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事故危险原因分析分类

电梯事故危险原因分析分类

电梯事故危险原因分析分类
电梯事故危险原因分析分类

重要危险列表

1 机械危险

--与移动件接触(如主驱动,扶手驱动)--扶手带间隙之间的手指挤夹

--与相邻建筑或扶梯的碰撞

--扶手入口拖曳

--裙板与梯级、梳齿与梯级的挤夹

--梯级/踏板之间的挤夹

2 电气危险

--与带电体接触

--不恰当的急停

--电气部件的错装

--静电

--电气部件的外部感应

整理版

3 辐射危险

--机器产生的辐射危险(正常运行期间)--来自外部的电磁辐射(低频、无线电频率、微波辐射)

4 火灾

--金属结构内易燃材料的积聚、电缆老化、驱动器过载

5 忽视机器设计的人机工效学设计产生的风险

--扶手宽度、护栏高度

--

5 忽视机器设计的人机工效学设计产生的风险

--在工作地或入口处,照明不适当

--工作区域没有足够的空间

--搬运重物缺少提升设备

6 控制电路故障产生的危险

--危险状态下不停止

--电线短路

--电线过载

--主机停止后意外启动

整理版

6 控制电路故障产生的危险

--意外逆转

--超速

--停止过程中减速度过大

7 在运行中突然制停产生的风险

--对金属结构产生了大于规定的载荷

--在护栏上产生了大于规定的载荷

--由于不能预料的滥用,梯级或踏板产生了大于规定的载荷

--驱动主机上产生了大于规定的载荷

8 滑倒、挤夹、跌落危险

--梯级/踏板、梳齿版、前沿板上滑倒

--扶手带的速度差引起跌倒

--运动方向的改变引起跌倒

--加、减速度的增加引起跌倒

--意外启动或超速引起跌倒

--层站上不适当的照明引起跌倒

整理版

整理版

9 其他危险

--梯级或踏板的缺少

--滥用运输工具(手推车或旅行轮箱,轮椅)--在护栏外或在护栏上攀爬--在扶手上嬉闹--相邻护栏间存物

--多台连续运行扶梯、人行道中间出口或层站

人流拥堵

--扶手上运物跌落

扶梯事故 在进入梳齿之前,应检测出缺失的梯级或踏板

裙板与梯级的挤夹

●它们应能承受900N的力垂直作用于附着件的连

线上,部件应没有断开或永久变形。刚性部件上的力应作用于600mm2的面积上。

●刚性部件应有18~25mm的投影,并能承受规

定的强度要求。柔性件应有最小15mm,最大为30mm的长度。

●在刚性部件下边的最低部分与梯级的边角(所有

的倾斜部分)之间的间隙应为25+2/-0mm.裙板与梯级的挤夹

--为了减少裙板与梯级之间挤夹的危险,应

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1)裙板应有足够的刚度;

(2)间隙应符合要求(4mm和7mm)

(3)安装符合要求的防夹装置,要求:

●它们应由刚性的和柔性(如毛刷,橡胶)的

部件组成。

●它们从裙板的垂直面起应有最小30mm和最大为

50mm投影距离

整理版

整理版

整理版

裙板与梯级的挤夹

(4)为了达到低的摩擦系数(不大于

0.45),可使用适当的材料或适当型式的

衬垫,如皮革品(湿的和干的)、PVC

(干的)、橡胶(干的)。附录给出实验方法。

整理版

属于电梯改造行为的有

属于电梯改造行为的有 但是,想要在电梯投入使用后加装IC卡控制设备,在《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修订版)》(国质检特〔2014〕260号)中是属于改造范畴的。而想要进行上述工作的话,电梯施工企业必须要有改造资质才能从事这项工作。 2019年1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调整《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的通知,把某些情况列为了一般维修或重大维修。 这说明只要有维修资质的电梯企业就可以从事这项工作了。这对只有维修资质的企业来说,真是一件好事。 以下是通知的具体内容: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的通知 国市监特设函〔2019〕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

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规范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维保等行为,降低企业施工过程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监管总局对《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进行了调整,现印发给你们。本次调整后的《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原《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修订版)》(国质检特〔2014〕260号)同时作废。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报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 修理分为重大修理和一般修理两类。 1. 重大修理包括: (1)加装或更换不同规格的驱动主机或其主要部件、控制柜或其控制主板或调速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夹紧装置、棘爪装置、限速切断阀(或节流阀)、液压缸、梯级、踏板、扶手带、附加制动器。(注2) (2)更换不同规格的悬挂及端接装置、高压软管、防爆电气部件。(3)改变层门的类型、增加层门。 (4)加装自动救援操作(停电自动平层)装置、能量回馈节能装置

电梯常见的故障及处理

电梯故障原因详细分析 【1】问题:电梯有错层现象,是由哪些原因所引起的? 答;1:引轮有打滑现象,包括电梯快车急停引起的打滑。请检查曳引轮、平衡系数、曳引轮包角等; 2:终端减速或限位开关动作不可靠,这些开关动作后,如不能可靠复位会引起错层;3:编码器信号受干扰,导致脉冲计数不准确,电梯错层,请注意编码器线和动力线必须分开走线槽,编码器屏蔽层单端可靠接地。控制柜中,变频器制动单元接线需和编码器线分开; 4:对于PLC控制系统,电梯运行过程中,平层信号误动作、平层信号受到干扰或闪动会导致楼层数据错乱,电梯错层。 【2】问题:电梯经常有不关门现象,是由哪些原因所引起的? 答;1:光幕或安全触板动作; 2:开门按钮动作; 3:本层外呼按钮卡死; 4:关门到位信号误动作; 5:超载开关动作; 6:主板故障保护; 7:电机温度保护动作; 8:门机故障; 9:通过主板CAN通讯干扰评估功能,检查CAN通讯状况。恶劣的通讯状况也可能导致不关门现象; 10:关门继电器、接触器有问题。 【3】问题:客户反映电梯经常有不开门现象,请问哪些原因会引起? 答;1:开门限位动作不正常,经常误动作,导致不开门; 2:门机有问题,门机机械上卡阻或者门机变频器故障; 3:开门继电器有问题; 4:主板报故障,有些故障会导致主板输出全部切断,包括开关门; 5:关门按钮卡死,现在全串行的主板程序,对于关门按钮卡死,电梯停站后还是能够开门到位,但我司PLC控制的程序,关门按钮卡死,有可能导致电梯到站不开门; 6:电梯错层,在其它楼层开门,厅外误以为到站不开门 【4】问题:慢车运行,不接轿厢通讯时可以运行,接上轿厢通讯就不运行? 答:不接轿厢通讯,主板不检测SM-02板的输入信号,接上轿厢通讯,主板将检测SM-02的输入信号,接上通讯线后出现不能运行的现象,一般是由下面原因所造成的:①:门机的开门到位信号不正确,如果门锁闭合时开门到位信号动作,那么电梯检修将不能运行; ②:如果超载信号动作,那么电梯检修将不能运行。 【5】问题:电梯有冲顶和蹲底现象,请问有哪些原因所引起? 答;1:当错层时,到端站正常减速环节不起作用,由强迫减速开关来强迫减速,如果减速开关距离不够,那么会冲顶或蹲底; 2:编码器信号出问题会导致电梯飞车,如果在端站,那么容易冲顶或蹲底;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大全

编号:SM-ZD-24130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大全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大全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分类与分类学1、概念 一、分类与分类学 1、概念 知识存在于比较分类之间。分类是人类很自然的一个过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在进行了分类的工作。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分门别类,是鉴别比较和划分的过程。分类看起来非常之简单:根据相似性将要分类的东西加以整理归类。然而,分类能使事物高度有序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效率和工作效率。 分类这一术语有两层不同含义:①设计一种分类方法的过程;②通过某一分类法的概念的标记性代码或术语对对象进行编码或描述。我们仅使用分类的第一层含义。分类法是某一领域内概念的序化系统及其或隐或显的序化原理。分类的准则取决于这些类别的应用目的。分类法来自原有知识,却又把原有知识进一步扩展。

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最新修订版)

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修订版)施工 类别 施工内容 安装 采用组装、固定、调试等一系列作业方法,将电梯部件组合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电梯整机的活动;包括移装。 改造 采用更换、调整、加装等作业方法,改变原电梯主要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使电梯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包括: 1. 改变电梯的额定(名义)速度、额定载重量、提升高度、轿厢自重(制造单位明确的预留装饰重量除外)、防爆等级、驱动方式、悬挂方式、调速方式以及控制方式(注1); 2. 加装或更换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及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夹紧装置、棘爪装置、限速切断阀(或节流阀)、液压缸、梯级、踏板、扶手带、附加制动器(注2); 3. 改变层(轿)门的类型、增加层门或轿门; 4. 加装自动救援操作(停电自动平层)装置、能量回馈节能装置、读卡器(IC卡)等,改变电梯原控制线路。 1

2

注1:改变电梯的调速方式是指:如将乘客或载货电梯的交流变极调速系统改变为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系统;或者改变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调速系统,使其由连续运行型改变为间歇运行型等; 控制方式是指:为响应来自操作装置的信号而对电梯的启动、停止和运行方向进行控制的方式,例如:按钮控制、信号控制以及集选控制(含单台集选控制、两台并联控制和多台群组控制)等。 注2:规格是指:制造单位对产品不同技术参数、性能的标注,如:工作原理、机械性能、结构、部件尺寸、安装位置等; 型号是指:制造单位对产品按照类别、品种并遵循一定规则编制的产品代码。 3

电梯故障致因分析及对策(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梯故障致因分析及对策(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电梯故障致因分析及对策(新版) 电梯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快速发展起来,电梯的使用变得日益普遍。电梯在日常使用中出现故障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是电梯生产者、使用者及管理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何减少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是摆在电梯业内人士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电梯故障致因及对策提出一些看法,供电梯业内人士参考。 一、元器件损坏的原因 电梯的控制方式、配置不同,其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不同。一般说来元器件损坏是电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交流双速电梯其控制迴路主要采用继电器作为主要元件,这类电梯通常的故障是继电器经过多次通断之后,其触点因电弧光损坏、触点变形引起的。近年来电梯大都采用变频变压技术,继电器的使用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电梯微控制器的中断信号,这种电梯较大提高使

用的可靠性,减少了因继电器损坏引起的故障。但同双速电梯一样,其主接触器触点变形、电弧光损坏也并不少见。此外厅门触点、行程开关,门安全触板开关、轿门触点开关的损坏也占同类故障的较大比例。当然,有些开关接触故障是由机械故障引起的。 二、使用环境的原因 电梯虽然是一种安全可靠性很强的垂直升降设备,但对工作环境要求很高。譬如,对电源的波动要求小于±7%,较大的电压波动会使控制板损坏或处于运行保护状态,从而造成故障或故障的感觉。此外,电梯对环境卫生要求比较高,如电梯厅门、轿门门槽垃圾较多致使厅、轿门运行受阻也会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电梯控制板的防尘常常为使用者所忽视,过多的粉尘一旦吸附潮湿的空气会使电路短路。限速器表面粉尘过多会使惯性甩块发生卡阻使其动作速度发生变化,除产生故障外,还可能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潮湿、腐蚀性的环境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使用不当的原因 使用者的不当行为主要表现在对电梯的敲击、阻挡、掰撬等,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事故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按事故性质进行分类,也可以按伤害程度和伤害方式进行分类。我国在在工伤事故统计中,主要是按照伤害方式,即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各种分类方式介绍如下: 一、按事故的性质分类 事故性质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可以预见、抵御和避免,但由于人的原因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技术事故,如地震、泥石流造成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安全防范知识和技术条件、设备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性能,因而无法避免的事故。 在已发生的事故中,大量的属于责任事故。据有关部门对事故的分析,责任事故占90%以上。 二、按伤害的程度分类 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伤亡事故大体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几类。 (一)轻伤事故 轻伤事故是指一般伤害不太严重,休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的事故。 (二)重伤事故

凡具下列情况之一的,均为重伤事故。 (1)经医生诊断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 (2)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 (3)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的灼伤、烫伤或非要害部位的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1/3 以上的; (4)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等; (5)眼部受伤较重,有失明可能的; (6)手部伤害:大拇指轧断一节,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任何一只轧断两节或任何两指各断一节的,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不能自由伸屈、残废的; (7)脚部伤害:脚趾断二只以上的,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不能行走自如,可能残废的; (8)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9)凡不在上述范围内的伤害,经医生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点,由企业行政部门会同工会提出初步意见,报当地劳动部门审查确定。 (三)死亡事故 指死亡(含伤后一个月内死亡)3人以下事故。 (四)重大死亡事故 是指死亡3人或3人以上、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以内的事故。 (五)特别重大事故

螺杆电梯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 螺杆电梯特点

螺杆电梯定义: 什么是螺杆电梯? 通过螺杆驱动运行的电梯就是螺杆电梯。螺杆电梯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电机经减速机(或皮带)带动螺母或螺杆旋转,从而使螺母顶升轿厢上升或下降的电梯。简单讲就是一巨大的螺丝在电梯底下,随着螺丝的旋转顶着轿厢上升和下降。 螺杆电梯工作原理: 螺母与轿厢相连,电机通过减速机(或皮带)带动螺母或螺杆旋转,使轿厢上升或下降,实现电梯运行。 螺杆电梯分类: 电梯根据动力传动方式不同分为 螺杆转动式螺杆电梯: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带动螺母及与螺母相连的轿厢运动,电机与轿厢分离。 螺母转动式螺杆电梯:电机驱动螺母转动,带动轿厢沿螺杆上下运行,电机固定于轿厢上。 螺杆电梯特点: 1.安全性高。从螺杆电梯的工作原理来看,螺杆电梯独特的螺母齿纹与螺杆齿纹之间阴阳啮合结构可以保证永不坠梯。 2.结构简单,没有对重,无需机房,对顶层高度要求低,尺寸小,占用更少空间,空间利用率高。 3.土建要求低。螺杆电梯因独特的驱动方式系统无需下挖底坑,自带一体化钢结构井道,

因此在土建井道、楼梯中间、靠墙甚至是高层复式楼的空间都可以安装,对土建要求非常低。 4.由于螺杆本身的限制,电梯的提升高度是有限的,所以在高层楼宇环境中无法安装,比较适合6层以内的别墅环境和高层复式楼环境。 5.螺杆驱动系统结构限制,使得电梯的运行速度比较慢。 6.噪音比曳引电梯大。 螺杆转动式螺杆电梯与螺母转动式螺杆电梯的区别: 1.螺母转动式螺杆电梯可以到达三层以上(不超过5层),螺杆可以接续;因主机(电动机)与轿厢相连,噪音较大;螺杆高度增加,会增加震颤,运行平稳性差;多数无轿厢,无安全感;品牌多,良莠不齐。 2.螺杆转动式螺杆电梯因螺杆不能接续,只能做到2层;自重轻,适宜于无法承重的复式楼阁楼安装;主机与轿厢分离,噪音较小,螺杆短,运行平稳;有轿厢,配备上下限位开关、安全光幕、停电应急装置ARD,安全性更高;目前国内只有青岛中三别墅电梯设备有限公司一家生产厂家,无仿冒假冒。

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2019

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调整前后对比表

别调整前调整后 改造 采用更换、调整、加装等作 业方法,改变原电梯主要受力结 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 统,致使电梯性能参数与技术指 标发生改变的活动;包括: 1. 改变电梯的额定(名义) 速度、额定载重量、提升高度、 轿厢自重(制造单位明确的预留 装饰重量除外)、防爆等级、驱 动方式、悬挂方式、调速方式以 及控制方式(注1); 2.加装或更换不同规格、不同 型号的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 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轿厢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 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 路及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夹 紧装置、棘爪装置、限速切断阀(或 节流阀)、液压缸、梯级、踏板、 扶手带、附加制动器(注2); 3. 改变层(轿)门的类型、 增加层门或轿门; 4. 加装自动救援操作(停 1. 改变电梯的额定(名义)速度、额定载重量、提升 高度、轿厢自重(制造单位明确的预留装饰重量或累计增 加/减少质量不超过额定载重量的5%除外)、防爆等级、 驱动方式、悬挂方式、调速方式或控制方式(注1); 2. 改变轿门的类型、增加或减少轿门。 3.改变轿架受力结构、更换轿架或更换无轿架式轿厢。

别调整前调整后 修理 用新的零部件替换原有的 零部件,或者对原有零部件进行 拆卸、加工、修配,但不改变电 梯的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 活动。修理分为重大修理和一般 修理两类。 1. 重大修理包括: (1)更换同规格的驱动主 机及其主要部件(如电动机、制 动器、减速器、曳引轮); (2)更换同规格的控制柜; (3)更换不同规格的悬挂 及端接装置、高压软管、防爆电 气部件; (4)更换防爆电梯电缆引 入口的密封圈。 2. 一般修理包括修理和更 换下列部件(保持原规格)实施 的作业:门锁装置、控制柜的控 制主板和调速装置、限速器、安 全钳、缓冲器、悬挂及端接装置、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 外移动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 修理分为重大修理和一般修理两类。 1. 重大修理包括: (1)加装或更换不同规格的驱动主机或及其主要部件(如 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曳引轮)、控制柜或其控制主板 或调速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轿厢上行超 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 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夹紧装置、棘爪装置、限速切断阀(或 节流阀)、液压缸、梯级、踏板、扶手带、附加制动器(注2); (2)更换不同规格的悬挂及端接装置、高压软管、防 爆电气部件; (3)改变层门的类型、增加层门; (4)加装自动救援操作(停电自动平层)装置、能量 回馈节能装置等,改变电梯原控制线路。 (5)采用在电梯轿厢操纵箱、层站召唤箱或其按钮的 外围接线以外的方式加装IC卡系统等身份认证方式(注 3)。 2. 一般修理包括 (1)修理或更换同规格不同型号的门锁装置、控制柜 的控制主板或调速装置; (2)修理或更换下列部件(保持原规格)实施的作业: 驱动主机或其主要部件、限速器、安全钳、悬挂及端接装 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含 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夹紧

电梯常见故障原因及分析汇总

电梯常见故障原因及分析汇总 作为一名电梯维修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的电梯故障,甚至经常发生电梯因故障造成困人事故,比如最常见的抱闸接触器故障、接触器或继电器的机械和电子连锁失效,以及门机系统故障和电器组件接触不良引起停梯的等等,因门机系统和电器组件故障造成伤人的。下面本人就电梯常见故障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汇总,仅供大家进行学习参考。 【1】问题:电梯有错层现象,是由哪些原因所引起的? 答;1:引轮有打滑现象,包括电梯快车急停引起的打滑。请检查曳引轮、平衡系数、曳引轮包角等; 2:终端减速或限位开关动作不可靠,这些开关动作后,如不能可靠复位会引起错层; 3:编码器信号受干扰,导致脉冲计数不准确,电梯错层,请注意编码器线和动力线必须分开走线槽,编码器屏蔽层单端可靠接地。控制柜中,变频器制动单元接线需和编码器线分开;4:对于PLC控制系统,电梯运行过程中,平层信号误动作、平层信号受到干扰或闪动会导致楼层数据错乱,电梯错层。 【2】问题:电梯经常有不关门现象,是由哪些原因所引起的? 答;1:光幕或安全触板动作; 2:开门按钮动作; 3:本层外呼按钮卡死; 4:关门到位信号误动作; 5:超载开关动作; 6:主板故障保护; 7:电机温度保护动作; 8:门机故障; 9:通过主板CAN通讯干扰评估功能,检查CAN通讯状况。恶劣的通讯状况也可能导致不关门现象; 10:关门继电器、接触器有问题。 【3】问题:客户反映电梯经常有不开门现象,请问哪些原因会引起? 答;1:开门限位动作不正常,经常误动作,导致不开门; 2:门机有问题,门机机械上卡阻或者门机变频器故障; 3:开门继电器有问题; 4:主板报故障,有些故障会导致主板输出全部切断,包括开关门; 5:关门按钮卡死,现在全串行的主板程序,对于关门按钮卡死,电梯停站后还是能够开门到位,但我司PLC控制的程序,关门按钮卡死,有可能导致电梯到站不开门;

典型电梯事故安全分析与预防(新版)

典型电梯事故安全分析与预防 (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39

典型电梯事故安全分析与预防(新版) 随着社会逐渐发展,中国日益强盛,很多企业规模亦越来越庞大,电梯便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不论是商场、住宅、地铁以及机场之类的都拥有电梯,并且电梯又主要有扶手梯、人行道以及直梯三大类。但是电梯的发展自然亦会有很多安全隐患存在,自然亦有很多事故发生。本次学院安排了一门选修《典型电梯安全事故分析与预防》,通过苏老师的讲解,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与预防。 先讲讲电梯事故的原理,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理遵循骨牌原理即:人的因素→个人的缺陷→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从左到右顺序发生,一个影响一个,如果中间某一因素不发生,则最终不会发生。笔者认为,电梯事故的发生原理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有所不同,如果电梯本身有故障

(即: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比如超速冲顶或蹲底等,即使个人无任何缺陷,事故也会发生。如果电梯维修人员违章作业(即个缺陷)等,即使电梯本身无任何隐患也会发生事故。所以电梯事故应为:→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主要的电梯典型事故有: 冲顶。冲顶事故的危害是十分可怕的,尤其是发生在高层建筑的电梯上。欧洲的EN81-1988已把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列入安全元件。这仍是我国目前一个最薄弱的环节。 蹲底。 开门走梯。 踏空坠落。 其他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

电梯基础知识

一,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 1 定义(1)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它有一个装载乘客的轿厢,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度小于15°的导轨在各楼层间运行。 (2)轿厢:是直接运载乘客的类似于车厢的部分,一般在门关闭后是一个封闭的箱体。 (3)轿门:轿厢的门,乘客从轿内看到的自动开、闭的门。它跟随轿厢一起上下运行。 (4)层门(厅门):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处的门,它不随电梯上下运行,但随轿门一起开启或关闭。(5)呼梯盒(或称召唤盒):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层门的旁边,一般有上下两个带箭头的按钮,供乘客召唤轿厢来本层站时使用。 (6)轿内操纵盘:安装于轿厢内壁上,有代表各楼层的数字按钮,还有开关门按钮以及紧急呼叫按钮,主要供进入电梯后乘客选择目的楼层使用。 (7)自动扶梯:带有循环运行的梯级,用于倾斜向上或向下连续输送乘客的运输设备。直观看起来它就像移动的楼梯,同时伴随移动的扶手带。 (8)自动人行道:循环运行的走道,就像放平了的自动扶梯,一般用于水平或倾斜角度不大于12°的乘客和由乘客携带物品的运输。 2 分类 (1)乘客电梯:用于运送乘客的电梯,一般用于办公楼、宾馆等场合。 (2)病床电梯:用于运送病床(含病人)医疗设备的电梯,主要设置于医院等场合,其特点是载重量和轿厢面积不能太小,否则就无法装运病床及氧气瓶、吊瓶架等抢救设备。 (3)住宅电梯:供居民住宅楼使用的电梯,其轿厢的形状和大小除考虑运送人员外,同时要考虑能运送一些家具、电器及担架或轮椅。 (4)观光电梯:主要安装于宾馆、商场、高层办公楼场合,有一面或几面的井道壁和轿厢壁是透明材料,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可以观看轿厢外的景物。 第四章轿厢和对重 在曳引电梯中,轿厢和对重悬挂于曳引轮两侧,轿厢是运送乘客或货物的承载部件,也是唯一乘客看到的电梯结构部件。使用对重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电动机的负担,提高曳引效率。卷筒驱动和液压驱动的电梯很少用对重,因为这两种电梯轿厢均可以靠自重作用下降。 一.轿厢 1. 轿厢的组成轿厢一般由轿厢架,轿底,轿壁,轿顶等主要构件组成。各类电梯的轿厢基本结构相同,由于用途不同在具体结构及外形上将有一定的差异。 轿厢架是轿厢的主要承载构件,它由立柱,底梁,上梁和拉条组成。 轿厢体由轿底板,轿厢壁,轿厢顶等组成。 轿内设置:一般轿内设有如下部分或全部装置,操纵电梯用的按钮操作箱;显示电梯运行方向及位置的轿内指示板;通讯联络用的警铃,电话或对讲系统;风扇或抽风机等通风设备;保证有足够照明度的照明器具;标有电梯额定载重量,额定载客数及电梯制造厂名称或相应识别标志的铭牌;电源及有/无司机操纵的钥匙开关等。 2. 轿厢地板有效面积的确定(参见教材) 3. 轿厢结构的设计计算(参见教材) 4. 轿厢的称重装置 分为机械式,橡胶块式和负重传感器式。 二.对重 对重是曳引电梯不可缺少的部件,它可以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电梯负载重量,减少电机功率的损耗。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和认定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和认定标准 为切实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统计与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等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所属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场所以及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生产安全人身伤亡事故认定标准 1、人身事故(含急性工业中毒)根据人员伤害程度分为轻微伤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三类。 急性工业中毒:是指人体因接触国家规定的工业性有毒物质、有害气体,一次吸入大量工业有毒物质使人体在短时间发生病变,导致人员立即中断工作、入院治疗的。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轻微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3、死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员应当经县级公安机关或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认定。 二、生产安全非伤亡事故认定标准 生产安全非伤亡事故分为一级非伤亡事故、二级非伤亡事故和三级非伤亡事故三类。 (一)矿山生产经营企业 第一条矿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一级非伤亡事故:

1、事故使全矿山停工8小时以上的; 2、事故使矿山一翼停工24小时或采区停工72小时以上的; 3、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燃烧与爆炸的; 4、煤矿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50吨以上的; 5、矿井采掘头面或在用巷道、硐室瓦斯浓度达3%以上且时间连续达1小时以上的; 6、同一个矿井一个月瓦斯超限(浓度1%以上且连续达3分钟以上)3次以上的; 7、井下透水或突水造成采掘头面停工停产96小时以上或被淹的; 8、矿山井下发火被迫封闭采、掘工作面的; 9、煤矿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一处面积30平方米(高度大于1米)以上或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一处面积20平方米平方米(高度大于1米)以上的; 10、煤矿主要通风机计划外停运30分钟以上的; 11、提升设备卡罐8小时以上的或发生断绳、坠罐、坠箕斗的; 12、主要排水系统故障造成泵房进水的; 13、主要压风机、风包、风管爆炸的; 14、井下发生电缆或电气设备着火在10分钟没有扑灭的; 15、煤矿全矿井停电30分钟以上的; 16、矸石山发生爆炸的; 17、经集团公司认定的其它一级非伤亡事故。 第二条矿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二级非伤亡事故: 1、事故造成全矿井停工2~8小时的; 2、事故造成矿井一翼停工8~24小时或采区停工24 ~72小时的; 3、煤矿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达到10~50吨的; 4、矿井采掘头面或在用巷道、硐室瓦斯浓度达1.5%以上且时间连续5分钟以上的; 5、同一个采掘头面一个月瓦斯超限(浓度1%以上且连续达3分钟以上)2次以上的;

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最新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最 新版)

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最新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电梯的安全事故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故障原因且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字】电梯常见事故预防措施行业前景 【正文】关于电梯安全事故,人们应当正确对待。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 与电梯有关的人员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发生在安装工

工程类别划分标准(汇总)

第四章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一、建筑工程 (一)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二)装饰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三)工程类别划分说明 建筑工程的工程类别按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构筑物工程、单独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装饰工程分列并分若干类别。 1、类别划分 (1)工业建筑工程:指从事物质生产和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建筑工程。一般包括:生产(加工、储运)车间、实验车间、仓库、民用锅炉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 (2)民用建筑工程:指直接用于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非生产性建筑物。一般包括:住宅及各类公用建筑工程。 科研单位独立的实验室、化验室按民用建筑工程确定工程类别。 (3)构筑物工程:指与工业或民用建筑配套、或独立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一般包括:烟囱、水塔、仓库、池类等。 (4)单独土石方工程:指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等基础土石方以外的,且单独编制概预算的土石方工程。包括土石方的挖、填、运等。 (5)桩基础工程:指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稳定要求,而采用的一种深基础。主要包括各种现浇和预制混凝土桩及其他桩基。 (6)装饰工程:指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在主体结构表面及相关部位进行抹灰、镶贴和铺挂面层等,以达到建筑设计效果的装饰装修工程。 2、建筑工程有关说明 (1)工程类别的确定,以单位工程为划分对象。

(2)与建筑物配套使用的零星项目,如化粪池、检查井等,按其相应建筑物的类别确定工程类别。其他附属项目,如围墙、院内挡土墙、庭院道路、室外管沟架,按建筑工程III类标准确定类别。 (3)建筑物、构筑物高度,自设计室外地坪算起,至屋面檐口高度。高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间、塔楼不计算高度。建筑物的面积,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规定计算。建筑物的跨度,按设计图示尺寸标注的轴线跨度计算。 (4)非工业建筑的钢结构工程,参照工业建筑工程的钢结构工程确定工程类别。 (5)居住建筑的附墙轻型框架结构,按砖混结构的工程类别套用;但设计层数大于18层,或建筑面积大于12000m2时,按居住建筑其他结构的I类工程套用。 (6)工业建筑的设备基础,单位混凝土体积大于1000m3,按构筑物I类工程计算:单位混凝土体积大于600m3,按构筑物II类工程计算;单位混凝土体积小于等于600m3且大于50m3,按构筑物III类工程计算;小于等于50m3的设备基础,按相应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工程类别确定。 (7)同一建筑物结构形式不同时,按建筑面积大的结构形式确定工程类别。 (8)强夯工程,均按单独土石方工程II类执行。 3、装饰工程有关说明: (1)民用建筑中的特殊建筑,包括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高级会堂等建筑的装饰工程类别,均按I类工程确定。 (2)民用建筑中的公用建筑,包括综合楼、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的装饰工程类别,均按II类工程确定。 (3)一般居住类建筑的装饰均按III类工程确定。 (4)单独招牌、灯箱、美术字等工程,均按III类工程确定。 (5)单独外墙装饰,包括幕墙工程、各种外墙干挂。

电梯故障维修实例及分析(新)

电梯故障维修实例及分析 淼峰 QQ:1094085810 2014年11月21日 一、默纳克(江南嘉捷,德奥等) 1、江南嘉捷电梯,默纳克3000控制系统,电梯经常报关人,但每次赶到时电梯都在运行,自己乘坐此电梯观察一小时,发现有一下故障现象: 1)有时电梯停掉,所选楼层灯灭,但不开门; 2)轿内楼层显示有跳层现象,如显示13然后直接变成4,12直接变成15等; 3)有时到站开门一点又急关; 4)12层故障最多; 5)自动登记楼层; 6)有时到平层门刚开到位有立刻关门。 综上分析为轿厢CAN通讯信号线随行电缆接触不良导致关人,另发现关门按钮有卡阻。 2、江南嘉捷电梯,默纳克3000控制系统,松下门机控制器,电梯做完保养后,自动返平 层不开门,应答外招,运行时每层都停但不开门,后检查发现门机控制器电源开关关掉未打开。 3、江南嘉捷电梯,默纳克3000控制系统,电梯经常报E41故障,每次都在平层,开门, 外招显示故障符号,断电复位即可恢复正常,到机房查看安全回路继电器吸合,但主板X4灯不亮,没有对应图纸,只知道此处供电的线号是301,将301与X4短接,电梯立刻恢复正常,断电检查这段线路,发现中间串联了一个线路对地短接保护器,此处触点接触不好导致故障。 4、江南嘉捷电梯,默纳克3000控制系统,电梯关人,赶到时发现电梯在一楼平层开门, 自己乘坐电梯运行,到15层时突然停止,不开门,然后一边叫一边返平层,过好几层后才停下(正常返平层应该是就近平层),又自动恢复正常,后又在其他层出现,到机房观察无故障代码,发现故障时主板X1和X3灯始终不亮,后来又报E30故障(电梯位置异常),分析认为是平层感应器回路故障,更换平层感应器后电梯正常。 5、江南嘉捷电梯,默纳克3000控制系统,电梯关人,赶到时发现电梯在1层高出平层约 一米的位置,轿门打开,人已逃生,轿门开关正常,自己进入电梯乘坐,发现运行至每层都高出一米(此前已报过两次关人故障,均未发现),到机房发现主板报E22故障(平层信号故障)X1、X3灯不亮,给电梯做井道自学习,失败,报E35故障,分析认为可能是平层感应器回路故障,检查发现是感应器线接触不良。 6、江南嘉捷电梯,默纳克3000控制系统,电梯平层感应器故障,更换之后做井道自学习, 失败,报E35故障,断电使故障消失,按外招呼梯电梯不动,然后外招显示INS(检修),而主板显示一切正常(X9灯亮表示并不在检修状态),检查检修开关也无故障;询问调试人员得知,井道自学习失败后就会出现此现象,再做井道自学习在主板观察电梯上行到6层与9层时平层信号感应不到,原因是更换后的平层感应器安装位置有点靠后,调整后再做井道自学习成功。 7、江南嘉捷电梯,默纳克3000控制系统,业主报电梯在13层关人后掉到11层开门,赶 到时电梯正常运行;后又报在11层关人亦未发现故障;自己乘坐此电梯上行,上至12层门区停车,不开门,内招楼层显示13,外招显示12,断定是随行电缆CAN通讯信号线接触不良,跨接之后电梯正常。 8、江南嘉捷电梯,默纳克3000控制系统,电梯报E38故障,外招显示故障符号,平层开 门,断电后故障消失,快慢车均不动,抱闸打不开,然后又报E38故障,检查编码器安装接线紧固,怀疑是抱闸问题,溜车判断机械正常,检查主板各指令灯均无异常,确认

建筑安装工程类别划分

建筑安装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及说明 第一节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一、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项目单位 工程类别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工业建筑单层 檐口高度M ≥18≥12≥9<9 跨度M ≥24≥18≥12<12 多层 檐口高度M ≥27≥18≥12<12 建筑面积M2≥6000≥4000≥1500<1500 民用建筑公共建筑 檐口高度M ≥39≥27≥18<18 跨度M ≥27≥18≥15<15 建筑面积M2≥9000≥6000≥3000<3000 其他建筑 檐口高度M ≥39≥27≥18<18 层数层≥13≥9≥6<6 建筑面积M2≥10000≥7000≥3000<3000 构筑物烟囱 (高度) 钢筋砼M ≥100≥50<50 - 砖M ≥50≥30<30 - 水塔 高度M ≥40≥30<30 - 容量M3≥80≥60<60 - 贮水 (油)池 容量M3≥ 1200≥800<800 - 贮仓高度M ≥30≥20<20 - 桩 基 按工程类别划分说明第11条执行 炉窑砌筑工程专业炉窑其他炉窑

二、装饰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一)公共建筑的装饰工程按相应建筑工程类别标准执行。其他装饰工程按建筑工程相应类别降低一类执行,但不低于四类。 (二)局部装饰工程(装饰建筑面积小于总建筑面积50%)按第一条规定,降低一类执行,但不低于四类。 (三)仅进行金属门窗、塑料门窗、幕墙、外墙饰面等局部装饰的工程按三类标准执行。(四)除一类工程外,有特殊声、光、超净、恒温要求的装饰工程,按原标准提高一类执行。 三、安装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项目 类别 名称内容 一类设 备 安 装 1、台重50t及其以上的各类机械设备、非标设备(不分整体或解体)以及精 密、自动、半自动或程控机床、引进设备。 2、自动、半自动电梯,输送设备以及起重35t及其以上的起重设备及相应的 轨道安装。 3、净化、超净、恒温和集中空调设备及其空调系统。 4、自动化控制装置、通信交换设备和仪表安装工程。 5、工业炉窑设备。 6、热力设备(蒸发量10t/h台以上的锅炉),单台容量3000KW及其以上发电 机组及其附属设备。 7、800KV A及其以上的变电装置。 8、各种压力容器、油罐、球形罐、气柜的制作和安装。 9、煤气发生炉、制氧设备、制冷量20万大卡/小时及以上的制冷设备、高中 压空气压缩机、污水处理设备及其配套的储罐、冷却塔等。 10、焊口有探伤要求的厂区(室外)工艺管道、热力管网、煤气管网、供水 (含循环水)管网工程。 11、附属于本工程各种设备的配管、电气安装、通风、工艺金属结构及刷油、 绝热、防腐蚀工程。 建筑 安装 一类建筑工程的附属设备、照明、通风、采暖、给排水、煤气、消防、安全 防范、电话电视及共用天线等工程。 二类设 备 安 装 1、台重50t以下的各类机械设备、非标设备(不分整体或解体)。 2、小型杂物电梯,起重35t以下的起重设备及其相应的轨道安装。 3、蒸发量10t/h台及以下的锅炉安装。 4、800KV A以下的变配电设备。 5、工艺金属结构,一般容器的制作和安装。 6、焊口无探伤要求的厂区(室外)工艺管道、热力管网、煤气管网、供水(含 循环水)管网工程。 7、电缆敷设、10KV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有线电视线路工程。 8、低压空气压缩机、乙炔发生设备,各类泵、供热(换热)装置以及制冷量 20万大卡/小时以下的制冷设备。 9、附属于本工程各种设备的配管、电气安装、通风、工艺金属结构及刷油、 绝热、防腐蚀工程。 建筑 安装 二类建筑工程的附属设备、照明、通风、采暖、给排水、煤气、消防、安全 防范、电话电视及共用天线等工程。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调查及处理办法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调查及处理办法 一、本办法旨在规范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明确事故分类、管理机构、 事故调查、等级划分以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 1、本规定适用于在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2、行政人事部是安全生产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事故档案,组织 或协助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预防和整改措施的审定,落实情况的检查,负责事故的处理决定的落实。 3、与事故相关联的部门参与、配合事故的调查分析,负责提供相关数据 和情况,负责本部门预防和整改措施的制订和落实。 4、财务部负责核算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划分 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五级:轻微安全生产事故、一般安全生产事故、较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1、轻微安全生产事故:无人员伤亡或轻微伤害,经济损失在500元以 内的事故(含500元) 2、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无人员伤亡或轻微伤害,经济损失在500—— 3000元事故(含3000元)。 2、较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轻伤或经济损失在3000—— 10000元的事故(含10000元)。 3、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经济损失在10000—— 50000元 的事故(含50000元)。 4、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的事故。

5、虽未发生人员伤亡,但严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和公司声誉的安全事故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根据具体情况由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后也可认定为较大、重大或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事故上报程序 1、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立即采取可行的措施减少损失,并由部门负责人立即向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报告。 2、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采取停产等必要 措施减少损失,并立即向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总经理报告。 3、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立即采取一 切可行措施减少损失和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向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报告,公司领导、行政人事部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组织、协助对事故的处理。 (二)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程序 1、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和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得出事故原因分析和初步处理意见后上报总经理审批,作出处理决定,并通报相关部门。 2、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由总经理牵头,成立事故调查组,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得出事故原因分析和初步处理意见后,安全领导小组会通过处理决定,处理决定通报相关部门。需要由上级相关主管部门调查的,公司调查组负责配合调查,上级部门做出的处理决定,由公司相关部门备案。

【2017年整理】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2017年整理】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一.电梯井坠落事故 1. 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打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 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层楼高。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楼和,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

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 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付先生说,公司有过规定,货运电梯是严禁乘人的,该名女工来袜厂才半年,从事的是包装工种,对相关规定不是很了解。 4.电梯张开“虎口” 看房业主电梯井坠、电梯张开“虎口” 亡 2005年11月17日消息:昨天上午10时多,南京西路806号一在建大厦发生惨剧: 一名前去看房的业主失足掉入电梯井内,这名男子从电梯井底拖出时已经死亡。据了解,这名男子昨天他是特地来看房的,当时他在一楼准备乘电梯上楼,谁知在升降厢没下来的情况下,他竟走进了电梯口,一脚踩空从一楼跌入地下三层的电梯井。 事故发生地能见度极低,电梯口没有任何警示标志,而仅有的“危险” 标志也已被撕毁。事发后,管理人员在现场支起了一盏“小太阳”照明,有关方面表示,业主如果有必要进入未完工的大厦,应采取安全措施,以免悲剧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 1、以上四起事故均属于乘梯者自身处置不当,误入井道造成坠落事故。 2、事故1和事故2均是乘梯者自行撬门,因电梯未在平层位置,向下爬出时,腿部进入井道,失手坠落造成死亡。 3、第三位房主和第四位女工均是在电梯厅门敞开着,无人把守,又没有悬挂标识牌和设立防护栏情况下,误以为厅门开着,轿厢就在该层,而误入井道,造成事故。 事故思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