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硫化氢(H2S)的预防治理方案

矿井硫化氢(H2S)的预防治理方案

矿井硫化氢(H2S)的预防治理方案
矿井硫化氢(H2S)的预防治理方案

矿井硫化氢(H2S)的预防治理方案一、硫化氢(H2S)赋存情况根据《安全专篇》我矿井井下有毒、有害气体除瓦斯外,还有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等有毒有害气体。据精查报告采集瓦斯样分析和2005年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堪察开发院进行的复核工作对百灵煤矿矿井瓦斯调查,百灵煤矿属高沼气矿井,且H2S气体含量较高,随煤层赋存深度的增加,沼气含量还会增加。本井田内有的煤层含有少量的H2S气体,开采时必须对H2S气体进行防治,确保井下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二、硫化氢(H2S)的性质及危害矿井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坑木等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遇水分解;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爆破工作中产生。硫化氢( H2S)是一种极毒的可燃气体,无色,带有臭鸡蛋气味。它具有强烈毒性,能使人的血液中毒,对眼睛、粘膜以及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体受硫化氢中毒时的征兆如下:1、H2S浓度达到0.01~0.015%时,流唾液和清水鼻涕、瞳孔放大、呼吸困难。2、H2S浓度达到0.02%~0.05%时,经5~8分钟后,引起眼、鼻、喉、黏膜的强烈刺激,昏睡、呕吐、头痛、四肢无力。3、H2S浓度达到0.05%时,经30分钟就失去知觉,痉挛,脸色变白,不进行急救就会死亡。4、硫化氢极毒,人吸入浓度为1g/m3(0.658%)的H2S在数秒钟内即可死亡。三、硫化氢(H2S)危害的防治硫化氢毒性极大,但硫化氢比空气重(相对密度为1.17),且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氢硫酸。故地势低处危险性比高处大;下风向硫化氢浓度大,上风向则浓度低等;在突发事故中用湿毛巾等捂嘴鼻、向高处避毒、向上风向撤离等,均可避免或减轻伤亡。(一)井下硫化氢(H2S)危害的防治: (1)建立独立的通风系统。对于H2S气体异常浓度不超过1%掘进面或采煤工作面,改变通风方式,增加异常区的供风量,掘进回风石门与总回风下山沟通,使乏风直接进入总回风系统不影响其它工作面。与此同时调节通风系统,采用对旋风机,使H2S异常区供风量增加以稀释H2S,使其浓度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2)采煤方法。工作面要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使乏风直接进入采空区。炮采或机采时增加喷水量,使H2S气体溶于水,降低其浓度。(3)设专职瓦斯检测员,配备便携式H2S检测仪、便携式CO检测仪以及CH4鉴定器,确保经常检查三种气体浓度,严禁在任何时间、任何有害气体情况下超限作业。(4)安装风电、沼气电闭锁装置,实现沼气自动检测报警。(5)放炮时、必须用水泡泥、湿泥填满炮眼及工作面端头有可能储气的洞穴,严禁局部瓦斯聚积。放炮后,用大量水冲刷煤壁.尽量稀释溶解H2S,降低其浓度。(二)针对硫化氢气体涌出特点制定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通风,保证风量满足,用通风稀释的方法将硫化氢气体浓度冲淡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标准以下。2、加强对有害气体的检查。通防部、安质部、防突队管理人员应经常观测气体变化情况,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瓦检员应每隔两小时检测一次并汇报调度室,瓦检员或其它测定人员应站在上风侧、头部不应低于巷道底板500mm以下的地方测定,以防测定人员中毒。测定结果同时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和带班工长,当整个巷道回风流中硫化氢浓度达到6.6ppm(0.00066%)时,应立即撤离现场至进风巷,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每班由带班工长或安监员携带一台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进行测定,仪器吊挂在硫化氢积存区距巷道底板400mm处,采取防水措施防止仪器进水。3、巷道要保持经常性的排水,不应长期积水,及时把巷道积水排干,以防气体溶于水而产生隐患。4、降低气体浓度。工作面应备足量的生石灰,每班在硫化氢积存处抛洒一遍,覆盖整个积水范围,使其产生水雾溶解硫化氢气体,降低其浓度。5、加强日常通风管理工作。生产工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迎头停风后,工作面施工人员要及时撤出,在工作面送风10min后,经监测硫化氢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入。在未送风前严禁所有人员进入迎头,严格执行风电、瓦斯电闭锁,同时风筒口距迎头硫化氢异常区不得超过5m。对临时停风的巷道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硫化氢。(1)局部通风机必须设在新鲜风流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30m。(2)对新开工的掘进工作面,施工单

位必须提前安设好局扇,接好风筒,确保局扇能够正常运转。巷道长度超过6m严禁采用扩散通风。(3)局扇安装与风筒管理:○1局扇设备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有衬垫不漏风,局扇上台或上架,离地高度大于0.3m。○2局扇要有兼职司机,并挂牌管理,施工期间严禁随意停风,停风必须撤人。局扇启动装置必须设在(全负压)新鲜风流中。○3风筒末端到迎头的距离不得大于5m(硫化氢浓度大于5ppm的特殊地点不得大于3m)。○4风筒吊挂做到平、直、稳,紧,距底板高度不低于1.5m,并做到逢环必挂,无挤压。○5风筒接头严密不漏风(手距接头处0.1m无感觉),无破口(末端20m 除外),无倒插节,软质风筒接头要双反压边。○6风筒拐弯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严禁拐小于90o的死弯,异径风筒要使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风筒过墙要使用铁风筒。

6、硫化氢涌出异常区域,禁止采用串联通风。

7、封闭巷道恢复通风时,应制定恢复通风措施,严禁一风吹。

8、硫化氢异常区放炮后至少间隔30min待迎头炮烟完全吹散后,当班班长、放炮员在专职瓦斯检查员的带领下由外向里进行通风、硫化氢气体、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撤出,当巷道内硫化氢浓度在10mg/m3(0.066%)以下时,作业人员才能进入作业场所。

9、对硫化氢应进行定期检测、动态监控管理,并严格执行硫化氢检查制度。⑴有硫化氢气体的涌出区域,采掘作业地点均应配备合格的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并实施检测;⑵采掘工作应设置硫化氢检查牌板,硫化氢检查员每班至少检查两次,并及时填写到检查牌板和检查手册上;⑶硫化氢检查日报表应填写井下所有采掘作业地点的检查时间、地点、浓度和检查人,矿总工程师和矿长必须对日报表审查并签字。

⑷采掘单位兼职硫化氢气体检查员由当班班长担任,负责对施工地点及周围的硫化氢气体浓度随时检查。10、硫化氢浓度超限时(达到10mg/m3及以上)严禁作业,撤出人员,加强通风,待硫化氢浓度降到安全浓度以下时方可恢复生产。11、硫化氢检测仪宜采用便携式检测仪,必须悬挂在人员工作地点5米范围内,悬挂高度1.5m左右;使用耙装机的作业地点在司机处固定一台硫化氢检测仪。12、保证职工的健康。工作人员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停留在硫化氢积存范围内进行作业。13、当整个巷道回风流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01%时,应立即撤人,永久关闭巷道,不准生产。14、在硫化氢积存区域设置警示牌。15、对地质资料提供有水或断层、裂隙多预计有硫化氢气体积聚的地段,打超前钻孔,提前释放、抽放或封堵硫化氢气体。矿井出水都会伴随大量硫化氢气体溢出,因此对有出水可能的地段进行超前钻探,避免硫化氢突然溢出。16、井上下应配备必要的氧气呼吸器和自救器,防止硫化氢中毒救援过程中事故范围扩大。硫化氢异常区域每个采掘工作面按要求配齐2台氧气呼吸器,5天一次升井检验一次,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如下:(1)佩带好氧气呼吸器,扎好腰带;(2)打开氧气出气开关(逆时针旋转);(3)拔掉面具内橡皮塞;(4)带好面具;(5)如感到供氧不足可按动手动补气阀(气肺上面黑色按钮);(6)救险人员之间如需联络,可按动背带上的警哨(自己商定按动次数)。17、发现有人中毒时,事故现场人员要在班长或现场管理人员统一指挥下,佩带氧气呼吸器等救护设备(至少2人),或借助安在新鲜风流中的局扇接着风筒进入,将中毒人员运到新鲜风流中,严禁盲目进入造成事故扩大化。18、中毒者被运到安全地点后,立即查看中毒者情况,如呼吸停止,要迅速将中毒者口、鼻内的粘液、假牙、血块、泥沙等抠出,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则迅速升井送往医院。19、超前探放硫化氢气体:⑴新采掘地点,从门口向里5m范围内必须打1m×1m硫化氢加密眼,利用软胶管插入孔内,将孔周边密封严密进行释放;而岩石掘进工作面只打释放眼无须安设软胶管。软管长度不得低于0.5m。⑵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每隔1.3m在巷道或采面底板打一排硫化氢释放眼,每排2个,眼深不低于1.4m(或深入页岩0.2m),在距两帮1.0m处各一个。⑶迎头打眼时,紧贴迎头在底板上打两个倾角向前45o 的超前释放眼。打眼时,人员要站在风筒出口的新鲜风流中(上风侧),面部要避开眼口位置,并且用硫化氢检测仪在现场连续检查巷道内的硫化氢气体浓度。20、超前抽放硫化氢

气体:根据硫化氢气体赋存情况,在掘进工作面每隔50m施工一个钻场,每个钻场设计6~9个钻孔,呈扇形布置,孔径为75mm~100mm,孔深30m~100m,一般80m左右。在工作面掘进期间即开始施工和抽放,尽量延长预抽时间。在工作面预抽煤层硫化氢即在煤层顶底板岩巷或煤巷中,向煤层打穿层孔或者顺层钻孔,封孔后接抽放管路进行抽放。预抽煤层硫化氢不仅是防治硫化氢超限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工作面硫化氢超限的根本措施。21、探水、地质探钻、注浆等工作,必须有专项防治硫化氢措施;要有专门设计,人员要位于进风流或新风的上风处,不得正对施工钻孔;现场通讯、救护设施、监测仪器等齐全可靠。发现出水、出气时人员立即撤出,不得拔出钻具。钻探过程中出水(硫化氢)征兆:①巷道壁挂汗②现场温度下降③出现雾气④钻孔出水或水量变大⑤钻孔出水或伴有气泡冒出⑥顶钻、掉钻⑦有水流响声⑧钻眼声音变脆变轻。22、完善通风系统,保证矿井24小时供风,采煤工作面必须形成合理的通风系统后方可回采,严禁风机发生循环风,杜绝无计划停风,一旦断电停风,迎头必须撤出工作人员,送电后先检查硫化氢含量,再进入迎头工作。(三)、10202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硫化氢气体防治措施10202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在掘进过程中出现硫化氢气体,原因是:①顶板遇有裂隙带,通过裂隙带涌出的硫化氢,②掘进工作面煤层中赋存的硫化氢气体涌出。根据以上硫化氢气体防治方法、措施,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日常通风管理工作,保证风量满足,发现迎头停风后,工作面施工人员要及时撤出,在工作面送风10min后,经监测硫化氢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入。在未送风前严禁所有人员进入迎头,②加强对有害气体的检查检测,瓦检员应每隔两小时检测一次并汇报调度室,当巷道回风流中硫化氢浓度达到6.6ppm(0.00066%)时,应立即撤离现场至进风巷并及时汇报调度室,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③工作面应备足量的生石灰,每班在硫化氢积存处抛洒一遍,覆盖整个积水范围,使其产生水雾溶解硫化氢气体,降低其浓度。④每次放炮后至少间隔30min待迎头炮烟完全吹散后,当班班长、放炮员在瓦斯检查员的带领下由外向里进行通风、硫化氢气体、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撤出,当巷道内硫化氢浓度在10mg/m3(0.066%)以下时,作业人员才能进入作业场所。⑤在掘进过程中,每隔1.6m在巷道底板打一排硫化氢释放眼,每排5个,眼深不低于1.8m,眼距1.0m。⑥超前抽放硫化氢气体:根据硫化氢气体赋存情况,在掘进工作面每隔50m施工一个钻场,每个钻场设计6~9个钻孔,按巷道施工方向布置,孔径为75mm~100mm,孔深30m~100m,一般80m左右,覆盖掘进巷道正中5m半径范围。钻孔封孔后接抽放管路进行硫化氢气体的抽放。

硫化氢废气的处理

硫化氢废气处理 1.引言 随着人类的环境保护的逐渐增强,人类越来越关心周围生存环境的质量。工业排放的废气中所含的H2S气体,不仅能够引起管道和催化剂的中毒、致使工艺条件恶化、设备的腐蚀,而且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危害人类生存。因此,必须对排放的H2S气体进行治理。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日益引起全球重视的大气污染公害,它是典型的恶臭类气体,具有污染范围很广、影响很大的特点。而硫磺在能源、化工、医药、农业等方面都是很宝贵的化工行业的原料。因此,合理利用硫化氢,使硫化氢气体变废为宝,在现实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硫化氢废气处理的方法 近年来,关于处理H2S气体技术研究越来越活跃。根据去除硫化氢的方法的不同特点,可把净化方法分为: 吸收法:物理溶剂吸收法、化学溶剂吸收法; 分解法:热分解法、微波技术分解; 吸附法:可再生的吸附剂法、不可再生的吸附剂吸附法; 氧化法:干法氧化法、湿法氧化法;生物法等。 按照硫化氢去除方法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吸收法和吸附法。吸收法又可以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2.1硫化氢的处理方法 常规的处理硫化氢的方法的方法有吸收法和吸附法。 2.1.1吸收法 吸收法包括: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法。 物理吸收: 物理吸收法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有机溶剂作为硫化氢的吸收剂,有机溶剂有两大优点: (1)可以有选择性地吸收硫化氢; (2)加压吸收后只需降压即可解吸。 物理吸收法流程简单,通常情况下只需吸收塔,在常压闪蒸罐和循环泵,不需外加蒸汽和外加其他来源的热源。 物理吸收大的溶剂必须具备的特点: (1)的溶解度要比在水中溶解度高数倍,而对烃类、氢气溶解度比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低;该溶剂的蒸汽压需要尽量的低,以免其溶剂的蒸发而造成溶剂的损失; (2)该溶剂须具有很低的粘度和吸湿性; 该溶剂对金属基本不发生腐蚀;溶剂的价格应当是相对较低的。 目前提出的有机溶剂物理吸收H2S的工艺有很多,也逐步走向成熟,有很多工艺已有工业化装置在运行,应用的吸收剂有磷酸三定酷(埃斯塔索尔法)、N-甲基-2-砒咯烷酮(普里索尔法)、碳酸丙烯酷(福洛尔法)、甲醇(勒克梯索尔法)等。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吸入,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更快。 车间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10 mg/m3。 硫化氢物化性质:有“臭鸭蛋”气味的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另外,它可溶入水,易溶入甲醇、乙醇类、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很快恢复。 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眼刺痛、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混浊等急性角膜结膜炎表现;有咳嗽、胸闷、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胸片可显示肺纹理增强等急性支气管周围炎表现;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脱离接触,数日内症状即消失。 3.中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在300 mg/m3以上,除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外,尚有一般神经中毒症状和共济失调。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咳嗽、胸闷、肺部闻及干、湿罗音,X线胸片显示两肺纹理模糊,有广泛的网状阴影或散在细粒状的阴影,肺野透亮度降低或出现片状密度增高阴影,显示间质性肺水肿或支气管肺炎。面对光源时,眼周围有彩色环,这是角膜水肿的征兆 4.重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大于700 mg/m3,发病急,进展快,突出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昏迷、肺泡性肺水肿、心肌炎、呼吸循环衰竭或猝死。严

重中毒脱险后.可残留后遗症,包括神经衰弱症、前庭功能障碍、椎体外系统损害、中毒性肾损害、精神障碍、瘫痪及心血管病变等,甚至有个别引起心肌梗死的报道。 进入可疑作业场所前,必须使用检测仪器和防毒面具 硫化氢检测仪监测硫化氢浓度,或用浸有2%醋酸铅的湿试纸暴露于作业场所30秒钟,如试纸变为棕色至黑色,则严禁入场作业。进入高浓度硫化氢场所,应有人在危险区外监护,作业工人应佩戴隔绝式防护面具。发现有人晕倒在现场,切忌无防护入场救护,应佩戴防毒面具。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生产场所,应当安装自动报警仪。接触硫化氢工人应加强中毒预防及急救培训。 硫化氢中毒的处置原则 人体内最重要的是大脑,虽然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其需氧量可达22%,如果出现缺氧,首当其冲的便是大脑受到损害。心脏停止跳动、血液不流动、氧没法输送,造成缺氧。 尽快使中毒者脱离毒物的危害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大量有毒气体泄漏,往往会发生着火爆炸、多人中毒和多人受伤等重大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抢救人员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慌张,迅速组织气防救护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对遇难者进行抢救,尽快将中毒者抢救出来,使其脱离毒物的危害,转送医院进行抢救。 切断毒源 组织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关闭泄漏管线的控制阀门,切断毒源,以利事故处理,不使事态扩大。 划定危险区,疏散人员 当大量毒气泄漏时,特别是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人们闻不到,危险性更大,我们要根据风向、风级做好划定危险区的工作,指派警戒人员,以免他人误入毒区,对危险区内的无关人员尽快地撤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硫化氢中毒防护措施 生产装置和罐区内凡有可能泄漏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应《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气体检报警器,有硫化氢危害的单位要根据生产岗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为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配备防硫化氢过滤式防毒器材或隔离式防毒器材,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及适当的防毒器材。 在生产装置和罐区内,对含硫化氢浓度较高的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为密闭方式,从本质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治理催化剂

方案1:加活化剂的碳酸盐水溶液 多采用碳酸钾,也有采用碳酸钠的。活化剂为胺-硼酸盐,三氧化二砷或甘氨酸。缺点是不适于用来脱除不含CO2或含少量CO2的混合气的酸性组分。 硼酸盐:一般硼酸盐中毒可能致死之最低剂量,婴儿为2-3g,儿童为5-6g,成人为15-20g。临床表现方面,在肠胃道可能有黏膜变红、呕吐、腹泻、呕吐物及粪便呈蓝绿色或肠胃道出血等症状,并可因脱水导致低血压、心律不整、发绀及休克;肾脏方面则可产生寡尿或无尿、近端肾小管坏死、肾脏衰竭、代谢性酸血症等。至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头痛、步态不稳、感觉异常、躁动不安、虚弱、体温异常、手抖、抽搐、甚至于死亡。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剧毒。毒性:高毒类。 防护措施:①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②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③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购买:三氧化二砷要先到当地公安局开剧毒药品的购买证明。需要提交单位的组织机构证。法人代表。使用人员的上岗证。申请书。使用该药品的操作实验操作书((实验方法步骤)。 甘氨酸:25-50元/公斤 方案2:对苯二酚法: 以碳酸钠溶液或氨水作吸收液,以对苯二酚作催化剂。对苯二酚是一种有机载氧体,脱硫效率高,催化剂再生所需空气少。 对苯二酚,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有毒,成人误服1g,即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是有毒、高毒物品。易溶于热水、乙醇及乙醚,微溶于苯。 价格:200元左右/公斤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新编版) 一、危险区域 1、极度危险区域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

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

硫化氢气体处理方法

硫化氢气体处理方法 一.国内外硫化氢废气处理的方法总结 这些年,关于H2S气体的净化方法研讨越来越活跃。依据各自的特点,可把硫化氢废气的净化方法分为: 吸收法,物理溶剂吸收法、化学溶剂吸收法; 吸附法,可再生的吸附法、不可再生的吸附法; 氧化法,干法氧化法、湿法氧化法;生物法等。 二.吸收法 吸收法包含: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法。 2.1物理吸收法 物理吸收法通常情况下是选用有机溶剂作为硫化氢的吸收剂,有机溶剂有两大优点: (1)能够有选择性地吸收硫化氢(2)加压吸收后只需降压即可解吸。 物理吸收法流程简单,通常情况下只需吸收塔,常压闪蒸罐和循环泵,不需外加蒸汽和外加其他热源。 物理吸收法对溶剂的要求: (1)H2S在溶剂中的的溶解度要比在水中溶解度高数倍,而烃类、氢气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低(2)该溶剂的蒸汽压要求尽量的低,防止其溶剂的挥发而造成溶剂的丢失(3)该溶剂须具有很低的粘度和吸湿性(4)该溶剂对金属没有腐蚀(5)溶剂的成本相对较低。 目前有机溶剂物理吸收H2S的技术有很多,运用的吸收剂有磷酸三定酷(埃斯塔

索尔法)、N-甲基-2-砒咯烷酮(普里索尔法)、碳酸丙烯酷(福洛尔法)、甲醇(勒克梯索尔法)等。 2.2化学吸收法 化学吸收发法是将被吸收的气体导入吸收剂中使被吸收的气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在吸收剂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吸收进程。 硫化氢溶于水后,水溶液呈酸性,并且考虑到吸收液的再生问题,因此可以选用具有缓冲效果的强碱弱酸盐溶液处理硫化氢废气,如酚盐、磷酸盐、硼酸盐、氨基酸盐等,这些溶液的PH值大多在9~11之间。 除此之外,还可选用一些弱碱,如二甘醇胺、乙醇胺类、氨、二甘油胺、二乙丙醇胺等水溶液作吸收剂来吸收含H2S气体的废气。 化学吸收的溶剂通常是在常压加热下再生,化学溶剂对H2S的吸收率比物理溶剂高。 三.吸附法 吸附法即是运用某些多孔性物质具有的吸附功能,对H2S气体进行净化,该办法常用于处理H2S气体浓度较低的排放气。 吸附设备通常选用固定床吸附器,为防止吸附颗粒被粉尘等阻塞,在气体流入吸附床层前,应先经过预净化设备。 目前常用的吸附剂分为:可再生吸附剂与不可再生吸附剂。 3.1可再生吸附剂 自1950年以来,工程上选用的吸附剂最早是水合氧化铁。常温下的氧化铁脱硫剂的脱硫进程反应方程式为: 脱硫:Fe2O3·H2O+3H2S=Fe2S3+ 3H2O

污水中硫化氢的治理方案

污水中硫化氢的治理方案 一、硫化氢的来源及存在形式 硫化氢是有腐蛋臭味的无色气体,能溶于水、乙醇及甘油。我公司含硫化氢的污水主要来源于蒸馏装置及原油罐区脱水(原油罐区脱水仅占一小部分)。 在自然界中硫化氢由硫酸盐还原而成,通常有两条实现途径,即同化硫酸盐还原反应和异化硫酸盐还原反应。 硫化氢在水溶液中以H2S、HS-、S2-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其存在方式直接受到水的pH值的影响。当pH值为6-6.8时, 75-90%的硫化物以H2S状态存在;在pH=7时, 硫化物几乎等量地离解为H2S和HS-,S2-仅占百万分之一,当pH为8时,则硫主要以S2-状态存在。 二、硫化氢危害 炼油生产中一般产生四种污水:含盐污水、含硫污水、含油污水和碱渣污水,其中以含硫污水危害最大也最难处理。 1、硫化氢可与铁在水中与由化学氧化而生成的Fe2+起作用形成FeS和Fe(OH)2,这是造成铁管锈蚀的主要原因,这个过程称为铁的无氧腐蚀。 2、水中的硫化物对人与动、植物的健康也有影响。有资料表明,在饮用水中硫化氢浓度即使低到0.07mg/m3也能影响水的味道。由于硫化氢是与氰氢酸具有同样水平的毒性物质,当水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15mg/m3,即影响水中鱼类的生长。 3、污水中的硫化氢散发到空气中,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7ppm),而污水处理场部分处理单元硫化氢浓度有时可达到几十至几百ppm。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

麻痹而死亡;浓度介于300~760 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浓度10~300 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三、硫化氢治理方法 1、密闭收集处置法 可在硫化氢集中排放位置安装密闭收集装置,并通过引风机将硫化氢收集处理。但此方法对密闭装置要求严格,不能发生泄漏,且密闭装置内的设备无法进行正常的操作、维护和维修,对于我车间污水处理场来说需要对集水井、缓冲罐、平流隔油池和涡凹气浮池进行密闭收集硫化氢气体。如果这样,不但一次性投入过高,且无法对上述单元进行日常的操作,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即便是可以进行密闭收集,收集到的硫化氢气体无外乎以下几种处理方式:一是选择空旷处直接排入大气,这样做不仅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还可能导致人员中毒;二是用碱液吸收,这样还需单独上马一套碱洗装置,且碱洗装置不可能100%吸收硫化氢气体,剩余的硫化氢气体还会排入大气;三是用重金属盐进行沉淀,但费用过高,同时又会产生重金属污染;四是上马硫磺回收装置,将硫化氢氧化成硫单质,但此项投资和维护费用均过高,不适宜小型装置使用。 综上,硫化氢密闭收集处置法不适宜我公司污水处理场解决硫化氢浓度过高的问题。 2、支撑气膜法 所用的技术为支撑气膜技术或称之为透膜解吸-化学吸收技术。调节pH 保持或调至5以下95%以上的的H2S在水中会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让废水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教学内容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基本性质 1)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毒性气体。分子量34.08,比重1.19,沸点-60.2℃,熔点-83.8℃,自燃点260℃,溶于水,0℃时100ml水中可溶437ml硫化氢,40℃时,可溶180ml硫化氢。也溶于乙醇、汽油、煤油、原油中,溶于水后生成氢硫酸。 化学性质:硫化氢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爆炸。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它能使银,铜及其它金属制品表面腐蚀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 2)安全、环保性质 火灾和爆炸性:硫化氢有毒且易燃,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后者有特殊气味和强烈刺激性。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范围到4.5~45.5%(体积),可引起强烈爆炸。由于其蒸汽比空气重,故会积聚在低洼或地面扩散,若遇火源会发生燃烧。硫化氢遇热分解为硫和氢,当它与氧化剂,如硝酸,三氧化氯等接触时,可引起强烈反应和燃烧。 对环境的污染:全世界每年进入大气中的硫化氢估计有1亿吨,人为产生每年约300万吨。硫化氢在大气中很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这使工厂及城市局部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升高,这对人与植物有伤害作用,并且这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水中含有硫化氢除了发臭外,对混凝土与金属有腐蚀作用。水中的硫化氢含量超过0.5~1.0mg/L时,对鱼类有害。 硫化氢危害及防护措施 1)硫化氢的危害 a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体危害越大。 人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远低于引起危害的最低浓度。起初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增长成正比,但当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在高浓度时因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故不能依靠其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危险浓度出现。 硫化氢经呼吸道吸收很快,在血中一部分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经尿液排出一部分游离的硫化氢经肺部排出,体内无积蓄作用。 b硫化氢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硫化氢对人体的毒作用主要为急性毒作用。硫化氢不仅是一种窒息性毒物,对粘膜还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这两种毒作用与硫化氢的浓度有关。当硫化氢浓度越低时,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越明显。硫化氢的局部刺激作用,系由于接触湿润粘膜与钠离子形成的硫化钠引起。当浓度超高时,人体内游离的硫化氢在血液中来不及氧化,则引起全身中毒反应。目前认为硫化氢的全身毒作用是被吸入人体的硫化氢通过与呼吸链中的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细胞组织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因此首先受影响。当硫化氢浓度高时,则引起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呼吸停止。当硫化氢更高浓度时,直接麻痹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电击型”中毒死亡。 c急性硫化氢中毒的症状表现如下: ――轻度中毒是以刺激症状为主,如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鼻及咽喉部烧灼感,可有干咳和胸部不适,结膜充血,呼出气有臭鸡蛋味等,一般数日内可逐渐恢复。 ――中度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等,刺激症状也会加重。 ――重度中毒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头晕,心悸,继而出现躁动不安,抽搐,昏迷,有的出现肺水肿并发肺炎,最严重者发生“电击型”死亡。 2)硫化氢中毒的抢救和急救方法 急性硫化氢中毒,因接触不同的浓度而异,接触高浓度时,很快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昏迷及呼吸麻痹。因此,正确地做好现场抢救能使“死者复生”,为进一步抢救治疗创造件。 硫化氢中毒的发生,一般来得突然,危害大,所以,现场的抢救一定要得当,不能盲目蛮干,以避免更大的伤亡。首先,抢救人及进入现场救人必须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抢救出的中毒人员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现场急救是极为重要的救护措施,急救得法,抢救及时,可以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

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

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 0 引言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气体,比重为1. 1895(空气比重为1 000),熔点为一85. 5C,沸点为一 60. 7~C,溶于水,乙醇,甘油,二硫化碳和石油等。其标准电极电位(s /s )一0. 48V, (S /H2S)=0. 14V,水溶液为氢硫酸。在空气中H S能被氧气所氧化。硫根离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硫化氢分子是极性分子。 1 H2S的危害 硫化氢是剧毒的危险性气体,当空气中浓度超过28mg/m时,人就无法正常工作;超过1000mg/m时,就可引起急性中毒,造成人员死亡。大多数油气田都存在着硫化氢的污染和危害。钻井过程中遇到酸性油层,或含有硫酸盐还原菌的各种流体,以及钻井液热分解时,都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一旦释放,其含量就非常大 (1000 mg/m 以上),将造成重大危害。一般来说,石油地层伴生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可达 1000~2000mg/dm 或更高。主要是由含硫地层的高价硫 (如硫酸盐 )溶于地下水,此地下水中已不含氧,且其中的还原性有机物 (腐植质、沥青、石油等 )与高价硫化物相互作用还原成H S;同时地层中也存在硫酸盐的还原菌还可将高价硫酸盐还原成H S;此外,地层中存在的难溶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H S。由实验可知硫化氢在 油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上述各种原因产生的硫化氢既溶于地下水,也溶于油层中,更混合于天然气或石油的伴生气中。由于硫化氢沸点很低,常以气体形式存在,在钻井过程中遇到酸性地层或酸性钻井液,一有缝隙就流出地面。在钻井完成后产油时,石油一出井口,压力降低,溶在石油中的硫化氢流入空气中,造成极大危害。例如在我国华北某油田曾发生硫化氢大量逸出,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件。在 60年代,四川塘河某井就因发生硫化氢应力破裂引起大火,造成财产巨大损失。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采油过程中硫化氢从设备缝隙处微量泄漏出来,沉积在地势低洼处,在工作人员进入这些地带时造成人员伤亡。 硫化氢的另一个主要危害是造成油气田设备的腐蚀。硫化氢对油气田设备的危害不在于增加对钢铁的腐蚀速度,而在于加剧钢的渗氢作用,从而导致氢脆,使设备产生硫化氢应力腐蚀破裂,特别是硫化氢存在时会加速H 对钢铁设备的腐蚀,使氢脆现象更为严重。硫化氢与钢铁的作用较符合实际的解释是阳极反应: Fe+H2S+H20=Fe(HS吸 +H30 Fe(H「)吸附一(FeHS) +2e (FeHS) +H30 一 Fe +H2S+H20 由于Fe与S原子的电负性相差较大,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学吸附的催化剂Fe(HS) 的作用下,Fe与s原子结合较牢固,使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使Fe的电子容易失去而形成Fe,电离出的Fe与H隸反应Fe +HS---~FeS+H进行。而阴极反应为:Fe+H2S+H20=Fe(H一)吸 +H30 Fe(SI■一)吸附+H30 =Fe(H— S— H)吸+H20 Fe(H— S- H)吸附 +e— Fe(HS)吸附 +H 吸 由此可见氢脆系由金属Fe在阴极区吸收阴极产物氢原子。由于氢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使金属表面氢原子浓度大增,使其逐步向金属内部渗入占据金属原子空穴而引起氢脆。当氢原子从金属表面向其内部扩散至某些微裂纹的界面处,并在其

目前硫化氢废气处理有哪些办法

工业排放的废气中所含的硫化氢气体,不仅能使设备腐化、运行条件也降低,还能使环境污染严重。它是恶臭类气体,对环境污染大,广泛。而硫磺在、化工、医药、农业等方面多是很珍贵的化工行业的原料。因而合理应用硫化氢,便可省下不少费用,在生产中具有十分主要的理想意义。根据硫化氢去除的方法,可以分为吸附法和吸收法。吸收法分为: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两种,下面山东昊威环保就为大家说一下: 物理吸收:是采取有机溶剂吸收硫化氢,这种方法有两大优点: (1)可以有选择性地接收硫化氢; (2)加压接收后只需降压即可解吸。物理吸收法流程简单,平日状况下只需接收塔,在常压闪蒸罐和轮回泵,不需外加蒸汽和外加其他起源的热源。 化学吸收法是将被接收的气体导入接收剂中使被接收的气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在接收剂中发作化学反应吸收,合适处置初级浓度的气体,排放时微风量的废气。 吸附法就是应用某些多孔性物资具有的吸附功能,对硫化氢气体净化处理。但要求是处理的废气的浓度低的办法,该办法常用于的是处理排放的气体中含硫化氢气体浓度较低的气体。 氧化法处理:就是把硫化氢气体直接氧化为单质硫。在气相中氧化的被称作叫做干法氧化,在也相中进行的处理叫湿法氧化。 干法氧化:是使硫化氢气体氧化成单质硫或硫的氧化物的一种办法, 湿法氧化:与干法脱硫相比较,湿法处理强,且湿法最有名的特色是操作弹性大,并且效率高。湿法氧化具有如下的特色:脱硫效力高,可使净化后的气体含硫量较低,可将硫化氢一步转化为单质硫,无二次净化;既可在常温常压下操作,有可在加压下操作,大多半脱硫剂可再生,运转本钱低 废气处理硫化氢办法多为回收法。关于量大、浓度较高的含硫化氢气体,经过吸收、氧化等回收硫磺。关于量小、浓度低的含硫化氢气体,用吸附法。分别搜集氢气和硫磺。在这方面的科技虽然已经很好,但还在不断创新中。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编号:SM-ZD-74162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 护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H?S对人体的危害方式 (一)硫化氢的性质 H2S是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密度1.539 g/L,熔点-85.5℃,沸点-60.7℃。易溶于水,亦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燃点292℃。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溶于水形成弱酸性,对金属会产生氢脆破坏。氢脆破坏往往会造成井下管束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使得井口装置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者着火事故。H2S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使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封件失效。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硫化氢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山东派力迪

硫化氢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硫化氢 化学品名称:硫化氢(H2S) 化学品描述: 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毒性气体。当空气中硫化氢的体积分数过0.1%时,就能引起头疼晕眩等中毒症状,故制备或使用硫化氢是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化学式H2S。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密度1.539克/升3。熔点-85.5℃,沸点-60.7℃。有毒、恶臭的无色气体。当空气中含有0.1%H2S时,就会引起人们头疼、晕眩。当吸入大量H2S时,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与H2S接触多,能引起慢性中毒,使感觉变坏,头疼、消瘦等。工业生产上,要求空气中H2S的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H2S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化学性质不稳定,点火时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还原性。能使银、铜制品表面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可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它和许多非金属作用生成游离硫。 用途: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制法:可由硫蒸气和氢直接化合而成;也可由金属硫化物同酸作用来制取。 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鸡蛋"气味,但极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罕见.另外,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度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编号:AQ-JS-0458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Measures to prevent hydrogen sulfide poisoning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硫化氢产生机理和事故原因、特点分析,防范硫化氢中毒关键要抓好以下“六大环节”: 一、普及防范知识 污水处理、市政建设和化工等可能产生硫化氢等毒害气体中毒的企业每年要定期开展专题教育,针对硫化氢中毒等危害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安全人员、从业人员对硫化氢中毒等危害

的认识。 二、落实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加强作业场所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要实行安全叮嘱,提示安全措施并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用品。 3、生产经营活动有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呼吸器、救护带等安全设备;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防毒器具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整洁完好。

液碱吸收法处理硫化氢废气

收稿日期:1998-09-14液碱吸收法处理硫化氢废气 段晓堂 (蚌埠市永艳染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33040) 1 前言 蚌埠市永艳染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名蚌埠市染料化工厂,始建于1954年,1970年转产染料。主要品种有硫化兰、硫化红棕、硫化黄等,总生产能力1500~2000吨。公司现有职工560名,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00万元。公司原建于蚌埠市东郊,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处在市区,自生产硫化染料以来,由于未能重视工艺废气硫化氢(H2S)的治理,造成厂与周边群众矛盾突出,遂于1997年5月被迫停产。为了彻底治理废气污染,减少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缓解与周围群众的矛盾,我公司投资190多万元,设计安装硫化兰、硫化红棕、硫化黄三套硫化氢废气处理装置,于1997年9月9日建成并投入运行。11月21~23日通过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峻工验收监测,装置排放的H2S浓度及厂界大气中H2S浓度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在处理废气的同时回收了硫化碱,套用于生产过程中,使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2 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简介 2.1 基本原理 硫化氢为一具有臭鸭蛋味的气体,嗅阈值为0.0047ppm,有毒。能造成人短时间中毒的浓度为0.1m g L,空气中H2S浓度为0. 34m g L时,能造成人的急性中毒死亡。H2S 稍溶于水,在20℃时1体积的水能溶解2.5体积的硫化氢气体,其浓度为0.1m o l L。它属酸性气体,遇水形成氢硫酸,对金属有腐蚀性。硫化氢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SO2和水,当氧不足时或温度较低时,则生成硫和水。 硫化氢与氢氧化钠等碱作用,生成可溶性硫化钠。当硫化氢过量时,则生产硫氢化钠,硫氢化钠再加碱调整,又转变成硫化钠: H2S+2N aOH→N a2S+2H2O H2S+N aOH→N aH S+H2O N aH S+N aOH→N a2S+H2O 所生成硫化碱为硫化染料生产的原材料,可以回用于生产中,配制多硫化钠溶液。在硫化染料生产中,硫化氢主要产生于工艺过程中的还原熬煮工序,还原熬煮的温度一般在102~125℃,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和升华的硫磺。硫磺在管道中易结块,堵塞管道,造成引风机偏重,从而损坏风机,使装置不能长期平稳运行,因此在吸收前,设计了除硫装置,大量水蒸汽易造成吸收液变稀,并增加引风机负荷,也应除去。据此我们确定了如下处理流程 : 2.2 工艺流程简介 将30%的氢氧化钠溶液打入吸收塔循环罐中,打开循环泵使塔中喷头均匀喷成雾状,开风机将车间废气引入吸收系统进行吸收,再近沸腾状态下吸收二十四小时左右取样分样,当吸收液中氢氧化钠过剩量在1%以上时,则为吸收终点,更换吸收液,回收的 92 总第96期1998年第6期 安 徽 化 工

硫化氢治理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60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硫化氢治理措施标准版 本

硫化氢治理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生产碳酸锶碳化过程有硫化氢气体排出,每生产一吨碳酸锶,约产生130千克硫化氢气体,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治理措施: 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化氢生产硫氢化钠设施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的吸收在正压下进行,为减少尾气中硫化氢含量过高而污染空气,生产中采用三个吸收罐串联,对硫化氢逐步吸收,把尾气中硫化氢含量降至最低程度。 反应原理: H2S+NaOH Na?S+H?O

H2S+Na?S 2NaHS 工艺流程简图: 碳化来硫化氢吸收罐吸收罐 吸收罐排空 20xx年11月5日经市环境监测站对硫氢化钠吸收废气监测,尾气中硫化氢排放浓度为: 0.871mg/Nm3,硫化氢排放速率3.4×10-4(-4标在右上位置)Kg/h,经50米高空烟囱排放。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硫化氢排放速率5.2kg/h)限值要求。 厂界硫化氢无组织排放浓度最大值为 0.058mg/m3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表中(硫化氢二级所扩建标准0.60mg/m3)限值要求。 2、生产硫磺设施

根据硫化氢回收制取硫磺反应原理,回收生产硫磺: 反应原理: H2S+3/2O2=H2O+SO2 3H2S+3/2O2=3H2O+3/xSx 2H2S+SO2=2H2O+3/xSx X代表硫分子中的硫原子个数 回收工艺:采用克劳斯法“一转一冷“工艺生产硫磺,并在”一转一冷“基础上改为”三冷两转“工艺,尾气采用纯碱法进行吸收,副产亚硫酸氢钠,硫化氢回收率达到99%,尾气回收原理:Na?CO? +SO?+H?O NaHSO?+CO?。硫化氢气体回收及碱液吸收工艺流程: 我们将冷凝器、余热锅炉原普通锅炉钢管改为特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行业资料:________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8 页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一)硫化氢的性质 H2S是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密度1.539g/L,熔点-85.5℃,沸点-60.7℃。易溶于水,亦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燃点292℃。H2S 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溶于水形成弱酸性,对金属会产生氢脆破坏。氢脆破坏往往会造成井下管束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使得井口装置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者着火事故。H2S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使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封件失效。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吸收。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损害。重症者可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硫化氢对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系由接触湿润粘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 的酸性所引起。对机体的全身作用为硫化氢与机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这类酶中的二硫键(-S-S-)作用后,影响细胞色素氧化过程,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但硫化氢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硫化血红蛋白而引起化学窒 第 2 页共 8 页

防硫化氢(H2S)预案

钻井队防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 S)的油层、气层,或因钻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当钻遇含有硫化氢(H 2 井液处理剂在高温高热分解作用下,产生硫化氢,就容易发生人员硫化氢中毒,造成对设备的损坏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硫化氢防护技术是钻井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自救防护技术。为了在发现硫化氢溢出时,使各项抢险救护工作有条不紊,制定如下防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 一、本井的基本情况 根据钻井设计书和现场地理位置情况编写。 二、控制目标 硫化氢溢出人员中毒死亡为零。 三、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钻井队成立火灾爆炸应急小组 组长:钻井队队长; 副组长:现场安全员或副队长; 成员:各路大班及司钻等。 (二)钻井队应急小组职责 1、负责开展日常员工的硫化氢培训和演练。 2、定期检查硫化氢监测设备、工具和仪器的完好情况。 3、发生事故时立即向上级汇报,并根据现场情况投入抢险、撤离、警戒和抢救伤员。

四、钻井施工现场硫化氢的监测和报警 硫化氢中毒事故主要以预防为主,钻井队要根据《钻井设计书》的提示和要求,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对其进行监测,要求钻井队做到: 1、在井场H S容易积聚的地方,特别是圆井、循环罐、振动筛附近和 2 S监测仪及音响报警系统。 钻台等常有人员的地方,应安装H 2 S含量超过20豪克/升时,监测仪能自动报警,其音响 2、当空气中H 2 应使井场工作人员能听到,二层台应装设音响报警器。 3、在高含硫地区钻井,井场必须配备便携式H S监测器。 2 S监测仪器进行周检和强检。 4、钻井队HSE监督员要对H 2 5、钻入气层时应加强对钻井液中H S的测定。 2 五、钻井过程中预防硫化氢注意事项和应急程序 (一)操作注意事项 1、严格按设计钻井液密度配置钻井液,未经批准,不得修改设计钻井液密度,经随钻压力监测发现地层压力异常时,应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以保持井内压力平衡。 2、在油气层和油气层以上起钻时,前10根立柱起钻速度应控制在0.5米/秒以内。 3、在油气层和钻过油气层进行起下钻作业时,必须进行短程起下钻。 4、在含硫地层取芯起钻,当取芯工具离地面还有五柱时,钻台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直到起出岩芯筒为止。 5、接单根时上扣扭矩要适当,避免钻具咬伤且保证公母接头端面的良好接触(下套管也一样),当井下温度超过149 C时,应避免使用含硫丝扣油。 6、在油气层钻进时,若在井场动用电、气焊,必须采取绝对安全的防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8460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H?S对人体的危害方式 (一)硫化氢的性质 H2S是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密度1.539 g/L,熔点- 85.5℃,沸点-60.7℃。易溶于水,亦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燃点292℃。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溶于水形成弱酸性,对金属会产生氢脆破坏。氢

目前硫化氢废气处理有哪些办法

目前硫化氢废气处理有 哪些办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工业排放的废气中所含的硫化氢气体,不仅能使设备腐化、运行条件也降低,还能使环境污染严重。它是恶臭类气体,对环境污染大,广泛。而硫磺在、化工、医药、农业等方面多是很珍贵的化工行业的原料。因而合理应用硫化氢,便可省下不少费用,在生产中具有十分主要的理想意义。根据硫化氢去除的方法,可以分为吸附法和吸收法。吸收法分为: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两种,下面山东昊威环保就为大家说一下: 物理吸收:是采取有机溶剂吸收硫化氢,这种方法有两大优点: (1)可以有选择性地接收硫化氢; (2)加压接收后只需降压即可解吸。物理吸收法流程简单,平日状况下只需接收塔,在常压闪蒸罐和轮回泵,不需外加蒸汽和外加其他起源的热源。 化学吸收法是将被接收的气体导入接收剂中使被接收的气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在接收剂中发作化学反应吸收,合适处置初级浓度的气体,排放时微风量的废气。 吸附法就是应用某些多孔性物资具有的吸附功能,对硫化氢气体净化处理。但要求是处理的废气的浓度低的办法,该办法常用于的是处理排放的气体中含硫化氢气体浓度较低的气体。 氧化法处理:就是把硫化氢气体直接氧化为单质硫。在气相中氧化的被称作叫做干法氧化,在也相中进行的处理叫湿法氧化。 干法氧化:是使硫化氢气体氧化成单质硫或硫的氧化物的一种办法, 湿法氧化:与干法脱硫相比较,湿法处理强,且湿法最有名的特色是操作弹性大,并且效率高。湿法氧化具有如下的特色:脱硫效力高,可使净化后的气体含硫量较低,可将硫化氢一步转化为单质硫,无二次净化;既可在常温常压下操作,有可在加压下操作,大多半脱硫剂可再生,运转本钱低废气处理硫化氢办法多为回收法。关于量大、浓度较高的含硫化氢气体,经过吸收、氧化等回收硫磺。关于量小、浓度低的含硫化氢气体,用吸附法。分别搜集氢气和硫磺。在这方面的科技虽然已经很好,但还在不断创新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