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模型

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模型

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模型
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模型

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模型

一、经济背景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的变化。消费品的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周期越来越短,折旧越来越快。而相关调查也显示,中国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及其它耐用消费品现值已达1.30。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历经了从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移过程,消费升级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1.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的初级阶段。主要追求“三转一响”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

2.生活大为改善的电器普及阶段。始于80年代的城镇居民消费从千元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消费发展,农村从百元级向千元级,万元级消费发展,形成了以家用电器普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热潮。大约延续了十年左右,其主要标志是以排浪式消费方式在城市普及家电商品,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农村家庭。

3.高层次的享受型阶段。家电普及后,以住房、汽车为主的新的消费热潮又扑面而来,其增势出人意料。抽样调查资料表明,2002年有82.1%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60.7%的家庭购买了房改房,9.3%的家庭购买了商品房,12.1%的家庭拥有私房。

根据当前中国居民的收入状况,居民消费将逐步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将以家电在农村普及,住房、轿车、电脑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

引领消费龙头的商品首推住房。去年个人购房可望占商品房销售总数的八成以上。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居民购房意识增强,中国房地产业目前已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的上升期。

第二消费大件当推汽车,目前个人消费占了汽车销售量的七成以上。在消费方面,通信、电脑、教育、旅游都是热门领域。2001年七月底,中国移动电话业务收入超过固定电话业务收入,成为国内第一大通信业务。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06亿,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今后十余年,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以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住、行支出增加。随着世界经济贸易扩大和各国文化间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开始显现。本文就我国居民消费状况进行数量研究。

二、变量的选取和样本数据

本文主要研究1982年到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判断居民消费是否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有关。有关变量如下:

被解释变量:

Y—居民消费(单位:亿元)

解释变量:

I—国民生产总值GNP (单位:亿元)

P—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80年=100)

样本数据如下:(n=22) (数据摘自2002,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1)样本数据

三、建立模型分析

首先建立简单线性模型(初始模型)如下:

t t t t P I Y μααα+++=210

(模型1)

用俄Eviews 对样本进行OLS 估计,计算结果(屏幕)如下:

LS // Dependent Variable is Y

Date: 12-10-2004 / Time: 14:24

SMPL range: 1982 - 2003

Number of observations: 2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

R T-STAT. 2-TAIL SIG.

C 1416.1365 36

6.42131 3.922554 0.001

I 0.520154 0. 0096012 55.062157 0.000

P -11.235036 2. 865203 -3.9562135 0.001

R-squared 0.999406 Mean of dependent var 16999.85

Adjusted R-squared 0.999302 S.D. of depe ndent var 15057.95

S.E. of regression 418.6330 Sum of s quared resid 3329819.33

Durbin-Watson stat 0.969587 F-statisti c 13574.75

Log likelihood -162.5247

检验:从经济意义方面检验参数估计量,国内生产总值I 的系数估计量,1α=0.5201542,由于0<1α<1,故符合经济意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P 的系数估计量,

2α=-11.235036<0,说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成反比关系,故也符合

经济意义,即经济意义检验通过。

从统计检验来看,方程拟合优度很高,总体显著性很好,各变量的显著性也都很好,唯一不足的就是DW 值,DW=0.969587,有点小,当显著性水平为α=0.05时,n=22,k=3(包括常数项)查杜宾—瓦特森统计表得到:d L =1.15,由于DW=0.969587<1.15,拒绝随机扰动项μ零自相关的假设H 0,说明随机扰动项具有正的一介自相关。

由于考虑到要去掉滞后变量,所以建立如下模型:

t t t t Y I Y μααα+++=-1210

(模型

2)

即: 12734011.03589930.017688.224?-++=t t t

Y I Y t t t P I Y

235036 . 11 5201542 . 0 1365 . 1416 ? - + =

(2.3494478)(21.73451

2)(7.3304080)

R2=0.999670 DW=1.567670

F=28779.94

检验:由计算结果可知,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可知该模型符合经济意义,没有明显的错误,从统计检验来看, R2=0.999670,说明方程总体的拟合优度非常好。从F=28779.94可知,不用查表就可断定方程显著性检验通过。即显著性非常好。

四、违背经典假设的检验与模型的改进

下面针对此模型,分别对违背基本假设的三种情况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一)自相关检验

首先进行序列相关检验,由于此模型含有滞后的内生变量,使DW统计量

失效。故运用回归检验法进行检验,用e

t 作为被解释变量,e

t-1

作为解释变量,

建立回归检验模型,e

t 和e

t-1

的数据如下:

利用OLS 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如下检验方程:

t e ?=4.7256582+0.22282651 t e

(0.0761044) (0.948) R 2=0.045688 F=0.899512

显然不用查表就可知该方程的拟合度、总体显著性极差,方程变量的显著性也非常的差。说明模型(三)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二)异方差的检验

1、 采用G —Q 检验

由于解释变量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所以可以直接把样本分成两个小样本,选择前面8年的数据作为样本1,后面8年数据作为样本2,各自做OLS 估计,

由TSP 计算的RSS 1=129033.7071 ,RSS 2=563877.3 , F=RSS 2/RSS 1=4.37 ,查F 统计表可得F 0.05(5,5)=5.05 ,由于F

(三)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利用判定系数法来检验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以国内生产总值I 做被解释变量,以1-t Y 做解释变量,建立检验模型,用TSP 对其作OLS 估计,计算结果如下:

t I ?=1842.6615+2.23569161-t Y

(1.3952213) (35.060877)

R 2=0.984779 F=1229.265

可以看出,变量显著性和方程的显著性极高,拟合度也很好。说明模型(二)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

下面利用一阶差分法来消除模型二的共线性,建立一阶差分模型如下:

t t t t Y I Y μαα?+?+?=?-121

(模型三)

五、最后模型

即模型(三)中1α=0.4015502,2α=0.1910812,又根据样本资料可得t Y =16997.75318,t I =35299.16182,1-t Y =15001.48636, 根据0α=t Y -1αt I -

2α1-t Y ,可计算常数项0α=-43.13432225 。

所以最终模型如下:

六、模型的预测及分析

1、相对误差分析。由模拟结果可知,最终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满意,偏差都很小。一般地,当预测的相对误差小于10%时,可以认为是高精度预测。从上表可以看出,最终模型所有预测的相对误差都小于10%,而且平均相对误差Sqr

t (22

1∑=*

2001

980

2

i t t

e )=0.049756703 ,小于5% ,说明最终模型预测效果非常好。

2、经济意义分析。从经济意义看,在前期消费不变时,当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个单位时,当期消费将增加0.4015502个单位。在国民生产总值不变时,当前期消费增加一个单位时,当期消费将增加0.1910812个单位。

七、结论

文的数量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没有很大关系,所以虽然目前我国的部分商品价格有上升的趋势,但可能不会对居民消费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当选取的解释变量不同时,也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一定影响,这是由于好多变量之间都是互相影响的,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会影响国民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又会影响消费,消费也会影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

0.1915812 0.4215502 23432225 . 43 ? - + + - = t t t Y I Y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引言 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欲望而使用物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支出强劲增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各类消费品和服务支出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消费结构既反映了居民的消费偏好以及对收入、价格等因素的敏感程度,又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精神文化消费、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对过去而言,居民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在逐渐下降,而在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居民需求的变化。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经济学家Luch(1973年)在Stone(1954年)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其经济涵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首先满足其基本需求支出,扣除基本需求支出之后则按比例在各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分配。称为消费者选择理论。它不仅考虑了收入和价格因素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而且把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看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行为。同时,它还将居民各项支出区分为基本消费支出和非基本消费支出。并认为基本消费支出与收入无关,居民在基本消费需求首先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该方法具有分析比较科学合理、全面和方便实用,是当前进行消费结构分析的较为先进的经济计量方法。扩展线性模型为: (=1,2,3…,n) (1.1) 其中,为消费者对第类消费品的支出额,为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商品需求量,为第种商品的市场价格,Y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第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额的变动。边际消费倾向通常是一个0~1之间的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增加的收入用来消费的比例越大,相反则表示增加的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较大。 (1.1)式可解释为消费者对第种商品的支出额可分解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消费者为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少支出,后一部分为可支配收入减去对所有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的剩余中用于第种商品的支出额。在采用截面数据作为样本时,可以假设在同一截面上。商品价格是定值,这样可使ELES的参数估计较为简单。我们可以设: (=1,2,……,n)(1.2) 则有: (=1,2,……,n)(1.3) (1.3)式中,为随机差项,并以收入Y为自变量,第种消费品的支出额为应变量的一元线性回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SPSS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论文 题目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院系 年级专业 姓名

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摘要:2012年11月8日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至2013年3月两会召开和政府换届,这段时间将成为市场演化的重要时间窗口;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将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后,居民消费支出也开始增长,消费结构显著变化。本文通过数据的SPSS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出现的趋势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描述分析整体拟合分析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的提高,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各地域的资源、技术、科教水平等基础条件的不同,造成各地区各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各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是不相同的。而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消费情况如何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普遍地有所提高,也在城镇居民的家庭消费性支出结构的变化上有所体现。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 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 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另外,调查还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引言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 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 (一)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表1 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单位:%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

称为恩格尔系数。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所示。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从1993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 2.从消费的用途结构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加速演进,主要体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住房、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2年同1993年相比,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上升了4.4个百分点,用于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上升了5.8个百分点,用于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上升了6.6个百分点,同时衣着支出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业略有下降。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新趋向,并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 3.从各种消费所占比重由高到低的顺序看,1993—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消费顺序转变为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及服务。这种消费顺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根据1993-2001年数据对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总需求函数为: Q=246.531+0.751y (3.615) (60.023) 括号内为t值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计量分析软件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影响居民消费 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 联系电话: 年月日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影响居民消费 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人均GDP 依然很低,全球排名87位,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明确提出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提高,但消费水平依然很低,消费量占GDP比重依然很小。为此,本文旨在根据全国经济宏观政策、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普通中学及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卫生机构数和基本设施铁路公路货运量等因素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判断是否能使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本文通过对1978-2010年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因素数据的分析,找到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原因,通过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来建立合理的模型,探讨影响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期趋势规律,并给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宏观经济模型) + GDP- + + =,经济发展应该紧紧抓住消费这一 I (M C X G 驾马车,而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制于多种因素。凯恩斯消费理论认为居民消费主要受收入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一直很低,消费意愿不强,本文通过计量分析找

到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从根本上改善消费不足,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居民消费包括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本文结合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列出了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普通中学及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卫生机构数和基本设施铁路公路货运量等相关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回归模型。 三、居民消费水平模型的总体分析框架 (1)多元线性回归法OLS 概述[1] 回归分析是计量经济分析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在现实问题研究中,因变量往往受制于多个经济变量的影响,通过统计资料,根据多个解释变量的最优组合来建立回归方程预测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法。其模型基本形式为: 其中0β、1β、2β、3β…k β是1+k 个未知参数,称为多元回归系数。Y 称为被解释变量,t X 1、t X 2、t X 3…kt X 是k 个可以精确测量和可控的一般解释变量, t μ是随机误差项。当2≥k 时,上式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 定义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居民消费水平(Y 元),解释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1X 亿元)、职工平均工资指数(2X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X )、普通中学及高等学校在校生数(4X 万人)、卫生机构数(5X 个)和基本设施铁路公路货运量(6X 万吨)。 (3)统计数据选取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局外网中国统计年鉴。[2] 1978 184 21261 169732 195301 1979 208 175142 382929 1980 238 180553 493327 1981 264 190126 471336 1982 288 193438 492737 1983 316 196017 520197

200909111008财政学(一)班李雪《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学模型》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学模型 09财政学-1班李雪 200909111008 摘要: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对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必须找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才能对症下药。就我国近阶段消费方面出现的一些情况,利用1985年至2009年得相关数据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先通过相关的背景理论提出问题;搜集了相关的数据,继而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揭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消费物价指数 一、文献综述 宏观经济学中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传统理论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等。这些消费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我赞同收入的确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这个观点,但是其他因素(比如物价水平、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利率、人口结构等)也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 陈长华(湖南,2004)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也采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探讨决定城镇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他的指标选择是人均消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前期消费。他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考虑除了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当今社会影响消费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虽然不可否认收入确实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但是,仅仅用收入和储蓄作为变量,是否能够很好地拟合现实中的消费函数值得怀疑。 刘丽秋(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在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相关因素的计量分析一文中结合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国务院所确定的十项措施列出了六个相关因素 (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普通中学及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卫生机构数、基本设施铁路公路货运量)进行计量分析,但是她的结论中Y = 27. 12140495 + 0. 03092905302 3 X1 + 0. 001453569285 3 X5 +0. 85006329843 X3 (X1——国内生产总值 X3——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5——卫生机构数) X1——国内生产总值系数为0.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 1、影响因素论的架构:两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 消费者行为的三大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消费者内在因素;市场营销因素。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 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 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 个人因素(个性和自我概念,年龄和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 心理因素(激励,知觉,学习,信念和态度)。 影响因素的清单: 外部环境因素:1,文化和亚文化(价值观、传统、宗教、民族) 2,社会消费基础结构(政策、消费基础设施、技术) 3,家庭(结构、生命周期、决策模式) 4,参照群体(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 消费者内部因素:5:社会阶层(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 6:知觉、情绪、动机、态度、学习 7:个性和自我概念 8:世代和生活形态 营销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2、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霍金斯模型 3、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 5阶段模型:认知问题,搜寻信息,评价备选方案,选择与决策,购后评价。 7阶段模型:确认需求,搜集资料,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处理。 第二章消费者需求、动机与价值理论 1、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需要是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状态。它是消费行为的基础,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当消费者希望满足的需要被激活时,动机就产生了。动机是行为的原因。 需要的种类:先天需要和习得需要。 动机:被视为是一种个人内在的驱力,这种驱力促使个人采取行动。驱力主要来自因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积极动机、消极动机;理性动机、情感动机。 学习 2、动机过程模型 未被满足的需要、紧张驱力行为目标实现或需要 要求和欲望得到满足 认知加工 紧张缓解 3、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怎样应用于购买动机研究?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每一个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不同的需求也即产生不同的营销手段。 根据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1)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1. 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分析主要是考察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娱乐、居住和其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关系。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与其收入水平、人口结构、自然资源、风俗文化、教育水平甚至社会制度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这其中,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所占比重越高,而娱乐等高档消费或奢侈品所占比重越低;收入水平越高,则刚好相反。 分析消费结构问题通常有下列两种方法: (1)利用各类消费品支出占消费品总支出的比重关系来说明问题; (2)通过估计各类消费品支出的收入弹性来考察居民对各类消费品“想要消费”的程度,利用各类消费品支出的收入弹性结构来进行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们主要采取第二种方法。 2.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1954年英国计量经济学家Stone 首先提出线性支出系统(LES )用以描述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规律,随后美国经济学家Luch 于1973年对其进行了扩展,并最终形成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ELES)。目前,ELES 是经济学界研究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该系统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模型为 ),X P -(Y X P V i i i i i i ∑+=β i=1,2,3,…n (1) 式(1)中P i 为第i 种商品的价格,V i 为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的消费支出,Y 表示居民实际收入,X i 为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P i X i 是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i β表示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剩下的收入)X P -(Y i i ∑对第i 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或投向需求系数,它应该满足0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民经济评价模型剖析

论文题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 民经济评价分析模型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 14级英语(商务)2班 姓名:XX 学号:140413212 日期:2016年12月15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民经济评价分析模型 摘要 随着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变大,基本 呈上升趋势,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等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特 征也各不相同。这些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消费,而且也大大制约 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食品、烟酒等八大类对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深入研究以及居民消费指数对国民经济运作情况进行评价。 针对问题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 CPI 中的的几类因素进行分析建模及模型优化得到回归方=25.09168+0.381722+0.232533+0.134075。 可以得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由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教育文化和娱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居住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大类指标影响。且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占权重最大。 针对问题二,运用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物价水平及宏观调控政策来衡量国 民经济运作情况,并将这四种因素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相关评价分析。从而 将 CPI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联系起来,并且作出评价。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多元线性回归 目录 目录 (1)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问题重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问题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问题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八类指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针对国民经济的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问题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符号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建模的建立与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模型一:基于多组数据的线性回归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数据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样本相关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针对CPI对国民经济的定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失业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2通货膨胀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物价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模型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中国居民数量消费函数

计量经济学作业 题目: 中国居民总量消费函数的实例分析 院系:数学系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组成员:赵山云、陈兴耀、贾梦、冉静飞、母军 学号: 成绩: 2012年5月8日

中国居民总量消费函数的实例分析 摘要 本例旨在针对我国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总体上考察中国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首先,我们综合了几种关于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而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相关的信息,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预测。最后对我们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元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EVIEWS软件,模型检验,数据收集,预测。 1、问题重述 为了从总体上考察中国居民收入的关系,附录1中给出了中国名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居民总消费CONS以及表示CPI(1978=100),并由这些数据整理出实际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PPC=GDP/CPI,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Y=CONS/CPI,以及实际可支配收入X=(GDP-TAX)/CPI等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中国居民总量消费函数模型。 2、问题分析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也可建立类似于截面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一元回归模型;用拟合优度进行模型检验;运用点预测法则,置信区间预测法则进行预测。 3、模型假设 (1)、模型选择了正确的变量; (2)、模型选择了正确的函数形式; (3)、解释变量X在所抽取的样本中具有变异性,而且随着相关容量的增加,解释变量的样本方差趋于一个非零的有限常数; (4)、解释变量X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在重复抽样中取固定值。 4、符号说明 X:实际可支配收入(单位:亿元) Y:实际消费总支出(单位:亿元)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内容摘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市场营销微观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做出数据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市场营销理论对其变化带来的市场营销机会从现存和未来两个方面探讨。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趋势,市场营销机会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已由短缺经济过度为过剩经济,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源是稀缺的,过剩永远是相对,无限商机也蕴藏在这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谁能独具慧眼发现机会,领先一步利用机会,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因此,市场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其实,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竞争的重心之一,而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又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础和起点。不做市场营销机会分析便没有市场营销管理;不做好市场营销机会分析便没有有效的市场营销管理。 要真正做好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就必须掌握市场

营销的核心理念。在市场营销学研究领域中,市场是以消费的需求为中心形成的市场。从生产观念到推销观念,再到营销观念,使企业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营销观念的诞生是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的一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从原来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明确地指出企业必须以顾客的需要为最根本的出发点。这足以说明“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已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之一。一般来讲,企业的顾客市场可分为五类: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经销商市场、政府市场和国际市场。消费者市场,是消费者为了个人或家庭集体消费而购买,他们为自身消费购买商品和劳务,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居民消费,是企业顾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就没有理由不关注消费者市场,也即居民消费。同时,居民消费,作为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之一,作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是不断的变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其影响力愈加强大。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掌权居民消费特点和规律,为市场营销机会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毕业设计spss课程论文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 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通过“spss数据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比较研究,总结出了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趋势;方差分析;残差分析;因子分析 一、主要运用方法: 1.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就是将总变异剖分为各个变异来源的相应部分,从而发现各变异原因在总变异中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中,扣除了各种试验原因所引起的变异后的剩余变异提供了试验误差的无偏估计,作为假设测验的依据。2.回归模型——残差分析: 回归分析是一种处理变量的统计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是: 虽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没有严格的、确定性的函数关系, 但可以设法找出最能代表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多元回归分析是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方法。 3.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处理多变量数据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可以揭示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从众多的可观测得变量中概括和综合出少数几个因子,较少的因子变量来最大程度地概括和解释原有的观测信息,从而建立起简洁的概念系统,揭示出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 1.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分别为47.43%和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Demonstr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Town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截取了1996-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图文起用生动的描述了新时代里居民消费的特征,在此基础又综合了其它方面的资料以及党中央的近期的文件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ed to the world,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quickly, especially in east-middle area, thus town resident s’ consumption structure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change and emerges a lot of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gathered a lot of data analyzed the demonstration of resident 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on optimizing town resident s’consumption structure. Key Words: Tow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Marginal consumption trend; Engle coefficient;

计量经济学模板第一组_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模型及分析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模型及分析 学号: 姓名: 专业: 修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朱永军 成绩: 评语: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模型分析 内容摘要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对于实现社会在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对1991—2010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剔除不合适的解释变量和对方程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最终找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并对其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各种统计检验来完善模型。 【关键词】: 居民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 Analysis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in China Abstract As the consumption of social reproduction end point and the beginning,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ociety in the circulation of produc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 decisive rol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of 1994 - 2013 was analyzed by Eviews software, through gradually eliminate inappropriate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the equations are a series of tests, finally finds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residents in China, and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rough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tests to improve model.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摘要: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根据动态数据揭示系统动态结构和规律的统计方法。本文以我国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明显的非平稳性和季节性特征,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季节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并利用SPSS建立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时间序列的相关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预测,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SPSS软件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1

一、引言 (一)问题的基本情况及背景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和内容是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品的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既包括居民从商店、工厂、集市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也包括从餐饮行业购买商品的价格。该指数以实际调查的综合平均单价和根据住户调查有关资料确定的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支出服务项目费用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其目的在于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各级党政领导掌握居民消费状况,研究和制定居民消费价格政策、工资政策以及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不变价格核算提供科学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时,表明通货膨胀率上升,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提高,货币的购买能力减弱;相反,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时,表明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消费者的生活成本降低,货币的购买能力增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准确的分析并及时的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做出合理的预测,对国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保证经济的增长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 摘要: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更加活跃,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换代,但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从而为各地政府根据地区间的消费结构差异制定更加合理的用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引导性政策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需求,聚类分析 一、消费结构指标的确定 我国经济区划的分类尽管每种都包含不同类型的省份,但基本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类的。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大都是以当时的经济区划为依据展开的,分析中国的消费问题也不例外。由于不同类型的省份影响其消费结构的因素不尽相同,因此,单纯地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类,以此划分为基础的进一步分析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将消费结构相近的地区合归为一类,避免单纯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不合理性,使地区分类更具代表性;也为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供一种不同的角度。因此,本文选取构成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项目作为指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统计口径,构成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项目有: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以上构成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八个项目即为所选指标。 二、数据来源 为了消除各地区在区域面积、人口等方面的先天差异,使数据的分析结果更合理,这里的指标均采用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作为分析对象,即采用人均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到2012年的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2012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单位:元)

消费者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开始于()。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40年代 2.在消费者品牌选择规则中,允许品牌中较劣的属性与较优的属性相互补偿的是()。 A)期望值选择规则 B)联结式规则 C)重点选择规则 D)编纂式规则 3.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下列厂商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利益和价值中,不能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 A)商品具有的独特形象 B)商品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能 C)商品的外形美观 D)品牌良好的声誉 4.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大,其感受性()。 A)越小 B)因人而异 C)越大 D)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5. 人的大脑对外部信息的知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对于数据驱动的加工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数据驱动的加工通常是先对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 B)数据驱动的加工特别强调外界刺激的作用,强调外部输入信息对加工过程的驱动 C)数据驱动的加工又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 D)数据驱动的加工是从较低水平迈向较高水平的 6. 关于消费者的记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的记忆包括识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B)消费者的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在2分钟以内的记忆 C)消费者经过复述,可以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长时记忆中

D)消费者的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相比,其容量是相当大的,甚至被认为是无限的 7. 下列关于消费者态度测量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务完成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B)生理反应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C)距离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D)消费者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一般用语意差别量表来进行测量 8. 如果一个消费者的教条性倾向较小,他会()。 A)对不熟悉的事物持开放立场 B)更愿意选择已经成名的产品 C)更容易接受带有“权威诉求”的新产品广告 D)对陌生事物非常不安并怀有戒心 9. 消费者对于文化的学习有两种类型,其中文化移入()。 A)指学习外来新文化 B)指学习本民族的文化 C)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延续 D)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个性10. 科尔曼社会地位指数法中,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 A)社会互动 B)价值取向 C)个人业绩 D)居住的区域 11. 下列属于主要群体的是()。 A)家庭 B)工会 C)各种专业协会 D)学校 12.一则广告强调口臭在社交场合造成的尴尬局面,小刘看到了这则广告后,就去购买了被推荐的除口臭的产品。在这种消费情境下,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类型属于()。 A)规范性影响 B)信息性影响 C)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D)个体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我 13.一对新婚夫妇已经正式组建家庭,但是还没有孩子,这样的家庭在传统家庭生命周期中处于()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