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专业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范文

浅谈《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专业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范文

浅谈《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并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尤其在是塑造人物形象上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作者在全书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各有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周瑜等等,这些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在作者的笔下,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智慧、忠贞贤相的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是政治理想的完美化身。在他身上作者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做出了最大努力并高度发挥其独创性来塑造其艺术形象,将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也充分表现了作者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作者是如何塑造诸葛亮的艺术形象的?本文将对《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作粗浅的探讨。

一、精心设计诸葛亮的出场

一个人物出场写得好,不仅可以使形象先声夺人,而且能为人物在作品中占据其应有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三国演义》中心人物之一的诸葛亮登场,作者别有用心,从人物登场的局势、氛围、时机、环境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构思,颇劳神思。可以说,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从其登场之初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状态和形象。对于其他文人或谋士登场,或靠别人举荐,或毛遂自荐,而诸葛亮的登场在魏、蜀、吴的纷争中是一个历史转折。作者先以三十四回的篇幅,尽力渲染一种“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的局面,然后让刘备跃马檀溪,惊魂未定之际,汉室江山频临灭亡之时出场,以显示诸葛亮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伟力。

但是,在“刘备跃马檀溪,路遇水镜先生,司马徽(水镜先生)见诸葛亮,刘备访诸葛亮,诸葛亮登场”这条情节的主线上,作者也没有轻易让诸葛亮直接与读者见面,而是打开缺口,扩展回旋之地,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刘、关、张等为创立基业而作不懈的斗争,却始终东投西靠立不住脚,扎不住根。水镜先生指出其根本原因是刘备“左右不得其人耳”,缺“经论济世之材”,遂指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是极需“奇才的”, 而“伏龙、凤雏何人也?”这一急问,作者又使情节波澜迭起,把矛盾的解决倒向边缘,至此,本来荐诸葛亮的情节即可告成,诸葛亮即可登场。但作者揽住文势,首先登场的是徐庶而不是诸葛亮。徐庶和司马徽这两个人物只是作者手中的两支彩笔,专门用来为诸葛亮的形象增光添色的。作者安排这两个人物出场,并以他们作为虚写手段,作用就是介绍诸葛亮,作为诸葛亮的陪衬。请看他们是如何介绍诸葛亮

的:“此乃绝代奇才”、“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等等。至于如何衬托,作者笔下的司马徽是“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徐庶更是怀主佑之才,既能“计袭樊城”又能让手下谋士如云的曹操“安得彼来归”。然而无论是徐庶还是司马微,都不过是诸葛亮的垫角。“玄德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水镜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玄德听徐庶荐“使启可亲往求之”,就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诸葛亮)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三十六回)!”

“驽马”、“寒鸦”尚且如此,“麒麟”、“鸾凤”又当何论?作者对司马徽和徐庶的一切赞誉,最终是就为了加倍地落在诸葛亮身上,并引起刘备殷勤三顾的决心,也引起读者们很想一见诸葛亮究竟的心理。

卧龙冈的风景是超然出世,清景异常。卧龙冈的人物都是“逸人隐士”或容貌轩丰姿俊爽(崔州平),或白面长须(石广元)或清奇古貌(孟公威)。他们或拥炉抱膝而歌或骑驴踏雪而吟。作者安排这些人物就是要为了给诸葛亮的闪亮登场作铺垫,潜心布置这种扑簌迷离、神秘的氛围,就是为了渲染和烘托诸葛亮的艺术形象,使其一登场就能光彩照人、无与伦比。

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于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和英明的政治见解,作者多方着笔,通过正面和侧面两种笔法来描写刻画,重点突出人物形象。

比如,通过徐庶、司马徽等的交待从侧面描写诸葛亮的远大志向。司马微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盖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三十七回)。”管仲相齐,辅佐齐恒公称霸诸侯;乐毅拜将于燕,连拔齐国七十余城。此皆古之名相良将,功盖寰宇,非“刺史”、“郡守”可比。足见其志不可量。

而诸葛亮出山时对其弟诸葛均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三十八回)。”不难看出诸葛亮亦是希望有“功成”之日的。他最大的志向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正面描写也是作者所竭力赞颂其“忠贞”之德。

正是因为作者让诸葛亮“独观其大略”,所以在突出其伟大英明的政治远见隆中决策时,很自然地这一决策就成为刘备集团的灵魂。它指明了刘备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也是诸葛亮一生政治上、军事上的斗争纲领,同时亦成为作者在以后关于政治战争描写的总提纲(至一百四回止),这一决策是最具战略意义,作者极力突出的一点就是联吴抗曹。

第三十七回写诸葛亮要刘备谢绝刘表为黄祖报仇,就是诸葛亮实现联吴抗曹的第一步。而在赤壁战役中,东吴内部主和派和主战派斗争激烈、相持不下,这就给联吴抗曹政策伏下了危机和重重困难,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也给曹操带来破坏的机会:“请孙权会猎于江夏,共擒刘备,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这时,作者把矛盾的冲突导向最激烈、最残酷的边缘。但接下来作者大笔回旋,写诸葛亮在这种似乎无法克服的矛盾中,最终把联吴抗曹策略巩固起来。这一方面依靠他杰出的才能和主观努力(舌战群儒,游说于东吴众谋士中)。另一方面则是他善于利用客观条件。例如利用东吴谋士鲁肃对联合的看法和自己一致,去坚定孙权的抗曹意志,并对周瑜的几次借故杀害起了一定的劝阻作用。对于周瑜的累次相逼。诸葛亮处处退让。直至周瑜死,他还冒着生命的危险入吴吊唁,目的是解除宿怒,可见其联吴策略之坚定。

作者颂扬其联吴策略是自始至终的。第六十三回写诸葛亮入川之前那样郑重的要求关羽“北挹曹操,东和孙权”。第六十七回写诸葛亮为了实现联吴策略,他有时可做更大的让步(当然是为了西蜀的利益),例如:当曹操拿到汉中,西川百姓一日之间,数遍惊恐,他便割长沙三郡给东吴,从而解除西川的威胁。在写到刘备彝陵败之后,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主动谴邓芝入吴议和,这一联吴策略的重新实现,在维持罢敝的益州,抵抗曹魏的进攻上,更是起了巨大的作用,吴蜀重新通好,不仅使曹丕不安,而且是诸葛亮能“南托彝城”(八十六回)。以上这几个例子作者都是从正面进行描写。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用通过正面和侧面两种笔法来表现诸葛亮联吴策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以突出其政见之英明。作者写诸葛亮极力想尽一切办法来加强与东吴的联合的同时,一方面又加强情节发展的阻力和矛盾的冲突。那边曹魏集团却一直破坏着这种联合。例如第五十六回,曹操利用周瑜和诸葛亮的矛盾,对周瑜加官进爵,表奏他为南郡太守,加强了挑拨,挑起了吴刘之间的战争,而司马懿更是破坏诸葛亮联吴策略的主唱者和能手。他第一次献计让曹操与东吴讲和并联合起来攻打荆州不成(七十三回)。又第二次献计要曹操劝诱孙权攻荆州,以解樊城之危(七十五回),这就说明诸葛亮的联吴策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这一点正是作者要极力突出的诸葛亮的政治远见。

三、创设逆境凸显诸葛亮的智谋

再独到再英明的政治远见和政治策略也必须放到实践中通过主观努力来检验。作者把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放在各种尖锐的矛盾中,复杂而残酷的环境中进行考验。而他的才能和智慧也在不断的考验中丰富起来。从而创造出其典型的人物性格。试看作者是如何将其放在逆境中来表现。

第三十九回,写诸葛亮初出茅庐,以新野弹丸之地,数千人之众,来抵抗夏侯惇十万大军就

已足够困难的了,而自己内部也是勉强听令甚至是嘲笑反对的。

云长曰:“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首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张飞冷笑而去。云长曰:“我们且看他的计应也不应,那时却来问他未迟(第三十九回)。”

关、张的这一般挖苦嘲笑与刁难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就连平日以师礼对待他的刘备,也正是唯一信任和支持他的人物“亦疑惑不定。”这也难怪,盖因诸葛亮从出山至今还没在战争上显示出他的才能,大家还不如他的计“应也不应”。然而,诸葛亮终于克服了困难,一把火烧退夏侯惇十万大军,获得了胜利,初步显示出他的指挥能力和过人的智慧,也表现了诸葛亮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决心。

最能表现诸葛亮意志和能力的事件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一个关键性战役,是诸葛亮实现自己抱负和远见,为刘备建立基业的关键,这也给予诸葛亮一个更大更残酷的考验。

刘备在长坂坡惨败以后,诸葛亮为了恢复和发展自己集团的力量,此时更需要联合东吴。

孔明曰:“曹操势大,急难抵敌,不如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使南北相持,吾等于中取利,有何不可(第四十二回)。”

这个如意算盘虽然打得很好,但是却有无限的苦难在那里等着他,首先是曹操恐怕刘备连结东吴共同抵抗他,便采用了荀攸之计:“谴使驰檄江东,请孙权会猎子江夏,共擒刘备。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孙权必惊疑来降,则吾事济矣(四十二回)。”这就给诸葛亮联吴求援的打算以之致命的威胁。其次,东吴孙权固然从心眼里是不愿降曹操,愿意和刘备联合起来共同破曹操的,但却想独吞荆州。而且因为刘备军力的微薄并不予以怎样重视。第三东吴内部也有严重的矛盾:主和派和主战派斗争得非常激烈。而且主和派势力很大,使孙权拿不定主意。这也是对诸葛亮的很大威胁。然而诸葛亮终于经过复杂的斗争:舌战群儒,坚定孙权,智激周瑜,克服了重重障碍,实现了自己联吴的愿望。至此,矛盾的冲突和环境已到残酷的程度,赤壁战火本可燃气,对诸葛亮的考验可告一段落,作者意犹未尽,却另譬蹊径。第四十四回,写到周瑜请诸葛亮议事,诸葛亮先瑜之见,指出孙权心尚未稳,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不可以决策,要求周瑜以军数开解之,使其了然无疑。最后周瑜连夜见孙权,得知孙权的确忧曹操兵多,恐寡不敌众“心尚未稳”。在开解孙权的同时,周瑜也对诸葛亮比自己有先见之明,心里非常嫉恨,暗忖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本来是吴蜀联合,北拒曹操的情节主线上,现在又“节外生枝”掀起一层惊涛,使诸葛亮身处的环境更趋恶劣,作者同

时也为表现诸葛亮取得了时间和空间。

此时作者着意刻画突出的是周瑜的军事才能和其狭窄的胸襟气量。他首先给曹操一个下马威,使其折兵三江口,再利用说客蒋干施以反间计,使曹操错杀二位熟练的水军都督蔡睿、张允,削弱其水军战斗力。接下来和老将黄盖上演了一场天衣无缝的苦肉计,又再次利用蒋干带去了庞统——献上连环计,这一系列的调兵用计,动止有法,环环相扣,足见周瑜雄才大略,才识过人,但周瑜在调兵设计的同时,也时时不忘找藉口想谋害诸葛亮。先是派诸葛亮带兵断曹操粮道,欲假曹操之手杀之,盖因自己气量狭窄而收回成命。一次不成又利用造箭之机再次相害,诸葛亮识玄机在先,以草船借箭化解,一举两得。诸葛亮身处虎口,在周瑜的累次逼害中安如泰山,游刃有余。这正是作者要着力体现和考验的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

在赤壁战役中,作者之所以把周瑜描写成一位具有雄武谋略的英才,其目的就是为了映衬和突出诸葛亮。在周瑜一连窜的调兵设计过程中,诸葛亮处处先识其玄机和阴谋,且谋划处处高其一筹。最后在关键时刻,还是诸葛亮“借”一把东风帮周瑜用兵,燃起战火,烧掉曹操八十三万兵马。至此,对诸葛亮的考验和衬托已暂告一段落。读者心目中已形成一个饱满鲜明、临危不惧、博学多智的完美形象。于是作者让诸葛亮暂时下场——乘一叶扁舟而去。

将诸葛亮设在逆境中来体现,这一手法作者是贯穿作品始终。如:先主兵败猇亭,败走白帝城,而嗣子孱弱,汉室倾颓。诸葛亮力挽狂澜,安居平王路,使曹魏五路大军不战自退。像这类创设逆境,凸现诸葛亮智慧和谋略的描写,在作品中俯拾皆是。

四、利用对比、衬托、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者对于诸葛亮形象的刻画,没有用简单鹤立鸡群的方法,而是运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技巧。诸葛亮的对手个个都是“当代”豪杰,如曹操、周瑜、司马懿等。在于这些对手周旋的过程中,作者正是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让诸葛亮在与这些强大对手的斗智斗勇中,处处棋高一筹,从而展现其风采。

比如,对于曹操,作者并没有将其写成一个傻瓜,而是将其塑造成一个“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突出其奸诈、雄略。曹操身起典军校尉,然其发矫诏讨董卓、剿黄忠、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进身宰相,足见其确定非等闲之辈。他甚至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如庞统献连环计),远远超过了周瑜,只是万万没有料到冬天会刮东南风(冬天刮东南风是极少见的),才失败在诸葛亮和周瑜的手里,通过强大的对手的失败,更强有力地衬托出诸葛亮惊人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

又比如,心高气傲的周瑜多次感叹:“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直到临终,他还发出“既

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强烈地表达了他力图压倒诸葛亮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通过与周瑜的对比,更能衬托出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

在《三国演义》的后半部分,作者着力写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作者把他们的较量提高到棋逢对手、将遇强敌的高度。但对诸葛亮的失败作者更多的是强调客观因素。如街亭兵败、作者是把责任“推”给马稷,上方谷大火因为一场骤雨而让司马懿得以逃走,让读者转移了视线,这与作者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极度喜爱有关。而司马懿也确非泛泛之辈,在一百二回,他识破诸葛亮一系列战略部署,烧掉浮桥,占据北原渭桥。但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还是多次承认:“吾不如孔明也!”甚至在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司马懿率兵追赶,还被诸葛亮的遗像吓得狼狈而逃,落了个“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话柄。作者通过这些第一流人才与诸葛亮的对比衬托,把诸葛亮那“无穷如天地”的才智和谋略被表现到了极致。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刻画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不仅用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还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鲁迅先生评《三国演义》,就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可见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才能是极力反复去衬托、夸张渲染的。比如,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还有空城计、诸葛亮骂死了王朗等情节都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诸葛亮的超凡才智。

五、重点突出诸葛亮的崇高品德

诸葛亮不仅政治智慧出众,人格魅力更是突出。诸葛亮的超高品德主要表现是忠君和爱民。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猥自枉屈”的“殊遇之恩”他始终忠心耿耿,决无二心。白帝城托孤辅幼主,刘备临终嘱托他:“若嗣子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且不说刘备之言是真心还是假意,诸葛亮当时听了却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一定“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情此景,真是动人之至。诸葛亮终其一生没有篡国异志,就是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时也如此。特别是在四出祁山大有可为时,苟安诬他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而后主却听信谗言,召他班师。他为了矢忠而遵命退军,不得不失却进军中原的绝好时机。

先主驾崩,诸葛亮忠于职守,全力支撑危局。内修政事,调整外交政策,北拒曹操,东和孙吴,南抚彝越,安居平五路;亲征南蛮,平定孟获;六出祁山,誓复汉室。但由于蜀国伐魏不力,加上灾异数起,使得诸葛亮身心交瘁,积劳成疾。而他还是自认为愧对先帝的重托而深有负罪之感。《出师表》就强烈表达了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的上书的表文,言词恳切,感人肺腑,不但阐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而且也写出了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显示了诸葛亮一片忠诚之心。这确实不是用言辞、而是用他的心血写成的。

作者就是这样把诸葛亮这种忠贞不渝的品德作为最美、最崇高的东西来渲染。至此,一个赤胆忠心的贤相的形象跃然纸上,光彩照人。

诸葛亮这一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产生如此感人的力量,主要是因为作者把他刻画成一个几乎完美的形象。除了忠君的形象,还极力突出其忠贞不渝的节操和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作者在写诸葛亮把取西蜀建功劳的机会让给庞统,他从不居功自傲。尽管他“功盖三分国”,而一旦街亭失守,则上表自贬,还要求部下“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九十六回),”在封建社会里,这种自我批评的精神是罕见的、伟大的,即使在今天也是难得可贵的。他挥泪斩马谡(九十六回),情感是多么深厚真挚,公私何其分明。他贬李严而用其子(一百一回),不但使李严不抱怨而且心存感激,直至孔明病逝,李严认为将无复用之望而悲哭致死。当他与司马懿作战中,正急需兵马的时候,恰巧换兵期限已到,长史杨仪有意将换班兵士留下退敌,他却果断地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一百一回)。”这种爱军惜民的光辉人格确实感人肺腑,小说也多处描写诸葛亮对待下属和百姓很仁慈,具有爱民仁心,在人和方面占了明显优势,他就是这样一位才能、智慧与崇高品德相结合的,是人民心目中理想的英雄人物。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由衷赞叹。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具有雄才大略和政治远见、集智慧和忠贞的人物典型,其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方法对我国其后的长篇小说都有启迪和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历史小说创作影响尤大,研究《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对当今历史小说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目录

1、郭志巧,《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将相传奇》,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年

10月第一次印刷。

2、孙昌熙,《怎样阅读〈三国演义〉》,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7月第

一出版。

3、李传军、金霞,《一本书读懂三国》,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10年9

月第一版。

4、金岳,《三国的那些人与事》,金城出版社,2010的8月第1版。

李国文,《说三道四》,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5、马植杰,《三国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1日第1版。

6、刘心,《诸葛亮学习方法不墨守成章》,《领导文萃》,2000年第5

期。

参考文献摘录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将相传奇》之“良相之典范——诸葛亮”

[躬耕隆中志存高远]……得天独厚的客观环境孕育了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的诸葛亮。他博览群书,熟知天文地理,精通战术兵法,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17岁时,叔父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和弟弟就在城西的隆中山庄定居下来,继续务农。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辅佐齐恒公完成霸业的大政治家管仲和战国时辅佐燕昭王大破齐国的乐毅,胸怀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有一次,他和当时的名士酆玖谈话,分析天下的形势,说:“曹操是国贼,孙权也是窃夺汉室政权的人,我不能帮助他们。在目前的情势下,只有隐居耕地,修身养性。”当时的人都对他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等人相信他的才干,称他为“卧龙”。

[三顾茅庐论天下计]在诸葛亮27岁那年,他终于等来了可以奉献一生的知遇之主——刘备。

刘备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少年孤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汉末黄巾起义时,刘备也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成为异姓兄弟,一同参与剿除黄巾军,立下功劳,被封任安喜县尉,不久后辞官。

董卓乱政之际,刘备随公孙瓒讨伐董卓,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在虎牢关战败吕布。当时诸侯割据,刘备心怀大志,但无奈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

官渡大战之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新野。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屯扎新野时,他意识到自己蹉跎半生、毫无建树的原因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但却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所以他决意礼贤下士,寻求良辅。当他打听到襄阳有个名士叫司马徽时,就特地前去拜访。

司马徽对刘备建议说:“襄阳一带藏有卧龙,隐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他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这是刘备初次听到诸葛孔明的大名。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听说刘备正在招请贤士,特地赶去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告诉刘备:“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才德无人能及,人们称他为臣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先生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崇诸葛亮,认为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亲自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做事。

恰巧诸葛亮有事外出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只得失望而归。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一起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隆中请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去,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素斋浴衣,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不用再去了。张飞也主张由刘备一个人去请便可,如诸葛亮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他俩责备了一顿,吩咐下人备好马车,带着关张二人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刘、关、张三人到达诸葛亮住的茅屋外时,诸葛亮正在里面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了得备,并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都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不能打他的主意,只能谋求和他联合。”

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刘表最终可能无法守住这块地方。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他诚恳地对刘备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礼贤下士,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合适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天下有谁不欢迎将军您呢?功业就可能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豁然开朗,觉得诸葛亮真乃旷世奇才,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得遇良主,遂出山辅佐刘备。

……

[北伐挥泪斩马谡]街亭战中,王平劝阻了马谡,在马谡大败而逃时,又收留了马谡手下的散兵,减少了蜀军的损失,诸葛亮因此提拔他为参军。与此同时,诸葛亮把有关责任者将军张休、李盛处死,夺了将军黄袭的兵权,赵云在另外一个战场也作战失利,由镇东将军贬为镇军将军。

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街亭的失守使他感到自己用人有误,作为军事统帅,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上表自贬三级,后主刘禅以其为后将军,行丞相事。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奖赏有功人员,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同时休整军队,厉兵讲武,等待再次出兵。

[千载谁堪伯仲间]在受刘备托孤后,诸葛亮一直对刘禅尽心尽力,做事亲力亲为,忧公如家。他在《出师表》中表明心迹,一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事必亲躬,夙夜忧虑,振兴蜀汉,统一中国,直至最后病死军中。这种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其忠心不二,效死知已,堪称中国历代忠臣吏之典范。

在历代文人笔下,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有扭转乾坤的力量,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借东风赢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八方,连宿敌司马懿也不得不叹“真乃神人也!”他的头脑里有着层出不穷的知谋计策,不管面对多么困难复杂的情况,均能应付自如,无论多么隐秘狡诈的伎俩,一眼就能识破。他远观近察,洞悉人情,精通世故,计无不中,算无遗漏,可谓人中之杰。在人们心中,他成了智慧的化身,甚至后世把他称为“智圣”。

……

《怎样阅读〈三国演义〉》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比较准确地记述了诸葛亮的历史形象。自晋至清,在此基础上撰写的21部《诸葛亮传》,比较一致地认为,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在隆中躬耕时就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立志效法管仲、乐毅,辅佐明主,成就一方霸业。他受刘备诚请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一方霸业,辅佐刘禅与吴魏鼎立一方,直至病逝于北伐前线军中,处处表现出忠以效国、勤以司职、俭以养德、慎以处事、谦以纳言、平以待人、严以责己的伟大人格。他在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而刘备身无立锥之地的局势下,为刘备谋划出一条由崛起到鼎立一方继而北伐曹操恢复汉室的宏伟战略,并一以贯之地实践这一战略。他以卓越的才能与智慧建立并不断修复与东吴的联盟,辅佐刘备占荆州取西川夺汉中建立与吴魏鼎立的一方霸业,以攻心战略平稳安抚南中并使之成为稳定且不断输出资财的后方。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非凡的治军才能,主动五次北伐曹魏,使地域小且人口少的蜀汉得以生存和发展,将偏居

一隅的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客观上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经过半生鞠躬尽瘁的努力,基本实现了他在隆中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传说故事就在蜀地和魏晋地区广为流传。东晋裴启《语林》记载了许多诸葛亮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已经开始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其中记载的“武侯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的“名士”形象,为后世诸葛亮招牌式形象的滥觞。《语林》记载的传说故事,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但这种传说奠定了以后小说、戏曲中诸葛亮外观形象的基础。隋唐时期,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增加了英灵护民、预知未来等内容。此后,传说故事内容更为丰富,涉及面更广,而中心则是预知与智慧。这一时期诸葛亮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他的具体的创造发明方面,如诸葛行锅、鸡鸣枕之类,皆神奇无比。传说故事主要集中于其故乡琅琊、湖北襄樊、四川、云南、陕西汉中等地。这些传说故事虽不系统,且多歧异,但体现了民众的喜爱趋向。

对诸葛亮智谋进行艺术的夸张和渲染,始于西晋镇南将军刘弘。西晋惠帝永兴(304~306)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李兴写了一篇《祭诸葛丞相文》。文中写道:“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这里已经为诸葛亮的才干和谋略抹上了神秘的色彩。及至唐代,诸葛亮已被称为“智将”了。宋代,苏轼作《诸葛武侯画像赞》,更是对诸葛亮的谋略大加颂扬:“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李兴、苏轼文对诸葛亮的夸张和渲染虽然还是概念化的,但“人也?神也?仙也”的赞叹,已经突出了诸葛亮的“神奇”。

宋、元时期,说唱文学形式的出现,使三国故事更加系统化、艺术化。三国故事中核心人物诸葛亮的形象,进入一个艺术加工的阶段和艺术形象的层次。在现存最早的记录说话人讲说故事的《全相平话三国志》中,诸葛亮是一个性格粗豪、足智多谋、集人与神仙于一身的平民军师形象。他在刘备集团中自出场到终结,始终担负策划与指挥的角色。《全相平话三国志》在诸葛亮形象塑造史上,是一部由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完整的重要作品。在成书于明代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中,诸葛亮是一个辅佐草头王刘备的优秀的草野军师形象。诸葛亮不能呼风唤雨,也不会神机妙算,是现实生活中有谋略的能人。说唱文学中诸葛亮这种平民军师或草莽军师的形象,是民间传说的集成和提高,但其中明显折射出创作主体及人民群众的喜爱趋向和心理诉求。

元明清时期,是杂剧传奇剧目争芳斗艳的时代。杂剧传奇剧目涵盖了诸葛亮从出山辅佐刘备到五丈原病逝的每一个历史断面,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进入了自觉的文学创作阶段。杂剧传奇中的诸葛亮形象,是一个完全神化了的人物。在杂剧传奇中,诸葛亮完全是羽士装扮,与当时舞台上道士神仙的装束相近。在剧情中诸葛亮展现的才华,都是预知未来,每战必胜。总之,杂剧传奇中的诸葛亮既能未卜先知,料敌如神,且会道家法术,周瑜、曹操根本不是其对手,诸葛亮视他们如无物;而孙权阵营中鲁肃诸将、曹操阵营中杨修诸人,亦都由衷赞美诸葛亮的才智。从整体上说,诸葛亮在杂剧传奇中是充满活力与锐气的不可战胜的军师形象,这一形象是宋元说唱文学中诸葛亮军师形象的延伸、丰满和提高。

明刊本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据史实而敷演成篇的小说。在《演义》中,作者对《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形象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删除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之类的神异描写,使诸葛亮形象复归于“人”,是一个本领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在政治谋略方面,《演义》写诸葛亮的“隆中对”、智激孙权,基本上是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加以叙述,并无多少夸张。在军事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空城计等事,尽管颇多虚构,但要么早有野史传闻或《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作基础,要么是对史实的移植与重构,即使纯属虚构,也编排有度,大致符合情理。这样的智谋,虽有传奇色彩,却并非神怪故事;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

雄的期待。这与全书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是一致的。诸葛亮从北伐开始直到病逝军中,虽然仍是奇策不断,数败曹魏大将曹真、司马懿,但失去了蜀汉建国前那种乐观、昂扬的朝气,染上了悲剧气氛,这使诸葛亮形象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清朝初年,毛宗岗父子对明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评改。毛氏父子推崇诸葛亮,称之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为了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及儒家理想,毛氏父子从改与评两个方面作了大量加工。第一是改,即通过细节修改和文字增删,进一步突出诸葛亮“万古罕有其匹”的儒家贤相形象。罗贯中所写的诸葛亮对于处理人伦关系的某些言行,有时与儒家礼教或相抵牾。毛改本的结果,使诸葛亮形象不致与封建伦理道德相违背。明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的诸葛亮行事带有某些奸诈的特点。毛氏父子认为这种诡计多端的欺诈行径,大大损害了诸葛亮光明磊落、开诚布公的完美形象,也不符合历史真实,是“冤古人太甚”,在文字修改时全都删去。第二是评,即通过评论将诸葛亮定格为“绝代奇才”。明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已是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物,毛氏父子仅通过少量文字修改和大量评说来推崇其为“绝代奇才”。至于对诸葛亮及刘备阵营的一些失误,毛氏父子首先为其找出客观原因或归于天命,为诸葛亮解脱。其次,认为蜀军某些重大挫折与损失,是由于诸葛亮本人不在现场所致。再次,对于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某些失误,毛氏父子却归之于天命。毛评本《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虽以历史人物诸葛亮为原型,但已有了很大的变异,比历史原型更高大,更美好,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成为中外人民共同景仰的不朽形象。

……

《一本书读懂三国》之“贤相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唐代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由衷赞叹。诸葛亮正是以其非凡的政治、军事等才能,成为我国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明星之一。

诸葛亮高瞻远瞩、料敌如神的政治和军事智慧久为我国人民津津乐道。刘备在没有诸葛亮之前,惶惶如丧家之犬,完全是一个奔窜求存的角色。通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之后,从此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指明刘备成就霸业的发展方向。所谓一言而定三分国,堪称历史奇才。在决定三国割据的赤壁大战后,更帮助刘备兵不血刃地占领荆州,表现出诸葛亮料敌如神的军事艺术。刘备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曹操和孙权面前,偏霸西蜀,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不能不说凝聚着诸葛亮的智慧和功劳。

……

应该说,诸葛亮为蜀国的建立出谋划策,贡献很大。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命于内忧外患的危难之际,以丞相、武乡侯,兼任益州牧。由于刘禅庸碌无为,不谙政事,蜀国事无大小,全由诸葛亮决断定夺。正如刘禅所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一人撑起了蜀汉的政局,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为蜀汉与吴国的政治联盟;他出兵南中,七擒孟获,以极大的耐心安抚夷越,稳定蜀汉统治的后方;他努力平衡益州大族和刘备旧臣之间的政治权力,以严格法令,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更为感人的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五伐中原,为了自己对刘备和政治承诺和蜀国的根本利益而竭尽心力,最后为国捐躯,命丧五丈原,赢得了时人的高度赞赏。

《三国的那些人与事》之“诸葛亮:善于识人善于用人”

诸葛亮重用之人,以德为首,德才兼备,这与他个人风格有关。诸葛亮本人就是个德隆才高的大贤人,未出茅庐已预见天下三分,为刘备制订正确的战备决策;为图中原,统一中国,他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具有如此崇高风格,是由于公而忘私,不谋私利;他病危时自表后主说:“臣家有桑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铙。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不别治生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

《说三道四》之“丞相祠堂何处寻”

诸葛亮最光辉处,莫过过舌战群儒,挫败东吴投降派,促成吴、蜀结明。在赤壁鏖战中,以少击多,以弱击强,打退曹操八十三万人马,终于出现了他所期盼的止鼎足三分的局面。这下场论战,可以说是他隆中决策的一次辉实践。要不是诸葛亮说动孙权,与曹操决战,刘备就只有南奔苍梧,投靠吴巨,最后也就成为草寇罢了。所以从建安十二年,他走出南阳,跟着刘备新野撤退,江陵逃窜,颠沛险难,势逼事危,几无立足之地。直到赤壁之战,刘备才感觉诸葛亮的重要性,从那时起,便奠定他的丞相位置。孔明到东吴,一个劲地用激战法和拼命做反面文章,这也是在做无本生意。若是他有地盘,有实力,你不打我打,就不用这样鼓吹了。但诸葛亮吃透了东吴,在孙坚退守江东以来,已历三世,一直游离于中原的纷争消耗之外,养精蓄锐,羽毛丰满,这是他们不甘心屈服于曹操的主要方面。加之孙权自建安五年接手政权,至此也有七、八年的治国安邦的经验,他当然不愿拱手把江山送与曹操。所以孔明对这些不甘心认输的对手,此法自然会奏效的。东吴虽主和者多,但皆是书生议论,其实,诸葛亮明白,与群儒舌战,不过是和站在幕后的旁听者舌战,这个旁听者就是孙权,因为谋士所说所想,也正是孙权徘徊在降、战之间所思所虑的。所以,难倒这班东吴谋士,也就等于巩固了孙权的主战之心。这番政策大辩论的实际意义,也不在此。虽然诸葛亮三寸之舌,功不可没,但若无鲁肃对孙权的人皆可降独孙权不可降的一席话;若无主战派周瑜举足轻重的份量;若无从内心里不甘向曹操俯首称臣的孙权决断,舌战也就是舌战罢了……刘备若非诸葛亮,新野、樊城一败,走投苍梧吴巨,也就穷途末路了。所以,相之举足轻重,由此可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他的超人才智,治理能力,远见卓识,应变才干,构成了贤与能的高度统一。

……

《三国史》

主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以上记述即历史上有名的刘备托孤。刘备对诸葛亮的寥寥数语,表达了他对亮的倚重和信任。一个饱经世态的国君,面对着自己明智不足的嗣子,并不是教给他用各种极术,保住皇位,而只嘱咐他像儿子对父亲那样听从老丞相的指引,以免不辨忠奸,危及大业。假若儿子不能继承堂构,与其把国事弄坏、社稷丧掉,还不如把皇位让给“功德盖世”的老丞相好呢!这种语言应是出自刘备的内心深处,不仅表达了备的意向和情款,而且也是可以令人理解的最好的处置办法。而诸葛亮在答话中所表现的忠贞无二、以死相报的口吻,同他以后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伐魏事迹,前后掩映,令人感觉到他们君臣真是如同乳水交融、珠联璧合。非此君不能得此臣,非此臣不能答此君。这样的“君臣际会”,怎能不得到人们的同情与赞扬呢?无怪乎陈寿说这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资治通鉴》的注者胡三省也认为:“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刘备)之明白洞达者”。赵翼亦盛赞刘备托孤之语云:“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在这种罕见的君臣关系中,人们对诸葛亮的歌颂已达到极高的程度,可是对刘备的托孤,人们还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评价。甚至还有个别人认为刘备托孤之语只是一种权术,这种看法未免流于狭隘和猜度了。

刘备在军事上,诚然不具有第一流的韬略,他之所以能有三分基业和长期受到人们喜爱,还是因他善于用人和俱有较佳的作风。“三顾草庐”和“永安托孤”,就是以上两个优点加在一起的表现。刘备的用人待士,前面已提到一些事实。总起来看,刘备的用人有以下的长处与特点:刘备比较能知人,善于发现人才。例如庞统、邓芝、马忠等都因与备谈话而受到赏识。备与马忠仅谈过一次话,就给尚书令刘巴说:“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世不乏贤”这句话,看来简单,但非善于知人者是不能道出的。那些庸碌或多疑的君主就经常感叹无才可用,或用而疑之。刘备临死时,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

是亮不以为然,后来亮初次伐魏,即用马谡为先锋,结果招致了街亭之败。说明刘备在知人方面,确实有高明之处。

刘备不只善于发现部属的才能,对于人的品性也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例如当备被曹操击溃于当阳时,有人言赵云已北去投降曹操,备立即以手戟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不久,赵云果然抱着备幼子阿斗(即后主刘禅)回来了。又如刘备领益州牧后,有人诬告李恢谋反,刘备立即“明其不然”。后备更提升恢为庲降都督。李恢在南中终于立下了很大功勋。

刘备对部属往往能体贴照顾,全其孝道。例如当备投靠公孙瓒时,渔阳郡人田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后备为豫州刺史,田豫因母老,求归故里,备涕位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又如刘备在新野时,得徐庶而器之。徐庶后跟随刘备南逃,为曹操所追破,庶母被俘,庶因此向备请求到曹操那边去,刘备体谅其母子深情,还是忍痛割爱,令庶归北。

刘备用人注重德才兼备。备进取刘璋时,梓潼县令王连守城不降,备“义之,不强偪也”。及刘璋投降,备对王连甚为重用。备对忠孝卓著而早死的将领霍峻甚为悼惜,曾“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刘备同其部属的关系,比曹操、孙权更加诚恳和互谅。刘备个人的作风也较检点。赵翼言:“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刘备在对待部属、百姓上,未见有屠城与灭人三族之事。至于曹操、孙权乃至司马懿均不能免此。如前所述,在赤壁战前,曹操已据有中夏,孙权亦有江东,而刘备则“众寡无立锥之地”。假若不是刘备在用人与作风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恐怕是不能成就其三分基业的。故我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刘备是以用人和作风定三分的。

刘备在历代帝王中,俱有显著的特色。他之所以为后人熟知并有较佳印象,并非由于偶然因素。他的军事才略虽不突出,但在用人待士方面,在历代帝王中是罕见的,对后世亦俱有广泛而有益的影响。

………

刘备在时,常外出征战,诸葛亮镇守成都,代行政事。备死后,刘禅继立,更“事无巨细,亮皆专之”。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因此,蜀汉的政治,实以诸葛亮的措施为依归。我们现把诸葛亮治蜀的政策与措施叙述于下:益州在刘焉刘璋父子统治时期,不但外来地主与土著地主之间的矛盾未能得到解决;就是刘璋本人和他的高级官员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刘璋既没有充分的力量节制骄恣的诸将,也没有能力选拔或重用优秀人才。因此他手下有才干的官员如张松、法正等便策划迎接刘备入蜀。这种情况,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所说:“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刘备既利用刘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夺取了益州,他对于刘璋的旧部,便不能不有一个较好的安排。

………

诸葛亮的用人,还是以其本人及蜀汉政权为中心,而不容许部下有结党成派之事。土著地主在本地总是容易养成党派势力,因此,诸葛亮对土著地主虽注意擢用,但对他本人的继承者始终只从外来地主中培养。不仅籍隶荆楚的蒋琬、费禕因他的授意而相继辅政,就是降将涼州人姜维,也因为受到他的培植而成为蜀汉政权的最后支撑者。这虽因他们有相当的才干,同时也因他们是外来人,在益州没有什么亲党关系的缘故。不过,诸葛亮对益州土著地主的团结和重用,还是超过了以前的统治者。从两汉以来,在政治上一直受着歧视的益州人,对于诸葛亮之向他们开放政权,是乐于拥护的。诸葛亮连年北伐,向益州征兵要粮,未见有土著地主的反对,在军事前线,还得到他们的积极参加,这是与诸葛亮笼络土著地主、缓和客主矛盾政策的成功分不开的。

刘璋时代,对益州地方豪强无法控制,只得纵容。诸葛亮辅政,则厉行法治,他说: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思,文法羁摩,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今吾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

著。

诸葛亮对待豪强的政策,主要是赏罚分明,用罚以限制他们的为恶,用赏来给他们开辟政治上的出路。只要他们肯忠实地为蜀汉政权服务,便可以获得官爵禄位。因此诸葛亮的法治政策,不但收到了限制豪强的效果,也取得了利用豪强的成绩。同时也使蜀汉在政治上呈现了某种程度的清明。陈寿称亮之治蜀:

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说法,实际上都未免形容过甚。因为在地主阶级统治的封建时代,要想把政治搞得这样公平合理,是不可能的事,如法正随意杀人,李严所在营私,诸葛亮都曾加以纵容。不过,诸葛亮对于官吏豪强的控制总是比较严格,为政也比较公平一些,这对人民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

另外,诸葛亮所施行的裁减官职、简化机构的措施,对于减轻人民的负担来说,也有些好处。

诸葛亮治蜀是刑法和德化并用。他能够以身作则。他的品质作风同他的能力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第一,亮工作勤谨,如《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又《三国志》卷45《杨戏传》注引《襄阳记》载亮主簿杨颙称亮“自校簿书,流汗终日”。诸葛亮处理政务这样勤谨细致,一则可以使部属不易作弊和玩忽职守;二则可以了解下情,及时而较好地处理政务。第二,持身廉洁,如《亮传》言:“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第三,作风公正,《三国志》卷43《张裔传》:“裔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又《亮传》注引《亮集》:“亮与兄谨书日:‘乔(瑾次子,出继于亮)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第四,不受谄谀,如《三国志》卷40《李严传》注引《亮集》: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亮答书曰:“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宠秦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第五,虚心纳谏,如《三国志》卷39《董和传》载: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复,旷阙损矣。违复而得中,犹弃弊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啓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诸如以上的品质作风,无疑在政治上产生了极其良好的作用和影响。蜀汉的政治,在诸葛亮的统治下,不但较刘璋时代大有起色,就是与同时的魏、吴两国相比较,也要好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吴臣张温使蜀回去以后,曾赞美蜀政,以致引起了孙权的忌恨。当时魏国有才智的大臣刘晔、贾诩也说诸葛亮善治国。陈寿在《亮传》反复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政绩,说得好似尽善尽妥,而陈寿对魏、吴两国的统治者则未有若此称述。诸葛亮死后,蜀汉的人民思念他,几十年不曾稍减,陈寿、袁准都说如西周人民之思念召公,可见诸葛亮之受人歌颂,在当时已经达到如是高度,若不是亮的政治措施能够符合人们的某些愿望和利益,岂能如此?至于诸葛亮在经济方面,也有很多重要成绩,此将在论述蜀国经济时再谈。

总之,诸葛亮德才兼备,其治蜀政绩是历史上罕见的。他的为政行事,固然也是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对蜀国人民也有一定程度的益处,有些地方还可供后世借鉴。所以我们说:诸葛亮确实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

《诸葛亮学习方法不墨守成章》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玡阳都人。早年隐居襄阳隆中时,刘备三顾茅庐,他在著名的《隆中对》中,提出了进取荆、益,和孙拒曹,积蓄力量,以图恢复汉室的建议,表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华。在他的辅佐下,刘备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他在任蜀汉丞相时,内澄政治,发展生产,选贤与能,赏罚必信;外统军事,南服孟获,北出祁山。他对西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尤其是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但感动激励了封建时代中许多报国忠君的志士们,即使今天,我们又何尝不应以此自勉、尽瘁于人民的事业呢!

诸葛亮由“躬耕陇亩”的“布衣”,一举登上当时风云变幻、群雄角逐的政治舞台,发挥了他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他的才力智慧从何而来?这和他在青少年时经历了长期的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人生道路,在极艰辛的生活磨炼中,立定大志,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那么,东汉的阳都现在是哪里呢?对此过去多有附会。有的说是临沂的诸葛城,有的说是葛沟,还有的说是沂水的诸葛寨。现据史料记载与实地考证,较一致地认为阳都在今沂南县,今沂南县砖埠公社东汶河与沂河交汇处的前、后黄疃一带,仍有古阳都城遗址。遗址东面紧靠沂河,河岸有一段露出土面、厚石砌成的古城墙基。遗址北临东汶河,河岸上也有一段约1500米的故城基址。在古城遗址附近还发现了汉墓、汉画刻石以及石器、铜器等文物。

阳都诸葛在东汉时是一个世代官宦的士族门第,但到了诸葛亮出生后,由于种种变故,他的这一支族已经破落。他的父亲诸葛珪,只仕至泰山郡丞(郡太守的助手),便因触犯上官解职归乡。诸葛亮幼年,父母相继故去,他和哥哥、姐姐、弟弟的生活陷入了艰难的境地。诸葛亮十四岁时不得不南下投奔叔叔诸葛玄。这时正值豫章(今南昌)太守周术病死,袁术表奏诸葛玄继任,但不久这个职位便被别人夺了去。诸葛玄不得不带着全家和诸葛亮姐弟往荆州另投刘表。这时只有诸葛瑾年事稍长,到孙权那里谋事去了。

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又在愤懑中离开人世。十七岁的诸葛亮,不得不远在异乡挑起生活的重担。他和姐姐、弟弟,寄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村,自己搭起茅舍,“躬耕陇亩”,维持着清贫的生活。

诸葛亮在隆中度过了十个寒暑,这十年中,他白天“田家作苦”,夜间秉烛攻读。他除了学习儒家的经典外,还博览战国时的申、商、韩以及兵、农、阴阳各家典籍,凡是能借到的,他无不精读深思。

他的学习方法不墨守成章,既不同当时东汉“今文家”的空谈微言大义,也不像“古文家”那样死钻训诂,更不像“辞赋家”那样寻章摘句,而是把前人留下的浩瀚知识,结合时势,总结出安邦治国的道理。他解除疲劳的方法,常是抱膝高歌《梁父吟》一首,显示出他在艰辛生活中的坦荡胸怀。

在这十年中,他还寻师求友,拜识了襄阳德高望重的名士庞德公,他每次登门求教时,都是谦恭有礼。庞德公也认定诸葛亮是一位举世难得的人才,对他格外器重,有问必答,有求必教。庞德公还把诸葛亮和自己的侄子庞统分别誉为“卧龙”,“风雏”,又为儿子庞山民聘娶诸葛亮的姐姐为妻室,结成姻亲。这时,诸葛亮还结识了从中原寄寓襄阳的徐元直(庶)、石广元(韬)、孟公威(建)、崔州平诸名士,时常聚会,纵谈古今,评论局势,各抒怀抱。

诸葛亮二十岁时,还未成家立室,他看不惯那些贪图享受追求美女的世俗之举。友人每每提及,他总是微微一笑道:“亮生平求一志同道合者作终身伴侣足矣。”此时沔南名士黄承彦有一女儿,其貌不扬,而天资聪颖,知识渊博,品性贤淑,有才女之名。当黄承彦示意愿招诸葛亮为婿时,他欣然应诺。当时虽有一些人嘲讽,但诸葛亮安然对之,夫妻和睦,终身不悔。后来诸葛亮的军政建树,也是与这位贤内助分不开的。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人生道路上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求得了二

十七岁的诸葛亮。隆中一“对”,鼎足三分,开创了三国对峙的四十余年历史。就连当时敌对的魏、吴,对他都不得不叹为“天下奇才”!

诸葛亮一生清廉自持。刘备初得成都,对诸葛亮以及其他勋功将领,都颁给了极丰厚的金、银、锦帛和田宅的赏赐。诸葛亮以丞相之尊,掌权二十余年,却从不聚敛,自奉俭约,家无珠玉,给子孙留下的仅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还不到原来刘备赏赐的数字)。这在当时是少见的,一千余年来始终受到人们的敬仰。诗人颂他是“诸葛大名垂宇宙”“万里云霄一羽毛”“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对这些,他确是当之无愧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大学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儒家形象及现实意义 学号: 2008542031 姓名:边挞琪 年级:大学本科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魏红艳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13日

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设计)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I 前言 . (1) 一、儒家思想内涵 (2) 二、诸葛亮的儒家形象 (3) (一)仁者 (3) 1.以德服人3 2.推行“仁政”3 (二)忠臣 (4) 1.忠臣世家5 2.忠于君主5 (三)义士 (5) (四)智者 (5) 1.博学多能5 2.巧用心术6 3.善于用兵7 三、诸葛亮形象的现实意义 (8) (一)诸葛亮形象对当代人的影响 (8) (二)诸葛亮形象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8) 1.仁爱的力量8 2.忠义的力量9 3.计划的力量9 4.学习的力量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后记 (14)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研究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一、前言部分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曹操)、蜀(刘备,诸葛亮)、吴(孙权)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魏的替代者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一统。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2) 一、超神化的描写 (2) (一)杰出的政治家 (2) (二)聪慧的智者 (3) (三)忠义的典范 (4) 二、白璧微瑕 (5) (一)军事上的失误 (5) (二)用人上的失察 (5) (三)诚信的缺失 (6) 三、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性命运 (7) (一)弃隐入仕的抉择 (7) (二)壮志难酬的无奈 (7) (三)鞠躬尽瘁的付出 (8) 四、大量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 (8) (一)艺术夸张的方法 (8) (二)衬托的艺术手法 (9) (三)细节与性格相互交融 (9) 注释 (11) 参考书目 (12)

论文内容提要 内容摘要: 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一个光照全书的人物形象。自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以来,对其评价与关注,便多局限于书中对其神化的一面,认为他是一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完美人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聪慧的智者、忠义的典范。其实,《三国演义》在超神化塑造诸葛亮的优点的同时,也刻画了其人性化的缺点。同时,《三国演义》还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诸葛亮悲剧性的命运。而大量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也充分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因此,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才会更加丰满真实,更为深入人心。我从四个方面,对《三国演义》一书塑造诸葛亮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简略概括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艺术形象多重性悲剧

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 作为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其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等。而这里面,诸葛亮可以说是最为家喻户晓、最具“人气”,也是罗贯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了。童谣中“曹操胡子兵马多,抵不上孔明一只脚(此处为方言,音juē)”,便可见其“知名度”。纵观《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的内容,其中涉及诸葛亮的篇幅,自第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至第一百一十六回“武侯显圣定军山”,有80回之多。一部《三国演义》,近乎写成了《诸葛亮传》。 自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以来,对其评价与关注,便多局限于书中对其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一面的刻画。如:毛宗岗称“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谓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1)。康熙皇帝赞美诸葛亮说“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2)。但是,性格是具有二重性的,“人世间纯粹的‘完美’与纯粹‘缺陷’的性格并不存在。真实的性格,美而有魅力的性格常常是在美丑,善恶矛盾统一的联系之中”(3)。就《三国演义》一书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来看,窃以为,全书在超神化描写诸葛亮的优点的同时,也刻画了其人性化的缺点,揭示了其悲剧性的命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是因为书中如此刻画,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才会更加丰满真实,更为深入人心,引得无数文人志士扼腕叹息。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作粗浅的探讨。 一、超神化的描写:杰出的政治家、聪慧的智者、忠义的典范 (一)杰出的政治家 1、在政治理想上,诸葛亮展现了其远大的胸襟和志向。隐居隆中时,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且“每自比管仲、乐毅。”(4)他在草庐中便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分析合情入理,以及他早已做好的西蜀五十四州图,都充分说明了他是一个“斡旋天地之手,匡扶宇宙之机,上可仰瞻天文,下可俯察于地理,中可流泽于

浅谈《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专业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范文

浅谈《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并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尤其在是塑造人物形象上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作者在全书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各有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周瑜等等,这些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在作者的笔下,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智慧、忠贞贤相的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是政治理想的完美化身。在他身上作者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做出了最大努力并高度发挥其独创性来塑造其艺术形象,将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也充分表现了作者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作者是如何塑造诸葛亮的艺术形象的?本文将对《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作粗浅的探讨。 一、精心设计诸葛亮的出场 一个人物出场写得好,不仅可以使形象先声夺人,而且能为人物在作品中占据其应有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三国演义》中心人物之一的诸葛亮登场,作者别有用心,从人物登场的局势、氛围、时机、环境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构思,颇劳神思。可以说,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从其登场之初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状态和形象。对于其他文人或谋士登场,或靠别人举荐,或毛遂自荐,而诸葛亮的登场在魏、蜀、吴的纷争中是一个历史转折。作者先以三十四回的篇幅,尽力渲染一种“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的局面,然后让刘备跃马檀溪,惊魂未定之际,汉室江山频临灭亡之时出场,以显示诸葛亮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伟力。 但是,在“刘备跃马檀溪,路遇水镜先生,司马徽(水镜先生)见诸葛亮,刘备访诸葛亮,诸葛亮登场”这条情节的主线上,作者也没有轻易让诸葛亮直接与读者见面,而是打开缺口,扩展回旋之地,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刘、关、张等为创立基业而作不懈的斗争,却始终东投西靠立不住脚,扎不住根。水镜先生指出其根本原因是刘备“左右不得其人耳”,缺“经论济世之材”,遂指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是极需“奇才的”, 而“伏龙、凤雏何人也?”这一急问,作者又使情节波澜迭起,把矛盾的解决倒向边缘,至此,本来荐诸葛亮的情节即可告成,诸葛亮即可登场。但作者揽住文势,首先登场的是徐庶而不是诸葛亮。徐庶和司马徽这两个人物只是作者手中的两支彩笔,专门用来为诸葛亮的形象增光添色的。作者安排这两个人物出场,并以他们作为虚写手段,作用就是介绍诸葛亮,作为诸葛亮的陪衬。请看他们是如何介绍诸葛亮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名:** 指导教师:**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9级 层次:业余专升本 学习中心:贵州盘县 完成时间:2013年10月27 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摘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体恤人民,以积极的态度为建立蜀汉霸业奋斗终生,深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尽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缺失并存,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智慧永远吸引着后人,指引着后人。 [关键词]诸葛亮核心人物儒学之士优缺并存激励后人 一、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 《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人中之龙、儒家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化身诸葛亮,是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至始至终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他的高风亮节,矢志不悔的高雅品质;他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才谋略,忠贞不二,造福蜀汉百姓的高尚情操,将永远启示和激励着后人,他是《三国演义》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 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优点 〈一〉知识分子的化身,积极入世的儒学之士 诸葛亮是一个关心时事,积极入世的勤学上进的儒学之士。中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影响,大多怀着积极入世的心态,想要有一番作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千百年来,那些儒士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报效国家,更希望能够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实现辅佐君王的梦想。诸葛亮亦如此,隐居襄阳,博览群书,并且广交名士,谈古论今,谈论天下大事,为日后走上仕途做积极准备。诸葛亮隐居隆中,常常拿自己和乐毅、管仲相比,暗示建功立业才是他真正的价值观。诸葛亮长期隐居,积极准备,为他日后大展宏图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与刘备在隆中的谈话,便体现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他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分析透彻,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在隆中为刘备制定了一套日后称霸天下的战略步骤,经过验证和证实,这是唯一的、正确的战略步骤。诸葛亮二十七岁时被刘备真诚打动,出山竭力辅佐刘备,开始了他忙碌、奔波的政治生涯。他做事兢兢业业,凭借自己过人的才智为蜀汉臣民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出将入相,衷心辅佐刘备父子;为复兴汉室,成就蜀汉霸业,他立法施度,选贤与能,务农植谷,发展生产,联吴抗魏,南征和夷,六出祁山,直到病逝于伐魏前线五丈原。诸葛亮奋斗了一生,他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为了成就蜀汉霸业,耗尽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二〉忠实诚信,尽忠蜀汉统一大业 受儒家思想熏陶,诸葛亮具备至诚至善的道德品质,对蜀汉事业一心一意,对刘氏父子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成就蜀汉大业是诸葛亮一生的奋斗目标。在辅佐刘备的整个过程中,诸葛亮竭尽全力忠于蜀汉政权。他从走出隆中开始,占荆州、攻长沙、克南郡、取西川,帮助刘备在成都称帝,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刘备听取张松之言,与庞统攻取西川之时,留军师孔明留守荆州,对诸葛亮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诸葛亮感恩戴德,安心治理荆州,为刘备夺取西川排除了后顾之忧。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竭尽全力安定民生,发展生产,为统一中原做积极准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他对刘备忠贞不二。在他的思想中,作为一名儒家知识分子,可以辅佐帝王,为“王者师”,但绝对不可以篡位为王。“叩头流血”足以见其忠诚之极。在刘备逝世之后,诸葛亮对幼主刘禅一如既往地忠诚。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六出祁山,竭尽全力帮助刘禅完成统一大业。在孔明病逝之前,作者借一小卒说出了孔明为蜀汉事业用心之至:“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阅览。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诸葛亮赤胆忠心,受到世人的敬仰。在他去世前夕,作者饱含深情的写到:“孔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几乎处于神化状态,在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有勇有谋、运筹帷幄,还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呼风唤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相似,都是作者通过一个角色来表达文化思想的引子,作者对诸葛亮的形象理解通过整本书表达出来,但我们想要得到更深的理解就必须全面分析文本中的形象,掌握作者的深刻意图,理解更多的思想智慧。 一、忠诚的代表 《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书中近半文字都涉及诸葛亮,仅诸葛亮个人描写就有三十多回,占到全书的1/4,我们可以看到全书虽然人物众多,但是对于诸葛亮的人物描写却非常多,描绘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诸葛亮,一个始终如一的忠臣代表。诸葛亮身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忠诚,忠心君主、忠心国家。忠君体现在诸葛亮对刘备的追随上,诸葛亮的代表作《隆中对》,其中体现最多的便是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多年来始终如一、不离不弃,体现出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刘备善待诸葛亮,三顾茅庐才请得其出山,诸葛亮亦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在刘备死后又尽心辅佐刘禅,白帝托孤后,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费心费力地辅佐刘禅,把自己的一生贡献在国事上,北伐之前还竭尽全力地嘱托刘禅要处理好国事。《出师表》一文中把蜀国的治理之道和臣子的任用描写得非常详细,并一直劝诫刘禅不要妄自菲薄,做事一定要依法依理而行、内外统一,希望可以壮大蜀国,完成刘备的遗愿。不论发生什么事,诸葛亮始终坚持的都是最初跟随刘备的初心——匡扶汉室。诸葛亮之所以肯出山帮助刘备,笔者认为他有一个目标——匡扶汉室,而且一辈子都为这个目标而奔走。为了完成匡扶汉室的愿望,他一生竭尽全力、视死如归,诸葛亮一直都把自己的生死放在蜀国的安危之后,为蜀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刘备在世时,无论发生任何事,诸葛亮都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为他出谋划策;刘备死后又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一直把匡复汉室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而坚持,即便是最后病逝于五丈原,他也是死在了战场上,为自己的目标而牺牲。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他几次北上伐魏,诸葛亮的忠心被世人所看到,为世人所敬佩。后世写出许多关于诸葛亮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形象描写是最为深刻的,他被描绘成了一位智谋过人、博古通今、严谨治军、涵养德行的辅国良才。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进行解读。 第一,诸葛亮的才学超群,智计无双。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表现出的智谋和才气是无人可比的。他广泛涉猎神仙道士、史 书经典,是当时的博学大才子,与汉代阮籍、杨修齐名。诸葛亮 的才华不仅仅只是博学多闻,更是体现在了治国方略和军事谋略上。他曾留下名言“人算不如天算”,他主张依靠天时地利和人和 的优势来决定战争的胜负,而不是光凭人力而战。 第二,诸葛亮是一位极为严谨治军的将领。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主持军务极有条理和严谨性。他强调备足军粮、精心筹划 作战计划,并对军队的训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确保将士们的素 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另外,他在管理军队时,更是关爱部下, 善待士兵,深得军队的爱戴和信任。 第三,诸葛亮是一位“仁者之师”。他在《三国演义》的形象中 不仅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学和严谨的治军才干,更是以温和、仁爱、

严谨的态度获得了众人的尊重。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推崇仁道,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并常被战友赞誉为“百姓之父”。 第四,诸葛亮的形象还体现出了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精神价值。他的德行和修养是中国道德思想的体现,敦睦周围现代世界,在 矛盾重重的沉浸校园深造。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理想典 范和正义代表,他不仅是一个谋士、将领,更是一个父亲、老师 和慈善家,他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仁爱之道。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 个杰出人物的全面形象。其才学超群、智计无双、治军严谨、仁 者之师,以及精神道德至高无上的品行,使得他不仅成为中国乃 至世界文化的高度代表,也为后世人们树立了伟大的精神楷模。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摘要: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 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作品诞生以来他一直为广大群众所传颂 和喜爱。诸葛亮为什么如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多年来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本文从其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卓越的 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人物形 象进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提供借鉴。 关键词:品质情操才能抱负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以其宏大磅礴的历史 布局,纷繁复杂的人物角色,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 四大名著之一。在这本令人百读不厌的名著中,诸葛亮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神鬼莫测的谋略智慧,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如白居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1],陆游的“出师 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2]等等。诸葛亮为什么如此深受广大群 众喜爱,多年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他其卓越的军事、政治、外 交才能,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胸怀远大的政 治抱负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一、谦虚谨慎,严于责已的 优秀品质 国家的强大,必须具有健全的法令和制度,也要靠执政者的仁政,在 诸葛亮身上可以说两者都具备,做为统治者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具有谦虚、 谨慎,严于责已的优秀品质。我们以博望坡初用兵为例:曹操差夏候率兵 十万,杀奔新野,为解新野之急,诸葛亮第一件事并不是如何调兵,而是

如何用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3]。由于剑印的确立,才使关、张二将用心,才赢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诸葛亮不恃才自傲,为维护汉室 天下,他做到对内实行法制,赏罚严明,对犯法人不管其地位高低,功劳 大小和自己关系亲疏都要依法惩治。李严是蜀国重臣之一,他在一次督运 粮草、器械中误了期限,为了逃脱罪责,竟假传皇上诏令命诸葛亮退兵, 诸葛亮了解李严为一已之故废国家大事,立即予以严厉处分,而李严的独 生子李丰有才能,他又任命李丰为长史。诸葛亮之所以法度严明,还在于 他的以身作则。马谡做为一个军事要重员,在街亭之战中,由于居功自傲,不听王平劝告,失去了战略要地街亭,导致进取中原计划的破灭,针对此事,诸葛亮并没因马谡是重臣,又与自己私交甚密而废军法,最终挥泪斩 死马谡。用孔明的话说:昔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令当斩之,而他的哭也体现出了 他对汉室的忠贞,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 在白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已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4]而诸葛亮对此 次战争的失误,不是只追究他人的责任了事,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他意 识到这次战争的计划失误,是用人不当,为能使军法严明,他自作表文, 令蒋琬申奏君主,请自贬承相之职。诸葛亮还知人善用,推举有才有志的 人出来为官,那怕是敌方阵营中的人才,他也要千方百计收他归顺,象老 黄忠、魏延,最令人称颂的是计收姜维这个有智之士,都显示出他的过人 之处。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将相能做到这一步十分难能可贵,这也是他被 人们广为传颂的原因之一。二、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安排了退敌之策,当君主刘禅面见诸葛亮时,他正笑谈先帝以階下付 托与臣,臣安敢旦夕怠慢。成都众官,皆不晓兵法之妙,贵在使人不测, 岂可泄漏于人?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涉及三国-探析《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形象1

探析《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形象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他成功地刻画出了诸葛亮的这一彪炳千古的文学形象《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但是一位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治国奇才,还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之士,深得人们的喜爱。就《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文学形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文学形象;治国奇才

前言 (1) 一、诸葛亮生平 (1) 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2) (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 (二)善于言辞谈吐潇洒 (2) (三)严于律己克勤克俭 (2) 三、《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性格特征 (3) (一)‘刚毅’‚勇猛‛的表率 (3) (二)‚才智‛的化身 (3) (三)‚忠贞’‚真诚‛的典范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让罗贯中竭尽心血和才华,采用大量笔墨进行刻画,使这一人物不但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人物中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并因此形成了这一丰富复杂的文学形象,对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性格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诸葛亮这一成功的文学形象也被认为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是整部小说的灵魂所在,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三国演义》去掉诸葛亮这一形象,那么《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吗?可见诸葛亮这一形象在《三国演义》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一、诸葛亮生平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东汉末年北方发生大乱,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四姐弟从山东辗转到了襄阳,后诸葛玄被刘表上疏推荐为豫章太守,大约一年诸葛玄被杀,从此以后诸葛亮无依无靠,开始独立生活。诸葛亮和其弟等以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来到隆中开始“躬耕陇亩”,当然诸葛亮到隆中并不是完全是为了“苟活性命”,偏偏“未有须臾忘天下事”,并勤奋读书,广结天下好友,自比管仲、乐毅,急切希望能够在未来大有一番事业。随后在建安十二年,受到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受刘备三顾茅庐之请而出山。但刘备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曾给他提出先占领荆州和益州,获取西南各民族的大力支持之后,再和孙吴联于对抗曹操,之后再想统一天下的大业的建议,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隆中对”。之后诸葛亮在跟随刘备期间,为刘备提出了许多策略以帮助刘备成就大业,如联合孙权进攻曹操,成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得到了荆州和益州两地,后又极力说服刘备称帝建立蜀国,诸葛亮任蜀国丞相。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受到刘备的遗托,全力辅佐刘后主,军国大事全部由他操劳。在诸葛亮当政期间,赏罚分明、励精图治、任人唯贤、抑制豪强,并推行了屯田政策,对民族关系进行了有力的改善[1]。在建兴十二年的时候,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南征战,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被葬在定军山,时年54岁,谥号为忠武。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论文题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 摘要:《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作品中,诸葛亮 乃是备受人们喜爱和钦佩的伟大智者。本论文旨在分析《三国演义》中诸 葛亮形象的塑造和他所具备的现实意义,深入了解他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论文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高尚品质、深思熟虑和崇高目标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他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与意义。 1.引言 1.1背景介绍:《三国演义》的影响和价值 1.2诸葛亮的重要性:历史地位和形象渗透 2.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2.1奇才之名:顶尖智者的代表 2.2智谋的施展:创造性思维与多变策略 2.3学识广博:文化底蕴的体现 3.诸葛亮的高尚品质 3.1人格魅力:诚实守信,不愿背叛 3.2公德情操:为国家民族而奉献 3.3仁心仁术:关怀百姓,智慧用于社会造福 4.诸葛亮的深思熟虑 4.1思考问题:细致入微与周详设计

4.2一步到位:目光犀利与长远规划 4.3智者风度:机智应对和处事考虑 5.诸葛亮的崇高目标 5.1国家理想:全心全意为天下人着想 5.2和平愿景:推崇人文主义,主张和解 5.3道义追求:以伟人之心助人有所成就 6.诸葛亮形象的现实意义 6.1个人及领袖力量:榜样的力量及领导者的影响 6.2教育意义:推崇知识、智慧与修养的重要性 6.3社会团结:智者的力量与合作的必要性 7.结论 7.1诸葛亮的形象及影响力的总结 7.2现实意义的提炼和发现 7.3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1.罗贯中.(2024).《三国演义》. 2.孙千毅.(2004).诸葛亮传奇. 3.鲁迅.(1976).《随感录》. 以上为论文的大致框架和分述,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调整和扩展。在论文中,可以通过引用小说中相关情节和对话,来具体分析诸葛亮形象

探析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和文化意蕴

探析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和文化意蕴 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关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的研究 (二)国外关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的研究 二、诸葛亮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一)诸葛亮的生活真实人物形象 1.历史上的诸葛亮形象 2.后人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 (二)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 1.以帝师作为切入点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①忠心耿耿,规行矩步不敢僭越 ②谦虚不因身居高位而自傲 ③继承儒家之道,以准则要求自我 ④严谨仔细,以身作则 2.以帝师作为切入点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精神修养 ①伟大的“忠”贞之士 ②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意义 (一)创作完美的诸葛亮文学形象的原因 1.诸葛亮在正史中才华洋溢 2.正史内的关于诸葛亮形象的空白 3.乱世时期的百姓希望社会安定和谐 4.作者所处时代的统治阶级的强烈需求 5.元代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 (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时代意义 1.于社会中受到压抑,希望可以实现反弹 2.对于强权担忧无比,希望能够获得世人尊重 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一)儒家道德的强烈价值观念 (二)知识分子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心理 (三)社会中所笼罩的浓郁道教色彩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摘要: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极为经典的人物形象,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代表性人物。

诸葛亮优秀的军事才能以及政治才能帮助蜀汉成功地稳固政权,罗贯中曾经在《三国演义》中打造出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儒者特征,是“忠”与“信”的代表,他的为人处世的风格以及行政方式都被儒家思想所渲染。诸葛亮在一片乱世内不再归隐,选择出山报国,拥有着仁德的君子品质。在学术界曾经有众多学者就《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作深度的探究,本文以前人的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探究作为基础,结合正史以及《三国演义》,论述笔者自身关于诸葛亮人物形象的看法,并分析诸葛亮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诸葛亮;人物形象;文化意蕴 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关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的研究 近些年来,学者和专家开始着重研究诸葛亮历史形象,在进行一系列的资料收集和归纳可以看到,对诸葛亮形象的研究成果的数目很多以及具有较高的质量。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和主题对诸葛亮的形象展开研究,使诸葛亮的形象特点越来越鲜明。大部分的研究方向如下: 第一,有关诸葛亮历史形象的文化内涵。在郭瑞林创作的《<三国演义>的文化解读》中,作者专门用一章的内容分析了诸葛亮的文化形象,他指出诸葛亮具有儒家爱国、忠诚帝王、振兴汉室、严格公正、赏罚分明和足智多谋等性格特征。罗华国在硕士论文《诸葛亮文化形象分析》中,把诸葛亮的文化含义解释为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的道德模范;清廉的政治形象。因此,作者还研究诸葛亮历史文化形象的生成的根本原因和现在具有的意义。 第二,针对诸葛亮历史风貌的复原。王霆的硕士论文《论诸葛亮的法律思想》中,根据法学的角度针对时代的北京研究诸葛亮的法学观念和其产生的价值。简慧君的硕士论文《诸葛亮文学研究》中把历史素材和文本的阅读的方式有机结合,针对诸葛亮的诗歌、文集等展开研究,解读其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三,针对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研究。熊梅在《论诸葛亮形象的智化与定型》一文中提出中国历史上的诸葛亮有两个艺术形象被广为流传,其一是上层阶级推广的儒雅的形象,其二是被其他层次的百姓喜爱的亲民形象,罗贯中把这两个形象融合在一起,没有一丝的突兀,使得诸葛亮的艺术形象维持住了两种类型。(二)国外关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的研究 法国学者Claudine Salmon(苏尔梦)(2004)曾经在《十七至二十世纪在亚洲的中国古代小说》中调查中国古代小说在越南的普及程度,从中发现越南对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普及度较高,越南的学术界中也曾经就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作出研究,这些学术界中的学者认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象征着忠义,接近人们的心魄,深受人们的喜爱。大部分学者关于诸葛亮的人物形象都给予正面的评价,然而他们普遍都以《三国演义》作为了解的载体,深入了解正史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比较少。 二、诸葛亮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一)诸葛亮的生活真实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诸葛亮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诸葛亮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是世界一流小说中成书最早的经典性作品。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可以说是极具有可读性的。本书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我国明朝伟大的文学家。 而《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它是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近一百年,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故事。全书主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为主要人物,而今天我要讲的是诸葛亮这个人物。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话三国,必先说诸葛”,这足可见诸葛亮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性。 那么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现在就让我来做个简单的人物介绍吧。 诸葛亮,蜀国丞相兼军师,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伢阳都人,善计谋,精通兵法,留心世事,常自比管仲、乐毅,自号“卧龙先生”。而小说中第一次写他外貌时,只用了二十四个字就把他、给人的印象给定格了,哪二十四个字呢?“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从这二十四个字来看,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呢? 做完人物简介,那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诸葛亮吧! 诸葛亮,自小父母双亡,于是与弟诸葛谨在叔父诸葛玄的照顾下成长。十五岁随诸葛玄到豫州,后投靠荆州刘表安家于襄阳,后来两兄弟便躬耕于南阳,过着闲人雅士的生活。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处出茅庐的第一功。诸葛亮还建议刘备联孙抗吴,并亲赴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

三国演义论文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刻画 论文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塑造出刘备、曹操、关羽、周瑜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就像央视94年版的电视机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中所唱的“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作者更是塑造了诸葛亮这样一个几乎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近千年来,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人所传颂。从躬身南阳到初出茅庐,再到白帝城托孤,从《出师表》再到五丈原,他没有任何私欲,一心只为恢复汉室,完成中华一统。笔者就从我们所熟知他志存高远、智慧超群,清正廉洁,严以律己,忠心无二,才辨无双来浅谈一下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诸葛亮志存高远智慧超群清正廉洁严以律己忠心无二才辩无双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塑造出刘备、曹操、关羽、周瑜等一个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鲜活形象,就像央视94年版的电视机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中所唱的“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作者更是塑造了诸葛亮这样一

个几乎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近千年来,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人所传颂。后世流传很多关于他的典故和歇后语,可谓是深入人心。从躬身南阳到初出茅庐,再到白帝城托孤,从《出师表》再到五丈原,他没有任何私欲,一心只为恢复汉室,完成中华一统。笔者就从我们所熟知他志存高远、智慧无双,清正廉洁,严以律己,忠心无二来浅谈一下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一、志存高远 《三国志》中《诸葛亮传》记载“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这说明诸葛亮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带着弟弟诸葛均隐居隆中(今河南南阳,一说襄樊),虽然说是隐居,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关注这天下局势,因为他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就这样一面躬耕,一面熟读兵书,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拿出的那份著名的策划案《隆中对》,就是他此前对天下形势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正确分析之后而形成的一整套战略思想。《隆中对》精辟的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并且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信和仁义打动了,于是出山辅佐刘备集团。 二、智慧超群 我们无论是读原著还是看电视剧,都被诸葛亮的智慧所佩服的五体投地。罗贯中用大量虚构的情节刻画出诸葛亮足智多谋,用兵如神。“状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 一、诸葛亮 大家都应该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的人物。没错!他就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蜀国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山东琅琊阳都人氏(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效力蜀国,有享誉“千古良相”之典范。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是忠臣的典范。在他的性格里,我们可以轻易地写出:智慧、忠诚、稳重、大肚、机敏、博学……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他的性格都很明显地渗透进去了。 首先是智慧。在《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的才能的是从两方面描写的,即正面和侧面。在三十六回合(元直走马荐诸葛)中,徐庶曾曰:“以某比之,譬就驽骈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徐庶的这句话正是作者用“未见其人而先见其才”的侧面描写诸葛亮的智慧、才智已经让人信服了。当刘备经过三顾茅庐,终于在第三次见到了诸葛亮时,诸葛亮终于开始了正面的描写,“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三十八回合定三分隆中决策)这便是有名的天下三分《隆中对》,从诸葛亮在茅庐中的见识表现出他的智慧,真是“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此后,诸葛亮正式进入角色,火烧博望(三十九回合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再烧新野(四十回合)舌战群儒(四十三回合诸葛亮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四十九回合七星坛诸葛祭风),智算华容(五十同合),三气周瑜……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了刘备打败曹操。取得了天下三分而有其一的形势。此后又是奉命入川,于定军山智激黄忠,斩杀夏侯渊,败走曹操,夺取汉中。又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可以说是将计谋、智慧用得淋漓尽致。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的“智慧”代名词了。 第二,忠诚。诸葛亮的是的出了名的。杜甫也曾言“两朝开度老臣心”。只因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将自己的一半人生都献给了刘备的复兴汉室。刘备在世之时,他开辟一土、平定南方。刘备死后,他尽力辅佐后皇,六出祁山,几度北伐魏国,最后还是操劳过度死于九丈原,后人追曰“忠武侯”,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出师表》中表现得一清二楚。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解析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解析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论文作者:张旭 准考证号:018109165018 作者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高建华 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2011 年 7月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长达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活动虽只有二十七年,但在小说中却占了一半以上的文字,即从第38回诸葛亮出场的“隆中决策”,到第104回的“丞相归天”,共有66回的篇幅,这还不包括诸葛亮出山前水镜先生对他的赞美、离世后“魏都督丧胆”的余威。这将近70回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章回是专门写诸葛亮事迹的。如此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全书中还没有第二个。因此,郑振铎曾说:“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三国演义的演化》)。小说中的诸葛亮是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集中了忠臣贤相的所有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全部胆、识、才、智。通过这样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形象,寄托着作者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本书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它是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近一百年,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故事。全书主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为主要人物,今天我分析的是诸葛亮这个人物。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话三国,必先说诸葛”,这足可见诸葛亮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性。 那么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诸葛亮一生有两个亮点,一为忠贞,二为智绝。下面我就从他忠贞、智慧、贤明等三个方面对其形象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诸葛亮是忠贞的典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是诸葛亮的主导 方面。从他的忠贞和智慧这两者来讲,他的忠贞更让 人感动。忠于蜀国的政权,忠于兴复汉室的事业,忠 于刘氏两代帝王,是忠贞无二的这样一个臣子,所以 他成为千古名相。 在东汉末年的纷纷乱世之忠,刘备为了争夺天下,认识到招揽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认识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之后,就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创立蜀汉基业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刘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如枯苗逢甘雨。”自从有了诸葛亮,刘备集团的情形就大为改观,不但有了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而且占据了荆、益两州的大片国土,建立了自已的国家,并使刘备登上了皇帝宝座,承续了汉室的大统。 诸葛亮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忠心耿耿地扶刘兴汉,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东征西讨大小数百战,终于夺得两川之地建立了基业。为了安定后方他炎夏渡泸,历尽艰险深入不毛,七擒孟获;为了北伐中原他六出祁山,百折不回。他身担军政要职,日理万机,然而他事必亲躬,日夜操劳,以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这是忠贞之士最突出的表现,最可贵的品质。 刘备虽然英明仁慈,但他却义气用事。关羽死后,他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也不顾赵云等文臣武将的阻谏,举倾国之兵伐吴,为关羽报仇,结果在彝陵惨败,全军覆没,不但严重地削弱了蜀国的军事力量,也给以后的斗争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刘备本人悔恨成疾,一病不起,演出了“白帝托孤”的悲剧。尽管刘禅昏庸得难以点化,尽管刘备当初白帝城托孤时就曾说过,如果刘禅不材,可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却从未萌生过些微野心,始终克尽人臣之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