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是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茶艺师是一种专业的职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茶艺师的基础知识。

一、茶叶的分类

茶叶是茶艺的基础,茶叶的分类是茶艺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茶叶按照发酵程度分为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六大类。其中,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叶,黄茶是轻微发酵的茶叶,白茶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的茶叶,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叶,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叶,黑茶是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储存的茶叶。

二、茶具的种类

茶具是茶艺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茶叶罐等。茶壶是茶艺师最常用的工具,它的种类有紫砂壶、玻璃壶、陶瓷壶等。茶杯也有很多种类,如盖碗、扁杯、高脚杯等。茶盘是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茶匙是用来取茶叶的,茶叶罐是用来储存茶叶的。

三、茶艺的基本流程

茶艺师必须掌握茶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茶具、准备茶叶、烧水、

洗茶、泡茶、倒茶等。茶艺师在泡茶时需要注意水温、时间、茶叶的量等因素,以保证泡出的茶汤口感醇厚、香气浓郁。

四、茶艺的礼仪

茶艺师必须掌握茶艺的礼仪,包括茶艺师的仪表、动作、语言等方面。茶艺师需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动作要轻盈、流畅,语言要得体、恰当。茶艺师在服务客人时需要注意礼仪,如先倒给长辈或客人,倒茶时要用右手托杯,左手扶壶等。

五、茶文化的知识

茶艺师必须掌握茶文化的知识,包括茶文化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等方面。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师需要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文化内涵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茶文化。

六、茶艺的创新

茶艺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茶艺的形式和内容。茶艺师可以通过改变茶具、茶叶、泡茶的方式等方面来创新茶艺,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和口味。

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分类、茶具的种类、茶艺的基本流程、茶艺的礼仪、茶文化的知识和茶艺的创新等基础知识,以成为一名优秀

的茶艺师。

茶艺师基础知识培训

茶艺师基础知识培训 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精细的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底蕴。茶艺师,作为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 识和熟练的技巧。本文将介绍茶艺师基础知识培训的内容要点,帮助 初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茶叶知识 茶叶作为茶艺的核心元素,茶艺师首先需要掌握茶叶的基本知识。 茶叶的分类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每种茶叶都有 其独特的特点和鉴别方法。茶叶的生长环境、采摘季节、制作工艺等 也会对茶叶的口感和品质产生影响。茶艺师需要学会辨别茶叶的外形、香气和湿度,以便能够选用合适的茶叶进行泡制。 二、茶具知识 茶具是茶艺表演和泡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茶艺师需要了解各 种茶具的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茶具一般包括茶壶、茶杯、茶盘、 茶碟、茶匙等。茶壶的材质、造型和细节设计都会对茶叶的泡制和口 感产生影响。茶杯的尺寸和材质也是影响茶汤品质的重要因素。茶艺 师需要掌握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能够根据不同茶叶的特点选择 合适的茶具进行泡制。 三、泡茶技巧 泡茶技巧是茶艺师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通过掌握正确的泡茶技巧,茶艺师可以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发挥到极致。首先,茶艺师需要掌握

茶叶的用量,不同种类的茶叶使用的用量是不同的。其次,控制水温 也是泡制出优质茶汤的重要步骤。水温过高会破坏茶叶的香气,水温 过低则不能完全释放茶叶的味道。最后,控制泡茶的时间也是非常重 要的。不同种类的茶叶泡制的时间有差异,茶艺师需要根据茶叶的特 性来决定合适的泡茶时间。 四、茶道礼仪 作为茶艺师,茶道礼仪的学习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茶道礼仪包括 身份仪态、动作规范、语言礼貌等方面。茶艺师在表演和服务过程中 需要保持整洁优雅的仪态,尊重客人并且为客人提供专业的茶艺服务。茶道礼仪要求茶艺师端庄自持,服务周到热情,让客人感受到茶文化 的独特魅力。 五、茶道文化 茶道不仅仅是点茶泡茶的技巧和流程,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和代表性的作品。茶 艺师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者,更是茶道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通过 深入了解茶道文化,茶艺师能够更好地将茶道的美学和哲学融入到自 己的表演和服务中。 茶艺师基础知识培训不仅仅是对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心灵的熏陶和 修养。茶艺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 业水平。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茶艺师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能够为初学者提 供一些参考和指导,让他们能够在茶道的世界中自由驰骋,享受茶文 化的美好。

初中高茶艺师公共理论知识三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基本知识 1、最早记载茶叶药用的书籍 茶的应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药用、食用和饮用。 传说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有“得茶而解毒”之说。因而最早记载饮茶的是本草一类的“药书”,例如《神农本草》《食论》《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 2、擂茶在宋代的名称 擂茶是一种将擂茶脚子用沸水冲泡的,也有生料捣烂后再煮烧一下的,有的就成了粥状,故宋代有“茗粥”之称。 3、宋代“豆子茶”的成分 宋代的“豆子茶”,取适量的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用开水沏泡即成。 4、明代主要饮用茶类的名称 明代以后,制茶工艺革新,团茶、饼茶被散茶代替,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5、六大茶类齐全的朝代 清代时,无论是茶叶、茶具的冲泡方法大多已和现代相似,六大茶类齐全。 6、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唐代陆羽写的《茶经》。 7、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是陆羽。 8、唐代饮茶风盛的原因 唐代,是我国社会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所以经济发达可谓当时世界之最!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至天子,下迄黎民,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也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大大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也远播海外。 唐朝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深厚的饮茶风气,还与陆羽等人的大力提倡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陆羽写成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第一次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茶叶诸方面的经验,大力提倡饮茶,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的发展。 9、唐代煎茶法用茶制作的工序 唐代煎茶法用的茶是饼茶。饼茶需经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 10、唐代茶叶的种类 唐代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 11、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 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北苑贡茶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现福建建瓯,出产的龙凤茶名冠天下。这种模压成龙形或凤形的专用贡茶又称龙团凤饼。 12、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并着书立说,加以理论化,社会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据宋、明人写的笔记记述,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其中斗茶品就是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二人或多人共斗,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是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茶艺师是一种专业的职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茶艺师的基础知识。 一、茶叶的分类 茶叶是茶艺的基础,茶叶的分类是茶艺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茶叶按照发酵程度分为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六大类。其中,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叶,黄茶是轻微发酵的茶叶,白茶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的茶叶,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叶,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叶,黑茶是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储存的茶叶。 二、茶具的种类 茶具是茶艺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茶叶罐等。茶壶是茶艺师最常用的工具,它的种类有紫砂壶、玻璃壶、陶瓷壶等。茶杯也有很多种类,如盖碗、扁杯、高脚杯等。茶盘是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茶匙是用来取茶叶的,茶叶罐是用来储存茶叶的。 三、茶艺的基本流程 茶艺师必须掌握茶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茶具、准备茶叶、烧水、

洗茶、泡茶、倒茶等。茶艺师在泡茶时需要注意水温、时间、茶叶的量等因素,以保证泡出的茶汤口感醇厚、香气浓郁。 四、茶艺的礼仪 茶艺师必须掌握茶艺的礼仪,包括茶艺师的仪表、动作、语言等方面。茶艺师需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动作要轻盈、流畅,语言要得体、恰当。茶艺师在服务客人时需要注意礼仪,如先倒给长辈或客人,倒茶时要用右手托杯,左手扶壶等。 五、茶文化的知识 茶艺师必须掌握茶文化的知识,包括茶文化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等方面。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师需要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文化内涵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茶文化。 六、茶艺的创新 茶艺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茶艺的形式和内容。茶艺师可以通过改变茶具、茶叶、泡茶的方式等方面来创新茶艺,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和口味。 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分类、茶具的种类、茶艺的基本流程、茶艺的礼仪、茶文化的知识和茶艺的创新等基础知识,以成为一名优秀

茶艺师的入门基础知识

茶艺师的入门基础知识 茶艺师的入门基础知识 要泡好茶要学会如何识茶、选茶、泡茶等等一系列的茶艺师基础,大家想要泡好茶就要学习一下茶艺师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啦。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茶艺师的入门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分享。 茶艺师的入门基础知识 1.泡茶要素 大家在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要先大概懂得一下泡茶的要素,应该要根据不同的茶叶类所含有的不同的特点,以此来调整泡茶的水温、浸泡的时间和茶叶的用量,这样才可以让茶叶的香味、口味、色泽得到充分的发挥。 2.泡水的选择 既然说泡茶,那自然水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泡茶的用水可以直接影响茶叶质量,而我们经常听说的“龙井茶、虎跑水”是杭州的两大名茶,也可以从中看到用什么水泡水直接影响茶水的气味口感等。 3.茶具的选择 有一句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那茶器也在泡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要首选瓷器,因为瓷器可以令茶叶的香味、品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4.学会识茶 泡茶在之前还要懂得学会辨识茶叶的好坏,大家可以先观看茶叶、嗅闻一下茶叶,再先品尝一下茶味,再看一下茶渣,看到有文化、变味的就不要用来泡茶了哦。 泡茶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的,不仅仅只有以上四点,若想泡好茶,就要多多学习茶艺师知识哦。 茶艺师的仪容仪态 1、得体的着装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泡茶师的着装以整洁大方为好,

不宜太鲜艳,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总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与环境、茶具相匹配,言谈得体,彬彬有礼,体现出内在文化素养来。 2、整齐的发型 要求发型原则上要根据自己的脸型,适合自己的气质,给人一种很舒适、整洁、大方的感觉,不认长短,都要按泡茶时的要求进行梳理。 3、优美的手型 作为茶艺人员,首先要有一双纤细、柔嫩的手,平时注意适时的保养,随时保持清洁、干净。 4、娇好的面部 茶艺表演是淡雅的事物,脸部的化妆不要太浓,也不要喷味道强烈的香水,否则茶香易被破坏,破坏了品茶时的感觉。 5、优雅的举止 一个人的个性很容易从泡茶的过程中表露出来。可以借着姿态动作的修正,潜移默化一个人的心情。做茶艺时要注意两件事:一是将各项动作组合的韵律感表现出来;二是将泡茶的动作融进与客人的交流中。 茶艺师的服务姿态 在茶艺活动中,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茶艺人员的走姿 如是女性,行走时脚步须成一直线,上身不可摇摆扭动,以保持平衡。同时,双肩放松、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并将双手虎口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身前,以免行走时摆幅过大。若是男士,双臂可随两腿的移动,作小幅自由摆动。当来到客人面前时应稍倾身,面对客人,然后上前完成各种冲泡动作。结束后,面对客人,后退两步倾身转弯离去,以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2、茶艺人员的站姿在泡茶过程中,有时因茶桌较高坐着冲泡不甚方便,也可以站着泡茶。即使是坐着冲泡,从行走到下坐之间,也

茶艺基础知识要点

茶艺基础知识要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 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

初级茶艺师基础知识教程

20XX年初级茶艺师基础知识教程(1)茶之理至深,茶之义至远。在浩瀚的茶海荼程中,很高兴有缘与各位相聚一堂共同交流茶文化。一提到茶文化,不免让人觉得很清雅、深髓而不易接近。其实不然,茶很贴近生活也高于生活,寻常百姓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有之;而古人士大夫、现代学者政客的文人七件宝“情棋书画诗酒茶”也有之。只要我们用真心与茶交流,慢慢认识它。有朝一日,茶定能成为您的良师挚友,让您在识茶品茶中领悟到“茶中天地宽,壶中日月长”的道理,使您清心、雅志、怡情、明理,更加乐观积极的面对每一天!是为“日日是好日”!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将要一起共同学习的茶文化基础知识,包括五大篇: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茶与文化篇及相关茶识。 何为茶文化? A、文化——①古代“文”“化”二字最早出现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即:观察天文景象,可以知晓天道自然的变化;观乎人类文明,可以教化天下,使人明伦知礼。 ②现代文化一词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改造自然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 B、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专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精神财富”部分。(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学习的茶文化部分内容) 注:学习茶文化切忌只学习“狭义”茶文化,一个真正的茶人应海纳茶识,包括:知茶识、明茶理、懂茶性、晓茶情、悟茶禅一味等等一切与茶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懂茶识与茶艺便大肆其然。 第一章茶史篇(茶的历史沿革)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在中国人的眼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象征性的符号,既“平实”又“华贵”,既可“入世”又可“出世”,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它自殷周、唐、宋一直至今,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师基础知识 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工夫红茶则可冲泡2~3次。而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冲泡2~3次。白茶和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1次,最多2次。 茶艺中的重点环节——泡茶技艺,不要求统一、不规定统一动作,在茶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融入各自的风格,形成各自的泡茶艺术。因此,在同一间茶艺馆可以有不同的泡法,各个泡茶师则有自己的泡茶艺术风格。 那么什么又是‘茶艺’呢?人们通常认为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就字面意思来说好像也就是这样,‘艺’就是一种技巧,一种技术。你想啊,煮茶的时候你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可以看到茶叶舒展升腾的瞬间,这无疑也是一门艺术。其中许多专家学者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解释。季野先生在《茶艺信箱》一书中这样说“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

范增平先生在《台湾茶文化论》一书中如是说:“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陕西作家丁文先生丁文在《中国茶道》一书中如是说道:“茶艺是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一门艺术。”“茶艺是茶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幸的是我在云南某茶楼碰见一位高级茶艺师,我们聊了些关于茶文化方面的东西,他看着我才二十几岁又这么好奇我们又谈的投机,她很高兴的告诉我说:“茶艺就是泡茶的一种技巧,它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专家学者这样一说那样一说反而变得更加复杂。”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调侃的话“什么叫专家学者就是把常人所能理解的范围变成深奥精髓难懂的一个范畴”于是我也在感慨这些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是多么的高,突然感觉写了这么长的一个篇幅解释茶道和茶艺是不是完全没有必要,我又不是什么专家解释那么多干嘛?三两句完全可以说得清楚的事情搞得那么繁琐弄不好读者又骂我。于是我重写了一篇,原文如下:茶艺就是泡茶的一种技巧,它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道指的是在在茶事过程中所说到的精神境界。前者‘茶艺’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后者‘茶道’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二者的关系。

茶艺师基础知识整理四

茶具知识 1、原始社会茶具的特点 原始社会时,烹饮方法和器皿都很简单,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陶制的碗,一器多用,没有专用的茶具。 2、“茶具”一词最早出现的时期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的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最早的茶馆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称为茗铺。 3、宋代五大名窑的名称 宋代五大名窑,即为官、哥、汝、定、钓五大名窑,各生产不同风格的瓷器。官窑在杭州;哥窑在浙江龙泉;汝窑在河南临汝;定窑在河北曲阳;钓窑在河南禹县(古名钧州)。 4、元代茶具的特色 元代,青花瓷茶具声名鹊起,而白瓷上缀以青色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茶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深受饮茶人士的推崇。 5、明代茶具的代表 明代茶具的代表是“景瓷宜陶”,即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 6、盖碗的组成 盖碗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哲理。 7、紫砂壶的优点 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

其二,壶经久用,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 其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 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可文火炖烧; 其五,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 其六,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 其七,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 8、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的分类 瓷器茶具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四川大邑、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等。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2)青瓷茶具主要产于浙江、四川等地。浙江龙泉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是瓷器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被人们誉为“瓷器之花”。(3)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在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 9.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江西景德镇所产的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 10.青瓷茶具的特点 青瓷茶具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 相传宋代有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在浙江龙泉烧窑,章生一所主之窑为哥窑;章生二所主为弟窑。无论釉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因此,哥窑被列为“五大名窑”之一,弟窑被誉为“名窑之巨擘”。 哥窑青瓷: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以“胎薄质

茶艺师知识点 全

1、茶艺服务中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语气平和、热情友好 2、《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 3、擂茶在宋代为茗粥之称 4、唐代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5、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 6、点茶法是宋代主要的饮茶方法 7、清代出现乌龙功夫茶品饮艺术 8、茶艺的主要内容是泡茶和饮茶 9、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茶经》 10、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1、茶艺的三种形态是品茗、营业、表演 12、六大茶类齐全的朝代是清朝 13、世界上第一本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14、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15、唐代饼茶的制作工序是蒸、春、煮 16、《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 17、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叶的精神财富 18、茶道的基础是茶艺 19、宋代豆子茶的主要成分是黄豆、芝麻、姜、盐、茶 20、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21、茶树性喜温暖、温润,通常气温在18-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生长 22、绿茶的发酵度0,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绿黄 23、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蜜绿或蜜黄色 24、红茶香甜,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 25、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平均每升高10摄氏度,茶叶褐变速度将增加3-5倍 26、江西景德镇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馨”的美誉 27、浙江龙泉的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 28、Ca2 & Mg2的含量大于8mg/L的水称为硬水 29、中国五大名泉无锡惠山泉、镇江中冷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济南趵突泉 30、静置煮沸是大众首选的自来水软化方法

31、红茶的呈味物质,茶黄素是茶汤刺激性和鲜爽度的决定成分 32、乌龙茶审评的杯碗规格,碗高50mm,容量110ml 33、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维生素C的氧化及茶黄素,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 34、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均窑 35、玻璃茶具的特点是质地透明,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36、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泽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传热快,不透气的特点 37、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45度与北纬38度间都可以种植 38、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碗高58mm 39、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太长,含水量过高,高温高湿和阳光直射 40、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嫩枝茎成圆柱形 41、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氧气等 42、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加速茶叶变质 43、青花瓷是在白瓷上缀以青色纹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44、用经过氯化处理的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香气变淡 45、PH值越小,溶液的酸碱度越小 46、雅志、敬客、行道是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47、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性状和特性 48、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后发酵的黑茶类 49、茶荷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50、凡是不含有ca2+、mg2+的水,称为软水 51、古代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认为“水老”,茶汤品质鲜爽味减弱 52、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PH值在4.5-5.5之间为最佳 53、审评红、绿、黄、白毛茶的审评杯碗规格,杯高73mm 54、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2/3向上弯,连接上一条侧脉 55、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出5%时,就会加速变质 56、城内井井水,水质较差,不适宜泡茶 57、泡茶用水要求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不含肉眼可见悬浮微粒 58、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温壶(杯)的目的是提高壶(杯)的温度,同时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洗 59、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均整、色泽、香气、净度来看 60、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中级茶艺师基本知识

中级茶艺师基本知识 一、执业道德基本知识 1、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遵循的 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职 业自豪感等职业道德品质. 3、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有利于形 成茶艺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有利于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4、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 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5、开展道德评价的具体体现:正确开展道德评价既是形成良好风尚的精神力量,促使道德 原则和规范转化为道德品质得重要手段,又是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道德评价可以说是道德领域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6、培养职业道德的途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道德意识,提高道德 修养;开展道德评价,检点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慎独”,提高精神境界. 二、职业守则 1、文明用语礼貌待客:文明用语是茶艺人员在接待宾客时需要使用的一种礼貌语言.它是茶艺人员在与品茶的客人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同时是具有体现礼貌和提供服务的双重特性。 文明用语是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如说话的语气、表情、声调等。因此茶艺人员在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语气平和、态度和蔼、热情友好。 2、尽心尽职的具体体现:茶艺人员尽心尽职就是在茶艺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到自己的职业职责,处处为饮茶的客人着想,使他们体验到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茶艺服务、 3、真诚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的内涵:真诚守信和一丝不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种社会公德.对茶艺人员来说是一种职业态度,它的基本作用是树立自己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道德形象。 4、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具体要求:茶艺人员要为品茶的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使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高超的操作技。因此,自觉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要求。 首先,茶艺人员要有正确的的动机、良好的愿望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其次,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实践,这样才能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也就是茶艺的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茶艺工作。

茶艺师基础知识整理五

茶叶知识 1.茶树的类型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它由茎(树干)、叶、花、果实、种子和根等几个部分组成。因其分枝性态不同,可分为半乔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小乔木型品种占10%,乔木型 品种占16%,灌木型品种占74%。(1) 半乔木型(小乔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树高和分枝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主干明显,主干和分枝容易区分,但分枝距离地面较近,较集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 (2)乔木型茶树乔木型茶树的主干高大,主干、侧枝、分枝明显,多为野生古茶树。主要生长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一般树高10米以上,主干直径粗大。 (3)灌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没有明显的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树高1.5~3m,这类茶树品种资源适应性强,受温度、湿度和地势等生态条件约束性较小,地理分布区较为广泛,我国栽培的茶树多属此类。 2.茶树的叶 茶树的叶是常绿的,茶树的同一时期既有老叶又有新叶,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 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特大叶类品种占13%,大叶类品种占25%,中叶类品种占44%,小叶类品种占18%。 3.茶树生长对纬度的要求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45°与北纬38°间都可种植。 4.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 茶树扦插育苗方法取材方便,成本低,成活率高,繁殖周期短,能充分保持母株的性状和特性,有 利于良种的推广,而且育成的茶苗品种纯一,长势整齐,便于采收及管理。 5.茶树生长对气温的要求 茶树是亚热带作物,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过程对气温有一定适应范围,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5℃之间。 6.茶树生长对土壤酸碱度(pH值)的要求 土壤对茶树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一般认为土壤酸碱度的pH值4.5~6.5都能正常生长,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但茶树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并以石英砂岩、花岗岩、片麻岩等母岩形成的沙质壤土、酸碱度(pH值)在4.5~5.5范围为最佳。 7.绿茶的概念 经过鲜叶→炒青→揉捻→干燥的工艺流程而制成的茶叶,由于不发酵而对鲜叶的颜色改变不大,所 以成为绿茶。 8.红茶的概念 经过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流程而制成的茶叶,由于全发酵而使干茶呈暗红色,成 为红茶。 9.乌龙茶的概念 经过鲜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包揉→干燥等工艺流程而制成的茶叶,干茶呈现青蛙皮的颜色,成为乌龙茶。 10.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要求 乌龙茶采摘标准:需等新梢形成驻芽、生长近成熟,叶片开度达八九成,开面后一芽二叶或对夹2~4叶时,采下带驻芽的二三片嫩叶,一般长三叶采2叶,长四叶采3叶。 即采摘二叶一芽,枝叶连理,大都对夹叶(亦称“对口叶”、“不正常新梢”、“异常芽叶”,是顶芽生

茶艺师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2)

茶艺师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2) 茶艺师基础知识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

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 。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这就是茶人常说的把茶“烫熟”了。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往往使茶叶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学浸出,结果,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

茶艺师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茶艺师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2、茶艺师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有利于形成茶艺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有利于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二、茶艺的定义与表演要求 1、广义茶艺是指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等过程创作的艺术形式。 狭义茶艺是指品茶过程创作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意境。即如何泡好一壶茶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形式。 2、茶艺表演过程中解说的具体要求是:(1)声调细柔(2)节奏适度(3)内容充实精辟(4)要尽情投入 3、茶艺表演要体现美学特征,表现在:仪表仪容美;茶具运用姿态美;茶艺演示静态美;茶艺演示动态美等。 4、茶艺表演的表情美学要求:把握好最初的表情;以表情传播友好;善于恰到好处地运用眼神;充分发挥微笑的魅力等。 三、茶叶历史文化 1、唐代陆羽精心于茶学研究,所著的《茶经》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2、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深刻地描述了饮七碗茶的七个不同层次感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弧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3、宋徽宗赵佶,钟爱饮茶,对点茶法很有研究,并著有茶书《大观茶论》。

4、“茶道”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陆羽的好友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5、传说早在神农时代,就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说。 6、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著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7、宋代的点茶技艺源于茶品质竞赛的“斗茶”。由此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上至君王大臣,下至文人雅士,无不热衷,并提升成为“茶百戏”和“分茶术”两项富有情趣的艺术。 8、宋代点茶的技艺特点:一是注重艺术形式,如宋徽宗提出,击拂要“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二是强调技艺水平,如茶百戏要求“使汤纹山脉成物象者,禽兽鱼虫花鸟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 9、宋代饮茶方法在唐代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高雅的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讲究。 10、宋代制茶工艺的改革使到茶叶品质有了很大提升,福建建安北苑出产的龙凤团茶名冠天下,成为当时贡茶的主产地。 11、唐代制茶,陆羽《茶经》述,“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可见唐代的茶叶似饼茶。 12、明代初期,明主下诏书“罢造龙团,唯芽茶以进”之后,团茶、饼茶生产被散茶全面代替。 13、清代时,六大茶类品类齐全,茶叶、茶具以及茶的冲泡方法基本和当今相似。 14、汤瓶和茶筅是宋代点茶中的特色茶具。 15、茶洗是明代特有的茶具。 16、中国茶德由庄晚芳教授提出,概括为“廉、美、和、敬”四字: “廉”提倡推行清廉,勤俭育德; 美”指茗品为美,共闻清香,共尝美味,共叙友情,康乐长寿; “和”要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要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茶艺师基础知识整理三

品茗用水知识 1.硬水的概念 水质的软硬度是依水中所含钙、镁、盐类的浓度而定,其浓度每公升含150 毫克以上就是硬水,70~150毫克间就是中度硬水,超过300毫克以上称为极度硬水;凡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即Ca2+、Mg2+ 的含量大于8mg/L)称为硬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多为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重金属汞、砷、铅、钴、镉、铬等是水中主要的污染物。 2.软水的概念 凡是不含或少含(即Ca2+、Mg2+ 的含量小于8mg/L)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其浓度每公升含小于150 毫克,如雨水和雪水。 3.水温对茶汤的品质的影响 陆羽最早提出三沸之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煮水要大火急沸,以水“二沸”泡茶最适宜。古人将沸腾过久的水称为“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大为逊色,茶汤颜色变得灰暗、涩味加重。未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于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不便使用。 泡茶水温的高低,应因茶类而异。花茶、普通红茶和中低档绿茶,用滚沸不久的100℃左右的水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则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保持浸泡茶叶需要的温度。 4.冲泡绿茶的水温 冲泡绿茶一般用80℃左右的水为宜,名优绿茶用75℃左右的水冲泡即可。5.冲泡红茶的水温 冲泡红茶一般用90℃左右的水,冲水后须马上加盖焖茶,以保持红茶品质的芬香。 6.冲泡乌龙茶的水温 冲泡乌龙茶必须用95℃以上的水,现开现泡。水温低时,轻焙火比足火的影响会小些。 7.冲泡普洱茶的水温 冲泡普洱茶水温要高,一般要用95℃以上(95℃~100℃)的沸水冲泡。细嫩、陈期较短的生茶,水温可稍低(95℃左右);成熟度较高、陈期较长的老茶和熟茶水温要高,不但要用100℃的二沸之水冲泡,还要在壶外浇淋开水,以提高壶温,逼发茶香。 8.雪水泡茶对品质的影响 好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和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 清。就是要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种常识。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总9 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第一章职业道德 一、基本知识 长期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职业观念、职业良心、职业自豪感等职业道德品质。 1、必要性和作用: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形成茶艺行业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2、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二、职业守则 热爱专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真诚守信,一丝不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 一、中国用茶源流 1、药用:《神农本草》、《食论》—东汉华佗、《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 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痤、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明代顾元庆《茶谱》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陆羽《茶经》---世界最早的茶叶专着。 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目前已发现500多种,构成这些化学物质的基本元素已发现29种,有机化合物450种。 2、食用 食用擂茶:生姜、生米、生茶叶(鲜茶叶),又名“三生汤”。 姜盐豆子茶:适量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开水沏泡而成。 3、饮用 唐前饮茶、唐代饮茶、宋代饮茶、明代饮茶、清代饮茶等。 唐—饼茶、贡茶、吴兴紫笋茶,陆羽《茶经》,团茶、饼茶、蒸青散茶,江南为主产区。 明代以后,散茶替代团茶、饼茶,泡饮法; 清代,与现代相似,六大茶类品类齐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二、饮茶方法的演变 烹、点、泡、当代饮法 1、唐代烹茶:煎茶、庵茶、煮茶。唐中叶-煎茶(饼茶),炙、碾、罗,加工成茶末再煎茶。 2、宋代点茶:茶兴于唐盛于宋,分茶。 3、明清泡茶:瀹(yue)茶法逐渐取代煎点法的主导地位。 4、当代饮茶:清饮、调饮、袋泡茶、罐装茶、冷饮。 三、中国茶文化精神 广义: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核心:茶道,中和、自然、清雅、明伦 重点:茶艺 四、中外茶俗 中国茶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