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拔桩设计计算

抗拔桩设计计算

抗拔桩设计计算

1、设计依据

中华人名共与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2、计算条件

图纸给出筏板面积:2180、86m2,每平米浮力:10t/m2。

则筏板所受总浮力为:21808、6t。

2、计算给定地层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2、18-1)

Uk――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i――破坏表面周长,对于等直径桩取u=πd;

q 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得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本次计算根据勘察报告取值为45KPa;

λi――抗拔系数,按照表5、2、18-2取值。本次计算λi=0、75。

l i――第i土层厚度,本次计算仅涉及粘质粉土⑥层,厚度10m。

2、1 桩径d=0、6m情况得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 k=0、75×45×0、6π×10 = 636、17(KN)=63、6t

2、2桩径d=0、4m情况得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k=0、75×45×0、4π×10 = 424、12(KN)=42、4t

3、根据群桩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所需要抗拔桩总数

(5、2、17-2)

其中:

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按照表3、3、3确定安全等级,本次计算按照一级(重要得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取值为1、1;

N――基桩上拔力设计值21808、6t;

Gp――基桩自重设计值.

γs――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按照表5、2、2取值1、67。

3、1 对d=0、6m桩总桩数

1、1×21808、6≦63、6/1、67×n+ 0、25×π×0、62×10 (根)

计算置换率为

桩间距(m)

3、2 对d=0、4m桩总桩数

1、1×21808、6≦42、4/1、67× n + 0、25×π×0、42×10(根)

计算置换率为

桩间距(m)

4、对上述抗拔设计进行抗压验算

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2、2—3)

其中:

Q sk、Q pk――分别为单桩总极限侧阻力与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 ck――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得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可表示为

qck――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内(≦5m)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 Ac――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

ηs、ηp、ηc――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表5、2、3—1取用;

(5、2、3)

A ic、A e c――承台内区(外围桩边包络区)、外区得净面积,A c= A i c+Ae c

ηi c、ηe c――承台内、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表5、2、3取用;

γs、γp、γc――分别为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承台底土阻力分项系数,按表5、2、2取用.

4、2 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因素计算

当d=0、6m时,有

Q sik=π×0、6×45×10=848、23(KN)

γs=1、67;ηs=0、7936

4、3 单桩总极限端阻力因素计算

(KN)

其中: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p sk――桩端阻力标准值;Ap――桩端面积。

γp=1、67;ηp=1、4911

4、4 复合基桩承台下土阻力因素计算

其中承台平均土阻力极限值为

qck=ηc f uk (5-16)

这里f uk为承台下地基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次计算为170KPa;

ηic=0、3336、ηec=0、7721;γc=1、65

由于本次计算承台就就是基础筏板,所以Aic=A c、Aec=0、0。则有

ηc=0、3336×1+0、7721×0、0=0、3336

q ck=ηcfuk=0、3336×170=56、71 (KPa)

ηc=56、71×2180、86/630=196、312(KN)

R=0、7936×848、23/1、67+1、4911×318、09/1、67+196、312/1、65=806、08(KN)

群桩总抗力:

ΣR = 630×806、08=507830、4(KN)

lkzxm638网友,您得资料我学习了一下,整体感觉思路清晰,但可能存在一下笔误。ﻫ

1、计算桩数得公式中,桩身自重只计算了桩得体积,而没有乘以容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容重。因为自

重占得比例较小,对结果影响不大.

ﻫ2、参数取值不太合理。把桩得抗拔摩阻力与抗压摩阻力取得一样,都为45kPa,一般抗拔小于抗压值。ﻫ3、只计算了桩数,而没有布桩方式。有了等效桩距外,还要根据布桩方式来计算实际桩距。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则此时得桩距为de/1、03。ﻫ

4、根据实际布桩数(一般要多于计算布桩数,主要就是考虑对称与布桩方便等因素)计算桩得抗压性能. ﻫ

抗拔桩计算公式

抗拔桩计算公式 Nk≤Tuk/2+Gp Nk = 330kN Tuk = Σλiqsikuili = 4×0.4×(0.68×35×2.4+0.68×40×2.5+0.72×50×3.5+0.72×72×5.6) = 866.28kN Gp = 0.4×0.4×14×(25-10) = 33.6kN Tuk/2+Gp = 1129.32/2+39.58 = 466.74kN>330kN 满足 ·群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5.4.5-1 Nk≤Tgk/2+Ggp Nk = 330kN n = 3 Tgk = ulΣλiqsikli /n= 5.2×(0.68×35×2.4+0.68×40×2.5+0.72×50×3.5+0.72×72×5.6) = 938.47kN Ggp = 1.68×14×(20-10)/3 = 78.4kN Tgk/2+Ggp = 938.47/2+78.4 = 547.14kN>330kN 满足 ·桩身受拉承载力《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8.7 拉力全部由钢筋提供,已知桩所受轴向拉力N = 330kN。钢筋等级为HRB40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000MPa,用4根直径为9mm的预应力筋 N≤fyAs+fpyAps

Aps = 4×64 = 256mm² As = (N-fpyAps)/fy = (330×1000-1000×256)/360 = 206mm²根据《先张法部分预应力方桩》第5页 非预应力筋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A组桩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6% 根据最小配筋率则所需要钢筋截面面积至少为 As+Aps = A×0.6% = 960mm² 所需非预应力筋的钢筋截面面积为 As = 960-256 = 754mm² 配4根16的钢筋,实配面积As = 804mm² 此时桩身受拉承载力fyAs+fpyAps = 360×804+1000×256 = 545.44kN。

抗拔桩计算书

雨水收集池抗浮计算书 一、条件 1、地面标高:0.000m ,底板标高:-4.500m ,设水位标高:-0.500m 。 2、雨水收集池长度A=40000mm ,宽度B=40000mm ,,底板厚度d1=300mm ,池壁厚度d2=300,底板垫层厚d3=100mm 。 3、增加网格2.5米一个桩100mm 抗拔桩,共计N =225个(400mm ×400mm ),深入钢筋混凝土底板,新增200mm 厚钢筋混凝土底板抗浮及修补底板漏水。 4、素混凝土22-24KN/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24-25KN/每立方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8页) 5、1kg =9.8N ,即1 KN =0.102吨 F=mg 二、计算 1、水池自重: (1)、垫层自重:G1=41.2×41.2×0.1×23×0.102=398.22吨 (2)、底板自重:G2=41×41×0.7×24.5×0.102=2940.57吨 (3)、池壁自重:G3=40×4×0.3×4.7×24.5×0.102=563.77吨 水池总重Gs =∑(G1+G2+G3) =∑ (398.22+2940.57+563.77) =3902.66吨 2、相关参数: (1)、抗浮安全系数:K =1.05~1.10 (2)、水容重:r =1000 kg/立方米 (3)、水池底板面积:F =1697.44平方米 (4)、地下水顶面至底板地面距离:H 2=4.6米 3、整体抗浮验算 K =2r G H F =(Gs+N )/(4.6×1697.44)≥1.1,故抗浮计算满足需增加抗拔承载力N =4686.39吨 4、计算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m i i i sik i k l u q U 1 λ

抗浮桩抗拔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

抗浮桩抗拔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抗浮桩和抗拔桩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重要的抗压承载力计算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桩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相关指导意义,旨在 帮助工程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抗浮桩是指在水下工程中,为了抵抗水流或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而 设计和施工的桩基础。水的浮力对桩基础产生的压力可以是极大的,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可能会导致桩基础浮起,损害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正确计算抗浮桩的抗压承载力非常重要。 对于抗浮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或理论公式进行。其中,经验公式主要根据历史工程经验总结得出,适用于一定范 围的工程。而理论公式则基于力学原理和土力学理论,通过对土体和 水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更为精确的结果。 抗浮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桩的净 侧阻力,即土体对桩身产生的抵抗力。其次是桩的端阻力,即桩端与 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此外,还需要考虑桩体的自重和水流对桩身的冲 刷力。 对于抗拔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主要考虑桩的净侧阻力和桩的端 阻力。净侧阻力是土体对桩身产生的阻力,其大小取决于土壤类型和 桩身的变形。端阻力则是桩端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也受土壤类型和 桩身变形的影响。因此,对于抗拔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需要准确评 估土壤的性质和桩身变形情况。

在进行抗浮桩和抗拔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时,工程师需要掌握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准确评估土体的力学特性,并使用适当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此外,还需要合理选择桩的尺寸和布置方式,以及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确保桩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抗浮桩和抗拔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正确计算和评估桩基础的抗压承载力,能够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工程师和学生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地下室抗拔桩计算

地下室停车场桩相关计算 室内标高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850) 室外标高 :-0.600 地下室顶板面:-1.800(上有1.200m 覆土) 地下室顶板厚:0.250m 地下室层高 :5.300m 地下室底板面:-7.100 (建筑标高) 基础梁顶标高:-7.150 基础梁底标高:-8.250 桩顶标高 :-8.150 底板厚 :0.400m 底板面标高 :-7.850(上覆土) 高水位标高 :-1.100(室外下去0.500m ) 低水位标高 :-2.100(室外下去1.500m ) 柱网尺寸 :8.400×5.800 ,坡道处8.400×7600 桩型 :PHC-AB400-80-25 抗压承载力 :d R =1180 KN 抗拔承载力 :` d R =480 KN 单桩有效预压应力:420KN 管桩桩身轴向拉力设计值:575KN 顶板面恒载 :2 45.282003.02525.0182.1m KN =⨯+⨯+⨯ 顶板面活载 :2 35m KN (消防车荷载) 底板面恒载 :2 6.232005.018 7.02540.0m KN =⨯+⨯+⨯ 底板面活载 :2 4m KN 高水位水浮力:()2 8.852.1101.125.8m KN =⨯⨯- 低水位水浮力:()2 5.61101.225.8m KN =⨯- 承压计算: 恒+活: ()()2 49.1084357.04.135.16.2345.28m KN =+⨯⨯+⨯+

2 2 2 99.465.6149.108m KN m KN m KN =- KN 35.22898.54.899.46=⨯⨯ (每根柱脚荷载导算) 94.11180 3 .2289=(根) 取整数 2根 结论:每根柱脚需打桩2根。 抗拔计算: 恒 : 2 526.2345.28m KN =+ 2 2 2 8.33528.85m KN m KN m KN =- KN 7.16468.54.88.33=⨯⨯ (每根柱脚水浮力) 92.3420 7 .1646=(根) 取整数4 根 结论:每根柱脚需打桩4根。 坡道处抗拔计算: 坡道底板厚度取200mm 坡道底板恒载 : 2 50.82005.02530.0m KN =⨯+⨯ 该处总的恒载:2 2 2 10.3260.2350.8m KN m KN m KN =+ ()()()241.4060 .745.560.710.3245.552m KN =+⨯+⨯+跨度跨度底板地下室顶板 ()KN 8.24872 60.745.54.841.408.85=+⨯⨯- (每根柱脚水浮力) 92.5420 8 .2487=(根) 取整数6 根,420为单桩有效预压应力 通过计算得知,坡道处每根柱下打桩6根,其余每根柱下应打桩4根。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引言。 在土木工程中,桩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用于承载建筑物或其他结构 的重量。在某些情况下,桩基需要抵抗水平力,这就需要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本文将介绍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推导: 步骤1,计算桩的侧面土压力。 根据土力学原理,桩的侧面土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 = Ks γ H。 其中,P表示桩的侧面土压力,Ks为土的侧向土压力系数,γ为土的单位重量,H为土的高度。 步骤2,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 桩的水平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Qh = P As。 其中,Qh表示桩的水平承载力,As为桩的侧面积。 综合以上两个步骤,可以得到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Qh = Ks γ H As。 2. 计算公式的应用。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桩基设计。 在土木工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要求,计算桩基的水平承载力,以确保桩基能够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2)工程施工。 在桩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桩的尺寸和土壤条件,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以确保桩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工程监测。 在工程施工完成后,监测人员需要对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进行监测,以确保桩基的实际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3. 计算公式的改进。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可以考虑土壤的非线性特性、桩的受力状态等因素,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和改进。 结论。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计算工具,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施工人员和监测人员对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进行准确计算和评估。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保障桩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管桩有效桩长计算

管桩有效桩长计算 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支撑结构,其有效桩长的计算对于工程的设 计和施工至关重要。有效桩长是指管桩在土体中产生抗拔效应的长度 范围。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效桩长计算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 分析。 一、强度法 强度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效桩长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管桩 的抗拔强度为参数进行计算。在强度法中,有效桩长Ls可通过以下公 式计算: Ls = fu / (γ · H) 其中,fu为管桩的抗拔强度,γ为土的容重,H为土的抗拔力。 强度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快捷,适用于初步计算,但其缺点是没有 考虑土体的应变性,因此对于部分疏松或塑性土壤粘聚力较大的情况,可能会存在误差。 二、位移法 位移法是一种基于管桩的变形特性进行有效桩长计算的方法。位移 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考虑,一种是在桩顶位移限制情况下的有效桩长 计算,另一种是在桩侧位移限制情况下的有效桩长计算。 1. 桩顶位移限制情况下的有效桩长计算:

在桩顶位移限制情况下,桩侧土体位移较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有效桩长Ld: Ld = W / (γ · H · S) 其中,W为管桩所受最大工作荷载,S为允许的桩顶位移限制。 2. 桩侧位移限制情况下的有效桩长计算: 在桩侧位移限制情况下,桩顶位移较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有效桩长Lr: Lr = W / (γ · H · S) 其中,W为管桩所受最大工作荷载,S为允许的桩侧位移限制。 位移法的优点是考虑了土体的变形特性,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但其缺点是计算复杂,并且需要涉及大量的土力学参数。此外,位移法在不同土质条件下的适用性有所差异。 三、伪应力法 伪应力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管桩和土体特性的有效桩长计算方法。伪应力法通过将桩侧土体中的应力视为管桩外的应力,从而将管桩与土体的交互作用转化为桩顶的受力分析。在伪应力法中,有效桩长Le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Le = Ns / γ 其中,Ns为土壤对桩侧所产生的有效应力,γ为土的容重。

抗拔桩设计计算

抗拔桩设计计算 1、设计依据 中华人名共与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2、计算条件 图纸给出筏板面积:2180.86m2,每平米浮力:10t/m2。 则筏板所受总浮力为:21808、6t。 2、计算给定地层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2。18—1) Uk――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 i――破坏表面周长,对于等直径桩取u=πd; q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得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本次计算根据勘察报告取值为45KPa; λi――抗拔系数,按照表5.2、18—2取值。本次计算λi=0.75、 li――第i土层厚度,本次计算仅涉及粘质粉土⑥层,厚度10m、 2、1桩径d=0。6m情况得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k=0、75×45×0。6π×10 = 636.17(KN)=63.6t 2、2桩径d=0、4m情况得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k=0.75×45×0、4π×10 = 424。12(KN)=42.4t 3、根据群桩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所需要抗拔桩总数 (5.2。17-2) 其中: 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按照表3。3。3确定安全等级,本次计算按照一级(重要得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取值为1、1; N――基桩上拔力设计值21808。6t; Gp――基桩自重设计值。 γs――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按照表5。2、2取值1。67、

3、1对d=0.6m桩总桩数 1、1×21808、6≦63。6/1。67×n + 0。25×π×0、62×10 (根) 计算置换率为 桩间距(m) 3、2 对d=0。4m桩总桩数 1。1×21808。6≦42.4/1。67× n +0.25×π×0。42×10 (根) 计算置换率为 桩间距(m) 4、对上述抗拔设计进行抗压验算 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2。2—3) 其中: Qsk、Q pk――分别为单桩总极限侧阻力与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 ck――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得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可表示为 q ck――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内(≦5m)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 A c――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 ηs、ηp、ηc――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表5。2、3—1取用; (5、2。3) A ic、Aec――承台内区(外围桩边包络区)、外区得净面积,Ac= A i c+A e c ηi c、ηe c――承台内、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表5.2、3取用;

抗拔桩附加钢筋计算公式

抗拔桩附加钢筋计算公式 在土木工程中,抗拔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结构,它能够有效地防止建筑物在地震或其他外部力量作用下发生倾斜或倒塌。在抗拔桩的设计中,附加钢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增强桩的抗拔能力,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正确地计算抗拔桩附加钢筋的数量和尺寸是非常重要的。 抗拔桩附加钢筋的计算公式是基于土壤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原理推导而来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确定附加钢筋的数量和尺寸,从而保证抗拔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拔桩附加钢筋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 1. 抗拔桩附加钢筋的最大承载力计算公式。 抗拔桩附加钢筋的最大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P = As fy。 其中,P表示附加钢筋的最大承载力,As表示钢筋的截面积,fy表示钢筋的屈服强度。这个公式的推导基于钢筋的抗拉能力和土壤的承载能力,通过合理地选择钢筋的数量和尺寸,可以保证抗拔桩的最大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2. 抗拔桩附加钢筋的最大侧向承载力计算公式。 抗拔桩在受到侧向力作用时,附加钢筋的最大侧向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P = As fyt。 其中,P表示附加钢筋的最大侧向承载力,As表示钢筋的截面积,fyt表示钢筋的屈服强度。这个公式的推导基于钢筋的抗拉能力和土壤的侧向承载能力,通过

合理地选择钢筋的数量和尺寸,可以保证抗拔桩在受到侧向力作用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 抗拔桩附加钢筋的最小埋设深度计算公式。 为了保证抗拔桩的稳定性,附加钢筋的埋设深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抗拔桩附加钢筋的最小埋设深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D = K Ds。 其中,D表示附加钢筋的最小埋设深度,K表示一个经验系数,通常取1.5~2.0,Ds表示抗拔桩的直径。这个公式的推导基于土壤的承载能力和抗拔桩的结构特点,通过合理地选择埋设深度,可以保证抗拔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抗拔桩附加钢筋的间距计算公式。 抗拔桩附加钢筋的间距对于整体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合理地设置钢筋的间距 可以有效地提高抗拔桩的抗拔能力。一般来说,抗拔桩附加钢筋的间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S = L / (n-1)。 其中,S表示附加钢筋的间距,L表示抗拔桩的长度,n表示附加钢筋的数量。这个公式的推导基于钢筋的分布规律和土壤的承载能力,通过合理地设置钢筋的间距,可以保证抗拔桩的整体稳定性。 综上所述,抗拔桩附加钢筋的计算公式是基于土壤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原理推导 而来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确定附加钢筋的数量和尺寸,从而保证抗拔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抗拔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桩抗拔计算

桩抗拔计算 计算桩抗拔是在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是通过计算来决定桩是否能够抵抗水位上升时产生的拔起力。因此,正确而有效地计算桩抗拔对于有效地进行工程建设、建筑物保护和安全操作都至关重要。 桩抗拔计算的基本方程如下:P=F+U,其中F为桩阻力,U为桩 自身的抗拔力。桩的抗拔力主要由土体与桩接触处的摩擦力组成。因此,当土体边坡角大小和土体组成成分发生变化时,桩的抗拔力也会发生变化。 桩阻力主要取决于桩的长度、芯材材料及其厚度等参数,并且与桩插入深度和土体施工技术有关。基于上述原因,桩阻力和桩抗拔力这两个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获得。 桩抗拔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使用施工立柱的高度、芯材的密度和土体的密度进行参数估算,然后根据实测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计算桩的抗拔力。因此,实施桩抗拔计算需要对施工立柱的高度、芯材的密度和土体的密度进行准确测量。此外,桩抗拔计算还需要考虑各种非常规变化,如桩埋设在山地环境、复杂地形或有水库等环境中时,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抗拔力影响需要考虑。 另外,桩抗拔计算还需要考虑桩埋设深度对桩抗拔力的影响。在实施桩抗拔计算时,桩埋设深度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桩的埋设深度偏小,桩的抗拔力可能会减小,而反之,桩的抗拔力则会更大。 除了上述考虑外,桩抗拔计算还受到水位上升时土体变形的影响,

这对于准确计算桩抗拔力非常重要。当水位上升时,桩的埋设深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桩的抗拔力。 总之,桩抗拔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要求土木工程师在计算桩抗拔力时全面考虑水位上升时土体的变形以及桩埋设深度、芯材的密度和土体的密度等参数的影响。因此,在实施桩抗拔计算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技术调查,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抗拔桩单桩基桩拔力计算

抗拔桩单桩基桩拔力计算 经在桩周高压旋喷咬合注浆后,仅考虑消除“泥皮”,填充空洞和涌包不考 虑改良桩周土体,提高摩擦系数的情况下,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第46页545可知,抗拔桩非群桩设计,抗拔力可仅按单桩或(群桩非整体破坏)考虑的情况下,桩基的基桩拔力M < T k/2+G p 式中按合在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基桩拔力; T uk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该规范第 5.4.6条确定; G p —桩体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此外,T uk=E 入i q sik u l i 式中T uk—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 i—桩身周长,对于等直径桩取u=n d; q sik —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该规范表 5.3.5-1取值;入i—抗拔系数,可按该规范表546-2取值; l i —自桩底起算的长度 因此,按最不利状态下,梧桐山南站7#抗拔桩的基桩拔力T uk/2=(刀入i q sik U i l i)/2= (0. 7X 160X 3.142 X 1.4 X 5. 42+0.7 X 160X 3.142 X 1.4 X 2.58 ) /2=1970.66KN 注:其中取值均按最不利值考虑:入i按黏性土、粉土考虑,取值范围为0.7〜0.8 ;q sik按砂土状强风化硬岩考虑,取值范围为160〜240. 即便在不考虑结构自重、荷载、桩体自重的情况下,N< 1970.66KN,取值仍 大于设计值1850KN 四、后注浆灌注桩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计算 7#抗变为后注浆灌注桩,故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0页 叫后注浆灌注桩计算该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 按最不利状态考虑,不考虑桩体自重、结构荷载等,仅考虑桩身与土体之间

抗拔桩荷载取值计算公式

抗拔桩荷载取值计算公式 引言。 在土木工程中,抗拔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工程结构,它可以用来支撑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在设计抗拔桩时,需要计算桩的荷载承载能力,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设计荷载。本文将介绍抗拔桩荷载取值计算公式,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评估抗拔桩的承载能力。 抗拔桩荷载取值计算公式。 抗拔桩的荷载承载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Q = A σc + π D L τ。 其中,Q表示桩的荷载承载能力,A表示桩的横截面积,σc表示桩材料的抗压强度,D表示桩的直径,L表示桩的长度,τ表示土的抗剪强度。 该公式的第一部分A σc表示桩的端部承载能力,即桩材料的抗压强度乘以桩的横截面积。而第二部分π D L τ表示桩的侧面承载能力,即土的抗剪强度乘以桩的侧面积π D L。 在实际工程中,桩的荷载承载能力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桩的安全系数、土的压缩性、桩与土的侧摩擦力等。因此,在使用该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应用举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抗拔桩荷载取值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根直径为1m,长度为10m的抗拔桩,其材料抗压强度为10MPa,土的抗剪强度为5kPa。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该桩的荷载承载能力。

首先,计算桩的横截面积A: A = π (D/2)^2 = 3.14 (1/2)^2 = 0.785m^2。 然后,代入公式计算桩的荷载承载能力Q: Q = A σc + π D L τ。 = 0.785 10 + 3.14 1 10 5。 = 7.85MPa + 157kN。 = 7.85MPa + 157kN。 因此,该抗拔桩的荷载承载能力为7.85MPa + 157kN。 结论。 抗拔桩荷载取值计算公式是设计和评估抗拔桩承载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该公式,工程师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桩的荷载承载能力,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中,桩的荷载承载能力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安全系数、土的压缩性等,因此在使用该公式时需要进行修正和综合考虑。希望本文对抗拔桩设计和评估工作有所帮助。

中风化泥岩的抗拔力桩基计算

中风化泥岩的抗拔力桩基计算 (最新版) 目录 1.中风化泥岩的概述 2.抗拔力桩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中风化泥岩的抗拔力桩基计算实例 4.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5.结论和建议 正文 1.中风化泥岩的概述 中风化泥岩是一种在地球表面受到风化作用后形成的土壤,它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具有较高的塑性和可塑性。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中风化泥岩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等领域。然而,由于中风化泥岩的抗剪强度较低,抗拔力桩基的设计和计算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2.抗拔力桩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抗拔力桩基是指桩基在受到垂直向上的拔力作用时,能够承受并传递这种力的桩基。抗拔力桩基的计算主要包括桩基的抗拔力、桩基的抗弯矩和桩基的抗剪力等。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或者数值模拟方法。 3.中风化泥岩的抗拔力桩基计算实例 假设一个中风化泥岩地基,桩基直径为 0.5 米,桩基长度为 20 米,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参数如下:重度为 18kN/m,黏粒含量为 25%,液限为45%,塑性指数为 18,根据 JGJ 94-2008 规范,可以计算出桩基的抗拔力为: 抗拔力 = π * (直径/2) * 黏粒含量 * 塑性指数 * 重度

= π * (0.5/2) * 25% * 18 * 18kN/m = 1.1775 kN 4.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根据计算结果,该中风化泥岩地基的抗拔力为 1.1775 kN。这意味着在桩基受到垂直向上的拔力时,桩基能够承受并传递这种力,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结果是基于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参数的,如果这些参数发生变化,计算结果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5.结论和建议 中风化泥岩地基的抗拔力桩基计算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