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3届济宁市高三教学复习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题2013.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载,商朝“国王死后,他的兄弟继承王位,年长的兄弟有优先继承权。当所有的兄弟都死后,哥哥或弟弟的儿子继位,年长的兄弟有优先继承权,正妻之子和妾之子也没有先后之分。”这从本质上表明商代

A.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B.首创了王位世袭制度

C.有一定的原始民主色彩D.嫡长子享有某些特权

2.“这部分人已经完全遗弃了儒家学说的老一套保守传统,他们是第一批认同社会秩序的人……认识到只有统治者本人……才是真正的起作用和负责人的人。”材料中的“这部分人”指的是战国时代的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3.“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的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种做法

A.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B.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D.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4. 18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票号,这些票号主要由山西商人设立,有日升昌、蔚泰厚、合盛元等家。这表明当时

A.山西成为商业最繁盛的地区B.为商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获得发展

C.商业资本完全转往金融领域D.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5. 西方史学史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所说的读者主要是指A.官僚阶层B.知识分子C.城镇居民D.手工业者

6. 克里斯提尼被誉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者”,他不仅保留了梭伦时期的基本结构,而且还有重大的创新。其“创新”主要表现在

A.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B.建立了公民陪审法庭

C.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D.向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7.古代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

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一切都是人们约定成俗的”

C.“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

8. 某学者在评价罗马法时说:“除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之外,因其所涉及的案件多与经济贸易有关,而更具有商法的特征。”他所评价的是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9.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总体特征并不是所有意大利人的特征,而主要是富裕的上层阶级所独有的,他们只占全部人口的一小部分。”这种评价

A.否定了文艺复兴的重大作用B.较客观地指出了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C.忽略了文艺复兴的阶级属性D.片面地夸大了文艺复兴的消极影响

10. 读下表,表格反映出

西班牙往来于美洲的商船及其运载货物的数量

A.西班牙逐渐丧失海上霸主地位B.美洲与欧洲的联系日益减弱

C.西班牙与美洲的贸易急剧下降D.美洲工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

11.观察右图中著作,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该书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创立

B.最早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

C.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D.系统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2. 2012年12月18日,从英国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下图)。按

照英国的惯例,下列各项推断最有可能成立的是

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时代宣告结束B.英国国王重新成为议会实际上的控制者C.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各个政党的公开领袖D.英国国王出席会议但却没发表任何言论13. 工业化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让西欧人得以在19世纪将自己的统治强加给亚洲大部分地区及欧洲。这些新技术包括

①火车②电报③帆船④航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 1865年8月,“英人杜兰德,以小铁路一条,长可里许,敷于京师永平门外,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至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这表明

A.洋务运动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B.列强阻碍中国器物变革

C.思想保守落后阻碍社会的进步D.中国民族主义倾向严重

15. 据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通史》:“中国政府不得不支付惩罚性赔款,并且允许外国势力在他们的大使馆以及通往沿海的道路上驻军。”中国政府被“惩罚”主要是因为

A.大量销毁外国鸦片B.拒绝列强的“修约”要求

C.帮助朝鲜镇压起义D.听任义和团“扶清灭洋”

16. 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要“重估一切价值”,对中国进行深层次文化结构的根本改造。从文明史的角度,他们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实现

A.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融B.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兼容并包”

C.全部文明与文化趋向的现代化D.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17. 据统计,1925年,苏联工业化总产值已达到战前1913年的75.5%,谷物总产值达到7247万吨,接近战前水平。1925年--1926年,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达到战前的93.7%。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B.新经济政策全面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D.计划经济模式的建立

18. “1934年10月,中共大约8.5万人的军队和红军的后勤人员突破了国民党在中国东南部江西境内的要塞对他们的军事封锁……”,这次军事行动的最终结果是

A.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使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D.为中国革命继续发展保存了革命力量

19.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

①促进了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②是全球化成为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③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创造了较为稳定的环境④直接促进了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产生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 1946年,英国议会通过《国民健康服务法》,决定改善和增加医疗保险设施,使居民享受免费治疗。英国议会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充分利用美国提供的援助B.发展社会经济,增加资本积累

C.提供英国民众的身体素质D.建设福利国家,促进社会发展

21.从1959年到1960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5%和英国的3%。这表明

A.欧洲的总体发展水平与美国持平B.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C.欧共体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D.欧共体要求内政外交的独立自主

22. 下图展示的是一张“纪念证”的内容,这张“纪念证”颁发时我国正经历着

A.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B.“二五”计划建设

C.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D.“科教兴国”热潮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美国仍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国民经济,但美国也加入了地区性组织。美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尝试解决全球性的问题B.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C.为地区性合作提供示范D.与日本、西欧展开竞争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动荡与不安。“冷战”结束后,人类在反思的基础上逐渐

A.承认文明模式的多元化并相互借鉴B.认为只有合作才能赢得和平

C.理解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合作D.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25.19世纪的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第一个自称为“现实主义者”的画家。下列各项叙述与其创作特点相符的是

A.表达对启蒙思想家塑造的理性王国的失望

B.喜欢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象的瞬间印象

C.强调直面人生的苦难和表现普通人的生活

D.重视表达自身内在的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16分,28题20分,共50分。

26.(14分)进入近代以来,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早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兴起,欧洲社会的商品货币意识开始觉醒,利润和金钱逐渐成为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在意大利早期的人文主义那里,追求金钱和世俗享乐主义成为一种时尚;新兴市民和商人的价值就是个人自由,他们特别强调经营自由,反对等级特权,这些都是对传统伦理的反叛。到了16世纪宗教改革者那里,具有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特征的新教伦理提出了许多戒律,诸如勤奋、节俭、进取、诚信守约等,这些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育至关重要。

材料二资本主义的兴起需要制度改革。在近代民族国家初兴之时,这种制度变革主要依靠封建王权,对内统一市场,对外维护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到后来,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封建王权走向反动,要求政治权力的革命随之而来。

材料三18世纪末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必然趋势。……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社会兴起的公平思想……则反映了资本主义贫富不均的历史现实,19世纪末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抬头也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认识需求。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滕海建《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4分)以德国的宗教改革为例,说明其宗教理论是如何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要求的。(2分)

(2)据材料二,说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叶欧洲兴起的“公平思想”、19世纪末产生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特定历史背景”分别指什么?(4分)在近代历史上,“国家干预主义”取代“经济自由主义”的标志是什么?(2分)

27.(16分)人类文明的演进给人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历史的反思是人类汲取智慧的重要源

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是当事各方都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改革”,社会矛盾必然以不是“坚决镇压”就是“激烈革命”一类的暴力方式解决。……人们自然向往并总是称赞英国革命的平和。但在英国革命时期,正是由于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纵观近代中国历史,满清统治者根本没有……那种不断妥协的精神。历史说明,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晴七十年》

材料二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

——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190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史实,以英国“光荣革命”为例,说明“当事各方”是怎样“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4分)这一妥协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4分)

(2)材料一、二对晚晴爆发大规模革命的根源有何共识?(2分)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晴政府是怎样成为“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的。(4分)

(2)近代中英两国统治者对待“妥协”的不同态度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2分)

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冷战初期,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很密切。……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苏伙伴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务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到1964年末,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分歧已经公开化……。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1970年的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是一个转折,会议通过的《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发展中国家促进相互合作,加快他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议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快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

——徐天新《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三从国际关系来看,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在大多数方面仍然要依靠发达国家——有时跟它从前充当殖民地时的情形是一样的。自从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国家软弱的讨价还价权力几乎总是在进一步下降。

——〔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请完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苏关系进入“成熟期”的原因及表现。(8分)

(2)据材料二,说明“转折”的具体含义。(2分)中苏关系破裂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有何相似的历史作用?(2分)

(3)据材料二、三,说明第三世界斗争的结果,(1分)并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3分)

(4)结合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谈谈对“自从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国家……

讨价还价权力几乎总是在进一步下降”的理解。(4分)

2013届济宁市高三教学复习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B. 3.D 4.B 5.C 6.A 7.B 8.C 9.B 10.C 11.C 1

2.D 1

3.A

14.C 15.D 16.C 17.B 18.D 19.A 20.D 21.B 22.B 23.D 24.A 25.C

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6分,28题20分,共50分。

26.(1)商品货币意识开始觉醒,新的价值目标形成;人文主义兴起,传统伦理受到挑战;有利于市场经济良性发育的资产阶级宗教伦理出现。(4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价教会的主张,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2分)(2)资本主义发展是制度变革的经济根源;制度变革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分)(3)社会主义思想;(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罗斯福新政的实施。(2分)

27.(1)妥协:议会在限制王权的前提下保留国王;(2分)国王接受议会至上的原则。(2分)影响:以“不流血”的方式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其他合理表述酌情给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分)

(2)共识:都认为革命源于清政府自身的腐朽反动。(2分)

原因:镇压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走不通;出卖民族利益,成为帝国主义的朝廷;以“预备立宪”之名行君主专制之实等。(4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3)政治统治者应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推进社会变革,这是避免“激进”社会革命,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或途径。(2分)

28.(1)原因:就苏联来看,对抗美国的冷战,需要社会主义中国的支持与配合;就中国来看,打破美国的包围和封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苏联的帮助。(4分)

表现:中国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或同苏联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巨大的援助。(4分)

(2)含义:从政治斗争逐渐转向经济斗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分)

历史作用: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2分)

(3)结果:第三世界斗争取得的成效不大。(1分)原因:不平等的国际关系旧秩序的束缚(发达国家的阻扰和反对);(2分)第三世界国家本身贫穷落后,力量弱小。(1分)

(4)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它打着“人权”的旗号,推行霸权主义,经常干涉第三世界国家的内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这是发达国家资本的新一轮扩张,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许多挑战。(4分,其他合理表述酌情给分)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第2套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徙” C .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 据成书于西汉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前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史记》关于秦朝的记载不可靠 B . 所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都不是信史 C . 只有考古发现的材料才是可靠的 D .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3. 历史学家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选项中,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①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

②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 ③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 ④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他评价的是() A . 商鞅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庆历新政 D . 王安石变法 5. 下表是某学者对明朝通俗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变异”研究的部分成果。其内容表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的“变异”主要是受到() 社会价值观 “重利趋商”成为社会潮流,将商人视为“智杰”“豪杰”。 生活消费方式 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化,呈现“奢华”“逾制”的特点。 伦理道德观 对金钱、物欲的强烈追求,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A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 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 . 新引进农作物的影响 D .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6. 以下《清朝前期的疆域图》中,其中四个序号代表四个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20年高中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中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小题1分共36分) 1. 近代后期推行平民教育,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教育家是() A.杨贤江 B.陶行知 C.徐特立 D.郭沫若 2. 四大家族是以下哪个阶级的代表:A.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C.官僚资产阶级 D.买办资产阶级 3. 近代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重要铁路是() A.京汉铁路 B.京张铁路 C.津浦铁路 D.胶济铁路 4. 下列各对应组中,哪一组是正确的( ) A.曾朴:《哀旅顺》 B.黄遵宪:《台湾行》 C.吴沃尧:《块肉余生述》 D.林纾:《孽海花》 5. 东北抗日联军中的少数民族将领是( )

A.周保中 B.杨靖宇 C.李兆麟 D.赵一曼 6.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起点在:() A.河北 B.山东 C.广东 D.上海 7.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首先提出者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8. 1885年清政府决定台湾正式设立行省,第一位巡抚是:() A.刘永福 B.刘铭传 C.冯子材 D.许寿山 9. 中华民国初期,策动西藏“独立”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0.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七七”事变后 11. 中华民国元年是指(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0年 12. 清末发现的甲骨文为研究下列哪一朝代提供了文字依 据?(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原始社会 13. 义和团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 C.清政府的镇压 D.外国教会的欺压 14. 焚毁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侵略军是以下哪两国的联军: ( ) A.英俄 B.法俄 C.英美 D.英法 15. 孙中山在下列哪个报刊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A.《国民报》 B.《游学译编》 C.《民报》 D.《新民丛报》 16. 为了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太平天国进行了() A.北伐 B.西征 C.东征

扬州市2017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正式稿)

扬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期中测试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统治秩序崩溃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王室日趋衰微 D.宗法制受到冲击 2.《大明一统志》中提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当时人们认为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往来文书也用对等的“咨文”。据此能够看出 A.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 B.行省制强化了地方权力 C.行省机构设置和运行的方法 D.行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3.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

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4.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 钢。”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5.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A.清初注意防范中外交往 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 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 D.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6.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说,“过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造成这一转折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水师,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福建马尾船厂曾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瞎指挥而造出了一批商船不像商船、兵船不像兵船的“怪船”,在实际海战中,这些船只“被敌炮轰、洞穿,至十一船同时漂没”。材料直接反映了 A.晚清政府统治黑暗 B.封建管理体系落后 C.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D.中国官员思想保守 8.1919年6月,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女子沈佩贞致函国会,陈述了她与议员魏肇文的婚姻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第1~3题: 1.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 【解析】B。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B属于法家思想。 2.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B、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C、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 【解析】A。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开始得到改变。3.下列历史人物,将自己的思想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有 ①葛洪②李贽 ③洪秀全④康有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权威;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

B 、在西汉时期内部出现过混战与分裂 C 、经过西汉的三次重大打击之后,再也不对汉朝构成威胁 D 、西汉时期威胁西域,东汉时期不构成对西域的威胁 【解析】B 。A 错误:统一北方草原的是冒顿单于;C 错误: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东汉时期仍然威胁东汉的中原、河西以及西域;D 错误:东汉初年汉朝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5.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国现存的石窟艺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秦汉时期开始修造 B 、云冈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 、最精美的作品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解析】C 。A 错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广泛传播开始建造;B 错误: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D 错误:大多是隋唐时期作品。 6.王安石变法规定,进士科专考 A 、明经诸科 B 、诗赋 C 、经义和时务策 D 、律令和断案 【解析】C 。基础知识再认再现的考查。王安石变法废除 了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 和断案等 7.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 、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作物 B 、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 、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 【解析】C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 项不对,该图反映的 是贸易场景,而不是生产场景;该图与D 项中城市的发展无关,所以答案应该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关系。 8.明清时期,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抗击的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粉碎了各种分裂势力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C 。根据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条件及其作用进行分析。③错误:其间抗击的日本倭寇、沙皇俄国等不是资本主义列强。 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下列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 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 B.江苏的南京、苏州和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C.允许美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解析】A 。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指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从中渔利或通过片面棉花图·收贩

2021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周初封康叔到殷墟,周公指示其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采用殷商原来的制度,按周法分配耕地)。但是封唐叔到戎人居住的夏墟,却指示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说明 A.国家顶层政治设计受到忽视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 C.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 D.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 2.秦朝统一后,对原属燕国的辽西走廊和辽东地区采取设置郡县、开辟交通等措施,这与其统治中原内地的措施并无不同,且是同时进行的,增修燕之北长城与修筑北方的长城也没有区别。这些措施的施行意在 A.强化国家文化认同 B.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 A.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 B.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C.统治者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4.元朝中书省常批评各地方行省官员,说他们“不详事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要求“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这说明元代 A.中书省与行中书省平等并立 B.中央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C.中央与地方矛盾呈现激化趋势 D.地方行省的独立性日渐增强 5.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 A.对皇权具有依附性 B.辅佐功能无法发挥 C.权力大小极不稳定 D.较少参与政治决策 6.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可知汉代 记述出处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高三期末考试 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将第1卷各题所选答案字母涂抹在答题卡上。第工卷可不上交。 第工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自秦创立后,在我国延续了二千多年,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回答1-4题。 1.我国最早设立乡级行政机构是在 A.西周B.秦C.西汉D.东汉 2.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 ①秦设御史大夫②唐设三省六部③北宋设参知政事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以下法津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是 A.《法律》B.《秦津》C.《唐律》D.《大明律》 4.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一些朝代统冶者采取兵将分离的办法。下列哪些措施采取了这一方法? ①府兵制②募兵制③更戍法④将兵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社会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回答5—8题。 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下列变法措施,发生在山东境内的是 ①尽地力之教②相地而衰征③初税亩④为田开阡陌封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最后使用五铢钱的皇帝是 A.汉武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 7.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秘色瓷。唐代秘色瓷主要产自 A.邢州B.越州C.宣州D.益州 8.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哪些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①租庸调制②两税法③一条鞭法④摊丁人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从鸦片争战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侵略中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答9-12题。 9.我们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当时主要是指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进行贸易活动 10.清朝同治年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①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②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③可在汉口租赁土地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马关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略意图的一项是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 . 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 . 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 . 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2. 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 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 B . 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 C . 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 D . 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 3. 193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技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力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力在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向再前进”这说明布哈林() A . 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 B . 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C . 认识到动员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 . 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都曾大规模对外扩张,在此过程中,罗马不断扩大公民权

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则严格将公民资格限制在雅典本地居民范围内。这种差异() A . 是罗马扩张迅速的根本原因 B . 促使罗马帝国进一步完善法律建设 C . 保障了雅典公民的紧密团结 D . 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加广泛 5.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裁判官审案时从罗马古老的“信义”观念出发,认为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出于善意的行为都应该且能够得到保护,确立并认可了一系列新的契约法律关系。罗马法的这一发展() A . 树立了各民族间的交易法则 B . 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 . 说明当时民族矛盾日渐消失 D . 对私产作出了合法保护 6. 15世纪末16世纪初,罗马教会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到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成为教会榨取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 德意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 . 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C . 德意志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D . 德意志缺乏统一的中央集权 7. “延安县中四乡在进行普选运动时,在两个村里,有个别群众提出一个地主当乡长,因他识字。当时该乡的群众知道他表现不好,都不愿选举他。大家主张要选能代表群众利益的人当乡长,不要以识字多少为原则。结果地主落了选。”材料所述现象() A .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 . 反映出地主不受农民欢迎 C . 反映当地群众已经有了民主的意识 D . 证明延安实行了普选的民主选举制度 8.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2.“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3.“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人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魏源 D.曾国藩 4.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 ) 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5.“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快清醒,可以说海湾战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

水岭,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海湾战争对我国军事变革最大的启示在于 A.全新的战争观念 B.先进的军事装备 C.落后就要挨打 D.多国部队的阵容 6.美国一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他们不觉得奇怪吗——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地宣布我的思想死了吗?不断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台词中提到的“思想”是 A.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相关思想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B.标志着马克思已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C.主要体现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 D.科学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使国际共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7.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8.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很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土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9.“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A.揭示宗教改革本质 B.诠释宗教改革原因 C.鼓舞宗教改革热情 D.冲击世俗权力阻碍 10.《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22)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23 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的社会》 1.之所以出现以上材料中的思想,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B.工人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D.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启蒙 2.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就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掏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仅是要掏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他们还要准备去掏毁全英国的机器。 ——摘自《兰开夏事件(当事人的通信)》3.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斗争处于什么阶段? A.经济目标为主的自发斗争B.政治目标为主的自觉斗争 C.无斗争目标的盲目阶段 D.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的经济斗争 4.在认识根源方面,出现这种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认识到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B.早期空想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指导 C.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指导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义务,工人们似乎已经采取了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德、法几国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的政党的步骤。 ——摘自《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5.19世纪中期,无产阶级提出了“夺权”的主张,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A.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工人阶级掌握了强大的武装 C.和平争取民主的努力证明行不通 D.国际间的无产阶级联合到达一个新的阶段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187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D.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7.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阶级斗争的推动力量 C.革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 D.无产阶级的解放要靠自己的斗争 8.上图是我国为纪念国际上某一重大事件发行的一枚邮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邮票的发行时间为 A.1990年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济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济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孝经》只有388个不同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成为汉代学者首先要掌握的经典,其所提倡的理念也成为行事正确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 A、孝成为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孝经》的地位超过“五经”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3.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4.《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提到:“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言论 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 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C、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 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 5.《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 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6.《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50道,共50分。材料题3组,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一定涉及。 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具体而言,通过本次考试着重从能力提升角度下手进行命题。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从命题来源来讲,本次期中考试主要选取的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为主,结合一轮复习特点加入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高考真题部分重点选取全国卷和天津卷的经典题目组成,辅以江苏、浙江、安徽等东部省份的题目,其主要用意在于让学生通过这次考试熟悉天津高考的命题特点,同时把握全国整体高考历史思维的大方向,做到一定程度的难易结合。同时着重挑选对文本解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材料分析题,用大量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尽可能让学生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做到教材知识与材料内容的整合与呼应。 二、学生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总体平均分如图所示: 分析:与以往相比成绩有所下降,一方面较之过往考试,本次考试总体难度有所增加,结合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 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 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 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 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A. 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B. 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C. 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2.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B.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3.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A. 七月流血事件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五月流血周 4.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B.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C.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5.“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熊猫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如下表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A. 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国外交重心由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D. 中美关系的改善 6.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各省中,其简称都不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山西、陕西 B. 河南、湖北 C. 山东、山西 D. 广东、山东 7.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 2016.1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 小题,每题1.5 分,共48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 1.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A.司母辛鼎 B.半两钱 C.“右丞相印”封泥 D.双镰铁范 2.舜的后裔虞阏父被周武王任命为掌管制造陶器的官员。因为功绩突出,武王封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地的诸侯,并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妫满。这说明西周时期 A.周王用联姻笼络各诸侯国 B.各国的诸侯必须在王廷服役 C.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地位尊崇 D.先代贵族之后多从事工商业 3.据《国语·晋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从事农耕,牛也从“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为“畎亩(田地)之勤”。这表明了 A.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 B.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 D.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 4.《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下列各项与材料相符合的是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D.“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5.清人赵翼论及战国时期的人物:“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学”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 A.血缘观念的淡化 B.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 C.君主专制的建立 D.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 25.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素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6.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明朝时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 A.形成了国家政治统一的局面 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D.边患危机解除 27.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把中国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28.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9.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 A.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 B.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 C.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 D.民族资本与官僚资本的竞争 30.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D.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31.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享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32,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高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肴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建立民权政府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平等自由 33.在1787年制宪的时候,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

海淀区2019届高三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 201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鼓励婚姻自由 B.促进人口增长 C.加强基层控制 D.实行重农抑商2.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 A.县制普遍取代封邑 B.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3.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贯彻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 4.《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 “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卒并诸侯。”此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5.《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7.《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以十月赐酒肉”。这一举措表明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 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 8.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注重保护生态平衡 C.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立法过于严苛细密 9.汉高祖刘邦之后,开始“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惠帝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