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

设计进行说明。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在学生

已经熟练掌握了2--9 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点。但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调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是:

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和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故事情境法:创设情景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苹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自主探究,多层次思考。

3、演示法。

4、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过多依赖学生去发现,需要老师的精心讲授,规范学生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苹果模具、盘子,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通过摆学具、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灵活、有趣层次性强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用时约2 分钟)

红红果,园又圆,咬一口,脆又甜。教师创设分苹果学习情境,让孩子们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学习,激发孩子们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操作体验(用时约15 分钟)

1、课件出示分苹果主题图,提出问题:每篮放6个苹果,18 个苹果可以放几篮?

2、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或摆一摆学具,小组交流,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学生汇报

不同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

如: a .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设计意图:通过摆学具、小组合作探究等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多层次思考,

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渗透算法多样化,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对比、教师讲解认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体会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⑴教师谈话引出并出示除法竖式。

⑵请小朋友们把竖式跟横式比较一下,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把你发现的问题跟同组小朋友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除法竖式除号的写法及被除数、除数的书写位置。

⑷结合分苹果的过程讲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讲解后再要求学生说说书写顺序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加深理解。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横式:18-6=3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设计意图: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除法竖式每一步表示的实际含义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我没有采用通常直接讲解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与横式的比较中找出他们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再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性学习过程,又为教师下一步为了突破重难点的讲解铺垫了认知基础。教师讲解中结合分苹果的过程,直观形象地把数和形,形和式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构建除法竖式的雏型,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和除法竖式的算理,掌握算法和写法;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抽象出除法竖式的完整模型,又感悟位值制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趣味练习拓展运用(用时约20 分钟)

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第一层是基本练习——“智力开门” . 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第二层是解决问题,延伸算法——“智慧屋”。只有把所学知识置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学生会更感兴趣。(课后“练一练”第1、2 题)

第三层是改错练习。让学生在判断和改错中强化对除法竖式每一步实际意义的理解,深入领悟位值制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除法竖式的运算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练习,希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一步加深理解,达到熟练掌握。】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用时约3 分钟)

通过设问“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伴们注意什么?” 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还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五)、作业。

课后“练一练”——第三题。

五、教学预期效果

1、每个同学在“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95%的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90%的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3、80%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 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具有东方特色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中国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时期出现了很多学者,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有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墨翟为代表的墨家理论,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惠子、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当时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先秦哲学中提出了天人、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有无、常变、心物、名实等重要哲学范畴,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 秦汉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崇尚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哲学思想几无发展。汉初记取秦亡教训,缓和矛盾,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极一时。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其后谶纬之学兴起,同时出现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思想。东汉后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社会危机频仍,哲学思想呈现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儒学的统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于思辨性的玄学应运而生;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道教体系逐步建立;上述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名教与自然、言意、形神等。 隋唐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条件。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理学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的时期。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许多哲学家运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他们的辩证思想,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一物两体”、“分一为二,合二以一”等。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它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它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复习过程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 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中国哲学,自古至今,绵延不绝;中国哲学之精神,见仁见智,历代学者皆有不同之高见。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样,哲学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中国哲学精神是先哲们留下的精神基因、文化遗产;是我们对于先哲思想所做的一种领悟、对话、心灵的交契;是一个体悟性的话题。“中国哲学之精神”有诸多答案,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还是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这些哲学大家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诠释的,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难于理解其真谛,导致不少人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故而我就中国哲学这个问题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1)中国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历来是道家所向往人生境界;佛教则把追求净化超升,从而达到“涅”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教的超脱融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出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境界。因此,关怀人生实际、怎样做人,是中国哲学的独到韵味、独到精神。中国哲学就是教你“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关注点不是自然与彼岸,而是现实的人生,怎么样把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意义,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天地。正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人生

(完整版)分苹果练习题

《分苹果》同步练习1 一、填空。 1.把10个☆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个。列式计算为(),根据口诀()来计算。 2.把15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个,列式计算为(),根据口诀()来计算。 3.12÷6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4.15是3的()倍,3的4倍是()。 二、算一算。 5×7=21÷7=12÷3=36÷4=10÷2=30÷5= 20÷4=2×5=6×3=5×6= 4×3= 12÷4= 5×4= 32÷4= 4×9=3×9= 4÷4= 30÷6= 36÷4= 7×4= 10÷5= 三、在○里填上“>”“<”或“=”。 9÷3○912÷4○224÷3○83○18÷64○8×224÷4○8 四、看图写算式。 五、看书。 1.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小兰9天能看完这本书吗? 3.小芳已经看了多少页?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六、手工制作。 1.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2.李飞用的贝壳是刘林的几倍?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二、填空: (1)看图列式: (2)☆☆☆☆☆☆☆☆☆ ☆☆☆☆☆☆☆☆☆ 图中是把()颗星星,每( )颗分成一组,可分()组。 □○□=□ 如果把颗星星,每颗星星分成一组,可分()组,还剩()颗。 □○□=□ (3) 的个数是的几倍? □○□=□

(4)我种了 ,淘气种的是我的4倍,淘气种了多少棵树? ①每3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 ②每□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 ③每2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 ④每□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 ⑤每3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还剩□只。 ⑥每6只青蛙编成组,可以编成□组。还剩□只。 (7)、有个香蕉平均分给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如果平均分给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 三、画一画,并列式 1、○的个数是☆的3倍,请你画出○的个数。 ☆☆☆ 列式: 2、●的个数是▲的2倍,请你画出▲的个数。 ●●●●●●●● 列式: 四、解决实际问题 1. ⑴如果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支? ⑵如果每个小朋友6枝,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

分苹果的故事

分苹果的故事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纪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还有一户家庭,母亲把两兄弟叫到面前分苹果,两人都想要好苹果,母亲说,两人比赛,谁先干完家务活谁吃好苹果,老大马上开始干,等他干完活呼哧呼哧跑到母亲面前,发现弟弟根本没去干活,而且已经把好苹果先给吃掉了,于是他生气的去问母亲,没想妈妈对他说“你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你多干点活又怎么了?他吃了好的苹果又怎么了,谁叫你是老大呢?“。。。。。。。 于是,我们大家从小就知道了什么叫---------不公平! 又有一户家庭,父亲把两兄弟叫到面前分苹果,两人都想要好苹果,父亲说,两人比赛,谁先干完家务活谁吃好苹果,老大马上开始干,等他干完活呼哧呼哧跑到母亲面前,发现弟弟根本没去干活,而且已经把好苹果先给吃掉了,于是他生气的去问父亲,父亲对他说:"这次就算了,反正弟弟已经吃了,明天给你买个大的."结果等了n个明天都没有见到苹果的样. 于是,我们大家从小就知道了什么叫---------------言而无信!

中国哲学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人的价值内涵和现实表现及其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随着炎黄子孙的繁衍变迁过程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 而价值观念是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部分,中国的先哲们一直注重对价值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觉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崇高地位,尊崇人的价值,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和超越性的精神境界。 价值观念是人们从自身需要出发而确立的关于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价值选择的观念,其核心事价值标准。具体地说来,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以及主体根据什么标准和运用什么方式评估、选择和实现的一种稳定的看法、观点和态度。价值是主体人生存发展完善的需要与客体通过效应而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或结果。价值的主体是人,可以说围绕着人这一主体而展开的。 人的价值是价值的其中一种类型。在广义的意义上可以说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都是为了满足人这一主体需要而呈现的。可以说,人的价值问题是整个价值问题的核心,也是必须回答思考的问题。尤其是重人生、长伦理的礼乐文化与人生哲学相结合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注重思索人的价值问题。整个中国传统哲学围绕着人的价值问题而展开了一系列的范畴和命题的阐释。 一人的价值理论内涵 由于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价值主体必须是人,所以从广义角度来说,价值也就是人的价值。但一般无论是在理论意义上还是现实生活层面上,人的价值概念都是从价值里面其中一种类型而言的,都是指狭义上的人的价值。但就对其概念的内涵理解却各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那么要探讨人的价值这一概念必须应该在一般价值规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要与一般价值理论具有逻辑上的一贯性。 (一)价值的界定 1价值的界定

分苹果问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及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7+()=7 5.()+5=8 9.3+()=5 2.2+()=7 6.7+()=10 10.4+()=9 3.()+3=8 7.()+2=9 11.4+()=7 4.()+4=5 8.6+()=10 12.3+()=3 二、在括号里填上“+”或“-”。 1.4()4=8 5.5()5=0 9.7()3=4 2.9()6=3 6.5()2=7 10.10()6=4 3.3()7=10 7.6()2=4 11.5()4=9 4.1()8=9 8.10()5=5 12.8()2=6 三、先摆一摆,再填数。 1. 3+()+()=()

2. ()+5+()=() 3. 9-()-()= 四、填空。 1. 2.

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7+( 0 )=7 5.( 3 )+5=8 9.3+( 2 )=5 2.2+( 5 )=7 6.7+( 3 )=10 10.4+( 5 )=9 3.( 5 )+3=8 7.( 7 )+2=9 11.4+( 3 )=7 4.( 1 )+4=5 8.6+( 4 )=10 12.3+( 0 )=3 二、在括号里填上“+”或“-”。 1.4(+)4=8 5.5(-)5=0 9.7(-)3=4 2.9(-)6=3 6.5(+)2=7 10.10(-)6=4 3.3(+)7=10 7.6(-)2=4 11.5(+)4=9 4.1(+)8=9 8.10(-)5=5 12.8(-)2=6 三、先摆一摆,再填数。 1.3+( 2 )+( 4 )=( 9 ) 2.( 2 )+5+( 3 )=( 10 ) 3.9-( 3 )-( 2 )=4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 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 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 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 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 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 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 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 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 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

简述中国哲学的特征

简述中国哲学的特征 西方哲学传统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鲜明地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认知”和扬“理性”。正是从这种“认知理性”精神出发,西方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国哲学传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对人为践履活动问题的特殊关注。 儒家和墨家思潮都明确主张“有为”、“为政”,强调以能动进取的肯定精神从事人为践履活动尤其是政事治理活动,由此建构人的积极有为的社会性存在。不过,它们之间在究竟是以仁义道德还是以功利效用作为人为践履活动的动机目的的问题上,又存在一些内在的分歧。孔子更注重“为仁”、“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凸显了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仁义道德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把个体的存在发展也归结为君子品格的道德修养,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墨子则更重视“为利”,主张“务求兴天下之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凸显了效用功利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出发进一步肯定了社会性的“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 与此对照,道家哲学则依据“无为”精神,对从事有目的的人为践履活动持否定态度,主张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老子不仅运用“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界定“道”的根本特征,而且还要求人们象道那样也在“无为”之中实现“无不为”的目的,即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做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在社会政事治理方面做到“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在个体生存发展方面做到“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庄子一方面坚决反对从事社会的政事治理活动,并对儒、墨两家所肯定的仁义道德和功利效用展开了激烈批判,另一方面又凸显了超功利超道德的个体精神自由在人生存在中的重要意义,主张“余立于宇宙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庄子·让王》)企业信用网(https://www.doczj.com/doc/a01157743.html,) 此后,中国哲学传统经历了长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理论内容也得到了明显的拓宽和深化,但在先秦时期就已确立的这种关注人为践履活动的哲理精神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根本上制约着它对各种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

中国哲学的特点

从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看中国哲学之特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丁灵平 当我们研究中国哲学的时候,不难发现,有三个关系始终贯穿中国哲学的始末,即天人关系,身心关系,人我关系。这三个关系式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关系的研究,中国哲学有着其独特的精神追求,简要归结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中和之道”。下面我们就从中国哲学的这些精神追求来对中国哲学的特点作简要的分析归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的思想家一以贯之的追求,对于天道或曰天理的探讨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按冯友兰之观点,中国哲学中研究天道之部分,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宇宙论。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又使得中国哲学未显著地将个人与宇宙分而为二,不强调本体与现象的二分,而提倡本体与现象的统一。在这种思维主导下的中国哲学在宇宙论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中国哲学的主流是自然生机主义的,没有造物主或上帝。是气的哲学而不是西方所谓原子论的哲学,气的哲学认为宇宙变动不居,永恒运动,大化流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如《周易》中所言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创进的宇宙,普遍联系的宇宙。世界自身的永恒运动,创新,变化,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否定,日生日成,日新其德,革故鼎新,除旧布新是中国哲学的主调。 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易、诚、仁、太极等本体是超越的本体又是内在的本体,强调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以上宇宙观与身心关系、人我关系的探讨相联系的表现便是中国哲学中宽容、平和的心态,有弹性的动态统一式的中庸平衡的方法论;以及与人交往中的相互妥协彼此理解与沟通而求人我和洽。 因着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中国的思想家们把自然宇宙,道德世界与艺术天地整合起来,把充实的生命与空灵的意境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思想文化体系。 金岳霖说,中国哲学家与他的哲学是一致的,哲学家的生活就是在实践他自

二年级下册《分苹果》

二年级《分苹果》教学设计方案 上马头联办小学刘春玲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2~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但是由于这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经历了一个假期的休息,对课堂学习还不带适应,因此本节课内容安排较少。教学时,一方面要对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各步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 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分苹果》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口述谜语学生猜谜底: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2.师:今天我们就来分苹果。(板书课题:分苹果)老师还为你请来了几个可爱卡通人物和我们一起分苹果,你们喜欢他们吗?(播放课件) 教学活动[探究体验多种分法,学习掌握竖式除法。 二、探究新知操作体验

中国哲学

一:名词概念解释 1 《周易》:又名《易经》,因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据说是“伏羲做八卦,文王演《周易》”,即重叠八卦成六十四卦而形成了《易经》。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有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易经》不是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其卦爻词是长期积累的产物,大约编撰于殷末周初。春秋中后期,用《周易》来占卜和解释自然现象和各类事物的事例渐渐增多。《易经》的符号是卦画,文字是筮辞,两种基本的爻是阳爻(—)和阴爻(——),由三爻组成一卦,八卦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其中一直贯穿着阴阳对比、和合、消长、转化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哲理性识。所有卦中,一般二爻和五爻往往是吉、无咎,后人理解为取刚柔的中道平衡,其中体现了和合,中平意识。 2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成名论题。他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和独立性。并且开创性的利用了“离盈”的观念。其具体的论述为:A:“马”只含有形体的规定性,而“白马”又包含了颜色的规定性 B:“马”的外延广,可以包括白、黄、黑马而“白马”的外延窄,只能包括白马C:“白马”有其确定的颜色,“马”没有其确定的颜色D:肯定了“马”与“白马”同属,白色和任一色,小类和大类的种属包含关系,“非”表示“有异”而不是“全异”。(A:马是一个类的概念,白马只是类中的一部分,白马是殊相,马是共相B:马只是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但白马是实在的C:白马是有专色指称的,马可以指称任何色的马) 3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正是所说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史伯的重心是说多样性的重要,不相同的东西相杂合,多样性的统一乃是人与万物得以生长的基础条件。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在合实生物的思路下,五色成文,五音成色,无味成食,五行产生百物。 4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提出的关于“仁”学意涵的一层解释。正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其由人乎哉?”礼就是社会的规矩、规范、标准、制度、秩序、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节各种冲突和人际关系。“克”是约的意思,克己是约束,克制,修养自己,复礼是合于礼。孔子重礼执礼,发掘礼之让。一方面肯定“克己复礼”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以礼修身,强调教养。另一方面则转向内在的道德自我的建立,强调“为仁由己”“为己之学”。孔子还认识到人是到的主体性和道德自由,强调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主体实践活动达到“仁”的精神境界。5历物十事:这是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惠施的主要思想。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即真正大的东西无限大,真正小的东西无限小。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指没有厚度,只有大小,不反映体积,只反映面积的抽象概念。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即天与地,山与泽的高低关系只是相对的。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即事物无时无刻不处于矛盾变化中。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六:南方无穷而有穷”。指南方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两者不相排斥。七:“今日适越而昔来”这反映了现在和过去等时间上的相对性。八:“连环可解也”。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这体现了地理,方位上的无限性和相对性的观点。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即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们对待万物都要有爱心。惠施强调了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反映在概念论上,既承认确定性,有肯定相对性,既看到差别性,更看到同一性。 6《肈论》:《肇论》由后秦僧人僧肇所著,是较全面系统发挥佛教般若思想的论文集。《肇论》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盘无名论》。A:《不真空论》即万物自虚,立处皆真,从真谛和俗谛的统一看待现象世界,非有非无,即有即无,不变的本体才是万法得以成立的依据。B:《物不迁论》是讨论动静的,即静即动,体用一如。所谓不变和静,是要在变化和运动中认识不变和静,让人们“求静于诸动”、“不释动以求静”C:《般若无知论》,有所知就有所不知,因为圣心无知,所以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是由于万物无相,圣人抛却世俗的羁绊就可以由无知到无所不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 《分苹果》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设计者: 学生: 教材: 课时: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分苹果”的情境入手,安排了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在分苹果过程中,两次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不同,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三、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 几个苹果;二是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教学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四、学习者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通过上节课的分桃子,学生理解了“平均分”、“同样多”等含义,在知识上又做好了积累。因此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故事情境法; 2、激励法; 3、多媒体辅助法; 4、开放式教学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

分苹果。(教材第2、第3页) 1.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分苹果的活动中,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课件。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情景图,说一说你们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2页情景图)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与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1: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生2: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看图活动引入新课,从学生的问题中提炼与本课教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师: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把

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 方法一:1盘放6个苹果,2盘就可以放12个苹果,那么3盘就可以放18个苹果,所以放了3盘。 方法二:通过观察直尺知道的,先找到直尺上18的位置,然后从18开始往前数,每数6个,就用箭头表示出来,这样有几个6就可以放几盘,最后数出了3个6,也就是放了3盘。 方法三:还可以根据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8÷6,因为乘法口诀是“三六十八”,所以商是3。 ……(学生的想法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是合理的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3.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表示呢!大家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边讲解边板书) 4.试一试。 师:如果要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几个苹果呢?你能这样列竖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完成除法竖式的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5.练一练: (1)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2页,完成最下面的两道练习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中的题目。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后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

北师大版数学2年级下册《分苹果》

《分苹果》教案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苹果。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并且会用口诀正确、迅速的口算表内乘、除法。但是由于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经历了一个假期的休整,对课堂学习还不太适应,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安排的比较少。教学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分析: 《分苹果》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引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安排了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是紧密联系起来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分苹果的过程中,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苹果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教学难点分析: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六、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最爱吃什么水果?能告诉老师吗? 生:桔子、香蕉、苹果…… 师:那么,你们知道老师最爱吃什么水果吗?(生猜) 师:对了,我最爱吃苹果,还有哪些同学也爱吃苹果? 生:举手。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苹果呢,你们看。(课件动画演示出示一大盘苹果)小朋友,快来数一数,看老师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18个) 师:老师一共带来了18个苹果,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分苹果(师板书:分苹果)(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可以放几盘? 老师想把这18个苹果放到一些小盘子里,如果每盘放6个苹果,那么18个可以放几盘呢?(课件出示主题图、文字) 师:小朋友,你们能帮老师分一分,算一算吗? 2、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师:请听清老师的两个要求: (1)用你手中的圆片代替苹果,边说边摆,要说清你分的过程。 (2)摆完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几种算法,然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聪明,找到的算法最多,好吗? (学生动手分,小组讨论算法)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找到了几种算法?(学生汇报,师适时演示课件)。(1)用乘法口诀来算,三六十八,可以放3盘; (2)用连加来算:6+6+6=18,3盘; (3)用连减来算:18-6-6-6=0,3盘; (4)用除法来算:18÷6=3,3盘。 师小结: 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的算法可真多。××同学还能联系以前的加法和减法来想,很有创意!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生回答) 4、观察算式,比较发现特点。 师:老师也比较喜欢用除法来算。其实,除法除了用横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竖式来表示。

“中”字所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精髓

“中”字所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精髓 倪南(南京大学哲学系210093) 内容提要:"中"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它有着复杂的起源,并在儒、佛、道三学中由于其不同的理想归趣有着不同的表述,但都以个体之"心"所体悟的至上境界为根本的指向,是"心"所生发出的、与世间万物相和谐的"独知"。 关键词:中庸中和时中守中中观中道独知 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自足的思想体系,其精髓和活力所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三大主干的儒、道、佛三学中,"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类概念和哲学范畴,由于认识角度和言说维度的不同,三家基于其不同的理想归趣对"中"有着各自的理解和阐述。这些学说通过不断发展和演化,共同构成了代表中国传统思想精髓所在的"中"哲学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儒、道、佛三学部分元典中与"中"相关的一些核心观念的辨析,粗略地勾载出中国哲学独特的"中"思想。 从字源学来看,现有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字有着复杂的起源。甲骨文和金文中目前被认定为"中"字的符号有多种书写形态,学者对早期的这些"中"字所代表的意义也有不同的理解。《辞源》"中"字条所列的解释有二十条。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释"中"为:"中,内也。从口、| ,上下通"⑴。这里的"内"显然有与"外"相对的意思,而内外之别是人对自我与环境关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与之相关的还有"中"的另一个主要含义:"方位在中央"⑵。这个观念在先秦一些元典中已有体现,如《书〃召浩》有云:"玉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孔传释"中"为"于地势正中"⑶。应该说,方位上的中央观念比内外之别的内中观念在认识维度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深入考察上古先民的中央观念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这就是地理框架内地表色彩之一的黄色与中央方位的连接和天文视域中极星作为宇宙中心的建立。黄色是中华民族的基本肤色,也是以中原为地理中心的华夏大地的主要地表土色。在古代,黄色明显具有一种神圣和神秘的意味,以黄色作为中央之色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思想体系,其黄色的表象背后是作为根本所在的中央观念。与之相呼应,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很早就发现斗转星移、变动不居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个众星拱卫、相对稳定的天体"中心"--北极星。尽管考据显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作为这个"中心"的极星有着不同的星体对应⑷,但这已充分显示在古代,北极星"被理性地认为是枢轴,是无影无象的动力源,是至尊原则的象征"⑸。这个众星环绕的北极天区,为先民在观念上提供了一个神圣的中央的具体模式,通过对北极天区的神秘的发现和体认,进而在先民中产生中央崇拜的宗教性情感,"北极星崇拜是天和天神崇拜的重要触媒,从而产生了'中央崇拜'和中心主义"⑹。由仰视俯察所获得的地域之"中"和天体之"中"的方位理解在"中国"一词上有着集中的彰示。据王尔敏统计,先秦古籍中"中国"一词大约出现过172次,其含义或用法主要有五种:⑴京师之义;⑵国境以内之义;⑶诸夏领域之义;⑷中等之国之义;⑸中央之国之义。所谓的"中国""主要指称诸夏之列邦,并包括其所活动之全部领域"⑺。这种核心区域的"中国"观的形成表明:"'中'的观念,显然代表着一种方位观念的世界观,及与这种世界观相呼应的人生观"⑻。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的基本内涵,方位上的中央观念是一种典型的理性预设,它标志着在文化层面上一种自我体认的确立和成熟,也意味着在抽象思辨的向度上一种具有主宰和决定意义的"根本"的形成。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献中,"中"作为一种本体的明确表述已经出现。《左传〃成公十三年》有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这里"天地之中"的"中",孔颖达解释为"中和之气",今人牟宗三则更进一步阐释为"天地之中即天地冲虚中和之气,或一元之气","'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言禀受天地之中以得'存在'也"⑼。《中庸》中的表达则为明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从一种主观的观念预设到事物的本体存在,"中"的观念的这种演变与建立在"仰观俯查"基础上的早期知识体系的构成密切相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丰富而深刻、充满了歧义、人言言殊的哲学语境。 在中国的哲学元典中,"中"的用词和观念几乎随处可见,相对而言,《中庸》和《易传》中的有关阐述较为系统和完整,是理解"中"的哲学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庸》中的核心概念是中庸、中和、时中和执中,它们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倡导的一种宇宙观、方法论和道德境界,也是儒家伦理和审美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所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有中正、不偏不倚的意思,"庸"则指的是平常、常道和应用。孔子对于作为"至德"的"中庸",虽然没有理论阐述的展开,却是以自己的实际言行的践履来体认的:"孔子常常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标准。'子温而厉,威而不猛'(《论语〃述而》),认为'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是他待人的中庸;'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论语〃公冶长》),是他对物的中庸;'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宪问》),是他做事的中庸;'见危授命'与'危帮不入'(《论语〃先进》),是他处理生死的中庸;'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是他评价人物的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是他审美的中庸;'敬鬼神而远之'(《论语〃为政》),是他对待鬼神的中庸;'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是他交友之道的中庸;既要'亲亲',又想'尚贤',是他选用人才的中庸;'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是他治国之道的中庸"⑽。孔子的"中庸之道",核心和基本原则在于无过无不及。这也是《中庸》对孔子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点。 《中庸》首篇《天命章》对"中"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与"中"相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定义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并将其提升到天地万物根本法则的高度,以此作为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感情保持这个"中和"的状态,就可以保证本性因无情欲之蔽而发扬广大,进而达到使"天地位"、"万物育"的天人合一的极境,而达致这一目标的途径就在于"极高明而道中庸"。作为"中和"本体体现和应用的"中庸",其要义是"时中"和"执中"。《中庸〃时中章》引述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与"无忌惮"相对,除了时时守中的字面意义外,显然还有有所忌惮的意味。有所忌惮则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中庸"无过无不及的宗旨在日常行为的指导意义上的根本所在。所以,"回之为人也,择平中庸,得一善,则拳服膺,而费失之矣"(《中庸〃服膺章》),"舜好问而好祭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大智章》),天地之"大本"的"中"在现实世界有了一个明确的对应--"善",择善而固执,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所在,时之"中",执所"中",都是以"善"为归趣的,抽象的本体之"中"因此在现实的社会伦理道德中找到了合适的落脚点,朱熹将伪《古文尚书》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奉为《中庸》的"传授心法",可谓深得个中三味。 《中庸》中"中和"、"中庸"、"时中"、"执中"等概念的提出,使得"中"的观念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具有核心的地位,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