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苹果说课稿25

认识苹果说课稿25

认识苹果说课稿25
认识苹果说课稿25

认识苹果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苹果,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教学过

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认识苹果是培智二年级生活语文的单元主题课认识水果的一小部分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一些常见得水果,学习本课的目的是让智障学生认识苹果的颜色,形状这两个基本特征,以便于以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准确认识到苹果

二、说学情

本培智班共有学生十一名,其中七名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能认识一些最常见的颜色和形状,并能说出来,但是发音不是特别清楚。三名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只能认识一两种颜色,对形状的认识不是特别清楚,甚至存在形状理解混淆情况,对语言的发音也不清楚。一名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而且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且需要老师随时提醒。

三、教学目标

本课为认识苹果这节课的第一课时,由于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缓慢,认知与学习能力较弱,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个体之间的差别又很大。因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能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参与课堂教学(全体)

2、知道苹果的红色和圆形这两个基本特征,并清楚的发出苹果的音(轻度学生)

3、让学生知道红色和圆形这两个基本特征,并发出相关的音(中度学生)

4、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苹果实物、图片或多媒体上面(重度学生)

四、说教法

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2、个别化教学,将认知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根据能力给以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达到不同的教学成果。

3、实物教学法,由于学生认知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我将用实物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学习。

4、师生互动,通过老师和学生互动,来再次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5、游戏教学,通过口袋中摸苹果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好奇心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将采用音乐导入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听一首关于苹果的儿歌,不但让学生很快的融入了课堂教学中,而且还可以通过听歌来帮助学生静心,然后通过对歌曲内容的回顾进而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然后我将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不同颜色的苹果,随之呈现出一个实物苹果,让他们观察出苹果红色和圆这两个基本特点,再让他们摸实物苹果,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触觉能力,然后我又组织学生分别在图片中找苹果,口袋中摸苹果的活动来强化他们对苹果的认识,这样既达到了验收教学成果的目的,又再一次的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没有一味的讲,而是积极引导学生来回答,达到了让学生回归课堂主题的目的,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现有能力,又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同时我也采用了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既照顾了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又实现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六、板书设计

板书简洁明了,条理清晰,突出课堂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学习理解和记忆。

认识苹果

红色的

圆形的○

一个苹果 教案

31 一个苹果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迸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五、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 板书设计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核心内容是学会10的加减法,在分苹果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知识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学会凑10法.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重点:10的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课件1) 二.新授 1.导入.(出示情景图,展示课件2) 今天老师请你们帮个忙,把这堆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你有几种分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每个人用10根小棒试着分一分) 2.建立模型,体会10的加减法.

(1)全班交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9个一堆,1个一堆,可以列式:9+1=10,1+9=10 8个一堆,2个一堆,可以列式:8+2=10,2+8=10 7个一堆,3个一堆,可以列式:7+3=10,3+7=10 …… 最后总结出几加几得10的所有算式,让学生自己吧算式整理排列好,并问:哪种排列方法好并说出理由. 1+9=102+8=103+7=10 4+6=105+5=106+4=10 7+3=108+2=109+1=10 让学生看算式,找一找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使学生初步感知:在总量10不变的前提下,一部分量依次增加,另一部分量就依次减少1. (2)出示表格,问这个表格怎么填 (只要表格中上下两个数相加等于10就行) 通过填空体会10减几得几的减法. 10减1得9,10减2得几10减3得几......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从而总结出10减几得几的规律. 10-9=110-2=810-3=7 10-4=610-5=510-6=4 10-7=310-8=210-9=1

一个苹果说课稿

《一个苹果》说课稿 贾翠琴 一、说教材 《一个苹果》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教学中应注重抓住人物神态、外貌、语言等描写体会人民军队中战友间的深厚情谊。自读感悟,在读中再现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品质;同时自然渗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和精神的方法。 二、说学情 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这个特殊的时期,距离学生比较遥远。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多数学生生活条件很好,吃喝不愁,虽然不同程度地都经历过口渴,但却从没有饱尝过难以忍受的干渴。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需布置学生查找当时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另外,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读感悟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愿意将自己的见解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同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内容,理解志愿军战士分吃苹果的过程,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用心去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这种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四、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志愿军战士分吃苹果的过程,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质是重点,体会本篇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的写法是难点。 五、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复习回顾 1.看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2.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3.回忆课文,理清苹果的传递顺序。 (三)感情朗读,探究文本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找出相关的词句划下来大家一起交流。 2.战士们为什么都不肯吃这个苹果? 3.为什么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 (四)拓展延伸 1.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战士们的心情。“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

董晓丹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大班语言活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作为早期阅读材料的一种,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影响他今后是否喜欢读书,下面我就从教材、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一、设计意图: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描述的是:鼠小弟为了吃到树上的苹果,极力模仿身边的动物。矮小的鼠小弟想尽各种办法也摘不到苹果,但它依然坚持着,最后在海狮的帮助下摘到了苹果。简洁的画面,夸张的神态动作,勾画出妙趣横生、情节曲折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环环相扣,反映了鼠小弟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海狮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大班幼儿正面临着步向小学的大门,对于遇事要有责任心,合作分享的情感还不是很深刻,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借助本次活动的学习,培养幼儿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幼儿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为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价值,在教学中把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与猜测,想象故事情节,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2.体会到小老鼠想吃苹果的心情,并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 3.学习鼠小弟与海狮成功摘得苹果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合作、分享与谦让以及鼠小弟坚持不懈的精神。 活动重点和活动难点都是感受鼠小弟与海狮成功摘得苹果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合作、分享与谦让以及鼠小弟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准备: 除了完整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课件,我还根据活动过程设计将课件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制作同时出现四种动物,点击哪个动物就出现相应的绘本画面,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看图讲述的能力,又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有了变化。 四、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①动作辅助法。 ②心理暗示法。 ③提问讲述法等。 五、学法: 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①观察法。 ②分段阅读法。 ③讨论评议法。

分苹果说课稿图文稿

分苹果说课稿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分苹果》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点。但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调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是: 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和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故事情境法:创设情景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苹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自主探究,多层次思考。 3、演示法。 4、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过多依赖学生去发现,需要老师的精心讲授,规范学生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苹果模具、盘子,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法上力求体现:

新北师大二年级下册分苹果说课稿电子教案

《分苹果》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时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 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通过安排 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 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教师教学时让学生在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 作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是紧密联系起 来的。 (二)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2、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并乐于回答问题。孩子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 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的调控。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 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 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是: 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㈠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夸奖法:通过导入表现好所以奖给你们苹果,再一起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法:课件、动画丰富的视觉感知贯穿整个课堂,既抓住了学生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点。但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调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是: 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和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故事情境法:创设情景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苹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自主探究,多层次思考。 3、演示法。 4、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过多依赖学生去发现,需要老师的精心讲授,规范学生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苹果模具、盘子,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通过摆学具、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灵活、有趣层次性强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用时约2分钟) 红红果,园又圆,咬一口,脆又甜。教师创设分苹果学习情境,让孩子们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学习,激发孩子们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操作体验(用时约15分钟) 1、课件出示分苹果主题图,提出问题:每篮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篮? 2、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或摆一摆学具,小组交流,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学生汇报不同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 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小班语言《我是一个大苹果》说课稿

小班语言《我是一个大苹果》说课稿 贾川乡中心幼儿园马文娟 一、设计思路: 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而我在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和社会性情感,让幼儿不但喜欢吃大苹果,而且也喜欢吃小苹果。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并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三、活动准备:

食物卡片若干、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小苹果、小朋友图片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 欢我呀?为什么? 2、(出示图片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 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大苹果会对军军怎么说?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三)、欣赏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 (2)大苹果唱歌。 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说课稿: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绘本游戏《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 “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那些虫子??”简洁的语言,明亮的画面,再加上一个孩子们听了就想笑的故事,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仔细阅读,连我们大人也会深深地被这个绘本所深深吸引:它以一个苹果展开,带来的一系列食物链和关系链,并蕴含着虫子、鸟、猎人、猎狗等一系列的类似于“一物降一物”的逻辑关系。故事的细节非常丰富,重复中又暗含着变化。每次翻页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画面逐步丰富起来,直到“闹得一塌糊涂”为止孩子们可以清楚明白地体会到从一到十甚至“数不清”的数量概念。再看这本书,你会发现作者幽默诙谐的画风独树一帜,虽然画面很简洁,色彩也用的是红、黄、蓝这些纯度极其高的明亮的颜色。但是丝毫不影响各个形象夸张的表现。所以一看完这本书,就让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一定要用这本书跟孩子玩个逻辑和数的游戏。 中班上学期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对于数与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中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把这样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阅读材料和幼儿一起分享,不仅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更符合《纲要》的精神——为幼儿的一生发展起积极作用。可怎么利用这本书来开展活动呢?最终我把视角放回到孩子身上。基于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在两

个方面:一是乐意参与阅读活动,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挖掘出故事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和事物间的联系。二是体验猜测、想象、讲述的乐趣,积累合理想象故事情节的经验。对于目标的达成,我主要通过“读图解意——寻找联系——排图讲述”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读图解意 怎样阅读绘本才是最好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觉得最好的。作为幼儿来说最喜欢的方法莫过于是读图解意了。先请幼儿观察画面,根据线索推测图面意思,再听教师讲解。有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绘本意思,掌握故事内容,更让幼儿成为了阅读的主体,调动了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活动一开始,我直接出示绘本,引出课题的同时给幼儿抛出了第一个问题:“首先”是什么意思,请幼儿思考和讨论。然后通过“谁来了?”“它们想干什么”这两个中心问题作为线索,鼓励幼 儿积极读图,依据线索想象,进而大胆表述。在“读图—猜测—讲述”的过程中达成幼儿对于绘本内容的理解。 第二环节:寻找联系

一年级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科任教师:刘智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教材中的第一幅图直观地展示了小狗分苹果的活动,从而得出得数是10的加减法算式;第二幅图运用10的组成进一步巩固10的加减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0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学时让学生用苹果卡片,自己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 直接快速地凑10 。 二、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计算本身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容易感觉计算枯燥。实际上,计算所反映的内容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法、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创设了“分苹果”“小狗抢骨头”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汇报交流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帮好朋友笑笑“分苹果”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苹果丰收说课稿

快乐课堂精彩绽放 -------新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苹果丰收》说课稿 故县镇中心小学:晏青芳

新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 《苹果丰收》说课稿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故县镇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我叫晏青芳,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来进行说课,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快乐课堂,精彩绽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三课《苹果丰收》,基本流程包括:“解析内容说教材,研究主体说学情,明确方向说目标,发挥主导说教法,突出主体说学法,师生互动说过程,图文结合说板书。”这七个部分。 一、解析内容说教材。 《苹果丰收》这首歌是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歌曲为四四拍,旋律欢快活泼,速度稍快,这首歌是一首朝鲜民歌,词作者白仁俊和曲作者金永道都是朝鲜人,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演唱有一定难度。这首歌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曲,歌曲的两个声部的配合是最难的,,要求学生必须唱的十分熟练,才能完成配合,才能表达这种丰收的喜悦。 二、研究主体说学情。 五年级的孩子,属于高年级学段,在以前已经接触过四四拍的歌曲,基本上能够掌握歌曲的强弱规律,以及附点音符的时值,节奏会掌握的更快一些,因此,二声部的合唱会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反复听唱、声音和谐是他们这节课主要的成长点。 三、明确方向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基于现在正提倡的高效课堂的要求,我设计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演唱《苹果丰收》。

2、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演唱《苹果丰收》,能够体会朝鲜族人们苹果丰收的喜悦之情。 3、能力目标:提高二声部合唱的声音调节以达到和谐的能力。 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及二声部的配合。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铃鼓 四、发挥主导说教法。 综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欣赏教学法、听唱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课堂气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 五、突出主体说学法。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紧扣本课目标,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律动体验法、感受欣赏法、听唱结合法等。 六、师生互动说过程。 (一)激趣引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里前提。心里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实现的,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课堂开始,我先对学生进行提问: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灵宝,这座物产丰富的城市,作为灵宝的儿女们,我们肯定都知道灵宝有三宝,谁来说一说哪三宝?(生答:棉花苹果和大枣)同时我便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欣赏棉花、苹果和大枣图片,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苹果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和向往之情,然后再次对学生进行提问:去年有首歌非常火,并且和苹果有关,什么歌?(引导学生说出小苹果这首歌),播放《小苹果》,师生互动,做律动甩头操,随后引入课题:看,果园里的苹果熟了,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真让人垂涎欲滴,让我们一起走进《苹果丰收》,共同感受丰收的喜悦,【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积

《我是苹果》说课稿

《我是苹果》说课稿 说教材: 《我是苹果》是傅天琳的诗。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旋律优美的抒情短诗。全诗分为四节,其中“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这是诗的主体意象两次反复咏唱,深化了诗歌的内容,推动了情感的升华。诗人以苹果自称,选取了六种典型人物在苹果的馈赠下获得不同的幸福,快乐,健康,而且也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展示了苹果的孕育过程和性格情感特征。通过苹果这一意象要传达一种博大的胸怀,积极的人生态度,乐于奉献的美好感情,以及天地万物之间和谐的美。通过这首诗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感受到丰富的意象表征就可以了。 说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目标(详见“教学设计”) 说策略: 围绕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学习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生字,提出问题。4、朗读课文,说话训练,展开想象。以下进行几点说明: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课文。 我从教学伊始的谈话导入开始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用自己语言描述看到直观形象的苹果,随后出示文中句子,然后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创设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课文和生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读正确课文,不断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懂得诗歌与其他文章的形式是不同的。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采取“以读促悟”的教学方式学习第二小节,第2小节写了3层意思。第1、2行是第1层,从年龄角度选取典型人物孩子和老人,写“我”给人们带来得愉快和满足;第3、4行从职业角度选取典型远行的海员和沙漠的行者,写“我”给人们带来得希望;第5、6行从健康与否的角度写“我”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健康。总之,“小小的苹果”给所有的人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小苹果该多么快乐呀!通过读读课文,划划句子,填空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内容,知道苹果给人们

说课稿母鸡和苹果树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提高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可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母鸡和苹果树》通过作品中鲜明的文学形象,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看图讲述活动的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这个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帮助孩子学习新的讲述故事思路,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苹果树变化以及讲出两个主要角色之间的对话。 二、说幼儿 中班时期是孩子人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关键期,同时幼儿的听觉和言语器官逐步趋向完善,具备了正确发出语言的条件。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对事物的直观感知和说一句完整话等特点,同时能够比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教师上阅读等语言课中,每个幼儿的回答都能展现出他们各自的语言发展的情况。看着同一张图片有的幼儿可以将图片上的内容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并且可以加上了一定的修饰和一些相对难的词汇。而有的把图片内容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了但他所说的句子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为他修改后才完全表达,也有的幼儿只能将图片内的事物单个的陈述出来却无法连成一句完整的话,甚至有的幼儿只能说出一个词汇或者只是简单的重复其他幼儿的话。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帮助这些孩子给予他们特别关注,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和身边的人交往。也要给孩子创设一个他们想要说的条件,让他们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经历,幼儿会更积极地想要表达。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也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能正确地模

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精选3篇)

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精选3篇) 一、活动背景: 初次看到这本绘本,就被画面中以“苹果”引发的食物链,这种类似于“一 物降一物”的逻辑关系所吸引,感觉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内容中学 习数学,定能轻松、愉快地积累数经验。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而数 活动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把这样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绘本内容进行了一些筛选,把内容锁定在7以内的数量,然后通过积极的师幼 互动,不断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各事物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绘本的乐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 物间的联系。 2.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故事、游戏:谁的反应快),操作图和操作卡两人一份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曹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 知道他们是谁? (1)第一次记忆练习。 师:等一会儿,给你们十秒钟时间来认识一下,当我从1数到10,时间到, 图片就会消失,而你们呢就要说出图片上有谁?行吗?准备开始。(1、2、3、4、5、6…10) 师:时间到,看清楚了吗,图片上谁? 师:到底是不是这些朋友,我们再来看看。 师:这是…,这是…?一共几位?(4位)

(2)第二次记忆练习: 师:你们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诶,还有一些神秘朋友还没出来呢,你 们想认识吗? 嗯,这次要增加难度罗,只5秒钟,而且我还要倒着数,哎,倒着怎么数? 师:好的,我就按照着你们的方法,来倒计时,这次可要看清楚了又有哪些 朋友来了?准备开始:5、4、3、2、1. 师:有谁?一共有几位? (评析:两次记忆练习,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吸引幼儿的眼球,而且 也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2.播放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师:都认识了吗?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们的,故事的名字叫《首 先有一个苹果》。 师:首先是什么意思?(首先就是第一、最先出来的意思)首先有一个苹果,长在哪里? 它长得怎么样?(又红又大,很健康)。 师:来了谁?有几条?两条毛毛虫想干什么?(吃掉红苹果)。 师:这时,谁来了?有几只?三只小鸟又会干什么? 师: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幼儿观察画面)几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还有一 只呢? 师: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 师生共同:因为小鸟有——2只,毛毛虫有——3只,小鸟比毛毛虫多——1。 (评析:通过目测数量,解释“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毛毛虫”的原因, 能帮助幼儿理解“毛毛虫比小鸟多1”的数量关系,为接下来理解“猎人、猎狗 和小鸟谁多、谁少”的数量关系作铺垫。) (2)仔细观察画面,比较物体的数量 师:就在这时,谁来了,有几位?(4位)4位猎人拿着枪想干什么?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分苹果》说课稿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分苹果》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二、说教学目的难重点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

算减法的基础薄弱。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三、说教法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

《一个苹果》教案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个苹果》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教学中应注重抓住人物神态、外貌、语言等描写体会人民军队中战友间的深厚情谊。自读感悟,在读中再现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品质;同时自然渗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和精神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2.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用心去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这种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重点难点 1、赏析文中对战士们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体会战士们深厚的情谊。 2、继续培养查找资料帮助理解文本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谁来说说文中写

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指名回答)2、下面我们来回顾战士们传苹果的过程。 二、细读感悟 1、洞内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只有一个苹果,防炮洞里却有八个战士,你认为谁最需要它呢?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士神态、动作、语言、外貌等的句子,在自己感动的地方做简单批注。 2、班内交流展示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8个人的形象、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战士们处于极其干渴的状态,领悟详写的方法、技巧。】 例如: 连长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步话机员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伤员小蓝渴:“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火线运输员渴:“火线上跑来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 3、背景链接: 同学们,我们的课文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上甘岭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阵地,43天的时间里,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溢水中心小学李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教师教学时让学生在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是紧密联系起来的。 (二)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2、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并乐于回答问题。孩子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的调控。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是:

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㈠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夸奖法:通过导入表现好所以奖给你们苹果,再一起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法:课件、动画丰富的视觉感知贯穿整个课堂,既抓住了学生的视线,激发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又让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适时放松。 3、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依赖学生去发现,老师的精心讲授,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并能快速掌握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 ㈡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本节课在学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通过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灵活、有趣层次性强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数苹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后同伴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一个苹果说课稿

《一个苹果》说课稿 邛崃市白沫江学校陈慧峰《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第九册《水》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防炮洞里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常干渴的情况下都舍不得吃一个苹果,苹果在他们的手里传来传去,最后连长只好下命令分吃这个苹果,可是苹果最后还剩下了一大半,生动地体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关怀与友爱之情。 从体裁上看,这篇课文属于小小说,因而内容结构比较复杂:小小的一个苹果在八个人之间转了两圈,每一圈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八个人物的出场几乎贯穿全文,而多数人物的出场又各自牵动着相应的插叙,使得故事的情节显得错综复杂,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也正是本篇课文主要的教学的难点所在。而且,学生来自于农村,阅读习惯和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对志愿军当年所处的恶劣环境很难达到感同身受,因而如何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也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预习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及英雄事迹,了解背景,做好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中我抓住情感主线,传递苹果的顺序,通过反复品味语言,让学生通过读升华自己的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一、引学生入情入境 为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努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伊始我采用了激情谈话的方法,向学生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我军阵地遭到了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遇到的最大困难之就是缺水。让学生走进当时的情景中,体会到当时条件的艰苦,为后面理解战友间的情谊做好了基奠。然后再提出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清凉透红的苹果图)如果你身体极度疲乏,急需水来补充,,看到这样一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志愿军战士是怎么做的?苹果在他们的手中传递了几次?通过这样一个比较,把学生引入文本,让学生更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 设计进行说明。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在学生 已经熟练掌握了2--9 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点。但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调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是: 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和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故事情境法:创设情景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苹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自主探究,多层次思考。 3、演示法。 4、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过多依赖学生去发现,需要老师的精心讲授,规范学生除法竖式的写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