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现代林业思想内涵

浅析现代林业思想内涵

浅析现代林业思想内涵
浅析现代林业思想内涵

浅析现代林业内涵

天水分院(函授站)林学2008 郭桂红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从林业经营思想的转变着手,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和谐发展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现代林业经营目标

目录

1.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错误!未定义书签。

3、“现代林业”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4、“现代林业”的内涵······························································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经营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经营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建立废弃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生产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文化氛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经营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开发短轮伐期连生木产林;··································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有效利用荒土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错误!未定义书

签。

4.4经营之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行业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加强林业意识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待传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当做“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2、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现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从”;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以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将抗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3、“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盒培育森林资源,搞笑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为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聪“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

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和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4、“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鞋套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 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4.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就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阀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九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见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

4.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消减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

4.2.1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自然能源等。

4.2.2建立废弃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4.2.3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

4.2.4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4.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质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

4.3.1开发短轮伐期连生木产林;

4.3.2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

4.3.3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4.3.4有效利用荒土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4.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4.4.1行业建设

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4.4.2加强林业意识建设

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

4.4.3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

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他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结论

以上,只是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细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三年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华东森林经营,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5.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安徽林业科技,2001(2)。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9.张国庆,发展先进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向大生态产业转化,安徽农业,2002(学术刊)。

10.张国庆,加强林业能力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安徽农业,2002(学术刊)。

北京林业大学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北京林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所属教学站点

专业名称林学

学制三年

年级 08级

姓名郭桂红

指导教师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提高了对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林业技术是林业工程的主要内容,林业技术的创新对现代林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将从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切入,对现代林业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林业的建设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 前言 近年来,人们提高了对林业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在现代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对林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现阶段,我国林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人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林业建设进程,基于此,一定要提升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大创新力度,进而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 1 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1.1 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技术的创新作为我国现代林业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够有效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在林业发展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及管理模式,“靠天吃饭”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还缺乏对林业发展的规划,对先进的生产方式及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低,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对此,加强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够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生产思想,使林业技术朝着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并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使得一些新兴林业技术如森林资源培育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荒漠化防治技术能够充分、有效地运用到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時,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 1.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同样也是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之一。首先,通过林业技术的创新,提升了林木的质量,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大大提升,进而提高了林木的存活率,降低了对林业工程养护成本的投入,有利于实现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扩大其在林业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现代林业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够加大对林业种植树木品种的研究,进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林业经济的提升,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提升林业创新及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发展现代林业心得体会

发展现代林业心得体会 一、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新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1、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科学发展观对做好林业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作当前林业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现状,坚持从实际出发,按 - 科学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林业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林业工作。近年来,市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

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林业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应该看到,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林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生态建设与森林经营、生态立市工程建设等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山林纠纷调处和林区维稳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新时期林业工作要有更高、更新的目标定位,要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实践。 3、现代林业发展要为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林业发展观,涉及到以林业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林业部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林业工作,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必须坚持从林业实际出发,把生态效益放在林业工作的第一位,建立体现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效机制,推进林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林业工作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 程永亮 (重庆市涪陵大木林场,重庆市涪陵区408000) 1引言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国民经济对科技科学技术创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任何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该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林业发展也不例外。为了构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科技型农业,林业技术必须创新,需要借助林业的技术创新来构建优美的林业建设环境。 2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2.1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产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大部分林业产品还是沿袭传统林业产品的种植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林业品种繁衍期过长、生命强度较低、抗病虫害能力较弱等缺点日益凸现出来,发展现代林业迫切需要新的品种,以对旧品种进行更新换代,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新品种的研制可以提高林业产品的产出,为林业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林业发展环境,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如图1所示:推动林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2推动林业绿色化进程,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中病虫破坏、林业产品成活率低、授粉率低、水腐烂根、花期受损、光合作用不足等问题十分严峻,传统林业粗放的管理模式对于作物的温度、水分、养料和日照也无法达到精确的控制。通过林业技术创新,将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转变成集约型的管理模式,使林业管理数字化、科学化。新型林业管理中,数字化、自动化、精密化的管理设备将对林园的水分、温度、养分、阳光进行直观的在线测量,从而准确地掌握和分析这一阶段作物所需的外部环境和化肥供应,调节所缺或过剩的元素,使林木管理员对环境的处理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林业的数控化管理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经营,一系列的林业技术创新如生态系统恢复、荒漠化防治技术、森林资源培育技术、重大森林灾害有效控制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将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有机结合起来,使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 2.3优化林业产业人员结构,改善林业地区就业问题 以黑龙江森工集团为例,按“天保工程”的实施方案,仅黑龙江森工系统,就需要安置富余人员42万人,全国林业系统则可以安置数百万人,能很好地改善林业地区的就业问题,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传统林业产业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重复性和不可控制性较高,而林业技术创新的融入则可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工作重复性,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传统林业人员在工作中主要凭借多年的经验累积,而科技的融入将会为林业带动一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现代林业补充新鲜血液,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优化林业产业人员结构。 3当前我国在发展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传统林业的经营理念是“林业靠天吃饭”,这种消极的观念依然存在很多林业从业人员脑中,因此长期以来,林业产业普遍忽视林业科技投入、研究开发与应用,这种意识严重阻碍着我国林业的发展。 3.2林业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不相称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的科技创新一直依靠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而且科研经费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不能将林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构,因而难以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在林业的科技创新中,应以林业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将林业技术创新融入企业生产,推动林业技术的产业化。 3.3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 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而我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是低于农业,只有34%;另一方面,我国林业技术储备也不足,缺乏优秀林业科技人才,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严重制约我国林业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和转化。 摘要: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步入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时代,现代的林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托于林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已然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浅析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的关 系,从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绿色化进程、林业产业人员结构三个方面论述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我国在发 展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从意识形态、市场经济规律、科研教学成果等方面逐一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 议,以期能对当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现代林业;技术创新;发展;产业;市场经济 图1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在不同阶段的立体表现图 99 广东科技2013.1.第2期

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18-08-10T12:24:45.8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作者:王明礼1 汪如潮2 [导读] 林业资源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四川省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四川西昌,615000;2、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林业局,四川木里,6158000) 摘要: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虽然林业资源总量相对丰富,而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少,这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森林资源构成了自然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合理保护森林资源,并进行有效利用,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探讨了现代林业规划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以促使现代林业规划科学合理,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由于受到历史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林业资源供小于求,林业资源不合理利用,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国内生态环境,为促使生态环境的平衡,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林业规划管理,使用合理有效的机制及对策,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推动林业资源快速稳定发展[1]。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现代林业工作经验,谈论相关认识如下。1现代林业规划管理的举措 1.1完善现代林业组织机构,搞好宣传 第一,设置林业规划管理机构,强化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在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前提下,使林业管理更具体,把各项责任践行到具体人,使工作业绩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不同部门在具体工作当中搞好工作计划,引动年度工作的实施,在年度工作中进行检查,完善林业管理缺陷;年底总结林业规划管理经验,了解本年度的优势及不足,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完善。第二,有效宣传林业资源保护,让林业工作人员宣传及普及自然生态保护知识,运用专业讲座及宣传页等方式为员工讲解法律及方针,让员工对对传统林业资源管理形成新的认识,增强员工法制观念,高度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为现代林业管理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且组织林区居民普及有关知识的学习,让群众高度认知森林资源保护。 1.2加大现代林业管护知识培训力度 林业管护涉及层面广要求管护人员搞好林业管理,务必掌握管护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重视及技能,组织他们进行培训。在具体工作当中,把木材运输管理人员组织到一起,进行培训,促使木材运行行为的规范,加大培训森林灾害防御知识,进行精细化管理,抓好细节,尽量减少灾害发生率,同时搞好灾害预警,在灾害来临前,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将损失减至最少[2]。组织他们进行培训,了解及掌握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认识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防止野生天敌进入,避免人为而造成的损坏。 1.3做好现代林业管理监督工作 良好的监督为现代林业管理的有序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具体工作当中,健全林业保护管护机制,让有关责任人了解自身权责,运用采伐限额制度与凭证采伐制度,管理森林资源,针对超采超伐、非法占用林地等一些非法行为,要严厉打击,为达到该目的,将林业管护人员组织到一起进行培训,践行有关职责,让林业管护成果和经济利益相挂钩,考核林业管护人员,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设置专门的监督部门,把林业管护人员行为纳入监管中,严于职守,避免发生徇私舞弊,促使林业管理有序实施。2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2.1完善林业监管制度,着力林业资源培育 完善林业监管制度,搞好林业管理。运用合理的林业监管制度,促使林业管理顺利实施。改变林业管理部门以往管理方式,严格规范林业管理,设立科学合理的林业管理组织机构,构建有效的监管体制,高效进行管理,确保林业管理的规范化。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有效培育资源,让森林资源持续使用,解决现阶段资源存在的“采育失衡”,促使林业可持续发展。 2.2及时转变思想,遵循可持续发展观 采用细化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重视发展经济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损耗,推动后续经济发展。务必搞好林业管理,紧随时代步伐,更新林业管理观念,鼓励现代林业管理,强化宣传保护力度,让民众高度认识资源合理利用,注重维持经济与生态间效益的平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2.3完善现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 针对《森林法》等一些林业资源法律在立法思路及原则上存在的问题,国家立法部门马上和林业部门沟通、探讨,找到法律及法规当中的不足,修正后,付诸实施。从国内法律及法规入手,在林业资源立法上,吸收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立法经验,优先实施环境保护思想,考虑到生态建设需求情况,如果林业资源的生态触及到经济利益,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维护林业资源。在立法上,林业资源的立法要以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作指导原则,把生态平衡放到首要位置,立法遵循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发展规律,确保立业资源的持续性[3]。结束语: 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认识到所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统筹林业经济的经济性与生态性,运用现代的管理方式方法,强化林业资源管理,构建环保型的林业,由育林基层人员入手,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工作当中,打造新型的林业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及生态效益的平衡,搞好林场监管,让人们对环境经济形成新的认识,最终构建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不断实现林业管理现代化,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成日.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7):126-127. [2]张广海.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278-278. [3]刘云涛.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J].民营科技,2017(4):87-87.

浅析现代林业的发展思路

浅析现代林业的发展思路 发表时间:2016-11-10T10:18:15.76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3期作者:谭太军 [导读] 【摘要】开展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工作,是防御自然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同时,通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能够实现保障林业的高效稳定增长,实现整个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提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身份证号码:43052819710725xxxx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开展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工作,是防御自然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同时,通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能够实现保障林业的高效稳定增长,实现整个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提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思路 推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解决现阶段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森林资源作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纽带和关键,不仅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木材和副产品,同时也具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防止污染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因此开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能够有效保护生态平衡、保证相关产业的稳定高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林业建设可以促进地方生态平衡发展,缓解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对生态林发展区域进行建设时,要考虑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结合地方环境气候特征来开展,如果在林区设计规划期间,发现不利于树木生长的因素时,可以进行人工改造,形成森林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例如在初期种植期间,通过人工育苗的方法来提升树木成活率,对种植区域进行灌溉,这样能够保障在干燥恶劣的环境下,生态林建设任务也可以高效完成可持续发现需要林区建设结合周围环境特征进行,这样森林生长才能够得到足够养分 2、效益协调一致原则 生态林是以促进生态平衡发展为目的建设的,属于公益性,但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收益,以林养林,才能够促进生态林区长期稳定发展。公益性以经济性之间应当处于相互促进关系,保持一致的目标原则,林区发展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也要做到前期规划,这样才能够高效的规避风险,以免造成经济损失。林业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林可以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避免野生森林遭受到破坏。在经济与资源保护上取得双向成果,林业形成系统后,养护成本投入更少,带来更大的环境与经济价值 3、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 生态系统中,森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资源,因此在对生态林业工程进行建设时,要考虑是否存在影响周边环境平衡的因素,对其进行优化处理林区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形成生态体系,森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会因此而增大在对林区进行建设时,要遵从配套的原则,丰富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同时在工作任务开展期间,也要考虑所选择的树种是否会对地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以此来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二、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林业工程重视程度不足 在现阶段的林业工程建设中,由于对生态林业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整个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也未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热情造成了工程未能纳入到政府工作规划之中导致构建工作根基不稳效率低下。 2.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在生态林业工程的构建中,其不仅是要构建一项跨世纪的生态建设工程,同时也是要改变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状况但是由于国家投入资金不足相应的补助标准明显偏低这与整个工程的基本需求无法有效配套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程随着工 3.综合治理意识不强 在生态林业的构建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整个生态林业建设未能和总体环境建设以及相关产业的综合关系相适应因此导致生态林业工程难以发挥其正常功能也未能实现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适应的基本要求。 三、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思想 由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要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领域因此采用传统的生态学观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通过实践分析可以看出只有通过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入手通过综合性、整体性以及协调性基本点出发才能实现最佳的综合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既要充分考虑生态林业经济系统内部的整体协调性同时应该对整个区域的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因地制宜的方法实现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高效发展。 2.加大相关资金和技术投入 针对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首先可以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广开资金渠道构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确保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其次针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做好相关工作过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将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传递到一线工作者手中最后做好整个工程建设的落实工作提升整个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 3做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总体性规划 针对综合治理意识不强的现状,要求在构建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必须对整个区域的生态情况和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应该对区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总体规模、基本类型以及空间布局其次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等基本条件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最佳树种、最优林种结构的配置工作,从而保证整个区域内形成最优工程布局在生态林业工程的规划中要注重对整体效果的考虑,避免因为树种单一导致整个林业系统稳定性不足防护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的情况出现。 4充分弘扬生态林业文化 生态林业文化对于培育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维护生态健康的自觉性具有重要作用。一要在生态林业示范区建设中深入挖掘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江南园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意义;二要根据各县(区)的实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2年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F ebruar y2012 第4期总第254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4T o tal N o.254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X 张仲峰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科技开发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谐建设;是一种人与自然双向受益的和谐建设;是一种可持续的、和谐的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4—0009—02 从广义上看,文明包括很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政治等等,可以大致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针对自然界的客观成果,体现在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改善;政治文明是人们社会关系的表现,体现在秩序良好,社会和谐;精神文明是指人们主观精神世界的成果,体现在思想修养的完善和提高。以文化史的视角看,一般认为人类历史经历了三大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文明模式,而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工业文明反自然扩张的必然结果,为了走出危机,人们必须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改变生产方式,以生态价值观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文明改进,实施一种可持续的、和谐的文明,即“生态文明”(ecol ogical civilizat ion)。中国的发展也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改革开放后,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但由于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NP),而忽略了其他方面,例如对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开放,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为此中国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 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的、和谐的文明 廖福霖教授提出:“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自觉遵循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个体间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挑战’,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济、共生共荣、共同发展”[1]。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2007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现代社会高扬的精神旗帜,是现代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2]。2008年,温家宝总理也提出要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文明为主的文明建设。虽然我国领导人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社会,但是生态文明毕竟还不很成熟,甚至处在构建和完善阶段,因此首先认识生态文明的本质,具体如下: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全新的创建活动 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文明一样,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思活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现代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伦理观,影响着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文明的建设添砖加瓦,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好坏直接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变化也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因此只有深化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态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虽然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它的目标是要在保证当代人的生存需要的同时,还要顾及后代人的权益,并不是要回归原始生活,也不是要牺牲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双向受益的和谐。 1.2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哲学思维方式 从历史上看,传统政治哲学家在分析社会活动时一般都采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这种方法在没有太多参与对象时简单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活动越来越错综复杂,这个方法就显得落伍了,而生态思维方式则为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观念和方法。所谓生态思维即以有机论为特征,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把还原论与整体论结合起来整体地处理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同传统思维方法相比有四个新特点:“1从线性因果分析过渡到网状因果关系分析。o从整体的变化过程去探求秩序。?从追求数学推理的解析性、严谨性和完美性转向生态思维的灵活性、模糊性和模型性。?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寻求统一的某种最终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而是着眼于对系统过程的学习、了解和探索合理发展的途径。它克服了还原论对人与自然的分离,对人本身的身心分离以及对自然各个要素之间的分离,它改变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3]。 生态思维方式适合分析当下全球化的生态危机。正如德国绿党领袖佩特拉?凯利(Pet ra Kelly)所说,生态学原则是一种基于新的哲学见解的新的政治认识,即基于对自然整体性及其部分理解与尊重的政治思考和行动[4]。在西方绿色运动发展初期,绿色分子就把生态学作为其政治原则,写入绿党纲领之中,生态思维成为他们思考和解决环境问题及构建绿色社会的基本方法。德国绿党联盟纲领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代表一种完整的理论,它与那种片面的,以要求更多生产为目的的政治学是对立的。我们的政策以未来的长远观点为指导,以4个基本原则为其基础:生态学、社会责任感、基层民主以及非暴力”[5]。 这种认为世界存在物共生共存的整体思维方法 ? 9 ? X收稿日期:2011-12-13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发展的新阶段,它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让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平上一个等级。本文主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与其经济效益展开探讨,为林业未来的科学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大自然创造的条件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要想发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同时大自然环境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质量,其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为人类的生存条件提供一定的保障。 2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林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也就是传统林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林业快速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储备了大量的资源,也是森林被大量砍伐的阶段。之后进入到探索林业的发展阶段,在一些林区集中的地带开展稳定森林植被数量的稳定的活动是这阶段的核心,同时在探索阶段,确定了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制度规则,而由于对林业改革认识不到位,造成我国林业改革的工作进度远远落后于其他方面,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探索出来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之后就进入到林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我国当时的林业状态比较差,环境恶化程度不断加剧,国际上也召开了国际环保大会,受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比较的漫长。在第三阶段,林业的经营方式开始转向科学经营路线上来,于是兼顾经济和生态双向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模式被提出来。这也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全

新阶段。 3对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3.1林业的生态效益 通俗来讲,林业的生态效益也就是指林业的发展将会给我国的 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逐渐加大,森林的生 态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林业的生态和经济双向效益是 密不可分的,林业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创造生态效益,而 林业的经济效益又建立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生态效益本身就具有 比较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它们两者是共同存在、相辅相成的。 3.2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增长很快,但 是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破坏,这些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也逐 渐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在 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也加强对环境对生态的建设力度,既要保证经 济的持续增长,也要保证生环境态的平衡。 4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林业的开发和发展 必须严格遵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林业开发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计 划之上的,计划包括对什么区域的林业进行开采,什么时候什么人 进行开采等,这些都需要作出明确的规定,避免乱砍乱伐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对林业加强科学化的管理,开采的同时也要加强种植植 被的力度,以保证我国的植被覆盖率不会因林业的开采而下降,只 有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环境,经济才能 以良好的势头快速发展,而且可以长远地健康地发展,如果经济的 发展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那么迟早会造成国家经济的崩塌。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大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方面所包括的有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改善农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保护、大气保护和人口控制等八个方面基本内容。林业在协调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1、能够深刻的了解昭苏生态系统主要有哪几大块组成,生长现状及其面临问。 2、今后怎样保护和发展昭苏生态系统。 【教学材料】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它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结构最复杂、类型最丰富的一种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是最丰富的生物群落。森

林具有多层结构,一般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活地被物层以及层外植物,从而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成为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二是森林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显著的生态效益。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以上,森林生态系统是具有最大生物量的生态系统。三是森林是一个国家、地区富足和民族繁荣的标志之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森林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因子,一片森林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或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某些方面的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运行,从而使得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成为联系生态和经济的纽带和关键。 昭苏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三大版块概况 天山圆柏概况:昭苏县是伊犁河谷乃至新疆天山圆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面积约30.56万亩,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浅山地带。 昭苏县天山圆柏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9年10月,位于昭苏县夏塔乡的国家重点公益林35、36、37、39林班,是伊犁河谷新疆园柏天然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总面积约10万余亩,核心管护区分布密集,面积约4万亩。目前,管理站在依法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护的同时,科研工作也正逐步推进,扦插试验、苗木移栽试验、圆柏种子异地试植及种质资源采集等各项工作正在进行。

发展思路大转变推动现代林业大发展

发展思路大转变推动现代林业大发展 进入新时期,林业改革发展迎来了史上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好机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责任更加重大。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现代林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为总任务,以逐步落实林业“双增”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林业、用多目标经营做大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用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全力推进“中国农谷”建设,促进了我市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党委重视、政府推动,明确现代林业发展思路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一个行业的发展格局。市近年来在林业发展中捷报频传,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持续增加,这与市委市政府对林业建设的战略式规划和高度重视息息相关。一是“一把手” 工程确立生态大局。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2007 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建设新型工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和文化旅游强市的同时,还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道路,发展现代林业正是市“四市”战略的基础、支撑和条件。2008 年,我市被批准为个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将我市的林业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2009 年,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指明了现代林业发展方

向。2010 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的决定》,以文件形式确立了现代林业发展的“ 1461 ”工程和“三步走”战略。2011 年,出台《关于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为新时期的林业发展明确了思路;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高举“中国农谷”旗帜,建设实力、文化、生态和幸福,而发展现代林业更是贯穿“四个”建设的重要内容,清晰地勾画出现代林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二是“四级书记”主抓林业。无论是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还是建设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都需要坚强的组织领导和健全的工作机制。我市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在全市形成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书记抓现代林业的领导格局,每年召开1-2 次专题现场会议,狠抓督办落实。从2007 年起连年实行领导干部对口联系林业示范工程制度,市级领导干部和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每年包联50 多个林业示范工程,进行示范建设。同时,还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现代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细化分解造林绿化任务,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实行现代林业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把绿化达标作为文明单位评选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有效地提高了部门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二、立足生态、统筹城乡,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立足生态主题,以中心城区、各县城、工业重镇、旅游三产名镇和新农村示范点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一是实行宜林地全覆盖。将全市60万亩未完全绿化的宜林地,提出“鼓励一年完成,力争两年完成,确保三年完成”的号召,分不同地区,签订造林绿化目标责任书,将植树造林任务,细化分解,按照

浅析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同时,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企业也应当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契机,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同时也通过生态文明来赢得使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力。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的企业管理的思想中也应当有所反映,本文就从企业生态文明的内涵,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企业生态文明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一、企业文明建设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阶段,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人类文明,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所要达到的文明程度。 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描述了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即“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因此,如何构建生态文明与企业展怎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变得息息相关,企业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当然主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领域要求企业各种经济行为都要生态化,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尤其要加强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建设,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如此一来,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就可以划分为两个密切相关而有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即建立生态产业和产业的生态化。建立生态产业要求企业根究市场需求、国家支持和社会期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开拓新的生态友好型业务,产业的生态化要求企业朝着有好的方向改造,升级原有的企业业务,包括树立生态理念、进行绿色采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生态培训、进行绿色营销,加强生态管理等。 企业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和谐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由追究社会经济指标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者说绿色企业转变的需求。 企业要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更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经济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意识和市场意识,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企业的表率。 二、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我国我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着许多问题。 1. 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生态文明理念 我国很多企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对消费者绿色需求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问题引起企业竞争能力的差异、环境问题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缺乏应有认识。一些企业也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仅仅看到绿色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借生态文明之名、行刺激消费之实。

关于建设现代林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设现代林业的几点思考 王永文 (2010年1月10日) 现代林业,是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按照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发展和谐的要求,建设具有较高生产力、社会广泛参与、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根据多年来我县林业发展的实践,浅谈一些对建设现代林业的理解和想法。 一、全县林业建设现状 截至2009年底,有林面积达到7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1%,活立木蓄积达到2495万立方米。有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全市的23%和43%,占全省的11%和24%,占全国的2.9‰和1.8‰。现有未成林造林地76万亩。是河北省森林资源第一大县、华北地区用材林基地县、北方人工造林大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县。仅2000年以来,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的有利机遇,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中德合作造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178.1万亩,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96万亩。林业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建立了为京津阻沙蓄水的生态屏障,蓄积了资源财源,增强了富民强县能力,推动了主导产业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各业的协调发展。 围场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全县现有90万亩沙地和潜在沙地以及80万亩干旱阳坡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城镇周边、村庄、河流两岸和通道绿化任务仍然很重。个别乡镇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和目标措施落实不到位,人为破坏和牲畜毁林现象屡禁不止。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病虫害防控能力不足,与建设林业强县的要求还不适应。林业产权制度、经营管理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足,产业规模总量小,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弱,综合开发水平相对滞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二、建设现代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着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每年完成林业建设任务10万亩以上,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经营管护,到2010年,新增有林地40万亩,有林面积达到7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2%,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10%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2570万立方米。新增果树3万亩,

现代林业和谐发展之路的探究

现代林业和谐发展之路的探究 作者吴斌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林业局邮编:331700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领域建设都蓬勃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但是,在欣欣向荣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凸显。林业建设在此过程中也不例外,其发展中出现的结构不够优化、模式老旧、效益低下等问题日益凸现,人们都开始意识到不探求正确发展之路的危机。本文在阐明现代林业的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对现代林业和谐发展之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和谐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大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共识: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一、对“现代林业”的科学认识 (一)“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1]。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2]。 基于上述认识,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二)“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