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1. 劳动合同法

-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应书面化,并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时、薪酬等关键条款。

-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被解除的情况包括双方协商解除、达到合同期限、经济补偿等。

- 合同违约责任:当一方违反劳动合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承担法律责任等。

2. 劳动保护法

- 工作时间和休息: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且应享受正常的休息和休假。

- 劳动安全: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并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设备。

- 工资待遇:雇主应按时足额支付员工的工资,不得任意扣除或拖欠。

3. 用工制度

- 用工形式:员工可以以全职、兼职、临时工等不同形式被雇佣。

- 试用期:雇主可以与员工达成试用期协议,以在一定时间内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 劳动关系调解:劳动者与劳动雇主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4. 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障

- 劳动保险:劳动者和雇主应共同参加劳动保险并缴纳相应的保险费用,以获得一定的风险保障。

- 社会保障:员工应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获得相应的福利待遇。

- 生育保险:女性员工应参加生育保险制度,享受产假和其他相关福利。

5. 劳动纠纷处理

- 调解:双方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平台进行调解,寻求争议解决的方案。

- 仲裁:如调解无效,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 诉讼:如仲裁裁决不能满足一方的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

以上只是劳动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具体的适用范围和细则请参阅相关法律文件。在劳动关系中,雇主和员工应共同遵守法律法规,维护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一、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 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用于确立雇主与劳动者 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应包含 以下基本要素: 1. 劳动合同的名称:合同应明确标明为劳动合同,以表明合同 双方的立场与关系。 2. 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合同应包括雇主和劳动者的名称(或单 位名称),住所地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 3. 劳动合同的期限: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关系的持续时间,可 以是固定期限制或无固定期限制。 4. 工作内容和地点:合同应详细列出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工作地点的具体地址。

5. 工作时间和休假:合同应规定劳动者每天、每周的工作时间,以及休假的安排和制度。 6. 劳动报酬: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者的工资、提成、奖励、津 贴等报酬项目及支付方式。 7.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合同应包括雇主提供的社会保险(如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福利待遇(如年终奖、职工福利)的具 体内容。 8. 劳动纪律和劳动保护: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工作中应遵 守的纪律以及雇主提供的劳动保护措施。 9. 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合同应规定一方未履行义务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和途径。 以上是劳动合同中的基本要素,雇主和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应 仔细阅读并确保合同内容的准确与完整。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

1. 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但建议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证据,劳动合同应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2.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按照约定期限自动解除,也可以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解除。此外,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还有以下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双方一致解除:由雇主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b. 解除通知期:劳动合同约定了解除通知期,任何一方在通知期内提前通知对方即可解除合同。 c. 解除赔偿:一方在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另一方可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或赔偿。 d. 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如遭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情况,劳动合同可以由双方协商解除。

劳动法知识点(第一、第二章)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 1、劳动法上的劳动? 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 2、我国劳动法的概念? 广义上指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指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以劳动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同时也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4、劳动关系的含义及特征、种类? 含义: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是指狭义的劳动关系,指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用人单位)社会劳动关系。 特征:(1)一方是劳动者(劳动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 (2)劳动关系是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直接的关系 (3)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4)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 (5)劳动关系以劳动的给付为主要内容。 种类:(1)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标准可分为:全民所有制劳动关系、集体所有制劳动关系、股份制企业劳动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等; (2)以劳动关系确立方式为标准可分为:劳动合同关系、非劳动合同关系; (3)以劳动关系所在产业为标准可分为:工业劳动关系、商业劳动关系、农业劳动关系、服务业劳动关系等; (4)以劳动关系的特征为标准可分为:标准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 (5)以劳动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为标准可分为:国内劳动关系;国际劳动关系。5、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劳动关系。 2)国家机关的劳动关系。 3)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 4)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 5)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1、为什么说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与行政法、经济法、社会保障法的区别? (1)有自己的调整对象 (2)有自己特有的基本原则 (3)有自己完整的独立体系 (4)司法实践中早已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与行政法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行政法调整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 (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必定是国家行政机关;劳动关系主要发生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一方主体必定为劳动者。 (3)法律关系产生依据不同: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单向性,无须行政相对人同意;劳动法律关系根据劳动法律、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产生,需要劳动者同意。 与经济法的区别:

劳动法律知识点大全

劳动法律知识点大全 作为一名劳动者,了解劳动法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职场中更好地维权。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劳动法律的各个知识点。 一、用工形式 用工形式是指雇佣关系的形成方式。在我国,用工形式通常包括劳动合同制、聘用制、委托代理制等。其中,劳动合同制是最常见的一种用工形式,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主要方式。 二、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社会保险等内容。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双方均应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三、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并按时支付。在计算劳动报酬时,应当考虑到加班、夜班等因素。 四、工作时间与休假

工作时间与休假是劳动者享有的权益之一。根据《劳动法》,劳动 者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同时,劳动者还享有带 薪年休假、婚假、丧假等特殊休假权益。 五、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必要的劳动防护设施,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劳动者在工 作中遇到的职业病、工伤等问题,也应当受到相应的保护与权益。 六、劳动争议解决 劳动争议解决是指在劳动关系中产生的纠纷,需要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来解决。在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双方应当依法行 使自己的权益,并在相关法律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协商或争议解决。 七、离职与辞退 离职与辞退是劳动关系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劳动者如果主动离职,应当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关手续。而用人单位 要辞退劳动者,则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在给予相应的补偿的前提下进行。 八、劳动保险 劳动保险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制度。劳动者应当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为劳 动者购买工伤保险,以应对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劳动法知识点

1.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充分体现宪法原则,突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2)确认劳 动力市场的主体资格,确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和规范;3)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的自由与政府适度的干预相结合;4)保护公平竞争与保护弱者权益相结合。 3.1922年劳动法成为法律体系中独立的法律部门。 4.我国从1983年正式恢复了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关系。 5.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 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劳动者的权利:劳动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 险和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7.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不同点:1)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民事合同 适用民事法律规范);2)法律主体不同;3)双方当事人的合同地位不同;4)国家干预力度不同。 8.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自然消失或经判决、裁决消失。 9.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1)劳动合同自然终止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不同意 续签劳动合同。2)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3)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10.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1)劳动合同的期限;2)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3)劳动报酬; 4)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5)社会保险;6)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7)用人单位名称和法定代表人。 11.有关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先签劳动合同再试用,试用期包含在劳动期限内) 12.需要缴纳违约金的情形:1)专项培训的可以约定违约金;2)竞业限制条款{在竞 业限制期间,按月支付补偿金,适用人群:重要岗位、高级研发人员。一般不得超过两年时间} 13.违约金条款:1)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所支付的培训费——特定或专项培训2)实行逐 年递减制。 14.法律规范三要素:假设、处理、制裁。 15.如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与之订立的条件是:1)按照 《劳动法》规定,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2)工作年限较长,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以内的。3)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法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16.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当事人确立、变更、终止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表现形式。 (劳动合同的形式必须是书面的) 17.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没有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 双方提前终止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18.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的区别:合同的解除往往遵从当事人意愿;而终止不遵从当 事人意愿。 19.合同的解除分法定解除和协商解除两种。 20.劳动者的解除权:㈠预告解除权——(单方解除权)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告知。 {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同意;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补偿金。㈡试用期的单方解除权——提前三天{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告知}。㈢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前提:用人单位

读懂劳动法-HR需要掌握的48个知识点

读懂劳动法HR需要掌握的48个知识点 对于HR来说,招聘是经常做的事情,同时,劳动法是最难琢磨的事情。劳动法包括的类别多,完完全全的掌握需要花费很大的经历,下面,为HR整理了劳动合同法48个知识点,应该有些作用! 1、《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4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民办非企业单位;(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3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所谓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它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基金会一样,其实质均为民间组织的一种形式。因此,《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作为民间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其聘用的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后,必须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2、事业单位在编制外招用劳动者必须签劳动合同。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通过以上

劳动法重点知识点

劳动法重点知识点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劳动保护、休假制度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劳动法的知识点重点: 一、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必须具备法定的条款和内容。 2、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4、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工资福利 1、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2、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拖欠。 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4、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备,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三、劳动保护 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劳动环境,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伤亡事故。 2、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 3、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享有基本的人身权利和尊严,用人单位不得侵犯。 四、休假制度 1、劳动者享有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等休假权利。 2、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需要休假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安排。

3、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等法定休假期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总之,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的规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法重点知识点 劳动法重点知识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撰写: 1、劳动法的概念和特征: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主要特征包括以宪法为基本法,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具有浓厚的社会法色彩,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为主要目标等。 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指对哪些主体产生法律效力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雇主)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需要注意的是,非全日制用工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权利主要包括获得工资报酬权、

劳动法知识点重点

劳动法重点 第一章劳动法基本理论 ( 1 )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广义) 劳动法是指由国家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 1994 年 7 月 5 号通过并于 199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狭义) ( 2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即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实现其经济利益的社会关系。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基于劳动关系,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介入其中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主要为主管部门和工会组织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关系。此外,这些关系还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而形成的社会保障关系。 劳动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参加社会劳动并按照其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

量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入的权利。其核心内容包括自主择业权、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职业培训权和职业保障权 6 个方面。 劳动权即生存权,公民需要通过劳动建立社会关系和获取 报酬;劳动权即就业权,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公民具有得到职业培训和工作岗位的权利;劳动权即保障权,公民需要持续收入和健康的基本保障。 第四章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用人单位提前通知或者额外支付解除、经济性裁员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 2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3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的。 ( 4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 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 15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 年的。 (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律知识点汇总

劳动合同法律知识点汇总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础,它规定了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理解和应用劳动合同法律知识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劳动合同法律知识进行汇总和解读。 一、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 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以此约定劳动关系的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1.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等; 2.工作内容:明确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的工作内容; 3.工作时间和地点:明确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 4.劳动报酬:明确规定劳动者的薪酬待遇; 5.工作条件和保护措施:明确规定劳动者享受的工作条件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保护措施。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 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正的原则。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在劳动者入职前15日内与其签订。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在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与其签订。

劳动合同在签订后,如需变更,双方应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 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明确,双方应重新签订并补充协议。未经协 商一致,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恢复原来的 合同内容或解除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是双方协商结束劳动关系的方式之一。根据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通过以下方式解除和终止: 1.协商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2.提前通知解除:一方当事人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解除劳动合同; 3.潜在违约解除: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给予用人单位 提出整改要求,并在合理期限内未采取整改措施的,劳动者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 4.法定事由解除:例如劳动者患病、丧失劳动能力、被刑事拘留等。 四、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是指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约定 的义务,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 规定了以下违约责任: 1.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采取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订立、 变更劳动合同的,受害方有权选择继续履行或者请求赔偿;

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

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而人力资源劳动法规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方面的介绍和解析。 1.劳动法:劳动法对于雇佣劳动者和管理劳动者的及其代表的关系有着详细的规定。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假、解除劳动关系等方面。企业和员工应该遵守劳动法的规定,以保证劳动关系的安定和公平。 2.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为雇佣劳动者提供保险保障。社会保险的范畴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企业必须向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确保劳动者在不幸发生意外或生病时能够得到应有的资助。同时,员工也应该了解自己的社保权利,以确保权益受到保护。 3.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劳动合同作为雇佣劳动者和管理劳动者之间一种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件,规定了雇佣劳动者在公司工作的职责、工作时间、薪资、福利、假期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和员工必须依法严格遵守劳动合同的条款,以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 4.法定节假日与调休劳动制度:企业必须依照国家法定节假日给予员工相应的休息时间。除非存在紧急情况,否则企业

不能在员工没有假期的情况下要求员工加班。同时,国家也规定了调休制度,规定员工在工作日加班后可享受对应的调休时长。企业和员工应该了解国家法定节假日与调休劳动制度,保证合理利用休假时间和加班调休机会。 5.劳动争议的应对: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见 不同甚至发生纠纷的情况,这时企业和员工应该依靠法律办理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应该被引导在和谐、有序、法制的轨道上。企业和员工应该尽量通过和平、合理、互利的方式解决劳动纠纷,如果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应该学会采用正确的方式和过程。 合理的理解和遵守人力资源劳动法规法律,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必要的。企业需要合法经营,合理给员工提供福利,才可以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稳定生产和员工队伍。员工必须了解法律,明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便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和员工应该互相配合,共同遵守人力资源劳动法规法律,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完整版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1. 劳动合同法 -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应书面化,并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时、薪酬等关键条款。 -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被解除的情况包括双方协商解除、达到合同期限、经济补偿等。 - 合同违约责任:当一方违反劳动合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承担法律责任等。 2. 劳动保护法 - 工作时间和休息: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且应享受正常的休息和休假。 - 劳动安全: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并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设备。 - 工资待遇:雇主应按时足额支付员工的工资,不得任意扣除或拖欠。

3. 用工制度 - 用工形式:员工可以以全职、兼职、临时工等不同形式被雇佣。 - 试用期:雇主可以与员工达成试用期协议,以在一定时间内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 劳动关系调解:劳动者与劳动雇主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4. 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障 - 劳动保险:劳动者和雇主应共同参加劳动保险并缴纳相应的保险费用,以获得一定的风险保障。 - 社会保障:员工应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获得相应的福利待遇。 - 生育保险:女性员工应参加生育保险制度,享受产假和其他相关福利。 5. 劳动纠纷处理

- 调解:双方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平台进行调解,寻求争议解决的方案。 - 仲裁:如调解无效,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 诉讼:如仲裁裁决不能满足一方的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 以上只是劳动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具体的适用范围和细则请参阅相关法律文件。在劳动关系中,雇主和员工应共同遵守法律法规,维护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考备考中的劳动法重点知识点

法考备考中的劳动法重点知识点在法考备考中,劳动法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作为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法律学科,劳动法关乎亿万劳动者的权益,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一些法考备考中的劳动法重点知识点。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明确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双方应当自愿、平等、依法订立,并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内容。同时,劳动合同的解除也需要遵守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双方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解除手续,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变更指双方在劳动关系持续的过程中对合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的行为。变更时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且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而劳动合同的终止则包括合同期满终止、一方提前解除、协议解除等多种情形。双方应当依法履行解除程序,终止劳动关系。 三、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劳动法的核心目的之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法考备考中,重点关注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时制度、休假制度以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方面的保护。劳动者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享受正当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工资、降低工资标准或者克扣工资。同时,工时制度

应当符合法定标准,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休假制度,并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四、劳动保障监察与争议处理 劳动保障监察是指国家对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时制度等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劳动争议处理主要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种方式。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选择适当的争议处理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劳动法是法考备考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掌握了劳动法的核心内容,对于备考、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以更好地应用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劳动法知识点整理精品名师资料

劳动法知识点整理精品名师资料 劳动法 一、问题类型 (一)辨析题(单选)2*10 (二)名词释义5*4 (三)论述题10*1+20*1(四)案例分析15*2 二、要点(按章节排序) 第一章: 一、中国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中的概念是狭义的)(1)狭义的劳动法概念 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综合性法律。(2)广义劳动法的概念 广义劳动法是指规范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劳动关系 (一)定义(《劳动法》中的是狭义的概念)1、广义: 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2.狭义(劳动法): 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二)特征(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1.与劳动(过程)直接相关。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产生了隶属关系。 4、职业性、有偿性劳动而发生的关系。 (三)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补充讨论和案例分析)1。不同科目 2、用工双方的关系不同 3、报酬支付形式不同 4、法律的适用不同 5、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6、关系的稳定性不同 第三章: 一、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一)平等就业和职业选择权(2)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四)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五)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六)享有社会 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七)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权 利 简而言之:1。劳动权:(主要职务)2。劳动补偿权包括:(1)补偿协商权(2)补 偿请求权(3)补偿控制权。3.劳动保护权——休息权4。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5。生 命安全权 6、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 7、合法权益保护权 第四章: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权利 义务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一)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从属性 (二)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法规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三)它是一种双重服务关系,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是权利义务的主体,是对价 关系。(4)它由国家意志和政党意志所支配。3.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1)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劳动法律 关系是劳动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2、现实中的劳动关系只有取得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其运行过程才有法律的保障。(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书本p551、范畴不同 2. 5. 遗嘱形成的不同条件和范围: 四、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16周岁开始、退休终止);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则是可分割的。(民事权利能力:出生开始,死亡结束;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开始,死亡结束)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必须由劳动者本人实现;公民的民事权利能 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由其法定代表人代表或协助。 (3)一个劳动者只能存在一个劳动法律关系,一般不允许两个以上劳动法律关系的 存在;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不受限制。 第六章:(首要任务你最好大致阅读本章中的书>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关于确立、变更和终 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二)劳动合同的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

劳动法条(完整版)

P55,《劳动合同法》第7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 P59,《劳动合同法》第96条: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 P98,《劳动合同法》第条:允许劳动者从事第二职业,但要求不得损害。。。 P101,《劳动法》第3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 P107,《工会法》第条: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具有社团法人资格,基层工会。。。 P109,新《工会法》第21条第2款: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 P109,新《工会法》第20条第2、3、4款: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 P109,新《工会法》第38条第1款:企业、事业单位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 P111,新《工会法》第15条第2款:罢免工会主席、副主席必须召开。。。 P119,《劳动合同法》第93条: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 P119,(脚注)《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P129,《劳动合同法》第57条,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 P147,《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1款:《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 P148,《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1款: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 P148,《劳动合同法》第82条、14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P151,《劳动法》第19条和《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1款:凡劳动合同都应当。。。 P152,《劳动合同法》第条:除非全日制用工外,建立劳动关系。。。 P152,《劳动合同法》第7条: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P153,《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2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P153,《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开始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即从。。。 P153,《劳动合同法》第11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P154,《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1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 P155,《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2款: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 P156,《劳动合同法》第81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 P156,《劳动合同法》第18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就不明确的条款重新协商。。。 P157,《劳动合同法》第19条: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并存,不得仅约定。。。 P157,《劳动合同法》第19条和第70条: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适用期。。。P158,《劳动合同法》第19条: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P158,《劳动合同法》第20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 P158,《劳动合同法》第83条:违法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 P159,《劳动合同法》第22条第1款:约定出资培训服务期的前提条件应当是。。。 P160,《劳动合同法》第条:约定违反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 P162,《劳动合同法》第23条和24条:竞业限制是指在解除或终止。。。 P162,《劳动合同法》第24条第2款:竞业限制只能限制劳动者到。。。;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P163,《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款:只能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支付。。。 P163,《劳动合同法》第23条和第90条: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 P163,《劳动合同法》第91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P163,《劳动合同法》第9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

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点

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点 关于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点 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点是每个雇员和雇主都必须了解和遵守的重 要内容。它们涉及到雇佣合同、工资标准、工时限制、休假和假期、 解雇程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点的 详细介绍。 1. 雇佣合同 雇佣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达成的书面协议,规定了雇佣关系的权 利和义务。该合同应当包括工资待遇、工作职责、工作时间、福利待 遇等内容。双方应共同遵守合同的条款和条件。 2. 工资标准 工资标准是指雇员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和劳动所应得到的报酬。雇员 的工资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且应当按时 支付。 3. 工时限制 工时限制是指国家对于雇员工作时间长度的设定。根据法律规定, 一般情况下,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0小时。 而对于特定行业和特殊工作岗位,工时限制可能存在一定的例外情况。 4. 休假和假期

休假和假期是雇员合法享受的休息和放假时间。根据法律规定,雇 员有权享受带薪年假、带薪病假、婚假、产假、陪产假等。雇主应当 按照规定为雇员提供休假和假期,并支付相应的工资待遇。 5. 安全与卫生 安全与卫生是保障雇员劳动环境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法规。雇主必须 为雇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工作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同时, 雇员也有义务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6. 解雇程序 解雇程序是指结束雇佣关系时雇主必须遵守的法律程序。根据法律 规定,雇主解雇雇员需要事先提供合理的解雇原因,并且应当支付相 应的经济补偿。 7. 劳动争议解决 劳动争议解决是雇主和雇员之间发生纠纷时解决纠纷的程序。双方 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劳动争议。重要的是,双方应当依法行事,并尊重互相的权利和义务。 以上是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点的一些简要介绍。在实际工作和生 活中,了解和遵守这些法规是保护雇员合法权益和维护雇主合法利益 的重要基础。对于雇员来说,深入了解这些法规可以帮助他们维权和 保护自己的权益;对于雇主来说,遵守这些法规可以减少劳动争议的 发生,维护良好的雇佣关系。因此,人力资源劳动法规知识点的学习 和应用至关重要。

国家劳动法律法规_国家劳动法

国家劳动法律法规_国家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xx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xx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 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第二章促进就业 第十条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法律法规 如果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却得不到回报怎么办这就需要法律帮你讨回公正了。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根本常识,希望大家喜欢。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根本常识 1、在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是多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

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承当哪些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承当哪些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4、就业促进法是从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就业促进法》是于2023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5、对哪些企业、人员应当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