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例释+迁移阅读(81-120)备战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多角度训练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例释+迁移阅读(81-120)备战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多角度训练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例释+迁移阅读(81-120)备战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多角度训练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例释+迁移阅读(81-120)备战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多角度训练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例释+迁移阅读(80-120)

81、素

【词义例释】

①白色的绸绢。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②白色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丧服。秦伯素服郊次

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⑤副词,白白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⑥副词,平素,向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后嫁于焦仲卿,着素()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

82、汤

【词义例释】

①热水,开水。人持汤沃灌,以年拥覆

②同“烫”用热水捂。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商汤()时期,滥施酷刑,对犯者施以汤()镬之刑,未死,则家人以汤()药治之。

83、涕

【词义例释】

①眼泪。出门登车去,落涕百余行

②流泪。儿涕而去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古代一女子.与氓相爱,二人交好。氓与之相约,秋以为期。不见氓时,泣涕()涟涟。后嫁之,而遭氓弃,常涕()之,夜夜涕()与泪垂帘。

84、徒

【词义例释】

①步行。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②党徒。郸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③门徒,徒弟。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④副词,白白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⑤副词,只是,仅仅。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上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陈涉本是氓隶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而与卒同苦,战时常舍车而徒()行。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至宫,而不见,其友徒()见欺,曰:“徒()有帝王之表。罢也,吾辈不计矣,徒()记旧时之谊也。”

85、亡

【词义例释】

①逃亡,逃跑。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②失掉,丢失。暮而果大亡其才

③灭亡。寡人虽亡国之余

④通“无”,没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楚欲亡()齐,齐王使大夫晏子于楚,楚人欲捕晏子,其从曰:“楚王无义,汝当亡()去。”晏子不从,与楚王辩,曰:“齐亡()于楚无益。”楚王亡()以应,遂存齐。

86、王

【词义例释】

①君主,帝王。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②做王,称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王()姓大臣进谏曰:“王()欲王()天下,必以仁治乃可。”

87、望

【词义例释】

①视野。夜雪初,荞麦弥望

②声望、名望。先达德隆望尊

③埋怨、怨恨。敢用是为怨望

④农历每月十五。此七月望日事也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三月之望(),司马迁因李陵之事受刑,有望()辞。日夜望()友至,心恨,后友到,友曰:“此等君王,望()之不似仁君。汝宜珍重。”迁发愤,遂着《史记》,名望()震于后世。

88、恶

【词义例释】

①罪恶,邪恶。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②丑陋。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③收成不好。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④憎恶,讨厌。死亦我所恶

⑤耻辱、羞耻。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恶

⑥嫉妒。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屈原学高且性刚,子兰为人不良,常造恶(),尝构恶()屈原于楚王前。屈原恶()其行为,曰:“此人行为不端,以事知之。若其此,楚国恶()乎定?”

89、微

【词义例释】

①隐蔽,不显露。微行入古寺

②副词,偷偷地,暗暗地。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③微妙,深奥。其文约,其词微

④副词,略微。味苦而微辛

⑤低微,卑贱。高祖起细微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李密身份微()贱,为敌国俘臣,为避害乃微()居于僻远之地。晋武帝不治其罪,仍诏其出仕,而其不为所动,以侍奉祖母年老志气日微()者为辞拒,且曰:微()祖母之力不能成人。一篇《陈情表》其辞微(),而旨意深远。

90、悉

【词义例释】

①详尽,周全。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

②了解,熟悉。丞相亮其悉朕意

③副词,全,都。怀王悉发国中之兵以深入击秦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古有一人,棋艺绝伦。弈棋未曾输,值赛事悉()获冠军,欲书《棋艺》一书,又患无才,恐书不能悉()意,终弃之。

91、相

【词义例释】

①审视,观察。伯乐学相马

②相貌,容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③帮助、辅助。孙叔敖相楚庄王

④丞相,宰相。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韩愈,少时聪颖,爱助人,乡人相()其貌,以为福禄之相()。后赴京城赶考,途遇一人叙其无所依靠,愈乃将其所带之财赠之。其人曰:“汝好心,定当富贵。发达之日莫相()忘。”韩愈赴京考中,以力相()君王。

92、谢

【词义例释】

①辞却,谢绝。阿母谢媒人

②辞别,告别。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④告戒。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⑤凋谢,衰落。及花之既谢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暮春时节,春花谢()。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邀其至家,牧谢()之。山民执意邀,牧怪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谢()。后至其家,山民礼遇之,牧谢()其款待。旦日牧谢()山民而出,且叹曰:“多谢()世人,善者多矣。”

93、信

【词义例释】

①讲信用。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②副词,的确,实在。海客说瀛州,烟波微茫信难求

③信物,凭证。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④使者,送信的人。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⑤任意,随便。低眉信手续续弹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楚王信()屈原,屈原以为美言不信(),故每谏必以信()告之,后子兰短之,屈原见逐。屈原以为楚王未信(),欲投汨罗江报国,信()手取头上之饰为信(),俾人闻王,乃冀王信()大义于天下。

94、兴

【词义例释】

①兴起,发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发动。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③兴致,兴趣。兴尽晚回舟,误入荷花深处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刘邦兴()兵伐秦,后刘邦王,大汉兴()。政通人和,兴()教育,人才兴()焉。

95、行

【词义例释】

①运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②实行,执行。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③副词,即将。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④辈分。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苏武因行()正范高,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设宴属托。途中遇强盗随行(),见强盗犹如行()伍之人,魁格有形。苏武感化之。

96、幸

【词义例释】

①幸亏。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②宠爱。而君幸赵王

③皇帝到某处叫"幸"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④副词,表示希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也。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足见其志向远大。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幸()项伯前来告张良。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得脱。

97、修

【词义例释】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贾谊《过秦论》)——修理、修造、修建

②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修订、修改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修饬、治理

④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陈寿《三国志隆中对》)——整饬、治理

⑤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修养

⑥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效法、学习

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学漪《核舟记》)——高、长

⑧邹忌修八尺有余。——(刘向《战国策邹忌谏齐王纳谏》)——高、长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王羲之修()七尺有余,常修()文德。所住之处有茂林修()竹,风景甚好。仅兰亭破,遂修()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修(),又以名联修()之。聚友人于兰亭,叹修()短随化,将其作收于集,并作序。

98、徐:

【词义例释】

慢慢地走,引申为慢,缓慢

①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刘向《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徐以勺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③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蒲松龄《促织》)

④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城北徐()公儒雅,一日散步,见清风徐()来,神清目爽。

99、许

【词义例释】

①秦王怒,不许。——(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答应、允许

②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同上

③时人莫之许也。——(陈寿《隆中对》)——赞成、同意

④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大铁椎传》)——处所、地方

⑤潭中与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表示大约的数量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代词,这样、这么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身背铁椎.长丈许()。赴京城,路见一村井水清如许(),欲饮之,村人不许(),怒而去。

100、阳

【词义例释】

①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同上

③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姚鼐《登泰山记》)——同上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欧阳修《醉翁亭记》)——太阳、阳光

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o京口北固亭怀古》)——太阳、阳光

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温暖

⑦皆阳应曰:"诺。"——《记王忠肃公翱事》——表面上、假装

⑧阳奉阴违。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暮,斜阳()横照,大雁长飞,声断衡阳之浦,衡阳以其乃衡水之阳()名之也。

101、要

【词义例释】

①张良出,邀项伯。——(司马迁《鸿门宴》)——邀请

②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邀请

③虽与府吏邀,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相约、约定

④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吕氏春秋察今》——要求、需要

⑤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重要、关键

⑥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打算、希望

⑦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与汝知闻。——(袁枚《祭妹文》)——打算、希望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古时,国人皆好细要(),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终要()其法以广之。一日,有人与医要()于茶馆,而其要()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要()之,遂罢。

102、宜

①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合适、适宜

②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应当、应该

③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应当,应该

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大概,恐怕。表推测

⑤宜乎百姓之以我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副词当然、怪不得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淮南之地宜()橘生长也,是故,橘宜()植于淮南。

103、遗

【词义例释】

①秦无亡矢遗族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贾谊《过秦论》)——丢失、遗失

②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乐羊子妻》——丢失、遗失

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遗漏、舍弃

④处若忘,行若遗。——(韩愈《答李翊书》)——遗忘

⑤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遗留、前人留下的

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遗留、前人留下的

⑦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遗留、前人留下的

⑧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赠送,给予

⑨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送

⑩先一书遗操,诈云欲降。——(司马光《赤壁之战》)——送

(1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之战》——遗漏、舍弃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赵国因遗()策,揽人才,闻廉颇虽老而欲效力于国。赵王则使人问,使者回报一餐间三遗〔()矢。赵王厚遗()廉颇以遣之。廉颇以为赵王小施而大遗()。

104、贻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赠送、送给

②贻害无穷、贻人口实。——遗留、留给

③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柳毅传》——特指留下、造成坏的结果

④贻我彤管。——《诗经邶风静女》——赠送、送给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自唐以来,从师之风不盛,阿谀之风而兴,韩愈以为此贻()害无穷,遂作《师说》以贻()李蟠,嘉其好学。

105、易

【词义例释】

①故以羊易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换,交换

②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书》)——换、交换

③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改变、变更

④岂取之易守之难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容易

E.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容易

⑤贼易之,对饮酒,醉。——(柳宗元《童区寄传》)——轻视,轻慢

⑥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资治通鉴李雪夜入蔡州》——平坦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赵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易()璧,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得。”秦王怒,左右欲刃相如,然相如面不易()色,应对自如,令秦王不易()相如。后完璧归赵。

106、阴

【词义例释】

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o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②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李朝威《柳毅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阴天

④天阴雨是声啾啾。——(杜甫《兵车行》)——阴天

⑤绿阳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阴影,树阴

⑥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资治通鉴o陶侃》——光阴、时间

⑦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阴暗、阴冷

⑧阴知奸当名姓,一时收擒,上下肃然。——《后汉书o张衡传》——副词,暗地里,秘密地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一日,天阴(),一农夫于山阴()砍柴,其间阴()风阵阵,农夫欲还家.不料山口处忽见一恶狼,农夫躲于林中阴()窥之,后以肉为饵,诱其入一暗穴,以柴薪堵于洞口,放火烧之,既而还家。

107、右

【词义例释】

①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右边,与左相对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上,古代室内位置以右为尊,右为较高的地位

③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蒲松龄《促织》)——同上

④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右边,与左相对

⑤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后汉书张衡传》——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

⑥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左传崤之战》——车右,陪乘的人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李斯以功大,位于众大臣之右()。其左右()皆因之骄纵。一日,偕友游于泰山,察路之左右()涂鸦文字甚多。

108、再

【词义例释】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第二次

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归有光《项脊轩志》)——第二次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两次

④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两次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两国交恶,其一国击一国再(),然皆败,察其故,士气不振也。士气决于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用兵者不知其理,故败。

109、造

【词义例释】

①径造庐访成。——(蒲松龄《促织》)——到……去

②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太夫人于堂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到……去

③公输盘为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公输》——制造、建造

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中山《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形成、建立

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制定

⑥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做、行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太宗年间,魏征造()民舍,察民生之疾苦。回宫中,造()法令,兴水利,以利民生。

110、知

【词义例释】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知道、懂得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了解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认识,熟知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认识,熟知

⑤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庖丁解牛》——知觉,感觉

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识别,分辨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识别,分辨

⑧孰为汝多识乎!——《列子o两小儿辨日》——知识,见解

⑨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o勾践灭吴》——主持,管理

⑩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姚鼐《登泰山记》)——主持,管理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梁惠王问政于孟子,曰:“本王处庭院之深,何以知()民生疾苦?”孟子对曰:“知()政者,不闻片面之词,当身体力行,方知()明而无过。”

111、致

【词义例释】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又写作"智",智慧、明智

②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o屈原列传》

③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柳毅传》——送,送达

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劝学》——达到

⑤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达到

⑥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o屈原列传》——表达,表示

⑦余幼好书,家贫难致。——《黄生借书说》——获得,得到

⑧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招请,招集

⑨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致使,使得

⑩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焉。——《柳毅传》——送还,交还专心致志。用,尽

(1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情趣

(12)乃致其父兄昆第而誓之。——《勾践灭吴》——获得,得到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齐王欲致()天下之士,致()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一也,甚欢。

112、质

【词义例释】

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抵押品,作为保证的人或物。

②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作抵押品,做人质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质地,底子

④文质彬彬。——质朴,朴实

⑤君不如肉坦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

⑥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伏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问,质问

⑦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信陵君窃符救赵》——初见面时送的礼物

⑧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本质,品质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113、治

【词义例释】

①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治理,管理

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安定,太平

③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书》——治理,管理

④民治渠少烦苦。——《西门豹治邺》——修治,建造

⑤于是约车治装,载券而行。——《冯谖客孟尝君》——整理,备办

⑥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训练,整顿

⑦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对付,抵御

⑧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医治

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医治

⑩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处理,处治(1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处理,处治

(12)此为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讲求,研究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曹操有疾,久治()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14、诸

【词义例释】

①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齐桓晋文之事》——众,各

②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众,各

③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众,各

④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⑤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⑥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⑦矫命以债赐诸民。——《冯谖客孟尝君》——介词,相当于"于"

⑧王如改诸,则心反予。(反予:召我回去)——《孟子o公孙丑下》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渤海之尾,叹道:“诸()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子闻诸()?”

115、贼

【词义例释】

①淫侈之俗日日一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祸患,祸害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强盗,作乱得人

③二豪贼劫持。——《童区寄传》——强盗,作乱得人

④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李塑雪夜入蔡州》——强盗,作乱得人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权使人捕而诛之。

116、族

【词义例释】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宗族,家族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宗族,家族(收族:和同一家族的人搞好关系)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灭族

④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灭族

⑤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类

⑥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众,一般的

⑦每至于族,我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庖丁解牛》——交错聚结之处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不敢言,士大夫之族()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

117、卒

【词义例释】

①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差役,隶卒

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步兵,士卒

③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李?雪夜入蔡州》——步兵,士卒

④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死

⑤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完成,终结

⑥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完成,终结

⑦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终于,最终

⑧卒以此之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屈原列传》——终于,最终

⑨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仓猝,突然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与项王战,卒()起不意。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于乌江.而卒()成万世威名。

118、走

【词义例释】

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跑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木兰诗》——跑

③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逃跑

④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奔向,趋向

⑤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奔向,趋向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则叹历史无情。

119、左

【词义例释】

①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与"右"相对

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与"右"相对

③鸟起马惊,疲逸道左。——《柳毅传》——旁,旁边

④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中山狼传》——旁,旁边

⑤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慢》——古代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⑥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故贫贱者住在闾里左边,官吏降职叫"左迁"。

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古代官吏降职叫左迁

⑧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古代车骑以左为尊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右种梧桐。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引其上坐。皇上闻之,令左右()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120、坐

【词义例释】

①王坐于堂上。——《齐桓晋文之事》——动词,坐

②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座。——《信陵君窃符救赵》——座位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座位

④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犯罪,牵连治罪

⑤耕者望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介词,因为,由于

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介词,因为,由于

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副词,空、白白地

⑧坐縻廪粟而不知耻。——《卖柑者言》——副词,空、白白地

【迁移阅读——解释加点字】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爱美景。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诸多财物散于坐()下,似坐()而待官兵,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

附迁移阅读答案81、素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向来)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白色的绢),后嫁于焦仲卿,着素(质朴,不加装饰)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

82、汤

商汤(专有名词,商朝第一个君王)时期,滥施酷刑,对犯者施以汤(热水,开水)镬之刑,未死,则家人以汤(汤剂)药治之。

83、涕

古代一女子.与氓相爱,二人交好。氓与之相约,秋以为期。不见氓时,泣涕(眼泪)涟涟。后嫁之,而遭氓弃,常涕(哭泣)之,夜夜涕(鼻涕)与泪垂帘。

84、徒

陈涉本是氓隶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这些人)。而与卒同苦,战时常舍车而徒(徒步)

行。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至宫,而不见,其友徒(白白地)见欺,曰:“徒(空)有帝王之表。罢也,吾辈不计矣,徒(只)记旧时之谊也。”

85、亡

楚欲亡(使??灭亡)齐,齐王使大夫晏子于楚,楚人欲捕晏子,其从曰:“楚王无义,

汝当亡(逃跑)去。”晏子不从,与楚王辩,曰:“齐亡(灭亡)于楚无益。”楚王亡(通“无”,没有)以应,遂存齐。

86、王

王(姓氏)姓大臣进谏曰:“王(大王)欲王(称王)天下,必以仁治乃可。”

87、望

三月之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司马迁因李陵之事受刑,有望(抱怨、埋怨)辞。日夜望(盼望)友至,心恨,后友到,友曰:“此等君王,望(远远地看)之不似仁君。汝宜珍重。”迁发愤,遂着《史记》,名望(名望,声望)震于后世。

88、恶

屈原学高且性刚,子兰为人不良,常造恶(罪恶),尝构恶(诽谤)屈原于楚王前。屈原恶(讨厌)其行为,曰:“此人行为不端,以事知之。若其此,楚国恶(怎么)乎定?”

89、微

李密身份微(卑下)贱,为敌国俘臣,为避害乃微(秘密地)居于僻远之地。晋武帝不治其罪,仍诏其出仕,而其不为所动,以侍奉祖母年老志气日微(微弱)者为辞拒,且曰:微(没有)祖母之力不能成人。一篇《陈情表》其辞微(含蓄),而旨意深远。

90、悉

古有一人,棋艺绝伦。弈棋未曾输,值赛事悉(全都)获冠军,欲书《棋艺》一书,又患无才,恐书不能悉(完全表达)意,终弃之。

91、相

韩愈,少时聪颖,爱助人,乡人相(观察)其貌,以为福禄之相(形貌,状貌)。后赴京城赶考,途遇一人叙其无所依靠,愈乃将其所带之财赠之。其人曰:“汝好心,定当富贵。发达之日莫相(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偏指一方)忘。”韩愈赴京考中,以力相(辅佐,帮助)君王。

92、谢

暮春时节,春花谢(凋落)。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邀其至家,牧谢(拒绝)之。山民执意邀,牧怪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谢(道歉,谢罪)。后至其家,山民礼遇之,牧谢(感谢)其款待。旦日牧谢(辞别)山民而出,且叹曰:“多谢(告诫)世人,善者多矣。”

93、信

楚王信(信任)屈原,屈原以为美言不信(真实),故每谏必以信(实情)告之,后子兰短之,屈原见逐。屈原以为楚王未信(守信用),欲投汨罗江报国,信(随意)手取头上之饰为信(信物),俾人闻王,乃冀王信(通“伸”,伸张)大义于天下。

94、兴

刘邦兴(发动)兵伐秦,后刘邦王,大汉兴(兴盛)。政通人和,兴(兴办)教育,人才兴(兴起)焉。

95.行

苏武因行(品行)正范高,行(践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设宴属托。途中遇强盗随行

(行走),见强盗犹如行(古代军制单位)伍之人,魁格有形。苏武感化之。

96.幸

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幸运)也。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幸(幸亏)项伯前来告张良。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

97.修

王羲之修(身高)七尺有余,常修(施行)文德。所住之处有茂林修(高,大)竹,风景甚好。仅兰亭破,遂修(修理)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修(修建),又以名联修(修饰、装饰)之。聚友人于兰亭,叹修(长)短随化,将其作收于集,并作序。

98.徐

城北徐(姓)公儒雅,一日散步,见清风徐(慢慢)来,神清目爽。

99、许

大铁椎,不知何许(地方,处所)人也。身背铁椎.长丈许(表约数,上下)。赴京城,路见一村井水清如许(这样,如此),欲饮之,村人不许(答应,允许),怒而去。

100.阳

暮,斜阳(太阳,阳光)横照,大雁长飞,声断衡阳之浦,衡阳以其乃衡水之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名之也。

101.要

古时,国人皆好细要(人体的腰部),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要领,关健),终要(概括,总结)其法以广之。一日,有人与医要(相约)于茶馆,而其要(通“邀”,邀请)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要(要挟,威胁)之,遂罢。

102、宜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淮南之地宜(适宜)橘生长也,是故,橘宜(应当)植于淮南。

103、遗

赵国因遗(遗留,留下)策,揽人才,闻廉颇虽老而欲效力于国。赵王则使人问,使者回报一餐间三遗〔排泄(大小便)矢。赵王厚遗(给予,馈赠)廉颇以遣之。廉颇以为赵王小施而大遗(遗弃)。

104、贻

自唐以来,从师之风不盛,阿谀之风而兴,韩愈以为此贻(遗留)害无穷,遂作《师说》以贻(赠送,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

120个文言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合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 2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1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1.爱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③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 ⑥古之遗爱也(恩惠) ⑦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2.安 ①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②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④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⑤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⑥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⑦衣食所安(养生) ⑧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被 ①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④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⑤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⑥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倍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②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③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④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5.本 ①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②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④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⑤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⑥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⑦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⑧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⑨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③鄙人?自称的谦词 ④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7.兵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③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安 安分守己: 安:安守。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 安:安心,习惯,安于。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 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安闲自得: 安:安闲。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 安:安稳。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 安:安稳。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 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 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 爱不释手: 爱:喜爱。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 泽被后世: 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被灾蒙祸: 被、蒙:遭受。指遭受灾祸。 4.倍 事半功倍: 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 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弃义倍信: 倍:通“背”,背叛,违背。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5.本 照本宣科: 本:书本;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正本清源: 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 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

常见文言实词 1.爱 (1)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 (1)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2)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 (1)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本 (1)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2)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3)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5.鄙 (1)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2)以……为边界(边邑)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120个文言实词的词义回扣作业

120个文言实词的词义回扣 一组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_____ 《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 《阿房宫赋》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 《过秦论》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____ 《六国论》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爱莲说》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 《陈涉世家》 (3)然后得一夕安寝________ 《六国论》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________ 《赤壁之战》 (5)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________ 《赤壁之战》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________ 《曹刿论战》 (7)既来之,则安之________ 《论语》 3.被 (1)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2)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________ 《陈涉世家》 (3)恩被四泽,德被四海________ 《促织》 (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 (2)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3)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 (1)盖亦反其本矣________ 《愚公移山》 (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________ 《〈指南录〉后序》 (3)予本非文人画士________ 《病梅馆记》 (4)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5)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 《伶官传序》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________ 《为学》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出师表》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______ 《曹刿论战》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________ 《过秦论》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________ 《孙子兵法》 (4)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________ 《信陵君窃符救赵》 (5)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________ 《触龙说赵太后》 (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1爱: 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ai:①被子(名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作者:周向阳收集来源: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10-7 23:21:00 点击数:1040 【字体:】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配套练习,附详细答案

120文言文实词 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答案:?吝惜,舍不得,吝啬;?喜爱,爱护;?喜爱;?喜爱;?爱护;?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答案:??使……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安稳,安定,安全;?安逸,安乐;?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哪儿;?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例句: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自称的谦词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ao 1朝服衣冠(zha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e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外 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120个常见文言文实词翻译(二)

16.从 吾从而师之。 译: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译:我对她已经失恩断义,当然不能答应你。 弟走从军阿姨死。 译:小弟参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 樊哙从良坐。 译:樊哙就挨着良坐下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沛公第二天让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拜见项王。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译:迎亲的随从人员有四五百,热热闹闹地来到郡府门前。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 译:在这时候,合纵解散,盟约失效,争着割地去贿赂国。 17.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懂得自己又懂得对方,打一百次仗都不会失败。 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译:有个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计遭受四次水灾,竟能没被烧毁,大概有神灵保护吧。 且燕,处革灭殆尽之际。 译:况且燕国和国是处在国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 18.当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译:在阁子前面又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周围砌上一道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译:估计大王的军队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挡项王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译: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人也不能把它攻开。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不惜肝脑涂地,死后也要结草报恩。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人的君主手握国家重权,统治着广大的天地。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译:我知道欺骗大王应得死罪。 当时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译: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译:不久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接你回家。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译:那么谁胜谁负,谁存谁亡,倘若和国较量,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出来。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译:准备献给官府,但又担忧恐怕不合心意。 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地,臣请往如楚。” 译:仪知道后,就说:“用我一个仪就能抵一带地方,还是请让我到楚国去吧。” 19.道 西当太白有鸟道。 译:长安西面的太白山阻绝了入蜀的道路,仅有一条鸟飞的路线。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 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以便使百姓变得愚蠢。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上)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上) 文言学习 0205 1528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上)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 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自称的谦词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ao 1朝服衣冠(zha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e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