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氯化铑的基本性质

三氯化铑的基本性质

三氯化铑的基本性质

三氯化铑的基本性质

2016-05-27 12:34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三氯化铑样品

产品名称:三氯化铑

英文名称:Rhodiumchloride

分子式:RhCl3

分子量:209.26

CAS号:20765-98-4

贵金属含量:≥38.0%

外观:红褐色粉末

储存:低温密封干燥保存

三氯化铑,别名氯化铑,暗红色易潮解的结晶,溶于水、乙醇、盐酸,难溶于丙酮、醋酸,其水溶液中存在RhCl3(H2O)3、[RhCl2(H2O)4]+ 和[RhCl(H2O)5]2+ 等微粒,比例随放置时间长短而有变化。在100℃以上开始分解为氯化氢和氧化铑,加热到200℃以上即转变为无水合物。是合成其他铑化合物的重要起始原料,主要用作催化剂。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4757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爆炸事故曾多次发生,爆炸不仅会造成氯气泄漏事故,而且爆炸本身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做好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三氯化氮的性质及危险性 三氯化氮(NCl3)分子为三角锥形,由于分子内3个氯原子聚集在同一侧,相互间有较大的排斥力和阻碍,同时氮氯元素电负性接近(氮稍大于氯),在外界较小能力的激发下,就可能引起氮氯键(N-Cl)断裂而造成三氯化氮发生分解。自燃爆炸点95℃。

国家标准《三苯基膦氯化铑》编制说明

三苯基膦氯化铑 编制说明 (送审稿) 二OO八年六月

三苯基膦氯化铑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制定三苯基膦氯化铑标准的计划,2007年12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以中色协综字(2007)第237号文下达制定该标准的任务,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079127-T-610,项目起止时间为2008年1月~2008年12月,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文明、刘桂华、左川、李锟、方卫。 2、编制原则 三苯基膦氯铑,分子式[RhCl{P(C6H5)3}3],橙红色晶体,又称威尔金森催化剂,是重要的均相催化剂,可作为烯变烃、乙炔加氢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化、生物、化工、化学等领域。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制订三苯基膦氯铑国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本标准制定的各项指标先进、合理,满足用户要求,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三苯基膦氯化铑的质量,提高该类产品的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进行编写,以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等的顺序编写,内容规范。 3、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3.1铑质量分数 RhCl{P(C6H5)3}3的分子量为925.23(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铑金属理论含量为11.12% 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把铑的含量定为11.00%~11.11%。 称取一定量的三苯基膦氯化铑试样(精确至0.0001g),样品经加热溶解后,按YS/T 561的规定测定铑含量。 3.2溶解试验 称取一定量的化合物,用三氯甲烷溶解,应澄清。

三氯化氮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化氮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危化品中文 名称 氯化氮;三氯化氮 危化品英文名称Nitrogen chloride;Trichlorine nitride;分子式:NCl3;分子量:120.3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人接触本品较高浓度,可发生粘膜充血、声哑、呼吸道刺激甚至窒息,恢复过程较慢。经口食入有高度毒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震动、撞击、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燃烧性助燃

自燃温度引燃温度(℃):无意义 建规火险分 级 甲 灭火方法及 灭火剂 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防护服<完全隔离)。切断火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三氯化氮的危害

三氯化氮的危害 公司R22生产用的的液氯(存放在R22氯气房)中含有少量的三氯化氮,存在中毒和爆炸的风险。 一、外观与性状 三氯化氮在常温下为黄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结晶为斜方形晶体,高毒,有类似氯气的强烈刺激气味。 二、理化特性 三氯化氮分子式NCl3,相对分子质量为120.5,相对密度(水=1): 1.6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2,熔点<-40℃,沸点≤71℃。-27℃以下固化。三氯化氮不燃。 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和物质,在60℃以下逐渐分解成氮和氯,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物达成可逆平衡。 三氯化氮在液体中易挥发,在热水中易分解,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三氯化磷、四氯化碳、氯仿、氯化苯、液氯、乙醚等。 在弱酸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好。但在强酸中则生成铵盐和氯,在中性水中很容易分解:与HCl(气)的作用: NCl3+4HCl(气)→NH4C1+3C12 与水的作用: NCl3+3H2O→NH3+3C12 遇碱迅速分解: NCl3+3NaOH→NH3+3NaClO 与Na2SO 的作用: 3 3Na2SO3+NCl3+3H2O→3Na2SO4+2HCl+NH4C1 与光或催化剂的作用 2NCl3→(光或催化剂)3Cl2+N2+460kJ/mol

三、对人体的危害 三氯化氮烟雾能催泪,对皮肤、眼睛、黏膜、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接触本品较高浓度,可发生粘膜充血、声哑、呼吸道刺激甚至窒息,恢复过程较慢。 四、爆炸危险 三氯化氮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三氯化氮爆炸事前没有任何迹象,都是突然间发生。爆炸时发出巨响,有时伴有闪光,破坏性很大。爆炸部位可以发生在任何三氯化氮聚积的部位,如管道、排污罐、气化器、钢瓶等处。 1、在气相中的体积浓度为5%-6%时有爆炸危险,在液氯中浓度超过0.2%时有爆炸危险。 2、60℃时有振动或超声波的条件下可分解爆炸,95℃时自燃爆炸, 3、在阳光、镁光直接照射下瞬间爆炸, 4、三氯化氮和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的反应,易诱发爆炸。 5、遇静电火花易诱发爆炸。 五、三氯化氮的预防的去除 使用完毕后,需对缓冲罐进行卸 1、排空法:在R22生产过程中缓冲罐内Cl 2 压,用引风机把残留的气体抽入碱洗塔内进行处理。 2、排污法:打开液氯缓冲罐的底阀排污,排污管出口接入碱性液体。排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液氯缓冲罐内的液氯任何时候严禁完全气化,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 (2)排污时一定要带着液氯排,绝对禁止“干排”; (3)加强氯气,液氯中的NCl3监测,发现含量偏高时,增加排污次数,实行勤排。 (4)排污时间选择在避开阳光直射的时段进行,排污管线要设静电接地装置,不要使用胶管胶垫。 (5)排污管禁止采用会产生静电的塑料管,以防静电积累引发爆炸事故。 (6)排污时要控制排污速度,排污速度过快对缓冲罐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

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急处理(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 急处理(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急处理(标 准版) 引言(1) 在液氯生产中,因三氯化氮曾引起多起爆炸事故,所以各液氯生产企业都十分重视控制三氯化氮。特别是今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液氯工段发生三氯化氮爆炸事故后,更引起各氯碱企业的高度重视,一些企业采取了对原料盐、液氯排污物等增加分析次数,严格控制指标,增加液氯排污的次数等措施,这些传统的控制办法对液氯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产生的条件(2) 控制三氯化氮的产生,仅靠传统的控制办法是否全面,是否有其他产生三氯化氮的途径?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

在氨、铵盐或有机胺(如尿素)存在的情况下,遇到氯、次氯酸或次氯酸盐时,都能产生含氮的氯化物。但是,反应生成物是氯的铵盐还是三氯化氮,这要看反应时的条件。 在中、低压生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主要决定于溶液的pH值。 当pH>9时,反应生成物是一氯铵或二氯铵; NH3 +Cl2 =NH2 Cl+HCl NH3 +2Cl2 =NHCl2 +2HCl 当pH<5时,反应生成物是三氯化氮: NH3 +3Cl2

1, 1' - 二(二苯基膦)二茂铁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生产与结构分析

1, 1' - 二(二苯基膦)二茂铁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生产 与结构分析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广州,510275 摘要:实验中制备了[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镍、[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培养得到合适的单晶后,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然后使用Olex2软件,SHELXTL程序解析得到的单晶衍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及精修得到这两个化合物的的晶体结构参数;并用Diamond软件绘制晶体结构图。实验结果表明,在[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镍中,镍是四面体配位,由于氯原子间强大的斥力,存在一个较大的Cl--Ni--Cl角(124.47(3)0),而两个Cl-Ni-P角的不同是由于空间位阻的存在,二茂铁配体表现出稍微扭曲。[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Mr= 772.71,其中的Pd是平行四边形配位,其处于两个P 原子和两个顺式1C 原子组成的假平面中心,Pd 一P1和Pd 一P2的键长分别为2.2933(8) ?和2.2774(8) ?,P1和P2原子都与Pd的两个C l原子所组成的平面有些偏离, 可能是由于四个苯基的空间位阻所致,扭曲程度越大Pd一P键就越长。两者的中心配位原子不一样,中心原子的配位方式不一样,因此相应的键角和键长也不一样。 关键词1, 1' - 二(二苯基膦)二茂铁金属配合物晶体结构结构分析 1.引言 晶体由原子组成的点阵在三维空间呈有序排列,类似于光线和光栅的作用,当一束单色X 射线照射到某一小晶体上,由于晶体内部结构及其周期性,点阵面间距d与X射线入射角之间符合布拉格(Bragg)方程:2dsinθ=nλ时,产生相干现象,就会产生衍射效应。 当X 射线穿过物体时,电场使带电粒子(电子和质子)振荡,结果是带电粒子本身又成为辐射源,这称为散射。大体上,X 射线衍射分析实验即是通过测定散射波的强度,由此推导出晶体中的电子密度分布。电子密度的峰值与原子核的位置相关,峰值处的密度越高,该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就越大,从而可根据电子密度分布情况确定原子的种类与坐标。 常常采用帕特森方法、直接法和charge-flipping 法推导出部分衍射的正确相角值,获得初步的电子密度分布图。对电子密度峰进行原子指认后,经过多轮的傅立叶合成,可最终得到完整的结构模型。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构数据,还必须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坐标、占有率、热振

杨玉淮:超常规思维的阿维菌素专家

杨玉淮:超常规思维的阿维菌素专家 ——记河北宇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玉淮 杨玉淮,河北宇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虽然现今只有30余岁,但已成为国内阿维菌素研究开发卓有成效的老专家了。 杨总曾在河北威远生物药业工作多年。2003-2004年参与主持了大庆志飞生物有限公司阿维菌素项目工程的实施。2004-2005年与南京大学紫金智能公司合作创办了紫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职务。杨总参与阿维菌素新工艺的研究和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始于1995年,历经10年的探索实践,在合成及发酵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贯彻自己“超常规”的思维理念,为了在阿维菌素的研发上持续开拓创新,杨总于2003年成立了河北宇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他始终采取主动进取的态度,积极应对各种困难,逐步闯出了一条具有企业特色的发展之路。宇泽的今天就是杨总智慧和心血的结晶。难怪员工都说:没有杨总的努力,就没有宇泽的今天。 在公司的运营上杨总打破习惯做法,充分运用现代理念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目标超值。所谓“目标超值”,既涵盖了战略目标的超常规,也涵盖了思路与措施的超常规。杨总认为,超常规不是违规,也不是盲目的空想和无序的蛮干,而是一种健康有序、体现现代文明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在超常规战略实施中杨总领悟到,人才是资本,但人不是成本,“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以杨总为首的宇泽化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精细化工和生物发酵技术开发为主业,在过去的几年里,以超常规的思维和理念,以持续开拓创新的优势,创造了速度、规模、效益的完美统一,实现了宇泽跳跃式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创造性应用超常规企业战略的杨总,必将会有一个超常规发展的美好未来。 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发展动态 杨玉淮 (河北宇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每5年就有一种新的抗寄生虫药物开发上市。使用

系列金(I)有机膦化合物的合成

2015年5月 贵 金 属 May 2015 第36卷第2期 Precious Metals V ol.36, No.2 收稿日期:2014-09-11 基金项目: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40206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E06B08)。 第一作者:余 娟,女,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无机化学。E-mail :juanyu1210@https://www.doczj.com/doc/e06484036.html, *通讯作者:叶青松,男,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贵金属化学。E-mail :qingsongye@https://www.doczj.com/doc/e06484036.html, 系列金(I)有机膦化合物的合成 余 娟,雷 婧,姜 婧,常桥稳,晏彩先,叶青松*,刘伟平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106) 摘 要:以氯金(III)酸(HAuCl 4)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3种有机膦氯化金化合物,产率均在95%以上。首先HAuCl 4与二甲基硫醚(Me 2S)反应,制备二甲基硫醚氯化金(I)中间体;然后与有机膦,包括三苯基磷(PPh 3)、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反应,合成了的三苯基膦氯化金(I) [AuCl(PPh 3)]等有机膦氯化金,[AuCl(PPh 3)]与三氟甲烷磺酸银(AgSO 3CF 3)反应,可进一步获得三氟甲烷磺酸三苯基膦金(I) [(CF 3SO 3)][Au(PPh 3)]。 关键词:有机化学;合成路线;二甲基硫醚氯化金(I);有机膦化金(I) 中图分类号:O6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76(2015)02-0038-06 Synthesis of Organic Phosphine Gold(I) Compounds YU Juan, LEI Jing, JIANG Jing, CHANG Qiaowen, YAN Caixian, YE Qingsong *, LIU Weip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latinum Metals, Kunming Institute of Precious Metals, Kunming 650106, China) Abstract: Three organic-phosphine gold(I) chlorid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HAuCl 4 as the starting chemical via a two-step process, with a yield of 95%. The reaction of HAuCl 4 with dimethyl sulfide (Me 2S) produced an intermediate [AuCl(Me 2S)] which was then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organic- phosphine gold(I) chloride by mixing with triphenylphosphine (PPh 3), 1,1'-bis(diphenylphosphino)- ferrocene (dppf) or 1,2-bis(diphenylphosphino)ethane (dppe). Replacing chloride in [AuCl(PPh 3)] with AgSO 3CF 3 gave rise to the product [(CF 3SO 3)][Au(PPh 3)]. Key words: organic chemistry; synthesis route; chloro(dimethyl sulfide) gold; organic phosphine gold(I) Au(I)有机膦化合物是一类能高效催化有机合 成的催化剂,可催化炔烃水合制备烷基酮等。朱凤 霞等[1]制备的Au-PPh 2-PMO(Ph)催化苯乙炔水合反 应,得到的目标产物选择性为100%。Shin S [2]发现 在反应趋势不够强的反应体系中,适当的金(I) 可以直接影响产物的选择性。 Gorin D J 等人[3]发现有机 膦金(I)催化的施密特反应,以卤代吡咯衍生物合成 的高炔丙基叠氮化物,反应条件温和,易取代处在 吡咯环上不同位置的卤素,同时提出金与给电子配 体形成缺电子σ-系统,激活炔烃t 的亲核加成。并提出了图1所示的反应机理。 图1 催化机理 Fig.1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nucleophilic additional reactions catalyzed by organic-phosphine gold(I)

氯碱生产副产三氯化氮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实用版

YF-ED-J467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氯碱生产副产三氯化氮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氯碱生产副产三氯化氮的危害及 预防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三氯化氮的生成 氯碱生产原理是电解食盐水生成烧碱,同 时得到氯气和氢气,食盐水是用水或卤水溶化 原盐精制而成。氯碱生产方法主要有水银电解 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膜电解法,其核心设备 是电解槽,电解槽由阴极和阳极组成。精制后 的盐水进入电解槽,通入直流电电解即可生成 烧碱、氯气和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三氯化氮主要是氨或铵进入生产系统,在盐水 电解过程的酸性条件下与氯气或次氯酸反应生

成的,反应方程如下。 二、三氯化氮的性质 三氯化氮是一种黄色黏稠液体或斜方形晶体的含氮化合物,密度为1.653g/L,略大于液氯,有类似氯的刺激性气味,可在酸、碱性介质中分解(在50℃时开始分解,100℃时完全分解)。三氯化氮可溶于四氯化碳、碱液等物质。对人体的皮肤、眼睛黏膜、呼吸道等均具有刺激作用,有较大的毒性。在空气中易挥发,当空气中三氯化氮的体积分数达到5%~6%时,就有爆炸的可能,是一种威胁氯碱生产安全的重要物质之一。特别是三氯化氮在氯气系统中的不断富集积累,给氯碱生产构成重大事

铑均相有机络合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优点

铑均相有机络合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优点 2016-11-19 13:04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一种由硅胶聚合胺树脂制备水合三氯化铑的方法 铑均相有机络合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在催化加氢、烯烃氢甲酰化、羰基合成催化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并且许多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例如:三(三苯基膦)氯化铑作为高效的烯烃加氢催化剂在工业使用,乙酰丙酮二羰基铑、三苯基膦乙酰丙酮羰基铑、三(三苯基膦)羰基氢铑、三[三(间-磺酸盐苯基)膦]羰基氢化铑等作为高效的烯烃氢甲酰化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工业装置中使用。由于水合三氯化铑具有有溶解性好、反应活性高等优点,上述铑均相有机络合催化剂通常由水合三氯化铑为原料进行制备。铑均相催化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催化活性下降的情况,当催化剂活性下降到一定程度需要将失活的铑催化剂从反应装置中卸出,更换新鲜的铑催化剂。由于铑的价格昂贵,卸出的含铑废催化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将其中含有的铑回收分离出来,然后再重新制成新鲜的铑催化剂。目前,现有技术公开了采用阳离子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来回收提纯铑的技术,但是该类技术大多针对低酸浓度的氯铑酸溶液,而体系中含有大量硫酸的铑溶液的处理方法并没有见诸报道。并且阳离子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上均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铑离子在弱酸性溶液中易水解,导致其在阳离子交换除杂过程中容易水解而吸附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铑酸溶液进行纯化时,吸附在树脂上的铑洗脱困难,需要用碱液进行洗脱,因此得到的是含铑的碱性溶液,无法直接制得水合三氯化铑。硅胶是一种硅酸凝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强酸性等特点。硅胶聚胺树脂通过键合作用在硅胶载体表面上引入线

【CN109776608A】一种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62727.X (22)申请日 2019.04.02 (71)申请人 宁波易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长兴路 691号001幢15-3室 (72)发明人 杜红伟  (51)Int.Cl. C07F 9/53(2006.01) C07C 17/38(2006.01) C07C 19/01(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光引发剂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首先室温下无水醇与N -甲基咪唑混合均匀,升温至30~50℃,控温滴加二苯基氯化膦后,升温至50~100℃恒温反应2~3h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二苯基烷氧基膦。然后在-0.098Mpa真空条件下将二苯基烷氧基膦和2,4,6-三甲基苯甲酰氯控温50℃开始反应,每隔20分钟升温10℃,升温至90℃,恒温反应4~8h后加入50%乙醇结晶,得目标产物。产生的副产物经真空脱除至尾气回收系统,经过两级冷凝后回收。本发明合成方法步骤简单,安全清洁,运行成本低,副产物回收率 高。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09776608 A 2019.05.21 C N 109776608 A

1.一种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合成步骤: (1)具有通式Ⅱ的二苯基烷氧基膦的合成:在室温条件下将无水醇与N -甲基咪唑加入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加热升温至30~50℃,控温滴加二苯基氯化膦,滴加完毕后,加热升温至50~100℃,恒温反应2~3h,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 二苯基烷氧基膦。 其中,通式Ⅱ中的Rn为Cn的烷基,n=3,4,5。 (2)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合成:采用真空泵将反应容器抽真空至-0.098Mpa,在-0.098Mpa的真空条件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中间产物二苯基烷氧基膦和2,4,6-三甲基苯甲酰氯加入反应容器,控温50℃开始反应,反应过程中每间隔20分钟升温10℃,直到升温至90℃,然后在90℃恒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50%乙醇结晶,得到目标产物。 (3)副产物回收:步骤(2)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烷基氯Rn -Cl(n=3,4,5)经真空脱除至尾气回收系统,经过一级冷却、二级冷凝深冷后,变为液体,流入收集槽中回收利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水醇的通式为Rn -OH,其中的Rn为Cn的烷基,n=3,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水醇与N -甲基咪唑、二苯基氯化膦的物质的量比为(1~ 2):(1~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水醇与N -甲基咪唑、二苯基氯化膦的物质的量比为(1.2~ 1.5):(1.2~1.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苯基烷氧基膦的合成反应温度为40~1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苯基烷氧基膦的合成反应温度为50~7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苯基烷氧基膦和2,4,6-三甲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比为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安全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冷却、二级冷凝的冷却水温度为-20~0℃。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09776608 A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一)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一) 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爆炸事故曾多次发生,爆炸不仅会造成氯气泄漏事故,而且爆炸本身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做好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三氯化氮的性质及危险性 三氯化氮(NCl3)分子为三角锥形,由于分子内3个氯原子聚集在同一侧,相互间有较大的排斥力和阻碍,同时氮氯元素电负性接近(氮稍大于氯),在外界较小能力的激发下,就可能引起氮氯键(N-Cl)断裂而造成三氯化氮发生分解。自燃爆炸点95℃。 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物质,在60℃以下逐渐分解产生氮和氯,在一定条件下与生成反应达成可逆平衡。 纯的三氯化氮和臭氧、磷化物、氧化氮、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 液体加热到60-95℃时会发生爆炸,空气中爆炸温度约为1700℃,密闭容器中爆炸最高温度为2128℃,最大压力为543.2MPa。 气体在气相中体积分数为5.0%-6.0%时存在潜在爆炸危险。在密闭容器中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非密闭容器中93-95℃时能自燃爆炸。在日光、镁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有实验表明三氯化氮体积分数大于1%时有电火花即可引爆。 三氯化氮爆炸前没有任何迹象,都是突然间发生。爆炸产生的能量与NCl3积聚的浓度和数量有关,少量NCl3瞬间分解引起无损害爆鸣。大

量NCl3瞬间分解可引起剧烈爆炸,并发出巨响,有时伴有闪光,破坏性很大。爆炸方程式为: 2NCl3=N2+3Cl2+459.8kJ 三氯化氮液体在空气中易挥发,在热水中易分解,在冷水中不溶,溶于二硫化碳、三氯化磷、氯、苯、乙醚、氯仿等。在(NH4)2SO4溶液中及暗处可以存放数天,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NCl3在湿气中易水解生成一种常见的漂白剂,显示酸性,NCl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HClO和NH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NCl3+3H2O=NH3+3HClO;NCl3遇碱迅速分解,反应式为NCl+6NaOH=N2+3NaClO+3NaCl+3H2O NCl3+3NaOH=NH3+3NaClO 2三氯化氮的来源 在氯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有和氯气接触的物质,当其中含有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等杂质时,就可能产生三氯化氮。 (1)盐水中含有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等杂质,其中无机铵,例如NH4Cl、(NH4)2CO3,有机铵,例如胺(RNH2)、酰胺(RCONH2)、氨基酸RCH(NH2)COOH)。盐水在电解中与电解槽阳极室的氯气或次氯酸钠在pHNH4Cl+3Cl2=NCl3+4HCl 2(NH4)2CO3+3Cl2=NCl3+3NH4Cl+2COa+2H2O NH3+3HClO=3H2O+NCl3 盐水中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a.由原盐带来,一是原盐本身含有,二是在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中混入;

三氯化氮(液氯生产)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急处理

编号:SM-ZD-69731 三氯化氮(液氯生产)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急处 理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三氯化氮(液氯生产)产生的条 件、途径和紧急处理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引言(1) 在液氯生产中,因三氯化氮曾引起多起爆炸事故,所以各液氯生产企业都十分重视控制三氯化氮。特别是今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液氯工段发生三氯化氮爆炸事故后,更引起各氯碱企业的高度重视,一些企业采取了对原料盐、液氯排污物等增加分析次数,严格控制指标,增加液氯排污的次数等措施,这些传统的控制办法对液氯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产生的条件(2) 控制三氯化氮的产生,仅靠传统的控制办法是否全面,是否有其他产生三氯化氮的途径?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 在氨、铵盐或有机胺(如尿素)存在的情况下,遇到氯、

三苯基膦氯化铑中铑含量检测实验报告(报批稿)

ICP-AES法测定三苯基膦氯化铑中铑含量 方卫、李青、侯文明、杨晓滔、马媛、冯璐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 前言 三苯基膦氯化铑,又称威尔金森催化剂,为绛红色晶体,主要用于催化加氢、醛脱羰基反应、烯选择性加氢、羰基化、甲酰化反应等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化、生物、化工、化学等领域。一般其铑含量的理论值为11.12%。随着国内三苯基膦氯化铑产品市场的开拓,需要对三苯基膦氯化铑产品中铑含量及杂质元素进行准确分析。GB/T 23519-2009三苯基膦氯化铑标准中规定了铑含量及杂质元素的检测方法,其铑质量分数的测定是取三苯基膦氯化铑于管式电炉中灼烧通氢还原制备成为铑粉后,转入聚四氟乙烯溶样罐中酸溶解,按YS/T 561-2009硝酸六氨合钴重量法进行测定。重量法虽然准确度高,但样品前处理漫长、繁琐,分析速度慢。因此,非常有必要制订专门针对三苯基膦氯化铑产品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方法应快速、准确,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本文用试料采用硝酸、高氯酸在电热板上加热冒烟分解破坏有机物,再使用混合酸将铑转换为氯化铑水溶液,以铟为内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计算得到铑的质量分数。铑测定范围:0.5%~12%;方法精密度优于1%;样品加标回收率99.58%~100.62%。方法准确快速。与“YS/T 561铂铑合金中铑量的测定硝酸六氨合钴重量法”的结果一致。 实验部分 1 试剂 本方法所用水均为二级蒸馏水。盐酸(ρ1.19 g/mL)、硝酸(ρ1.42 g/mL)、高氯酸(ρ1.76 g/mL)均为分析纯。 铟内标溶液:1.000 mg/mL(1+9盐酸介质)。 铑标准贮存溶液:1.000 mg/mL(1+9盐酸介质) 铑标准工作溶液:取六个100 mL容量瓶,分别移取相应的铑标准贮存溶液,各加入1.00 mL铟内标溶液、10 mL盐酸(4.1),用水稀释定容。混匀。得到铑含量分别为5.00、10.00、25.00、50.00、及100.00 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

二苯基氯化碘盐DPI

Diphenyleneiodonium chloride Product Number D2926 Store at Room Temperature Product Description Molecular Formula: C12H8ICl Molecular Weight: 314.6 CAS Number: 4673-26-1 Synonyms: DPI, dibenziodolium chloride1 This product is an inhibitor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It irreversibly inhibits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s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e N G-substituted arginine analogs, but this pressor effect is attenuated or abolished by blockers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nd does not lead to a sustained rise in blood pressure.2 This product also inhibits neutrophil NADPH oxidase.3 The K i for time-dependent inhibition of NADPH oxidase by DPI is 5.6 μM.3 These effects of DPI on NADPH oxidase (in the absence of enzyme turnover) was based on preincubating whole neutrophils in DPI at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 25 μM. Precautions and Disclaimer For Laboratory Use Only. Not for drug, household or other uses. Preparation Instructions The product maximum solubility is in DMSO (10 mg/ml) with strong heating and is also easily soluble in DMSO (2.4 mg/ml), 0.1N NaOH (0.5 mg/ml), 0.1N HCl (0.2 mg/ml), ethanol (0.2 mg/ml) or water (0.2 mg/ml. Literature also indicates stock solutions can be prepared at 10 mM in DMSO3 or at 3 x 10-8 to 3 x 10-6 M in a 5% glucose solution.2 References 1. Dictionary of Organic Compounds, 5th ed., Buckingham, J., ed., Chapman and Hall (New York, NY: 1982) p. 1593. 2. Wang, Y. X., et al., Inhibitory Actions of Diphenyleneiodonium on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ations In Vitro and In Vivo. Br. J. Pharmacol., 110(3), 1232-1238 (1993). 3. O'Donnell, V. B., et al., Studies on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Iodonium Compound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eutrophil NADPH Oxidase. Biochem. J., 290(pt 1), 41-49 (1993). CMH/RXR 6/08 Sigma brand products are sold through Sigma-Aldrich, Inc. Sigma-Aldrich, Inc. warrants that its products conform to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and other Sigma-Aldrich publications. Purchaser must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duct(s) for their particular use. Additional terms and conditions may apply. Please see reverse side of the invoice or packing slip.

氯中三氯化氮安全规程完整

氯中三氯化氮安全规程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规程规定了液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关三氯化氮的安全要求。 本规程使用与液氯生产企业及有液氯汽化工序的企业。 2、引用文件 化学工业部(81)化化字第655号文 氯碱生产技术(上册)化工部化工司1985 GB 5138-2006 工业用液氯 GB 11984-1989 氯气安全规程 3、三氯化氮的主要理化性质 三氯化氮是一种黄色粘稠液体或斜方形晶体的含氮化合物,有类似氯的刺激性臭味,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 在空气中易挥发;它在气体中体积百分比5%-6%时有爆炸可能。60℃时,在震动或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镁光直接照射下。瞬间爆炸。与臭氧、氧化物、油脂或有机物直接接触,易诱发爆炸。2摩尔三氯化氮爆炸时,分解为1摩尔氮气和3摩尔氯气,同时放出110千卡热量,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爆炸,温度可达2128℃,压力5361大气压,在空气中爆炸温度为1700℃。 4、安全监控比重1.653千克/米3 ,熔点小于-40℃,沸点小于 71℃,自然爆炸温度95℃。 (1)液氯生产企业及有液氯汽化工序的企业必须建立三氯化氮安全监控分析手段。

(2)三氯化氮安全监控分析项目分别为:化盐水、工业盐、工业用卤水和电解盐水中无机铵含量和总铵含量的分析 方法,氯气、液氯和液氯残液(带液氯)中三氯化氮含 量的分析方法。 (3)有液氯汽化工序的企业可选用液氯和液氯残液(带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的分析方法。 (4)无机胺含量和总铵含量的分析方法(详见附录A)(5)三氯化氮含量的分析方法(详见附录B) (6)测定仪的技术要求 用于三氯化氮安全监控分析的测定仪器必须经过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的技术鉴定。 (7)三氯化氮安全监控指标 无机铵和总铵含量见表1. 表1、无机铵和总铵含量

贵金属参与的催化反应重要的催化材料合成二(乙烯)氯铑二聚体的方法

贵金属参与的催化反应重要的催化材料合成二(乙烯)氯铑二聚体的方法2016-11-19 12:59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合成二(乙烯)氯铑(i)二聚体的方法贵金属参与的催化反应对于化学化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铑作为重要的催化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和环保等领域,对催化加氢、氢硅烷化、烯烃氢甲酰化、烯烃异构化及羰基化反应显示出优良活性。有机金属铑配合物在均相催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乙烯)氯铑(I) 二聚体作为重要的有机金属铑配合物大量的被用于合成其他铑催化剂,或直接用于催化反应。二(乙烯)氯铑(I) 二聚体的合成最早由Cramer, Richard 在 Inorganic Chemistry, I, 722-3 中报道,他们将 RhCl3.(H2O) X 溶于甲醇再通入乙烯得到了桔红色粉末产物,收率约为70%。此后Inorganic Syntheses, 28, 86-8文献报道了他们改进的方法,第一次通乙烯反应后先过滤出产物,在母液第二次通乙烯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酸度,把总收率提高到75%,反应时间7小时以上。人们大多通过此方法合成二(乙烯)氯铑(I) 二聚体;但在实际放大生产中,因该方法分两次反应,操作较繁琐,且以鼓泡方式通入乙烯,反应效率低,反应时间长,使得部分氯化铑被还原为铑单质,大大降低了产品收率和纯度,限制了大规模生产。 本文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二(乙烯)氯铑(I) 二聚体合成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合成收率,能降低成本,缩短反应时间,简化操作流程的合成二(乙烯)氯铑(I)二聚体的方法。技术方案为:所述合成二(乙烯)氯铑(I) 二聚体的方法,该合成方法是:在高压反应釜内,首先将水合三氯化铑加一定量的水溶解,加入水量是水合三氯化铑质量的1-10倍,溶解温度50-80°C,待三氯化铑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相当于水合三氯化铑质量10-50倍的C1-C3醇为溶剂,在高压反应釜内以高压乙烯代替一个大气压的乙烯作为反应物并加热搅拌反应,加压反应0.5-2小时后压入已经脱气的碱溶液,继续反应0.5-1小时,反应结束后释放高压釜内乙烯气体,以氮气置换乙烯,反应混合物在氮气氛围下经过滤、水洗和醇洗涤,室温下真空干燥得到桔红色二(乙烯)氯铑(I) 二聚体。 方案实施条件:所述的高压乙烯代替过程是:装配好高压釜后以IMPa压力的氮气置换三次,排除高压釜内的空气,第三次保持IMPa压力30分钟检测高压釜密封性,确认密封后用高压乙烯置换三次氮气,调节至所需高压乙烯的压力;开始加热搅拌反应,当压力开始降低后持续通入乙烯气体,使压力保持在高压乙烯的压力设定值;高压乙烯的压力、即压力设定值为0.5-2.0MPa ;所述高压乙烯代替过程前所加入的C1-C3醇是甲醇、乙醇或正丙醇,适当减小醇水比有利于降低产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碱溶液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氢钠配成的水溶液,浓度为20-30%,加入的量为水合三氯化铑摩尔量的1-2倍,控制反应液的pH值大于4,有利于提闻广品收率;反应温度为20-50°C,温度低反应变慢,温度过高三氯化铑容易被还原为铑单质,加入碱溶液的前后分两次通入乙烯,时间分别为0.5-2小时和0.5-1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实现高效地合成了二(乙烯)氯铑(I) 二聚体,在高压乙稀条件下收率得到明显提闻,具体实施例中的最闻收率可达91% ;它具有能提闻合成收率,能降低成本,缩短反应时间,简操作流程等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