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鸿章故居导游词(完整版)

李鸿章故居导游词(完整版)

李鸿章故居导游词

李鸿章故居导游词

李鸿章故居导游词范文1:

李鸿章故居位于淮河路中段,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是合肥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1998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9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

李鸿章1823年出生于合肥,他24岁中进士,后组建淮军,镇压农民起义;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间,主办洋务,兴办近代企业,创立北洋海军,力图富国强兵,被誉为中国对外开放第一人对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01年卒于北京,谥文忠,后归葬合肥,有《李文忠公全集》传世。李氏兄弟6人均身居高位,聚族而居,深宅大院,鳞次栉比,覆盖了合肥市繁华的淮河路中段的半边街,时称李府半条街。

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精美豪华,占地面积201X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三进为二层阁楼,后两进楼下有回廊相通,楼上装有美人靠回廊相连,俗称走马楼,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称小姐楼。故居复原陈列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由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曲折而又悲壮的历程。

李鸿章故居导游词范文2: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占地面积201X

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自开放以来,以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

李鸿章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李鸿章的故居位于合肥市淮河路的中段,李家的祖先由江西迁来合肥的肥东,自李鸿章这一代起开始发迹。李鸿章兄弟六人,他排行第

二,其余五人也身居高位,在当时非常地显赫。他们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李鸿章死后,他家的住宅和享堂历经百年变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临街一进在五十年代分别被改建成淮河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门面墙及内室作了适合营业性的改动。二至四进为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数十年,由合肥市工商银行管理,当作宿舍。文革中只因李鸿章故居已被改作它用,才得以幸存,使整体风貌维持了原状。但内部的一些珍贵用材、木雕等,被铲除变卖了。

李鸿章享堂和墓地在一九三八年五月是日本军队兵临合肥时遭到第一次毁坏,第二次是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时被破坏,享堂周围一带扩进工厂,享堂内的木材被拆去炼了铁,部分房间改做了工厂的办公室、幼儿园和库房。而墓地则被削平,尸首未留。一九八五年李鸿章故居和享堂才被一同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没钱修复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一九九七年十月,李鸿章故居才按照有关专家的设计方案进行修复、补齐、复原。

99年

9月27日,李鸿章家族住宅修复工程竣工典礼暨李鸿章生平展、合肥出土文物展精品展开馆仪式隆重举行。合肥市领导李培元、、厉德才、张雪平等莅临,省文物局局长章家礼等亲往道贺。

10月14日,国家政协副主席李贵鲜视察了李鸿章家族住宅。视察中,他详细询问了住宅修复过程中的一些情况。

12月4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伯承夫人一行5人来到李鸿章故居参观。

201X年

景点美景3月,九九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李鸿章故居复原陈列暨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陈列获提名奖。

201X年

元旦期间,李鸿章故居推出了李鸿章家族暨淮系集团展览,此次展览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推陈出新,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国庆节期间,李鸿章故居推出了李府-包公祠直通车活动,使广大游客在游完一个景点后很方便地赴另一景点参观,此举促进了旅游文化的流通,开创了安徽旅游界的一个先例。

201X年

9月2日,李鸿章故居东侧土地规划设计讨论会在李府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等三家规划设计单位设计的三个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同意对有关方案再进行修改设计后报请有关领导和规划部门作最后的确定。

9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系师生40余人参观了李鸿章享堂,并就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及保护工作同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

201X年

4月25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同志在省纪委主任杨多良,市长郭万清的陪同下参观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5月28日,浙江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省政协主席李金明,省委副书记乔传秀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前来李鸿章故居参观,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市委书记孙金龙前往陪同参观。

5月29日,在市旅游局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澳门莲花卫视电视台工作组一行二人在李鸿章故居、李鸿章享堂拍摄反映中国民风、民俗的一组节目。

6月9日,省长王金山在市委书记孙金龙、市长郭万清等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李鸿章享堂。

12月31日,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史料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201X年

9月1日,李鸿章故居进京推介。

9月15日,新安大讲堂走进李鸿章故居。本期讲座邀请了《李鸿章全集》的执行编委,著名近代史专家刘申宁教授做客。

12月28日,李鸿章故居程红馆长获安徽旅游十大巾帼总经理

称号。

李鸿章简介范文3:

李鸿章,又名章铜,字子黻,又字渐甫,号少荃,又号仪斋,晚年自号仪叟。磨店乡群治村人。李鸿章祖上原姓许,因舅家李姓无嗣,李鸿章八世祖迎溪遂兼祧许、李二姓。

李鸿章少年顽皮,喜养雀,稍长颖悟过人。六岁始师堂兄李少岚就读,后从当地名儒周先生攻读四书五经;十八九岁便成了府学廪生。道光甲辰开科,鸿章参加顺天乡试,中第84名举人;道光乙巳年至京,其父把他举荐给曾国藩,曾见其英俊聪慧,能倒背《春秋》,大爱之,授以义理经世之举;道光丁未年会试,鸿章应试中第25名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授翰林院庶士,时与郭嵩涛、沈葆祯、李宗羲被称为丁未四君子。

在上海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人事上,他罢免了以吴、杨坊为代表的一批媚外过甚的买办官吏,改为起用郭嵩焘、丁日昌等一批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同时建立了不同于湘军幕府,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的淮军幕府。

李鸿章在军制上,他从实战中领略到西洋军械的威力,从而产生虚心忍辱,学得洋人一二秘法的想法。淮军到沪未及一年,尽改旧制,更仿夷军,转变成了装备洋枪洋炮,并雇请外国教练训练的新式军队,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同时,李鸿章还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扩充实力,不到半年内,淮军就迅速扩军至50个营头,约2万人,此后更进一步急剧膨胀,至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

在军费上,李鸿章采用关厘分途,以厘济饷的政策,以关税支付常胜军、中外合防局及镇江防军的军需,而以厘金协济淮军,随着军事进展和湘淮军力的壮大,厘卡也层层添设,从而确保了饷源。

在对外关系上,李鸿章利用洋人赫德和士绅潘曾玮当说客,巧妙地平息了因苏州杀降而引起的戈登率常胜军闹事事件,并最终巧妙地解散了常胜军,初步显露出他的外交手腕。

看过李鸿章故居导游词。

附送:

杏花村导游词

杏花村导游词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复建杏花村是池州几代人的梦想,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牌坊上的杏花村三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题写的。

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

旭日照池州出墙红杏引春风四时飘绿雨,晓钟惊世界耀眼琼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寓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外商来池州投资兴业,也才有了杏花村复建的开始,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古井文化园就是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投资兴建的,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参观,一起探寻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我们正前方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是大书法家启功的手迹,让我们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行排列的,其实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艺术家的共同灵感,我们启功老先生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的。有关《清明》诗的有趣话题很多,相传清代大文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觉得该诗不够精炼,便每句删去两字,成了五绝: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来也有不少人改过此诗,但真正流传到现在的还是杜牧的这首《清明》诗。红杏花开泉香一井,黄垆酒熟诗醉千秋,很有气势吧。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口井吧,这口井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的内壁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深有9米,据文物部门考证确是唐代古井,有1000多年的历史。大家再看一下井边杜刺史行春处这块碑,是由明代大文人李歧阳题写的。这是黄公的雕像,旁边一副对联:

幸得仙人传绝技,欣将名酒醉奇葩。传说当年黄公酿得一手好酒,供不应求,仙人铁拐李路过此处,看到黄公夫妇忠诚勤恳,就暗中点化井水帮助他,后来在酒供不应求时井水都可以当酒卖,黄广润的夫人说:

酒虽好,猪无糟。

现在我们从后边走,去实地看看酒是怎样酿出来的,酒糟又是什么样的。这块空地上的大酒坛,有4米多高,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黄公酒是我们公司注册的商标,那个小井样的标志是我们公司的徽标。现在我们可以闻到酒香了,这位就是黄公的后代黄师傅,这是发酵池,这是煮熟的饭,酿酒要用米和糠,100斤大米要兑20斤糠呢,现在我把工艺流程向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将大米隔锅蒸熟,待熟饭冷却至40℃左右放入酒麯等发酵材料,再入发酵池发酵,10天后起池再上锅蒸,利用循环水加热后出酒。

这黄公美酒大家要不要品尝一下,当年杜牧就是喝了黄公酒才诗意大发写下那首《清明》诗的,现在请我们现代杏花女把杜牧第一次品黄公酒的故事和大家说一遍,愿意品尝的就动手吧。在清明这一天,杜牧一人私离刺史府,他久闻黄公酒的名气,于是慕名而来,到了黄公酒垆,当时没有什么客人,只有杏花女一人在那,杜牧让杏花女拿酒,但杜牧喝了之后觉得酒不好,不够香醇,说:

有没有好酒呀,杏花女说:

好酒是有,但我要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来,就给你喝然后,杏花女出了一个上联:

白锡壶腰中出咀,杜牧没对上来非常后悔,当看到杏花女锁门,突然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

黄铜锁腹内生须,杏花女就给他喝了黄公酒,杏花女要杜牧把这幅对联写下来纪念,不过杜牧在题名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他的名字题上去,而是用了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杏花女一看,大吃一惊,慌忙跪下,说到:

不知杜大人到此,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其中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指的就是杜牧,而如今,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这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酒窖,这里面的黄公酒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家请这边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吟诗台,过去村里有个小亭子,专为文人吟诗作赋用的,自从当年杜牧留下《清明》诗后,杏花村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赏花沽酒。据《杏花村志》记载,共有300多位诗人留下诗词1000多首,所以杏花村又被称为天下第一诗村。现在的吟诗台不但定期举办诗会,还举行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主要以我们家乡黄梅戏、傩戏、傩舞、民歌为特色。

这匹石马传说是铁拐李的座骑,相传当年酒仙铁拐李,一天酒瘾大发,于是便骑马来到杏花村,大过酒瘾,喝了三天三夜,终于醉倒在一个小池边,后人称这个池子为醉仙池,大家看这个池子象不象个酒葫芦。

前面的这个亭,我们称它为杏花亭,这个亭子呢,就是当年为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会友观景而特别建造的,此亭最早在嘉靖四年由山西蒲州人张邦教兴建的,并撰联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

人。后来此亭又于崇祯年间由时任池州知府的顾元镜重修。亭内书有杜牧《清明》诗中的石碑而成为杏花村的象征。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粉墙青瓦的建筑呢,就是陆舫,据历史记载最初是一座小桥,由于风景优美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来此赏景叙情,到明朝时贵池县令成都人张灿垣修建了一下,取名陆舫。

相传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经常带着他的官妓程氏到这一带饮酒作诗,程氏能歌善舞,懂诗作词,深得杜牧的喜爱。在唐代,县令、县尉都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不能带家属,杜牧当时四十多岁,许多生活料理都是官妓程氏长期服侍,这样,就成了他的次妾,当时唐代明文规定,所有地方官不能取民间的女子作妻妾,杜牧只好将已怀孕的程氏嫁给了石埭县长林乡乡绅杜筠,生下了杜牧的儿子杜荀鹤,后来人们改称程氏为鹤娘。

现在在我们池州市石台县长林乡和贵池茅坦生活的杜氏的家族便是杜牧的后裔。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古建筑呢是村志馆,大家请看这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村在池阳杜诗物候能为证,下联是志存馆内赵客图文足释疑。这里的村指的就是我们的杏花村,池阳就是贵池的别名,杜诗指的就是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物候指的就是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致。志存馆内的志指的就是杏花村志这本书,赵客指的就是《杏花村志》的作者郎遂,图文指的就是我们《杏花村志》里的图文介绍,《杏花村志》是唯一被收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现在就让我们进去看看,这里有一块石碑刻的是古杏花村全景图,另外我们准备把杏花村志共12万多字,全部刻在墙上。虽然杏花村的争论由来以久,其中以山西的

汾阳和安徽贵池为最,多数人也认为酒是山西的好,村是贵池的真,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史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杏花村在我们贵池。

各位游客,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焕园,据记载,宋朝末年有位大官郎文韶因不愿入元朝为官,到杏花村隐居,建数间房屋,郎氏家族逐渐成为杏花村望族。到了清代,郎遂为纪念先祖在遗址上复建了焕园,今天我们又重新修建了这座名宅。大家请看这门上的对联焕珠还异彩,盛世扩名园。焕园又名郎遂故居。郎遂是贵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康熙时上过太学,从20岁开始起稿撰修《杏花村志》前后共十一年。现在就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

各位游客,杏花村古井文化园的游览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欢迎下次有机会再来杏花村。

三河古镇规划分析

三河古镇深巷幽 作者:** 合肥 摘要:正来到合肥,如果旅游你会去哪儿?逍遥津、大蜀山、巢湖、明教寺、李鸿章故居、包公祠、城隍庙。合肥东南大约35公里还有一处胜地——三河古镇。知道它的人尚不很多。这座古镇据说已有2500年历史。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它被称作"鹊尾诸"。三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独特、规划肌理明晰的皖中水乡古镇,历朝历代皆为军事重镇、交通枢钮镇、文化名镇、商贸集镇。对其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客观评定,充分挖掘资源,进而对其量身定制合理的保护发展方案,意义重大。 关键词:巢湖历史文化旅游规划发展 1.简介 人们都是有这样的潜意识,那就是出远门,去异乡,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赏识到真正的美景,才能算见了世面,如其否则,你就是在自己的家的后院里,把小院收拾得如花似锦,翰墨生喷香,也没有人认为你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持久下去,人们对自己身边的斑斓也就置若罔闻了。殊不知我们的家乡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犹记得小时候老师曾告诉我们三河市鱼米之乡,那时候只觉得诧异,三河这片小地方能有这么好的名声吗?至于三河的的历史,三河的名人,我也是闻所未闻,其首要原因,那是因为以前交通的不便,体味的不深刻,自然造成年轻的我是不能知道它悠长而辉煌的。 在合肥,随处可见“三河土菜”,上菜了才发现所谓的三河土菜啊,几乎都是我家妈妈过年的时辰给我们做的年饭菜,就是那主食米饺,粉折,春卷,而且相比小时候吃到的味道,差别就太大了。后来看到到处的旅游广告,说三河一日游的时辰,这个水乡古镇已经被人们赞誉为安徽的周庄了,还是感到有点欣慰的。

2.地理条件 三河镇地处皖中,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西南部,隶属省会合肥管辖,与巢湖、六安两市交界,东濒巢湖,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区位条件优越。全镇面积72平方公里,辖19个村,7个居委会,人口8万,其中三河古镇景区面积4.71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 三河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三河镇源于水,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通江达海,水运是三河兴隆的首要原因。因为三河镇怪异的地理位置,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公元537年楚灵王熊围策动的鹊岸之战到公元1858年承平天堂的三河之战,连缀两千年烽烟不竭、战乱一直。同时也是万商云集,货通八方的水码头。上述望江,石牌,桐城,岳西,徽洲,屯溪,石台都是在三河周边的县。由此可以想象,昔时的万商云集的排场。 3.历史人文 岁月荏苒,朝代更迭。“三河”虽几易其名,但古镇在各朝代都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悠长的历史使古镇三河成为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之地,也留下了良多历史遗迹、名人故宅和历史文物。镇内现存有清代的古井、古炮、古城墙、承平军英王府,以及国平易近党“国防部长,”,“国军”中独一身世西点军校的高级将领,抗战中驻缅甸远征军司令孙立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旅居地。明清时代,古街已成长到“五里古街”,成为“皖中商品走廊”,“庐郡南一年夜城市”,其繁荣昌盛可见一斑。 三河古镇现存古建筑群以清末明初时期为主。完好的古街道有西街、南街、东街,街区肌理完整,建筑风貌依旧,保存2000多米长的青石板路辙印深深。目前,已经批准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三河大捷遗址—包括太平天国的城墙、英王府(即太平天国军大本营),全省最长的古街巷—包括刘同兴隆庄(清代),青阳分公司告示牌(清代),一人巷住宅群(含杨振宁故居,清代),郑善甫故居—鹤庐(民国时期),三县桥(清代)等。 4.环境 三河古镇以水乡为特色,自然桥梁多。可是,它没有周庄的桥多,也没有周庄的桥雅观而造型怪异,更远没有周庄的人潮涌动。站在三县桥上,向那望月桥看去的时辰,要是你也必然会想到,能在江淮地域有这样独有的"八古"景不美观:古河、古桥、古平易近居、古街、古圩、古茶室、古庙会、古沙场。在这样处处都是现代化的情形下,已经是十属不易了,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古色古喷香的古镇。当我们站在古桥之上,清亮的小南河尽收眼底,临河两岸的徽派建筑飞檐翘角,

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6篇

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6篇The tour guide words of Hakka enclosed houses in Jiang xi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6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江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 3、篇章3: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 4、篇章4: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 5、篇章5: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 6、篇章6:江西客家围屋导游词文档 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属于客家民居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龙南镇)、定南县(历市镇)、全南县(城厢镇)、信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欣山

镇)、寻乌县(长宁镇)6县境内。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江 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篇章1:江西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 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 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 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 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

安庆历史名胜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安庆历史名胜考察报告 篇一:安庆地域文化 安庆地域文化报告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城市,下辖3区7县及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庆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风鼎盛。 一、安庆的历史文化及人文背景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潜山县的薛家岗和市郊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了 安庆的祖先自古就生息、繁衍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早在东周时期,安庆已是古皖国所在地,现在安徽省的简称

“皖”也是由此而来;在南宋时期便名为“安庆”,取“平安吉庆”之意,其别名又称宜城。从清朝乾隆到民国年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积累与传承,使现在的安庆有着“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千百年来,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名人辈出,其代表人物有张英、张廷玉、戴名世、方苞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京剧鼻祖程长庚,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章回小说家张恨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将军外交家黄镇和佛教领袖赵朴初等都生长在这片热土上。 二、安庆的地理环境及交通、经济文化现状 安庆地貌丰富多样,总体特征西北部是大别山中低山区,东南部为长江洲圩滩地,中部丘陵起伏,间有低山、湖泊。这里的山川秀美,湖泊是星罗棋布。有一柱擎天,以雄奇灵秀著称的天柱山;有佛教禅宗“遁迹修禅”之处的佛教圣地 司空山;有幻若水上蓬莱的浮山;有唤作“海门天柱”的小孤山;还有龙眠山、小龙山、大龙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花亭湖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安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区内拥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使得安庆的经济蓬

李鸿章的事迹简介和读后感

10月5至10日,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央视播出专题片《复兴之路》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十七大政治报告的一种形象解读。《复兴之路》对一些以前不甚明晰的史实及争议作出重新论述,其中对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功过是非、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中起的积极作用都有新的评价。总编导任学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李鸿章所带领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有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却是中国最早发出的自强声音,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始。从百年“民族罪人”到近代化“进步功臣”,李鸿章,功过究应几分? “1998年的时候,舆论可没有现在这么包容,正式开馆之前,我们就李鸿章的解说词与中科院及各方人士反复斟酌、推敲,中间曾11次易稿,担心稍有定位不准,就会在社会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馆长程红如今回想起那段往事,依然心有余悸。 死忠清帝“罪”的起点 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的李鸿章,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形成忠君国的思想。在晚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初,李鸿章曾投奔其师曾国藩的湘军大营,充当幕僚。1860年初,太平天国二破江南大营,清廷失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后的一支主力。李鸿章奉命回乡收编团练,组织淮军,救援上海。1862年,他率领淮军与太平军恶战数场,成功守住上海,并一鼓作气收复苏州、常州等重镇。到1864年,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已被淮军基本肃清。至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是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 战场上的胜利使李鸿章的仕途蒸蒸日上,他先后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五口通商大臣,最后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成为挽救晚清这艘破船的“总舵手”。100多年来,镇压农民起义一直是李鸿章历史评价中的重大污点。 实业富国“功”的开始 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李鸿章体会到洋枪洋炮的威力,并认识到装备精良的西方列强是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此后,李鸿章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军事,增强国防来抵御列强侵略,他常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在他运筹帷幄之下,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等一大批现代军工企业、军队纷纷涌现。 在发展国防力量时,李鸿章深感资金匮乏,他认识到“中国积弱,由于患贫”。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他开始倡导“求富”,逐渐兴办起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上海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一批民用实业,垄断当时全国的电报、航运等领域。程红介绍,李鸿章兴办的近代工业,在铁路、电报、纺织等众多中国近代化事业中创造47项第一,加快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编练淮军枪杆子里出政权 李鸿章历经晚清四朝,纵横捭阖政治舞台40年,跟他手中拥有庞大的淮系力量是有很大关系的。而淮系是随淮军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当时八旗兵已没有战斗力的情况下,李鸿章的淮军成为清廷的国防军,不仅是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更曾长期担任直隶及战略重地防务。军事上的成功,使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淮系人物迅速走上政治舞台,他们中有多人分别担任过直隶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以及广西、台湾等省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梅州景点讲解导游词--推荐大全.doc

梅州景点讲解导游词大全 梅州市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为"世界客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梅州景点讲解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1:梅州雁南飞风景区导游词 梅州雁南飞是一个融茶叶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景区包括:雁南飞神石,雁南飞大道,游客中心和茶情阁,茶艺表演,会议中心,围龙大酒店,围龙食府,笑傲江湖瀑布,龙那山生态谷,仙茶阁,高级别墅区。还有各种景区特产,美食,文化,等你去了解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梅县区雁洋镇长教管理区,总面积300公顷,已种植优质茶树1100多亩,龙眼、荔枝、芒果等优质果树1000多亩,绿化面积600多亩。 放眼四望,但见群山环抱,茶田叠翠,果园葱绿,百花盛开,环境优雅,景色秀丽。度假村建有14栋山庄别墅、围龙大酒店、围龙食府、美食街、茶艺馆、仙茶阁、游泳池、网球场等设施,拥有茶坛晨霞、绿堤湖光、龙阁回廊、盘坡揽胜、松林飞瀑、云雾神洞、幽谷春色、瑶台延辉、绿茵石棋、云梯远眺、盘石玉带、云海林峰、雁南飞神石、笑傲江湖瀑布等景观。亲近自然、超越自然的匠心独运,现代文明与客家文化的完美结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塑造出一个充满自然韵味和茶文化意境融为一体的"世外桃源"。

"雁南飞、茶中情"的品牌已在海内外广为传播。在此游览度假,可领略客家人正宗传统的款待之道,品尝丰富多彩的客家美食及甘滑香浓的雁南飞名茶。在一片清新高雅的自然空间,尽情感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饮食文化。 篇2:梅州围龙屋导游词 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客家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客家围龙屋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梅州客家围龙屋那一座座罗圈式的围龙屋稳坐山脚下,随着山脚地势参差,朝向各异,一字形排开,犹如一群刚获得丰收的老农自得地坐在田头,把酒话桑麻。一般来说,客家围龙屋都是绕着水塘倚山而建。于是在梅州客家围龙屋等乡村,你常常可以见到几十座围龙屋错落有致地、成网状分布在池塘边--此为风水师所说的"网状风水"。网能打鱼,而鱼在中国文化里常有吉利、富余、多子多孙之意。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

地域文化资源调查 合肥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 文学院 10汉本(1)班

刘思嘉 合肥,安徽省省会,古称庐州,位于安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素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安徽第一大城市。 ·城市由来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学家班固《汉书》中,为汉置九江郡隶属县。 ·历史变革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地域文化 合肥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合肥地域文化特色:

1)合肥包公祠,包公文化;2)合肥逍遥津,老庄文化;三国文化;3)合肥六谷祠,药王文化;4)合肥赤阑桥,宋词文化; 5)合肥白水坝,丽友文化;6)合肥城隍庙,道教文化; 7)合肥李鸿章,洋务文化;淮军文化; 8)合肥道士岗,刑天文化;9)合肥明教寺,佛教文化; 在本篇调查报告中,我选取了在我看来较为有知名度且有代表性的几个地方,通过它们展现合肥特色。 ·逍遥津与古教弩台 逍遥津公园位于今日合肥老城的东北角,园址古为淝水上的一处津渡。园名缘于古书《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 合肥自古战略地位重要,是江南 之首,中原之喉,历来有“淮西有事, 必争合肥。”东汉末年,豪强地主集团 为争夺政权,混战不休。自汉献帝初 平元年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安徽 就进入分裂割据状态。淮南先为袁术 所占,袁术失败后,淮河南北为曹操

赣南客家围屋的导游词

关于赣南客家围屋的导游词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 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 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 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 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 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 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 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 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 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 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 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 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 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 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 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客家围屋作文600字

俗话说,未见客家人,先见客家楼。的确,客家古民居就像一座座古罗马帝国的城堡屹立在青山绿水之中,构成一幅幅神秘而绚丽的画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农村建筑模式。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了这具有典型山村风光、景色宜人的梅州。这是我们去客家围屋的第一站,梅州的围龙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年初三一大早,我又和爸爸妈妈驱车前往福建永定参观驰名中外的客家围屋。结束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外国专家称为神话建筑的‘振成楼。振成楼占地5000平方米,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是整个景点中最大、耗资最多的围屋,它就像一座气势雄伟的城堡伫立在我的面前。振成楼建筑精美,布局合理,由内外两个环楼组成,其底层为书房、账房和客厅,二层为卧室。外围墙壁都是由桐油、黄糖水、糯米饭与蛋白青等搅拌而成的钻合物,摸上去扎扎的,凹凸不平。听讲解员说,这种钻合物能使墙壁在坚硬中带着柔韧特性,不易被人穿透、偷盗。在二层的回廊里,我趴在上面仔细观察,发现精致的铸铁栏杆上,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百合花饰,四周还环绕着兰花、翠竹、菊花、梅花&&正当我看得出神,妈妈面带微笑地走过来,对我说:你知道这些花意味着什么吗?我望着妈妈,摇了摇头,这意味着春夏秋冬百年好合。妈妈一边抚摸着那些精致的花饰一边说。听了妈妈的话,我想:就连这不起眼的花饰也如此别具匠心,可见整个围屋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呀! 振成楼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圆楼两个侧门正对的是方形天井,天井中心设有水并,供日常洗涮、饮用;底层厨房前面还隔出了四个弧形的天井,内置洗衣石台,摆设花木盆栽,形成了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 走在围屋边的石砌小路上,一股清新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涂涂的溪水绕村子流过,显得那么悠然、恬静。

民居的导游词

民居的导游词 导读:民居的导游词篇1: 大家好,我叫***,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客家 民居。 客家民居位于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我们先来看围龙屋,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建筑物之一。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你们知道围龙屋为什么是圆的吗?因为客家人大多住在偏僻、边 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拥挤,所以建造了围龙屋。 围龙屋之所以那么坚固,建造围龙屋的材料也很奇怪。他们在土中掺入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 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颤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真是令人惊奇!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他们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楼里的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各层房屋的用途很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是贮仓,三层以上做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井然有序,毫不混乱。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 民居的导游词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叫***,你们可以叫我**。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我们现在乘 坐的旅行车是去河源观赏赣南客家民居,今天的“客家民包含和谅解。好的,到了赣南客家民居,希望大家下车时,不要拥挤,让老人和小朋友先下。让我来介绍一下客家围屋。客家围屋也叫围龙屋。它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 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与众多圆形围龙屋不同的是,河源这里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 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63岁了。 时间过得飞快,今天的“客家民居一日游”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再来。再见!

关于安徽李鸿章故居介绍

( 安徽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5708 关于安徽李鸿章故居介绍Introduction to Li Hongzhang's former residence in Anhui Province

关于安徽李鸿章故居介绍 安徽李鸿章故居介绍: 李鸿章故居位于淮河路中段,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晚清建筑风格,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是合肥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9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李家的祖先由江西迁来合肥的肥东,自李鸿章这一代起开始发迹。李鸿章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余五人也身居高位,在当时非常地显赫。他们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精美豪华,占地面积20xx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三进为二层阁楼,后两进楼下有回廊相通,楼上装有美人靠回廊相连,俗称走马楼,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称“小姐楼”。故居复原陈列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由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曲折而又悲壮的历程。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李府依然保留独有的风貌。改革开放后,合肥市政府对李鸿章故居采取保护措施,在原地修复重建,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模样,只是现存规模已不到原来的十二分之一。故居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厅、过厅、中厅、小姐楼。

介绍客家围屋的导游词5篇

介绍客家围屋的导游词5篇 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以下是整理介绍客家围屋的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 介绍客家围屋的导游词(1)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

客家民居的导游词

客家民居的导游词 客家民居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 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 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 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 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 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50岁了. 仙塘这座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来到楼阁,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注意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 小方窗.也许有人产生疑问,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啬了吗?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嘹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土枪、土炮、弓箭等武器抗击来犯之敌.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这座民居最让人费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 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厅分上、中、下厅.据说上厅是为老人百年归 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各们朋友你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 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 显珍贵.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

李鸿章故居与享堂

李鸿章故居与享堂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合肥旅游,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身边这位是刺激李师傅,接下来的旅程就由我和李师傅竭诚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李鸿章故居与享堂。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李鸿章,生于合肥,葬归故里的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李鸿章故居位于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故居面南背北,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和门前一对威武的石狮,面对着日夜川流不息的人群。故居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过厅、中厅以及内眷所住的走马楼。古色古香的故居具有明显的江淮官宅特点。李鸿章故居建于19世纪末。故居当年规模很大,许多人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李家住宅群的恢弘气势。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李府依然保留独有的风貌。改革开放后,合肥市政府对李鸿章故居采取保护措施,在原地修复重建,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模样,只是现存规模已不到原来的十二分之一。 从步行街进入大门,行数步即到过厅。厅正中是座屏风,上方高悬一块匾额,上书“钧衡笃祜”四个字,钧衡,比喻国家宰相一类重臣;笃是厚的意思;祜是大福。意思是李鸿章官显福厚。这四个字是李鸿章七十大寿时光绪皇帝御笔所赐,以褒奖他对大清帝国的功绩。过厅过去为来客稍候,待佣人通报后再入中厅与主人会面之处,现兼作展厅之用。厅内展示与李鸿章有关的各种图片、资料和实物。展览分“李鸿章的青少年时代、李鸿章与淮军、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李鸿章与外交以及毁誉参半的一生”等五个部分。 中厅又称福寿堂,堂高9米,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每扇格门上都雕有造型精美、典雅的图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钉子。大梁两头都雕成象头形,寓意吉祥。正上方的横梁上雕 有“佘太君祝寿图”,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东西两厢是李氏后人的书房,清雅疏阔,青砖漫地。中厅上方的长几上,摆有一只古钟,左边一面镜子,右边一面屏风,寓意这具家宅“终生平静”。中厅的正中,四根木柱正好构成一个开间,木柱的一左一右,各为一个开间,加上东西两面厢房,形成了明三暗五的格局,颇具江淮地区富宅的建筑特色。东厢房是书房,里面的博古架称为“过桥式”,左右两部分正好可以重合在一起。原理出自中国古代阴阳互补理论。左边摆放的楠木书架,正好可以装下一部《二十四史》。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1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

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 2 欢迎你们到江西龙南来做客。这就是围屋之王——中国国内目前发现建筑面积最大的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始建于(1978——1827)嘉庆至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当地的一名商人徐名均修建而成,关西新围是最具有客家建筑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围屋。我县总共有376座围屋,在关西新围的周围就有46座大大小小的围屋,所以龙南是客家围屋第一县,镇是客家围屋第一镇。 围屋具有两个最鲜明的特性:一是血缘性,住在围屋里

中国近现代史任务评价——李鸿章

生不逢时的名臣——李鸿章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类 105012013004 杨裔秋摘要: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曾国藩的弟子,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30多个不平等条约。在世界上有很高的赞誉。 关键词: 李鸿章曾国藩早年经历湘军幕僚创立淮军洋务重臣建设海军外交事件 一早年经历 1823年(道光3年)正月初五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磨店乡。父亲李文安,母亲李氏,兄弟姐妹八人,李鸿章排行老二,谱名章铜。(1) 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为世所传诵。有“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由此可见,李鸿章这个人在他年少的时候志愿远大,当然,在日后,李鸿章也成功地一度受到重用,官至两江总督。 二湘军幕僚 1844年(道光24年)应顺天府乡试,考中84名举人,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1845年(道光25年)入京会试,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2)1858年(咸丰8年)12月赴江西建昌,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文书。他生活散漫,晚睡懒起,曾国藩教训他:“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言讫拂袖而去,李鸿章“为之悚然”。在李鸿章的成长道路上,曾国藩对他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当然,李鸿章和曾国藩两个人就好比千里马与伯乐,曾国藩从芸芸众生中发现李鸿章,并将他培养成了自己事业的接班人。他之所以选中李鸿章,不外两点:一是志,二是才。志气和才华二者同时具备的人是很难得的,所以李鸿章出道不久,就引起了曾国藩的关注。曾国藩的事业是自己打下的,但却是由李鸿章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没有李鸿章,曾国藩的势力和影响不会延续到清朝的灭亡,而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可能只是个普通幕僚或者是地方小吏,根本无法脱颖而出。师徒二人互相呼应,相得益彰,把事业推向了巅峰。 三组建淮军 不得不说,李鸿章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极好的。1862年(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李鸿章率13营淮军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3月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12月改为实授。(2)李鸿章受任之初,形势极为严峻。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之一,华洋杂处,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淮军抵达时,正值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是摆在李鸿章面前的最大考验。面对这种情况,李鸿章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

江西导游词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范文3篇_0584

2020 江西导游词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 范文3篇_0584 EDUCATION WORD

江西导游词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范文3篇_0584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赣南客家围屋是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汉族民居建筑。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风貌浅析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风貌浅析 摘要:江淮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机遇,城市的发展迫切需要找准自身的特色。本文通过对江淮地区传统建筑多个案例的研究分析,力求寻找符合江淮地区本土特色建筑风貌元素,挖掘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的要点,适应江淮地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江淮、风貌、传统建筑、特点 一、引言 城市规划快速发展,城市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城市风貌规划是最近兴起的规划类型,主要解决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的问题。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传统建筑风貌的研究不仅要弘扬地区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继承本土特色的建筑元素,对城市风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民居建筑风貌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包括对徽派建筑、北京四合院、石库门建筑、福建土楼、蒙古包、吊脚楼等,但是目前对于江淮地区建筑的研究较少。一般来说,人们把江淮地区的建筑等同于徽派建筑,但是,江淮地区建筑风貌不同徽派,江淮地区的建筑与徽派建筑有着较为明显区别。 所以,本文将通过对江淮地区风貌的研究,为江淮地区城市特色营造提供一定的支撑。 二、研究设计 1.研究范围 江淮,是指长江淮河一带,本研究是指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安徽的合肥、六安、安庆、淮南、滁州等;江苏的扬州、泰州、淮安等。 2.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针对江淮地区传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全面的认识江淮地区的传统建筑风貌,选取江淮地区典型传统建筑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了合肥地区典型传统建筑风貌、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案例选取的原则主要是对于传统建筑风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国家历

江西赣南客家围屋的导游词

编号: 江西赣南客家围屋的导游词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X X公司

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属于客家民居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龙南镇)、定南县(历市镇)、全南县(城厢镇)、信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欣山镇)、寻乌县(长宁镇)6县境内。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江西赣南客家围屋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江西赣南客家围屋的导游词(一)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