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 文言文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食”字,①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吃的东西,食物。《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专指饭。《隆中对》:“百姓孰敢不箪食(sì)壶浆以迎将军乎?”④读sì,喂。《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通“蚀”,亏损。《易·丰》“月盈则食。”
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这样,我们应该从理解一个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各个引申义和假借义。
?
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
?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

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例:(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
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要求熟记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之意。2.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露出。6.乃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7.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受。

2.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

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如“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
丧失物质
亡:逃亡、隐 避(本义)
死亡 灭亡
(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
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
(3)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去(本义“藏”—离开—废除—舍弃)
4.要集中记忆。
?
3.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二不要离开课本,应该说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习,在高考卷上最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课内所学的文言文。大家一定要牢固掌握三年来课内学过的文言实词,掌握它的常见义项、用法。三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具体讲就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1.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

用心去理解。
高考试题分析:
1.(2002年高考全国卷11题)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此项中的“竟死”,难点在“竟”字。“竟”有“完毕”、“从头至尾”、“终究”、“追究”、“竟然”等多个义项,从上下文的文意看,只有“从头至尾”与“竟然”能够沾上边儿。从这两个义项中选择,“竟然”表示语意的转折,显然不符合文意,因为这是根本无从谈到死或不死。再看“从头至尾”这一义项,“竟死”表示一直到死,犹如“竟日”表示从早到晚一样,与上下文文章十分切合。因而“竟然因此而死”是错误解释。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B项中的“将兵”,试题将它解释为并列短语,但在文言文中“将兵”也可理解为动宾短语,意思是“统领士兵”。这两种解释中的“将”字分别为名词与动词用法。联系后文,既然说到“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可见是指李广对待部下的关爱,当然是李广领兵的情况,而不是指李广手下的将领和士兵。试题中的解释也是错误的。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C项,“曲折”一词有实指虚指两类用法,实指意为弯曲,弯弯曲曲,虚指意为错综复杂的情况,事情的曲折经过或复杂而不顺当的情节。联系前文看,这是在李广迷路以至部队落在卫青之后,卫青要向皇帝汇报事情经过时说的,当然不可能是指弯曲的道路,而是指事情的复杂经过。因而C项也是错误的。
?
2.(200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7题)下列各句中红色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 D.去郑而之许。
A中的“宝”在文中是动词,看重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宝”是名词,指珍贵的东西。B中的“刺”在文中是动词,用篙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刺”指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D中的“去”在文中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去”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与古汉语去的意思正好相反。只有C中的“受”古、今汉语都作接受、承受讲。
3.(2001年高考全国卷11题)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此项中的“拔”字,共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由此引申为提拔,例如李白《与韩荆州书》:“甄拔三十余人。”二是高出、超出,例如常用的成语“出类拔萃”

。有的工具书中又列有“攻取”这一义项,例如《史记·魏公子列传》:“拔二十城。”其实,“攻取”义也是由“拔出”义作了较远的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对方城寨,因而“拔”有“攻取”义。试题中将“拔”解释为“被攻取”,既考虑到它的攻取的词义,又考虑到在上下文语境中的主动被动语态的分别。这一说法是准确的。
B.齐人未附 附:归附。此项中的“附”字,通常也有三个主要义项。一是附着,如《诗·小雅·角弓》:“长吏多阿附贵戚。”三是靠近,如《淮南子·说林》:“附耳之言闻于千里也。”试题中的解释“归附”,由“依附”义引申而来的,古籍中常见此类用法,除试题中的用例外,再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项中的解释也是正确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此项中的“乘”字,是一个多义项的常用实词,除去常见的“驾车、乘船、凭借、计算、量词乘(shèng)”等词义外,用作“登上”也是常用义项。例如《诗·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两例中的“乘”字均为“登上”义。根据上下文,这是正确的解释。干扰义为“巡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是可以排除的,一则因为老弱女子指平民百姓,无法去做官员们的巡视的事情,二则同前文“乃令甲卒皆伏”相对应的当是露面而已。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D项中的“北”字义项较为简单,除表示方位的“北方”外,只有打了败仗往回跑这一义项。“北”古时可表示“背”,打仗逃跑时总是背对着追击的人,因而逃跑又可以用“北”来表示,例如《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现代汉语也有“败北”一词。但“北”字表示“败逃者”是一种借代用法,并非固定义项,为了准确起见,我们在解释时表述为“指败逃者”。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