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练习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练习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练习

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⑸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⑹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答案:⑴吝惜,舍不得,吝啬;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

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

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⑵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⑶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⑸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⑻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⑾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⒁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答案:⑴⑵使……安定;⑶疑问副词,怎么;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⑸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⑹安稳,安定,安全;⑺安逸,安乐;⑻使……安定;⑼疑问代词,哪里,哪儿;

⑽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⑾安逸,安乐;⑿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⒀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⒁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

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例句:

⑴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⑵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⑶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⑷项王亦身被()十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⑸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⑹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⑺成语“泽被()后世”“被()发左衽”

答案:⑴覆盖;⑵音同“披”,披散,散开;⑶介词,表示被动;⑷蒙受,遭受;⑸音同“披”,穿;⑹音同“披”,穿;⑺覆盖/音同“披”,披散,散开。

4、倍:①一倍,加倍;②通“背”,背向着,背对着;③通“背”,违背;④通“背”,背叛,

反叛。

例句:

⑴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⑵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⑶成语“倍()道而行”“乡(通“向”)利倍()义”

答案:⑴一倍,加倍;⑵通“背”,违背;⑶一倍,加倍/通“背”,违背。

5、本:①草木的根;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本业,特指农业;⑤推究,

探究;⑥副词,本来;⑦底本,版本;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例句:

⑴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韩非子》)

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⑶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⑷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⑸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指工商业;残,祸害。)

(《论积贮疏》)

⑹成语“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答案:⑴根源;⑵草木的根;⑶推究,探究;⑷副词,本来;⑸本业,特指农业;⑹根本、基础的东西/根本、基础的东西。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鄙视。

例句:

⑴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

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⑶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⑷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⑸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答案:⑴庸俗,浅陋;⑵边邑,边远的地方;⑶庸俗,浅陋;⑷庸俗,浅陋;⑸看不起,轻视,鄙视。

7、兵: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军事,战争;④军队;⑤兵士。

例句:

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⑵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⑷收天下之兵(),聚之XX,销锋镝。(《过秦论》)

⑸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⑹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⑻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

⑼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⑽废池乔木,犹厌言兵()。(《XX慢》)

⑾成语“穷兵()黩武”“兵()不厌诈”“厉兵()秣马”“兵()临城下”

答案:⑴兵器,武器;⑵兵器,武器;⑶用兵器伤害人;⑷兵器,武器;⑸兵器,武器;⑹兵器,武器;⑺军事,战争;⑻兵士;⑼军队;⑽军事,战争;⑾军事,战争/军事,战争/兵器,武器/军队。

8、病:①重病;②患病,生病;③疲倦,劳累;④困苦;⑤毛病,缺点;⑥担心,忧虑。例句:

⑴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⑵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⑶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⑷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⑸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⑹成语“悯时病()俗”“切中时病()”

答案:⑴患病,生病;⑵重病;⑶困苦;⑷毛病,缺点;⑸担心,忧虑;⑹担心,忧虑/毛病,缺点。

9、察: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精明;⑥明察,细究。例句:

⑴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⑵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⑶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成语“明察秋毫”)(《齐桓晋文之事》)

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

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以,根据。)(《曹刿论战》)

答案:⑴考察;⑵考察后予以推荐;⑶看清楚;⑷精明;⑸明察,细究。

10、朝:①早晨;②一日,一天;③朝见(天子);④朝廷;⑤拜见;⑥朝代;⑦一代君主

统治的时期。

例句:

⑴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

⑵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⑶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⑷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

⑸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⑹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游》)

⑺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⑻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⑼成语“班师回朝()”“朝()秦暮楚”

答案:⑴朝见(天子);⑵使……朝见;⑶早晨;⑷朝见(天子);⑸朝代;⑹早晨;⑺朝见(天子);⑻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⑼朝廷/早晨。

11、曾:①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②zēng,副词,用来加强语

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竟然”或“连……都……”;③通“增”,增加;④céng,,曾经。

例句:

⑴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⑵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⑶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答案:⑴竟然,连……都……;⑵竟然,连……都……;⑶通“增”,增加;⑷曾经。

12、乘: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

⑥车的量词,“辆”。

例句:

⑴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⑵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⑶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⑷X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⑸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XX。(《登泰山记》)

⑹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⑺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⑻成语“乘()人之危”

答案:⑴登上;⑵趁着;⑶兵车;⑷兵车;⑸顶着,冒着;⑹顺应;⑺辆;⑻趁。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连词,表假设,“如果”“果真”。

例句:

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⑵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⑶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⑷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⑸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

原列传》)

⑹成语“诚()惶诚恐”

答案:⑴确实,的确;⑵真心;⑶如果,果真;⑷如果,果真;⑸如果,果真;⑹确实,的确。

14、除:①台阶;②任命,授职。

例句:

⑴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⑵洒扫庭除()

答案:⑴任命,授职;⑵台阶。

15、辞:①口供;②言词,词句,言辞,文辞;③告诉,讲话;④推辞,不接受;⑤辞别,

告别;⑥文体的一种;⑦托辞,借口。⑧命令

例句:

⑴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⑵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⑶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⑷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⑹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⑺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⑻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书》)

⑼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报任安书》)

⑽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⑾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以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⑿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X琮束手。《赤壁之战》

⒀成语“在所不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答案:⑴托辞,借口;⑵推辞;⑶辞别,告别;⑷推辞;⑸文体的一种;⑹辞别,告别;⑺推辞;⑻推辞;⑼言词,词句;⑽托辞,借口。借口。⑾言词,词句,言辞,文辞;⑿命令。⒀推辞/托辞,

16、从:①跟随;②使……跟随;③依傍,紧挨着;④顺从,听从;⑤堂房亲属;⑥通“纵”,

合纵。

例句:

⑴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⑶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龙氏曰:这个字的解释以课本为

主,字典和词典以及有关资料都是使动用法,课文是“率领”。]

⑷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⑸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⑹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⑺与从()弟俱知名

⑻成语“从()善如流”“恭敬不如从()命”

答案:⑴通“纵”,合纵;⑵跟随;⑶使……跟随;[最好是解释为“率领”]⑷依傍,紧挨着;⑸听从;⑹跟随;⑺堂房亲属;⑻顺从,听从/顺从,听从。

17、殆:①危险;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③几乎;④副词,大概,恐怕。⑤懈怠

例句:

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⑶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梦溪笔谈》)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答案:⑴副词,大概,恐怕;⑵危险;⑶几乎;⑷精神疲倦而无所得。(5) 懈怠

18、当:①在(某处[对着、面对]、某时[值、正在]);②占据,把守;③掌管,主持;④

判罪;⑤抵挡,阻挡;遮挡。⑥担当,担任;⑦通“倘”,如果。⑨必定、一定。⑩符合⑾当作⑿抵当、抵押、两者相抵⒀应当。

例句:

⑴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⑵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⑶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思疏》)

⑷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⑸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⑹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⑻不久当()归还,还必当迎娶。《孔雀东南飞》

(9)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10)安步以当()车。《战国策》

⑾X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XX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

⑿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⒁成语“当()家作主”“锐不可当()”

答案:⑴在;⑵抵挡,阻挡;⑶掌管,主持;⑷通“倘”,如果;⑸担当,担任;⑹判罪;

⑺占据,把守;⑻必定、一定。(9)符合。⑩当作。⑾抵当、抵押、两者相抵。⑿抵挡,

阻挡;遮挡。⒀应当。⒁掌管,主持/抵挡,阻挡。

19、道:①道路,通道;②途径,方法,措施;③规律,道理;④指道家,道教;⑤主X,

思想,学说;⑥说,讲;⑦dǎo,通“导”,引导;⑧道义,正义;⑨风尚,风气。⑩志向。⑾取道,⑿走路、赶路。

例句:

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⑵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⑷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⑸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⑹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

疏》)

⑺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⑼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⑾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⑿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安书》)

⒀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韩非子·五蠹》)

⒁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⒃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⒄何可胜道()也哉?

⒅若舍X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⒆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答案:⑴dǎo,通“导”,引导;⑵途径,方法,措施;⑶途径,方法,措施;⑷途径,方法,措施;⑸取道;⑹规律,道理;⑺风尚,风气;⑻道理;⑼风尚,风气;⑽通道;⑾说,讲;⑿主X,思想,学说;⒀道义,正义;⒁志向⒂道理、规律。⒃走路,赶路。⒄说、讲。⒅道路、道路上。⒆道义,正义。

20、得:①应该,应当;②能够;③通“德”,感激;④收获,⑤体会、心得。⑥取得、得

到。⑦融洽。⑧对,合适。⑨复合词,得无=岂不是、恐怕、莫非。⑩读(děi)必须、应该。(北方人常常这样说这个字。)⑾得意,满足。

例句:

⑴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⑵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⑷古人之观於天地……,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⑸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⑹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7)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8)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9)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⑾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⑿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⒀“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六国论》

⒁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答案:⑴读(děi)必须、应该。⑵能够;⑶能够;⑷收获,心得;⑸能够;⑹通“德”,感激。(7)收获。(8)取得,得到。(9) 得意,满足。(10)取得,获得。

⑾岂不是、恐怕、莫非。⑿融洽。⒀对的、合适。⒁能够。

21、度:①量长短的标准;②限度,尺度;③制度,法度;④度量,气度;⑤渡过,越过;

⑥量词,表示次数;⑦duó,量长短;⑧duó,估计,揣度,推测;⑨谱曲,谱写;⑩思

考,考虑。

例句:

⑴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⑵试使XX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⑶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⑸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⑹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⑻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⑽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XX慢》)

⑾成语“置之度()外”“一年一度()”

答案:⑴制度,法度;⑵duó,量长短;⑶限度,尺度;⑷量词,表示次数;⑸估计;⑹估计;⑺越过;⑻揣度,推测;⑼duó,量长短;⑽谱曲,谱写;⑾思考,考虑;次。

22、方:①当,正当;②正,正在;③将,将要;④刚刚,方才;⑤方圆。

例句:

⑴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吾方()高驰而不顾。(《离骚》)

⑶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⑷成语“方()兴未艾”“来日方()长”“血气方()刚”“如梦方()

醒”

答案:⑴方圆;⑵将,将要;⑶当,正当;⑷正在/正/正/刚刚,方才。

23、非:①不对的,不合理的;②非难,责怪;③不是;④无,没有;⑤认为……不对。例句:

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⑵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

表》)

⑷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⑸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⑹成语“惹是生非()”“是古非()今”

答案:⑴无,没有;⑵不对的;⑶不是;⑷非难,责怪;⑸认为……不对;⑹不对的/认为……

不对。

24、复:①夹层的;②报复;③恢复;④再,又;⑤回答。

例句:

⑴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⑵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⑶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⑷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⑸成语“髀肉复()生”“故态复()萌”

答案:⑴恢复;⑵夹层的;⑶再,又;⑷回答;⑸再,又/再,又。

25、负:①背,用背驮东西;②蒙受,遭受;③背靠着;④依仗;⑤违背,背弃;⑥辜负,

对不起;⑦承载,担负,支撑;⑧使承担。

例句: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⑵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⑸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同上)

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同上)

⑻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同上)

⑼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同上)

⑽成语“负()屈衔冤”“负()隅顽抗”

答案:⑴背,用背驮东西;⑵支撑;⑶辜负;⑷承载;⑸支撑;⑹使……担负;⑺依仗;⑻违背,背弃;⑼辜负,对不起;⑽蒙受,遭受/依仗。

26、盖:①车盖;②遮蔽,掩盖;③胜过,超过;④副词,大概,大约,表推测,推断;⑤

连词,表示推测原因,译为“大概因为”;⑥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⑦通“盍”,何不;⑧通“盍”,何,怎么。

例句:

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⑵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⑶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⑷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同上)

⑸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⑹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⑻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⑼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责备)魏公子曰(《史记·魏公子列传》)

⑽嘻,善哉!技盖()至此哉?(《庖丁解牛》)

⑾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歌》)

答案:⑴因为;⑵大概,大约;⑶大概因为;⑷大概,大约;⑸车盖;⑹遮蔽,掩盖;⑺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⑻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⑼车盖;⑽通“盍”,何,

怎么;⑾胜过,超过。

27、故:①旧,与“新”相对;②旧有的,原来的;③老朋友;旧交情;④衰退,衰老;⑤

原因,缘故;⑥故意,特意;⑦所以,因此;⑧复音词“是故”,因此。

例句: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⑶(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亡:逃亡。忿恚:使……愤怒。)(《史记·陈涉世家》)

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⑸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⑹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⑺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⑼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⑽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⑾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⑿成语“故()弄玄虚”“故()伎重演”“一见如故()”

答案:⑴旧有的(知识);⑵所以,因此;⑶故意;⑷所以,因此;⑸旧有的,原来的;⑹旧交情;⑺特意;⑻旧;⑼因此;⑽故意;⑾衰老;⑿故意/旧有的,原来的/老朋友。

28、顾:①回头看;②看;③探望,拜访;④顾念,考虑;⑤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

于“只是”、“不过”;⑥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例句:

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⑶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⑷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⑸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⑹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⑺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⑻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上)

⑼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⑽成语“瞻前顾()后”

答案:⑴探望,拜访;⑵难道;⑶考虑;⑷环视;⑸顾念;⑹看;⑺回头看;⑻只是,不过;

⑼只是,不过;⑽回头看。

29、固:①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使……坚固(巩固、稳固);③坚持,坚决;

④固执,顽固;⑤鄙陋;⑥本来;⑦岂,难道。

例句:

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

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⑷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过秦论》)

⑸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⑹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⑻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⑼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⑽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⑿尚书固()负若属耶?(《段太尉逸事状》)

⒀(朱)泚固()致大绫三百匹。(《段太尉逸事状》)

⒁成语“固()壁清野”“名我固()当”

答案:⑴使……坚固(巩固、稳固);⑵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⑶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⑷坚决;⑸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⑹本来;⑺使……坚固;⑻本来;⑼固执,顽固;⑽鄙陋;⑾本来;⑿岂,难道;⒀坚持,坚决;⒁使……

坚固(巩固、稳固)/本来。

30、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送回,归还;④归附,归顺;⑤趋向、汇聚于一处;⑥通

“馈”,赠送。

例句:

⑴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勾践灭吴》)

⑵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⑶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⑷自牧归()荑,洵(的确,确实)美且异。(《静女》)

⑸成语“完璧归()赵”

(6)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7)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答案:⑴归附,归顺/汇聚;⑵返回;⑶女子出嫁;⑷通“馈”,赠送;⑸送回,归还。(6)返回。(7)归附,归顺。

31、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③国都,京城。

例句:

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XX楼记》)

⑵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3)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

答案:⑴国都,京城;⑵诸侯国。(3)国都,京城。(4)国家。(通国=全国。)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2)(3)(4)(5)(6)(7)(8)(9)(10)⑾⑿⒀⒁⒂⒃⒄⒅⒆⒇

32、过:①走过,经过;②过错,过失;③犯过错;④形容词,错了,错误的;⑤超过,胜

过;⑥拜访,探望;⑦过分;⑧指出过失,责备。

例句:

⑴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⑶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⑷贾谊《过()秦论》

⑸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⑹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⑺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⑻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

⑼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

⑽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⑾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⑿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⒀孟浩然《过()故人庄》

⒁成语“文过()饰非”“过()犹不及”

答案:⑴犯过错;⑵责备;⑶错了/过错,过失;⑷指出过失;⑸超过;⑹责备;⑺走过,经过;⑻探望;⑼过分;⑽超过;⑾责备;⑿过分;⒀拜访;⒁过错,过失/过分。

33、恨:①遗憾;②怨恨,仇恨。

例句:

⑴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

⑵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⑸成语“一失足成千古恨()”

答案:⑴遗憾;⑵遗憾;⑶遗憾;⑷怨恨,仇恨;⑸遗憾。

34、胡:①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②疑问代词,什么;③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例句:

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答案:⑴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⑵怎么,为什么;⑶什么。

35、患:①担心,忧虑;②祸患,灾害;③毛病,弊病。

例句:

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⑵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苏洵《六国论》)

⑶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成语“人满为患()”“防患()未然”“患得患()失”

答案:⑴担心,忧虑;⑵祸患,灾害;⑶担心,忧虑;⑷祸患,灾害;⑸祸患,灾害/祸患,灾害/担心,忧虑。

36、或:①有的,有的人;②也许,或许;③有时。

例句:

⑴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⑷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XX楼记》)

⑸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⑹成语“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答案:⑴有的人/有的人;⑵有的/有的;⑶有的人/有的人;⑷有时;⑸也许,或许;⑹有时。

37、疾:①病,疾病;②生病,患病;③痛苦,疾苦;④缺点,毛病;⑤厌恶,憎恨;⑥快

速,急速;⑦妒忌。

例句:

⑴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⑵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⑶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祭十二郎文》)

⑷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⑸成语“疾()恶如仇”“痛心疾()首”“讳疾()忌医”“疾()言厉

色”“眼疾()手快”“奋笔疾()书”“大声疾()呼”

答案:⑴快速,急速;⑵厌恶,憎恨;⑶病,疾病;⑷妒忌;⑸厌恶,憎恨/痛苦/疾病/急速/急速/急速/急速。

38、及:①赶上,追上;②到,到达;③推及,涉及;④如,比得上;⑤等到,到了;⑥和,

与。

例句:

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

⑶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⑸成语“望尘莫及()”“鞭长莫及()”“爱屋及()乌”“由表及()里”

“过犹不及()”

答案:⑴如,比得上;⑵到;⑶等到,到了;⑷推及;⑸赶上,追上/到达/推及/到/到,到达。

39、即:①走近,靠近;②副词,立即,马上;③连词,就,便;④副词,就是;⑤连词,如果,假如;⑥根据,依据;⑦登上(王位)。

例句:

⑴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⑵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⑶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⑷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

⑸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

⑹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史记·高祖本纪》)

⑺成语“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答案:⑴走近,靠近;⑵立即,马上;⑶就是;⑷就,便/就,便;⑸根据,依据;⑹如果,假如;⑺走近,靠近/走近,靠近。

40、既:①尽,完了;②副词,已经,…之后;③副词,既然;(后起意义)④副词,不久,

常“既而”连用;⑤常与“且”、“又”、“亦”相呼应,表并列关系。

例句:

⑴语未既(),有老甿(老农民)笑于旁。(《书褒城驿壁》)

⑵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⑶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⑷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⑸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⑹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⑺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⑻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⑼成语“既()往不咎”“一如既()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答案:⑴尽,完;⑵已经,…之后;⑶已经,…之后;⑷…之后;⑸不久;⑹已经,…之后;

⑺表并列;⑻既然;⑼已经,…之后/已经,…之后/已经,…之后。

42、假:①借;②凭借,借助,利用;③给予;④如果,假如;⑤jià,假期,休假。

例句: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⑵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滕王阁序》)

⑶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⑷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

⑸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⑹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⑺成语“久假()不归”“狐假()虎威”“假()公济私”“不假()思

索”“假()以时日”

答案:⑴凭借,借助,利用;⑵假期,休假;⑶假期;⑷给予;⑸如果,假如;⑹借;⑺借/借助/利用/借助/给予。

43、间:①中间;②期间,年间,指时间;③jiàn,间或,断断续续地;④jiàn,秘密地,

悄悄地;⑤jiàn,隔阂;⑥jiàn,离间;⑦jiàn,参与;⑧jiàn,从小路;⑨jiàn,隔离,间断。

例句: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⑵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⑶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⑷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⑸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⑹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

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⑻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史记·屈原列

传》)

⑼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史记·魏公子列传》)

⑽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⑾成语“挑拨离间()”“间()不容发”“疏不间()亲”

答案:⑴隔离;⑵参与;⑶间或,断断续续地;⑷间或,断断续续地;⑸从小路;⑹期间,年间;⑺秘密地,悄悄地;⑻离间;⑼秘密地,悄悄地;⑽秘密地,悄悄地;⑾离间/中间/离间。

44、见:①看见;②拜见,谒见;③见解,见识;④表示被动,相当于“被”;⑤放在动词

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⑥xiàn,出现,表现,显露。

例句:

⑴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⑵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

⑷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⑹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诗序》)

⑺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⑻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⑼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列传》)

⑽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史记·屈原列传》)

⑾欲勿予,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⑿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⒀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

⒁成语“见()贤思齐”“远见()卓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答案:⑴看见;⑵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⑶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⑷被;⑸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⑹被;⑺表现,显露;⑻被;⑼被;⑽被;⑾被;⑿被;⒀见解,见识;⒁看见/见解,见识/显露。

45、解:①把系着的东西解开;②解除,消除;③消释,化解;④解围,撤围;⑤xiè,懈

怠,松弛;⑥jiè,押送。

例句:

⑴太后之色稍解()。(《战国策》)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⑶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史记·魏公子列传》)

⑷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

答案:⑴消释,化解;⑵解除,消除;⑶解围,撤围;⑷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46、就:①接近,靠近;②承受,接受;③完成,成功;④就职,赴任;⑤踏上,登上。例句:

⑴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⑶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⑷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⑸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⑹成语“一挥而就()”“一蹴而就()”“功成名就()”

答案:⑴就职,赴任;⑵接近,靠近;⑶就职,赴任;⑷完成,成功/承受,接受;⑸登上;

⑹完成/成功/成功。

47、举:①举起,抬起;②举行,发动;③推荐,推举;④攻下,占领;⑤全,都;⑥完成,

成功;⑦尽,完。

例句: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⑵南取XX,西举()巴、蜀(《过秦论》)

⑶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⑷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⑸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⑹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⑺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⑻成语“举()世瞩目”“举()国上下”“举()目无亲”

答案:⑴举行,发动;⑵攻下,占领;⑶尽,完;⑷被攻占;⑸成功;⑹推荐,推举;⑺全/全⑻全/全/举起,抬起。

48、绝:①断,断绝;②隔绝,隔断;③穿越,越过;④横渡;⑤断绝往来,绝交;⑥绝命,

死;⑦极,非常。

例句: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⑵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⑸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孔雀东南飞》)

⑹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

⑺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

⑻成语“韦编三绝()”“悲痛欲绝()”

答案:⑴隔绝,隔断;⑵极,非常;⑶断,断绝;⑷横渡;⑸绝命,死;⑹穿越,越过;⑺断绝往来,绝交;⑻断/绝命,死。

49、堪:①经得起,能忍受;②能,能够;③胜任。

例句:

⑴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⑵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⑶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X伯克段于鄢》)

⑷成语“不堪()入耳”“不堪()回首”“苦不堪()言”“不堪()一

击”

答案:⑴胜任;⑵胜任;⑶经得起,能忍受;⑷能,能够/能,能够/能,能够/经得起,能承受。

50、克:①能,能够;②战胜,攻破;③克制;④约定或限定时间。

例句:

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⑶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

⑷X伯克()段于鄢(必修5第18课)

⑸成语“克()敌制胜”“克()己奉公”“克()勤克俭”“攻无不克()”

答案:⑴能,能够;⑵战胜,攻破;⑶约定或限定时间;⑷战胜,攻破;⑸战胜,攻破/克制/能,能够/战胜,攻破。

51、类:①种类,类别;②类似,像。

例句:

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⑶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⑷成语“触类()旁通”“画虎类()犬”“不伦不类()”“有教无类()”

答案:⑴类似,像;⑵种类,类别;⑶像;⑷种类,类别/像/种类,类别/种类,类别。

52、怜:①怜悯,同情;②喜爱,疼爱,爱惜;③“可怜”有如下意义:⑴值得同情;(与

今义同)⑵可爱;⑶可惜。

例句:

⑴丈夫(“丈夫”古义:男子)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⑵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⑶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⑷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⑸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⑹成语“怜()香惜玉”“顾影自怜()”“摇尾乞怜()”

答案:⑴喜爱,疼爱;⑵可惜;⑶可爱;⑷值得同情;⑸可惜;⑹喜爱,疼爱,爱惜/怜悯,同情/怜悯,同情。

53、弥:①满,遍布;②越,更加。

例句:

⑴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

⑵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迴。(《报任安书》)

⑶荠麦弥()望(《XX慢》)

⑷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⑸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武传》)

⑹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塘月色》)

⑺成语“欲盖弥()彰”“弥()天大谎”“弥()天大罪”“弥()漫”

答案:⑴满,遍布;⑵更加;⑶满;⑷越/越;⑸满,遍布;⑹满;⑺更加/满/满/遍布。

54、莫:①mù,通“暮”,日落之时,傍晚;②没有什么,没有谁;③不要;④不,不能。例句:

⑴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⑵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⑶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⑷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

⑸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孔雀东南飞》)

⑹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⑺“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⑻成语“莫()名其妙”“高深莫()测”“一筹莫()展”

答案:⑴没有什么;⑵没有谁;⑶不要;⑷mù,通“暮”;⑸不要;⑹没有什么,没有谁;

⑺没有谁;⑻没有谁/不能/不能。

55、内:①里面,与外相对;②内部,常指朝廷内部,国家内部;③内心;④nà,通“纳”,使进入,接纳。

例句:

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⑵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⑷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史记·屈原列传》)

⑸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鸿门宴》)

⑹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⑺成语“色厉内()荏”“内()忧外患”

答案:⑴里面,与外相对;⑵内部,常指朝廷内部,国家内部;⑶里面,与外相对;⑷通“纳”,接纳;⑸通“纳”,使进入,接纳;⑹通“纳”,接纳;⑺内心/内部,常指朝廷内部,国家内部。

56、期:①规定的时间,期限;②约定;③期望,要求;④jī,一周年,一周月。

例句:

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氓》)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察今》)

⑷成语“不期()而遇”

答案:⑴期限;⑵一周年;⑶期望,要求/期望,要求;⑷约定。

57、奇:①奇异,奇特,罕见的,不寻常的;②出人意料的;③jī,零数;④jī,命运不好,

常“数奇”连用;⑤好,佳;⑥以……为奇,认为……奇特。

例句:

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⑵邑人奇()之。(《伤仲永》)

⑶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

记》)

⑷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

⑸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⑹(李)广老,数奇()。(《史记·李将军列传》)

⑺成语“奇()耻大辱”“出奇()制胜”“奇()文共赏”

答案:⑴奇异,奇特;⑵以……为奇,认为……奇特;⑶奇异,奇特;⑷好,佳;⑸零数;

⑹命运不好;⑺罕见的/出人意料的/好,佳。

58、迁:①迁移;②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③贬谪,放逐,流放。④[左迁]:贬官。

例句:

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XX楼记》)

⑵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陈涉世家》)

⑶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⑷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报任安书》)

⑸予左迁()XX郡司马(《琵琶行·序》)

⑹公车特征拜为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X衡传》)

答案:⑴贬谪,放逐,流放;⑵迁移;⑶高升;⑷贬谪,放逐,流放;⑸贬官;⑹升官。

59、请:①请求;②请允许我,请让我;③谒见,拜见;④请示;⑤请教,询问;⑥邀请。

【注意】“请”后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意义。一是请你做某事,即①;二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即②。第二种较常见。

例句:

⑴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⑵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⑶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⑷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

东阳马生序》)

⑸成语“请君()入瓮”

答案:⑴请求;⑵请允许我,请让我;⑶请允许我,请让我;⑷请教,询问/请教,询问;

⑸请求。

60、穷:①阻塞不通;②走投无路;③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④困厄,处于困境;

⑤尽,穷尽;⑥穷究,追究到底;⑦寻求尽头。【注意】在古代,缺乏衣食钱财一般叫

“贫”;不得志,没有出路叫“穷”。

例句:

⑴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⑷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薛谭学讴》)

⑸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⑺成语“穷()源溯流”“穷()愁潦倒”“日暮途穷()”

答案:⑴寻求尽头;⑵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⑶困厄,处于困境;⑷尽,穷尽;

⑸寻求尽头;⑹尽,穷尽;⑺穷究/困厄,处于困境/阻塞不通。

61、去:①离开;②距,距离;③除掉,去掉。

例句:

⑴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

⑵欲呼X良与俱去()。(《鸿门宴》)

⑶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志》)

⑷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项脊轩志》)

⑸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⑹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XX楼记》)

答案:⑴距,距离;⑵离开;⑶离开;⑷离开;⑸除掉;⑹离开。

62、劝:①勉励,鼓励;②勤勉,勤奋;③劝说。

例句:

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⑶荀子《劝()学》

答案:⑴勤勉,勤奋;⑵劝说;⑶勉励,鼓励。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练习

必备知识清单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练习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2)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5)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6)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答案】(1)吝惜,舍不得,吝啬;(2)喜爱,爱护;(3)喜爱;(4)喜爱;(5)爱护;(6)喜爱。 2.安 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5)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6)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7)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8)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9)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4)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答案】(1)(2)使……安定;(3)疑问副词,怎么;(4)疑问副词,怎么,哪里;(5)疑问代词,哪里,哪儿;(6)安稳,安定,安全;(7)安逸,安乐;(8)使……安定;(9)疑问代词,哪里,哪儿;(10)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11)安逸,安乐;(12)疑问副词,怎么,哪里;(13)疑问副词,怎么,哪里;(14)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 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1)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4)项王亦身被()十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察其言,观其行(仔细观察、审查) 2.察其所以,观其所由(察看、观察) 3.察微知著(观察细微之处,可以看出大体) 4.察其人而知其国(观察一个人,可以了解他所在的国家) 5.察今之俗,明古之变(观察当今社会的风俗,可以认识 历史的变迁) 10常 1.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将无时比今日(经常,常常) 2.常山之富,岂独草木之华哉(常年的、长期的) 3.常人岂无忧患,聪明智者常思无穷(平常、普通) 4.常使英雄泪满襟(经常、常常) 5.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长久、永远) 6.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常民之道来烹调(常规、正常) 11称 1.言必称人物之美(称赞、表扬) 2.以礼称物,不可弃也(尊敬、敬称) 3.人称其能,实不足以当其任(称号、头衔)

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多言多称,其于道也亟(称呼、称谓) 5.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不称才德不建(相称、相当) 12出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征、出发)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名、出人头地) 3.事无巨细出于谋(处理、处理好)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身、身份) 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显露、表现) 6.出入无常,事业难成(出现、发生) 13处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处在、处于) 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处置、处分) 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地方、位置) 4.事之无范,虑之无常(处理、处置)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历、遭遇) 14传 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传播、传承)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传统、传承) 3.人之初,性本善(传说、传闻)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2008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師版) 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2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5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7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9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10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1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2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13 诚

高考语文120个实词文言小段练习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练习(极其实用) 1、爱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

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3.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

(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学生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古之遗爱也()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3.然后得一夕安寝()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 8.既来之,则安之() 3 被 1.禹,汤被之矣()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将军身被坚执锐() 4.被发行吟泽畔()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3.焉用亡邻以倍郑() 4.每逢佳节倍思亲() 5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 2.盖亦反其本矣() 3.本在冀州之南()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 6.若止印三二本() 7..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未倒置() 9.抑本其成败之迹() 6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鄙人不知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 7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4.左右欲兵之()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8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9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 10 朝cháo 1.朝服衣冠()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于是入朝见威王() 5.两朝开济老臣心() 6.期年不听朝() 7..坐南朝北() 11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4.是高、曾时为一户() 5.曾益其所不能() 12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自京师乘风雪()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13 诚 1.帝感其诚()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4.帝感其诚() 14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2.为汉家除残去秽()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6.扶辇下除() 15 辞 1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词意挖空练习参考答案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词意挖空练习参考答案1.爱,ài (1)名词,恩惠(2)动词①给人恩惠②喜爱③怜惜,同情④吝惜,舍不得⑤通“薆”,隐蔽,躲藏(3)形容词,吝啬 2.安,ān (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②安稳③安定,舒适(2)动词①安身②安置③抚慰,安抚④使……安定⑤安心(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2)动词①覆盖②遭受(3)介词,表示被动;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②披散 4.倍,bèi(1)动词①背向,背着②违背,背叛③加倍(2)数词,一倍(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4)副词,更加,倍加 5.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②根本,基础③本业,常代指农业④书本,稿本,版本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2)量词(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4)副词,本来 6.鄙,bǐ(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②轻视,瞧不起(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7.兵,bīng(1)名词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战争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8.病,bìng(1)名词①重病②弊病,缺点(2)动词①生病③担心,忧虑④责备,羞辱(3)形容词①困苦②疲劳 9.察,chá(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详审,考察④了解,弄清楚⑤考察后加以推荐(2)形容词,精明 10.朝,读音一:cháo(1)动词,朝见,朝拜(2)名词①朝廷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读音二:zhāo名词,早晨 11.曾,读音一: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2)动词,通“增”,增加(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12.乘,读音一:chéng(1)动词①驾,坐②升,登③冒着④连接,一个接一个(2)介词,趁着,凭借读音二:shèng(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2)量词,辆(3)数词,四 13.诚,chéng(1)名词,诚心诚意(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14.除,chú(1)名词,台阶(2)动词①去掉,除去。②修治,清理③拜官授职15.辞,cí(1)名词①诉讼的供词②言辞,文辞③托辞,借口④命令⑤一种文体(2)动词①告别,辞别②推辞,不接受③计较 16.从,读音一:cóng(1)动词①跟随②依顺,听从③参与,参加④追赶⑤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翻译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1、翻译及答案 练习一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文言120实词系列练习教师版(方永平)

文言120实词系列练习教师版(方永平) 文言实词练习非道诚复辞当得从除殆度负 实战演练一非道诚复 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1、选出与“此非恶声也”中的“非”意思相同的一项(C)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一):词义推导+词义例释+成语助记+迁移练习+高考链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一):词义推导+词义例释+成语助记+迁移练习+高考链接 1、爱 【词义推导】 “爱”在古代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喜爱,(宠爱、关爱、亲爱、心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育孩子。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 ――看见大王宠爱的女儿在野外牧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②惠爱、仁爱(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对人仁爱,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贤明聪慧又讲忠诚信义,待人宽厚,爱护人民, ③怜悯,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爱惜(吝惜、吝啬、贪图)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成语助记】 爱不释手:爱:喜爱。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爱:爱护。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爱:爱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爱:爱慕。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迁移练习】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汇编:第四辑(附文言翻译练习)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汇编:第四辑 (第四辑实词: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 「国」 名词用法 ①国家、诸侯封地。 如: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译: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个诸侯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 ②★国都、京城。 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译: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过」 动词用法 ①走过、经过;渡过。 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译:雷霆突然惊动,是宫车在经过。 ②超出、胜过。 如:—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译: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阔气程度)超过世代做官的人家。 ③犯错。 如: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过。 ④★责备、怪罪。 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译: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⑤★拜访、探望。【“顾”也有类似意思】 如: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希望劳驾一下车马载我去拜访他。 「何」 (1)动词用法 ①盘问、诘问。 ②通“诃(呵)”,谴责;呵斥 (2)代词用法 ①什么,怎么样。 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再如: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②哪里,什么地方 如: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3)副词用法 怎么、多么。 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唐· 李白《古风》) 「恨」 动词用法 ①怨恨、仇恨。 如: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译: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 ②★遗憾、后悔。 如: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译: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再如: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练习

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⑸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⑹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⑴吝惜,舍不得,吝啬;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安 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⑵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⑶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⑸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⑻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⑾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⒁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⑴⑵使……安定;⑶疑问副词,怎么;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⑸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⑹安稳,安定,安全;⑺安逸,安乐;⑻使……安定;⑼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⑽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⑾安逸,安乐;⑿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⒀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⒁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 ①被子;②覆盖;③施与,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⑴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⑵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⑶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⑷项王亦身被〔〕十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⑸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⑹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⑺成语“泽被〔〕后世〞“被〔〕发左衽〞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末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翻译:(比如一家人)高祖、曾祖时(人口)只有一户,到了曾孙、玄孙这一代如果不分家(人口)就不止十户了。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2)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1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练习题含答案及译文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练习题含答案及译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论语》 译文:如果想要给他加罪,总会找到理由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礼记》 译文:了解的人不如喜爱的人,喜爱的人不如享乐的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译文:不能因富贵而放纵,不能因贫贱而动摇,不能因威武而屈服。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荀子》 译文:古代的学者必定有师。师,是为了传授道理、传承业务、解除疑惑。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自卑困。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左传》 译文:用正直回报恶报,用美德回报美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孟子》 译文: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做。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荀子》 译文: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不要给别人施加自己不希望遭受的东西。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译文:有信心的人定能成功。 知足者常乐,富贵者常忧。——《庄子》 译文:知足者常感到快乐,富贵者常感到忧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习后,经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题李杜集》 译文:读万卷书,下笔如有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不要给别人施加自己不希望遭受的东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习后,经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 人生在世,岂能尽如人意。——《牡丹亭》 译文:人生在世,总不能事事如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题李杜集》 译文:读万卷书,下笔如有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译文:君子的美德可以传承给后人,但是不会传承恶行。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集锦》 译文:留下青山,不怕没柴烧。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自卑困。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孟子》 译文: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做。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译文:有信心的人定能成功。 知足者常乐,富贵者常忧。——《庄子》 译文:知足者常感到快乐,富贵者常感到忧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不要给别人施加自己不希望遭受的东西。 人生在世,岂能尽如人意。——《牡丹亭》 译文:人生在世,总不能事事如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题李杜集》 译文:读万卷书,下笔如有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译文:君子的美德可以传承给后人,但是不会传承恶行。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左传》 译文:用正直回报恶报,用美德回报美德。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译文:不能因富贵而放纵,不能因贫贱而动摇,不能因威武而屈服。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练习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练习 1.爱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3.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11.曾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