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①黄土高原②云贵高原③江南丘陵④华北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 () 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②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④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C 沂蒙山区某乡镇10年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据表中内容回答3~4题。 苹果、大棚樱桃等水果种植,搞多种经营 3. ()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八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综合检测8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挪威(下图)渔业资源丰富,该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大,而且出口率非常高,是世界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其中三文鱼出口占到全世界的53%,中国95%的进口三文鱼来自挪威。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颇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目前大多数三文鱼从打捞到运抵中国市场只需三天。据此回答1~3题。 1.挪威水产品出口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人口少B.产品质量好 C.水产品产量丰富D.产品种类多 答案 A 解析出口量大的原因是挪威水产品产品质量好、水产品产量丰富、产品种类多,而出口率高的原因主要考虑本国市场大小。挪威国内人口少,消费量小使得水产品出口率高。 2.目前大多数挪威三文鱼运往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是( ) A.铁路运输B.海洋运输 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大多数三文鱼从打捞到运抵中国市场只需三天”可知,运输时间短,而

我国和挪威相距较远,且三文鱼易变质,本身的价格高,故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是航空运输,C项正确。 3.与世界大渔场相比,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品质优越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B.海水冷而纯净 C.海岸曲折,峡湾众多D.鱼类饵料丰富 答案 B 解析与其他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相比,挪威纬度较高,海水温度低,三文鱼生长时间长,肉质鲜美;挪威相比其他渔场人口密度小,工业少,污染小,其三文鱼的品质优良。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4~5题。 4.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 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答案 C 解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区,土层浅薄,且容易受到雨水冲刷而造成土壤淋失,一般不适宜开辟耕地,但是通过用石块垒成梯田,改造地表状况,可以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可以发展种植业,C项正确。 5.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②山区冰雪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专项练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2018·江苏省苏北四市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某葡萄生态产业园是在宁夏贺兰山麓戈壁滩一片荒地上投资开发兴建的,地势西高东低。图K23-1为该葡萄生态产业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K23-1 1.该葡萄生态产业园所处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A.山间盆地 B.冲积扇平原 C.黄河冲积平原 D.古河口三角洲平原 2.该葡萄生态产业园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距银川近②夏季气温较低③土壤肥沃④葡萄品质优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8·广州调研]近50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气温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林地<沼泽<水域<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据此完成3~5题。 3.该省东部、北部气温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4.造成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的直接因素是( ) A.地温 B.积雪 C.植被覆盖率 D.日照时数 5.实际观测,该省南部气温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开垦湿地 B.毁林开荒 C.填湖种草 D.城市化 [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怀远石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几年来,地处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县中坪镇通过引种,使石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此回答6~8题。 6.与安徽怀远相比,贵州黔西县种植石榴的优势是 ( ) A.交通便利 B.热量条件充足 C.发展历史悠久 D.经验丰富 7.与黔西县石榴产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物流业发展 B.资金雄厚 C.加工业发达 D.劳动力成本低 8.进一步促进黔西县石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推广各种植户个体发展 B.开发高端产品,延长产业链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 [2018·山东枣庄二模]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之一,喜温、喜光、喜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超过台湾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级行政区。1993年之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的生产成本要高出许多。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据此回答9~11题。 9.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糖业中心由广东转移到广西的原因是广西比广东( ) ①水热条件更好②土地租金更低 ③平原面积更广④劳动力更廉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①种植成本上升②收购价格提高 ③种植业结构调整④蔗糖进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有关广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 A.推进土地流转 B.扩大种植面积 C.培育高产品种 D.提高机械化水平 二、非选择题 12.[2018·江苏苏北四市上学期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练习题 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冲关三十四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东北地区轮廓图,完成1~2题。 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 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 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均可一年两熟 2.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 解析:1.B 2.A [第1题,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小麦、水稻、玉米为本区三大粮食作物;东北地区北部、中部、南部分别属于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作物一年一熟。第2题,由于不合理的垦殖和耕作,导致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土层变薄。]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题。

3.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B.冻害 C.滑坡D.洪水 解析:B [从其海拔、经纬度来判断,乙地位于东北平原,春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影响农作物生长。]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下面两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中学地理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甲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乙图),回答1~2题。 甲图乙图 1.乙图所示农业活动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 A.畜牧和灌溉农业带B.乳畜带C.棉花带D.混合农业带 2.如果在甲图中“”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带,该带最恰当的名称是() A.水稻种植带B.热带经济作物带C.园艺带D.大豆带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 A.红壤的改良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C.沼泽的开垦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4.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控制人口增长D.改良土壤 图中的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面,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读图回答5~6题。 5.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旱灾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存留困难 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C.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 D.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 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的发展宜() 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

B.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开发矿产资源 C.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 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据黑龙江农垦总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垦区粮食的商品率已达到93%。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图,回答7~9 题。 7.制约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 C.气候较为干旱D.光照条件差 8.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的突出特点是() A.大规模机械化生产B.粮食单产高 C.播种面积广D.生产技术水平高 9.黑龙江垦区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总产量高 B.耕地面积广 C.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广 D.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差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10~11题。 10.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高考地理一轮区域农业发展同步测试题

高考一轮区域农业发展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019年9月19日,湖南省农科院发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5.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生长期长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6.当前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特点是 A.单产提高 B.种植面积不变 C.商品率降低 D.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大 下图为“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出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多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世界粮食进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大牧场放牧业 8.图中粮食进口量居第三位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水源 C.资金 D.劳动力 9.图中粮食出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特征是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B.精耕细作、单产高,生产规模小 C.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 D.农业生产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下图为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图示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林地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扩展 B.湿地面积减少得最多 C.土地利用方式趋向多样 D.过度砍伐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因 11.图示土地利用变化给该地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下水位升高②沙尘暴多发③旱涝灾害增加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2019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高二地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地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A、阿根廷 B、澳大利亚 C、法国 D、美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此回答2-3题。 2、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的原因是()①国家政策倾斜②劳动力丰富而廉价③土地租金低廉④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①质检设备落后②大量喷洒农药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④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4-6题。 4、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5、该农业的好处是()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6、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读我国的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据此回答7-8题。 7、农谚可能分别适用于() A、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 B、南疆和松嫩平原 C、汉江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D、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区 8、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跟第二则农谚吻合的是()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9、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带和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为优越。(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① ,② ,③ ,④ ,⑤ ,⑧ ,⑨ 。(3)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海域名称:⑥ ,⑦ 。(4)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5)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⑤农业区(带)形成的原因。 10、下图为我国山东某村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教学提纲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

第一篇专题九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 一、选择题 (2018·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将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或床)中,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根据材料完成1~3题。 1.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主要改良的是()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养分状况D.透气状况 解析:相对于水培,气雾栽培是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根系裸露在空气中,是气生根,吸收营养速度更快,主要改良的是透气状况,使根部吸收养分,D对;没有改变光照条件、热量条件、养分状况等,A、B、C错。 答案:D 2.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优势有() ①节水、节肥②减少投入③减少病虫害④提高产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植物吸收养分更快,且减少浪费,节水节肥,①对;营养液雾化设备会增加投入,②错;根悬在空气中,减免了基质对病虫的滋生与传播感染,减少病虫害,③对;生长速度快,

能提高产量,④对。故选D。 答案:D 3.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 A.极地寒冷地区B.人口密集的岛屿 C.青藏高寒地区D.人烟稀少的沙漠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该栽培方式节水节肥,产量大,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看,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人口密集的岛屿。岛上地表水短缺,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大,需要发展节水农业,B对;极地寒冷地区、青藏高寒地区、人烟稀少的沙漠虽然水资源少,市场需求量也小,供需矛盾小,A、C、D错。 答案:B (2018·海滨区期末练习)下图中甲、乙、丙三地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回答4~5题。 4.与甲地相比,丙地() A.劳动力充足,生产规模大 B.市场广阔,农产品商品率高 C.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解析: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区,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洞庭湖平原。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积大。洞庭湖平原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

区域农业发展测试题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 1.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A.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 B.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C.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D.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2.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012·福州高考)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4.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云南哈尼梯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读哈尼梯田景观图,回答5~6题。 5.将山坡地改造成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湿度B.保持土壤肥力 C.增加空气温度D.增加日照时数 6.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的是() A.提高粮食的商品率 B.加大种植业的发展力度 C.不断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 D.做好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2013·江苏高考)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8.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2014·大连模拟)“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

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总分:90分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河南省洛阳市质检)“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 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 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 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 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回答1~2题。 1. 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C) ①热量充足②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③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④土壤肥沃, 使用的化肥少⑤宣传力度大⑥劳动力充足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2. 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B) A.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 优良品种 C. 交通运输条件不断完善 D. 农田水利 (2018·广西柳州模拟)下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 朝居贡米之列……”图中的沙湖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是著名旅游景点。 读图,回答3~4题。

3. 近年来,当地逐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最有可能是因为(D) A. 生态环境恶化,水稻品质下降 B. 市场环境变化,需求量减少 C. 次生盐碱化严重,不适宜种植 D.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加大 4. 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C) A. 降水丰沛,水源丰富 B. 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南移动 C. 地壳缓慢沉降,地下水不断补给 D. 海拔高峻,冰碛物壅塞 (2018·山东省齐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侧重于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是减少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最薄弱的环节。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进口大豆增加导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受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替代产品进口冲击等因素影响,当前玉米供大于求,库存大幅增加,种植效益降低。“镰刀弯”地区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据此回答5~7题。

高三地理总复习 3-4-1区域农业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3-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某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要区别出图示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处较高纬度即热量条件相对较差,这是不利条件。 2.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某地区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是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广大;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交通运输都很便利;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由于冬季较冷,复种指数低。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水资源短缺D.农业粗放经营 C.劳动力数量少D.水土流失严重 4.该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 D.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 答案:3.A 4.D 解析:从图中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我国某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该区域发展农业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 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专题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_ (测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3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D 2.B 3.D 读下图,回答4~6题。

4.该图最有可能是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5.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针叶林 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C.春小麦 D.大豆 6.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A.保护水土 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 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答案】 4.D 5.B 6.D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7~9题。 7.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 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

8.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自然条件 B.市场 C.交通 D.科技 9.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 【解析】第7题,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牧草生长,但多是人工草场,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第8题,美国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影响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第9题,石油农业是高耗能农业,不是美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答案】7.D 8.A 9.D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11.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答案】10.B 11.C 读下面3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第12题。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练习以区域农业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

突破四以区域农业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1.(2018·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三诊考)地处河套平原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的产生地。今天,该市自主培育的全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巴美肉羊的养殖正蓬勃发展。巴美肉羊体格大、生长发育速度快、产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好。巴美肉羊对阴冷的环境耐受力较差,喜干燥,易患各种疾病。巴美肉羊以牧草、作物秸秆以及粮食加工的精饲料为食,适合半放牧半舍饲喂养。目前,当地肉羊的养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依靠传统经验的散养,靠自家的农作物秸秆连同放养,再买进少量精饲料,既节省饲料成本,又增加效益;其肉羊活动空间大,经过一定锻炼,体质好,生产的小羔成活率高;但面临资金困难,对病、死羊的处理不科学等问题。二是大规模羊场养殖,它不仅在饲料购买以及肉羊销售上有很高的话语权,而且集中饲养不仅便于管理,节约成本,还可以使肉羊统一饲养标准,集中屠宰,批量上市,形成竞争优势;但也有不少不及散养的地方。 (1)简述巴彦淖尔市发展巴美肉羊养殖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2)依据巴美肉羊的生长要求,说明该养殖场设计的合理性。 (3)在巴美肉羊养殖的发展上,有人认为今后应该以大规模、标准化的养殖场养殖为主,也有人认为应给予散户养殖以支持和鼓励。请表明你的态度并提供相应依据。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养殖经验、饲料、市场、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自古就有发展养殖业的历史,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而且,河套平原为著名的粮食产区,秸秆、粮食等饲料充足;巴美肉羊知名度高,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市场竞争力强;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等。(2)由材料分析可知,巴美肉羊对阴冷的环境耐受力较差,喜干燥,易患各种疾病。读图可知,根据图示的盛行风向可知,该地养殖场位于向南的缓坡上,有利于采光,可以解决巴美肉羊不耐阴的特点;而且北部地势高,且有生活、管理区建筑物的阻挡,因此冬季受寒冷的偏北风影响小,可以解决肉羊不耐冷的特点;肉羊喜干燥的生活条件,而该养殖场有较大的坡度,

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常考点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练习

常考点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地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于2013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和品质鉴定的优良品种,在维持“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稳定和物种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红米稻至今仍采用纯净山泉水灌溉、原生态积肥滋养、人工除草的传统耕作方式,每个哈尼梯田上方都有一片被当地乡规民俗严格守护的森林。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除旅游发展类村落外,红米稻逐步被杂交水稻取代,面积逐渐减少。近年来,为实现“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动态保护,元阳县部分地区尝试多种措施恢复红米稻种植。下图为元阳在云南的位置和哈尼梯田景观空间结构示意图。 (1)说明图中森林对红米稻种植的有利影响。 (2)分析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近年来元阳县部分地区恢复红米稻种植的原因。 (4)目前,为提高农户种植红米稻的积极性,请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 森林有利于涵养水源,为红米稻种植提供优质的山泉水;森林保持水土,减少了旱涝、泥石流等灾害对红米稻种植的影响;森林的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殖质随水流带到稻田,提高稻田土壤的肥力。 (2)相比于杂交水稻,红米稻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市场较小,经济效益低。( 亦可从杂交水稻的产量高、经济效益高分析) (3)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红米稻品牌知名度日益提高,市场需求扩大;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业的需要;保护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维持当地物种遗传多样性。

(4)加大品牌宣传,拓宽市场;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量;政策支持,向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财政补贴。 关键原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理。 (2)对优势条件进一步开发利用。 (3)向下游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相关旅游产业。 (4)改变生产方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政策引导。 北美小麦输入南欧,南欧地区小麦种植业在与北美小麦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现阶段,南欧的种植业已成功向蔬菜花卉园艺业转型,成为西欧的菜园子。完成1~2 题。 1.南欧小麦种植业在与北美小麦种植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原因是( ) A .农业技术水平低B.粮食运输成本 高 C . 农业生产条件差D.政策支持力度 小 2.南欧种植业成功转型有利于( ) A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收益 B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C .促进土壤肥力逐步提高 D .减少农业水资源消耗 答案1.C 2.A (2018·承德联校期末) 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意大利相关图表,完成3~5 题。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七农业生产及区域农业发展专题检测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四川资阳中学一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农业用地将被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六至十倍。下表为我国某小城镇郊区四种农作物部分经济数据。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城郊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B.消费市场 C.科技水平D.城市空间结构 答案 B 解析城郊农业的产品主要面向城市销售,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市场。 2.因城市化进程需要,表中四种农业用地都有被征用。土地补偿标准最低的农业用地是( ) A.花卉地B.蔬菜地 C.稻米地D.甘蔗地 答案 C 解析读图,根据平均收购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产量计算可知,稻米单位面积产值最低,故C项正确。 3.表格中四种农作物产品单位运费存在一定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农产品性质B.平均收购价格 C.单位面积产量D.生产成本 答案 A 解析农产品性质不同,对运输的要求不同,造成单位运费不同,故A项正确;平均收购价格、单位面积产量、生产成本对单位运费影响较小,B、C、D三项错误。 (2019·皖南八校联考)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太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据此完成4~6题。

4.重庆万州区种植柠檬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市场广阔 B.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 C.气候适宜 D.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大 答案 C 解析重庆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多雨雾天气,冬季因地形阻挡,较温暖,适宜柠檬种植。 5.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市场需求减少B.物流业发达 C.劳动力成本高D.交通不便 答案 D 解析其他地区柠檬产业蓬勃发展,而太龙镇却柠檬滞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太龙镇受地形影响,交通不便,柠檬难于输出,导致滞销。 6.可促进重庆万州区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扩大柠檬种植面积 B.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 答案 B 解析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019·佛山质检二)2018年8月,荷兰建造了世界首个“漂浮农场”,它漂浮在鹿特丹港海面上,吃水深度约1.5米,有走廊与陆地连接(如图)。“漂浮农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其他四面为透明玻璃墙。上层为奶牛放养区,下层有牧草区(通过无土栽培及LED照明控温种植)、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处理区等。据此回答7~9题。 7.建造“漂浮农场”的最基本条件是当地拥有( ) A.宽阔的较深水域B.先进的技术水平

农业练习题

农业练习题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耕作业,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B.我国南方和东北的许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C.我国南方水分和热量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D.在北京、上海等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农副产品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2.欧洲北海沿岸多种甜菜、马铃薯等作物,很少种谷物,形成此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生产习惯 B.市场需要 C.地形特点 D.气候条件 3.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 ①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③古巴的甘蔗④长江三角洲设商品粮基地 A.①气候②市场③政策④地形 B.①地形②市场③气候④政策 C.①地形②土壤③科技④政策 D.①水源②政策③气候④市场 4.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市场 5.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是() A.气候炎热,终年湿润多雨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劳动力资源丰富 D.临太平洋,便于商品经营6.19世纪中叶以前,环地中海地区水果、蔬菜、花卉不能大量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不适合花卉生长 B.交通不便 C.花卉生产技术水平低 D.没有灌溉水源 7.我国有“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记载,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性质不同 B. 气候条件不同 C. 地形条件的差异 D. 市场需求不同 8.以下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产低 B.商品率高 C.劳动密集型农业 D.实现规模经营 9.亚洲水稻种植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金投入太多 B.田地规模小 C.降水量太小 D.科技水平低 10.有关商品化混合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多地少,商品率低 B.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交通不便,技术落后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农业练习题 湘教版

4.1农业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 东北平原发展甘蔗生产 B. 华北平原发展棉花生产 C.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量引进热带经济作物 D. 内蒙古高原发展种植业 2.玲玲到超市购买海带和带鱼,其产地可能是() A. 浙江 B. 甘肃 C. 四川 D. 新疆 3.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B. 甘蔗的最大产区为海南省 C.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D. 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 4.下列牧区及其主要的畜牧产品,连线不正确的是()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毛羊 B.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三河马、三河牛 C. 青藏高原——藏绵羊 D. 宁夏——牦牛 5.某经贸团的订购意向中,下列内容可能错误的是() A. 到内蒙古采购羊毛 B. 到湖南采购稻米 C. 到山东采购小麦 D. 到黑龙江采购棉花 6.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A. 水稻、玉米 B. 玉米、小麦 C. 水稻、青稞 D. 青稞、土豆 7.我国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8. “五一”期间,小刚从广州乘火车到北京旅游,沿途可能看到() A. 湖南乡村片片稻田分布 B. 湖北农民正在采摘棉花 C. 河南农民正在收获香蕉 D. 河北境内水塘遍布 二、选择题(共1题;共6分)

9.读某地农业生产活动图,回答下题.() (1)该地的耕地类型是() A. 水田 B. 旱地 C. 林地 D. 草地 (2)图中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 种水稻 B. 种小麦 C. 种油菜 D. 种牧草 (3)这种生产方式多见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三、填空题(共4题;共18分) 10.我国农业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1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理事物差异显著,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如我国农业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特点。 12.将下列优良畜产品与其所在的省区对号入座 三河马、三河牛________ a 宁夏回族自治区 滩羊________ b 内蒙古自治区 牦牛________ c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细毛羊________ d 西藏自治区 13.下图是我国山东丘陵某地区,其中A是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农业布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