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级建设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探讨

省级建设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探讨

省级建设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探讨
省级建设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探讨

信息化顶层设计的蓝图DOC

企业架构(EA):信息化顶层设计的蓝图 企业架构(EnterpriseArchitecture:EA)是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审视与信息化相关的业务、信息、技术和应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功能的影响。 建立企业架构的作用:做好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 企业架构是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蓝图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建筑或制造工程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的对象是“企业”,而不是一个建筑物或是一个产品。在建筑工程或是制造工程中,我们都会有一张建筑物或产品的设计图纸,它是搭起高楼大厦或是生产出形形色色的产品的基础。同样,在企业信息化这样的大工程中,也需要一张描绘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运行的设计图纸,这就是企业架构。企业架构能为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描绘出一个未来企业信息化中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互动的蓝图。 企业架构是沟通业务与信息技术间的桥梁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部门与信息服务部门之间、业务主管与信息主管之间、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鸿沟是实现信息化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是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信息技术人员可能无法了解业务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业务人员也体会不到信息技术的真正作用。企业架构能够搭起业务与信息技术沟通的桥梁,它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双方都能够理解的语言,描述出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间的关联。 企业架构是适应企业业务变革的方向盘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企业战略、管理和业务变革的过程。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如何适应企业的变革成为企业CIO 们思索的一个突出问题。以不变应万变是适应变化的一个基本战略,企业架构所描绘出的蓝图容纳了各种业务与技术标准,它是企业CIO们掌握信息化的方向、适应业务战略变革的方向盘。它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化中遇到的信息孤岛、集成和互操作等问题。 企业架构的组成:实现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的协同 企业架构是一个多视图的体系结构,它由企业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基础架构共同构成。 (1)企业业务架构:贯彻企业业务战略 企业业务架构描述了企业各业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企业的业务构架以企业的业务战略为顶点,以企业各主营业务为主线,以企业各辅助业务为支撑,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联络各业务线,构成贯彻企业业务战略的企业基本业务运作模式。 (2)企业信息架构:建立企业信息模型 企业信息架构是将企业业务实体抽象成为信息对象,将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抽象成为信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建立面向对象的企业信息模型。企业信息架构实现从业务模式向信息模型的转变,业务需求向信息功能的映射,企业基础数据向企业信息的抽象。 (3)企业应用架构:实现企业信息流动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最全版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初稿)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能够见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之上数据中都能够见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壹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壹定成效且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壹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俩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壹个重要原因在于之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之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图表: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 (平均每家投入)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之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之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之上的58家企业中有45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77.6%。宝钢在借鉴新日铁扁平化管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台湾省中钢X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即从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出厂计划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天缩短为6天。武钢的信息化思路和宝钢相似,但它的运营模式的变化过程和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相同或相似,因而更具代表性。武钢总投资俩亿的信息化壹期工程整体产销资讯管理系统于2003年1月成功上线,取得显著效益,已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这俩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另壹个共性特点是,都已经孵化出专业的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企业。另外,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X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X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X公司和首钢集团开始全面实施ERP,冶钢集团也全面完成企业主干网络建设等,标志着钢铁行业信息化处于大干快上的格局。2003年至2005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投资将达到40-45亿元。

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指引

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指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正面临诸多挑战:人口膨胀过快、交通拥挤不堪、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度、安全隐患明显、各类事故不断发生……令人高兴的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病”正被逐个破解,但是如何整合这些分散的解决方案使城市运转更有效率更智慧,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在经济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已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为振兴经济的国家战略。在美国,奥巴马称“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清晰表明了其智慧地球战略;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的预计成果两方面,包括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ICT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日本在2009年8月将"u-Japan"升级为"i-Japan"战略,提出“智慧泛在”构想;韩国的松岛新市镇的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希望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宣扬韩国的通讯技术水准,发挥其对国际通讯领域的影响力。在中国,“感知中国”已经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推动国家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顶层战略。具体到各个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城市管理和运行创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思维创新和虚拟手段的结合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智慧城市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认知。据赛迪顾问统计,到2012年,中国明确提出并已启动建设的智慧城市数量已有40个左右,已初步形成沿海地区聚集分布、中西部地区热点涌现的总体分布格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已经兴起。可以预见,随着城市智能发展新模式开始孕育成型,智慧城市建设将逐渐改变着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 一、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指引 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新特征。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具备几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一汽车制造厂以及XX标致汽车公司等先后从国外引进了MRPⅡ软件。 九十年代(1990-1996) 一汽大众集团根据汽车市场的需求将小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的ERP管理模式和工具后,企业从制度上规X了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改善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实现了采购计划及时,库存量降低,生产计划安排合理,均衡了生产,稳定了质量,跟踪市场更加灵敏,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声誉,整体运营水平大大提高 1994年 SAP汽车行业的解决方案就签约一汽大众,SAP汽车行业先进的解决方案也由此进入中国市场。如今,SAP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用户已经超过150家。 2001年 1.长安集团重新规划的基于Oracle技术平台的ERP系统正式启动,包括财务、销售和制造系统在内的三大模块先后上线,成为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 2.XX投资l亿元人民币成立了XX汽车信息产业投资XX。仅XX通用汽车XX一家,当时就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上,投资了8千多万美元。

2002年 1.7月中国重汽自主开发了基于明细表延伸设计的集团级网络版工艺路线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集团公司信息化的核心系统,为各生产单位ERP系统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2.吉利则从2002年开始先后三次启动ERP项目,其计算机中心也随着ERP项目建设的深入进行,变更为挂靠在经营管理办公室的信息系统部,五年来员工人数增长到超过60人,主抓信息化的副总裁X爱群管辖的X围除了信息系统部,还包括人力资源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 2003年 1.中国重汽完成了《制造BOM管理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已成为模块化的设计数据根据订单信息转换为生产用唯一数据的桥梁,为生产计划A类件的生成和物料计划的准确排产提供了保障; 2.XX通用汽车建设协同管理供应链。 3.北汽福田2003年建设了可支持200坐席的呼叫中心。福田汽车信息化征程至此开始。经过7年的磨砺,目前福田汽车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平台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根据业务侧重点不同,共分为研发工程平台、营销及售后平台、供应链平台等相关的平台系统。而这些已建成的基于价值链各主要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从系统规模,还是效益产值均处于国内比较领先的地位。 4.奇瑞公司在2003年开始实施SAP/ERP系统。 5.神龙汽车在2004年进一步对其SAP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及设计策划方案

企业信息治理的体系规划 一、信息和信息治理的概念 1. 信息和数据 数据是对物体和活动描述记录所形成的文字或数字,数据不完全差不多上有用的。把数据加工处理就形成了信息。数据和信息统称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一起被作为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2. 信息治理的概念 信息治理是为了达到预定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活动中的各要素实施全面治理的一种治理思想和治理模式。 3. 信息治理的作用

信息治理所关注的是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是如何使信息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信息治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捷径之一。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企业的对外反应速度和能力。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业务活动提供支持。 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过程,改进企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过程。 二、信息治理体系设计的思路 1. 信息治理设计的目标、依据和原则 1) 信息治理体系目标 在企业总体进展目标下,建立完善、规范的信息治理体系,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治理和利用,为企业的业务活动、经营治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2) 信息治理体系设计的依据 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动身,确定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信息需求,再分析目前企业信息治理的现状问题,依据信息治理的理论和科学分析,从而设计提出的企业的信息治理体系。 3) 信息治理体系设计的原则 信息治理体系的设计遵照可操作性、经济性、科学性、适用性原则进行。 2. 信息治理体系构架

信息治理体系结构图 1) 信息治理体制 信息需求结构:通过对企业经营治理活动的分析,确定企业所需求信息的结构。 信息治理职能结构:通过对信息治理职能、使用权限的分析,确定为完成信息治理职能所需要的组织结构。 信息治理的技术实现:实现企业的信息治理的技术建设。 2) 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建立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与组织结构。 治理信息系统:建立市场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和制造信息系

中国媒体行业信息化发展

中国媒体行业信息化发展 IDC中國計算機繫統研究部分析師王杉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可預期的穩定發展,加之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對市場的推動刺激,以及國家政策層的扶持,媒體行業用戶必將通過信息化建設來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IDC預測,2008年到2012年中國媒體行業中,廣電行業投資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3.6%。 2007年,中國媒體行業企業級IT投資總額達到1.7億美元,其中企業級硬件、軟件及服務投資額分別占總投資比重的57.7%、20.9%及21.4%。廣電行業、出版行業以及IPTV相關企業級IT投資總額分別占總投資比重的60.2%、20.4%及19.4%。 2007年在媒體行業企業級硬件總投資中,企業級服務器的投資金額占比高達48.9%,其中non-x86服務器的投資金額占整體企業級硬件投資的17.5%;與此同時,由於x86服務器的性能不斷提升,以及自身的性價比優勢,2007年x86服務器投資金額占整體企業級硬件投資的31.4%。而伴隨著企業級存儲設備在媒體行業繫統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企業級存儲投資金額占2007年硬件總投資額比重的32.0%。 IDC此次媒體行業市場研究覆蓋了國家廣播電視管理總局、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報刊雜志社/排版及IPTV 相關的應用機構。就整個中國媒體行業而言,以下發展特點比較突出: 行業發展態勢並不均衡,不同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差距大。 近年來,國家實施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大力加強農村廣播影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方面反映出媒體行業自身信息繫統發展和覆蓋範圍的不均衡;另一方面也說明媒體行業信息繫統發展具有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國家政策層面大力扶持。 近兩年國家進一步增加對廣電、出版、科教事業的投入,恰逢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的舉辦,媒體行業必將進一步從節目內容、制作水平、輻射範圍以及接收質量等多個方面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中國中央電視臺作為最具宣傳力量的國家電視臺,其規劃建設中的央視“新臺址”的信息化繫統更是為全國媒體行業的資源整合、生產方式轉型、業務流程再造提供了規範化的思路和示範。 IPTV市場博弈加劇。 目前,在IPTV市場上電信與廣電的博弈仍在繼續,IDC認為隻有加強雙方在內容提供和網絡運營上的整合,纔能提升整個IPTV產業鏈的運營效率,達到“1+1>2”的效果。同時,在這一階段,企業級繫統提供商應當加強同產業鏈上相關參與者的合作,積極進行產品的測試及應用的開發。 “全臺解決方案”盛行。 隨著媒體行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以及采購行為的不斷成熟,用戶需求正在轉化:由原來購買孤立的企業級產品轉向需求整體解決方案,並需要企業級產品與媒體專業設備相結合。在本次針對媒體行業的特別研究中,IDC分別從幾個方面對最終用戶的采購行為做了深入地調研,其中包括用戶在采購、部署時首要考慮的因素、企業級繫統升級換代的周期、企業級用戶繫統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以及企業級繫統采購的決策流程和周期等。IDC發現,隨著高清趨勢的發展,電視臺內節目制作流程和臺外數據傳輸都面臨著網絡帶寬瓶頸的限制;在新媒體應用中,隨著媒體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用戶線數的快速提升,網絡帶寬也造成帶寬占用率高、IPTV客戶端的響應速度慢等諸多問題。同時,繫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對媒體行業用戶也至關重要。 IDC認為,2008年中國媒體行業的發展面臨以下機遇: 隨著Web2.0以及交互式媒體趨勢的快速發展,媒體行業所產生數據正呈現出爆炸式增長、針對非結構性數據以及多媒體流並發等諸多新特點,用戶對企業級存儲設備的存儲裝機容

税务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策划方案

税务行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 概述 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经济的兴起为我国各区域、各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进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信息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已得到IT界广泛认可,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已是信息化进展的重点。 在政府上网工程中,“金税工程”被誉为增值税的“生命线”,它的建设也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点之一。随着覆盖全国税务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技兴税开始初见成效。传统业务受到了专门大的限制,假如不利用信息手段加速信息化的进程,不但新业务的进展变得专门困难,而且也专门可能会失去本身具有优势的业务。因此,面对现状及自身的行业特点,国家及地点税务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1.2 税务系统信息工程概述

本着“科技加治理”的工作思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中国税务治理信息化。税务系统希望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各级信合机构的经营治理,实现治理与效益的相互推动和转化,加快信息一体化进程,从治理和技术手段上防范和化解税务系统风险。为此,建设和利用税务系统特点的信息系统,将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治理水平,建立一套快速反应和响应机制。

上图为税务系统信息化工程整体结构图: 目前税务系统信息化工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外部信息交换、税务核心业务,税务办公。 外部信息交换系统一般来讲包括外部信息门户网站,以及和工商、银行、审计单位的联系接口。信息门户网站一般来讲要紧负责进行税务相关信息公布,提供一个窗口面向宽敞群众,提供各类新闻、法规、指南等,实现信息宣传,政务公开化,透明化。还能够提供网上信息申报的入口,最终和核心业务系统进行联系,协助完成税收工作。和工商、银行、审计单位的联系接口是为了实现电子检查,电子税收等功能,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办公。 税务核心业务系统要紧涉及税收、治理、稽核、检查、实施等方面,是税收征管业务的主体。 税务办公系统,实现目标是以公文治理、档案治理、个人工具、后勤治理作为核心,实现税务系统内部办公治理自动化

设计院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信息化发展现状 1)设计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设计院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企业走向长远健康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设计院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目前,我院所有生产部门员工和职能部门员工配备计算机终端率已达到100%;办公场所本地局域网(LAN)和无线本地局域网(WLAN)的覆盖率已达到100%;设计院管理信息系统(MIS)2007年上线以来得到初步应用;院内部网站和外部网站2003年上线,应用较为成熟;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建有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我院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利用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和租金战略目标的实现,距离信息资源集成、共享、价值实现还有一定距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i) 设计院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结构性不完善。我院信息系统2007年上线,系统内多个功能模块利用程度不一,一些模块被半废止或完全废止。并且各功能模块已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无法共享,或出现资源共享后所得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严重影响后期数据利用和数据挖掘;现有信息系统对于我院主营业务:协同设计和项目管理均未涉及,目前只停留在综合办公等行政管理层面。

ii) 信息化建设缺乏宏观规划。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我院已初步实施信息化第一个阶段后,应当根据获得的实施经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宏观规划,指导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iii) 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建设理念不科学 以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来看,我院员工普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除了信息部门、有业务涉及部门的部分员工和部分中、高层领导外,大多对信息化建设不闻不问甚至采取抵制的态度。以普适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来看,在这其中,领导层对信息化的支持程度尤为重要,是信息化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 截至目前的信息系统建设中,除了2007年系统购置和之后每年缴纳系统服务费外,没有对信息系统平台给予任何后续投资,导致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脱离主流技术发展,落后时代。不论信息系统或是整个信息化建设,其发展是长期的,应当转变“一次投资,终身受用”的理念,投资务须做到长期性、持续性。 iv) 用于支撑信息化的硬件平台落后 我院目前的信息化硬件设施设备仍旧处在由纸质转为计算机的“电子化”水平,对于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则显捉襟见肘。信息化建设对于硬件平台的可用性、稳定性、冗余性、安全性要求大为提高,从基础环境到网络负载能力、服务器处理能力、存储器吞吐量和数据安全性等方面,我院都亟待加强。 v) 信息化人才队伍匮乏

2019电厂信息化行业的分析报告

2019年电厂信息化行业 分析报告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3)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3) (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3) 二、 ........................................... “4 三、行业竞争情况 (6) 1、电厂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6) 2、进入电厂信息化行业的主要障碍 (7)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8)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8) (1)产业故策软件产业属于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行业 (8) (2)电厂的爲求 (8)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9) (1)技术人才瓶颈 (9) (2)国外知名企业产品的冲击 (9) 五、行业技术水平与技术特点 (9) 六、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10) 七、上下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10)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电厂信息化软件行业,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软件产业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组织协调并管理全国软件企业认定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负责全国软件产品的管理, 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并发布软件 产品测试标准和规范;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的国产软件产品备案;指 导并监督、检查全国各地的软件产品管理工作;授权软件产品检测机构,按照 我国软件产品的标准规范和软件产品的测试标准及规范,进行符合性检测;制 定全国统一的软件产品登记号码体系,制作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发布软件产品登记通告。 (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1)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在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技术政策、软件出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软件行业进行 大力科远股份扶持。 2)200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0] 25号),制定了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税收政策。 3)2002年,国务院发布《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将软件产业的定位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高度上,明确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的这一产业政策,为软件产业赋予了新 的历史使命,将在较长时期内对软件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4)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软实力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 ——《卓越学校的文化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行动》讲座有感 近期,我市在持续开展“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而今,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余清臣讲师关于《卓越学校的文化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行动》的精彩讲座,我感同于他的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包装,教育策划注重内涵;不是忽悠,教育策划遵循教育规律;不是空谈,教育策划注重实用性;不是跟风,教育策划追求个性。”细细回想,结合我校“生源、地域等特点”,我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也是校园软实力发展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作了校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学风校风;“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等校园文化品牌荣获福建省中小学、高校经典诵读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活动方案优秀奖,较好地发挥了校园文化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扩大社会影响、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辐射力的作用。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要在上级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要以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把握好初等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努力创新机制和体制,形成具有杏坂小学特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方式文化,服务于建设现代化人才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就是要根据《杏坂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师生、服务教学、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明晰思路,与时俱进,充分展示学校办学精神与办学理念;倾力打造“人文走廊”,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和艺术活动,凝练更多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弘扬主旋律,彰显高品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我校精心布置校园走廊墙壁,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体现美。走廊上、墙壁上一句句富有人文色彩的话语,一句句的警句和名言,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达到文化自觉。要考虑教育者自身“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激发广大师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通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来体现四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作为学校文化群体中的一员,不管是老师、职员和学生,任何人都有建设、维系学校文化的责任。二是传承意识。一所学校的文化需要一代代师生的传承,全体成员以自己的言行、价值观、信念、气质和精神延续着这种文化。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小企业或各类学校或政府机构等信息化建设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马永涛 龚香位 摘要:随着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各行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信息化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增加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由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范围广泛,使得信息化的程度不尽相同。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市场成熟度是市场主体的成熟度和市场培育。建设、发展和管理成熟度的总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PC普及程度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也低于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包括泰国、菲律宾。当信息化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企业的信息化却才刚刚起步。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现状发展 1.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以示范区中小企业为实践地点,展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几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随着IT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以前的被动式接受短期零散IT应用,转变为主动式规划中长期IT应用。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目的的认识更加成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预测:未来几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这一市场将显示巨大潜

企业信息化需要重视顶层设计

遇到建筑工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e17180077.html, 企业信息化需要重视顶层设计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应用层次和水平不断地提高,企业迫切需要集成化、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支撑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需要,然而由于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决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关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认识不足或给以忽视,导致系统的集成性、扩展性比较差,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全面实施信息资源规划,来化解这一难题。 一、信息资源规划是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核心方法 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简称IRp)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是以信息工程方法论(IEM)为技术基础,侧重于业务分析与优化、数据流分析、建立业务模式、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并架构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M),并通过后续的数据环境改造(DER)来解决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等问题,以实现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方法。

企业信息化是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顶层设计极为重要。信息资源规划工程化方法着眼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与数据两大核心体系,通过企业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协同参与,对业务进行全面的梳理与优化,融合业务流程优化(BpI)思想,运用信息工程的方法建立企业的业务模型;通过对用户视图的规范化和结构化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数据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中抽取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数据元素和基本表,为后续的数据建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企业应用系统、程序模块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功能模型,指导后续的选型;通过建立针对全企业范围的主题数据库,即抽取概念数据库及逻辑数据库的方式建立数据模型,确立了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框架,并通过体系结构模型来指导物理实体库表的建设及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顺序。从以上的概述中可以看出,信息资源规划工程化的方法其内核就是企业信息化公共模型及基础标准的构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信息资源规划的组织与实施 信息资源规划作为一个工程化的方法,更侧重于强调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与配合,在技术路线正确的前提保证下,如何协调企业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项目,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热情,经过详细地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将业务需求讲清楚、理清楚,

2015年制造业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制造业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6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4) 1、行业简介 (4) 2、行业上下游关系 (5) 3、行业发展背景 (6) 二、行业壁垒 (9) 1、行业经验和专家队伍壁垒 (9) 2、技术壁垒 (10) 3、客户资源壁垒 (10) 三、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11) 1、周期性 (11) 2、区域性 (11) 3、季节性 (11) 四、行业监管体制及产业政策 (11) 1、行业主管部门 (11) 2、行业自律组织 (12) 3、行业产业政策 (13)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4) 1、有利因素 (14)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14)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15) (3)技术创新和进步 (15) 2、不利因素 (15) (1)国内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理念尚未成型 (15) (2)技术的替代 (15) 六、行业市场规模 (16) 1、市场容量 (16)

(1)软件行业总体市场 (16) (2)工业软件应用终端市场 (17) 3、市场前景 (21) (1)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空间大 (21) (2)“互联网+”大潮:互联网为软件业开拓需求 (22) 七、行业竞争情况 (24) 1、行业竞争格局 (24) 2、行业主要企业 (24) (1)PSIPENTA (24) (2)东软集团 (25) (3)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5) 八、行业风险特征 (26) 1、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 (26) 2、国内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26)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27) 4、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27)

浅析卫生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浅析卫生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AMT《前沿论丛》2011年3月7日作者:钱文晓 卫生主管部门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 “由于未知病毒(如:SARS、H1N1等)的快速传播,突发性的疫情常常让领导和医疗诊治部门难以应对,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对疫情控制的效果也未必好。”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医院的用血量急速上升,血库的储备已明显不能应对需求了,部分医院为了保住病患资源,虚报病人就诊数量,大量囤积血小板或血袋。” “我们已经开展建设了医院的互联互通,但三级甲等医院的病人数依然有增无减,而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少有病人光顾。” “目前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推进缓慢,专业医师在医院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少,经验仍显不足。” ……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明确,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重点。推进社区诊所的建设、加大医药卫生信息化投入、实现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构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的同时,要统一规划实现区域卫生协同,惠及民生。 卫生医疗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服务于民为最终目标。结合国内外卫生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我们认为卫生行业的工作不单以“事”为主,在核心业务处置上还应该实现以“人”为主,无论是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还是制药机构,核心主旨应该定位为帮助实现居民健康服务、居民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人”“事”合一是卫生工作的特点,就卫生服务而言,其基本框架可梳理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临床诊治服务、院前急救服务四大服务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包含疾病控制服务(含精神病管理、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五大卫生管理、实验室管理、中毒和伤害管理、免疫规划等)、卫生监督服务(含许可、监督、处罚等)、重点人员服务(妇幼保健等)、重点资源管理(血液管理等)。公共卫生的主要特点是针对人群服务,核心是了解人群健康和干预人群健康、保护人群健康。卫生监督部分还含有部分行业内部管理职责。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全方位了解人群基本健康、及时干预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整体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以六位一体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将提供居民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形成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包。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从另一

顶层设计:海事文化建设的关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7180077.html, 顶层设计:海事文化建设的关键 作者:梁明诚 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21期 海事文化建设脱胎于海事工作的前沿阵地,以海事人员的广泛认同并内化为价值信念为目的。在当前被海事系统全面广泛铺开建设的大浪潮里,也夹杂了隐忧。以广东海事文化建设为例。整体来看,广东海事文化建设还要树立更明确的原则与更完善的协调管理机制,广东海事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提炼;广东海事文化的开展亟需更丰富的文化载体与传播渠道;海事基层工作者与社会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也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 上述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阻碍海事工作发展的“绊脚石”,这种情况下,广东海事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呼之欲出。 启动海事文化顶层设计,绝非空穴来风。顶层设计首先将为广东海事文化建设提供明确主线和根基。当前,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广东海事的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时期,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与挑战。同时,交通运输部杨传堂部长要求加强海事队伍正规化、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强调海事发展要在政治上、业务上、能力上、作风上有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广东海事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一方面,要明确广东海事文化的主线,找准广东海事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并贯穿于海事文化建设始终;另一方面,要在主线设计的基础上,吸收岭南文化、“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及社会中积极向上的文化因素,摒弃腐败堕落的思想糟粕,不断夯实思想根基、丰富文化内涵。 再者,顶层设计能从更高层面为广东海事文化建设筑牢基点、构建框架。广东海事文化建设的六个基点,即构建以“江海有岸、服务无边”的服务理念、提炼以“勇于奉献,建设人民满意广东海事”为核心的广东海事精神、深化“行为规范,管理精细”的制度体系、夯实“把握规律、抓住重点,关注异常,给力预防”的安全文化理念、展示“依法行政、务实清廉”的广东海事形象、加强“精神培育与意识形态引导,积极营造和谐进取”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能从广东海事文化的特殊性出发,其以“四型海事”(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及“五精”(精干的队伍、精湛的业务、精良的装备、精细的管理、精美的文化)海事处建设为主要框架,并通过框架的有效构筑,加强广东海事“三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广东海事文化的发展和事业的进步。 最后,顶层设计也能打通广东海事文化构建的传播渠道,构筑有效的传播体系。顶层设计能统筹把握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载体的选择,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保持共性与个性并存;并合理规划传播渠道的建设,不断细化和完善广东海事文化渠道,积极拓展和加深与人民大众、与社会经济、与国际社会的外部文化渠道,切实扩大广东海事文化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初稿)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可以看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以上数据中都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一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两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图表: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 (平均每家投入)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以上的58家企业中有45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77.6%。宝钢在借鉴新日铁扁平化管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台湾省中钢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即从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出厂计划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天缩短为6天。武钢的信息化思路与宝钢相似,但它的经营模式的变化过程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相同或相似,因而更具代表

行业信息化水平差距与信息化策略分析_0

行业信息化水平差距与信息化策略分析 摘要:通过对两个企业信息化水平差距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新的改进模型,期望对企业制定信息化策略有一定的帮助。 当今时代,信息高速运转,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带来了社会、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各个行业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距也在逐步扩大,所以企业所处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对企业制定信息化策略具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越来越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1 信息化水平差距的内涵和测算 1.1信息化水平差距的内洒信息化指数法是由日本电信与经济研究所(RITE)研究人员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又称RITE模型),是用来测算信息水平的一种方法,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用于宏观分析一个地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可用于地区内企业间信息化水平的横向比较(此模型的结构如图1)。 具体测算方法是,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值定为100,然后分别测算某年度的同类指标值的指数,再采用一步算术平均法或分步算术平均法求得信息化指数。其中前者是直接将末级指标的指数相加之和除以项数;后者是先计算出二级指数值再求最终的信息化指数。两种算法的权重基础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但由于信息化指数只具有相对意义,所以并不影响人们运用该模型来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纵向历史进程,以及横向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差异。 1.2信息化水平差距的测算企业如何认识和描述所处区域的信息化水平并与之进行比较是很重要的。国内学者在国际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我国现有的统计指标体系等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改进的信息化测度和评介方法。例如周荣莲等对陕西省信息化指数的测度采用了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秦玫芬在小松峙介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信息化水平测算模型,尔后又有李彦萍通过对异常数据的修正、对异常指标的修正、计算方法的改进三种方法对秦玫芬提出的信息化水平测算模型加以改进。不久前,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已正式出台,这是全球第一个由国家制定的信息化标准,这为我国企业计算信息化水平指数提供了标准的框架。 根据国家信息测评中心在2005年公布的企业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中的各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给予赋值,并提出了各个二级指标的算法(如表1所示)。 本模型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但是,在该模型中存在着一个问题:虽然企业可以通过上网注册在国家信息评测中心网站测出企业信息化水平,但是国家信息评测中心没有对外公布各个二级指标权重,因此,企业现在还不能靠自身直接测出企业信息化水平。而且,该模型的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因此,对该模型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完善并加以论证。 国内学者唐志荣、湛素华在反复征求北京、天津两地20多位信息管理专家的意见,进行总结,形成了能系统地描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构成(指标体系详细情况见图2)。 该指标体系反映当前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现状,可以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国家信息评测中心公布的模型不能对具体企业全面评价和认证的缺憾,反映了企业当前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过,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和局域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决策部门的政策取向,指标体系中某些指标和指标评判标准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对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进行调整,使该指标体系能更好地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另外,该指标体系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