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

实验二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蛋白含量测定及其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一)目的:

1.了解从动物组织中提取蛋白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熟悉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各种方法和基本原理,并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

3.掌握SDS-PAGE的原理和垂直板型凝胶电泳的操作方法,并根据电泳结果,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

(二)内容:

1.利用机械破碎和高速离心分离等手段,从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提取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

2.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以上各蛋白提取液中的总蛋白含量;

3.对以上蛋白提取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一般都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上千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工作是生物工程中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想分离提纯某一特定的蛋白,首先必须把蛋白质从组织活细胞中以溶解的状态释放出来。为此,动物组织或动物细胞可用电动捣碎机或匀浆器破碎,细菌和植物细胞可用超声破、高压挤压或砂研磨等方法进行破碎。

鱼类肌肉蛋白按溶解性分为水溶性蛋白质(如各种蛋白水解酶)和盐溶性蛋白质(如肌原纤维蛋白质)。

肌肉组织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形状和分子量。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还原剂并用,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大量的SDS结合蛋白质,使其带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和规则的椭圆形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分子量。采用考马斯亮蓝快速染色,可及时观察电泳分离效果。根据电泳结果,可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

三、实验步骤

(一)鱼肌肉蛋白的提取

1.称取新鲜的淡水鱼和海水鱼肉各6g,用刀切碎,分别加入30 ml 冰冷的Bufffer I (20mM Tris-Cl, pH8.0),在捣碎机中捣碎成匀浆。

2.将以上匀浆转入50ml 离心管中,在4℃下,10000×g,离心15min,将上清和沉淀分开。

3.上清用四层纱布进行过滤除去脂肪,滤液即水溶性蛋白提取液(留样1(1.5ml)、量体积、测蛋白含量、SDS化)

4.在以上沉淀中,加入30 ml 冰冷的蒸馏水,重悬沉淀,在4℃下,10000×g,离心15min,取沉淀。

5.重复操作4二次。

6.在以上沉淀中,加入30 ml 冰冷的Buffer II(Buffer I含有0.5M NaCl),重悬沉淀,再次用组织捣碎机进行捣碎。

将以上匀浆转入50ml 离心管中,在4℃下,8000×g,离心15min,将上清和沉淀分开。上清即为盐溶性溶性蛋白提取液(留样2(1.5ml)、量体积、测蛋白含量、SDS化)。

(二)蛋白含量测定——紫外吸收法

(三)蛋白提取液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

(1)分离胶(12%)的配制(10ml):

ddH2O 3.3 ml

30%储备胶 4.0 ml

1.5M Tris-HCl(pH8.8)

2.5 ml

10% SDS 0.1 ml

10% AP 0.1 ml

TEMED 4 μl

混匀后灌入玻璃板间,以水封顶,注意使液面平(凝胶完全聚合需30-60min)。

(2)积层胶的配制(5ml):

ddH2O 3.4 ml

30%储备胶0.83 ml

1M Tris-HCl(pH6.8)0.63 ml

10%SDS 0.05 ml

10%AP 0.05 ml

TEMED 5 μl

将分离胶上的水倒去,加入上述混合液,立即将梳子插入玻璃板间(完全聚合需15-30mim)。

2.样品处理:将样品(以上水溶性蛋白液/盐溶性蛋白液)加入等量的2×SDS上样缓冲液,100℃加热5min,离心12000g×1min,取上清作SDS-PAGE分析,同时将SDS 分子量蛋白标准品作平行处理。

1.上样:分别取10μl处理后的样品加入样品池中,并加入6μl蛋白标准品作对照。

2.电泳:在电泳槽中加入1 电泳缓冲液,连接电源,注意正负极接向。电泳时,刚开始电压控制在90V,当样品到达分离胶后,可将电压调至180V,电泳至溴酚兰行至电泳槽下端停止。

3.染色:将胶从玻璃板中小心取出,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液染色。

4.脱色;将胶从染色液中取出,放入脱色液中,脱色至蛋白带清晰。

5.凝胶摄像和保存:在图像处理系统下将脱色好的凝胶摄像,并利用系统软件分析实验结果,凝胶可保存于双蒸水中或7%乙酸溶液中。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 1.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是否丰富是评定蛋白质食物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日常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以大豆最高(36.3%),肉类次之。对中国乃至亚洲人而言,谷粮类食物蛋白质亦很重要,如我国传统膳食结构中来自主食的蛋白质约占日摄入的总蛋白质量的 60~70%;而且豆制品、花生、核桃、杏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植物类食品亦是人体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但蔬菜、水果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故不宜作为主食。 2.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考{试大} 蛋白质消化率,不仅能反映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还能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 其公式为:蛋白质消化率(%)=[氮吸收量÷氮食入量]×100 氮吸收量=I-(F-Fm) 氮食入量=I I、F分别代表食物氮和粪氮。Fm为粪代谢氮。 粪氮绝大部分来自未能消化、吸收的食物氮,但也含有消化道脱落的肠粘膜细胞和代谢废物中的氮。后两者称为粪代谢氮。粪代谢氮是在人体进食足够热量,但完全不摄取蛋白质的情况下在粪便中亦可测得。如果在测定粪氮时忽略粪代谢氮不计,所得的结果即称为“表观消化率”;若将粪代谢氮计算在内的结果则称为“真消化率”或“消化率”。 蛋白质的消化率会在人体、食物及其相关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变化。如人的全身状态、消化功能、精神情绪、饮食习惯及食物的感官性态等等;食物中诸如食物纤维素含量、烹调加工方式、食物与食物间的相互影响等等。再如整粒进食大豆时,其所含蛋白质的消化率仅为60%,若加工成豆腐,即可提高至90%;考试大 一般烹调中的蒸、煮等方法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影响较小;若釆用高温煎炸的方法就可能破坏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还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1

鱼类资料

拉丁文名:Pampus sinensis 俗称:鮀鱼,昌侯龟,昌鼠,狗瞌睡鱼,鲳鳊,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 1、简介: 鲳鱼属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 2、营养价值: (1)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2)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3、适用人群: 鲳鱼属于发物,有慢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的人不宜食用。 4、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舒筋利骨。主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鲳鱼含DHA,对小孩大脑发育有帮助。

拉丁文名:Anguilliformes 俗称: 1、简介: 鳗鲡目、海鳗科的通称。约有8属14种。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2、营养价值: (1)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 (2)鳗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河西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3)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4)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 3、适用人群: 适合于年老、体弱者及年轻夫妇食用;适用于病羸弱、五脏虚损、贫血、夜盲人、肺结核、妇女崩溃带下、小儿疳积、小儿蛔虫以及痔疮和脱肛病人食用。 4、功能主治: 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强精壮肾、补充钙质。

植物抗冻蛋白研究

植物抗冻蛋白研究(综述) 摘要:植物的抗冻性是由于植物体内具有抗冻蛋白,抗冻蛋白蛋白的发现为研究植物的抗冻性,提高植物的抗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关于植物抗冻蛋白的发现、特性、作用机制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状况。 关键字:抗冻蛋白;植物抗冻蛋白;抗冻基因;基因工程 1.前言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 AFPs) 是从耐冻的鱼、昆虫等过冬生物组织中提炼出来的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它能抑制冰晶生长速度,降低冰点,保护细胞膜免受冷冻损伤【1】。研究植物的抗冻蛋白的特性、作用机理以及抗冻蛋白的基因工程对提高植物的抗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减少每年由于冻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2.植物抗冻蛋白的发现 早在20世纪60年代,抗冻蛋白AFPs就在极区海鱼中发现【2】,但直到1992年加拿大的Griffith等人才第1次从冬黑麦中分离纯化得到植物抗冻蛋白【3】。同年,美国圣母大学的Duman实验室在多种植物中发现了具有热滞效应的蛋白质。卢存福等在高山植物唐古特红景天叶片及悬浮培养细胞中获得AFPs,并采用组织培养方法低温诱导其愈伤组织产生A_UPs也获得成功【4】。目前已在许多越冬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中检测到具有热滞活性的AFPs,说明具有热滞活性的AFPs在植物中的分布具有普遍性【5】。1995年,Huang T等【6】在无头甘蓝(Brasica oleracea)扣分离了66kD的AFPs;随后卢存福【7】等在高山植物唐古特红景天叶片及悬浮培养细胞中获得具有抗冻活性的蛋白质。在木本植物AFPs 的研究中,我国费云标等(1994)从常绿灌木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中率先分离和部分纯化到AFPs,这是最早发现的木本植物AFPs【5】。1998 年英国York 大学的Dawn 等诱导纯化了胡萝卜AFPs ,它是一种分子量为36ku 的抗冻糖蛋白,pI 为5.1 ,体外热滞值为0.355℃,去掉糖链也不影响其抑制重结晶的活性【8】。2000,Chris 等从一种越冬的多年生

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

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 2010年09月30日 00:00 来源:营养学会关注度(3296) 随着人类寿命的日趋延长,伴随增龄而发生的人体脏器功能衰退和多种增龄性疾病亦明显增多,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骼疾病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虽然这些代谢性骨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有关骨骼肌在增龄过程中的变化,研究较少。近年研究显示,骨骼肌的增龄性改变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乃至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何全面研究并充分认识老年骨骼肌的变化对防治老年性骨病以及某些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Sarcopenia”一词源于希腊语,“Sarco”是前缀,指肌肉;“penia”是后缀,意流失,“Sarcopenia”意为肌肉流失。国内译为:“少肌症”、“骨骼肌减少症”、“肌力流失”、“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衰减综合征”等。应视为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纤维(尤以Ⅱ型肌纤维为主)体积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等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征。据报道,50岁以后,人的骨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估计 60 岁以上老年人慢性肌肉丢失约百分之三十,80岁以上为百分之五十,而肌肉丢失百分之三十将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Sarcopenia 的临床医学鉴定,一是“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index,RSMI,即四肢骨骼肌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ASM)与身高平方的比值。RSMI=ASM(kg)/ 身高(m)2。RSMI 低于青年对照组2SD或男性RSMI<7.26kg/m2,女性RSMI<5.45kg/m2即可判定为肌肉衰减综合征。二是间接评定指标,如骨骼肌质量参数(skeletal mass index,SMI),SMI=muscle mass×100 /weight。另外,去脂体重、肌肉力量、握力、BMI 等也可作为评定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指标。大量研究显示,经常性抗阻力运动和摄入优质蛋白质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两项重要措施。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一是蛋白质摄入量,二是蛋白质质量。关于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认识尚不一致。有研究认为膳食蛋白质供给量(RDA)0.8g /kg/d 不能维持老年人的骨骼肌的健康。最近一项老年人氮平衡试验荟萃分析显示,老年人氮平衡维持量为 1.35mg/kg/d(0.85g蛋白质/kg/d)。另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增至 1.0-1.3g/kg/d有助于维持氮平衡,并有可能降低因能量摄入减少所引起的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下降。膳食蛋白质的质量对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更加重要,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①膳食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特别是亮氨酸含量;②膳食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显示,口服氨基酸,特别是亮氨酸可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现已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亮氨酸可通过激活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一种蛋白激酶)和eIF(转译起始因子)途经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乳清蛋白是存在于牛乳清中的一类优质蛋白质,含有b-乳球蛋白、a-乳白蛋白、牛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糖巨肽和生长因子等多种活性成分,氨基酸组成与WHO 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相近,消化率和利用率高,特别是富含支链氨基酸,对减缓老年人骨骼肌丢失,防治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法伋(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鱼类学形态习题部分

鱼类学形态习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 01.侧线鳞 02.拟态 03.膜骨 04.软骨化骨 05.幼鱼 06.口腔瓣鳃盖瓣 07.红腺 08.头肾 09.陷器 10.颊部 11.喷水孔 12.鳍 13.鳍褶 14.软条 15.鳞棘基板 16.生骨区 17.咽颅 18.幽门盲囊 19.板鳃类与真骨鱼类 20.背中沟 21.漏半 22.吸盐细胞 23.脑垂体 24.鱼类形态学 25.奇鳍与偶鳍 26.咽上器官 27.循环系统 28.血清 29.性逆转 30.卵生 31.韦伯氏器 32.咽骨 33.鱼类学 34.尾柄 35.颐部 36.腹棱 37.硬刺 38.软鳍鱼类39.环片 40.角质鳍条 41.棱鳞 42.侧线鳞 43.栉鳞 44.珠星 45.鳞焦 46.外骨骼与内骨骼47.脊柱与脊椎 48.红肌与白肌 49.消化与吸收 50.口腔齿与咽喉齿51.呼吸瓣 52.鳃栅 53.喉鳔类与闭鳔类 54.鳃片与鳃小片55.鳃间隔 56.半鳃与全鳃 57.动脉球与动脉园锥 58.动脉与静脉 59.肾单位 60.裸卵巢与被卵巢 61.主性征与副性征 62.婚配色 63.背根与腹根 64.内分泌腺 二、填空题 01.软骨纲可分为____和____2个亚纲. 02.圆口类的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为_____. 03.鱼类的体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团头鲂属于_____. 04.鱼头部的主要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 05.鳍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 06.鲤的鳍式为D.3-15-22即表示_________. 07.鱼类的表皮为多层的____可分为____和_____两部分. 08.鱼类的鳞片可划分为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其中_____和牙齿是同源结构. 09.鱼类的颜色主要来自____,包括____和_____三种. 10.鱼类的发光器由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11.硬骨鱼类的脑颅按各部分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四个区域. 12.鱼类的脊柱骨按着生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两类. 13.硬骨鱼类鲤形目第一至第三柱体的两侧有4对外骨,由前向后依次为____,____,_____,及____. 14.鱼类的肋骨是____,可分为____和____两类. 15.尾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16.肌肉的基本单位_____,一般都成长方形,又称为_____. 17.鱼类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组成. 18.咽齿是着生在____上的牙齿. 19.鲤科鱼类咽齿的_____,______,_____该鱼类的重要分类依据. 20.食道由三层组织构成,由内到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21.胃位于食道的____,硬骨鱼类的胃在外形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肠的长度及盘曲程度因种类及食性而异,一般肉食性鱼类肠管较____,植食性鱼类的肠较____,杂食性鱼类的肠则_. 23.一般鱼类都有____对全鳃.每一鳃弓的两个鳃片中间被一个____分开. 24.一般认为伪鳃与_____是同源的,其功能认为与_____的排泄有关. 25.鳔的后背方面军有一较薄的_____,它是_____区. 26.血球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27.板鳃鱼类的淋巴系统只有_____,没有_____和_____. 28.肾脏是鱼类主要的_____,它起源于中胚层的_____.

鱼类学(形态学)复习题

鱼类形态学(ZLN) 一、名词: 鱼的定义:指一群终生生活于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它们通常用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协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鱼类体被鳞片,鳔大都存在。侧线鳞(鳞式):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咽齿(齿式):着生在鳃弓上的,称为咽齿。P 76 鳍式:鱼类的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特别是背鳍和臀鳍,是鱼类分类学上的主要依据之一,常要记载其数目,即鳍式。P 21 膜骨:在膜质(结缔组织)的基础上直接骨化而成,中间越过软骨阶段,所成的硬骨称为膜骨。 软骨化骨:由软骨直接骨化而来,这位骨骼称为软骨化骨。 软条:鳞质鳍条可分成末端分支而本身柔软,且分成多节的分支鳍条,及末端不分支而本身柔软,且分成多节的不分支鳍条。这两种鳍条统称为软条。 真骨鱼类:硬骨鱼纲、辐鳍亚纲中除了软骨硬鳞下纲和全骨鱼下纲以外的的其他鱼类,它包括绝大多数现生鱼类。 性逆转: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现不同的性别,通常首先出现雌性,即第一次性成熟时为全雌,以后全为雄性,如石斑鱼、黄鳝先雌后雄 韦伯氏器: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位于椎骨两侧,由第1~3椎骨所分化而成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 婚姻色:是一种副性征,鱼类在繁殖季节出现的色彩称为婚姻色,一般雄性个体较明显,如鳑鲏、马口鱼等。

珠星:局部地区的表皮细胞的变形物。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内耳:软骨鱼类脑颅后方两侧隆起为耳囊,内藏听觉平衡器官,内耳。 突触:轴突在本身末端分成细枝,与另一神经原的树突相接触处,称为突触。头肾:在真骨鱼类成体中,一般残存于围心腹腔隔膜的前背方,称为头肾: 陷器:丘状感觉器又称为陷器。一种皮肤感觉器,其感觉细胞低于四周的支持细胞,形成中凹的小丘状构造。 幽门盲囊:许多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的许多盲囊状突起,称幽门盲囊。 反射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神经原组成,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罗伦氏壶腹:软骨鱼类所具有,即罗伦瓮 二、概念比较: 栉鳞与圆鳞P 33 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密生细齿 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结构。 躯椎与尾椎P51 躯椎:椎体、髓弓、髓棘(棘突)、椎体横突和肋骨相关节 尾椎:由椎体、髓弓、髓棘、脉弓和脉棘所组成 红肌与白肌 P67 红肌:位于躯干表面,水平肌隔上下方附近的肌肉,它的颜色暗红色,脂肪含量高,称作红肌。 白肌:构成大侧肌的最主要/体积最大的肌肉。由宽纤维组成,不含脂肪和肌红朊,所以颜色淡白。

蛋白质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蛋白质:成长的营养基石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人体各组织无一不含蛋白质。蛋白质在人类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中,起着特殊而又具有中心性的作用。 让孩子更高 身体的生长发育可视为蛋白质不断积累的过程,蛋白质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尤为重要。儿童正处于成长的时期,他们每一天的成长、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蛋白质的作用。蛋白质构成了他们成才的营养基础。如果说成长就像盖楼,那么蛋白质就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砖头。少年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除了保证自身细胞的正常更新外,还需要不断形成新的组织细胞以达成体格的增长变化,其每天生长及结构改变的细胞数以百亿计。如此巨大的“工程”需要征用非常多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 蛋白质参与制造肌肉、骨骼、血液、皮肤,帮助身体制造新组织,构成体内如酶、激素、抗体等具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尤为重要的是,蛋白质为骨骼的构建提供了甘氨酸、脯氨酸、赖氨酸、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它们是骨胶原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 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营养有更高需求,而正是蛋白质为孩子身高的天天向上奠定了基石。所以,想让孩子长高,就需要及时满足孩子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 让孩子更聪明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脑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物质基础。它对人的语言、思考、记忆、神经传导、运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缺乏会直接影响脑发育,使神经传递受限,表现为反应迟钝。 儿童及少年期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期。婴儿出生时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的1/4,长到6周岁时约有1200克,为成人脑重的90%,余下10%的增长将在学龄期至青春期完成,各阶段均需注意蛋白质摄取的质与量。因此,每天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是维持少年儿童智力发育的必需条件。 儿童的免疫系统仍不完善,尤其是6岁前的幼儿正处于“生理免疫功能不全期”,相关免疫器官未被完全激活,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极易受病菌攻击,直至发育到12岁后,才能进入免疫功能的相对稳定期。而且,在儿童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常伴有细胞免疫的紊乱,甚至由此继发其他感染。另外,消炎药也会影响儿童免疫功能,不仅使耐药菌株增加,还会破坏菌群平衡,形成内源性感染。因此,儿童更需要从营养上来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为孩子免疫力提供保障 蛋白质是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的物质基础;也是与免疫力有所关联的许多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A、铁等)吸收及运转的载体;此外,蛋白质分解所提供的各种氨基酸也能通过不同作用机理来增强免疫力,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增强儿童免疫力,家长要注意在其膳食中搭配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怎样搭配补充蛋白质更科学 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其蛋白质需要量比成人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摄入量在2~3克/公 斤体重。例如4岁儿童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约为50克,以后将逐岁递增。那么儿童又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蛋白质呢? 蛋白质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两大类。动物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

第三章 鱼类营养学原理蛋白质营养影响蛋白质消化率因素.

第三章鱼类营养学原理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那么在鱼类营养中,是不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越高就越好呢?为什么,在众多饲料蛋白源,一般鱼类对鱼粉的消化利用率比其它蛋白源饲料高呢? (一):蛋白质营养 1.蛋白质的组成 含C、H、O、N,部分蛋白质含少量Fe、P、S,蛋白质的平均元素含量:C 53%,H 7%,O 23%,N 16%,S+P <1% N平均含量为16%,这是概略养分分析法CP含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CP=蛋白质含N量÷16%=蛋白质含N量×6.25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主要由20种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并在体内不断代谢与更新。 ①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可替代的,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②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的物质来源。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 ③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氮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含氮维生素:尼克酸 ④蛋白质是水生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为鱼类提供能量,转化为脂肪和糖类:蛋白质的燃烧热值为5.654卡/克,生理热价4.4卡/克左右 ⑤参与机体免疫:抗体的成份绝大部分均为蛋白质 ⑥参与遗传信息的控制:DNA、RNA ⑦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 ⑧运输功能:血红素 ⑨参与血凝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3.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①消化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 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 ②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主动吸收 吸收的顺序: L-AA > D-AA Cys>Met>Try>Leu>Phe>Lys≈Ala>Ser>Asp>Glu

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丽娜, 赵瑞利, 雷连成, 王教玉, 韩文瑜 作者单位:江丽娜,赵瑞利,雷连成,韩文瑜(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王教玉(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刊名: 中国水产 英文刊名:CHINA FISHERIES 年,卷(期):2008(5)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张书剑.Zhang Shujian几种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研究2007(12) 2.李华.杨桂文.温武军鱼类抗菌肽研究概况[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2) 3.黄平.章怀云.HUANG Ping.ZHANG Huai-yun鱼类抗菌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2) 4.杨学明.江林源.蒋和生.YANG Xue-ming.JIANG Lin-yuan.JIANG He-sheng水生动物抗菌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期刊论文]-生物技术通讯2006,17(1) 5.王克坚.林志勇.杨明.任洪林.黄文树.周红玲.邓尚龙.陈君慧.蔡灵.蔡晶晶海水养殖鱼类抗菌肽hepcidin基因的研究进展[会议论文]-2005 6.王小玲.尹建文.Wang Xiaolin.Yin Jianwen鱼类的先天性抗菌和抗病毒机制[期刊论文]-现代渔业信息2006,21(7) 7.叶星.白俊杰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前景[期刊论文]-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0,15(4) 8.单晓枫.郭伟生.张洪波.钱爱东鱼类体液中的几种抗菌因子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南农业科学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05636789.html,/Periodical_zhongguosc200805040.aspx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摘要 蛋白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的日新月异,食品蛋白质的使用出现当前的规模。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将蛋白质推上更高的台阶。蛋白质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的结构和性状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复的主要原料,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的使用对食品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人体很多营养,也可以帮助人体生长,而且人体的各部分都含有蛋白质,所以不能小觑了蛋白质的存在。 关键词:蛋白质凯氏定氮法营养价值好处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蛋白质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1) 1.2 蛋白质的组成及作用 (2) 1.3 蛋白质的性质 (3) 第二章蛋白质的测定................................................................................. .. (4) 2.1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 2.2 凯氏定氮法 (6) 2.3 测定步骤 (7) 第三章结论.............................................................................................. ........................ (8) 3.1 结论.................................................................................................... . (8) 3.2 建议......................................................................................... ..... ..... ..... ..... ... ........ .. (9) 参考文献................................................................................................................................. .... . (10) 致谢....................................................................................................................................... ..... . (11)

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

. 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 2010年09月30日00:00 来源:营养学会关注度(3296) 随着人类寿命的日趋延长,伴随增龄而发生的人体脏器功能衰退和多种增龄性疾病亦明显增多,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骼疾病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虽然这些代谢性骨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有关骨骼肌在增龄过程中的变化,研究较少。近年研究显示,骨骼肌的增龄性改变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乃至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何全面研究并充分认识老年骨骼肌的变化对防治老年性骨病以及某些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Sarcopenia”一词源于希腊语,“Sarco”是前缀,指肌肉;“penia”是后缀,意流失,“Sarcopenia”意为肌肉流失。国内译为:“少肌症”、“骨骼肌减少症”、“肌力流失”、“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衰减综合征”等。应视为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纤维(尤以Ⅱ型肌纤维为主)体积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等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征。据报道,50岁以后,人的骨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估计60 岁以上老年人慢性肌肉丢失约百分之三十,80岁以上为百分之五十,而肌肉丢失百分之三十将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Sarcopenia 的临床医学鉴定,一是“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index,RSMI,即四肢骨骼肌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ASM)与身高平方的比值。RSMI=ASM(kg)/ 身高(m)2。RSMI 低于青年对照组2SD或男性RSMI<7.26kg/m2,女性RSMI<5.45kg/m2即可判定为肌肉衰减综合征。二是间接评定指标,如骨骼肌质量参数(skeletal mass index,SMI),SMI=muscle mass×100 /weight。另外,去脂体重、肌肉力量、握力、BMI 等也可作为评定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指标。大量研究显示,经常性抗阻力运动和摄入优质蛋白质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两项重要措施。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一是蛋白质摄入量,二是蛋白质质量。关于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认识尚不一致。有研究认为膳食蛋白质供给量(RDA)0.8g /kg/d 不能维持老年人的骨骼肌的健康。最近一项老年人氮平衡试验荟萃分析显示,老年人氮平衡维持量为1.35mg/kg/d(0.85g蛋白质/kg/d)。另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增至1.0-1.3g/kg/d有助于维持氮平衡,并有可能降低因能量摄入减少所引起的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下降。膳食蛋白质的质量对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更加重要,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①膳食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特别是亮氨酸含量;②膳食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显示,口服氨基酸,特别是亮氨酸可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现已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亮氨酸可通过激活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一种蛋白激酶)和eIF(转译起始因子)途经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乳清蛋白是存在于牛乳清中的一类优质蛋白质,含有b-乳球蛋白、a-乳白蛋白、牛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糖巨肽和生长因子等多种活性成分,氨基酸组成与WHO 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相近,消化率和利用率高,特别是富含支链氨基酸,对减缓老年人骨骼肌丢失,防治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法伋(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

实验二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蛋白含量测定及其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一)目的: 1.了解从动物组织中提取蛋白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熟悉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各种方法和基本原理,并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 3.掌握SDS-PAGE的原理和垂直板型凝胶电泳的操作方法,并根据电泳结果,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 (二)内容: 1.利用机械破碎和高速离心分离等手段,从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提取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 2.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以上各蛋白提取液中的总蛋白含量; 3.对以上蛋白提取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一般都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上千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工作是生物工程中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想分离提纯某一特定的蛋白,首先必须把蛋白质从组织活细胞中以溶解的状态释放出来。为此,动物组织或动物细胞可用电动捣碎机或匀浆器破碎,细菌和植物细胞可用超声破、高压挤压或砂研磨等方法进行破碎。 鱼类肌肉蛋白按溶解性分为水溶性蛋白质(如各种蛋白水解酶)和盐溶性蛋白质(如肌原纤维蛋白质)。

肌肉组织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形状和分子量。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还原剂并用,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大量的SDS结合蛋白质,使其带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和规则的椭圆形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分子量。采用考马斯亮蓝快速染色,可及时观察电泳分离效果。根据电泳结果,可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 三、实验步骤 (一)鱼肌肉蛋白的提取 1.称取新鲜的淡水鱼和海水鱼肉各6g,用刀切碎,分别加入30 ml 冰冷的Bufffer I (20mM Tris-Cl, pH8.0),在捣碎机中捣碎成匀浆。 2.将以上匀浆转入50ml 离心管中,在4℃下,10000×g,离心15min,将上清和沉淀分开。 3.上清用四层纱布进行过滤除去脂肪,滤液即水溶性蛋白提取液(留样1(1.5ml)、量体积、测蛋白含量、SDS化) 4.在以上沉淀中,加入30 ml 冰冷的蒸馏水,重悬沉淀,在4℃下,10000×g,离心15min,取沉淀。 5.重复操作4二次。 6.在以上沉淀中,加入30 ml 冰冷的Buffer II(Buffer I含有0.5M NaCl),重悬沉淀,再次用组织捣碎机进行捣碎。 将以上匀浆转入50ml 离心管中,在4℃下,8000×g,离心15min,将上清和沉淀分开。上清即为盐溶性溶性蛋白提取液(留样2(1.5ml)、量体积、测蛋白含量、SDS化)。 (二)蛋白含量测定——紫外吸收法

昆虫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昆虫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摘要昆虫抗冻蛋白具有很高的热滞活性,可保护机体免受结冰引起的伤害。昆虫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多采用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及HPLC等技术,已用于鱼类抗冻蛋白纯化的冰亲和纯化(IAP)技术也可考虑应用于昆虫抗冻蛋白的分离提纯。昆虫抗冻蛋白具有高活性,规则的一级结构及类似的冰晶结合表面等特性。 关键词昆虫抗冻蛋白,分离纯化,特性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AFP)首先由Devries在南极海峡的一种Nototheneniid鱼的血液中首次发现。目前研究发现,很多生物体都能产生抗冻蛋白保护机体免受结冰引起的伤害,包括多种海洋鱼类,陆生节肢动物,植物和细菌体内发现多种抗冻蛋白。依据来源的不同,可将抗冻蛋白分为鱼类抗冻蛋白、昆虫抗冻蛋白、植物抗冻蛋白和微生物抗冻蛋白四大类。鱼类抗冻蛋白又分为6大类:抗冻糖蛋白(antifreeze glycoprotein,AFGP),I-Ⅳ型抗冻蛋白(AFPI、AFP Ⅱ、AFPⅢ、AFPⅣ)和高活性抗冻蛋白Hyperactive AFP。植物抗冻蛋白研究较深入的主要为胡萝卜(Daucuscarota)抗冻蛋白(DcAFP)和黑麦草(Loliumperenne)抗冻蛋白(LpAFP)。对微生

物抗冻蛋白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Gfimstone等人首先证明黄粉甲Tenebrio molar幼虫能够产生抗冻蛋白,随后,科学家们在分属于9目、20科的50多种昆虫体内发现了抗冻蛋白的存在。目前研究比较透彻的昆虫抗冻蛋白主要包括黄粉虫AFP(TmAFP)、云杉卷夜蛾Choristoneura f umiferana AFP(CfAFP)和赤翅甲Dendroides canadensis AFP(DAFP)。根据其特性的不同,抗冻蛋白又有多种命名,如冰结构蛋白(ice structuring proteins,ISP)、抗冻蛋白(AFP)及热滞蛋白(thermal hysteresis proteins,THP)。 抗冻蛋白的主要特征是产生热滞效应和重结晶抑制效应。耐寒生物(freeze-avoidance)如大多数昆虫和鱼类抗冻蛋白主要通过热滞效应来保护机体免受冻害,抗冻蛋白降低溶液冰点的作用效果不受分子数量的影响,只受蛋白质性质的影响,即非依数性地降低溶液的冰点,同时不影响融点,从而产生冰点和融点的差值,这个值即为热滞值,它的高低可以用来衡量抗冻蛋白抗冻活性的强弱。 而对于可以忍受胞间结冰的耐冻生物(freeze-tolerance)如大多数越冬的植物和少数昆虫的抗冻蛋白则主要通过重 结晶抑制效应来降低生物有机体因体内结冰引起的伤害。抗冻蛋白除了可以特异的、不可逆的与冰晶结合,抑制冰晶生长,同时改变冰晶形态,还可以降低过冷点,抑制成冰核蛋白的作用和降低玻璃化与去玻璃化损伤,以及通过与细胞膜

蛋白质的供给量、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供给量、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供给量 蛋白质的供给量与膳食蛋白质的质量有关。如果蛋白质主要来自奶、蛋等食品,则成年人不分男女均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75克。中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 质质量较差,供给量需要定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2克。蛋白质供给量也可用占总 能量摄入的百分比来表示。在能量摄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由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在 成年人应占总能量的10%~12%,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则应占14%。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膳食中蛋白质来源不外是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如奶、蛋、鱼、瘦肉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谷类和豆类。大豆含有丰 富的优质蛋白质。谷类是我们的主食,蛋白质含量居中(约10%),是我国人民膳食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蔬菜水果等食品蛋白质含量很低,在蛋白质营养中作用很小。几种食物蛋白质含量/100g 食物含量食物含量食物含量牛奶3.0 大米7.4 大白菜1.7 鸡蛋12.3 小米9.0 油菜1.8 瘦猪肉14.6 标准粉11.2 菠菜2.6 瘦牛肉20.2 玉米8.7 马铃薯2.0羊肉17.1 大豆35.1 苹果0.5 草鱼16.1 花生仁25.0 鸭梨0.2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1.蛋白质的含量。 2.蛋白质的消化率也就是吸收率,是表示吸收氮占摄入氮的百分率。不仅反映了蛋白质在消化道被分解的程度.同时也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 3.蛋白质的利用率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 4. 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计分(PDCAAS) 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有很多,PDCAAS(即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计分,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的正式公布和推荐)是其中的一个指标,满分为1(即100引它同时强调了氨基酸计分和消化率。得到的记分为1者,就表示该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基本上能被人体全部吸收和利用。纽崔莱营养蛋白质粉的PDCAAS分值为1。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刘云飞高薇薇 (烟台南山学院) 摘要水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内脏、鱼皮、鱼鳍、鱼鳞、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本文详细的阐述了鱼品加工废弃物饲料工业、食品及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 关键字鱼类下脚料开发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渔业生产国,小杂鱼和低值鱼占海洋捕捞产量的50%—60%,目前,发达国家的水产品加工率在80%以上,而我国的水产品加工率不足30%,其中淡水鱼加工率不到10%,我国每年淡水鱼副产物产量在25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未被利用[1]。 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内脏、鱼皮、鱼鳍、鱼鳞、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4]。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对这些下脚料的利用,目前我国主要用来生产鱼粉,对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利用。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水产加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类加工的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口的增长,食物资源的短缺,必须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鱼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吸引了化学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学者。 1.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表1为青鳞鱼下脚料成分分析结果。从表1可见,下脚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鱼肉中的70.88%,蛋白质含量丰富。但组成较复杂,除鱼头、鱼骨的软骨粘蛋白、胶原、软骨蛋白及弹性蛋白等不必水解可作为食用鱼骨粉的原料外,肌肉组织中的肌蛋白、肌原蛋白、动蛋白、肌动蛋白等肌肉蛋白则可用几种酶水解为氨基酸、肽等,并作为水解蛋白的主要成分。 表1 青鳞鱼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原料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 鱼肉74.49 1.62 20.88 4.73 下脚料74.26 4.97 14.8 6 2.鱼品加工下脚料和废弃物的利用 鱼品加工后剩下的鱼头、尾、碎肉、胆、骨、鳞、内脏、皮等,含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利用这一蛋白质资源,可制成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有可溶性食用鱼蛋白粉、液体鱼蛋白饲料、鱼鳞胶、鱼皮胶、鱼骨糊、鱼蛋白钙糖、胆色素钙盐和胆酸盐等。 2.1蛋白质的利用 目前鱼蛋白的加工方法主要为:酶水解加工工艺、蒸煮法、以及溶剂萃取工艺,使碎片鱼肉得到合理利用。 2.1.1加工饲料鱼粉 生产鱼粉的原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水产加工厂的下脚料(by-product)如头、内脏、皮、骨等;另一类为食用价值较低的多获性鱼类。鱼粉生产大国秘鲁的原料品种比较单一,

鱼类的多样性及其保育(精)

魚類的多樣性及其保育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94.8.22高雄市圖 一、魚類的多樣性 魚類自從五億年前(寒武紀)在地球上開始出現以來,歷經多次大滅絕後迄今仍有超過57目、528科與28,900種活存在地球上,此數目已逾地球現生脊椎動物(含魚、兩生、爬蟲、鳥類、哺乳類)總數52,000的一半以上,且目前每年平均仍有兩百種新種的魚類被發現。最近的大深度潛水發現水深50m以下之珊瑚礁魚類至少近有2700種尚未被描述。魚類除了它們在種數上的高歧異度外,它們在基因、形態、生態、生理、與行為等等各方面亦非常多樣化。譬如在棲所方面,魚類幾乎已可適應生活在全球各地的水域,從極地-2℃的海洋,到熱帶沙漠44℃的水域;從5,200公尺高山溫泉(西藏的一種泥鰍),或3,812公尺的高山溪流(南美洲北部的一種鱂魚),到海岸潮池、淺灘,萬餘公尺的深海(> 8,000公尺的蛇鳚)、乃至缺氧的沼澤、暗無天日的洞穴(盲魚)均有分佈,真可說是無所不在。魚類不但是水生生態系中最重要的成員,提供研究生物演化的絕佳素材,也和我們人類的生活和經濟活動息息相關。但是這些原本豐富的魚類資源卻因為過去漁業的過度開發,河川及沿海環境的嚴重污染而在全球各地,包括台灣在內,種數及數量均在銳減之中,保育魚類生物多樣性之工作實已刻不容緩。 (一)令人稱奇的魚類演化 「魚」的簡單定義應該是:「變溫、以鰓呼吸、具鰭及鱗的水生動物」。但是有些魚如鮪或鼠鯊(lamnid shark)卻為適應在大洋中長距離洄游的需要而可以在體內保持恆溫;肺魚、鯰魚、攀鱸(gouramis)、雀鱔(gars)、彈塗魚則可以週期性地利用”肺”或其它呼吸輔助器官,來離水生活;許多鰻形魚類的鰭和鱗片均已退化不顯等等。魚的體型大小及形狀更是變化多端不一而足,小從需要由顯微鏡觀察體長8mm已成熟的微鰕虎魚(印度洋的Trimmatom nanus),大到逾20m的鯨鯊或15m的象鯊等等,令人嘆為觀止。“fish”是指單一種的一尾或多尾,”fishes”則是指多數不同的魚種,它們對魚類學的研究者而言,仍有許多神奇奧妙的地方,值得深入探究,舉例而言: (1) 腔棘魚,推測是兩棲類的祖先,本應隨恐龍在白堊紀(Cretaceous)的六千五百 萬年前絕跡,但卻在1938年被南非漁民捕獲活體。此一發現不但引起高等脊椎動物之演化爭議,也引起保育工作在國際間的政治問題。 (2) 肺魚可蟄伏在泥中長達四年之久,在雨季來臨重新變回水塘時,可以很快又復 甦。 (3) 生活在零度以下的海水南極魚類,因其血液中含抗凍蛋白,故使其血液及身體

什么鱼蛋白质高

什么鱼蛋白质高 鱼肉其实就是营养学上经常说的白肉,与红肉比较起来,白肉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更高,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应该多吃白肉。众所周知的是,无论是哪一种鱼都对人体非常有好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多吃鱼肉有助于促进身体智力发育。这时候不少人又会有疑惑,哪一种种类的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黑鱼蛋白质含量高。 黑鱼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十分丰富,肉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都高。 据测定,100克黑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灰分1.2克,钙57毫克,磷163毫克,铁0.5毫克,水分77.9克;含热量383.5千焦。 其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7.36%,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6%左右。因此,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 黑鱼用于食用,其骨刺少,可食率为63%。月鳢可食率高达75.63%。在烹调上,黑鱼肉质爽滑,适于炒鱼片、炒鱼鳞、打边炉;而斑鳢则适合煲、炖,所煮鱼汤无腥味,味道香浓,鱼肉松化。用黑鱼烹调的“财鱼片”更是誉满天下的美味佳肴。 扩展资料:

用于医药方面,黑鱼具有去淤生新和滋补的功效。外科手术或创伤后食用黑鱼,有生肌补血、收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体弱病人、产妇和儿童常食黑鱼有益健康。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在广东、广西和港澳地区,黑鱼一般被视为病人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佳品。广东驰名的“生鱼葛菜汤”,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拔毒生肌等功效,甚为广大群众所喜食。 黑鱼历来畅销国外市场,且价格昂贵,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极负盛名,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种紧俏价高的水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