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鸿章故居艺术特征分析

李鸿章故居艺术特征分析

《专业论文写作》结课作业李鸿章故居艺术特征分析

姓名:彭宸

学号:15407300224 班级:艺学1502

专业:艺术设计学

目录

目录.............................................................. I 第1章历史沿革.. (2)

1.1历史背景 (2)

1.2 历史变迁史 (2)

第2章文物遗存 (4)

2.1 故居 (4)

2.2 享堂 (4)

2.3 李府半条街 (5)

2.4 钧衡笃祜 (5)

2.5 走马楼 (6)

第3章故居馆藏资源 (7)

3.1 原始资料 (7)

3.2 学术专著 (8)

3.3 特色藏品 (16)

第4章:文物保护 (21)

第1章历史沿革

1.1历史背景

李府,又名李氏家族旧宅、李鸿章故居、李鸿章府。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号,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

李家的祖先由江西迁来合肥的肥东,自李鸿章这一代起开始发迹。李鸿章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余五人也身居高位,在当时非常地显赫。他们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

称“李府半条街”。李鸿章死后,他家的住宅和享堂历经百年变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李鸿章故居临街一进在五十年代分别被改建成淮河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门面墙及内室作了适合营业性的改动。

二至四进为

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数十

年,由合肥市工商银行管理,当作宿舍。文革中只因李鸿章故居已被改作它用,才得以幸存,使整体风貌维持了原状。但内部的一些珍贵用材、木雕等,被铲除变卖了。

1.2 历史变迁史

李鸿章享堂和墓地在一九三八年五月是日本军队兵临合肥时遭到第一次毁坏,第二次是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时被破坏,享堂周围一带扩进工厂,享堂内的木材被拆去炼了铁,部分房间改做了工厂的办公室、幼儿园和库房。而墓地则被削平,尸首未留。

1985年,李鸿章故居和享堂才被一同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没钱修复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一九九七年十月,李鸿章故居才按照有关专家的设计方案进行修复、补齐、复原。

图1-1 来源:作者拍摄

1999年9月27日,李鸿章家族住宅修复工程竣工典礼暨“李鸿章生平展”、“合肥出土文物展精品展”开馆仪式隆重举行。合肥市领导李培元、、厉德才、张雪平等莅临,省文物局局长章家礼等亲往道贺。10月14日,国家政协副主席李贵鲜视察了李鸿章家族住宅。视察中,他详细询问了住宅修复过程中的一些情况。12月4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伯承夫人一行5人来到李鸿章故居参观。

2000年3月,“九九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李鸿章故居复原陈列暨“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陈列荣获提名奖。

2002年元旦期间,李鸿章故居推出了“李鸿章家族暨淮系集团”展览,此次展览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推陈出新,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国庆节期间,李鸿章故居推出了“李府-包公祠免费直通车”活动,使广大游客在游完一个景点后很方便地赴另一景点参观,此举促进了旅游文化的流通,开创了安徽旅游界的一个先例。

2003年9月2日,李鸿章故居东侧土地规划设计讨论会在李府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等三家规划设计单位设计的三个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同意对有关方案再进行修改设计后报请有关领导和规划部门作最后的确定。9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系师生40余人参观了李鸿章享堂,并就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及保护工作同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

2005年4月25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同志在省纪委主任杨多良,市长郭万清的陪同下参观李鸿章故居。5月28日,浙江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省政协主席李金明,省委副书记乔传秀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前来李鸿章故居参观,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市委书记孙金龙前往陪同参观。5月29日,在市旅游局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澳门莲花卫视电视台工作组一行二人在李鸿

章故居、李鸿章享堂拍摄反映中国民风、民俗的一组节目。6月9日,省长王金山在市委书记孙金龙、市长郭万清等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李鸿章享堂。12月31日,“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史料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7年9月1日,李鸿章故居进京推介。9月15日,新安大讲堂走进李鸿章故居。本期讲座邀请了《李鸿章全集》的执行编委,著名近代史专家刘申宁教授做客。12月28日,李鸿章故居程红馆长荣获安徽旅游“十大巾帼总经理”称号。

第2章文物遗存

2.1 故居

李鸿章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2.2 享堂

1902年李鸿章的灵柩从北京辗转运回合肥,1903年葬于合肥东郊的大兴集。李氏家族后人为祭祀他,在墓旁建造了规模庞大的享堂。1985年,享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享堂是对墓上建筑的通称,即在墓旁的建筑群。现存的李鸿章享堂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名人墓园,分为享堂区、合葬区和

仓房区。享堂有前、中、后三进,两个四合院,分为门厅、前堂、寝堂。西侧是李鸿章与赵氏夫人合葬墓,墓前有神道碑引导。神道碑上主要记述了李鸿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赠他和封赏李氏子孙的情况,由桐城派大家吴汝纶撰写。东侧是仓房,主要是储藏用于维护享堂和日常开支的粮食,现布置有《江淮地区农俗陈列》。该陈列用大量的实物展现了江淮地区的农具以及农民的生活情况。

2.3 李府半条街

故居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过厅、中厅以及内眷所住的走马楼。古色古香的故居具有明显的江淮官宅特点。李鸿章故居建于19世纪末。故居当年规模很大,

许多人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李家住宅群的恢弘气势。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李府依然保留独有的风貌。改革开放后,合肥市政府对李鸿章故居采取保护措施,在原地修复重建,成为如今大家看到的模样,只是现存规模已不到原来的十二分之一。

2.4 钧衡笃祜

从步行街进入大门,

行数步即到过厅。厅正中是座屏风,上方高悬一块匾额,上书“钧衡笃祜”四个字,钧衡,比喻国家宰相一类重臣;笃是厚的意思;祜是大福。意思是李鸿章官显福厚。这四个字是李鸿章七十大寿时光绪皇帝御笔所赐,以褒奖他对大清帝国的功绩。过厅过去为来客稍候,待佣人通报后再入中厅与主人会面之处,现兼作展厅之用。厅内展示与李鸿章有关的各种图片、资料和实物。展览分“李鸿章的青少年时代、李鸿章与淮军、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李鸿章与外交以及毁誉参半的一生”等五个部分。

中厅又称福寿堂,堂高9米,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每扇格门上都雕有造型精美、典雅的图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钉子。大梁两

图2-1 来源:作者拍摄

头都雕成象头形,寓意吉祥(象)。正上方的横梁上雕有“佘太君祝寿图”,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东西两厢是李氏后人的书房,清雅疏阔,青砖漫地。

中厅上方的长几上,摆有一只古钟,左边一面镜子,右边一面花瓶,寓意这具家宅“终(钟)生平(屏)静(镜)”。中厅的正中,四根木柱正好构成一个开间,木柱的一左一右,各为一个开间,加上东西两面厢房,形成了明三暗五的格局,颇具江淮地区富宅的建筑特色。东厢房是书房,里面的博古架称为“过桥式”,左右两部分正好可以重合在一起。原理出自中国古代阴阳互补理论。左边摆放的楠木书架,正好可以装下一部《二十四史》。

2.5 走马楼 推开把前院与后宅严密隔开的屏门,即是典雅古朴的小姐楼。楼与前院中间

有道墙,墙中间的门,便是二门。墙门把小姐楼与外界严密隔开。男子严禁进

入二门半步。小姐楼又叫“走马楼”,是李府女眷住的地方。小姐楼后一进的楼

上摆放着古老的绣床、雕花的梳妆台、

大理石面的圆凳,床、台、凳都是有着

几百年历史的红木家具。屋内一个漂亮

的粉彩瓷礅,放在红木梳妆台前,古色

古香。

小姐楼造型独特,为一封闭回廊式木楼,楼下正中的一方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气,符合阴阳调合之风水学。楼上东首第一间据说是李鸿章幼女菊耦(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祖母)所住,正中则是老夫人所居。原先的老宅有一个比现存面积大得多的后花园,但光阴荏苒,后花园早已湮没,无法恢复,只保留下这座美丽典雅的小姐楼供人观瞻了。

图2-2 来源:作者拍摄

第3章故居馆藏资源

3.1 原始资料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李秀成自述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一版

合肥李文忠公墨宝张佩伦与李鸿章往来手扎手扎内容主要涉及中法战争期间有关战事情况以及日常的一些问候等

合肥相国七十赐寿图、匾额

光绪、慈禧亲笔题写的“寿”字、对联以及文武百官向其祝寿的情景

李鸿章同治元年壬戌二月的亲笔信稿两册

李鸿章七十寿辰,各地方文武官员所赠贺词

合肥李氏积善堂房地产契约集(上、下册)原件保存在上海图书馆,我馆为影印本。房图和契簿各分两册其中一号至五十一号为上册,五十二号至八十七号为下册。

刘公铭传年谱初稿(上、下册),罗刚著,正中书局年谱全面详实地记载了刘铭传(1836-1896)戎马倥偬的一生。初稿引用了大量原始资料,有《刘壮肃公奏议》、《李文忠公全书》、《曾国藩全集》、《中法越南交涉资料》、《左文襄公全集》、《清季外交史料》等等。

历代地理志韵论今释(共八册)李兆洛著该书由李鸿章作序,书中有很多古代地图,对研究古代行政区域研究有极高价值。

翁同龢日记即《翁文恭公日记》,起于1858年7月31日,止于1904年6月27日,记述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活动,内容相当丰富,被誉为晚清三大日记之一。

沪局挑选幼童章程、沪局肄业章程

李经方给子国焘的遗嘱

名臣劾疏菁华襟霞阁藏本

无锡薛叔耘日记(同治七年正月起至五年正月)桐城吴汝纶拜题、遵义黎庶昌代署

3.2 学术专著

李鸿章故居馆藏书目:

《老照片》第66、67、68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

历史文献第1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晚清史治要戚其璋中华书局

闽台行政建置关系许维勤福建人民出版社

落日的挽歌王建胜商务印数馆

对联入门刘太品中华书局

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焦润明中华书局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刘云洁译中华书局

沈文肃公牍沈葆桢福建人民

晚清外债史研究马陵合复旦大学出版社

海国图志魏源时代文艺出版社

权臣回忆录唐博中国书店

大清洋帅汉纳根小钟凤凰出版社

历史的裂缝雷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盛宣怀年谱长编(上下)夏东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镜湖自撰年谱段长清中华书局

历史问题与问题历史张秀枫远方出版社

常州的近代化道路万灵安徽教育出版社

目睹之二十年怪现状吴趼人安徽文艺出版社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8年古董拍卖年鉴杂项湖南美术出版社

三十年闻见录朱德裳岳麓书社

李鸿章与中国铁路朱从兵群言出版社

晚清商约外交王尔敏中华书局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1-6册)李春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慈禧与光绪(美)何德兰著中华书局

德清俞氏俞润民、陈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光绪皇帝外传恽毓鼎、景善重庆出版社

著名家族档案刘辉等著时事出版社

顾维钧传金光耀著河北人民出版社

朱元璋传吴晗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美)丁韪良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赫德爵士传——大清海关洋总管王宏斌文化艺术出版社

台湾皖籍贯人物宋霖刘思祥编著合肥杏花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孙中山评传张磊著广东出版社

八十三天皇帝梦吴长翼编文史资料出版社

咸同年间名人函扎天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档案出版社

乔家大院匾额楹联集锦王正前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

名贤手扎郭庆藩编

江南造船厂史(1865-1949)《江南造船厂史》编写组上海人民出版社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编写组上海人民出版社

甲午战争史戚其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晚清八大名臣手扎甘肃人民出版社

瓦德西拳乱笔记(德)瓦德西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老天津-津门旧事林希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曾国藩联语辑注《曾国藩联语辑注》编辑委员会编岳麓书社

朗潛记闻初笔,二笔,三笔(上下)四笔(清)陈康祺著中华书局

清朝字名别称字号索引(上下)杨廷福杨同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八股文概论王凯符著中华书局

招商局与中国近现代化汤照连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

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姜鸣著三联书店

百年中国看天津罗澍伟天津人民出版社

清季重要职官年表钱实甫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拐点——中日博弈的关键时刻老枪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天下残局谭伯牛著同心出版社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郑曦原主编三联书社

春帆楼下晚涛急黄静嘉著商务印书馆

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李育民中华书局

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巴蜀书社

中国历代官制孔令纪等主编齐鲁书社

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石霓著上海人民

困学集罗尔纲中华书局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三联书店

中国科举史李树齐鲁书社

文武北洋(1912-1928)李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卖上海滩(美)霍塞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王尔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戴建兵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试思想史田建荣商务印书馆

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料与史学翦伯赞北京出版社

夷氛闻记梁廷枏中华书局

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杨学为等主编黄山书社

上海近代教育史(1843-1949)陈科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挺经曾国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美)马士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近代名人墨迹冯天琪冯天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盛宣怀档案名人手扎选《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外国人评点李鸿章张明林著吉林摄影出版社

盛世之毁弘治等编著华文出版社

义和团运动——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季平子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安徽文化史(上中下)南京大学出版社

招商局史近代部分张后铨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刘伟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英)呤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世纪中国的常胜军驻足——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美)R.J史密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细说清朝黎东方上海人民出版社

1901年王树增著昆仑出版社

中国往事——跨越百年的诉讼王立新著昆仑出版社

外国古建筑二十讲陈志华著三联书店

张家旧事张允和口述山东书画出版社

近代海军海防文选译汝玉虎黎烈军译注巴蜀书社

辛亥烈士诗文选译李晓菊译注巴蜀书社

严复林纾诗文选译马克锋译注巴蜀书社

龚自珍魏源诗文选译王俊义曲弘梅译注巴蜀书社

张之洞刘坤一诗文选译戴显群林庆元译注巴蜀书社

孙中山文选译周源译注巴蜀书社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刘大特译注巴蜀书社

左宗棠彭玉麟沈葆桢诗文选译阎湘译注巴蜀书社

近代少数民族诗文选译吴重阳译注巴蜀书社

太平天国诗文选译张以英译注巴蜀书社

晚清外交使节文选译雷广臻译注巴蜀书社

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诗文选译尹福庭译注巴蜀书社

中国历史大字典(上下)郑天挺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武月星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

近代天津图志杨大辛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郑大华邹小站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血与火的百年——20世界局部战争纪实军事科学院军事拜客研究部编山西人民出版社

近代战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系列画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人民出版社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戚俊杰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朱世英高兴选注黄山书社

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王鑫义主编黄山书社

展示设计实务张小纲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色彩构成教程邹艳红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火炮汉斯哈伯特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冰心王炳根山东画报出版社

冰心:非文本解读王炳根中国文联出版社

中国民间禁忌任骋著花山文艺出版社

复旦经纬——拜年掌故及其他许有成柳浪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百岁新稿周有光著三联书店

女杰之乡——荷叶纪事赵世荣湖南人民出版社

清代官场图记李乔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郑大华邹小站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生活在清朝的人们冯尔康著中华书局2005年

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倪玉平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著中华书局

历史文献(6、7、8)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剑桥中国晚清史(美)费正清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王立新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历代状元传略侯福兴著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美)芮玛丽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美)费惟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美〕孔飞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美)魏斐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研究曾业英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姜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道咸宦海见闻录张集馨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

戊戌变法史事考茅海建著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往事——晚清明信片透视留伯仙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谣言与近代教案苏萍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袁世当国唐德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王宏斌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明信片清末中国陈玲王佳楠蔡小丽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清代直隶总督研究衡志义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美)李提摩太著侯林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法战争 4 黄振南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

正说慈禧丁燕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世纪晚清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郝秉键李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晚清映像沈弘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陈茂同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史学方法王尔敏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晚清史研究郑剑顺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

晚清人物与金石书画——蒲石居谈史录吴民贵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艰难的外交——晚清中国驻美公使研究梁碧莹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近代中国上下)《历史研究》编辑部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陈振江江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栾丰实方辉靳桂云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蕉廊脞録(清)吴庆坻撰中华书局1990年版

旧典备徵安乐康平室随笔(清)朱彭寿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朝柔远记(清)王之春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亭四话(清)李伯元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日)小滨正子著葛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晚清史探微孔祥吉著巴蜀书社2001年版

外国武器发展简介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3年版清代翰林制度邸永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清代讲义孟森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

辜鸿铭传严光辉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庸庵笔记觚剩(清)薛福成著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光绪皇帝外传景善著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合肥楹联吕选忠著黄山书社1992年版

金凤.李——李鸿章孙女沉浮秘史张紫葛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鸦片战争周辉荣著三联书店2005年版

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魏仁凯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书法讲座黄源著广西师范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历代碑帖赏析手册乔柏梁著陕西师范出版社2006年版

如何培养优秀的导览员阎蕙群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版

中国近代军事学的兴起侯昂妤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天下巡抚胡林翼邓亦武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版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徐家顺著百苑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董丛林著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

戚继光兵法新说范中义著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

世载堂杂忆刘禺生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李鸿章与淮军(两本)丰吉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著中华书局2008年版

中国清代邮政图集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文史中心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年版

清马端敏公新贻年谱王云五著台湾商务印书出版社1967年版

詹天佑和中国铁路徐启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杨儒庚辛存稿近代史资料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归田琐记(清)梁章钜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

陶庐杂忆(清)法式善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张德泽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天津租界档案选编天津档案馆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捻军史料丛刊(第二、三辑)江世荣著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捻军史论丛江地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资本论(上、中、下)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隔膜冲突与趋同王开玺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版

瀛寰志略徐继畲上海书店2001年版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彭林中华书局2005年版

史学方法论林家有中山大学2002年版

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王承仁武汉大学1998年版

东游纪程聂士成中华书局2007年版

东行三录(清)马建忠上海书店1982年版

李鸿章历聘欧美记蔡尔康湖南人民1982年版

中国近代铁路史杨勇刚上海书店1997年版

清朝文官制度艾永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传教士与晚请口岸人文段怀清广东人民

顿挫与嬗变李斌四川大学2006年版

历史文献第12辑上海图书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张裕往事孙利强经济导报社2002年版

清朝邮传部研究苏全有中华书局2005年版

李鸿章传霍必烈国际文化事业出版社1990年版

对照记张爱玲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尊孔派和卖国贼王天奖著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台湾通史连横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鸿章评传谢世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孽海花曾朴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淮军平捻记权周易书斋出版社

成语中的古代建筑陈鹤岁百花文艺2007年版

招商局与上海朱耀斌、李亚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外国人在旧天津周利成、王勇刚天津人民出版社

走进老房子张长根同济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瓦当纹样研究(日)村上和夫著

北京孔庙首都博物馆编今日中国出版社

图说国子监孔喆编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图说中国古代科举高彦、刘志敏团结出版社

詹天佑任喜贵、贾本义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方寸之间游中国王辉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

3.3 特色藏品

淮系人物信札63封

共涉及淮系人物45人,包括戴宗骞、董履高、龚心湛、李鸿章、蒯德标、李端棻、李凤章、李经楚、李经畲、李经羲、李兴锐、刘含芳、沈保靖、孙宝琦、唐定奎、涂宗赢、萧穆、徐宗亮、薛时雨、曾国藩、张佩伦、张树声、张元济、赵继元、郑藻如、朱兰、龚照瑗、李经滇、李经迈、李续宾、李续宜、李昭庆、钱鼎铭、沈葆桢、盛宣怀、汤纪尚、王大经、王凯泰、吴长庆、徐世昌、袁保恒、张謇、郑观应、周馥、吕耀斗。内容主要涉及他们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史料价值相当高。

《纽约时报》中有关报道李鸿章的英文资料

1895年2月10日“LI HUNG CHANG’S CAREER What He Has Done for China in the Last’s Twenty Years”

1894年8月27日TALK WITH LI HUNG CHANG OPPOSITION TO THE OPIUM TRADE WITH BRITISH DINDIA

1898年9月9日“LI HUNG CHANG”

1896年8月31日“EARL LI AT GRANT’S TOMBA Wreath of Bay Leaves His Tribute to the General

1896年8月29日“WELCOME TO EARL LI The Chinese Viceroy Now the Nation’s Guest

1895

1892年10月15日第五版第三栏Prime Minister Li Hung Chang, insanity rumored

1892年8月6日第四版第五栏Li Hung Chang deprived ofYellow jacket 1894年8月27日第三版第七栏Li Hung Chang:News interview

1894年2月10日第二十一版第七栏Li Hung Chang: career,portrait

1895年3月26日第四版第五栏Li was shot by Japanese, armistice

1895年4月1日第四版第五栏Negotiation affected by attack upon Li Hung Chang; China’s opportunity

1896年2月24日第一版第六栏Li; tour, United States visited(LI HUNG

CHANG COMING TO AMERICA The Famous Chinese Statesman to Visit This ,Country in the Course of This Summer

图文欣赏

图3-1 LI HONG CHANG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33605812.html,/gczy3.php

图3-2 历代地理志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33605812.html,/gczy3.php

图3-3 清代官帽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33605812.html,/gczy3.ph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