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层次结构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层次结构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层次结构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层次结构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层次结构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overall lifecycle management,PLM)与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PLM是PDM的继承与发展。PDM 技术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其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专用PDM

阶段、专业PDM阶段和分布式标准化PDM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CAD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于电子数据和文档的存储及获取新方法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诞生专用PDM,以解决大量电子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专业PDM系统,可以完成对产品工程设计领域的产品数据的管理能力、对产品结构与配置的管理、对电子数据的发布和工程更改的控制以及基于成组技术的零件分类管理与查询等,同时软件的集成能力和开放程度也有较大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分布式系统和PDM技术的标准化标志着了新一代PDM时代的到来。

PLM是当代企业面向客户和市场,快速重组产品每个生命周期中的组织结构、业务过程和资源配置,从而使企业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在经济、知识、市场和制造全球化环境下,将企业的扩展、经营和管理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战略性方法。先进制造与管理技术认为,把以一个核心企业为主,根据企业产品的供应链需求而组成的一种超越单个企业边界的,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销售商和用户在内的跨地域和跨企业的经营组织称为扩展企业。目前,客户和供应商的参与已经相当普遍,任何企业必须扩展,传统封闭孤立的企业已无法生存。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流的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现代企业的工业和商业运作中,从而使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能够有效地调整经营手段和管理方式,以发挥企业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所谓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就是指从人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其中包括产品需求分析、产品计划、概念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化仿真、工艺准备、工艺规划、生产测试和质量控制、销售与分销、使用/维护与维修以及报废与回收等主要阶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是独立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这个整体上的各部门之间需要紧密地协同运作,同时,这些部门的组合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S)是支持企业实施PLM技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PLMS 的技术定位是为上述分立的系统提供统一的支撑平台,以支持企业业务过程的协同运作。从逻辑上看,PLMS为不同的企业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信息表示和操作,是连接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平台与纽带,PLMS支持扩展企业资源的动态集成、配置、维护和

管理。企业应用系统(如:CAX,ERP,SCM,CRM,eBusiness等)都依赖于PLMS,并通过PLMS 进行连接和集成。企业所有业务数据都遵照统一的信息与过程模型被集成到PLMs中;扩展企业的所有部门都能够通过PLMS获得信息服务。

1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运作参考模型、产品信息建模、支持产品协同设计与制造过程建模、产品多视图数据管理与产品结构管理等核心业务问题以及与PLM系统实现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如:体系结构、运行模式、集成技术、协同技术、工作流技术等)。

1.1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企业运作参考模型

实施PLM技术,需要企业进行业务过程重组。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企业运作参考模型是研究开发、实施与推广PLM系统的重要基础。制造业如何改进企业运作过程来适应PLM技术的实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1.2 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

结合对象管理组织(OMG)中模型驱动框架(MDA)所提出的统一建模语言(UML)、元对象机制(MOF)和公共仓库模型(CWM)三个标准,研究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的产品信息表达、访问和处理方法。

研究元信息方法,从数据、模型和元模型等多个层次上构造产品信息模型。解决产品模型在低层次上的异构问题,在元模型层构造统一的产品定义信息模型并建立不同阶段产品定义信息的关联。

1.3 产品多视图管理技术和语义网络驱动模型

从空间上通过产品多视图解决产品定义不同阶段的信息建模和个性化操作问题,从时间上通过语义视图网络解决产品族进化过程中的变更控制和知识管理问题。

PLM系统需要管理企业全生命周期中的数据,通过产品多视图管理技术和语义网络驱动模型将存在复杂层次化关联语义的企业数据组织管理起来。

1.4 基于因特网的PLMS体系结构与运行模型研究

针对扩展企业动态构造和演化特点,结合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适合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网络化体系结构模型,构件表示模型、构件交互模型,满足网络化扩展企业的节点自治、节点交互和节点协同的需求。

1.5 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协同工程

协同工程是一种支持扩展企业合作伙伴以及不同层次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协调、集成和一致性控制的方法。实现协同工程的支撑技术包括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事件通道、事件捕捉和触发机制,以及产品变更信息的捕捉、定制、分发、通知、存储和管理技术。

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2.1 PLM功能结构

PLM系统在功能上划分为3个集中式管理服务构件集和一个资源集成与信息服务平台。3个构件集包括:信息服务构件集,资源管理构件集和过程监控构件集。这3个服务构件集分别从信息、资源和过程3个方面为扩展企业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所涉及到全部核心功能和应用功能,而资源集成与信息服务平台为以上3个构建集提供信息集成的

网络平台。

①信息服务构件集。为扩展企业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如模型服务、视图管理和知识管理等,同时还提供一些基本的领域应用信息服务,如电子仓库、目录服务、零件分类服务、产品结构等。除此之外,信息服务构件集还为资源管理构件集、过程监控构件集提供系统信息和过程信息服务,为资源部署与信息网格平台提供资源连接和汇集方面的信息服务。

②资源管理构件集。为扩展企业提供一个资源集成环境,并对所有被集成到资源部署与信息网格平台上的资源进行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资源部署、资源配置、资源定制、动

态联盟和系统安全等功能。

③过程监控构件集。为扩展企业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监控资源的运行过程和状态。主要功能包括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流管理、变更控制、项目管理等。

④资源集成与信息服务平台。在三个服务构件集的基础上,基于xML的信息网格协议(如SOAP,WSDL,UDDI等)包装、发布、组织和管理扩展企业的资源和信息,实现扩展企业资源的动态部署、连接和信息交换。扩展企业资源和信息沿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展开,构成一个逻辑上的网格。扩展企业的资源和信息部署在网格结点上,网格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扩展企业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源部署与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在标准的信息网格协议的基础上,采用松耦合的方式,动态地建立和维护核心企业与各协同企业间面向产品价值链的资源和信息关联关系;另一方面,部署在网格平台上的各个结点也是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入口。

2.2 PLM软件体系结构

PLM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能够支持在异构环境下基于容器的构件化设计,且具有跨平台能力,而RML/J2EE平台作为PLM系统技术支撑平台目前为多数系统所采用。支持J2EE的商业平台较多,如BEA的webb西c,IBM的Websphere等,技术也相对成熟,并且J2EE平台和CORBA能通过RML/IIOP进行互联,这也为支持扩展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提供了基础。

WebLogic是最新一代的Web应用服务器,完全遵循最新的J2EE标准,100%的Java 实现,不仅具备EJB(企业Java Beans),RMI(远程方法调用),JMS(基于Java的可靠消息传输),JDBC(数据库访问),SERVLETS/JSP(动态页面生成),事件发布和订阅,零客户管理、SSL、X.509、ACL安全控制和文件服务等功能,更支持wML和xML等最新的Internet应用技术。Webhgic Server是业界公认最开放、性能最好、功能最强大的电子商务运行平台,也是市场上占据第一位的Java应用服务器。除此之外,webLogic Server还能够支持基于CORBA和DCOM的分布式构件的集成,能够成为为扩展企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应用服务器平台。经过比较,作者拟选用BEA公司的WebLogic Server作为PLM系统的运行环境。

基于J2EE的PLM系统网络结构及软件体系结构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C/S)模型和基于Web的浏览器/服务器(B/S)模型不同,它是一种包括客户层、中间层和企业信息层的多层结构。中间层建立在J2EE平台上,企业信息层建立在基于CORBA的基础信息平台上。中间层被分为表示逻辑层和业务逻辑层,这种分层方法可以将企业业务逻辑与客户视图分开,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应用系统的扩展性、健壮性和可维护性,使得开发者能迅速改变原有的企业应用逻辑,并将新的应用系统插入到该平台中,从而使得企业能适应迅速发展的业务环境。

①表示逻辑层。表示逻辑层负责产生PLM系统的用户视图,并为浏览器客户提供相应的页面显示、定制和用户交互。表示层包括各种显示模块,如权限和用户视图、产品文档数据视图、产品配置视图等。表示层并不实现企业的实际业务逻辑,只是作为用户和业务之间的纽带,为用户生成用户视图和交互界面。企业业务逻辑的实现是在业务逻辑层完成的。

②业务逻辑层。在业务逻辑层,通过开发各种分布式软件构件来实现PLM系统在业务逻辑上的需求,这些构件覆盖了PLM系统各个功能层次上的全部功能设计。J2EE平台本身提供支持基于构件分布式计算所需要的各种公共对象服务,并通过构件容器的帮助建立和

协调各构件之间运行时的相互关系。

③企业信息层。企业信息层包括数据库系统、扩展企业信息系统,如CAD,CAPP,MRPⅡ/ERP,SCM,CRM等。PLM系统与扩展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既可以在数据级,也可以在应用级。应用级的系统集成可以先通过CORBA进行包装,然后再通过RMI/IIOP协议在J2EE构件和CORBA构件之间进行通信,以实现信息和功能的集成。

3 PLM系统的总体层次结构

PLM系统在软件总体设计上分为6个层次,它们是通信层、对象层、基础层、核心层、应用层和方案层,如图1所示。

图1 PLMS的总体层次结构图

通信层和对象层的作用是为PLM系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计算基础环境。中间3个层次包括基础层、核心层和应用层,是PLM系统实现的主要内容。

基础层是建立在对象分布式计算平台之上,以规范化的构件服务接口形式为PLMS

的其它功能构件提供基础信息服务,是实现PLMS的关键。它包括模型管理、生命周期管理、

多视图管理、协同工作环境和扩展企业组织、权限与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

核心层包括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对数据和过程的基本操作功能,其功能模块以构件API的形式向上层提供服务,也可以直接服务于最终用户。它包括电子仓库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基于主题的知识管理框架、零件分类管理和产品结构管理等功能模块。

应用层是为支持扩展企业构建与特定业务需求相关的解决方案而提供的一组应用工具集。它包括系统定制工具、二次开发工具、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变更管理、项目与计划管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配置管理、分类编码管理和协同设计工具等。

方案层支持扩展企业构建与特定产品需求相关的解决方案。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汇总情况

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1基本概念 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设备在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涵。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侧重于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覆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现代意义上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双重概念,应该称为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为合适,它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即包括设备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2.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任务 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的理想目标。

1.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阶段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 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购置,库存,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1)采购期: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 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库存期:设备资产采购完成后,进入企业库存存放,属于库存管理的畴。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7245.html,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 作者:秦小飞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全面掌控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达到工程全过程管理,特引入了天然气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本文基于数据录入平台,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内容涉及输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检测以及运行维护,该系统为管道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并辅助决策分析,从而提高管道运行管理水平,达到安全高效的管理。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录入平台;运行管理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以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这一“实物”为基本载体,以管道从规划建设到投产运行直至运维报废各个阶段的业务活动为驱动要素,建立统一的“管道数据模型”,并以管道全生命周期的进展为时间轴,将业务活动的成果物逐项加載到管道“实物”上,搭建天然气长输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实现管道从规划到报废的全资产、全过程、全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全方位可靠保障。 1 全生命周期的五大目标 1能够对各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集中的存储,便于查询;2能够提高竣工资料数字化移交能力,提升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缩短移交周期;3能够正确的反应工程项目各阶段工作进度及质量管理情况;4基于数字化设计,提升设计成果的数字化传递能力;5能够保证管道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生产运营服务,并支撑数据回流。 针对输气管道工程建设阶段来说,目标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管过程,管的是工程建设的项目过程;另一类是存数据,存的是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数据,存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在管道投产运营后用,包括管道完整性、包括生产调度,也包括安全应急等。 总结以上目标,可以将全生命周期的目标归结为“存数据、管过程”。 2 数据系统的建设 建设标准唯一、关系清晰的管道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服务和发布平台,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存证和分析等功能,为实现统一的业务管理和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定义一套完整的数据标准:涵盖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方面数据,提高数据存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后续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规范的指导;2搭建标准规范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将建设期运营期的业务、地理、实时、文件等各种类型的数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本厂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 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 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 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

资源要素。 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PDCA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 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5S”。 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 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 3.1.4 采购设备时采购部和部门车间设备部门对设备信息进行评估研究,符合生产作业需求的方予以采购。 3.1.5 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须熟练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1.6 设备系统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和空气要定期进行“滤清处理”,有效控制设备性能劣化。 3.1.7 部门负责人须根据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做出相应的设备安全运行评价,采取措施延缓设备的老化,保证运行的安全性。操作人员在设备新的运行系统下须及时反馈设备操作及设备运行状态。 3.2 阶段性管理 设备的极端性管理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贯穿于

plm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一直是所有企业正常运转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软件开始出现,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该类型的软件也在不断地被应用于各大行业。 与传统的项目管理不同,PLM系统的项目管理需要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不同于传统的项目管理只注重于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而忽视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其它阶段,比如:客户需求阶段、产品制造和使用阶段等,PLM系统的项目管理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2)传统的项目管理多为静态的规划,虽然目前在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管理集成方面有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项目任务的执行方面,并没有实现客户的参与,包括为客户提供项目进度状态信息、客户反馈信息等,PLM系统的项目管理需要进行项目活动状态的监视,并实时地将完成计划情况进行反馈。 (3)由于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涉及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交流与协作,而不同阶段的任务由不同角色的人员去完成,如产品设计工作由设计师来完成,产品的制造由不同的技术工人完成,项目经理则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协调工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灵活的项目管理组织,形成一个多方面共同参与的互动的项目管理系统。

(4)为了实现多方面的协同工作,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任务接受、执行,反馈等控制机制。 (5)随着项目管理范围的扩大,PLM系统的项目管理应该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对项目三要素(资源、成本,时间)的控制,需要考虑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范围内最优,而不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最优。 (6)需要将项目管理信息,过程管理信息以及产品数据模型信息集成起来。从而不仅能够对项目文档进行管理,而且能够执行进度计划管理、任务跟踪和资源调配。 PLM系统项目管理的特点: 1.以人为中心,由人机交互实现人与人的信息交互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必然需要许多人参加才能够完成。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同步和协调一直是项目管理的难点。在PLM系统项目管理中,项目成员的沟通需要通过网络、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实现人与人的交互。使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的信息是PLM系统项目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 2.多任务异地分布执行 一个项目要被划分成若干子项目以及子任务。除了主项目与子项目的关系之外,在相同级别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一、设备管理的现状 (3) 二、解决方案 (4) 三、技术特点 (8) 四、应用行业 (14) 4.1. 油田业 (15) 4.2. 医疗业 (16) 4.3. 铁路运输业 (18)

一、现状、问题 设备作为一个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如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在目前企业面临成本逐步提高的形势下,无疑是帮助企业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设备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引起广大企业的重视,而企业如何对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也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健康与否的关键。 目前在的设备管理领域的软件产品有以下几类: 设备管理系统:管理设备台帐资料,日常巡视检修工作,故障处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将设备绘制到地图上,方便查询和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管理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各种工程项目及进度。 自动化控制及调度系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监视、控制等。 CAD等绘图软件:用来设计各种设备安装、施工图纸。 这些系统都是不同厂家开发的,有些企业已经全部上线实施了,有些企业只使用了一部分,信息化水平有高有底,系统之间只能进行简单的集成,使用起来不方便、功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很容易产生系统间的数据不一致。 大多数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对设备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缺少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有效

工具,难以将设备信息、实时数据、图纸信息等进行统一管 理; ●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甚至一些离线的CAD、excel文档 中,难以进行统一管理,数据间一致性差; ●系统分散导致工作流程很难做到闭环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手 段支撑业务精细化管理; ●管理软件和自动化软件难以进行有效集成,设备的大量状态数 据无法进行有效利用; ●系统功能简单,以表单、流程、报表为主,缺乏可视化分析展 示手段,难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 ●现场工作缺乏技术支持手段,设备维护的大量工作要在现场进 行,传统设备管理软件只能运行在桌面电脑上,现场工作只 能事后人工补录到系统中,难以进行及时的监控,工作现场 也难以获取系统中有用的信息; 二、解决方案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资产管理思想,以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目标,优化企业资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设备采购、维修保养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到工程项目施工、项目移交、设备运行、最后到设备报废,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

xx矿业有限公司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XXX矿业有限公司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西安颐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0年9月

目录 1系统概述 (3) 2系统目标 (4) 3系统架构 (5) 4系统功能 (6) 4.1设备基础管理 (6) 4.2定检及保养管理 (6) 4.3智能巡检管理 (8) 4.4智能分析管理 (9) 4.5智能运维管理 (11) 4.6报维修管理 (12) 4.7备品备件管理 (13) 5系统先进性 (14) 5.1大数据 (14) 5.2人工智能 (14) 5.3边缘计算 (14) 5.4两化融合 (14) 5.5精确定位 (14) 5.6移动互联 (14) 6系统价值及意义 (15) 6.1系统价值 (15) 6.2系统意义 (15) 7设备清单 (17)

1系统概述 “中国制造 2025”作为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行动纲领、顶层设计,推动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 基于云服务的互联网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是以设备健康管理为基础,结合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以提升设备全生命周期价值为出发点,实现设备管理从被动维护到主动维护和掌握全局转变的一套系统和平台。它支持企业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实现从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发展到各设备管理环节的闭环管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创新服务和创新模式,完善设备管理服务体系,提高设备管理精益化水平,创新设备维护手段和模式,促进设备管理业务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变革。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来有效地收集、处理这些设备,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减轻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数据处理负担,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手段,己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辅助企业设备维护和管理功能的提升,实时获取设备状态信息,实现设备从购置、调拨、点检、保养、维修直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监测、追溯、故障诊断、远程维护等在线服务模式。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国内外的汽车企业很多都通过了QS-9000或VDA6.1质量体系认证,但是其证书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能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和认可。于是,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以及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的代表在以ISO9001:1994版质量体系的基础上结合QS-9000(美国)、VDA6.1(德国)、EAQF(法国)94和AVSQ (意大利)95等质量体系的要求制定了ISO/TS 16949技术规范,并且己于1999年1月1日颁布发行适用。 根据ISO/TS16949:2002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表单记录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见图一) 《质量手册》包括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书面声明,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满足ISO/TS16949:2002的途径和职责、识别了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的过程,确定其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为质量管理体系而建立了书面程序并对其引用。 程序文件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过程中确定的过程和程序的描述,规定了这些过程和程序的应用,确保有效运行和控制的准则和方法。 作业指导书包括图纸、标准、规范、管理规定、守则等。 表单记录的格式由所支持的过程/程序/作业指导书确定。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程序文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其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要的步骤,其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新产品设计与开发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人和企业,有不同的分法。以某汽车配套产品制造企业为例,一个全新产品的APQP过程包括5个阶段、26个过程、69项任务,有10个重要的里程碑,输出64个表单记录。5个阶段是计划和项目确定阶段、产品设计与开发阶段、过程设计与开发阶段、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反馈评定和纠正阶段,还有

企业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服务系统的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诞生” 阶段,即系统的概念化阶段”。 一旦进行开发,系统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开发”阶段,在该阶段建立系统。第三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系统投入运行阶段。当系统不再有价值时,就进入了最后阶段,即“消亡”阶段。这样的 有人讥讽说:“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是强制性劳动的领域”。这种说法不一定全错。一旦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人们只能按照系统要求去工作。任何用户管理人员都知道,信息服务的要求一般是比较高的,而满足这些要求的资源(时间和空间)往往是有限的,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很自然的。在鉴别、评价和选择信息服务系统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移植性(即在一种计算机上实现的技术能转移到另一种计算机上),也称为技术移植性。在用户看来,技术移植一般是指通用应用软件的移植。应该提醒用户管理人员注意的是,对已有的系统软件作修改,则往往很难达到技术移植的目的。实际上,许多公司已经感到,修改一个别人建立的 有些信息服务部门下设一个质量保证小组。其任务是保证系统质量符合预定的技术指标。质量保证小组是由用户管理人员和信息服务 按照传统习惯,整理资料(包括编写用户手册)也是信息服务的职责。遗憾的是,低质量的资料竟影响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达十年之久。用户管理人员应知道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能被人们理解甚至使人们

曲解的用户使用手册。针对这一情况,在系统验收时,业务部门应对 数据是产生信息的根据,所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是公司每个人的 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用户业务部门。用户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信息服务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用户必须与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合作来保证系统的安全使用。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在系统设计时要周密地考虑安全问题。用户在实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第二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第二章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1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1.1 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方法 1、软件工程: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生产 2、软件工程的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下述特征的软件产品: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 3、软件生命周期: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产品交付使用的整个时期,包括概念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安装部署及交付阶段; 4、软件项目管理:为了能使软件开发按预定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而对成本、质量、进度、人员、风险等进行分析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5、软件工程以关注软件质量为特征,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 6、软件过程模型(软件开发模型):是对软件过程的一种抽象表示,表示了软件过程的整体框架和软件开发活动各阶段间的关系,常见的有: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 2.1.2 DBAS软件组成 1、数据库应用软件在内部可看作由一系列软件模块/子系统组成,这些模块/子系统可分成两类: (1) 与数据访问有关的数据库事务模块:利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以数据库事务方式直接对数据库中的各类应用数据进行操作,模块粒度较小; (2) 与数据访问无直接关联的应用模块:在许多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应用系统中,对数据库的访问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其他功能则与数据库访问无直接关系,这部分模块粒度可以比较大。 2、 DBAS设计开发的硬件方面:主要涉及根据系统的功能、性能、存储等需求选择和配置合适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并与开发好的DBAS软件系统进行集成,组成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2.1.3 DBAS生命周期模型 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 (1) 参照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原理,DBAS的生命周期由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部署、运行管理与维护等5个基本活动组成; (2) 将快速原型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开发思路引入DBAS生命周期模型,允许渐进、迭代地开发DBAS; (3) 根据DBAS的软件组成和各自功能,细化DBAS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引入了数据组织与存储设计、数据访问与处理设计、应用设计三条设计主线,分别用于设计DBAS中的数据库、数据库事务和应用程序; (4) 将DBAS设计阶段细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三个步骤,每一步的设计内容又涵盖了三条设计主线。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汪明 江苏省软件产品检测中心 第 1 页共 25 页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1、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江苏省软件产品检测中心为通过ISO/IEC 17025实验室认证(编号:CNAS L4338)的专业测试机构,将依据国家对软件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软件测试。软件产品 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项目 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时间、限定资源),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 项目是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项目侧重于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将软件的研发过程视为项目,但不可以把软件本身称为项目。那么到底什么活动可以称为项目呢,开发和介绍一种新产品;涉及和实施一个计算机系统;进行企业的现代化改造;主持一次会议等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一些事情都可以称为项目。 项目管理的根本在于解决所发生的失败,而并非建立一种不允许失败的组织项目生命周期

一个项目从概念到完成所经过的各个阶段。 项目的性质在每个阶段都会发生变化。由于项目的本质是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特定的、不可重复的客观目标,因此,所有项目都有开始与结束,既项目“出生、成熟、死亡”。 “即项目在本质上是单一方向发展的。”许多项目,由于意料之外的环境变化,即使在接近原先规划的最后阶段时,也可能重新开始。 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立项期、项目启动期、项目发展成熟期以及项目完成期。 1 项目立项阶段 第 2 页共 25 页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在确定一个项目的初期,项目管理层通常热情很高,但目标却不清晰,因此,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最关键的工作是明确项目的概念和制定计划,并使之与未来的活动场所相适应。在这个阶段,以下方面需注意。 1.1组建并整合管理团队 在这个时期应组建并整合管理团队的关键成员。另外,要用大量时间与精力确定项目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与行为。一切工作以人员为中心展开,这表明项目组织中不仅需要优秀的管理,而且需要人才,特别是在大型项目中位于项目管理梯队上层、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士。 1.2阐明项目的理念或者方向 项目组织中的领导者应该阐明项目的理念或者方向,这种理念可能包含在项目经济性目标之外更高的目标,真正的领导者在实施所提出的理念时也会认真思考并采取关键的行动。领导者的行为应真正符合他们所倡导的理念。 1.3项目谈判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1.项目生命周期定义 2.一个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实施以及运行维护阶段。 参见下图标准过程: 3.软件过程模型是从项目需求定义直至经使用后废弃为止,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运营维护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4.软件过程模型一般分为: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 5.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a.瀑布模型: 1) 特点 l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必须等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输入。对本阶段工作进行评审,若得到确认,则继续下阶段工作,否则返回前一阶段,甚至更前阶段。只有前一阶段输出正确,后一阶段才能正确。 l 推迟实现的观点:在编码之前,设置了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各个阶段,分析与设计阶段的根本任务规定在这两个阶段主要考虑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不涉及软件的物理实现。 l 质量保证的观点: 每个阶段都坚持两个做法: 规定文档,没有文档就没有完成该段任务。 每个阶段结束前都要对完成的文档进行评审,以便尽早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2) 缺点 l 依赖于早期进行的唯一的一次需求调查,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l 由于是单一流程,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过程; l 风险往往迟至后期的开发阶段才显露,因而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 3) 适用项目

l 需求清晰明了且时间要求宽松的软件开发项目; l 规模小,需求简单,功能单一的项目 4) 阶段划分 计划阶段 需求阶段 设计阶段 编码阶段 测试阶段 发布阶段 实施阶段 运行维护阶段 b.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快速建立起来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他所能完成的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能完成的功能的一个子集。一般来说,根据客户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用户最迫切需要,完成一个可以演示的产品,这个产品只实现部分功能。原型最重要的是为了确定用户的真正需求。 原型模型在克服瀑布模型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给开发工作带来风险方面,确有显著效果。软件系统的原型常用有以下形式: 抛弃型:开发原型为了获取需求,在原型开发之后,已获取了更为清晰的需求信息,原型无需保留而废弃; 渐进型:原型作为软件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可满足用户的部分需求,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开发,则可增加需求,实现后再交付使用; 1) 特点 l 用户需求不完全或不确定;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制度完善,新的政府法规和财务要求对于数据的管理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欧美国家,金融、医疗、电信等行业推出了许多针对数据保留的法规,在中国,相关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也在不断的完善。这都需要现有的IT系统符合和满足这些法规的特定要求,需要相关的IT信息管理手段的配合。 用户面临的问题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IT的重要性与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关联商业应用部署在各种在线的IT系统中,维系这些应用的IT基础资源架构也在不断的膨胀和增长,尤其是存储设备。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存储资源以便更有效的管理好和利用好现有的应用数据,保证现有IT 系统满足并适应快速的商务系统增长需求,成为IT应用和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制度完善,新的政府法规和财务要求对于数据的管理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欧美国家,金融、医疗、电信等行业推出了许多针对数据保留的法规,在中国,相关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也在不断的完善。这都需要现有的 IT系统符合和满足这些法规的特定要求,需要相关的IT信息管理手段的配合。 信息和数据,作为企业宝贵的资源,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认同。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数据,越来越多的企业采购了大量的异构存储设备,建立了SAN或NAS的存储结构,虽然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数据的访问效率。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彼此不兼容,造成管理上更为复杂,管理的成本据高不下。 IBM 解决方案 以上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在建立IT系统的规划阶段,过于关注前端的IT系统应用,对于后台的数据存储需求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在初始的IT系统设计和规划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存储设备和数据备份,而忽视了数据载体的全面存储管理。实际上,根据Enterprise Storage Group的分析报告,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都存在一个数据创建、修改、发布、利用和删除/归档的生命周期,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内,这些业务数据的利用价值也会不同。因此,需要对这些业务数据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数据存储管理。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就是对不同的业务数据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通过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可以让不同类型的数据存放在适合的存储设备上,利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样,用户将可以提高现有存储设备的利用率,利用自动化的IT数据管理技术实现自动的数据管理,减少企业的IT管理成本,满足政府和企业的数据保管和管理的法规要求。 因此,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应该包括:

设备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设备为中心,对设备从统计到报废的一个全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跟踪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简便实用的管理平台,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信息化,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工作,以提高设备生命周期的利润率,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设计优良的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安全性和高质量,防止故障发生,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全面生产效率的提高。 1.2背景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开发 用户:企业及工厂 ●设备管理系统要实现对设备的管理要求,包括:录入、浏览、删除、修 改、检索和统计等。不同的企业只需要对其稍作修改即可开发出符合本 企业要求的设备管理系统 1.3定义 SQL server2005的定义: SQL Server2005是当前最广泛的数据库之一,SQL Server 2005 通过在可伸缩性、数据集成、开发工具和强大的分析等方面的革新更好的确立了微软在BI 领域的领导地位。SQL Server 2005 能够把关键的信息及时的传递到组织内员工的手中,从而实现了可伸缩的商业智能。从CEO 到信息工作者,员工可以快速的、容易的处理数据,以更快更好的做出决策。SQL Server 2005全面的集成、分

析和报表功能使企业能够提高他们已有应用的价值,即便这些应用是在不同的平台上。 1.4参考资料 SQL server教程 2外部设计 2.1标识符和状态 4.2.2数据完整性约束 (1)主键约束、非空值约束 八个表中都有主键,在设备表和用户表中,设备号和用户名是主键,因为一个公司中可能一种设备不只只有一个,也许有多个,用户密码也可能会一样的,所以以设备号和用户名为主键,能保证数据的唯一。在其他中,一般以ID为主键。(2)外键约束 将严格遵循外键约束条件。 (3)数据表的建立 在数据库中可以直接对设备管理系统之间新建表,也可以用代码建表。这里我们用直接建表法实现。 部门表: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成果简介: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以面 向对象思想来管理企业产品、部件及零件,改变 了传统以图纸为核心的产品数据管理模式。系统 通过项目管理、产品结构管理、产品配置管理、 工作流程管理、文档管理、服务支持管理将产品 生命周期内的相关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 技术指标: 1.完备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灵活、方便的权限 管理机制 系统提供数据权限及功能权限控制;所 有文档以电子仓库方式存储,对文件进行加密 控制。 2.安全,高效的文档管理机制 完整记录所有文档数据的历史操作记录; 提供快速查找工具,只需输入相关模糊信息, 就能迅速找到所需产品文档。 3.产品结构管理采用先进的面向对象方法 支持产品数据复杂关联关系的管理,实现 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各方面信息的管理;自动从CAD系统中提取产品和零部 件的信息,并形成BOM;产品结构以树状方式描述,清晰反映产品及零部件之间的 层次关系。 4.强大的集成能力 实现多种CAD接口,如AutoCAD、Solidworks等,保 证产品数据的有效利用及传递;提供多种可定制接口与ERP系统 集成;与微软办公自动化软件紧密集成。 效益分析: 系统可极大地改善企业产品数据管理方式,增强企业技 术创新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协作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人员协同、过程优化,把产品信息和开发过程有机地集成起来,把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 成果应用: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并已经在XX东方钛业XX、XX银河自动化技术XX等企业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果完成人和联系:舒启林, 1 / 1

软件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情况

一、软件开发 二、测试配置管理 1.概述 软件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通过对本软件的测试,尽可能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借以减少系统内部各模块的逻辑,功能上的缺陷和错误,保证每个单元能正确地实现其预期的功能。检测和排除子系统(或系统)结构或相应程序结构上的错误,使所有的系统单元配合合适,整体的性能和功能完整。并且使组装好的软件的功能与用户要求一致。 2.测试资源和环境 2.1硬件配置 2.2软件配置 3.测试策略 系统测试类型及各种测试类型所采用的方法、工具等介绍如下: 功能测试

用户界面(UI)测试 性能测试 安全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回归测试 4.测试实施阶段 5.测试通过标准 系统无业务逻辑错误和二级的BUG。经确定的所有缺陷都已得到了商定的解决结果。所设计的测试用例已全部重新执行,已知的所有缺陷都已按照商定的方式进行了处理,而且没有发现新的缺陷。 注:缺陷的严重等级说明: A: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错误; B:功能方面一般缺陷,影响系统运行;

C:不影响运行但必须修改; D:合理化建议。 6.测试用例模板 7.测试进度 三、负责部门职能和角色 1、项目经理任命 项目经理对该项目的施工管理全面负责。 2、主要参与人员 主要参与人员为: 3、人员组织计划表

四、软件开发管理制度 1 总则 ●为规范自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 ●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重大改造。 ●软件开发遵循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项目管理涉及立项管理、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软件工程涉及需求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试运行、系统验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目组包括业务组(或需求提出组)、IT组(可能包括网络管理员和合作开发商)。 2 立项管理 ●提出开发需求的信息技术部门参与公司层面立项,进行立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立项分析报告》(附件一),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立项分析报告》应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边界。 ●应用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将《立项分析报告》上交公司总裁室进行立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目与公司整体策略相一致。 ●《立项分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立项目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立外包商项目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立合作开发项目组,以下统称“项目组”),项目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IT组(自行开发为办公室网络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说词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说词 各位领导: 上午好,欢迎来到我公司设备管理中心检查指导工作,下面由我为大家讲解。 去年我们研发了这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设备管理流程为主线,从设备的技术协议、合同签订到设备的入库验收、租赁使用、维护、维修、入库,直到设备的报废,整个过程都有详细记录,实现了廉洁风险的系统管理、过程管控。 该系统包含设备总揽管理、设备台帐管理、设备资产管理、设备合同管理、报表打印管理、信息维护管理、系统应用和设备系统维护管理八大管理功能。 设备台账管理包括设备的预警信息、数据录入、设备计划、设备租赁、设备维修、设备配件、设备润滑、设备点检、设备故障、应急防洪、供电系统图、钢丝绳管理、皮带过煤量等内容。 设备预警信息是该系统的亮点之处,它包括设备润滑到期预警、设备配件库存预警、设备报废预警、钢丝绳报废预警、皮带过煤量预警五大预警信息。从而可达到对特定设备或配件进行语音提醒的作用,现在系统提醒报废预警共有782项内容,皮带过煤量预警共有一项内容。 下面我们举例简要介绍一下这个系统的基本功能。我们以主提升绞车为例,首先点击这部绞车的下拉菜单,二级菜单中列出这部绞车的主要附机设备和主要部件,再点击液压站,三级菜单中列出液压站的主要配件,点击电磁头,就可看到这个配件的库存情况。我们再看这部绞车的详细信息,基本信息中包含了本部

绞车的规格型号、资产编号、生产厂家、使用日期、网址等基本信息,点击网址可直接链接到生产厂家网站进行查询。基本信息中还包含安全标志图片、防爆合格证图片、设备图片以及电子说明书、运行画面等信息,譬如点击运行画面,就可看到当前绞车的实时运行画面。通过掌握基本信息,不仅为设备办了“身份证”,更可以防范供货商和验收人员串通,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将不合格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挡在门外。 设备履历菜单中包括设备基本情况、维修记录、设备流转轨迹三个方面的内容。 设备基本情况中有两个条型图,第一个图反映了设备的折旧年限和已用年限,第二个图反映了设备的原值和已提折旧。设备的流转轨迹中记录了设备的使用、待修、备用的时间。 设备租赁菜单记录设备的租赁使用情况。 设备维护菜单中记录了设备的维护时间和维护内容。 设备配件菜单中记录设备的重要配件库存情况及配件管理情况。 设备润滑菜单中记录设备的润滑次数、润滑时间、润滑内容以及自动生成下次润滑时间。 设备点检菜单中记录设备每次点检的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整改情况等内容。 设备故障菜单中记录故障编号、发生日期、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措施等内容。为我们预防维修提供了依据。 随机资料菜单中记录本设备的电子档案资料。 随机设备菜单中记录了本台设备附属设备的基本信息。 我们再以移动设备编号为34-2206的磁力起动器为例,首先看

智慧园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系统研究

窗题策划 智慧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系统研究Engineering Project Life Cycle Management Platform Developed in Smart Park 曾浪1'2(1.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2.上海地铁咨询监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31) 摘要:阐述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研发智慧园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系统框架由界面层、应用层'网络层、平台层、数据层5个层次组成,集成规划、建设、运维3个子平台。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智慧园区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维各阶段信息传递效率,实现规划管理'施工建设管理、运维管理等功能,并提高项目的总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园区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19)01-0026-03 1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目前,我国园区建设仍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⑴。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已经成为园区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GIS(地理信息系统)、QT(物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开始探索智慧园区协同管理平台的建设旷%这是一条被普遍认同能有效解决当下园区建设中种种问题的可靠途径。本文主旨是研究面向智慧园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全周期)管理系统,探索构建全周期管理系统框架,开发支持智慧园区各阶段管理的全周期管理系统。 智慧园区工程项目全周期管理理念及建设体系“叫构建了面向智慧园区工程项目的全周期管理系统框架— —将规划、建设、运维3个平台集成于一个系统,由用户界面层、应用层、网络层、平台层、数据层5个层次组成系统架构实现智慧园区全周期各阶段数据存储与管理。智慧园区工程项目全周期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2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平台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包括规划平台、建设平台、运维平台,可满足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参与方的使用需求。智慧园区工程项目全生 命周期管理平台系统功能,如表1所示。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系统功能中:规划平台通过三维GIS地图可快速查看项目概况,了解各类地理信息,甚至智能分析项目方案;建设平台可实现参建方对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资料等的全方位可视化精细管理;运维平台采用BIM+FM方式,对接BAS(楼宇自控系统),可实现设施设备从问题上报到日志记录的全周期可视化管理。 3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平台系统应用实例 莘庄科技园区10号楼工程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建科莘庄科技园区申旺路519号。项目总建筑面积2.3万m3其中地上部分6层建筑面积0.9万m?,地下部分2层建筑面积1.4万m?。建筑采用工业装配式设计,大部分构件为 26绿色建筑 2019年第1期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

软件生命周期(SDLC,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周期内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即按部就班、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但随着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步减少。 七个阶段 同任何事物一样,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也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一般称为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 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使得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使规模大,结构复杂和管理复杂的软件开发变的容易控制和管理。通常,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项目启动、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可以将这些活动以适当的方式分配到不同的阶段去完成。 可行性分析

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主要交付物有《项目规划书》、《立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会、人员到位,初步分工、搭建开发环境、准备项目管理工具。 项目管理工具:可采用Project和JIRA结合管理。 Microsoft Project (或MSP)是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通用的项目管理工具软件,凝集了许多成熟的项目管理现代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实现时间、资源、成本的计划、控制。 JIRA是集项目计划、任务分配、需求管理、错误跟踪于一体的商业软件。

2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 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 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 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 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PDCA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 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5S”。 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 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