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分析

河北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分析

河北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分析
河北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分析

河北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分析

[提要]互助养老是近年来河北农村出现的养老新形式。本文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互助养老方式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pest分析;河北农村;互助养老;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已经显性化,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农村养老面临巨大压力。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缺位的背景下,河北探索出了互助养老的新模式。

一、河北农村互助养老的含义、定位和特点

河北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首先出现在肥乡县。这种模式的含义是“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实现“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养老愿望。这一模式主要解决子女在外务工、经济来源有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1、农村自建互助幸福院,政府补贴保证运转,老人花费少。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和管理主体是村委会;政府补贴基本保证运转,每建成一套“互助幸福院”,配套措施由政府承担,住满20人的,每年给5,000元钱经费,入住的老人自带米面油就可以了,每位老人每月花销折合人民币不足20元;2、入住老人互助供养,自我管理,不需要服务人员;3、这种模式可以解决老年

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难题。

二、基于pest方法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优劣势分析

pest分析法是一个常用的分析工具。在pest方法中,p(politica1)是政治因素,e(economics)是经济因素,s(socia1culture)是社会文化因素,t(technologica1)是技术因素。这四个因素对某种养老模式定位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每一个因素的不确定性都会对某种养老模式的存续及发展构成严重阻碍。

1、政治因素。新时期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民政部李立国专程到肥乡进行调研,称这一养老模式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群众需要的、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的、政府有支持条件的新型养老模式。民政部已下发指导意见,在全国农村倡导互助养老模式。这种模式被河北省民政厅确定为“幸福工程”在全省推广。河北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2012年“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覆盖率达到40%以上”的目标。从上述分析来看,由于高层政治的支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拥有很好的政治环境。

政治不确定因素:国家层面的支持还未出台;省政府的强力推动容易导致基层政府疲于应付,会出现敷衍现象,造成互助幸福院有名无实,老人得不到真正的养老服务。

2、经济因素。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紧密相关,受到经济因素的深刻制约。地方

经济水平是搞好互助养老必要的物质前提。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费用低,村集体一次性投资建设外,每年水、电等费用仅几千元,入住老人每月只需花费几十元。这种模式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政府有条件支持。河北省将这种模式确定为农村养老“幸福工程”在全省推广,2011年省级财政列支8,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利用闲置校舍、厂房、村委会房屋、民房等,推动“互助幸福院”建设。这些经济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发展。

经济不确定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各地互助幸福院建设的参差不齐。互助幸福院由村组织负责建设和维持运转,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农村来说,甚至难以筹措启动资金,何况还要维持长期运转。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公众对农村互助养老的支持和认同程度对实际工作的推动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搞好互助养老必须增强社会公众的感情投入和参与积极性。这种模式能够缓解代际养老压力,既给老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的自由空间,也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为孝道文化的发扬探索了新的形式;既解除了老人孤独寂寞,也解除了子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社会文化不确定因素:中国固有的家庭养老的孝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人们对于这种养老模式的认同,毕竟我们理想的养老模式是三代同堂、父慈子孝、儿孙绕膝、颐养天年。

4、技术因素。互助养老模式中低龄照顾高龄、健康照顾体弱,在开展工作时不可能不需要技术、技巧和方法。技术因素是这一模式的劣势,老人们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养老服务的技术、技巧和方法;农村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比较脆弱,难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的建议

1、争取国家支持,提高建设层次。河北省的农村互助养老幸福工程已经得到国家民政部的肯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示范互助幸福院的建设,争取把这一做法纳入国家支持的范畴,把这种模式作为国家养老体系建设主要形式列入支持范围,由此也能享受到各种政策。

2、政府分类补贴,实现均衡发展。由于各地农村发展不均衡,经济条件差异大,政府的补贴应加以分类,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地方自行筹资建设;对于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地区,给予适当补贴,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则加大补贴力度,鼓励慈善资金捐赠。通过分类补贴,实现农村互助养老的均衡发展,使各地老人享受同等的养老待遇。

3、资金捆绑投入,提高使用效益。互助幸福院建设资金基本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房屋建筑改造费用,通过整合扶贫、财政、住建、发改、民政、残联等部门资金解决;另一部分是水、电、路、通讯、电视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费用及相关新农村配套项目建设费

用,通过相关部门安排项目资金解决。这样既充分发挥各部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可以解决贫困地区互助幸福院的建设资金问题。

4、加强督查,保障建设质量。对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互助幸福院重新规范,特别是对那些借互助幸福院建设之名而借机敛财的,相关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要对互助幸福院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严格把关,制止将一些不符合条件、设施老化陈旧或是不达标的场所充当互助幸福院,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5、完善公共服务,弥补技术劣势。一是把互助幸福院建设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由乡村医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强化医疗跟踪服务,实现农村医、养结合;二是强化公共服务,把互助幸福院建设与老年服务站建设相结合,吸收、整合乡镇各类服务机构组织和人员组成农村老年服务站,与农村互助幸福院有机结合,免费为老人提供公共服务,维护老人合法权益,提高老人养老质量;三是创造条件吸引志愿者加入,改善互助幸福院的年龄结构,创造幸福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1]创新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破解农村社会养老难题.河北省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朱云鹏在全国部分省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心得体会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思考

心得体会: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农村老年人数量和比例都在逐年上升,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5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9000多万,其中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已近5500万人。巨大的数字压力下,是对于农村传统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的严重冲击。同时,由于乡风习俗、道德观念 的约束,在农村推行大规模社会化养老也不现实。因此,探寻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之间的“第三种农村养老模式”,承接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农村互助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它介于家庭养老和纯社会化养老之间,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它更强调普通百姓间相互帮扶与慰藉。互助养老的模式就是 “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集中居住”是指通过整合闲置资源,集中建设或改造村级互助养老院,主要接收五保户或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分户生活”是让入住的老人们单独分户居住,分灶饮食、蔬菜自给自足,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统一管理”是由村委会对院内的设施、住房等统一管理、统一维护,老年人无偿自愿居住,子女无继承权。“互帮互助”是指互助养老院内无专职服务人员,由入住老人结对互助,年龄小的照顾年龄大的,身体条件好的照顾身体条件差的,彼此互相帮助,共同生活。 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相比,互助养老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自愿,老人自愿选择是 否参与互助养老,参加后想退出也是完全自愿。二是无偿,入住老人只需要自带米面油, 不需缴纳任何费用,日常水电暖费用由地方政府或村委会资金支持。三是自助,日常生活 由老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需要服务人员。四是互助,入住老人互相帮助,互相关 照,既有效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解除了外出打工子女的后顾之忧,还使老人获得了 被需要的满足感。 下面以X市X区为例,对农村互助养老进行分析研究。X市X区位于河北省东南 部,下辖7乡2镇,265个行政村,总面积502平方公里,总人口37.4万人,60岁以上 的老年人4.39万人,占总人口的11.7%,其中无儿无女的“五保” 老人、鳏寡独居的空巢老人、子女常年外出打工的留守老人共计 1.3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30%。为解决这些老年人养老的问题,2008年8月,X区前屯村将闲置的小学教舍改建成免费供独居老人集中居住的第一家互助幸福院。这种模式一经推出,得到多村广泛响应和仿效,并于2010年开始全面推行。截止到2012 年4月底,全区共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40家(包括联建25家),其中集体新建21家、集体改扩建53家、租赁及其他形式166家,覆盖全区9个乡镇265 个村,拥有床位5328张,可满足60%有入住愿望的农村独居老人居住,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区已有3879名农村独居老人搬进幸福院。

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大,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小,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然而我省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因此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压力相对于城镇将更加突出。根据农村实际,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土地保障相衔接的养老保障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基本保证。 标签:老年人;家庭养老;养老保障模式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我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状况,我们于2008年7月至8月份对我省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合调查数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模式进行探讨。 1 数据来源与样本结构 1.1 数据来源 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个案访谈,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个案访谈若干。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1)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2)被调查者的经济状况;(3)被调查者的家庭结构;(4)被调查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和生活满意度;(5)被调查者年均医疗费用支出状况。 1.3 样本结构 (1)男性107人,占55.7%,女性85人,占44.3%; (2)60-69岁年龄段84人,占43.75%,70-79岁年龄段82人,占42.7%,80岁及以上26人,占13.54%。 2 土地与养老保障的关系 土地被认为是农村家庭养老的基础,这也是农村养老与城镇养老的一个重要差别,土地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就业保障、生活福利和医疗保障的可靠手段,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但是在城鎮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民占有的土地,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出现了危机,土地养老保障的功能在不断弱化。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造成耕地被大面积征用、失地农民增多问题;另一方面,较低的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所导致的农业经营效益和比较利益落后造成土地的保障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2005-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走势 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同时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大,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有明显上升。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60周岁以上人口和65周岁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时间银行推出的养老互助模式是人们只要抽出时间去照顾老人,看护时长可以存入“银行”,等到自己年老需要照顾时再“取出”,享受同等时长的免费养老服务。这种既不依赖子女又减轻国家负担的方式颇受追捧。“时间银行”就是在互助养老方面的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相较于普通养老模式来说成本更低,服务方式更灵活,且覆盖面更广,可以有效地将养老问题进一步社会化,在社区层面解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而芳邻时间银行有自己的微信小程序,更是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时间银行系统,这样会使数据更加的安全。

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当总人口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这一过程就成为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农村许多老人无法安享晚年,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担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而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安全隐患时有发生、情感生活缺失,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本次暑期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通过不断鼓励老人调节好心态并积极参与社会;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建立农村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农村养老制度,兴办养老福利事业,来引导老年人树立现代生活理念,真正地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家庭老龄化养老保险养老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于中国人口转变快,在人口的数量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时候,就要面临着人口结构的老化,而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光是比例问题,同时还包括数量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71%,农村老人约占全国老人的 75%以上。人口老龄化给农村家庭带来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削弱了农民的购买力,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 目前为止,中国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有三种:一种是多代同堂型,既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老人与子孙同吃同住,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决定,老人除了做点家务或照看孩子外,基本再无其他活动。另一种是分居赡养型,即能够从事一般家务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交给子女耕种,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子女定期把生活用品或现金交给老人,他们一般居住较近,感情联系较为密切。再一种是独立生活型,既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承包田种植或家庭养殖等方面的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但老人一旦丧失劳动能力,这种生活方式就难以维持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受利益的驱动,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和家庭养老方式开始日益瓦解,子女虐待老人和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断上升。古语说,养儿防老,其实,对于大多老人来说,无论是生活中有无困难,都离不开子女。 二、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前途 未来几十年将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城乡迁移、核心家庭的出现及产业结构调整,将引发家庭照料提供者的减少,家庭对老年人保障的能力与愿望的减弱,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难以为继,其必然向社会化养老方向发展。 (一)现代化进程使养老结构发生变化 1、主体需求变化 (1)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导致了一个老龄人口阶层的出现,并使老年人口的生活日益形成社会问题;(2)从健康状况统计中发现,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伴随着带病期延长的出现,相应增加了在养老期间对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的需求;(3)劳动力劳动寿命缩短。

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doc

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农村养老问题现状 随着二十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逐渐小型化,大多以一至两个子女为主。与此同时,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以前只在城市里出现的空巢老人现象,如今在中国农村也日趋普遍。由子女长年不在身边,依靠家庭养老也就成了一种泡影。 人口老龄化已经来临 人口不断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百姓对养老日益关注。许多老年人无奈的感叹:养儿防老防不住,国家养老保险不完善,老有所养由谁养? 对于老人,子女孝敬是天理人伦的要求,90%以上的农民仍然靠传统的家庭养老。 但是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很快就要进入老年期,他们面临着一对夫妻要面对四位老人的现实,养老将成为独生子女的不可承载之重。这就是现代农村养老问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目前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正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传统的家庭养老、儿女养老模式正面临挑战。 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 家庭养老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这与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环境闭塞,与外界联系甚少,还保留着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更决定了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总之,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同时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

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养老功能的弱化具体体现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在经济供养上,一对农村夫妇往往要供养4个老人,抚养一个小孩,经济负担加重。加之我国农村经济本身就比较落后,因此,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正受到挑战。 在生活照料方面,大批农村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不仅无法照料家中老人,反而把孩子和家中农活留给老人,农村养老负担沉重。在精神慰藉方面,由于家庭小型化的演进,子女外出打工,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感情交流,难免孤单寂寞。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农村养老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 另外,以前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可是,现在农作物根本不值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已经不错了。在医疗、教育等日常消费开支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大多农民根本顾及不了自己的养老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 一、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二、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索与分析调研报告》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索与分析调研报告》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索与分析 (以木瓜镇农村幸福院模式为例) 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推动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问题,其中,“农村留守老人”日益增多。而根据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6.15%,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8.47%,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4.34%,农村比城镇高4.14个百分点,农村老龄化要比城镇更加严重。在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双重作用下,农村“老有所有、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幸福院”应用而生。 农村幸福院是由村民委员会主办和管理,立足于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综合性日间照料服务的公益性活动场所,也能同时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农村幸福院按照就近设置、方便老人、功能实用、自愿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家大院、闲置校舍、农家书屋或者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资源进行建设。幸福院尽量靠近村卫生室,向本村留守、独居、高龄、特困老年人提供日托、助餐、娱乐、康复等服务。休息室设立床位或折叠躺椅,配备被褥、枕头、床单、衣柜等日常生活用品,满足入院老人临时休息需要。提供图书、报刊,配备电视机、棋牌及桌椅等设施,方便入院老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农村幸福院的建设构建了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补齐当前养老服务工作短板,解决农村独居、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的

养老难问题,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提高广大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木瓜镇农村幸福院建设和发展现状 目前,木瓜镇已建成农村幸福院两个,分别是王家峁村幸福院和东梁村幸福院。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王家峁幸福院建成于xx年,共投资40余万元,通过以村集体经济投入、上级部门投入的资金、动员村里在外经商成功人士回报社会,参与建设,发动村民自愿捐助以及利用县乡财政预算筹集而成,日常运行维护主要通过民政部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助及社会捐助等形式资助。王家峁幸福院共有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15个房间设有20个床位,现入住老年人7人,并配有专职管理人员、炊事员、清洁工及医疗保健人员。同时配有电视机、棋牌室、阅览室等娱乐活动场所。东梁村幸福院建成于xx年9月,共投资40余万元,幸福院共有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居住房间9间,床位18张,现入住65周岁以上老年人16人。有管理员、厨师、会计、清洁工等7名工作人员。也配有电视机、棋牌室、阅览室等,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基本齐备。 通过调查,目前木瓜镇还有台问沟村、常塔村、阳坬村、柳沟村四个村计划建设农村幸福院。 二、农村幸福院的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建设和维持难度大,覆盖率低。目前,农村幸福院建设资金筹措采取“集体筹一点、个人掏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并没有明确的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给与扶持,筹资

河北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河北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河北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新农保业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等(以下简称"乡镇事务所")具体经办,村(居) 民委员会协办人员(以下简称"村协办员")协助办理,实行属地化管理。 本规程所称参保人员是指新农保参保缴费人员以及领取新农保待遇人员。 第三条新农保经办工作要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规范操作、讲求效率、优化服务、保持经办队伍相对稳定的原则。 县级社保机构可按业务环节单独设置或多个业务环节集中设置业务部门或经办窗口,但要设置独立的财务、稽核、统计管理等岗位。 乡镇事务所要有专人负责新农保业务,对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基本信息、缴费信息、待遇领取资格及关系转移资格等进行初审, 并录入有关信息,负责各种统计报表上报、承办辖区内待遇领取资 格认证、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政策宣传、情况公示等工作。 第六条新农保基金单独设立银行账户,单独记账、核算,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基金,基金结余按国家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第七条建立全省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系统。在国家下发的新农保业务软件基础上,全省统一进行软件本地化开发应用;结合全省金保工 程建设,实现省、设区市、县(市、区)社保机构及乡镇事务所联网;

在省建立集中的新农保业务数据库和财务数据库;在省集中实现与金 融机构、财政、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数据联网和信息交换。 第八条社保机构与金融等其他相关服务机构签订的委托服务协议要符合本规程相关要求。 第二章参保登记 第九条年满16周岁、具有当地农业户籍、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不含在校学生),需携带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原件(其中重度残疾人,还需携带相关材料),到户籍所在地村(居) 委会提出参加新农保申请,选择缴费档次,填写《河北省新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若本人无法填写,可由亲属或村协办 员代填,但须本人签字、签章或留指纹确认。 第十条村协办员负责检查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在《参保表》上签字、加盖村(居)委会公章,并将《参保表》、户口簿及 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于每月10日前上报乡镇事务所。参保农 民本人也可到乡镇事务所直接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乡镇事务所负责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无误后及时将参保登记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系统将录入信息与公安、民政、残联、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等相关数据库数据自动进行比 照检查,通过后保存。在《参保表》上加盖乡镇事务所公章,每月 15日前将《参保表》、户口簿复印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一 并上报县级社保机构参保登记环节。 第十二条县级社保机构参保登记环节应对参保人员的登记信息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保存确认,分配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号,同时为 其建立个人账户及参保档案,及时将有关材料签章后分类(级)归档 备查。 河北农村养老保险查询 一、个人缴费信息查询 1、首先,登陆农村养老保险管理系统,在菜单中找到查询统计。

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

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广大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问题,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关键词: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问题就是养老保障方式,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农民社区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目前己有的主要农村养老保障方式。下文将对这三种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一、农村家庭养老保障 1.农村家庭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是我国社会的传统养老习惯,无论我国社会制度如何变迁,_传统的“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观点是始终不变的。家庭养老保障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家庭养老保障能够弥补社会养老的不足。虽然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替代性,但是就中国的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程度来看,城乡和供养标准都存在差别,并且按照普惠制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只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目前还达不到满足老年人的全面要求,所以家庭养老对于老年人经济方面的支撑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家庭养老所带给老年人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关怀,这点是农村社会养老所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单纯的物质保障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所以许多国家都曾经将养老方式定为: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以社会养老保障为辅。 2.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方式的衰退及问题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衰退主要源自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家庭养老在养老的内容和力度上都有明显的衰落趋势。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农村老年人的抚养比例从1982年的7. 97%上升到20XX年的11. 3%,专家预测到20XX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doc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 2020年4月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关键词:养老,本科,农村,模式,我国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简介:题目: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二、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与延续的原因三、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出现的挑战四、社会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综合使用(一)强化家庭养老模式(二)提高社会养老的效用结语参考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内容: 题目: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 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二、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与延续的原因三、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出现的挑战四、社会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综合使用(一)强化家庭养老模式(二)提高社会养老的效用 结语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家庭养老历来是中国养老模式的主流模式,历年来研究它的学者很多,通过笔者的文献研究发现,发现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土地养老和养儿防老。形成这两种养老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经济原因: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孝道观念。客观原因:社会保障水平低。但是现在家庭养老功能面临弱化的趋势。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建议有三个。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加强传统孝敬道德教育。健全社会养老体系。关键词: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中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传统养老模式的国家,当前在农村家庭养老依旧是主流形式。研究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相关问题的学者很多,因此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土地养老与养儿防老。土地养老模式是指农民(劳动者)和土地(生产资料)相结合,获得物质产品,换取经济收入,供养老人和自己的方式。土地保障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养老方式,是我国农村养老的物质保证,具有基础性地位;农村居民养老依靠土地经营收入、农地转包报酬以及政府的征地补偿等多种方式得以实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 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与关注, 而老年人群体中,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在研究老龄问题时, 常常把无子女或有子女但与父母分开居住, 只剩父母单独生活的这类老 人喻为空巢老人。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这类老年人已超过老年人总数的50%。伴随城镇化的加快, 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人数愈来愈多, 促使空巢老人也不断增多。空巢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 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加关心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 最近, 我们在江西宜丰县进行了实地调研, 并形成了调查报告。 目前, 该县有常住总人口29.15万人, 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9127人, 占总数的13.42%, 其中农村老年人28849人, 占全县老年人口的73.7%。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57%。为准确了解该县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 我们重点调研了这类老人的家庭生活状况, 主要是老人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精神生活、权益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研中的农村空巢老人专指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本乡辖区内居住的、只剩老年独自生活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基本缺失的老年人。我们对该县16个乡(镇、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 对该县潭山、双峰、石花尖、新昌、石市等五个乡(镇、场), 每个乡(镇、场)按二个村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抽样, 采取点面结合, 随机抽样, 上户问卷调查等方法, 辅以一定的

互助养老模式很受欢迎

互助养老模式很受欢迎 一边是年纪大了生活有诸多不便的老人,子女又不在身边,另一边是刚退休在家突然赋闲下来的老人,需要时间慢慢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养老成了很多人头痛的问题。最近,杭州闸弄口街道天仙社区刚退休的陈大伯加入了社区的居家养老志愿队,定期组织社区里的老人进行唱歌、书画等娱乐文化活动,在该社区,老人帮助老人是一种互助型居家养老方式。 互助型居家养老方式,就是指老人之间发挥各自所长,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互助式社会养老和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相结合,来解决社区养老资源不足的情形。 76岁的董经兰是天仙社区一位互助志愿者,董大妈平时最大的乐趣是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去年,董大妈发现社区里有很多老人行动不便,特别早上出去买菜是这些老年人最头痛的问题。于是董大妈和附近菜场的一位摊主商量,让摊主在上午固定的时间,把菜运到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干休所楼下,方便他们买菜。董大妈还经常在社区里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社区里的老年生活。 74岁的陈晋斋退休后在社区里办了书画培训班,免费教社区里的老人画画,写书法,目前,书画班的规模已经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多位老人。虽然是免费的,陈晋斋还通过自己的关系,邀请自己当年的老师给学员们定期讲课。 事实上,在天仙社区,还有很多和董大妈、陈大伯一样的志愿者,为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天仙社区居委会的联系负责人黄德群说,天仙社区共有500多 名退休的老年人,大多数是独居,也包括了一部分行动不便的残疾老人。目前,社区里有专业的老年人服务站,“不过工作人员不多,靠社区的服务没办法满足整个社区的养老服务。”黄德群说。 黄德群说,目前社区内常规的志愿者服务人员有100多人,大多数是社区里的退休老人,有医生、教师、律师等。“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为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免费服务,比如社区里有退休的医生,定期为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的医疗服务,老师可以为老人提供各种免费的兴趣班,提供一些娱乐文化活动。” 黄德群发现,这种互助式的养老方式,对于刚退休的老年人来说,还有助于他们度过特殊的心理期。 随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居家养老已经成为杭州不少社区养老的主要方式。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陈国民说,目前杭州居家养老的主要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社区内的4050人员为自己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有偿服务,一方面可以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另外也可以解决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另外一种方式是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目前,杭州比较成熟的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在水一方互助会、夕阳红居家养老中心等。“互助型的养老方式也可以成为解决目前居养老问题的方式之一。” 来源:杭州网

农村养老模式现状及其创新

农村养老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关于江苏省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的调查 摘要: 养老模式不仅关系着老人们晚年生活的质量,更关系着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养老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中有令人欣喜的进步,同时也不乏一些问题,如缺乏定期体检意识等等。本文旨在根据对爱国村的实际调查,探究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身心健康体检意识原因建议措施 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 2亿,占总人口的14.9%,特别地,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占3/4,绝大多数老人仍然生活在农村地区,可见农村养老模式的效果与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农村养老模式,提出了五保户政策,孤老进养老院政策等等。笔者这次采访了江苏省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了解了目前农村养老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等等,发现随着相应政策地颁布,农村养老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老年人固有的陈旧观念等原因,有些政策的实施还不尽如人意。下面,就目前农村养老模式进行分析。 一、调查地(爱国村)基本情况 江苏省扬州市爱国村,全村总面积9750亩,其中耕地面积3378亩,现有常住人口3884人,总户数960户,其中五保户23户,低保户22户。现有瓦砖结构住房960座,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村内设有广播站,图书阅览室,平均每个月举办一次文化活动,主要宗教信仰为佛教。对本村经济发展贡献率最高的两个行业是机械行业和服装加工,收入规模在杨寿镇处于中上水平,去年本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6万元,高于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8896。去年全村组织村民参加常规体检300人,目前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000人,五保户分户供养标准为每月530元。 近年来,受惠于村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五保户,新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爱国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笔者发现,该村社会养老意识淡薄,仍处于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对于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二、调查分析 (一)、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形成原因 1、政府政策 目前政府进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五保户政策,孤老进养老院政策等等,切实地对农村养老模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以家庭养老为基础,辅之以集体和社会养老,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政策的实施给农村老人们带来了切

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

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因各种原因而推进缓慢,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以土地收益为中心,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市场化大潮,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大量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就是解决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根据我国国情,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核心,兼顾贫富农民,集体养老为补充,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养老的‘四维’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体系。” 关键词:农村养老问题对策前瞻“四维”新型养老 一、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国家,自建国以来,二元经济制度的确立把城镇和农村严格的区分开来。目前,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人增长缓慢,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居民很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险(在很多地区,甚至没有初级的制度安排)。农村是养老保险最薄弱的地方,其养老方式依然是以土地为中心的家庭养老为主。 养老保障模式是指为保证老人在需要的时候得到赡养的方式和方法。这是农村养老保障立法的基础。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按照这一指导方针,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和基础,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1)家庭养老 即指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养老方式。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8%,镇占21. 0% ,县(农村地区)占38. 1 %。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镇老年人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地位。另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6月,农村97. 6%的老人仍然为家庭所供养。目前,农村老人中只有2. 4%的“五保”老人才能获得集体养老。 (2)土地养老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养老的一个重要保障。土地分配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02亿。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已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占全国70%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标签:养老现状对策 据国家统计数据,到2013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02亿。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严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已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占全国70%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一、农村养老面临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不断充裕,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数量急剧增加,而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处于相对和绝对的贫困状态,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堪忧,农村老年人的民生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1.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这是由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决定的,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边远地区,还保留着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这就更决定了家庭养老必然长期占居主体地位。 2.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在经济供养上,一对农村夫妇往往要供养四个老人,因此,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正受到挑战。在生活照料方面,在精神慰藉方面,由于家庭小型化的推进,这就导致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沟通和感情交流,难免造成老人孤单寂寞。同时,一些青年夫妇往往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 3.尊老敬老氛围不浓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全社会对老龄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引起足够的重视. 4.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记录显示,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同时,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他们的老年生活的好坏也成了当前养老问题主要矛盾。

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15918053.html, 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作者:徐玲玲徐婷婷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从小农社会开始,中国的互助养老就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现在,子女养老的有心无力、老龄人数量的急剧增长及其对精神生活的渴求都促使互助养老开发出更多的模式来缓解老龄化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互助养老模式,我国在互助养老方面有了相应的启发。 关键词:发达国家;互助养老;经验借鉴 2019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仍然把养老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会议指出,要去 探索新型的养老模式,满足老龄人对多样化的、优质的养老服务的需求。互助养老作为一种契合时代的养老方式,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低成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选择。 一、我国拓展互助养老新模式的原因 (一)中国民间养老互助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的乡土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有限的经济资源与较弱的风险抵抗能力使小农家庭之间存在着互帮互助的联系。同时,古代的乡土社会也是深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社会,村民与村民习惯性的互助,就像存在着一种隐形的责任与义务。 (二)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 目前,我国的老年人数量正在以不断上升的比例增加,家庭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上出生率的下降和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种种老龄化问题都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符合时代潮流的养老模式应抓紧开发并实施。 (三)互助养老不断得到支持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展迫使子女离乡发展,“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经逐渐淡化。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获得更好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不再完全依赖儿女。互助养老,不仅可以解决儿女不在身边的生活难题,同时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二、发达国家互助养老的主要模式 (一)时间银行模式 时间银行源于美国,指的是各个年龄阶段参加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通过服务积累时数,使自己以后也能享受相同时数的志愿养老服务的一种互助养老模式。以英美两国的时间银行为

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

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探析 方 云 毛 伟 高 荣 1 苏普玉 1 (安徽医科大学2007级妇幼卫生专业,安徽合肥230032)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中国〔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4-0881-03;doi :10.3969/j.issn.1005- 9202.2012.04.108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No.20100344)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通讯作者:苏普玉(1980-),男,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公共卫生学研 究。 第一作者:方 云(1989-),女,在读本科,主要从事妇幼专业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也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至2009年,中国老龄化率已达到11.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53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接近70%,我国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与速度均高于城市 〔1〕 。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1 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的现状 自1978年以来,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亦在随之转型,历史上自然经济状况下以土地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广大农村地区显现出多种养老模式并存的景象,也出现一些新型的养老模式,如社区养老、养老保险、以房养老等。每种养老模式各有其优劣势,影响农民选择不同养老模式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现今,中国两代人分居现象较为普遍,一些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虽然仍趋向 于家庭养老,但已开始接受一些新型养老模式。不同的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不同,使得城乡、国内外的养老模式具有较大差异。一些新型的养老模式在农村也面临着一定挑战,同样也蕴有巨大的机遇。良好的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的老年人有更好的生活状态,而那些未婚的和那些被报道有巨大家庭冲突的老年人则生活状态较差。1.1我国农村现有几种养老模式的利弊1.1.1 家庭式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中国最古老的养老方 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子女、配偶或其他直系亲属为老年人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照顾,以保障的老年人基本生活。家庭养老体现了代际间经济上和生活上的互惠互助。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老年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用越来越小,使得老年人在家庭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逐渐增多,老人寂寞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1.2 机构式养老模式 老年公寓虽然较大,设施和服务均 较齐全,便于同龄娱乐、医疗照顾以及专项服务,但前期资金投入高,直接导致收费较高,超过了一般农村老年人承受标准,并且减弱了老年人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造成了部分子女弘扬美德的感情剥离,增加了疾病的传播风险。其他如养老院 、

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差异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难点和重点绕不开农村。 上海财经大学今发布《2018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报告由上财第七届千村调查项目组织1069名学生、31位中青年教师,组成调研组,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香港、澳门、台湾)的731个村庄进行入户访问和问卷调查,从农村老人的基本状况、经济状况、亲情状况、养老模式、医疗状况以及组织保障六方面展开,了解当代中国农村养老问题。 经济状况方面的调研显示,54.6%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作,几乎所有老人都仍然从事一定程度的家庭劳作。从收入来源上看,超过样本68.4%的人主要靠子女资助生活;其次是新农保,比例为53.1%;依靠土地收入占比51.4%。 当前农村养老靠子女资助、种田收入、工资收入、积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和困境。新农保的养老替代率偏低,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土地是农民最宝贵财产,更应成为农民养老的重要保障。本调研建议推行以地养老制度,养老金跟着土地走、土地跟着农民走,农民才有永久意义上的养老金可持续发展。 1 / 6

4月16日,浙江省政协在杭州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议,对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措施落实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进行了报告:近一年来,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牵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推动了行政权力进笼子,已经激发了市场活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四张清单指的是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则指的是浙江政务服务网。关于四张清单一张网,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全国之先河,力推以此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是政府自我革命的一次大推动。 浙江省政协认为,围绕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转向民主监督,是浙江省委交给浙江省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调研组深入浙江10余个市、县(市、区)及基层行政服务中心等窗口实地监督调研。 根据浙江省政协调研报告显示,四张清单一张网牵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推动了行政权力进笼子。 与此同时,四张清单一张网的推出,还激发了市场活力,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浙江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6.5万户,同比增长13%。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是新常态下激发浙江市场社会主体活力的一步先手棋,浙江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还将四张清单称为为遏制权力缺位越位并筑牢法治篱笆上了长效药,一张网则是给权力涂上了防腐剂。 尽管成绩斐然,但该负责人还认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还面临成长中的烦恼,主要是体制机制的不适应,正是转型转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