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原工学院期末考试卷2017B0001

中原工学院期末考试卷2017B0001

中原工学院期末考试卷2017B0001
中原工学院期末考试卷2017B0001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长沙学院2007级(理工科)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人权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 B全部哲学 C唯物主义哲学 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 B运动性 C客观性 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 B科学实验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统计学期末试题 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模拟试卷一:统计学期末试题 院系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 直方图和折线图 B. 直方图和茎叶图 C. 茎叶图和箱线图 D. 茎叶图和雷达图 2.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A. 异众比率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3.n?5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的总体中,抽出一个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数学期 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4.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 5.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 6.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y?x7.反映的是(在回归模型中,)10y x的线性变化部分的变化引起的由于A. y x的线性变化部分的变化引起的由于 B. yy x的影响C.和除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y x的影响由于D.的线性关系对和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 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 C.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D.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 9.为增长极限。描述该K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 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 趋势直线 B. 指数曲线 C. 修正指数曲线 D. Gompertz曲线 10.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卷有答案

1 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乙大于甲 B.甲大于乙 C.甲乙相等 D .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0=-∑f x x C .0)(2=-∑f x x D.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35元,则( )。 A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是均匀分布的 B .各组次数相等 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是 ( )。 A .29 B .29.5 C .30 D.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点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确的是 ( ) A .甲登记、乙不登记 B .甲不登记、丁登记 C .甲登记、丙登记 D .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是指(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 A .400% B .100% C .1200% D .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01 p p q k p q =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 .拉氏价格指数 B .拉氏销售量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 D .帕氏销售量指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3.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的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4.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相等,则各期逐期增长量一定相等( ) 5.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总是相同的。( )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甘肃政法学院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答题卡 (注意:请将1-3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核分人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共20分)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8分) 2 ?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分) 3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4分)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4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 五、论述(20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分) 甘肃政法学院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A 卷) 15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分数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哲学是()。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冋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冋题 5 ?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丨) A 琴匸.『豈L 绡学聲’ B- :.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I : .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 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瓠叢廳悬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D 一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A 直接认识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复查人 核分人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得意 识 本 质问题 3.列宁 j 的物质定 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 D 客观实在性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 点 D 实践本质问题 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中原工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

本试卷共2页,此页为B 卷第1页(注:参加重修考试者请在重修标识框内打钩)中原工学院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期末试卷一、填空:(19分)1、[x]补=1.01011,则x 的真值为,[-x]补=,[x/2]补 =。 2、动态存储器的刷新是按方式进行刷新的,常用的刷新方式 有,,。 3、一个组相联映射的Cache ,有128块,每组4块,主存共有16384块, 每块64个字,则主存地址共位,其中主存字块标记应为位, 组地址应为__位,Cache 地址共位。 4、CPU 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叫,它通常包 含若干个,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 5、微命令编码方法通常有,, 三种方法。6、实现n ×n 位运算的不带符号阵列乘法器需要__________个全加器和__________与门。二、选择:(10分) 1、使用74LS181这种器件来构成一个16位的ALU ,需要使用() 片74LS181。 A 、2 B 、4 C 、8 D 、162、主存储器与CPU 之间增加Cache 的目的是()A 、解决CPU 与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B 、扩大主存储器的容量。C 、扩大CPU 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D 、降低主存储器的成本。3、下列因素中,与Cache 的命中率无关的是()A 、主存的存取时间。B 、块的大小。C 、地址映射方式。D 、Cache 的容量。4、某机器字长32位,存储容量是1MB ,若字编址,其寻址范围是()A 、0~1M B、0~512KB C、0~256K D、0~256KB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5、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 () A、一条机器指令是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 B、一条机器指令是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 序来解释执行。 C、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是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 D、一条微指令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三、名词解释:(10分) 1、(5分)DMA : 2、(5分)虚拟存储器: 四、简答:(24分) 1、(8分)提高主存速度有哪些具体措施?试简述之。 2、(8分)试述后续微地址的形成方法并指出其优缺 点。 B 卷√ A 卷重修标识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马原试题与答案图文稿

马原试题与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内相应的位置)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P3)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P25)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P26)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C)(P51)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中原工学院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原理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中原工学院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原理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中原工学院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原理课程期末试卷专业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大题一二三四五成绩 成绩 一、是非题(用“Y”表示正确,“N”表示错误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构件是机构或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也是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 ) 2.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为:其的自由度 0。( ) =0 3.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取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 min =90o。( ) o;而取导杆为原动件时,则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 min 4.机构当出现死点时,对运动传递是不利的,因此应设法避免;而在夹具设计时,却需要利用机构的死点性质。( ) 5.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就越小,机构传力效果越好。( ) 6.在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升角等于蜗轮的螺旋角,且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旋向相同。( ) 7.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取在大端上。( ) 8.为了减小飞轮的尺寸,在机器的低速轴上安装飞轮后,可以较好地降低机器的速度波动。( ) 9.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或转动惯量)是一个假想质量(或转动惯量),它不是原机器中各运动构件的质量(或转动惯量)之和,而是根据动能相等的原则转化后计算得出的。( ) 10.不论刚性回转体上有多少个不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要在任意选定两个平面内,分别适当地加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 衡。( )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方空格处)。 (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总计10分)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统计学 试卷类别:A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 注明:试卷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 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 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判断抽样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 直方图 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 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数 B.规范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 B 上涨% C 下跌% D 下跌%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 的样本,则可采用( )。 A Z 检验法 B t 检验法 C 2 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 A 应选择奇数 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C 应选择偶数 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 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 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6、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7、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完全相同。()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9、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 10、抽样误差之所以能得到控制,是因为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 1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12、据拉氏公式计算指数,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为正指标。() 15、如果时间数列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配合直线。()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包括:A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 B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C数据资料的搜集手段 D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E抽象的数量规律 2、要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结构进行调查,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3、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机器台数为750台 4、在按工人工种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样的分组叫: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对资料再分组 D平行分组体系 E复合分组体系 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6、通过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异程度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 四次间隔8年,第四次与第五次间隔10年,这种调查是: A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专门调查 E定期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 A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B专门调查 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 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 9、时间序列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点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10、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 E价格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十七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的代表作《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说的诞生。 2、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 3、正确地确定_______和任务是一切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5、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_______和水平法两种。 6、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______的对比。 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两个平均数是_______。 8、时间数列中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现象的________。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______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标准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标准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A) 适用班级:08级本科生开卷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 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 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3、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B.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 C.生产同一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揭示 C.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 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6、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 A.平均利润的变动 B.成本价格的变动 C.商品价值的变动 D.商品价格的变动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 C.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 8、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D.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14、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15、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17、“纸上得来终归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间接经验毫无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 价值 C.交换价值 D .价格 19、“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2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全党服从中央 D.一切服从大局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及错选都不得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 原 工 学 院 2003~2004学年 第一学期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课程期末试卷(答案) 一、是非题(用“√”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受静载荷作用的零件只能产生静应力,受变载荷作用的零件才能产生变应力。 ( × ) 2、受交变横向载荷作用的普通螺栓联接,在正常工作时螺栓杆所受到的拉力不变。 ( √ ) 3、为了使V 带的工作侧面能与V 带轮轮槽的工作侧面紧紧贴合,因为V 带的剖面楔角为40o,因而V 带轮轮槽角也相应为40o 。 ( × ) 4、为了避免带打滑,可将带轮上与带接触的表面加工得粗糙些以增大摩擦。 ( × ) 5、对轮齿沿齿宽作适当的修形(鼓形齿),可以大大改善载荷沿接触线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 √ ) 6、齿面点蚀是润滑良好的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 ( √ ) 7、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中,通常近似地以大端分度圆处的当量圆柱齿轮来代替圆锥齿轮进行强度计算。 ( × ) 8、与齿轮传动的变位方法相类似,不仅可以对蜗杆进行变位加工,而且也可以对蜗轮进行变位加工。 ( × ) 9、某45钢轴的刚度不足,可以采取改用40Cr 合金钢措施来提高其刚度。 ( × ) 10、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一组轴承中10%的轴承发生疲劳破坏,而90%的轴承不发生疲劳破坏前的转数(以106为单位)或工作小时数。 ( √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代码A 、B 、C 、D 填入横线上方的空格处)。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 1.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__ B __。 A. 增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有时增高,有时降低 2.对于联接用螺纹,主要要求联接可靠,自锁性能好,故常选用__ A __。 A .升角小,单线三角形螺纹 B .升角大,双线三角形螺纹 C. 升角小,单线梯形螺纹 D .升角大,双线矩形螺纹 3. 设计键联接时,有以下主要内容:①按使用要求选择键的类型;②对键联接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计算;③按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④按轮毂宽度选择键的长度。在具体设计时,一般的顺序为 C 。 A. 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②→③ 4.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____ D ____。 A .带的松边拉力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5.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____B ____。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传动工作时由拉力的变化而引起的弹性滑动 C.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 D.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 6. 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Fa Y 与 C 无关。 A .齿数z B .变位系数x C .模数m D .斜齿轮的螺旋角β 7.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公式: []3 2112? ??? ??≥F Sa Fa d Y Y z KT m σφmm 计算齿轮传动的模数时,其公式中 []? ??? ? ?F Sa Fa Y Y σ应代入: B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1、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A 、%4% 5 B 、%104% 105 C 、%96% 95 D 、%4%5 1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A 、1.8% B 、2% C 、20% D 、18% 14、在不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数从5%增加到25%,抽样平均误差( )。 A 、增加39.7% B 、增加约3/5 C 、减少约3/5 D 、没有什么变化 1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A 、x > e M >o M B 、x o M >e M D 、以上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 、性别 B 、年龄 C 、职务 D 、民族 E 、工资 2、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 、总标题 B 、主词 C 、纵栏标题 D 、横行标题 E 、指标数值 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 A .结构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动态相对数 E .计划完成相对数 4、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 、工资总额 B 、商业网点密度 C 、商品库存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