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产生危害案例

电子政务产生危害案例

电子政务产生危害案例

一、电子政务平台违规收费

1.广东省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违反规定,在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服务中,强制企业购买第三方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公司珠海分中心的电子认证服务。2011年-2017年6月,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公司珠海分中心共收费57.3万元。

2.陕西省住建厅信息中心违反规定,在企业申请行政审批过程中,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强制收取数字证书电子认证费、技术服务费,2017年1月-6月违规收费1131万元。

二、违规收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费

3.山西省太原市城乡规划局下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违反规定,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要求申请用地单位先行缴纳地形图服务费,2014年-2015年违规收费303.36万元。

4.江苏省徐州市工商管理咨询服务中心违反规定,在企业注册登记的行政审批流程前端设置代理服务窗口,强制收取“名称预先核准代办服务费”,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27日违规收费20.8万元。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电子政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本文将分析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分析1. 安全威胁远程登录、信息泄露、数据篡改、文件破坏、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危害随处可见,这些危害都会给电子政务的安全带来威胁。 2. 平台漏洞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漏洞会导致 数据丢失和泄漏等安全问题。此外,网络人员的误操作、管理不当等也是电子政务发生漏洞的原因之一。 3. 数据安全电子政务的最大优势是数据的畅通,但是这 也给数据的安全带来了威胁。数据的存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篡改和错误都会导致数据安全问题。 二、电子政务安全对策1. 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管理,确保软、硬件及应用程序能够得到及时升级和维护,及时修补漏洞,防止被黑客攻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对多个层面的机构、组织、岗位和人员管理,从源头上把控信息安全。 2. 分级管理建立适应国家政策的安全分级管理制度,根 据机密程度、安全等级等因素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合理的分级

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 3. 数据备份对电子政务系统的重点数据进行备份,并建 立应急预案,一旦数据出现泄露、损坏等情况,及时恢复数据,确保数据安全。 4. 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技能水平, 保证员工承担的责任能够达到最高标准,机构在建设中更注重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培训。 5. 加强技术支持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技术支持,不仅要 发掘共性问题,还要针对重点领域和个性化特点,制定专门的技术支持计划,保证技术安全更加完善。 6. 加强合作交流建立起政府与专业安全机构的项目合作 与交流机制,共同协商,合作维护政务信息安全,加强联合攻防,依托一批高素质的安全人才,提高政务安全防御能力。 三、结论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很大,需要政府各级相互合作,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员工培训、保护数据安全、建立技术支持和加强合作交流等。通过推进安全管理机制、保护网络安全、严格掌握安全态势、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保证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才能使政务信息利用得到更好的发展。

电子政务的案例

电子政务的案例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电子通信技术,提供 政府服务、开展政府管理和决策活动的一种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电子政务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首先,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推出了“e-Government”计划,旨在利用信息技 术改进政府服务和提高政府效率。在这一计划下,美国政府建立了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服务,包括申请护照、缴纳税款、查询政府信息等。这些在线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和企业,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其次,中国的电子政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中国政府推出了“政务服 务网”,整合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资源,提供了便捷的在线服务。通过政务服务网,民众可以在线办理各种证件、申请各类资助、查询政府信息等。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广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鼓励各地政府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多的 便民服务,推动政府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另外,新加坡政府也是电子政务的先行者。新加坡政府通过“政府电子化”计划,实现了政府各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了全国性的政府门户网站。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民众可以方便地查询各类政府信息、在线申请服务、参与政府决策等。新加坡政府还积极推动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各国政府通过信 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政府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促进了政府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子政务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建设数字化社会和智慧城市提供更多可能性。希望各国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民众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姓名:朱益祥 学号:1017439008 摘要:电子政务是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促进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效率,是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程和现状,针对目前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理性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发展与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政务安全对策 电子政务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其涵义是指政府机构在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以及部门之间的分隔制约,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和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政府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1(中国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机关开展了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内部信息办公网络,同时还建立了国家经济信息、统计自动化等10多个信息系统,中央40多个部委局相继成立了信息中心,这些都为以后的电子政务发展奠定了基础。1985年政府提出了“海内工

程”,即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以逐步实现决策与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号召当时的电子部和相关部门大力协调、督促并落实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并于当年年底正式启动“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三金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对政府、企业和家庭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紧接着,国家各有关部委先后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国字号系统信息工程,如金税工程、金农工程、金企工程、金智工程、金宏工程和金信工程,由此拉开了建设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序幕。这些都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 政务发展的基础阶段。 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总局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主办、联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标志着电子政务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2000年10月,电子政务被列为“十五计划”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进入新时期。2001年3月,北京、上海、广东等数十个地方政府提出了相应的电子政务计划。2001年6月1日,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电子口岸”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实施。“十五”期间提出了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建设政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确立我国2003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 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目前,电子政务在我国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概念。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2005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全)

单项选择题 1.在先行者的失败与探索中,电子政务建设道路也逐渐清晰,那就是建立一个(以顾客为中心)、反映和实现公民利益的(服务型政务)。 2.(省级电子政府)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承上启下电子政务系统) 3.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与其社会文明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紧密关联,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是为其居民营造一个自由、便利的服务环境,建立一个基于发达信息基础设施的学习型、知识型社会,这就要求市级政府不仅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起着领导作用,同时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政府改革和社会革新的过程中,成为城市文明的拥有者和缔造者 4.县级政府作为国家主要的基层管理政府机构 5.县级电子政务的显著特点是直接面对广大用户,是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最前沿,是国家电子政府战略的实施和反馈的关键节点,体现了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网上办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架构电子政务应用框架,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二是指政府向顾客提供多渠道的服务方式 7.电子政务工程能否正常运行,安全性是首要因素 8.电子政务标准管理从内容上来说,可分为技术标准和政务标准两部分,从过程上说,包括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应用两个过程 9.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引入知识管理的思维,可以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 10.电子政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依托信息系统和国家网络的新型服务,包括起着关键决定作用的两个客观因素和两个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两个方面为:成熟有序的市场环境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 11.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税务系统是最为先进和完善的政府在线设施 12.ASPA和UNDPEPA电子政务发展评价标准:网上政府成熟度、通信基础设施成熟度和国民素质成熟度 13.在初步认识期,电子政务的建设以政府为中心,投资的重点在于政府外围电子环境的建设,大力建设政府网站 14.在深入发展期,一些国家在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建设效果后,还需要进行许多更深层次的工作,一大批具有交互性和交易性的电子服务设施开始出现在这些国家的政府网站上 15.在注重实效期,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效益被作为中心问题 16.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是政府组织再造 17.电子政务的建设能否成功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政府内部的协调行动 18.1993年,克林顿政府建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 19.1995年,克林顿签署《文牍精简法》,规定到2003年10月政府文档全部使用电子格式 20.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df19176358.html,) 21.2001年7月18日美国宣布成立“电子政务特别工作小组” 22.政府—企业:简称G2B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大量消减数据收集的冗余度,减轻企业负担 23.FirstGov包括3部分内容:(1)前端进入区(2)后端位置区(3)商标证明区 24.在美国,https://www.doczj.com/doc/df19176358.html,不仅是总统和执政党的喉舌,而且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有力工具 25.开始建设https://www.doczj.com/doc/df19176358.html,网站是为了从3个不同的角度向世界展现白宫,分别为“总统的家园”(http://https://www.doczj.com/doc/df19176358.html,/president/)、“政府的工作场所(Your Government)”和“美国历史的博物馆(History &Tours)” 26.税收、国际贸易和邮政通信等方面加拿大提供了全球最高水准的在线服务 27.加拿大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互联网连接公共图书馆和校园的国家 28.1999年10月,加拿大政府启动了被称为加拿大电子政务建设里程碑的政府在线(GOL,Government On —Line)工程,该工程计划于2004年将所有政府信息和服务网络化、电子化 29.加拿大政府认为信息和服务应按照下列3个方面进行组织,分别为:电子设施的栏目和种类(By subject or cluster);细分的目标用户群(By audience group in some categorys);用户的需求类型(By life events in some categorys)。这3个方面反映了加拿大政府应该提供服务的3种用户类型,分别是加拿大公民、国际用户和加拿大企业 30.政府在线的建设战略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政府门户;第二层,电子渠道;第三层,电子协作 31.电子业务流程将严格地按照电子信息安全法规处理个人隐私和信息,保证这些内容不会被显示或用于不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某城市为例,对其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某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年来,该城市通过构建“智慧城市”,将电子政务作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案例分析 1、在线服务门户 某城市构建了功能齐全、交互性强的在线服务门户,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统一的办事平台。市民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事项查询、在线预约、提交申请等操作,同时还可以对政府服务进行评价和监督。在线服务门户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市民办事的便利性,还加强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2、移动政务APP

为了满足市民随时随地获取政府服务的需求,某城市推出了移动政务APP。该APP集成了多项政务服务,包括社交通讯、公共查询、便民缴费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移动办事体验。通过移动政务APP,市民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政策信息、查询个人社保信息、投诉举报等。 3、数据开放平台 某城市积极推进数据开放平台建设,通过开放政府数据资源,提高城市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该平台为市民、企业和政府提供了数据共享和交换的渠道,实现了数据的互通互联和共享共用。通过数据开放平台,政府可以获取更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经验总结与启示 某城市在电子政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某城市在推动电子政务过程中,始终市民和企业的需求,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目标。通过在线服务门户、移动政务APP等手段,实现了政府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提高了市民的满意度。

【2017年整理】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2017年整理】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在各国政府间得到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政务以电子化手段改进政府的运作,提供给公民和企业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本文将对2017 年的电子政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主要案例分析 案例一:爱沙尼亚的电子居民身份证系统 爱沙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出电子居民身份证系统的国家。该系统于2002年开始实施并在2017年进行了重大改进。电子居民身份证可以用于在线签署文件、网上投票、电子医疗服务等诸多方面。采用了强大的加密技术,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该系统的成功实施,提高了政府运作的效率,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案例二:新加坡的国家数据管理平台 新加坡政府于2017年推出了国家数据管理平台,旨在提 升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效率。该平台通过整合各部门和机构的数

据,实现了数据的互通互联,减少了数据冗余和重复工作。同时,政府通过开放数据接口,促进了公民和企业参与数据应用和创新。国家数据管理平台的推出,促进了新加坡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 案例三:中国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中国政府在2017年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通过整合互联网技术和政务服务,提升了政府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在这一战略的推动下,中国政府逐步推出了各种在线服务平台和移动应用,例如在线办理公积金、社保、交通违章等事项,为公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同时,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影响分析 提高政府运作效率 电子政务的推行能够加快政府办公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子化的手段,政府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快速传达、处理和共享,提升了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2024)

引言概述: 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与社会各界实现高效、透明、开放、便民、公正的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公开透明度。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子政务的案例,探讨其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正文内容: 1.电子政务案例一:英国政府数字服务 1.1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1.1.1政府数字服务团队的组建与职责 1.1.2优化政府网站及相关服务的改进措施 1.1.3用户体验的改善以及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1.2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1.2.1成本节约与效率提高的实现 1.2.2提升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 1.2.3促进社会创新与经济发展 1.3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3.1数据保护与隐私安全问题 1.3.2数字鸿沟问题及解决思路

1.3.3社会包容性与公平性问题 2.电子政务案例二:爱沙尼亚数字化服务2.1电子居民联系与数字签名系统 2.1.1电子居民联系的应用与功能 2.1.2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与应用场景2.2数字政务服务的普及与推广 2.2.1电子税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2.2电子医疗服务的发展与应用 2.3社会影响与政府效能的提升 2.3.1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与透明度 2.3.2促进数字经济与创新创业 2.3.3增强国家的信息安全能力 3.电子政务案例三:新加坡智慧城市 3.1智能交通与智慧出行 3.1.1公交车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3.1.2共享单车系统的推广与管理 3.2智慧政务与电子服务 3.2.1全面数字化的政务服务平台 3.2.2电子政务应用的创新与推广

3.3提升城市管理与居民生活质量 3.3.1优化城市交通与环境管理 3.3.2提升居民健康与福利水平 4.电子政务案例四: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 4.1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背景与实施 4.1.1互联网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前景 4.1.2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措施与推进计划4.2电子政务的创新与发展 4.2.1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推广 4.2.2大数据与的结合 4.3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4.3.1便民利民特色服务的推出与普及 4.3.2协同办公与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 5.电子政务案例五:韩国信息社会 5.1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5.1.1高速宽带网络的普及与推广 5.1.2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与高速化 5.2电子政务与数字经济的融合 5.2.1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的应用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政府运营管理的必 备工具。电子政务的实施可以提高政府效率、促进便民服务、增加 政府透明度等。本文将以电子政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运 作机制和取得的成效。 案例分析一:新加坡电子政务 新加坡是国际知名的电子政务先行者,其电子政务系统得到了 广泛的赞誉。新加坡政府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服务,包括申请证件、缴纳税款、报名选课等。新加坡政府还通过电 子政务平台与市民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方便市民提出问题和反 馈意见。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政府高度 重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其次,政府主动与市民沟通,征求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再次,政府提供了 全面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市民适应和使用电子政务系统。所有这些 因素的相互协作,为新加坡电子政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案例分析二:美国电子政务 美国作为技术先进的国家,其电子政务发展也非常活跃。美国 政府通过建立各个部门和机构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政府服务的 集中化和便捷化。例如,美国颁布了《全民数字政府法案》,要求 各个政府机构提供在线服务,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 美国电子政务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一方面, 政府鼓励市民使用电子政务服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如在线申 请护照、查询社会保险等。另一方面,政府加强了信息安全和隐私 保护,保障市民的利益。同时,政府还注重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市 民的电子政务素养,使更多的市民能够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 案例分析三:中国电子政务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将市民与 政府之间的联系打通。中国政府通过建设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提供了全面的在线服务,包括办理证件、缴纳费用、查询社会保险等。中国政府也鼓励市民参与政府决策,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案例分析

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案例分析第一章: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成为现代政府 改革与转型的一种重要方式。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 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政府管理和决策的数字化。本文将通 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 前景。 第二章:电子政务的现状 2.1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政府门户网站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主要 渠道。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加强了对门户网站的建设和 管理,大力推进门户网站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北京市政府门户 网站“北京政务网”、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沪政门户”等一批政府门户网站为公众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政府门户网站还涉及到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信息安全、版权保护、公开透明等,这些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管理规范。 2.2 电子证照颁发与管理 电子证照是指政府通过信息化手段颁发的证明公民、企业和组 织身份和权利的证件。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强

了对电子证照的推广和应用。例如,云南省政府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云南省政务服务保险”项目,实现了电子驾驶证、电子行驶证、电子房产证等颁发。电子证照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降低办事成本,提高社会公信力。 第三章:电子政务的问题 3.1 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信息化技术的不平等分配和不充分利用,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服务的不均衡。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因技术和设备限制无法享受到政府服务的便捷,或是受到政务信息的限制和壁垒。 3.2 安全问题 政务信息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政务信息面临着很多安全隐患,如黑客攻击、病毒入侵、数据泄露等。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会影响国家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3.3 阶段性深度问题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电子政务建设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困难。例如,初期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网站的内容和服务有限,未能满足公众的需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创新实践研究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创新实践研究导言: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政管理方式,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与创新实践是现代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创新实践,并探讨其对现代政府建设的影响。 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背景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提供在线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其背景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2. 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各国政府通过网站、手机APP等方式提供在线服务,有效提升了政府效率和公众满意度。同时,电子政务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3. 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提高政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便利公众等。然而,电子政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字鸿沟问题、技术标准不一致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 4. 电子政务的创新实践 为了应对以上挑战,各国政府不断在电子政务领域进行创新实践。例如,有些国家推动电子政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结合,提供智能化的服务;还有些国家采取开放政府数据、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等方式,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 5. 电子政务的应用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政务的应用案例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例如,爱沙尼亚的“e-Estonia”政府项目,通过电子签名、在线投票等方式提供全面的在线服务;新加坡的“Smart Nation”计划,致力于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6. 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建设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创新实践对现代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公众参与和民主治理的实现。 7. 其他国家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电子政务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例如,芬兰通过推行“一站式电子服务”项目,实现了政府服务的在线化和一体化;韩国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8. 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公众需求的关注和参与等。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 9. 电子政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政务在未来将继续发展。预计电子政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服务、大数据应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如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 总结: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创新实践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为政府提供了更高效、更便利的服务,也为公众参与和民主治理提供了新的机会。然而,电子政务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政府、技术研发者以及公众共同努力来解决。未来,电子政务将趋于智能化、大数据化和个性化,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务新媒体舆情负面案例

政务新媒体舆情负面案例 重大公共突发危机事件(简称“重大危机事件”)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失,导致民众的恐慌和质疑、谣言的滋生与泛滥,甚至造成极端的线下群体性事件,冲击社会秩序,挑战政府治理。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积极有效的舆情响应机制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民众意见情绪表达的主要渠道,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经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179 932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达138 854个[1]。随着“两微一端”的不断发展,政务新媒体已成为政府维护自身形象、提升治理效能、促进官民联系、加强突发事件舆情治理与引导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如与民众互动不积极、信息内容官方化严重、事件介入响应时间长、速度慢等。重大危机事件中政务新媒体的舆情响应制约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与治理效能。因而,互联网时代,完善政务新媒体的舆情响应机制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3·7”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以此事件为研究对象,选取该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政务新媒体账号,探析重大危机事件中政务新媒体的舆情响应机制,对于提高政务新媒体运用能力与治理效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1 重大危机事件概述 重大危机事件即与社会和公众有重大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大规模突发事件。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打破自上而下的传播格局,重大危机事件呈现出新的特征,对政府治理提出新的要求。首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成为舆论

主阵地,网民成为信息首发者,官方媒体常常处于滞后与被动地位。其次,互联网信息海量,监管难度大,大量不实信息流传,谣言的碎片化传播使信息更具迷惑性,加之社交媒体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用户基数庞大等特点,使得政府部门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管控难度加大[2]。此外,互联网拓宽网民话语渠道,网民的参与性增强,政府部门的回应稍有不妥,便容易引发次生舆情,影响政府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 1.2 政务新媒體与重大危机事件 政务新媒体即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设立的代表机构发言和机构形象的官方认证的账号[3]。目前学界关于政务新媒体与重大危机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政务新媒体的角色定位、政务新媒体的回应方法、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效果、政务新媒体回应的影响因素。 1.2.1 政务新媒体的角色定位 刘玥琪基于定位理论,将突发事件下的政务微博分成信息提供者、社会协作调动者、生活内容关心者、政府形象维护者、社会稳定的协调者[4]。王丹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中国”账号为例,指出政务新媒体平台应依托政府独特优势资源,做权威信息的第一发布者、谣言科普领域的第一传播者和舆论场的风向标[5]。郭淼基于媒介角色理论,将政务新媒体分为前期的预警者,中期的沟通者、动员者、监督者和引导者,后期的形象塑造者和反思者[6]。对于突发事件下政务新媒体的角色定位,学者多从政府、公众和突发事件本身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1.2.2 政务新媒体的回应方法 周莉通过数据抽样与信息编码,指出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立场态度、议程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分析-模板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一)重信息安全建设,轻信息安全管理 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会经常出现这么一种状况,领导往往更加重视系统的软硬件建设,设备和人的管理工作相对抓的比较少。系统的风险管理、信息的审计跟踪、数据的备份恢复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是电子政务安全系统运行必备的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管理主体都是系统操作人员,因此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跟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人是络上各类攻击、破解、监听等黑客工具和病毒的制造者,是互联的管理者,据调查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大意和懒惰无知而造成的黑客入侵案例占8%以上。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着不足,一方面政府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时实行“谁建设谁运维”的做法;另一方面政府对络专业人员的培训相对薄弱,缺乏专、精、高的技术型人才,从而遇到一些相对专业和复杂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交由络公司的专业人员来解决;同时部门中的管人员责权不明确、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频繁变动等等这些问题都会给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二)信息技术发展滞后 1.硬件发展先天不足,核心技术是关键。我国因历史原因,信息化的发展起步比一些发达国家要晚,硬件的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因此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很多关键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我国的信息化发展从根源上被桎梏,也造成了很多的重要机密泄露事件。诸如Windows98操作系统和PⅢ处理器暗留“后门”等此类行为都会对用户的信息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信息化产业飞速发展,电脑制造技术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像中央处理器等此类需要高端技术的设备研发仍然较弱,其核心技术都是来源于国外。由于缺乏相关的高端技术人才,对国外引进设备的技术监督和改造力量薄弱,导致我国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先天就存在着致命的隐患,一旦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发生转变,就可能给军事、经济、社会等领域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2.软件开发滞后,安全和应用系统缺乏创新。我国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信息安全两大系统开发相对滞后,因技术创新薄弱、核心技术和自主产品的缺乏、黑客行为防御能力弱等原因,造成了电子政务系统在针对各类入侵和破坏的防御薄弱。比如黑客攻击,大部分都是利用软件预留的“后门”进入系统的,

电子政务反面案例

电子政务反面案例 ----- 引进,失败了。是再引进还是干脆自己做,重头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并充分吸收教训,肯定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滨州市滨城区政府信息化 继续引进产品还是痛下决心,自主开发,2001年的春天,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信息中心领导面临这种无奈而乂必须的选择。因为,他们当时的电子政务建设实际上已经到了失败的边缘。 第一次探索贫瘠的应用 1999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政府信息化开始起步,用现任滨城区信息中心主任张海滨的话讲,开始了第一次探索。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下游。滨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205与220国道的交汇处,辖8个乡镇,6个办事处,人口58万,是滨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滨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内上规模企业达46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家,总资产达36亿元,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实现利税2. 7亿元。初步形成了纺织、化工、造纸、印刷、食品等支柱产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响应国家“政府上网工程”,树立滨城区政府全新形象,滨城区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30万元,购置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建起了滨城区政府局域网。据张海滨介绍,当时网络用户仅仅限于滨城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领导和区委办公室、区府办公室、计委等政府主要部门,只有50多个计算机结点,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公务人员。到1999年底,才在Internet上建设了滨城区政府网站,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当时网站主要采用静态HTML网页,只是一种滨城区形象的展示。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在1999年,

滨城区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内、外网的雏形,标志着滨城区政府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但是,实际运行一段时间后,张海滨发现政府工作人员基于网络的应用只是简单的上网看新闻、发电子邮件等等。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及政府的行政能力方面,没能充分体验到信息化到来的好处。因此,经过一阵狂热的信息化建设之后,人们开始质疑信息化的作用,政府领导的信息化热情也受到一定挫伤,政府信息化工作一度徘徊。如何有效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依托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公务员、服务于白姓呢,笫二次探索失败的引进 张海滨他们想到的是引进成熟的办公软件。2000年底,信息中心提出建议:购置成熟的网络办公软件,以求实现网上无纸办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信息中心的积极建议和争 取下,区政府领导决定投资10万元,通过山东省信息中心购置了一套网络办公平台软件,开始推行网络办公。 购置的网络办公软件很快安装到位,其功能十分强大。但也许是功能太丰富,太大而全了,在工作人员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了两个主要问题:一、不能充分体现滨城区政府的办公特点;二、软件操作方式上的繁琐。同时.,由于当时政府工作人员信息技能普遍匮乏,面对复杂的操作界面、拗口的技术术语,工作人员普遍表现出了抗拒情绪。领导在时,使用网络办公平台,领导不在时,照样按以前的办公方式,“无纸办公”推进受阻。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痛苦的使用之后,10万元购置的网络办公软件被无可奈何地“束之高阁”,停止了使用。人们乂开始延用传统的办公方式,最多依靠它发发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政府信息化工作再次陷入僵局,滨城区电子政务建设笫二次探索乂面临危机 痛下决心自主建设 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就是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法律问题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法律问题 一.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内涵和现状 1、我国立法对信息安全的界定 信息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状态、信息技术体系不受威胁与侵害。在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实质是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作为国家政务的载体和工具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它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国立法把信息安全界定为“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从这一法律规定看,电子政务环境下,信息安全主要体现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它大致包括: (1)实体安全。设施安全是指计算机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自然或人为破坏。 (2)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指防止信息被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法授权泄漏、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识、控制,即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存在形式和运行特点,数据安全包括输入/输出数据安全、进入识别、控制、加密、审计跟踪、备份与恢复等方面。 (3)运行安全。运行安全包括电源、机房管理、出入控制、数据与介质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 (4)软件安全。软件安全包括软件开发规程、软件安全测试、软件的修改与复制等方面。 (5)人的安全。人的安全主要是指计算机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技能等。 2、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的特性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包括了信息的以下几个特性: (1)保密性 保密性是指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即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

(2)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用户的身份是真实的。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如何防范冒充、伪造用户身份的不法行为,是真实性需要解决的问题。 (3)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或者蓄意地添加、删除、修改、乱序、重放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完整性要求信息保持原样,确保信息的正确生成、正确存储、正确传输。影响信息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有:设备故障、误码、人为攻击、计算机病毒等。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能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它包括三方面:一是抗毁性,即系统在人为破坏下的可靠性。增强抗毁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种灾害(如战争、地震)造成的大面积瘫痪事件。二是生存性,即系统在随机破坏下的可靠性。随机性破坏是指系统部件因为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然失效。三是有效性,它主要反映在网络信息系统的部件失效情况下,满足业务性能的可靠性。 (5)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用户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它是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安全性能。 (6)不可否认性 不可否认性是指在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的真实同一性,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承诺。数字签名技术是解决不可否认性的手段之一。 (7)可控性 可控性是对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的特性。对于电子政务系统而言,可控性是十分重要的特点,所有需要公开发布的信息必须通过审核后才能发布。 3、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威胁不仅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不仅间谍、罪犯可能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攻击,各种人员、机构出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