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入产出分析题附答案1学习资料

投入产出分析题附答案1学习资料

投入产出分析题附答案1学习资料
投入产出分析题附答案1学习资料

单选:

1.抽入产出分析是由经济学家( B )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经济数量

分析方法。

A.瓦尔拉斯 B.列昂惕夫 C.萨缪尔森 D.索洛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投入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及其来源

B产出是指经济活动的成果及其使用去向

C投入产出表按照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

D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式:中间产品+中间投入=总产品

3 .下面哪个不是投入产出的基本假定( D )

A同质性假定 B比例性假定 C相加性假定 D消耗系数绝对稳定性假定4. 投入产出按资料范围可分为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两大类,下列不属于宏观模

型的是( C )

A国家模型 B地区模型 C 企业模型 D部门模型

5. 下列不属于经济要素的是( A )

A企业 B原料 C价格 D劳动力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马克思把国民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量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B费兰索。魁奈提出“全部均衡理论”,把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考察C物质生产部门指那些能创造物质产品以及直接实现产品价值的部门。

D投入产出模型是指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7.利用投入产出表,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整个社会产品中,两大部类各自的总量及其价值构成。其具体计算过程分为四个步骤:(B )

(a)计算第二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

(b)计算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总量

(c)计算各部门的部门消耗系数.劳动报酬系数和社会纯收入系数

(d)计算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

它们的正确排序为:

A.abcd

B.bcad

C.cbad

D.abdc

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投入产出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D )

A.分析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B.分析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C.分析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D.分析国民经济大型项目建设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9.投入产出模型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中的作用为:( B )

(a)为从社会最终产品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b)能够成为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工具

A.(a)

B.(a)(b)

C.(b)

D.一个都不是

n n n

10.∑(vj+mj)/∑∑Xij是分析:( A )

j=1 i=1 j=1

A. 国民收入与物资消耗的比例

B. 社会总产品与社会化成本的比例

C. 消费数量与劳动报酬的比例

D. 消费数量与社会总成本的比例

11.下列不属于从最终产品出发制定国家计划的过程的是:( B )

A. 确定计划期所需要达到的消费总量

B. 根据报告期生产的增长情况确定投资

C. 利用公式计算计划期各部门的总产量

D.确定计划期的直接消费系数

12.大量的经验表明,价值形态的投入产出表一般为(B)个部门左右

A、50

B、100

C、150

D、200

13.实物投入产出表一般为(D)个部门左右是较为合适的。

A、50

B、100

C、150

D、200

14.目前,最为流行的实物——价值投入产出模型是:联合国推荐使用的(A)。

A、U·V表

B、U·C表

C、U·K表

D、U·N表

15、我们知道,直接消耗系数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B)的变化

A、人员流动

B、生产技术

C、时间

D、设备折旧

16.R·A·S法是(C)年同样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通等人发展起来的,在实际

应用中不断得到改进,现在已得到十分广泛地普及。

A、1858

B、1859

C、1960

D、1861

17.在做任何宏观经济分析时,按一定的口径将宏观经济分类是必须的。而分类

的方法往往是由宏观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所决定的,因而投入产出表的分类方法是由投入产出法的(A)所决定的。

A、特点和假设

B、特点和要求

C、要求和假设

D、以上都不正确

18.地区投入产出型模型是有(B)组平衡等式组成。

A、一

B、二

C、三

D、四

19.按照行政区(省、市、自治区)划为标准而编制的各种投入产出模型的是(B)。

A、企业投入产出模型B、地区投入产出模型C、全国投入产出模D、世界投入产出模型20.(B)不是编制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意义。

A、了解地区生产的全貌

B、反映企业状况

C、了解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D、能丰富全国投入产出表的内容

21.较详细的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组成部分主要有(A)。

A、反映本地区生产产品共本地区分配使用及用于调查与进口的情况

B、为建立地区间投入产出表或模型打下基础

C、了解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D、了解地区生产的全貌

22.下列反映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中产品与分配使用的平衡方程是(B)。

A、

i

i

n

j

d

ij

x

y

a=

+

=1

B、

i

i

d

i

n

j

d

ij

x

f

y

x=

+

+

=1

C、A+Y=X

D、Y+X=A

23.在地区列模型中物资消耗系数是由(B)个部分组成的。

A、一

B、二

C、三

D、四

多选题:

1.最终使用指( ABC )

A用于最终消费的产品

B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

C用于净出口的产品

D用于中间消耗的产品

2.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假定有( ABD )

A同质性假定

B相加性假定

C静态性假定

D消耗系数相对稳定性假定

3.现行统计中的部门分类有( AD )

A管理部门

B产品部门

C纯部门

D企业部门

4.列昂惕夫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有( BCD )

A投入产出调查

B编制投入产出表

C计算各种投入产出系数

D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用逆矩阵求解

5.下面什么因素变化会对直接消耗系数有影响(ABC)

A.技术进步 B。价格变化 C.部门构成 D。“纯”部门假设

6.实物模型和价值模型可以从以下什么方面进行对比分析(ABCD)

A.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B.直接消耗系数 C.完全消耗系数 D.价格因素

7.投入产出模型的假设条件( ABC )

A假设每个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且只用一种生产技术方式进行生产,即所谓“纯部门假设”。

B假设直接消耗系数(技术系数)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即抽象了技术进步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

C假设国民经济各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即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其它部门产品的消耗(投入)越多,它的产量就越大。

8.计算第二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时,利用到的系数有:( ABC )

n vi mj yil

A.acj=∑aij

B.avj=-

C.amj=-

D.dil=-

i=1 Xj Xj Yl

(i.j=1.2.……n,l=1.2.…….r)

9.在分析某些部门工资提高或利润.税金提高对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过程中,可利用到的公式有:( ABC )

A.Bv=Av(B+I)或Bv=Av(I-A)-1

B.Bv+Bm=(1.1.…….1)

C. △P =((I-A)-1) T(△avj+△amj)

D. X=(I-A)-1 DYl

10.投入产出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ABD )

A.深入分析国民经济中的基本比例关系

B.分析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各种产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

C.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D.分析国民经济的宏观效果

11.产品投入产出模型在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方面表现在( BCD )

A.利用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B.可以检验国民经济计划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情况

C.检验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关系

D.进行某些国民经济大型项目建设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分析

12.一般来说,在设计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的大小时,主要考虑下面的元素:(ABCD)

A、目前实际中宏观管理和统计指标划分的粗细程度;

B、目前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实际水平;

C、目前实际中经济管理和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D、编制投入产出表工作量的大小。

13.投入产出表所要求的部门分类原则为(ABC)

A、产品的中间投入结构相同

B、工艺技术相同

C、经济用途相同

D、以上全部错误

14.一般来说,从企业产品购进来源情况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渠道:(ABD)

A、从产品生产单位直接购进;

B、从其它单位调剂进来;

C、自己生产

D、通过中间环节,即从物质批发部门或商业部门购进。

15.建立实物——价值投入产出模型的意义主要有以下(BCD)方面

A、如何使实物价值最大化

B、如何使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能够更多地利用现成的统计资料。

C、如何使实物投入产出表与价值投入产出表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D、如何使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与现行的实际部门(或管理部门)直接相联系。

16.编制投入产出模型的意义有(ABCD)。

A、了解地区生产的全貌

B、了解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

C、能丰富全国投入产出表的内容

D、可以反映某种经济政策对地区经济变化的影响

17.较详细的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组成部分主要有(AC )。

A 、反映本地区生产产品共本地区分配使用及用于调查与进口的情况

B 、为建立地区间投入产出表或模型打下基础

C 、反映从外地调入产品在本地的具体使用情况

D 、了解地区生产的全貌

18.下面那些事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AD )。

A 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中,调入.调出的数量所占的比重较大,亦即调入,调出

数量的变化将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增大

B 、能丰富全国投入产出表的内容

C 、为加强地区综合平衡提供一种分析的工具

D 、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中部门或产品的分类应该比全国标更详细

19.下列反映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中产品与分配使用的平衡方程是(BD )。

A 、i i n j d ij x y a =+∑=1

B 、i i d i n j d

ij

x f y x =++∑=1

C 、A+Y=X

D 、

X A I F Y d d )(-=+

名词解释:

1. 投入: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及起来源

2. 完全消耗系数:单位最终产品的生产中对其他部门提供的总产品或中间产品

的全部消耗

3. 非物质性部门:指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及不直接实现产品价值的部门

4. 相加性假定:或称无交互作用假定,即几个部门的产出合计等于对这几个部

门分别投入量的合计

5.静态投入产出模型:不包括时间因素的投入产出模型。一般只研究某一年度

的再生产过程,模型中的变量只涉及一年的横断面资料,而不反映时间因素

的变化。

6.直接消耗系数:每生产单位j 产品需要消耗i 产品的数量

7.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

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经济流

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经济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8.固定消耗: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的消耗称之为固

定消耗

9.生产者价格:等于生产者生产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

10.直接分解法:也称直接编表法,是一种传统的编表方法,特点是以产品部门

分类为依据,通过直接分解基层企业和单位的核算资料,调整其产出和投入,

然后通过层层汇总来编制产品部门表或纯部门表

11.部门技术假定:也称部门工艺假定,即同一混部门中各类产品具有相同的消

耗结构,即副产品依附于主产品的消耗结构,不同混部门生产相同产品的消耗结构不同

12.重点系数:主要是直接消耗系数或分配系数中的较大者,或是编表年份有明

显变化者

13.消费者价格:消费者价格又称购买者价格或最终消费价格,通常是指销售价

格或零售价格。

14.生产者价格:生产者价格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格,它仅包括工业

产品的出厂价或农产品的收购价,而不包括由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而引起的流通费用或流通加价。

15.差额法:差额法就是在最终产品栏内单独列一列进口项(M),并作为模型的

外生变量。

16.“R·A·S法”:是指在已知计划期(预测期)的某些控制数据的条件下,修

正原有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并据以编制计划期投入产出表的一种方法。

填空题:

1.投入产出分析是一门(经济数量)分析方法类课程。

2.投入产出法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3.投入产出表中有两个基本平衡关系式:(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实物))、(中间投入+初始投入=总投入(价值))。

4.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假定主要有同性质假定、(比例性假定)、相加性假定、(消耗系数相对稳定性假定)。

5.投入产出分析是有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列昂惕夫)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6.静态产品投入产出表(模型)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形式,

7.在实物投入产出表中,是以(产品)来进行分类的,其计量单位则是以(实物单位)来计量的。

8.一般来说,任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各种直接消耗关系外(直接联系),还有各种间接消耗关系(间接联系)。

9.在价值投入产出表中,将国民经济分成若干部门,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而它比实物投入产出表包括的范围多而全。

10.价值投入产出表的行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而列则反映各部门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

11.SNA的基本结构分为(生产);(消费);(投资);(国外)四大账户

12.SNA体系中每个账户内部以及各个账户之间是(有收必有支)(收支必相等)的关系

13.“纯”部门假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证(直接消耗系数)的准确性

14.由于实物投入产出模型基本特点是根据国民经济中的(大类产品)来分类的,并且是用(实物单位)来进行计量的

15.价值模型的基本特点是按(部门)分类,并以价值(价格)作计量单位,

16.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明确指出,要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使两大部类产品在(生产)与(分配使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

17.一般来说,编制投入产出表有(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和(基本价格)三种价格可供选择。

18.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进出口包括(货物)和(服务)两个部分。

19.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

20.我国编制投入产出表时,进出口的处理主要采取(差额法),即按主栏部门对进出口进行分类,将其差额(出口减进口)作为一列置于第Ⅱ象限。

21.(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法的基础

22.一般来说,在实物投入产出表中,由于垂直方向上不能相加,所以固定资产的不能以(折旧)的形式在纵列栏中出现。

23.与离开生产过程作为最终产品的出口产品不同,进口产品一般会有一部分用于生产(消费)。

24.价值形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计价)问题,即采用什么价格来计量的问题。

25.一般来说,实物表是按(产品)来编制的,通常用周转法来计算产量,在工业部门中往往把企业生产中自用的产品都计入产品总量。而价值表是按(部门)来编制的,而各部门计算总产值的方法有不一致的地方,其中工业部门的总产值是用工厂法来计算的,它一般扣除了在企业内自用产品的价值。

26.根据投入产出表基本平衡关系式(列)有、总产值=(物质消耗+净产值)。27.地区投入产出表包括(简单的地区投入产出表)、(较详细的地区投入产出表)和(全面反映地区调入,调出情况的表)。

28.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统计资料主要是以(行政区)划分的。

29.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中(调入)和(调出)的数量所占的比重较大。

30.投入产出法原则上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都可应用,但从经济使用的角度说,它更适宜于在(生产工序多) (较复杂)和各道工序之间联系较密切的企业使用。

判断题:

1.产出是指经济活动的成果。( F )

2.投入产出法中最重要的两个系数是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 T )

3.投入产出模型按资料范围可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F )

4.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投入产出表都是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F )

5.编制科学的投入产出表的意义在于进行定性、定量的宏观和微观投入产出分析。( T )

6.实物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式为:中间产品 + 最终产品 = 总产品

( T )

7.投入产出表的行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而列则反映各部门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 F )

8.在实物投入产出表中,是以产品来进行分类的,其计量单位则是以实物单位来计量的。( T )

9.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行反映各部门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列则反映各部门的实物运动过程( F )

10.直接消耗系数稳定性假设是投入产出分析最重要,最核心的假设(错)

在简化的价值表中,最终产品是由暂时离开生产领域供消费和投资使用的产品( T )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产业经济学习习题附答案 (2)

石河子大学200 至200 学年第学期产业经济学课程试卷 D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产业布局 、产品差别化 、战略联盟 、洛伦兹曲线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下面哪句话正确反映了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受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 、市场绩效反作用于市场行为,影响未来市场结构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由经济学家()首先创立。 、克拉克B、马克·波拉C、费歇尔D、王树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 、某产业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值率越低 、某产业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值率越高 、附加值率+中间投入率=1 、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社会生产目的理论B、两部类在生产理论C、垄断与竞争理论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理论 5、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手段有()。 A、审批制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出口退税 6、把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等的关联分类法是()。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7、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业包括生产流域的活动 B、产业包括流通流域的活动 C、产业包括服务及文化教育领域的活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哈佛大学SCP分析框架的研究核心是()。 A、市场集中度—生产相对效率 B、产品差别化—利润率 C、集中度—利润率 D、进入壁垒—销售规模 9、下列各项中不是战略产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是() A、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 B、市场潜力巨大,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C、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D、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0、当前适合充当我国战略产业的是()。 A、纺织行业 B、建筑行业 C、汽车行业 D、煤炭行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包括()。 A、市场结构 B、市场行为 C、市场绩效 D、市场需求 E、市场竞争 2、以下情况中()是因为需求结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变化而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协调。 A、高档商品出现无法吸引低收入阶层 B、产品生产出来已经过时了 C、某些时尚产品消费者买不到 D、抢购风 3、根据产业与知识的不同关系划分,知识产业包括下列哪几项类型()。 A、知识产业的基础实施 B、知识密集型产业 C、教育产业 D、新材料产业 E、受新知识改造的传统产业

投入产出分析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常州物流业与制造业成长互动关系分析 二级学院(直属学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物流管理 班级: 10物流 学生姓名: 朱瑶 学号: 10060439 指导教师姓名: 甘信华 职称: 副教授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2014年 5 月 SJ006-1

摘要 制造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二产业,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三产业,物流业可以为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设施上的支持,所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常州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是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常州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鉴于大多数文章对常州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只是处于定性分析的层面,本文基于常州2008—2013年统计年鉴和2012年投入—产出延长表,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和相关理论研究,并且着重介绍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然后单独列出了常州对物流消耗较大的制造企业与对制造业依赖较大的物流企业,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表明常州近几年常州物流业和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了这些主要部门之间的相互消耗系数,得出了它们之间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地,运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产业关联指标分析了常州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感应程度和拉动力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建议。 结果表明:常州物流业和制造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物流业发展程度还不是很高,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依赖大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由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表明,常州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常州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还不是很密切,有待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物流业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习题集及解答-陈正伟

《投入产出分析》习题及解答 陈正伟 2010-05-26 第一章投入产出法概论 1、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说,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名词解释、填空 2、国民经济:是指由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各种经济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本处研究的投入产出表实际上就是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名词解释、填空 3、投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劳动力和支付的各种费用及利润、税金等项目的总和。-名词解释 4、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 A 原材料 B 固定资产折旧 C 贷款利息支出 D 劳动者报酬 E 生产税 5、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 A 原材料 B 固定资产折旧 C 国家给予职工的物价补贴 D 劳动者报酬 E 生产税 6、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 A 获得的捐赠物质 B 国家的奖金 C 国家给予职工的物价补贴 D 劳动者报酬 E 生产补贴 7、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总成果及其分配使用去向。-名词解释 8、某地区总投入为3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则各地区总产出为()亿元。 A 3000 B 2000 C 1000 D 5000 9、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关系成立()。 A 总投入=总产出 B 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C 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 D 总投入=中间投入+增加值 E 各个部门增加值总和=全社会最终使用总和 10、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关系成立()。 A 总投入=总产出 B 总产出=中间使用 C 总投入=增加值+最初投入 D 总投入=中间投入+最终使用 E 各个部门增加值总和=全社会总产出的总和 11、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内容: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分析重要的宏观经济比例关系及产业结构等基本问题。简答 12、投入产出表;是指反映各种产品生产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的一种(矩阵)棋盘式表格。名词解释 13、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各种产品生产的()。 A 投入来源 B 使用去向 C 棋盘式表 D T型结构表 E 上下结构表 14、投入产出模型:是指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名词解释、填空 15、投入产出法的基本作用: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反映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与间接联系;能够反映各部门、各产业生产与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均衡)关系。正因为如此,投入产出法又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简答 16、投入产出表的两个基本平衡关系式: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品;中间消耗+最初投入=总投入。 17、价值性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是()。 A 中间使用+最终产品=总产品(实物) B 中间消耗+最初投入=总投入 C 增加值=最终使用 D 总产出=增加值 E 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18、投入产出法的基本特点如下:-简答 1)它从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出发,综合研究各个具体部门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经济联系)。整体性是投入产出法最重要的特点。整体性。 2)投入产出表从生产消耗和分配使用两个方面同时反映产品在部门之间的运动过程,也就是同时反映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的运动过程。-同时反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形成与运动 3)从方法的角度,它通过各系数,一方面反映在一定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另一方面用以测定和体现社会总产品与中间产品、社会总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数量联系。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系数是:直耗系数、完耗系数。-系统反映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4)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技术的结合。-数学与计算技术的有机结合。 19、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特点有()。 A 整体性 B、同时反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形成与运动 C 数学与计算技术的有机结合

5-2生产过程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49322

新华工厂一车间5月份生产A、B两种产品,发生下列经济业务,要求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1. 本月投产A产品100件、B产品50件,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10000元,生产B产品领用乙材料8000元;两种产品生产共同领用丙材料4500元,共同领用材料按产品投产量比例分配。 丙材料费用分配率=4500/(100+50)=30(元/件) A产品应分配丙材料费用=100×30=3000(元) B产品应分配丙材料费用=50×30=15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13000 ——B产品9500 贷:原材料——甲材料10000 ——乙材料8000 ——丙材料4500 2. 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450元,其中车间办公用品200元,企业管理部门办公用品250元。 借:制造费用200 管理费用250 贷:库存现金450 3.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1 000元,其中车间水电费700元,企业管理部门水电费300元。 借:制造费用700 管理费用300 贷:银行存款1000 4. 计算分配职工薪酬,车间生产工人薪酬7500元,管理人员薪酬4 000元,其中车间管理人员薪酬2 5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 500元。车间生产工人薪酬按A、B两种产品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已知A、B两种产品所耗工时分别是1000小时、5 00小时。 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7500/(1000+500)=5(元/小时) A产品应分配生产工人工资=1000×5=5000(元) B产品应分配生产工人工资=500×5=25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5000 ——B产品2500 制造费用2500 管理费用1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1500 5. 领用丙材料6 000元,其中车间一般消耗5 500元,企业管理部门消耗500元。 借:制造费用5500 管理费用500 贷:原材料——丙材料6000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含答案)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考试试题职位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有职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了职位分析与设计工作,才能一、辨析题。据此完成以下具体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2)核定人力资源成本,1、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人力资本就是人力资源。(错)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决策(3)让企业及所有员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4)组织招聘、选答: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拔、使用所需要的人员(5)制定合理的员工培训、发展规划(6)制定考核标准及方案,科学开展对人力资本的解释绩效考核工作(7)设计出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及奖励制度方案(8)为员工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发(1)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展咨询(9)设计、制定高效运行的企业组织结构(10)提供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自我诊断的科学依据。(2)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性投资所形成的可以带来财富增殖的资本形式。4、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的核心。(对)(3)人力资

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答:定义:是指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比较:出评价和反馈,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组织目标完成的管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这一手段与过程。点是一致的。绩效管理的意义:不同点:1、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1)、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关系上,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本身所拥有2、有助于保证员工行为和企业目标的一致的。3、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2)、角度和关注重点不同。人力资本是从成本收益角度研究的,人力资源将人本身作为财富,4、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决策的科学合理从投入产出角度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首先组织的绩效目标是由公司的发展战略决定的,绩效(3)、计量形式不同,人力资源是存量概念,人力资本是流量和存量的结合。目标要体现公司发展战略导向,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是部门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是个人绩效 (4)、人力资源包括现实的和潜在

投入产出分析题附答案

单选: 1.抽入产出分析是由经济学家( B )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经济数量 分析方法。 A.瓦尔拉斯 B.列昂惕夫 C.萨缪尔森 D.索洛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投入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及其来源 B产出是指经济活动的成果及其使用去向 C投入产出表按照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 D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式:中间产品+中间投入=总产品 3 .下面哪个不是投入产出的基本假定( D ) A同质性假定 B比例性假定 C相加性假定 D消耗系数绝对稳定性假定4. 投入产出按资料范围可分为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两大类,下列不属于宏观模 型的是( C ) A国家模型 B地区模型 C 企业模型 D部门模型 5. 下列不属于经济要素的是( A ) A企业 B原料 C价格 D劳动力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马克思把国民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量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B费兰索。魁奈提出“全部均衡理论”,把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考察C物质生产部门指那些能创造物质产品以及直接实现产品价值的部门。 D投入产出模型是指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7.利用投入产出表,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整个社会产品中,两大部类各自的总量及其价值构成。其具体计算过程分为四个步骤:(B ) (a)计算第二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 (b)计算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总量 (c)计算各部门的部门消耗系数.劳动报酬系数和社会纯收入系数 (d)计算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 它们的正确排序为: A.abcd B.bcad C.cbad D.abdc 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投入产出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D ) A.分析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B.分析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C.分析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D.分析国民经济大型项目建设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9.投入产出模型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中的作用为:( B ) (a)为从社会最终产品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b)能够成为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工具 A.(a) B.(a)(b) C.(b) D.一个都不是 n n n 10.∑(vj+mj)/∑∑Xij是分析:( A ) j=1 i=1 j=1 A. 国民收入与物资消耗的比例 B. 社会总产品与社会化成本的比例

投入产出技术考题及答案

投入产出技术考题 2006/6/14 一、 已知纯部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 ,产出矩阵(制造矩阵)V ,试列 出混合部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 的计算公式及依据。(其他数都不知道) 二、 对如下投入产出表: 1、对本国产品的直耗系数矩阵D A 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D B 。 2、对进口产品直耗系数矩阵M A 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M B 。 三、 在上述投入产出表中用开模型方法计算 1、各部门增加出口一个单位,对该国GDP 的影响和对工资额的影响,并列出计算公式。 2、 如果出口列向量为(12,20,0)T 时,试计算出口增加对各部门增加值和工资额,以及GDP 变动的影响。 四、 如果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产品中的税收提高α倍, 即 10Tj Tj a a α= (0 Tj a 为j 部门原来的单位产品中的税收数额),并假设①不实行固定价格制,产品价格随成本提高而提高,②其它条件即利润、工资等均不变, 试计算税收变动对各部门价格的变动. (请在2006年7月3日前交到大楼434房间,每日上午有人;或送到大楼收发室54号信箱陈锡康收;或用Email 发送- Email Address: xkchen@https://www.doczj.com/doc/df13571416.html, )

答案 一、i n j ij G V =∑=1 (i=1,2,…,n ) 令j ji ij G V c = , 1?-=G V C T 又j n i ij Q V =∑=1 ,故j n i i ji Q G C =∑=1 ,即CG=Q 令j ij ij Q V d = , D=V 1?-Q 商品工艺假定 U=A V T ,若b ij 表示j 部门单位总产出所投入的i 种产品的产值,则B 为产品×部门 投入系数矩阵。有 1?-=G U B 部门工艺假定 A =BD 1)在市场份额基础上进行推算 W=DU 而 1?-=G W A 如采用的是商品工艺假定,则 11??--=G AV Q V A T 而 G G V Q T 1?-= 因为 G=(∑=n j j V 1 1,∑=n j j V 1 2,…,∑=n j nj V 1 )T ,所以 G ?=??????? ???? ??????? ????? ?∑∑∑===n j nj n j j n j j V V V 1 1 211 1?-G =????????? ?????? ????????? ????? ?? ?∑∑∑===n j nj n j j n j j V V V 1 1 2111 1 1 因Q=(∑=n i i V 1 1,∑=n i i V 1 2,…,∑=n i in V 1 )T ,

投入产出简答题

试举例说明为什么说直接消耗系数是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最基本的系数? 1.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记为 a ij(i,j=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A表示。2.直接消耗系数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投入产出表中格列名产品之间的直接数量依存关系。3.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中间投入系数等基本系数依靠直接消耗系数得出。 简要说明投入产出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并写出必要的计算或系数。 1.从总量上研究国民经济的规模、水平和速度,如投资规模、生产发展速度等。2 .研究各种结构,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等。3.研究各种比例关系,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农、轻、重比例关系,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等。4.研究社会资金的来源、分配、流向和使用,如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所得等。5.研究国民经济效益.如单位总产出对能源、原材料、劳动量的消耗与占用等。6.政策研究,如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工资政策等。7.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如沿海发展战略、内地发展战略、能源产品出口战略等。8.经济预测、计划和规划论证,如用经济计量模型与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造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对国民经济进行中、长期预测:利用投入产出去提供的各部门间经济技术联系,对年度计划进行合理性论证,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利用投入产出最优规划方法,对国民经济计划和规划进行论证;9.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对自然资源、劳动力产、流动资金占用研究 10.环境保护等研究。环境投入产出表的诞生,进一步拓宽了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的领域。利用环境投入产出表,可以分析环境状况,计算消除污染的费用,即产品价格提高的幅度以及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可以提出治理污染的有效方法,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合理的发展。简要说明全国性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要求指出各象限主栏、宾栏包括的内容、反映的问题。答:位于投入产出表的左上方的为第一象限,称作中间投入象限,主栏为各产品(业)部门,宾栏为各产品(业)部门。主要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相互提供和相互消耗,用符号表示。第一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同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身份, 主栏和宾栏各部门的名称、顺序、和部门数目都一样 位于投入产出表右上方的为第二象限,称作最终 使用象限,主栏为各产品(业)部门,宾栏为最终使 用的各细项, 用符号分别表示消费、投资 和净出口三个细项。主要反映了参加本期生产的最终 产品的使用情况。 位于投入产出表左下方的为第三象限,称作最初 投入象限,主栏为增加值的各要素,宾栏为各产品 (业)部门。用符号D、V、T、S分别表示固定资产 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个增加 值要素。主要反映了各部门增加值的构成 位于投入产出表右下角的是第四象限,从理论上 讲该象限是反映最终产品的在分配的情况,实际上, 再分配是很复杂的经济问题,因此,目前该象限应用 还在研究中。 投入产出在价格政策模拟,工资政策模拟和税收政策 模拟中有运用 价格政策模拟: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某一部门价格变化 对其他部门价格的影响。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价格总指数 工资政策模拟: (1) 用公式计算各部门提高工资 而对各部门产品价格影响的程度; (2) 用公式 ,计算由 于各部门产品价格上升而使消费品价格上升的程度; (3) 用公式 , 计算各部门实际 收入上升的百分比; (4) 用公式计算j部门 应执行的工资增长率:再从第1步开始循环,直至价 格对工资或工资对价格的影响最小。 税收政策模拟: 第1步,用式计算税 收变动对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 第2步,把计算结果代入式 计算由于各部门产品价格变动而使消费品价格上升 的程度; 第3步,代入式计算 税收变动通过价格变动可能对劳动者实际收入带来 的影响; 第4步,用公式计算 部门应执行的工资增长率; 第5步,用公式计算各部门提 高工资对各部门产品的影响程度;再重复第2步至第 5步,直至价格对工资或工资对价格的影响最小. 如何理解马克思再生产公式是投入产出表的原型? 试用相应的表达式进行说明。 解:①马克思再生产公式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用 数学形式来反映社会总产品分配使用的去向与价值 形成过程的统一的.这种关系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 来,就是投入产出表的原型。②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 有三种表示方法,即数学式、图式和表式。其中表式 的表示方法是研究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出发点,其基本 要点是:⑴用表的横行反映社会产品的分配使用去 向;⑵用表的纵列反映社会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⑶ 每一部门的产品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相等,即行合计等 于列合计。③马克思再生产公式是对复杂的社会再生 产的高度抽象,其中抽象掉了许多因素,如固定资产 的补偿与更新,价格变动,进出口,资本有机构成的 变动;技术进步,剩余价值率的变动等等。所以,投 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现代经济管理工具,就不能仅仅停 留在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上,而应以其基本原理为依 据,并做多方面补充。 投入产出分析有哪几方面特点?试举例说明。 1.投入产出表是一个大“数据库”。它可以提供大 量有用的数据,如各部门间、各种产品间内在的、本 质的联系数据,最终产品的物质构成及分配去向数 据,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数据,企业间、部门间、地 区间、国家间横向经济技术联系的数据,固定资产总 投资中内含与外延及其物质构成的数据等。2.产出表 是一台经济“分析仪”。可以分析国民经济部门间、 地区间及社会再生产各领域之间各种各样的比例关 系和经济技术联系。如从投入产出表可以算出消费与 投资的比例关系,以此来分析我国的消费与投资结构 是否合理,从而调整经济结构。3.投入产出表是一部 灵巧的“工具书”。它可用于查找各种经济和技术关 系,并从中求得答案。如一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对其他 产品销售价格的影响,某一产品增产所需要的条件, 减产对其他产品的影响,工资、税率变动的影响范围 及程度等。4.投入产出表是一架国民经济“平衡器”。 可用它进行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保证国民经济 在宏观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如中间使用、最终 使用与总产出之间的平衡,中间投入、增加值与总产 出的平衡,社会总投入与总产出的平衡,社会总需求 与总供给的平衡以及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平衡等。 5.投入产出表是一台“控制器”。它可为宏观经济决 策和控制提供依据。如超国民收入分配可能带来的弊 病,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可能造成的影响,消费基金增 长过快可能引发的震动等,都可以显示出来,据此做 出决策,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 k kk kn kk k k kk k k kk k kk k n k k P b b b b b b b b b b P P P P 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1 , 2 1 1 1 2 1 () ()X X P P P n 1 1 1 2 1 ? ? ? = π () []V A I P T? - =-1 () ()W W P P P n W1 1 1 2 1 ? ? ? = π 1 1 1 - + ? + = ? W j j V V π 1 ) 1( ) 1(- + ? ? + = ? W j j V Vπ () []T A I P? - = ?T -1 () ()W W P P P n W1 1 1 2 1 ? ? ? = π 1 1 1 - + ? + = ? W j j V V π ()() j W j V V?= - + ?' ?+1 1 1π () []V A I P? - = ?T -1

05公共生产(习题及答案)

第5章公共生产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学所讲的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外部性有() A、郊区居民进城引起地价上升而使得地产主的境况改善 B、生产同一商品的供应商甲因增加产量而对乙企业的销售带来影响 C、大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小企业无成本地利用了这项开发所带来的好处 D、谷贱伤农 答案与解析:选C。 2、如果政府与私人公司签定合同,由该公司提供城市的绿化服务,政府支付该公司费用以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绿化这项服务在提供和生产上采用的是下述()种组合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答案与解析:选B。 3、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治理垄断所产生的效率问题的措施有( ) A、征税 B、反垄断立法 C、公共定价 D、取消区域间的竞争壁垒 答案与解析:选A。征税主要是政府用来纠正外部性的。 4、下列有关外部性说法错误 ..的是( ) A、外部性是一种市场缺陷,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行为只考虑个人自己的成本与收益,而没有考虑个人行为对社会其他个体所带来的影响 B、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没有清楚地界定 C、通过采用庇古税来纠正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使得个体所面对的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D、直接限制外部性的产生比任何其他的方法都有效 答案与解析:选D。 5、下列有关外部性治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在可以兼并的情况下,通过把与外部性相关各方联合成一体可以彻底地解决外部性问题 B、对于负外部性的治理,既可以采用税收的办法,也可以采用补贴的方法 C、相对于税收制度而言,排污费制度能减少最终污染水平的不确定性 D、科斯定理表明,如果产权确立了,私人的各方会朝着有效产出的方向讨价还价 答案与解析:选D。科斯定理表明,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通过产权界定的方式可以解决外部性。 6、下面有关外部性论述错误的是( )

第四章 投入产出核算练习题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一、简答题 1.试述投入产出表中四个象限各自所包含的内容。 2. 在投入产出表中,如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计算方法?投入产出表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3.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二、单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 ),从列向上看表示( )。 A. 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B. 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C. 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D. 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2.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 )。 A. 钢铁业 B. 炼焦业 C. 煤炭开采业 D. 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门 3.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为0.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义是( )。 A. 第一产业生产1 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 B. 第二产业生产1 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 C. 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D. 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4.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 A.反映最终产品的实物构成和最终使用B.反映各部门之间的物质技术联系 C.反映各产品部门增加值的形成过程和构成情况 D.反映最终产值通过分配再分配形成的最终使用情况 5.下列系数中,哪一个可能是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 A.-2.31 B.2.31 C.1.01 D.0.89 三、多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 )。 A.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B.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 C.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总产出 D. 总投入=总产出+进口 E. 总投入=总产出 2. 在居民最终使用部分,被称为虚拟消费支出的是( )。 A. 所在单位提供的实物报酬 B. 实物转移 C. 自有住房服务 D. 金融保险服务 E. 自产自用的货物

全国10月计量经济学试题与答案讲解学习

全国2010年10月计量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是( ) A.时间数据 B.时点数据 C.时序数据 D.截面数据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普通最小二乘准则是( ) A.随机误差项u i 的平方和最小 B.Y i 与它的期望值Y 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C.X i 与它的均值X 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D.残差e i 的平方和最小 4.反映拟合程度的判定系统数R 2的取值范围是( ) A.0≤R 2≤2 B.0≤R 2≤1 C.0≤R 2≤4 D.1≤R 2≤4 5.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加入一个新的假定是( ) A.随机误差项期望值为零 B.不存在异方差 C.不存在自相关 D.无多重共线性 6.在回归模型Y=β1+β2X 2+β3X 3+β4X 4+u 中,如果假设H 0∶β2≠0成立,则意味着( ) A.估计值2? ≠0 B.X 2与Y 无任何关系 C.回归模型不成立 D.X 2与Y 有线性关系 7.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时的t 统计量是( )

A. )?var(j j ββ B. ) ?var(?j j ββ C. )?var(j j ββ D.)?var(?j j ββ 8.下列哪种情况说明存在方差非齐性?( ) A.E(u i )=0 B.E(u i u j )=0,i ≠j C.E(2i u )=2σ (常数) D.E(2i u )=2i σ 9.方差非齐性情形下,常用的估计方法是( ) A.一阶差分法 B.广义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D.加权最小二乘法 10.若计算的DW 统计量为0,则表明该模型( ) A.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B.存在一阶正序列相关 C.存在一阶负序列相关 D.存在高阶序列相关 11.模型中包含随机解释变量,且与误差项相关,应采用的估计方法是( )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工具变量法 C.加权最小二乘法 D.广义差分法 1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 A.异方差 B.自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设定误差 13.设分布滞后模型为Y t =,u X X X X 3t 32t 21t 1t 0+β+β+β+β+α---为了使模型的自由度达到35,必须拥有多少年的观测资料?( ) A.37 B.38 C.40 D.43

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

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 §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 一、投入产出法及其产生和进展 (一)产业关联性与投入产出核算 生产过程从产出看,各部门相互提供产品; 生产过程从投入看,各部门相互消耗产品。 由此形成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它受客观条件制约,具有一定的数量界限和规律,需要制订和运用专门的投入产出方法来加以研究。 投入产出核算:以适当的国民经济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通过专门的平稳表和消耗系数描述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经济模型,进行相应的经济分析和推测。——“投入产出法”、“产业关联分析法”或“部门联系平稳法” (二)投入产出法的产生和进展 法国重农学者魁奈:“经济表”;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比例关系; 瓦尔拉斯:“一样均衡理论模型”,多部门间的比例关系; 1920年代,前苏中央统计局:社会产品棋盘式平稳表; 1930年代,瓦西里?列昂节夫:投入产出表和经济数学模型; 二战后,投入产出法广泛应用于经济治理实践,形成现代经济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SNA和MPS:投入产出核算均构成其重要部分。 中国:1974~1976年试编投入产出表,1982年正式编制;新国民核算制度规定:每隔五年(逢二或七的年份)采纳全面调查方法编表,其间通过局部修订编制“延长表”。 二、投入产出法的部门分类 (一)产品部门及其特点 差不多特点: 1.产出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 假如一个部门除了要紧产品之外,还生产其他次要产品,就必须把后者的产出划归到将其作为要紧产品来生产的相应部门。例如:林场生产林木、木材和木制家具。 2.投入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以相同或相似的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 假如在生产同类产品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投入结构或生产工艺,也应该把有关生产活动分别划归到不同产品部门。例如: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 (二)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关系 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相似之处:差不多上从生产的角度进行的部门分类,都要适当考虑各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同质性,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目的和分析要求。 不同之处:产业部门并非完全满足同质性要求的“纯部门”;只有产品部门才是真正的纯部门。 国民核算需要将产品部门、产业部门和机构部门等分类有机结合,分别应用于不同研究领域。 (三)产品部门划分的方式 产品部门分类也可参照“产业部门”分类标准中有关部门的名称来确定产品部门,并依照分析需要和核算条件来确定产品部门划分的粗细程度。 但仍应注意到,“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是两种既相似、又不同的部门分类方法。 注意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

计量经济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普通最小二乘法:为使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与观测值在总体上最为接近使Q= 最小,从而求出参数估计量的方法,即之。 2、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定义:TSS度量Y自身的差异程度,称为总平方和。TSS除以自由度n-1=因变量的方差,度量因变量自身的变化;RSS度量因变量Y 的拟合值自身的差异程度,称为回归平方和,RSS除以自由度(自变量个数-1)=回归方差,度量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变化部分;ESS度量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称为残差平方和。RSS除以自由度(n-自变量个数-1)=残差(误差)方差,度量由非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变化部分。 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以数学和统计学为方法,以电脑技术为工具,从事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数量规律的研究,并以建立和应用经济计量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科。而且必须指出,这些经济计量模型是具有随机性特征的。 4、最小样本容量:即从最小二乘原理和最大似然原理出发,欲得到参数估计量,不管其质量如何,所要求的样本容量的下限;即样本容量必须不少于模型中解释变量的数目(包扩常数项),即之。 5、序列相关性:模型的随机误差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的情况。 6、多重共线性: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则称为多重共线性。 7、工具变量法: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随机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工具变量法。 8、时间序列数据: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 9、截面数据: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 10、相关系数: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 11、异方差:对于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若干基本假设,其中包括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如果对于不同样本点,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互不相同,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 12、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是模型以外决定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影响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其参数不是模型系统的元素。因此,外生变量本身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 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第三章 八、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 2、政治因素:财政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

咨询工程师考试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及答案

200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及答案 2009年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动态分析,强调对项目整个计算期内的费用与效益进行()分析。 A.盈利能力 B.投入产出 C.净现金流量 D.折现现金流量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结论要说明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目标包括宏观目标和()目标。 A.社会 B.具体 C.一般 D.特殊 3.消费调查要对消费层次、消费要求、消费动机、消费方式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一般应在()之后进行。 A.市场预测得出消费量 B.市场细分明确了消费者 C.市场分析提出市场战略 D.市场调查明确消费市场占有率 4.在市场预测中,如果用居民收入水平数据预测相关产品的需求量,广泛采用的方法是()。 A.类推预测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因果分析法 5.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消费量,通常应取()的结果。 A.相关系数检验 B.方差分析 C.区间预测 D.点预测 6.产品开始被市场认同,行业开始形成并初具规模,行业内企业少,需要付出代价培育市场,具备以上特点的时期属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 A.导入期

B.成长期C.机遇期D.成熟期

7.如果某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行业成长率都较高,产品有发展潜力,企业又有竞争力,则该产品应是企业重点发展的业务。(建设工程基教育网)在波士顿矩阵分析中,这种业务被称为()。 A.“金牛”业务 B.“双高”业务 C.“瘦狗”业务 D.“明星”业务 8.建设方案研究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建设方案的优化应有有利丁实现项目标、增加投资效益和()。 A.合理筹措资金 B.准确预测市场 C.顺利组织施工 D.规避投资风险 9.投资项目建设方案所采用的高新技术,应符合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和()的要求。 A.唯一性 B.垄断性 C.实用性 D.独特性 10.投资项目场(厂)址比选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投资费用、运营费用、环境保护条件和()。 A.安全条件 B.招标条件 C.施工条件 D.生活条件 11.某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2亿元,总用地面积5公顷,项目建(构)筑物占地20 000平方米,其中消防水池占地3 333平方米,[建设99]则建筑系数为()。 A.6.6% B.33.3% C.40.0% D.46.7% 12.下列关于投资项目水源选择基本要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水量充足 B.水质符合条件 C.取水和输水管道建设条件适宜 D.必须以地表水和城市自来水为水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