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现状与方法适用论文.doc

浅析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现状与方法适用论文.doc

浅析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现状与方法适用论文.doc
浅析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现状与方法适用论文.doc

细心观察学生可知,他们与戏剧接触的主要途径竟然是通过课堂教师的教授,真正欣赏过戏剧演出或者细致学习过戏剧理论的屈指可数。教师戏剧素养的缺失,在课堂中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反而带给学生错误的知识

与混淆的概念。

(二)因循守旧,方法难有创新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教学便利,一些高中教师忽视戏剧文体本身的特点,沿用小说、散文的传统教法进行教学。如此一来,戏剧本身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舞台性以及其他审美特性就无法表现出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学生对戏剧也不可能得到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不用说达到戏剧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了。

(四)课业过重,学生无暇顾及

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已经涌过大江南北,培养具有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正成为我们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然而负重涉远,非一朝一夕之力,虽然给学生减负的口号令人振聋发聩,但是实际上学生的课业负担愈发重了。学生每天要应对各科作业、教辅资料,业余时间便参加补习班,他们疲于应付沉重的课业负担,根本无暇顾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戏剧教学也更是提不起兴趣。

二、戏剧教学方法探究

(一)戏剧表演教学法

戏剧表演教学法在我国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主要表现为,采用剧本,由学生课前进行充分地预习,选出若干学生划定角色、记诵台词。准备服装、道具,然后走上讲台,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鉴赏。表演结束后,师生针对表演研讨,最好布置作业,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戏剧表演教学法体现了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原则,以及语文教学中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通过这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区别于一般授课的一般形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当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采用戏剧表演教学法使得课前投入的精力太多,如果经常性地选择这种方法,学生往往不堪重负;由于中学语文老师对该法涉及较少,学生经历简单,易导致表演流于浅薄,成了““戏说”和“恶搞”;戏剧表演教学法在运行中易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如高考的影响、学生家长的不理解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其执教能力。教师与学生应该恪守师生共进的准则,教师进行指点,学生用心领悟。

(二)鉴赏写作教学法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可以采取鉴赏写作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撰写戏剧评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剧本的理解,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对戏剧文学的鉴赏品味,使其

高中语文复习——戏剧常识

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 戏剧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2、戏剧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瞧,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等; 从作品的容量瞧,可以分为多幕剧与独幕剧; 从时代来瞧,可以分为历史剧与现代剧; 从情节主题来瞧,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 从演出场合瞧,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三要素: 一就是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二就是戏剧语言;三就是舞台说明。 4、戏剧的基本要素: 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即: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生活、塑造典型人物、揭示社会矛盾,从而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审美效果与社会教育的目的。 5、戏剧的语言: 包括台词与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就是动作性;二就是个性表现力;三就是抒情性;四就是有潜台词;五就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6、剧本结构与形式: 舞台说明、人物的对白与唱词、结构形式:分幕分场。

7、戏剧文学的三大特点: 一就是适合舞台表演;二就是要有戏剧冲突;三就是要有鲜明 生动的人物对话。 8、重点介绍情节主题种类: 悲剧指描写主人公因与现实环境的冲突,或因本身的过错而失败、受难以致毁灭的一种戏剧。悲剧的主人公大多就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悲剧的戏剧冲突表现为:正面主人公所追求的进步理想或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为强大的现实势力阻挠而不能实现,最后以主人公的失败、受难或毁灭告终;或主人公虽不就是英雄人物,甚至有严重缺点,但她要实现的某种希望还有合理因素,却因受到恶势力的打击而失败、受难或毁灭。喜剧一般以讽刺与嘲笑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的进步的现实与理想为其主要内容。喜剧的矛盾冲突包括先进、美好的同落后、丑恶的事物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也包括丑恶与丑恶之间、先进与先进之间的某种冲突。喜剧的本质就是对旧事物的讽刺与否定,对新事物的歌颂、赞美与肯定。如莫里哀的《伪君子》、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 正剧因兼有悲剧与喜剧的因素,也叫悲喜剧。正剧由于兼有悲剧与喜剧的特点,能够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扩大与增强了戏剧反映生活的广泛性与深刻性。如《白毛女》、《丹心谱》、《西安事变》等。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阳泉二中王美玲 [案例背景] 一:笔者正任教高二一文一理两个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书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笔者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有时,笔者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是应付检查。 二:我们学校规定禁止学生把手机、Mp3、Mp4等各种通讯和娱乐工具带入校园,可是我班文艺委员许燕上自习时听Mp3,我非常生气,班干竟然带头违纪,拿到办公室一听,里面有毛宁的《涛声依旧》、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芳草无情》、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等,她噘着嘴说是为了学习古典诗词,我想她确实不是狡辩,这些流行歌曲的确都与古典诗词有关,心中怒气消解了许多,批评其违纪的同时更多的赞扬…… 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能否迎合学生达到一种默契,或许古典与流行之间就有一种默契。 [案例原因探寻]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笔者想: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了深一层地思考。 (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1、在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 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都非常重,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有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动漫、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书。我的学生是理科班,整天忙于数理化,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读长篇名著,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局限在这类书中。这些书在学生眼中可谓图文并茂,情节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携带方便,便于隐藏,而且一个中午就能读上一本,所以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 经常性的阅读这些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周星弛的口头禅:“哇靠”“哇塞”,更有甚者能把他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段爱情放在我面前……”倒背如流。千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 如《离骚》,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虽然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3、呆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枪杀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激情。

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本 文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四个阶段进行了阐释,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素质教育培养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这个时代赋予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 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 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 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 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 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 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 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 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 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 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 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 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 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 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 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 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 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 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 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 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 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

高中语文复习—戏剧常识

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等; 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三要素: 一是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二是戏剧语言;三是舞台说明。 4.戏剧的基本要素: 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即: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生活、塑造典型人物、揭示社会矛盾,从而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审美效果和社会教育的目的。 5.戏剧的语言: 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6、剧本结构和形式: 舞台说明、人物的对白和唱词、结构形式:分幕分场。

7、戏剧文学的三大特点: 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8、重点介绍情节主题种类: 悲剧指描写主人公因和现实环境的冲突,或因本身的过错而失败、受难以致毁灭的一种戏剧。悲剧的主人公大多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悲剧的戏剧冲突表现为:正面主人公所追求的进步理想或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为强大的现实势力阻挠而不能实现,最后以主人公的失败、受难或毁灭告终;或主人公虽不是英雄人物,甚至有严重缺点,但他要实现的某种希望还有合理因素,却因受到恶势力的打击而失败、受难或毁灭。 喜剧一般以讽刺和嘲笑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的进步的现实和理想为其主要内容。喜剧的矛盾冲突包括先进、美好的同落后、丑恶的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包括丑恶与丑恶之间、先进与先进之间的某种冲突。喜剧的本质是对旧事物的讽刺和否定,对新事物的歌颂、赞美和肯定。如莫里哀的《伪君子》、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 正剧因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也叫悲喜剧。正剧由于兼有悲剧和喜剧的特点,能够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扩大和增强了戏剧反映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如《白毛女》、《丹心谱》、《西安事变》等。

浅谈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在我国,诗、乐、舞是同源而生的,古典诗歌最初是用来传唱的。早期的《诗经》、汉魏六朝乐府,都是合乐而唱的歌曲;唐宋年间,最负盛名的诗歌就是依曲谱而唱的;元明期间的剧曲与散曲,都含有歌曲的音律。因此,诗歌与音乐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到了近代,乐曲的散佚,大部分合词而歌的乐谱遗失,古音乐出现断层,而大部分合乐而唱的诗歌却得以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下来。我国古典诗歌以永不倒的不老松形式一直存在于高中语文课本中,同时,它还是高考必考的一部内容。在高考改革下,占高考试卷的分值也越来越重。另外,古典诗歌还充当着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学知识的媒介。因此,寻源头之教法,将音乐引入课堂,与古典诗歌完美契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是遵从了古典诗歌原有的神韵,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使古典诗歌焕发出新的光辉。 一、音乐导入 音乐能缓解人紧张的情绪、释压、放松,用好的音乐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亦是这节课成功的开始。用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音乐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环境中,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迅速进入古典诗歌的学习,从听觉盛宴中走进绚丽的想象空间,在愉悦的听觉感中进入心理、精神上的享受,引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例如以安雯的《月满西楼》导入李清照的《声声慢》,《月满西楼》是由李清照另一首词《一剪梅》经谱曲而成的,让学生通过音乐感情的直观表达,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这首词表现的是李清照闺阁离愁的情绪,以此引出作者的艺术风格,再提出问题,作者的人生经历对作品有没有影响,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同时,以《月满西楼》来回顾之前学过的诗词,做到温故而知新,引发学生用音乐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以音乐导入课堂,能够在课堂伊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调动学生兴趣,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诗歌在歌曲直观的表达下,学生也能够更容易理解诗歌和作者的感情色彩。 二、音乐感知情感 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重难点之一,就是学习诗歌的感情色彩。人的感情表达是抽象的,有时诗人会运用正衬、反衬、比喻、反问等各种修辞手法或选择意象来表达感情,含蓄的表现手法、具有年代感的意象表达,让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真正的感情就显得有些困难。这时可以利用音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感情,用豪放

浅谈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浅谈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 习作训练"十二字。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 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 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 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 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 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 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 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 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 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 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 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 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 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 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

奖项教学论文学科高中语文获奖总数40(篇)_2

奖项:教学论文学科:高中语文获奖总数:40(篇) 一等奖(8篇) 如何让高中语文作业更有效绍兴市稽山中学何学港 惊回首感慨百年话古文——论中学古文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绍兴市稽山中学石国江 教育心理学在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中的应用绍兴市高级中学张海英 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教材体例指瑕新昌中学梁天霖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对策诸暨学勉中学周琼 投入真情重组关系重构文本让课堂焕发光彩新昌鼓山中学蔡永斌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优越感”绍兴市高级中学严英 “听听”那语文——语文听力能力培养,一个不能遗忘的角落上虞春晖中学杜娟娣 二等奖(12篇) 发掘平常事物的闪光点诸暨牌头中学郭伟宝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浅谈两堂外国小说欣赏课中意外事件带来的惊喜新昌澄潭中学王琼莹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探索 上虞中学叶建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程诗歌教学心得 用细节拨动高考作文的真情之弦嵊州三界中学吴正飞 六“管”齐下攻探究——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备考策略研究嵊州黄泽中学吴大丹 确立主体地位立足现实生活——高中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究诸暨学勉中学石晓琼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新课程背景下的早读辅导新昌鼓山中学何永连 《论语》中的自主探究学习——浅议《论语》学习中的“自主发现问题, 绍兴市一中分校杨懿 解决问题的阅读教学模式” 唯美的谢幕——以高一苏教版为例浅议艺术化语文课堂结尾之有效性绍兴县鉴湖中学陈继青 锤炼多彩和谐的教学语言风格新昌鼓山中学俞金霞 与孔子多视角、近距离的亲密接触——《<论语>选读》课堂教学方法初探新昌澄潭中学丁新姝 “实”之无味走偏峰,“意”之无穷巧激波——关于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 绍兴市稽山中学俞鸽女 的误区及策略 三等奖(20篇) 唯有“发现自我”才能“情动而辞发”——论高中作文教学困境中教师 上虞城南中学陆益青 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的有效措施 “龟速”作文——高一第一学期作文训练述评绍兴县鉴湖中学吴亚娟 批注式阅读: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嵊州长乐中学邢晶 高考诗歌解题应遵循“主题辐射法”新昌中学张君兰 我的阅读我做主嵊州三界中学吴小广 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绍兴市稽山中学蔡朝阳 返璞才能归真——浅谈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绍兴县柯桥中学梁珍 《登泰山记》:姚鼐的独到绍兴县豫才中学任阳海 让“思考”之花在课堂中盛放诸暨中学陈柳钧 诗歌的鉴赏和复习观照新昌知新中学潘英英 文学因子与生命元的联系点管窥上虞东关中学叶国强 对新课程文本解读的思考诸暨学勉中学金建永 新课程背景下普高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嵊州崇仁中学卢三亚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新昌中学熊秀英 让激趣渗透在文言文教学中上虞中学章妙菁 《外国小说欣赏》之教学探索诸暨学勉中学郭君贤 领路不到家——浅谈阅读课堂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绍兴县越崎中学徐剑秋 语文教师魅力积累嵊州长乐中学俞益曼 用我自由之笔,抒我自然之情——也谈个性化写作教学上虞中学钟首君 浅析语言与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与回归绍兴市一中分校孙正旦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形象优秀公开课教案 一颦一笑总关情 ---------- 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答题模式与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悟作者情思,培养鉴赏能力,提高解题技能。 二、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 四、教学方法: 1、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五、教学手段: 1、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闰土少年时童真,善良,简朴. 中年封建,穷,悲观,保守是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闰土是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人民的代表, 别里科夫是个死板的教条主义者,是沙俄时期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代表。他盲目地维护着腐朽沙俄政府制定的种种落后体制、规定,却不知自身已被套上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套子”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物之形象三种类型。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人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偏重抒情的诗歌)

浅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 目前,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学好语文,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在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方法以及教师教学方式方面给出了建议。根据新课标要求,为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经验与做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课堂教学环节入手探索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 一、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探索 1.演讲的形式。 学生课前自主准备演讲内容和形式,可以讲故事,可以背诵散文名句或名段,可以背诵古诗词……通过课前演讲,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积累知识的形式。 学生每天理解并记忆10个左右的成语,或阅读一首诗歌或短文,这样长期坚持,必将大大增加知识储备,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导语的探索 课堂导语要短小精妙,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说过:“课的开始,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设计导语时,教师必须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便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之中。 2.短小精悍,触及重点。 课堂上的导语不仅要短,还要触及重点,切中要点,将学生一下子就引导到教学的枢纽地带,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学目标。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设计导语时,教师除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三、教学过程的探索 1.课堂提问。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五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五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五篇 【篇一】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当今世界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越加激烈,高 中教育过程中,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学科,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积 极的为培养人才而不断努力。但是,纵观当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相关教育机构或者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要采取相应的 策略,注重高中语文教育的效果,客观的面对以及积极的探索,培养高中生的语 文素养,为高中语文教育出谋划策。至此,高中语文教育就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1、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 1.1高中语文教育中不重视写、读以及说的练习,致使不会写、讲不明、说不准。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新课标,伴随着新课标在各地不断的深入实践,高中 语文在教育过程中渐渐的暴露了诸多的问题。现阶段,高中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写、读以及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练习,再加之网络科技对高中语文教育的影响, 使得大多数学生不关注写、说以及读。最主要的是写的能力,普遍较低,读和说 的能力同样较低;最近央视播出的《汉字英雄》,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中学生语 文学习过程对写的关注程度,平时学习过程中,基于高科技,对汉字的书写都是 在键盘上完成的,遇到一般的字都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进行认识。另外,在高中 语文教育过程中对于书写没有统一的要求,导致学生的书写能力也参差不齐。对 于说话能力,多数高中学生存在哗众取宠、大惊小怪以及说话语无伦次、内容空 洞等现象;有一部分说话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半天说不明白,让人费解;有一 部分甚至是由于内向或者其他原因,闭口不说。相对于写和说,读的能力显得也 尤为重要,当前高中语文教育中对读的能力较为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没有专业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大多数学生仅仅凭借的是自己的感觉读,不在乎读音、节奏以及真情实感。虽然普通话在现阶段教育中使用,但是还不普遍,在部 分农村存有方言进行教学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 1.2当前高中语文教育重视教书、忽略育人。在我国,学校都面临着升学率的问题,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只是一味的给学生施加压力,强迫学生进行死读书; 家庭也不放过学生,部分节假日,给学生找各种补习班,使得学生的整天泡在书

论高中语文课中戏剧篇目的教学

论高中语文课中戏剧篇目的教学 作者:宋玉芬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05期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了《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三块钱国币》等戏剧篇目。如何优化戏剧篇目教学,加深学生对戏剧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既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一.明确篇目定位,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播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同时也应当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及塑造健全的人格。孔子曾言“入其国,其教可知”。对于当今的中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了解经典名作,对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戏剧篇目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具有更典型的意义。 虽然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是戏剧剧本,但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作为其中的文学成分。作为教师应明确这一点,更应在教学内容上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我以为,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中,由于课程主体在于对具体剧本的赏析,因此让学生掌握关于戏剧的基础性概念、理论就特别重要。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在单元导论中应对戏剧乃至剧本的类别属性与特征、相关基本概念做一个总体概述,讲授戏剧艺术的特点,并对戏剧语言、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进行基础性理论的解析;2、讲授具体篇目时针对具体作品所属的流派、风格也应大致的介绍,比如《雷雨》和《茶馆》不同,悲剧与喜剧的基本特征也不一样。从戏剧剧本的类别属性特征讲授入手,在对具体剧本的赏析之中结合这些基础理论进行实例剖析,就能使学生明确所学剧本是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部分,而不仅仅将之作为文学作品来看待。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戏剧艺术知识,通过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鉴赏这种带有创造性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戏剧的能力,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总之,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对于戏剧单元教学实现知识的获取、人文素养的提高等目标至关重要。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整合,适应中学生的接受特点。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发、互动教学 在传统的戏剧单元教学中,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点分析戏剧冲突及戏剧语言。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其不足之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势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针对戏剧单元的具体特点,作为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进行启发、互动教学,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展不同见解。”这一“强调”实质就是确立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执行这一教学方式时更多的是走形式,甚至为了赶进度,有的教师包办了学生应该随堂思考、随堂讨论、随堂练习等一切,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本文就语文的主体性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和谐氛围;一言堂 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展不同见解。”这一“强调”实质就是确立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执行这一教学方式时更多的是走形式,甚至为了赶进度,有的教师包办了学生应该随堂思考、随堂讨论、随堂练习等一切。这样做不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发展没有半点益处,反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我就语文的主体性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是以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具体指的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活其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主动参与,以自身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体验和感受过程,探索和解决问题为特征,以促进主体认知、情感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的课堂实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呢? 一、保持平和心态,构建和谐氛围 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二者之间的活动,离不开课堂里师生之间的默契和谐的表演。在这双边活动表演中,要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不能避开老师而纯粹地把学生推上主人公地位的。因离开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漫无目的,学生就会思无所向,判无定则。但教师一味板着面孔,故做严肃,即使把主动权放给了学生,学生也会心有顾虑。如课堂气氛沉寂,肃穆,有些学生即使想思后而答,也怕因答错被老师批评而无地自容,久而久之,学生的参与意识就逐渐消失了。为此,要养成学生为主体性教学,师生之间有必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室内氛围,共同探讨,平等交流。 二、教学具体实施中,要讲究主体教学的灵活性 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分析解读作家作品为主的活动。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般都是采取自我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为主的方式,而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却是呆板的作课堂笔记,学生似乎成了书本知识的复制工具。这样就谈不上主体性教学,反而还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

高中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尝试 【摘要】语文课的导入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课的导入必须在科学基础上思考其艺术性,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向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规律性与教学个性的统一,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语文;导入;知识;能力;情感 “万事开头难”,语文课的导入亦如此,它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科学再现教学内容而求实的科学性,艺术则表现思想情意而求活的艺术性,融合了科学和人文两种视阈。课的导入必须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才能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新课情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课的导入必须有效地建立在语文学科和心理科学的基础之上,把科学和人文有效地整合起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迁移,进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入,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一环。 一、温故启新,导之以知 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结构主义心理学则认为,知识是人们赋予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语文教材是具有“文选”特征的学科,每篇课文具有相对独立的非线性复杂知识系统。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丰富和“扩容”,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以前所学过的课文与新学课文来导入新课,可以根据作者、主题、文体和写作方法的异同进行导入: “我们在必修一中接触了苏轼写的《赤壁赋》,初步了解了赋的一些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进一步体会赋的特点。” “在初中时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我们为毛泽东主席所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为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就会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抒情散文《白杨礼赞》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在所描写的某物上寄托自己的情志。今天要学的课文《爱莲说》也采用了这种写法,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莲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志?” 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已学过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简单的几句话不公点明了前两篇课文的风格,也提示了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引起学生对前两课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在比较新旧课之间的写作知识上的相似点,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有效地促进了新旧知识的迁移,温故而知新,可谓一石二鸟。在课堂教学伊始,为学生即将接受的新知识提供“固着点”,利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式,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或联合,通过“导之以知”,最终达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叶圣陶曾说:“既要温故,又要知新,把以前读过的温理一下,回味那已有的了解和体会,效益绝不比上一篇来得少。”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经常运用已有的知识是恢复已有条件反射,巩固旧的暂时精神联系,使旧的知识得到不断的巩固、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

高中语文戏剧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戏剧基础知识 1、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墓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戏剧基础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音韵美教案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音韵美教案 ——诗歌是看得见的音乐 树德中学尹德华 初中课文<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说:“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是最清晰的语言,最严谨的语言。”小弗朗士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个小学生可以惊叹祖国语言的美,哪怕是个小小的发音。我还记得一个英国小孩自豪地给我朗诵一首小诗: I try I try to do my best each day , 每天我都在尽最大的努力, In my work and in my play . 无论是工作还是嬉戏, And if I always do my best , 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 I needn't worry about my test . 就不必为考试着急 .听懂的部分我感受到了美,没听懂的部分我也觉得很美。美在音节,美在唇齿之间。可是,今天我要说,中国汉语言更美!不仅外型美,音域美,书法美,而且意境也美。尤其是古诗词,读懂了,品味它的意境,研读它的词句, 读不懂也能够赏析它的外型美,聆听它的音乐美,感受那份读不懂的晦涩与朦胧之美,还有那令人销魂的音韵美,更有那停留在唇齿之间和满口的余香。 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诗歌的知识?有关诗歌的音乐美你又知晓多少?老师有几个疑问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21世纪最受欢迎的人应该具备七种能力。其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当然还有我们每天都在训练的不断学习的能力,你们的这些能力具备了吗? 教学设想:由于学生对诗歌的知识了解甚少,对于诗歌的音乐美没有更真切的了解,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很难体会出诗歌的音韵美,所以在诗歌的鉴赏上没有真正的深入下去。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那份对诗歌的狂热的喜爱。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语言的音乐美的具体体现,激起对古典诗词的那份狂热。 2.运用这些诗歌知识运用到诗歌鉴赏中。 教学重点: 1.关于诗歌语言美的几个关键问题。 2.双声、叠韵、平仄、押韵的音乐美。 3.高考试卷中怎样具体作答。 4.培养学生吟诵诗歌的浓厚兴趣。 一、引入: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之一,自它产生之日起就跟音乐有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在后来的发展中,它虽然从音乐中分离出来,但它具有浓郁的音乐美质,主要表现在节奏的回环美、音调的抑扬美、声情的和谐美。这种音乐美使得中国古代诗歌具有长存不衰的魅力。 吟诗玩词。 古琴声具有平稳、宁静的精神,缺乏跌荡起伏的戏剧性。琴是自娱,铮是娱人。 今天老师有几个有趣的问题,希望得到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问题1:为什么古诗中以五言、七言的居多?而没有发展出较多的六八言诗歌? 问题2:五言、七言的音乐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3:古诗的声调、节奏的美的具体体现又是什么呢? 问题4:了解了这些知识对诗歌鉴赏有没有好处呢? 二、诗歌与音乐的妙合关系

浅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教学方法新课改中的“梳理探究”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专项活动,“梳理”是指学生对多年接触和积累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整理,通过梳理,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并从中掌握一些规律;“探究”是指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看来,“梳理探究”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长期以来接触和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且做到条分缕析,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把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梳理整合、探究发现的能力。 那么,在组织开展“梳理探究”活动中,要采取哪些办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是教师要找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臵,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前提。以“优美的汉字”这一节为例,笔者认为,本节内容以梳理整合为主,重在提高学生梳理整合的能力,感受汉字的优美,掌握汉字的多种特点,形成对汉字全面、系统的认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指导学生做好梳理整合的前期准备、帮助学生确定梳理整合的大致思路、为学生在梳理整合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点评,而不要包办代替,教师包办得越多,学生获得的知识及体验越少。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主阵地,如果教师把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

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那学生只能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和完整的有关于汉字的知识体系。 二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践行者,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关键。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践行者。以“优美的汉字”为例,课前要组织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搜集有关“汉字”的资料,思考筛选,再经过个人或小组梳理整合,在课堂上汇报展示,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汉字的音、形、意的优美。这样就能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就会日益提高。在开展“修辞无处不在”教学活动时,要以修辞活动为纲,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串联在一起,比如初中、高中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长期以来,学生对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导致学生对修辞的理解很片面,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要通过对以前学习和接触到的修辞的梳理,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包括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使学生感到“修辞无处不在”。 三是在组织学生进行梳理探究过程中要讲究技巧,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基础。高中语文关于梳理探究所涉及的内容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五味俱全”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