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

识(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施工电梯又称人货两用电梯,是建筑施工机具中唯一可以运送人员上下的垂直运输设备。主要用于工业、民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如果没有施工电梯,高层建筑施工的净工作时间将会损失30%左右;并且施工电梯结构坚固,拆装方便,不用另设机房,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施工电梯有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和绳轮驱动式电梯。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的构造原理是利用安装在吊箱框架上的齿轮与安装在塔架立杆上的齿条相啮合,当电动机经过变速机构带动齿轮转动时吊箱即沿塔架升降。绳轮驱动式电梯是利用卷扬机滑轮组、钢丝绳悬吊吊箱升降。

施工电梯由于不仅载物,而且载人,因此施工电梯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T13861-1992),综合考虑电梯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及伤害方式等特点,将施工电梯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

1.物理性危害

(1)设备、设施缺陷

各种结构有变形;连接螺栓有松动;钢丝螺栓固定不牢,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运行范围内有障碍;机件、齿轮箱漏油;齿轮和齿条严重磨损;减速箱发热,各齿轮严重磨损;制动片严重磨损,裂纹,松脱;钢丝绳严重磨损(钢丝绳一米内断丝数超过总数的10%或整个钢丝绳内出现一股钢丝绳断裂或钢丝绳表面磨损达40%以上时,该钢丝绳应报废换新)。

(2)防护缺陷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及说明书规定,施工升降机应安装限速器、安全钩、制动器、限位开关、笼门连锁装置、停层门(或停层栏杆)、底层防护栏杆、缓冲装置、地面出入口防护棚等安全防护装置。当无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时,将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如:制动器故障,可造成施工

电梯失控甚至机毁人亡;无笼门连锁装置或连锁装置失效,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电梯周围无可靠防护棚,交叉作业时可能发生高空坠物伤人等。

(3)电危害

施工电梯内部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等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施工电梯触电危险因素有:电梯没有单独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电源电缆破坏漏电;无漏电自动保护开关或保护开关失效;电气系统存在故障等。

(4)运动物危害

电梯作业同时进行交叉作业,易于造成运动物伤人事故。运动物危害主要有高空作业操作不合规范、物料堆放不合理,高空坠落的机具、材料等物体对人体造成打击;安装、拆卸电梯时,零部件坠落对人体打击伤害;运动电梯对误进入电梯运行区域的人员造成挤压、打击伤害等。

(5)作业环境危险因素

作业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有作业环境不良、基础沉降、安全过道

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气温过高或过低、自然灾害等。如视线不良或有雷雨、风暴天气时开车即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6)信号缺陷

电梯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及信号显示不准等都属于信号缺陷。多层施工交叉作业,同时使用电梯时,如无联络信号或联络信号不明极易造成电梯对人员挤压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等。

(7)标志缺陷

在作业危险区域要设置警告、指示等标志。如存在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等,将为误操作、误进入危险区等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埋下隐患。

2.心理、生理性危害

(1)健康状况异常

健康状况异常主要包括情绪不稳定、饮酒或醉酒、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 防措施(标准版)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标 准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电梯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电梯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电梯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假设电梯的力矩限位失灵,电梯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可能造成电梯倾翻。 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

仅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 a施工电梯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说明书进行。施工升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升降机的安装。 b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 c安装施工电梯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须使用专用螺栓,不得随意代用。 d施工电梯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当机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或重新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在施工电梯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卸附墙杆件。 g为防止事故发生,施工电梯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和拆除,施工电梯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安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h施工电梯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作业,严格执行,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于续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电梯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电梯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电梯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假设电梯的力矩限位失灵,电梯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可能造成电梯倾翻。 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 a施工电梯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说明书进行。施工升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升降机的安装。 b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 c安装施工电梯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须使用专用螺栓,不得随意代用。 d施工电梯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当机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或重新 第 2 页共 4 页

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在施工电梯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卸附墙杆件。 g为防止事故发生,施工电梯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和拆除,施工电梯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安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h施工电梯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作业,严格执行,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于续j施工电梯安装、顶升、拆除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遵照执行。 k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方案施工,做好施工电梯拉接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 l施工电梯安装完成后,必须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电梯检测中心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 3 页共 4 页

电梯危险因素的分析

电梯危险因素的分析 第23卷第7期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1? f江苏省特种 电梯是一种机械设备,可以按照ISO12100—1: 2003(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基本术语,方法》(ISO12100—1:2003SafetyofMachinery.Basic concepts,generalprinciplesfordesign.Basicterminol—ogyandmethodology),将电梯的危险分为机械危险(如挤压,剪切,缠绕,卷入,冲击,物体坠落打击,切割,以及磨损,零部件机械强度不够等),电气危险(如电击,静电,短路或过载引起的燃烧或设备损坏),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如接触或吸入有害, 有毒,腐蚀性和/或有刺激性的液体,气体,雾气,烟 雾和灰尘所导致的危险,火灾与爆炸危险),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如不利于健康的姿势,极度或重复用力所导致的危险,人的各种差错, 以及人员被困等),由于能源供应故障或其他功能 故障产生的危险,由于安全措施错误的设置而产生的危险,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等几类. 本文试根据ISO12100,针对一般情况,对电梯

的各种危险进行简单分析,以期起到有助于相关人员理解和掌握电梯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中提出的安全性能要求的作用. 1机械危险 1)挤压:当两移动件相向运动.或者移动件向 固定件移动,人体或人体某部位在其中可能遭受挤压.例如,轿顶,底坑空间尺寸不够,则当轿厢冲顶 或撞底时,可能造成位于轿顶或底坑检修人员被挤压;层门,轿门关闭后,门扇之间,门扇与立柱,门楣 之间的距离如果超过一定尺寸(~I16mm),则人的手指有可能挤入这一间隙;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 扶手带在扶手转向端的入口最低点与地板之间的215128) 距离如过小(<0.1m),则乘客的脚可能被挤压;自动扶梯的扶手带在扶手转向端的入口处如未设置手指和手的保护装置,则乘客的手指或手可能挤入. 2)剪切:当两移动件相向运动,或者移动件向固 定件移动,人体或人体某部位在其中可能遭受剪切. 例如,层门开启的情况下,如果轿厢运行,则进出轿 厢的人员将遭受运动着的轿厢和固定的层门地坎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剪切:动力驱动的自动滑动门外表面有较大的凹进或凸出部分,或这些凹进或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 素辨识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1378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Identification of Dangerous and Harmful Factors of External Construction Elevator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施工电梯又称人货两用电梯,是建筑施工机具中唯一可以运送人员上下的垂直运输设备。主要用于工业、民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如果没有施工电梯,高层建筑施工的净工作时间将会损失30%左右;并且施工电梯结构坚固,拆装方便,不用另设机房,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施工电梯有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和绳轮驱动式电梯。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的构造原理是利用安装在吊箱框架上的齿轮与安装在塔架立杆上的齿条相啮合,当电动机经过变速机构带动齿轮转动时吊箱即沿塔架升降。绳轮驱动式电梯是利用卷扬机滑轮组、钢丝绳悬吊吊箱升降。 施工电梯由于不仅载物,而且载人,因此施工电梯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1992),综合考虑电梯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及伤害方式等特点,将施工电梯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 1.物理性危害 (1)设备、设施缺陷 各种结构有变形;连接螺栓有松动;钢丝螺栓固定不牢,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运行范围内有障碍;机件、齿轮箱漏油;齿轮和齿条严重磨损;减速箱发热,各齿轮严重磨损;制动片严重磨损,裂纹,松脱;钢丝绳严重磨损(钢丝绳一米内断丝数超过总数的10%或整个钢丝绳内出现一股钢丝绳断裂或钢丝绳表面磨损达40%以上时,该钢丝绳应报废换新)。 (2)防护缺陷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及说明书规定,施工升降机应安装限速器、安全钩、制动器、限位开关、笼门连锁装置、停层门(或停层栏杆)、底层防护栏杆、缓冲装置、地面出入口防护棚等安全防护装置。当无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时,将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如:制动器故障,可造成施工电梯失控甚至机毁人亡;无笼门连锁装置或连锁装置失效,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电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摘要:电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设备,电梯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同时电梯的安全性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阐述电梯检验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电梯检验中危险因素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避免电梯设备发生损坏危及人生命,我们要按照电梯检验的标准进行检验,并分析电梯检验中的危险因素,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们的人身安全。 一、电梯检验中的危险因素 依据电梯检验的一些实践经验,很多电梯检验工程师认为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那么就很可能导致电梯的使用出现异常状态,例如:人被关在电梯里,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电梯检验中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注意电梯检验中的电气伤害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电气伤害引发的事故是非常严重的,例如:漏电、触电、雷电等。这种伤害主要是由电能的强度决定的,对人的伤害性很大,下面是在电梯检验中可能出现的电气伤害现象: 1.操作不当。一些电梯检验人员在检验的过程中,操作方法不正确,忽略检验的细节部分,导致电气伤害事故。 2.电梯检验设备不规范。电梯检验人员没有按照检验安全规范进行检验,利用不能符合检验标准的工具,甚至有些工具已经老化,没有进行及时更换。 3.检验人员接触破损的电线,发生触电伤害。由于一些电线被长时间使用,部分金属暴露出来,检验人员不注意,很容易受到电击伤害。 4.检验的过程中发生漏电事故。由于检验人员使用的检验工具、

检验设备和检验仪器的质量差导致漏电事故。 5.检验人员在检验的过程中常常被轿门和照明灯烫伤,因为这些设备在通电之后会发热。 6.检验人员在建筑工程还没有进行交工的时候,就对电梯进行检验。由于一些电线还没有完全接好,可能会出现短路和漏电的现象。 7.检验人员使用的电气设备在空气中很可能会发生静电反应,这可能会引发火灾,因为电火花会遇到一些可燃气体进行燃烧。 (二)注意电梯检验中的机械伤害 电梯的运转是由电梯的机械能决定的,电梯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与人或者物体接触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机械伤害事故。其中,机械伤害主要包括: 1.电梯检验人员经常用手拉开轿门上面的电机,当电机传动皮带在运转的时候会将人的手夹伤。 2.检验人员离轿门太近,在轿门开关的时候,检验人员很可能被轿门上的摆杆夹到脚。 3.轿厢的移动速度受盘车轮的运转影响,如果运转的速度过快,检验人员在使用盘车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伤到手。 4.如果轿厢到达了底层,检验人员的身体还在底坑内,就有可能使电缆发生危险。 (三)注意电梯检验中的高空坠落伤害 电梯检验人员在对电梯进行检验的时候他们的身体要进入底坑,电梯的有些检验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因此,高空坠落的防护工作很关键。以下几方面是电梯检验中发生高空坠落伤害的现象: 1.检验人员对所需的钢丝绳进行测量的时候,在测量上出现了误差,导致坠落伤害。由于检验人员在拉扯钢丝绳的时候,使用的拉力过大,整个过程是非常危险的。 2.检验人员对电梯的超载装置进行检查时,由于很多电梯超载装置是安装在电梯轿底部位,在对其进行测量时,需要用手来控制超载开关,如果操作方法不正确导致电梯的层门关闭并且电梯开始向上运转,电梯检验人员很可能会遇到高空坠落的危险。 3.检验人员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检修的时候身体触碰到在轿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687-76 施工电梯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电梯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电梯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电梯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假设电梯的力矩限位失灵,电梯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可能造成电梯倾翻。

关于电梯事故主要危险源的分析

关于电梯事故主要危险源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24T15:47:26.167Z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3期作者:李琦程丽娜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所以电梯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电梯检验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检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危险源,所以进行电梯安全检验是一项既有高危险度,又有复杂性的工作任务。本文对电梯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电梯事故的预防提供经验借鉴。 电梯成为居民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备设备,大大方便了老百姓日常出行。但是,电梯作为 机械设备,高频率的使用必然带来种种问题,电梯事故不可避免,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带来损失。电梯事故的成因繁多,迫切需要进行分类深入剖析,提出针对性强的应对举措,及时消除电梯日常运行隐患,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一、电梯的主要结构及故障原理 电梯的结构根据驱动方式不同就能分成不同驱动类型,主要有曳引驱动以及液压驱动和卷筒驱动等,较为常用的以及比较安全可靠的就是曳引驱动,在提升的高度上也不会受到限制,在速度上也比较容易控制。在这一类型的电梯提升机构当中,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绳槽中一端和轿厢相连接,在另一端和对重进行连接,曳引轮通过和钢丝绳间的摩擦力,进而来带动电梯钢丝绳驱动轿厢升降。电梯的轿厢是关键部分,是装载货物及乘客的,通过骄架以及轿厢体所构成,骄架就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是通过它来传递到曳引钢丝绳的。在安全钳动作以及蹲底撞击缓冲器的时候,需要承受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所以轿厢架的强度要求就比较高。轿厢是封闭围壁,除了必要的出入口以及通风孔没有其他开口。除此之外,还有导向系统重量平衡系统,曳引系统,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电力拖动系统。 电梯自身有着安全保护的装置,所以在出现了故障的时候,就会产生动作程序,这能在一定程度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从电梯的安全系统来看,主要由限速器以及安全钳和缓冲器等部分所构成。在电梯存在着超速以及失控的问题时候,限速器安全钳就能使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从而位置静止状态,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人员的伤亡以及设备损坏。安全保护系统当中的光幕是感应保护装置,是电梯近门安全保护装置,电梯自动关门的时候能防止人和物品夹伤损坏。 二、电梯存在的主要事故点危险源 1.制动器机电气故障 (1)机械故障。一是制动维保单位未对制动器机械部分如铁芯、制动臂、销轴等部件进行定期清洗、润滑,导致机械卡阻导致闸瓦无法打开;二是制动器弹簧调整不当,制动弹簧弹力过大,导致制动器线圈通电时铁芯产生的轴向推力无法克服弹簧阻力,使闸瓦无法打开。现场检查制动器检查铁芯表面无锈蚀卡阻,铁芯在制动器内运行正常,制动弹簧调整螺母也在规定的刻度内(2)电气故障。一是回路上抱闸接触器KBl和运行接触器KC等接触器故障不吸合;二是抱闸强激接触器工作不可靠或失效,仅靠维持电压无法克服制动器弹簧阻力打开制动器闸瓦; 三是制动器线圈烧毁。现场检查控制柜上制动器控制回路各接触器均吸合正常,排除前面两个原因,因此检查制动器线圈,用万用表量测量制动器线圈发现无电阻,说明制动器线圈被烧毁导致制动器无法开闸。四是制动器线圈绝缘破坏,匝间短路烧毁;五是制动器线圈维持电压调整过高,或经济电阻R被短接直接往线圈通入强激电压导致发热烧毁。后经现场通过维保人员进一步详细了解,原来该电梯制动臂平时维保时经常发现卡阻,闸瓦不能顺利完全打开(原因是较高的强激电压只会维持1-2秒,之后的较低维持电压无法克服制动弹簧的阻力),闸瓦与制动轮面经常有点摩擦声响,而为保证制动力又不能调小制动弹簧力,因此调小了经济电阻R,使维持电压增大,进而使闸顺利完全打开,但却导致了线圈烧毁,险些酿成重大事故的发生 2.门锁回路的失效 (1)锁钩啮合不符要求。锁钩的啮合深度应不小于7mm,并且锁紧动作由重力、永久磁铁或者弹簧来产生和保持,即使永久磁铁或者弹簧失效,重力也不能导致开锁。如果啮合深度不足 7mm 或者锁钩和锁档边缘的间隙过小甚至没有间隙,当层门收到向井道内的外力作用时极易导致层门的锁紧失效,甚至层门因此被打开,这时候非常容易发生人员坠落井道的危险事故。 (2)门锁回路被短接。门锁回路属于安全回路的一部分,电梯的正常运行需要安全回路全部接通,门锁开关先串联在一起,再接入控制柜主板中,门锁不通,电梯不能运行。而如果门锁被短接,相当于主板检测不到门系统的开关状态,即使层门开启电梯也能运行,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发生开门走梯造成人员坠落井道和剪切的危险。 3.曳引力失效 电梯曳引力失效的主要形式有:过度装潢,导致平衡系数变小。平衡系数是电梯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关乎电梯的曳引条件、安全性和节能,一般平衡系数为0.4 ~ 0.5。如果电梯轿厢过度装潢,平衡系数减小,T1/T2发生变化,电梯的曳引条件破坏,存在溜梯安全风险;新装电梯安装精度不够,钢丝绳对轮槽在轴向方向有分力,这样会造成轮槽非正常磨损,轮槽的非正常磨损造成曳引力减小;曳引轮绳槽与钢丝绳不匹配;钢丝绳过度润滑,曳引轮有油污等会影响曳引轮槽的当量摩擦系数;钢丝绳断丝、磨损、油污、生锈等引起曳引能力变化等。 三、电梯主要事故危险源预防措施 1.预防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的主要措施 (1)定期检查,了解曳引轮的实际应用状况以及磨损情况,对曳引轮要做到及时完善,对不达标准的要及时更换。(2)应用专业的润滑液对电梯进行维护,避免润滑过度导致钢丝绳打滑问题的出现。(3)要加强对轿厢质量的检查和复查,避免因为轿厢质量达不到标准而导致的打滑问题。(4)对于高楼层的电梯,需要通过补偿绳或者补偿链等方式,从而保障曳引条件具备有效性,进而在根本上避免出现打滑问题。(5)仔细检查和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以避免启动或制动过快从而导致系统加速度太快,进而导致打滑。(6)保障平衡系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平衡系数维持在规定范围内,并提升其整体的科学性。(7)及时更换一些表面超出标准要求的钢丝绳,进而提升其整体质量。 2.规范电梯的操作与日常的检查 对电梯的具体操作进行规范,同时配备相应的管理与操作作人员,防止由于非自然因素对电梯造成破坏,对不规范与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制止,对电梯的内部进行及时的清理,尤其对电梯的滑槽与导轨中的异物进行清理,防止由于异物造成电梯门开关失灵。建立日常检查制度,每天对电梯进行检查,检查其运行情况以及安全状况,对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及时的处理,当检查出问题后及时进行备案

略论电梯安全运行危险因素分析

TECHNOLOGY WIND 1我国电梯运行安全问题现状 近些年来,在城市化建设与人们物质生活的快速提高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电梯安全事故,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电梯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和其他的交通设备一样,电梯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无法替代。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电梯的运用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了,随着社会的向新型城市建设转型的发展,建筑商开始建设越来越多的中高层或者高层建筑,这也增加了电梯设备的运用。另外,在人们消费水平质量增长的前提下,人们平时出现在公共消费场所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这些场所也常常运用到电梯。电梯是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垂直升降交通工具,因而相对于车辆而言,电梯在运行当中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电梯制造行业技术相比于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已有几百家电梯生产企业,其中当然也包括一些大型电梯经营企业。2003年,国内电梯年产量大约8万多台,而到了2010年,国内电梯年产量就已经达到了36.5万,虽然现在我国电梯生产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电梯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依旧常有发生,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就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一般是因为设备陈旧出现故障、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乘客违规搭载以及自然因素影响。 2电梯运行事故伤害的主要形式2.1撞击伤害 在电梯快速冲顶或者蹲底的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常会致使乘客身体与轿厢内部壁板发生碰撞,或者是多名乘客之间的身体撞击造成伤害。一般出现撞击的原因是电梯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或者是曳引力不足造成的。 2.2坠落伤害 在电梯轿厢层门敞开或者是电梯外部可以进入电梯,而如果这个时候电梯不在搭乘者平行楼层,就会导致人员失足掉入电梯井道。另外的一种情况就是,在电梯出现故障时,电梯会自动停止运行所有程序,在这样的情况下,乘客如果自行逃离电梯轿厢,也有可能导致坠落。 2.3挤压伤害 在电梯运行中的挤压伤害可分为三类,一是人员被挤压在电梯井道底部或缓冲器上;二是乘客的肢体部分被挤压在设备运动机构内;三是,乘客被挤压在轿厢与电梯井道壁之间。而造成挤压伤害的原因是由于电梯故障造成电梯坠落,或者是电梯过度超载,另外也有可能是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的原因。 2.4触电伤害 电梯是依靠电力作为动力的,因而电梯内部会存在着一些电路结构。若乘客的身体部位接触到相关带电体,或者是由于电梯故障导致漏电,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乘客触电而受到伤害。 2.5剪切伤害 电梯造成剪切伤害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乘客进出轿门时电梯突然快速起动,使乘客身体或者衣物在电梯层门与电梯轿厢之间被剪切或者被拽拉造成伤害。另外就是在电梯井道内部,由于电梯轿厢与墙壁或者附近的电梯轿厢相对运动而造成剪切。 3电梯安全运行危险因素探析3.1电梯老旧化运行出现故障 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下促成了很多的新型高楼,但依然存在着许多的旧建筑,这些老旧建筑中有些是设有电梯的。而老旧电梯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老旧电梯的运行技术、质量性能相对于新型电梯都要差很多,并且经过多年的使用,故障率也将大大提高。另外,老旧电梯的设备耗能量也比现在的新型电梯大,更高的耗能也会促使故障率增高。许多的老旧电梯的主要部件在设计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使用限期,如曳引机、钢丝绳、缓冲器制动器、接触器、变压器、继电器、限速器、轿门门机及层门系统等,持续的使用老旧电梯将会大大的提高威胁系数。除此之外,老旧电梯一般都是很久以前生产的,由于制造技术或者生产商的改变,很难做到零件的及时更新。因而在电梯的日常检修上会遇到很多的阻碍,若是电梯得不到很好维修,在不是最佳的状态下运载,就很可能导致电梯出现安全事故。 3.2人员被困后采取的错误措施 在许多的电梯事故中,由于电梯故障导致人员被困或许是最常出现的。但事实上,电梯在遇到运行故障时会自动启动保护措施,也就是停止一切运行指令,当然也包括电梯轿厢关闭,而所谓的电梯困人其实是在电梯的控制系统发现存在故障后自动采取保护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然而很多乘客在搭乘电梯时突然遇到这种情况,往往认为电梯出现了严重的故障问题,会误以为留在电梯内是很危险的,甚至强制掰开电梯门或者撬开安全窗从而逃离电梯轿厢。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而且也是最危险的,电梯困人是对乘客的一种保护,一旦这一安全保护措施不起作用,将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在非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下遇到这类情况时,应该沉着应对,按照电梯内正确的提示操作进行报警求救,冷静等待救援并配合专业的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3.3电梯运行超载造成事故 在电梯实际运行当中,常常会遇到电梯超载报警的情况,尽管从电梯设计上实际最大载荷是超过超载报警的载荷的,而往往人们会认为哪怕电梯报警仍旧载人载物是比较安全的。从安全角度来考虑,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此前就有许多因为电梯超载造成安全事故的案例。例如:前些年,某酒店的搬运工在电梯超载报警的情况下,还继续向电梯内搬运建筑材料,当电梯轿厢内部建筑材料的重量超过了电梯的实际最大载荷时,电梯突然开始下降,直到电梯轿厢与缓冲器相碰才停止。在这起事故中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也证实了电梯超载也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因而在电梯超载报警时,应该立即走出电梯轿厢或者搬出物品。实际中,许多的乘客为了赶时间而在电梯超载报警时仍旧往电梯里挤,或者某些乘客在进入后电梯突然报警而不愿主动走出来,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电梯的运行效率,还可能导致电梯曳引绳打滑引发电梯轿厢下滑,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可能造成人员剪切、坠落、挤压等损伤,其中有些甚至是可以导致致命的。 4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充分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就应该分析清楚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危险因素,并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遇到对应因素造成事故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补救。作为人们生活中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应该时刻做好电梯安全保障工作,要做到万无一失,尽力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略论电梯安全运行危险因素分析 张军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张家港分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 [摘要]随着目前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电梯安全在人们生活中也越来越 被重视。城市基础建设是社会现代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安全保障又是最基本的,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和谐与稳定,还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如今,电梯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中着重的针对电梯安全运行问题作出了分析。[关键词]电梯;安全运行;危险因素[参考文献] [1]沈燕.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情财经研究,2010. 应用科技 77

电梯事故危险原因分析分类

重要危险列表 1 机械危险 --与移动件接触(如主驱动,扶手驱动)--扶手带间隙之间的手指挤夹 --与相邻建筑或扶梯的碰撞 --扶手入口拖曳 --裙板与梯级、梳齿与梯级的挤夹 --梯级/踏板之间的挤夹 2 电气危险 --与带电体接触 --不恰当的急停 --电气部件的错装 --静电 --电气部件的外部感应 整理版

3 辐射危险 --机器产生的辐射危险(正常运行期间)--来自外部的电磁辐射(低频、无线电频率、微波辐射) 4 火灾 --金属结构内易燃材料的积聚、电缆老化、驱动器过载 5 忽视机器设计的人机工效学设计产生的风险 --扶手宽度、护栏高度 -- 5 忽视机器设计的人机工效学设计产生的风险 --在工作地或入口处,照明不适当 --工作区域没有足够的空间 --搬运重物缺少提升设备 6 控制电路故障产生的危险 --危险状态下不停止 --电线短路 --电线过载 --主机停止后意外启动 整理版

6 控制电路故障产生的危险 --意外逆转 --超速 --停止过程中减速度过大 7 在运行中突然制停产生的风险 --对金属结构产生了大于规定的载荷 --在护栏上产生了大于规定的载荷 --由于不能预料的滥用,梯级或踏板产生了大于规定的载荷 --驱动主机上产生了大于规定的载荷 8 滑倒、挤夹、跌落危险 --梯级/踏板、梳齿版、前沿板上滑倒 --扶手带的速度差引起跌倒 --运动方向的改变引起跌倒 --加、减速度的增加引起跌倒 --意外启动或超速引起跌倒 --层站上不适当的照明引起跌倒 整理版

整理版 9 其他危险 --梯级或踏板的缺少 --滥用运输工具(手推车或旅行轮箱,轮椅)--在护栏外或在护栏上攀爬--在扶手上嬉闹--相邻护栏间存物 --多台连续运行扶梯、人行道中间出口或层站 人流拥堵 --扶手上运物跌落 扶梯事故 在进入梳齿之前,应检测出缺失的梯级或踏板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施工电梯又称人货两用电梯,是建筑施工机具中唯一可以运送人员上下的垂直运输设备。主要用于工业、民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如果没有施工电梯,高层建筑施工的净工作时间将会损失30%左右;并且施工电梯结构坚固,拆装方便,不用另设机房,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施工电梯有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和绳轮驱动式电梯。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的构造原理是利用安装在吊箱框架上的齿轮与安装在塔架立杆上的齿条相啮合,当电动机经过变速机构带动齿轮转动时吊箱即沿塔架升降。绳轮驱动式电梯是利用卷扬机滑轮组、钢丝绳悬吊吊箱升降。 施工电梯由于不仅载物,而且载人,因此施工电梯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综合考虑电梯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及伤害方式等特点,将施工电梯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 1.物理性危害 (1)设备、设施缺陷 各种结构有变形;连接螺栓有松动;钢丝螺栓固定不牢,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运行范围内有障碍;机件、齿轮箱漏油;齿轮和齿条严重磨损;减速箱发热,各齿轮严重磨损;制动片严重磨损,裂纹,松脱;钢丝绳严重磨损(钢丝绳一米内断丝数超过总数的10%或整个钢

丝绳内出现一股钢丝绳断裂或钢丝绳表面磨损达40%以上时,该钢丝绳应报废换新)。 (2)防护缺陷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及说明书规定,施工升降机应安装限速器、安全钩、制动器、限位开关、笼门连锁装置、停层门(或停层栏杆)、底层防护栏杆、缓冲装置、地面出入口防护棚等安全防护装置。当无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时,将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如:制动器故障,可造成施工电梯失控甚至机毁人亡;无笼门连锁装置或连锁装置失效,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电梯周围无可靠防护棚,交叉作业时可能发生高空坠物伤人等。 (3)电危害 施工电梯内部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等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施工电梯触电危险因素有:电梯没有单独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电源电缆破坏漏电;无漏电自动保护开关或保护开关失效;电气系统存在故障等。 (4)运动物危害 电梯作业同时进行交叉作业,易于造成运动物伤人事故。运动物危害主要有高空作业操作不合规范、物料堆放不合理,高空坠落的机具、材料等物体对人体造成打击;安装、拆卸电梯时,零部件坠落对人体打击伤害;运动电梯对误进入电梯运行区域的人员造成挤压、打击伤害等。

分析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及防护措施

分析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及防护措施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梯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电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对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的危险源。因此,必须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对电梯检验中发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相关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源,防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然而,近年来随着电梯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开始对电梯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这就促使了电梯检验工作的兴起。但是电梯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一、电梯检验的基本内容分析 目前我国各电梯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存在一些弊端,这些机构大都过于重视电梯质量,而忽视了对检验人员安全的保护,因此在电梯检验工作中经常出现检验人员受伤甚至死亡的安全事故。鉴于此,相关研究人员开始研究讨论电梯检验工作,对电梯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然而,要想了解电梯危险源还需要熟知电梯检验的具体工作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电梯检验具体内容有:检验电梯工作过程中的状态、姿势以及电梯是否能够满足乘客对于舒适、安全、快速的要求;检查电梯的控制程序,从而避免因程序混乱而造成的电梯工作错误的情况;检验电梯内部的电气设施是否正常,灯光、应急电话以及控制面板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在电梯内设置必需的安全警示标语与提示;检查电梯内通风、通信等。 二、电梯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 从前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电梯检验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再加上电梯又涉及到多种电气以及机械知识,因此电气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很多。然而,总体来说可以按照事故类型将电梯检验存在的危险源分成以下三大类。 (一)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 机械伤害是电梯检验伤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并且由于电梯内部机械部件有多种多样,因此造成机械伤害的危险源也有多种。 第一,轮状机械造成的伤害。电梯系统中有许多的轮状设备,例如:导向轮、拖引轮、盘车轮等。这些轮状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往往速度较快,因此经常出现因

电梯检验的危险源及预防对策分析

电梯检验的危险源及预防对策分析 张令山 摘要:电梯检验是一项需要高空作业的高危险性工作,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为了避免检验事故的发生,检验人员除必须严格按照电梯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外,还应对检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本文根据检规要求,结合检验现场实际情况,对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出现事故的对策。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源,对策,预防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了我国现阶段住宅建筑的主要形式,电梯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截止到2014年11月,我国登记的在用电梯已达300万台。电梯作为八大类特种设备之一,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强制进行定期检验。然而,在电梯数量激增的同时,与之相关的检验人员的数量并没有大幅增加,人机矛盾非常突出,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电梯检验中的危险程度就会增大,对危险源的控制就显得尤为突出。 1.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 根据《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对电梯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规定,电梯在检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形式的潜在危险源。 (1)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2)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 (3)电气伤害事故危险源 (4)其它伤害事故危险源(如在有毒、有害和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的检验时,发生的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等) 2.各类危险源分析 2.1.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电梯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经常在轿厢顶和层门处进行检验,很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的伤人事故。比如用钥匙打开电梯层门时,若轿厢不在该层站,并且检验人员个子较矮的话,当打开层门时用力过大,就有摔入井道的可能,在电梯检验中,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性是较大的。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造成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的危险源有:(1)在安装过程进行监督检验时,对轨道等项目进行检验时,经常要在脚手架上进行,因此就有从脚手架上摔落可能;(2)检查层门或层门地坎时从脚手架上或层门处坠落;(3)从未安装层门和护栏的门洞口坠落;(4)在轿顶上进行检验时,跨越上横梁时,从井道壁与轿厢围成的孔洞处摔落;(5)用三角锁打开厅门时,未观察轿厢所处层站,踩空造成高处坠落等等。 2.2.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 机械伤害的形式大体上有8类:咬人、撞击、挤压、碰撞、夹断、剪切、割伤和擦伤、卡住或缠住。在电梯检验过程中,机械伤害事故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 譬如进行曳引轮的垂直度检验时,检验人员若忘记拉闸停机便开始检验,当有人外呼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编号:SM-ZD-65673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 因素辨识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施工电梯又称人货两用电梯,是建筑施工机具中唯一可以运送人员上下的垂直运输设备。主要用于工业、民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如果没有施工电梯,高层建筑施工的净工作时间将会损失30%左右;并且施工电梯结构坚固,拆装方便,不用另设机房,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施工电梯有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和绳轮驱动式电梯。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的构造原理是利用安装在吊箱框架上的齿轮与安装在塔架立杆上的齿条相啮合,当电动机经过变速机构带动齿轮转动时吊箱即沿塔架升降。绳轮驱动式电梯是利用卷扬机滑轮组、钢丝绳悬吊吊箱升降。 施工电梯由于不仅载物,而且载人,因此施工电梯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综合考虑电梯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及伤害方式等特点,将施工电梯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 1.物理性危害

电梯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电梯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电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运行中所受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关电梯伤人事故常有報道,给电梯安全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吸取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职能部门应提高认识,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风险因素,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众所周知,高层建筑对电梯的依赖程度较大,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电梯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电梯安全运行;风险;防范措施 1 引言 随着时代进步,一幢幢高层建筑缓解了随着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商务和办公问题。而建筑内的交通运输工具———电梯,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对象。电梯的使用便捷了出行,但时不时发生的电梯事故,却又使得人们望“梯”生惧。电梯能否安全有效的运行,既关系到每一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稳定。 2 电梯安全的重要性 近些年,电梯经常发生困人、溜梯、蹾底、层门夹人等事故,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且老旧电梯发生故障的次数明显呈上升趋势,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百姓关心、政府关注的焦点。老旧电梯设备中部分部件的使用寿命达到一定年限后,存在着安全性能下降、电气元器件磨损老化、备品配件来源匮乏等诸多问题,致使故障率上升;还有部分电梯由于当时设计制造标准落后,其性能要求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安全技术规范和现行标准的要求。 3 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的因素分析 3.1 电梯自身状况与运行环境 从宏观角度分析,电梯设备由八个子系统构成,自身状况的安全通常指电气与机械安全状况。电梯的安全性能检测是电梯设备中一个主要的子系统,对其进行检验,能够判断电梯是否处于安全运营状态中。电梯的运行环境通常是指建筑物建成后,因为大修难度较大,故而在建筑体设计的早期,就需考虑各种因素,规划符合电梯安全运行要求的各项参数,但是检测中很多人员发现存在用户电梯井道条件与电梯安装布置设计图纸不符,这最终会影响电梯设备的安装效率。 3.2 维护管理 维护管理是消除电梯安全因素的重要举措。但分析发现,部分电梯维护单位派出的维护人员专业水平层次不齐。部分维护人员执行维护制度不严格,开展维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 识(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施工外用电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新版) 施工电梯又称人货两用电梯,是建筑施工机具中唯一可以运送人员上下的垂直运输设备。主要用于工业、民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如果没有施工电梯,高层建筑施工的净工作时间将会损失30%左右;并且施工电梯结构坚固,拆装方便,不用另设机房,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施工电梯有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和绳轮驱动式电梯。齿条齿轮驱动式施工电梯的构造原理是利用安装在吊箱框架上的齿轮与安装在塔架立杆上的齿条相啮合,当电动机经过变速机构带动齿轮转动时吊箱即沿塔架升降。绳轮驱动式电梯是利用卷扬机滑轮组、钢丝绳悬吊吊箱升降。 施工电梯由于不仅载物,而且载人,因此施工电梯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T13861-1992),综合考虑电梯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及伤害方式等特点,将施工电梯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 1.物理性危害 (1)设备、设施缺陷 各种结构有变形;连接螺栓有松动;钢丝螺栓固定不牢,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运行范围内有障碍;机件、齿轮箱漏油;齿轮和齿条严重磨损;减速箱发热,各齿轮严重磨损;制动片严重磨损,裂纹,松脱;钢丝绳严重磨损(钢丝绳一米内断丝数超过总数的10%或整个钢丝绳内出现一股钢丝绳断裂或钢丝绳表面磨损达40%以上时,该钢丝绳应报废换新)。 (2)防护缺陷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及说明书规定,施工升降机应安装限速器、安全钩、制动器、限位开关、笼门连锁装置、停层门(或停层栏杆)、底层防护栏杆、缓冲装置、地面出入口防护棚等安全防护装置。当无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时,将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如:制动器故障,可造成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