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植物的叶由

1植物的叶由

1植物的叶由
1植物的叶由

1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蜗牛靠(腹足)爬行前进,爬行的痕迹会留下(黏液)。

我们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6液体的多少通常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毫升)来表示。淀粉加碘酒会变成(蓝zi色)

三下:

1你认识的身边的混合物有:(土壤)、(盐水)、( 黑墨水)等。

2凤仙花的身体有6部分,它们是(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被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风)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水艇上浮的办法是(将水压出水舱),让潜水艇下沉的办法是(将水吸入水舱),这是因为大小一样时,物体(重量减轻)就上浮,物体(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新鲜的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

等特点。

、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8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在醋里加入小苏打,会产生很多的(小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火柴会熄灭。(说明醋和小苏打混

合后,产生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四上:

、我知道动物有(会运动)、(会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会生长)等共同特

点。我还知道植物有(会生长)、(需养料)、(会繁殖)、(需阳光)、(需空气)、(需水分)等共

同特点。

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做了实验,查明植物从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了,多数的植物的叶能依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自己养料。在制

造养料的过程中,绿叶能产生(氧气),所以,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环境)。

每片绿色叶子的背面有一些(气孔),是植物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人类是由(哺乳类动物)进化来的,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食盐)、(高锰酸钾)、(白糖)等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沙子、(面粉)、(食用油)等物质在水中不会溶解。

我们可以用(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让肥皂块在水中的溶解得更快。

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采用(8)个方位来记录。(雨量器)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我们所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云)、(雨)、(风)等。 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能利用磁性石头做成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当物体慢速运动时,声音就(低)。

四下:

1

、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

V

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

电;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

V

;(

36

V

以下的电是安全的。

2

、电路就是由(电源)、(用电器)、电线组成的环路。

、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作(导体),如:

(铁)、

(铜)、

(铝)等;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为(绝

缘体),如:(塑料)、(橡胶)、(干木条)等。

4

、大多数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组成;这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

(完全)花;缺其中以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有

4

个花瓣,跟它结构相似的花属于

十字花科。

5

、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6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

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7

、植物种子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种子就开始萌发了。

8

、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胚芽发育后变成(茎

)和(叶);胚根发育生

长后变成(根)。

9

、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一代新的生命。

10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我知道(大豆)、

(肉类)、

(鸡蛋)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玉米)、

(马铃薯)、

(米饭)等食物含有糖;

(花生)、

(食用油)、(牛奶)是含有脂肪的食物;(胡萝卜)、(香蕉)、(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1

、微生物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如:面包发霉的(霉菌)。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和动植物一样,也

需要(一定的空气)、

(水分)、

(温度)。微生物(分解)、

(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

12

、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3

、石英、(长石)、(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

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

15

、铅笔是用(石墨)做成的;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石英);花岗岩是雕塑大好材料;铁是从(铁

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岩石和矿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五上:

1

.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

2

.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

3

.鱼的鳃盖张嘴时(闭合),闭嘴时(张开),它是在呼吸。

4

.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吸收)和(反射)。

5

.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6

.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

(

太阳光谱

)

7

.十八世纪初,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8

.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吸热能力)和(反光能力)等有关。

、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和(温度)等。

10

、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阳光、(食物)、(空气)、(一定的环境)等。

11

、深色的物体反光能力

(强)、吸收热的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

12

、水棱镜是用(水)和(玻璃镜)来分解阳光的。

13

、太阳是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大约为

6000

℃。

14

、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

300000

千米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

沿着

直线

传播的。

15

、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

16

、把一枚铁钉分别种在干燥与湿润的两个花盆里,埋得同样深,两周后挖

出来,湿润

花盆里的铁钉生锈得厉害。

17

、人体里面大约含水占70%-80%

五下:

1

(同种材料)

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

,沉浮状况不改变。

(不同材料)

构成的物体,如

(体积)

相同,

(重)

的物体容易沉

;

如果

(重量)

相同,

(体积小)

的物体容易沉。

2

(上浮物体)

(下沉的物体)

在水中都受到

(浮力)

的作用,

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

(测

力计)

测出浮力的大小。

3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和

(液体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

用大小不同。

4

、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

暖。

5

、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

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

>

>

6

(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7

、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

60

次),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

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摆的快慢

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

8

日心说

波兰

天文学家

哥白尼

提出。

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地球的运动方向是:

自西向东(逆时针

运动),

正好是太阳运动方向

相反

。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公转的周期是

1

年)

六上:

1

、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

2

、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形状

3

、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

四边形

4

、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5

、热传递是通过传导、对流

和辐射来实现的。

6

、燃烧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

空气

有关。

7

、声、光、电

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8

、自然界里的水日夜不停地在海洋、天空和地面

之间循环流动。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_

力点

__

,承受重物的点叫

_

重点

_

,起

支撑作用的点叫

_

支点

_

10

、学校的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

__

定滑轮

__

(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11

、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_

旋索桥

__

、拉索桥

__

等。

12

、生

,包

《植物的根茎叶》教案

科学领域《植物的根、茎、叶——苹果树长大了》 授课教师:崔云巧 活动名称:科学领域《植物的根、茎、叶》 活动时间:2017年11月10日 活动内容:观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了解其在生长过程中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事物,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观察认识实物,让幼儿能掌握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 3.提高幼儿的科学兴趣及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植物的实物、一组植物的卡片,一组手工操作贴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事物属于“植物”?幼儿回答,教师 给予肯定。那我们“人”属于植物吗?桌子属于植物吗?幼儿回答 2.图片导入:请小朋友们欣赏植物图片,看看你认识它们吗? 3.引出问题:通过观察图片,请小朋友们说说,植物有哪些部分组成? 小朋友回答,教师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二)活动部分: 一、通过结构图,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 二、分别细化讲解(1)植物的根分为:直根系、须根系两类(出示实 物观察)。植物的根具有吸收贮藏养分 和水分的 作用,以及固着植株的作用。 (2)植物的茎:形态一般呈管状(观察图片)。茎能 把根吸收的水分养分运送到植物的叶、花、果实 和种子里。 (3)植物的叶子:形态各不相同(观察图片)。植物 的叶子在阳光的作用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 料。 三、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平时吃的蔬菜是植物吗?你们知道这些都是植 物的哪个部分呢? 四、实验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组植物图片,观察并思考平时吃的是植 物的哪个部分?思考并讨论。教师总结。 (土豆属于块状茎,莲藕属于根状茎) (萝卜属于根,人参属于根) 2:观察图片,说说它们又是植物的哪个部分?教师总结。 (芹菜吃的是茎和叶,白菜吃的是茎和叶,葱吃的是茎和 叶) 五、实验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组植物粘贴卡片,进行动手操作,将植 物的各个部分粘贴到正确的位置,并且说一说,植物各个 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小朋友回答,教师总结。

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南关岭小学史丽红 教学过程: 一、进入情境,自主感受,明确任务。 1、师讲述: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两个试管中分别装着红墨水和蓝墨水,再将两枝同样颜色的康乃馨花插入试管中,几个小时后。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觉得红水和蓝水是怎样到花上的,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讲述:到底是不是植物的茎运送上去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茎。(出示课题)学完本课以后,你就能解释清楚了。 二、带着问题,自主探究,自主交流,探寻规律。 (一)茎的形态 1、师课件出示图片讲述:这是杉树,谁能指出哪部分是它的茎,(学生指图)师问:下面从哪开始是茎,(学生指图)师出示下两幅图:这是竹子,这是向日葵,谁能指出哪部分是它们的茎,(学生指图)师出示下一幅图:仔细观察这三种植物的茎都是怎么生长的,(学生自由回答) 2、师讲述:自然界中多数植物是直立茎,但也有不是直立生长的。看图:这是什么植物,哪部分是它的茎,说说西瓜的茎是怎么生长的,(课件出示:贴在地面上生长的茎)(学生回答,师举例:人匍匐前进。课件出示:匍匐茎) 3、师问:杉树和西瓜都是在地面上生长的植物,但它们的茎却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4、师讲述: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两种不同形态的茎,(师课件出示图片):左图是 什么植物,(菜豆)右图是什么植物,(黄瓜)指出哪部分是它们的茎,你觉得这两种植 物茎生长形态一样吗,小组同学一起找找它们的茎在生长形态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互补,师启发,追问,小结。 6、师边讲解边出示课件:菜豆:茎缠在别的物体上生长——缠绕茎; 黄瓜:须子缠在别的物体上生长——攀缘茎。 7、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四种形态的茎,你记住了哪一种,它是怎样生长的, 说给老师听听,老师给它画出来,好吗,(学生回答,师板画、板书)师:在自然界中植物的茎多数是这四种形态,你能举例说说吗, 8、师讲述:其实许多植物我们都很熟悉,只是你们没注意观察,或是一时想不 起来,不过,没关系,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们看着图片说出它的形态。好吗, 9、师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二)茎的作用 1、师讲述: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起了什么作 用呢,上节课学习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那么,根吸收上来的水分是怎样到达植物 身体的各个部分的,你们猜一猜。 2、学生猜想。(师板书:推想) 3、师讲述:既然是靠茎运输的,那么,茎里面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东西来运输水 分呢, (师启发:自来水厂的水是通过什么送到我们家的,) 4、师讲述:植物茎里面是否也有这样的管道运输水分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 验来亲自看看茎里面的结构。问:怎样才能看到茎内部的结构,(学生交流后师出示 西芹):这是一棵西芹,为了能看清茎里面的结构,老师提前把西芹浸泡在红墨水中,现在切开西芹(这叫横切),仔细观察横切面,看能发现什么,再用小刀在西芹 边纵切开,看能发现什么,(横:红点;纵:红线)(师板书:实验验证) 5、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互补。

最新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器官作业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胚 2、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 3、种子的生活力 4、器官 5、定根与不定根 6、直根系与须根系 4、外始式 5、内起源 6、凯氏带 7、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 8、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9、中柱(维管柱) 10、根瘤与菌根 11、芽 12、树皮 13、顶端优势 14、合轴分枝 15、单轴分枝 16、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17、叶镶嵌 18、变态 19、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二、填空题 1、一般植物的种子是由()和()两部分构成,有些植物的种子还有(),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它由()、()、()和()四部分构成。 2、种子的胚乳或子叶贮藏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和(),它属于()组织,我们食用的粮食和油料主要来自种子这些部分。 3、被子植物的种子中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称为()植物,如();具有一片子叶的称为()植物,如()。 4、植物种子的类型可分为①(),如();②(),如();③(),如();④农作物中少见的(),如()。 5、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和(),对温度的要求,有三个基点,即()、()、()。 6、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是①();②();③()。 7、子叶出土幼苗,在种子萌发时由于()伸长,使子叶出土,如();子叶留土幼苗,在种子萌发时由于()伸长,子叶留土,如()。 8、种子萌发时,一般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外露,此根称()或()。它和其他各级侧根合称为()。 9、根的主要功能是()、()及(),同时根还有()和()功能。 10、主根是由()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属于()起源。在三、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发生的。

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1、用根繁殖的有:甘薯、聖誕紅、竹蕉、菊花、馬齒牡丹、松葉牡丹、黛粉葉、彩葉草、黃金葛、粗肋草、變葉木、薔薇、茶花、杜鵑、天竺葵、龍吐珠、非洲鳳仙花、日日春、地瓜藤、郁金香等;郁金香用地下的球茎能长出新植物;常见的用根来繁殖的植物——。 2、用茎繁殖的有:草莓、木薯、鸢尾、洋葱头等。鸢尾每年都能从地下茎上长出幼苗,这种根的茎叫根状茎。草莓的茎能向四处延伸,伸到哪儿,就生根长成一株草莓。木薯有许多块茎,都能发芽,成为一颗植株。吊兰在它的茎部顶端会萌生出幼小的植物体,如果你把这些幼小植物取下,扎入土壤,它就会慢慢长出根来; 3、还有一些植物更有趣,把它的一片叶子放入土壤,也长出植株,这种叫切叶繁殖;一般仙人掌科大戟科的多肉植物都能用叶进行扦插.剪几根长春藤,放入水中,等它长出根后,就可以种到土中;把一株植物连根分取,再种到土中,也能成活,叫分株。有一些植物的茎下有一大蓬根,我们可以用刀把它切开,分开种植,这样可一株变为几株。其它繁殖方法:随着科学发展,植物繁殖的方法更多了。比如嫁接、组培苗、转基因、克隆…… 虽然今天我们人类已经懂得许多种植物繁殖的方法,但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一定会发明更加先进的繁殖方法,造福人类,创造明天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用叶繁殖的植物大多数是肉质植物。肉质植物的枝叶肥厚,贮藏了很多水分,它是植物在热带地区对干旱的一种适应。叶插法适用于叶上能生长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花卉。例如秋海棠类、大岩桐、虎尾兰、石莲花、菽草类、落地生根等,均可用叶插法繁殖。叶插需选取生长健壮、充分成熟的叶片。秋海棠类叶插时先剪去叶柄及叶缘薄嫩部分,以减少蒸发,并在背面叶脉上用小刀切些横口,然后将叶片平铺在细砂或草炭与沙土各半的基质上,最后再用几块小石子铺在叶面,或用竹签将叶脉固定,使之紧贴基质不断吸收水分,以免凋萎。以后在切口处即可长出不定根并发芽长成小植株。虎尾兰叶插时,将剪取的叶子横剪成长约5厘米的叶段,直插于沙中,沙面以上露出2厘米,即能在叶段基部长出新根茎,上部发芽即成一新株。大岩桐叶插时,叶片上带一段叶柄(长约3厘米),将叶柄插入沙土中,以后在叶柄基部形成小球,发根生芽。此外,百合类花卉的鳞片也可进行叶插。叶插时可将叶片平置在沙面上,并使之与沙面紧密相接,即可在叶脉处长出小植株。叶插通常都在室内进行,插后置于荫蔽处。用浸盆法浇灌,切不可向叶面上喷水,以防插叶断脉上沾水后,影响成活。 我有个朋友买了盆迷你型金钱树,叶片明亮光泽,很招人喜爱,被他的两个同事一人挖走了两株,剩下可怜的高矮不一的两株,很煞风景,金钱树大株每年仅能产生3、4个小株,看来,只有等到明年再发展了。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如此结局的,金钱树除了可以采用这种分株繁殖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叶插繁殖方法。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经历一个观察和探究植物根的主要作用的过程; .设计出验证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输送作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体验到植物的根和茎作用的多样性,形态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 ?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的植株; ?新鲜完好的小植株、试管; ?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带花小植物、大号烧杯、红墨水、蓝墨水; ?食用油、小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植物制造食物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学生讨论、推测,汇报。 二、根的形态的观察 观察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植株根的不同形态。

归纳: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长有根,根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你需要哪些器材? .为了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到空气中,我们需要怎样做? .什么现象能够说明试管里的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 .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延伸到课外观察验证。 .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中还起什么作用? 四、茎的形态的观察 .土壤中的水和养料被根吸收后,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的呢? .观察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归纳:植物都长有茎,虽然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茎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输送水和养料。 五、设计实验,验证茎的输送作用 .能想出一个方法让我们可以观察到茎把水输送到叶和植物的其他部分吗? .学生设计观察方法: ?学生设计方法一 ?学生设计方法二

?学生设计方法三 …… .学生设计验证性的对比实验。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实验装置。 为什么接触到红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染成了红色? 为什么没有接触到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蔫了? .通过对植物茎的观察,我们知道茎对于植物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六、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观察和验证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关于根和茎的什么问题你还有兴趣观察和研究,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和研究? 附:板书设计

《植物的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10、植物的叶(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叶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2、在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想象出植物体内水分的排出过 程。 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 教学准备:显微镜、蚕豆叶切片、PPT课件、画图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好。老师今天就带同学们去两个地方旅游,感受祖国的美丽风光。 播放在沙漠和森林旅游的PPT课件。 师:人在沙漠中和在森林里旅行,从气候上感觉:沙漠里的空气比较(),森林里的空气比较()。 生:干燥湿润 师:为什么? 生:沙漠里没有树,森林里有许多树。

师:对。森林里不光有许多树,树上还有许多树叶。植物的叶有什么神奇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科学的殿堂,探索这个秘密。(师板书:植物的叶(一)) 二、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一)植物叶的作用 1、PPT微课件 (1)师:老师准备了一套PPT课件,注意观察现象。(播放PPT)(2)学生汇报。 (3)在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的时候老师追问: A、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呢? B、如果说叶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那么水分到底的从叶片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 2、讨论交流。 3、PPT实验猜想塑料袋里的小水珠,可能是植物体内的水吸收了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子的某一孔穴跑出来,遇冷凝结形成的。(二)观察分析,体验发现 1、观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1)PPT展示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方法。。 师演示:教师把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上下调节调焦螺旋。 师讲诉: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样的蚕豆叶切片。下面,大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蚕豆叶面是什么样的?叶面上有什么?

2021年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1.4《茎和叶》教案

《茎和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茎和叶》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4课。 这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茎和叶的作用。教科书从观察一株完整的凤仙花入手,聚焦到茎和叶的作用上。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工具解剖,对茎的内部构造进行观察,并通过实验现象,推想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过程,通过课前给叶片上套塑料袋和用黑色卡纸遮住叶片这两个实验,引发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与推测,得出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科学研究要尊重证据。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观察经验,已经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但存在对植物观察、描述不够具体的现象。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前,要让学生聚焦观察植物的茎、叶的变化,利用“把植物的茎泡在红墨水里、用黑色卡纸遮住叶面、用干燥的塑料袋罩住大的叶子”等课前准备活动,引发学生对茎、叶是否会变化的思考及持续观察的动机,激发学生对植物茎、叶的研究兴趣。通过学生对植物的茎和叶的对比观察、解剖,知道茎和叶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从而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增强学生热爱植物、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茎和叶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叶外部形态不同。 ●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 ●叶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规律。 ●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与叶的功能。

●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对茎与叶的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尊重事实,能依据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影响植物生长,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植物的茎和叶的作用。 难点:1.引导学生用横切和纵切的实验方法探究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2.通过观察探究,引发学生科学思维,推测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选取一段浸泡过红墨水的凤仙花的茎,一把小刀。 2.课前一周,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用黑卡纸遮住。 3.选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其中一片叶子上套上干燥的塑料袋。 4.课前导学:学生观察凤仙花形态特征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种植的凤仙花,茎越长越高,叶越来越多,你们想过茎为什么会长高,叶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吗?它们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探究植物的茎和叶。 1.学生汇报课前所观察到的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推测茎和叶的作用。 二、学习新知 (一)探究茎的运输作用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把植物的茎浸泡在红墨水中。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茎有什么变化? 2.学生回答:茎的内部变红了。 3.提问:茎为什么会变红?这个红色是从哪里来的? 4.学生猜想。 5.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茎的内部呢?

植物器官(叶1)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习题—植物器官(叶)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双子叶植物叶的脉序通常为( ) A.分叉脉序B.弧形脉序 C.网状脉序 D.直出平行脉E.射出平行脉2.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的叶具有( ) A.分叉脉序B.弧形脉序C.网状脉序D.直出平行脉 E.射出平行脉3.豌豆的卷须是( )变态而来 A.叶柄B.小叶 C.托叶D.叶尖 E.叶缘 4.叶的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的是( ) A.上表皮 B.栅栏组织C.海绵组织D.下表皮E.中脉 5.主脉常在叶的背面隆起是因为叶的背面( ) A.机械组织发达 B.薄壁组织发达 C.分泌组织发达 D.维管组织发达 E.下表皮增厚 6.禾本科植物的叶失水时卷曲成筒是因为上表皮有( ) A.毛茸B.气孔 C.传递细胞D.运动细胞 E.蜡被 (二)B型题 A.具有膨胀的气囊B.具有膨大的叶枕C.扩大形成叶鞘 D.变成叶片状E.变成薄膜状 1.水生植物的叶柄上( ) 2.含羞草等植物的叶柄基部( ) 3.伞形科植物的叶柄基部( ) A.呈叶片状B.呈翅状C.形成托叶鞘 D.呈刺状E.变为卷须 4.何首乌的托叶( ) 5.菝葜的托叶( ) 6.豌豆的托叶( ) A.分叉脉序B.直出平行脉 C.射出平行脉 D.弧形脉 E.横出平行脉 7.淡竹叶的脉序为( 8.棕榈叶的脉序为( 9.黄精叶的脉序为( 10.银杏叶的脉序为( (三)x型题 1.完全叶具有( ) A.叶片 B.叶柄 C.叶鞘 D.托叶 E.叶舌 2.复叶与生有单叶的小枝的主要区别是( ) A.复叶的叶多 B.叶轴顶端无顶芽 C、小叶叶腋无腋芽 D.复叶的小叶排在一个平面上 E.整个复叶一起脱落 3.花序下常有总苞的植物是( ) A.鱼腥草 B.蒲公英

13用根、茎、叶繁殖教案教学设计(1)

第四单元繁殖 13用根、茎、叶繁殖 教学目标 1.能提取文字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来繁殖。 2.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繁殖植物并展示成果。 3.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植物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教学难点 分析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红薯、菊花、宝石花、花盆、浅碟、瓷罐、土壤、小土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了解到植物依靠种子繁殖后代,植物除了依靠种子繁殖后代之外,还可以依靠什么来繁殖后代呢。 2.出示句子: 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3用根茎叶繁殖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交流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之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那么,植物的营养器官有哪些呢? 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叶。 哪些植物可以分别利用自己的根、茎、叶来繁殖后代呢? 2.出示课本39页上面的6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6幅图片,了解这六幅图片上的植物分别是什么?再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这6种植物分别利用什么来繁殖后代的?图片1: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 图片2:蓟的根钻出地面,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图片3: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 图片4:把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水仙就能生根、发芽、开花; 图片5:落地生根的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 图片6:长寿花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 3.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些植物分别利用的是什么营养器官来繁殖后代的? 预设: 第1行的红薯和蓟是用根繁殖后代,第二行的生姜和水仙是用茎繁殖后代,第3行的植物幼芽、长寿花是用叶繁殖后代。 4.交流讨论:除了书上列举的这6种植物之外,还有哪些植物也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 预设: 用根繁殖的植物:蔷薇、茶花、杜鹃、胡萝卜、郁金香…… 用茎繁殖的植物:紫藤、桂花、夜来香、杜鹃、山茶花、吊兰、草莓、荸荠、山药……

1-5 植物的叶

1-5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植物的根茎叶

第一单元植物的根、茎、叶 自然(科教版)教材编写组张瑞芳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和观察细微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推断、设计方案、收集证据的能力以及测量的能力。通过让学生体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感悟植物根、茎、叶对植物整体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增强关爱植物的意识,逐步形成解释周围现象和进一步探究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是“下上”:由植物根从外界吸收水分和养料茎输送水分和养料叶蒸腾水分。基于学生曾在一年级学习了植物根、茎、叶的外部形态的多样性,本单元将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形态根、茎、叶的一些简单的结构及其功能。比较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将在中学进一步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解剖、分类、测量,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基本结构。2.通过设计和实施收集证据的方案,探究根和茎的主要功能。 3.通过分析,感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4.通过了解根、茎、叶的功能,增强爱护植物,保护绿化的意识。 单元教学活动结构图

教学活动准备一览表

第1课 各种各样的根(对应教材P 2~P 3 ) 本课通过测量葱根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对根的庞大产生惊讶,由此激发学生探究植物根奥秘的兴趣。通过异中求同的活动,通过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植物的根尖一般都有根毛,并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整体观察 局部观察”,“观察形态 观察结构”。首先,基于学生对植物的根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以测量葱的根须数量和长度为切入口,促使学关注整个根的每一条根须。然后,考虑到学生对“根是各种各样的”已经有了初浅的认识,所以,从寻找6种植物根的不同为切入口,通过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根尖部分并加以记录,引导学生发现它们共同的结构:都有根毛。在单元中,本课既起到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结构的兴趣,又是下一节课探究根的功能的基础。 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根的庞大,了解根的一般结构:植物的根尖一般都有根毛。难点是对根毛的观察。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根的长度,培养学生粗略估计的能力。 2. 体验根的庞大,激发学生关注根的兴趣。 3. 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植物的根尖一般都有根毛。 版面说明 根的兴趣。 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小资料,进一步感受根系的庞大。 象。 提示教师将植物在水中栽培一段 时间后供学生观察。

植物的茎 教案

植物的茎 侯镇中心小学刘英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 —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自行探究茎的作用; 学会解剖茎的方法。 2、尊重证据,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并了解茎的作用 【教学难点】 解剖并观察植物的茎,知道里面有一根“导管”。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桃树枝条,小刀,红墨水,放大镜,广口瓶 2、教师准备:在红墨水中浸过的枝条 3、学生实验:把一段桃树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 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当叶脉微红时,从瓶里 取出,用清水冲洗,留作课堂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状况,进行恰当的评价。 二、开展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到达植物的叶和花的? 你是怎样认为的? (学生猜想,并进行汇报) (2)大家的猜想很有道理,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大家认为应该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 (学生汇报,全班达成一致的实验方法:先横切,再纵切。提醒学生使用小刀要注意安全。观察时可借助放大镜观察剖面) (3)下面请大家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讨论: 1、横切枝条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让学生回答) 横切后,能够发现横切面上有红色水点。 这是因为将运输水分的管子割断后造成的。 2、纵切后,先让学生汇报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植物体内的这种管子叫做“导管”。 茎内的这种“导管”与根部、叶部的“导管”是相通的。 小结: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4)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

小学科学植物的根和茎

第四课时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观察多种植物的根和茎,了解它们的作用。 2.能完成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去证明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 师备: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少量食用油、一个滴管。 生备: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条(上有叶),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两个纸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养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到达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内容: 1. 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2. 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3. 想办法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茎有向叶输送水的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种种方法。 (2)选择和教材上的实验相近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 ·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容器装水容易看到实验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是不是减少了? ·怎样防止容器内的水蒸发? (3)设计实验证明根部吸收的水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上时,可提问: ·有什么简便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植物的茎确实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平时我们看到植物缺水叶子会变蔫,根据这一点我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证明植物的茎有输送水的作用? ·教材上用什么方法证明?给实验用的水染色起什么作用? 4. 说说植物的根和茎除了吸收水和养分、输送水和养分以外,还有什么 作用?(还有支撑植物,使它们能更充分地接受阳光照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1、利用课外时间注意观察。 2、收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 教学后记:

植物的根茎叶教案

植物的根茎叶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科学领域《植物的根、茎、叶——苹果树长大了》 授课教师:崔云巧 活动名称:科学领域《植物的根、茎、叶》 活动时间:2017年11月10日 活动内容:观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了解其在生长过程中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事物,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观察认识实物,让幼儿能掌握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 3.提高幼儿的科学兴趣及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植物的实物、一组植物的卡片,一组手工操作贴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事物属于“植物”?幼儿回答,教师 给予肯定。那我们“人”属于植物吗?桌子属于植物吗?幼儿回答 2.图片导入:请小朋友们欣赏植物图片,看看你认识它们吗? 3.引出问题:通过观察图片,请小朋友们说说,植物有哪些部分组 成?小朋友回答,教师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二)活动部分: 一、通过结构图,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 二、分别细化讲解(1)植物的根分为:直根系、须根系两类(出示实 物观察)。植物的根具有吸收贮藏养分和 水分的 作用,以及固着植株的作用。 (2)植物的茎:形态一般呈管状(观察图片)。茎能 把根吸收的水分养分运送到植物的叶、花、果实 和种子里。 (3)植物的叶子:形态各不相同(观察图片)。植物 的叶子在阳光的作用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 料。 三、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平时吃的蔬菜是植物吗?你们知道这些都是 植 物的哪个部分呢? 四、实验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组植物图片,观察并思考平时吃的是 植 物的哪个部分?思考并讨论。教师总结。 (土豆属于块状茎,莲藕属于根状茎) (萝卜属于根,人参属于根) 2:观察图片,说说它们又是植物的哪个部分?教师总结。 (芹菜吃的是茎和叶,白菜吃的是茎和叶,葱吃的是茎和 叶)

三年级科学下册 茎叶的生长教案 鄂教版

茎叶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1.(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二、植物茎的作用 1.师: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①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 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学生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提醒学生注意 1.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2.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

植物的根和茎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观察和探究植物根的主要作用的过程; 2.设计出验证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输送作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3.体验到植物的根和茎作用的多样性,形态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 ?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的植株; ?新鲜完好的小植株、试管; ?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带花小植物、大号烧杯、红墨水、蓝墨水; ?食用油、小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植物制造食物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2.学生讨论、推测,汇报。 二、根的形态的观察 1. 观察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植株根的不同形态。 2. 归纳: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长有根,根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1.你需要哪些器材?(小型的带根植株、装有水的试管两支、食用油、滴管) 2.为了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到空气中,我们需要怎样做? 3.什么现象能够说明试管里的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4.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 5.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延伸到课外观察验证。 6.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中还起什么作用? 四、茎的形态的观察 1.土壤中的水和养料被根吸收后,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的呢? 2.观察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3.归纳:植物都长有茎,虽然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茎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输送水和养料。 五、设计实验,验证茎的输送作用 1.能想出一个方法让我们可以观察到茎把水输送到叶和植物的其他部分吗? 2.学生设计观察方法: ?学生设计方法一 ?学生设计方法二 ?学生设计方法三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 科学概念目标 1. 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 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 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 2. 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3. 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 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认识到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段凤仙花的茎叶、红色素水、烧杯、单面刀片;黑色纸、燕尾夹;塑料袋、细线;课件。 学生准备:种植的凤仙花,学生活动手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7.比较不同的土壤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三种土壤的特性进行细致地观察、比较。 ●能够观察、描述、记录三种土壤的特性。 ●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类型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土壤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生活的许多需求都来源于土壤。 二、教学过程 (一)聚焦 我们知道了土壤里面有砂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那不同土壤之间有哪些差别呢? (二)探索 下面是成分含量不同的三种土壤,分别给它们标注记号。 1.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土壤,比较相同和不同。 发现:1号土壤颜色是棕黄色的,颗粒较大,摸起来比较硬、扎手。 2号土壤颜色是浅黄色的,颗粒最小,摸起来非常滑腻。 3号土壤颜色是黑色的,颗粒大小不均。 2.比较三种土壤的黏性。 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这三种土壤,看哪一种能够团成小球。 发现:黏土最易成型,砂土也可成团,土壤不易成型。 3.比较这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预测哪种土壤渗出的水最多。预测:1号>3号>2号。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 https://www.doczj.com/doc/de7543975.html,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经历一个观察和探究植物根的主要作用的过程; 2.设计出验证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输送作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3.体验到植物的根和茎作用的多样性,形态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 • 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的植株; • 新鲜完好的小植株、试管; • 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 带花小植物、大号烧杯、红墨水、蓝墨水; • 食用油、小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植物制造食物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2.学生讨论、推测,汇报。 二、根的形态的观察 .观察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植株根的不同形态。 2.归纳: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长有根,根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你需要哪些器材?(小型的带根植株、装有水的试管两支、食用油、滴管) 2.为了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到空气中,我们需要怎样做? 3.什么现象能够说明试管里的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4.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 5.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延伸到课外观察验证。 6.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中还起什么作用? 四、茎的形态的观察 .土壤中的水和养料被根吸收后,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的呢? 2.观察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3.归纳:植物都长有茎,虽然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茎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输送水和养料。 五、设计实验,验证茎的输送作用 .能想出一个方法让我们可以观察到茎把水输送到叶和植物的其他部分吗? 2.学生设计观察方法: • 学生设计方法一 • 学生设计方法二 • 学生设计方法三 …… 3.学生设计验证性的对比实验。 4.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实验装置。 (1)为什么接触到红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染成了红色? (2)为什么没有接触到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蔫了? 5.通过对植物茎的观察,我们知道茎对于植物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六、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观察和验证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关于根和茎的什么问题你还有兴趣观察和研究,准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4茎和叶教案

第4课时茎和叶 【教学目标】 1.观察破土后的凤仙花生长过程,观察它的形态特征的变化。 2.推测和证明茎和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3.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研究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 2.观察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茎和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采摘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3.师:破土而出的凤仙花,茎越长越高,叶也越来越多。茎和叶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从小组成员栽培的凤仙花中选择生长状况最好的一株,观察它的形态特征。 ①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②数一数一株凤仙花上叶片的数量。 ③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 ④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 (2)推测茎和叶分别有什么作用。 (3)想办法证明我们想法的正误。 茎的运输作用: ①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 ②将凤仙花的茎放入杯中。 ③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 叶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 ①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 (2)茎插入水杯中后,有什么变化?纵向切开、横向切开茎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3)被遮住光的叶子发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套在叶子上的干燥塑

《植物的茎》教案

植物的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获得结论— —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自行探究茎的作用;学会解剖茎的方法。 2、尊重证据,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并了解茎的作用 【教学难点】 解剖并观察植物的茎,知道里面有一根“导管”。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桃树枝条,小刀,红墨水,放大镜,广口瓶 2、教师准备:在红墨水中浸过的枝条 3、学生实验:把一段桃树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 下照射3-4小时,当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用清水冲洗,留作课 堂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状况,进行恰当的评价。 二、开展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到达植物的叶和花的? 你是怎样认为的? (学生猜想,并进行汇报) (2)大家的猜想很有道理,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大家认为应该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 (学生汇报,全班达成一致的实验方法:先横切,再纵切。提醒学生使用小刀要注意安全。观察时可借助放大镜观察剖面) (3)下面请大家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讨论: 1、横切枝条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让学生回答) 横切后,能够发现横切面上有红色水点。 这是因为将运输水分的管子割断后造成的。 2、纵切后,先让学生汇报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植物体内的这种管子叫做“导管”。茎内的这种 “导管”与根部、叶部的“导管”是相通的。 小结: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 (4)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吗? (展示示意图,汇报交流,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幅图) 三、自由活动 老师手中有两幅图,一幅是环割前,一幅是环割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让同学回答)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 树皮里有一种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在树上选取比较粗的枝条,把树皮环割,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积存在切口的上部,这个地方便会膨大起来。 四、拓展活动 调查了解,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板书设计: 植物的根: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 植物的茎(茎内有导管) 植物的叶 导管:输送水分根茎叶 筛管:输送养料叶茎根 体会与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体现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由学生提出问题──科学猜测──设计实验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