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箱机柜通用检验标准

机箱机柜通用检验标准

机箱机柜通用检验标准
机箱机柜通用检验标准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机箱机柜结构件的检验验收。它是对那些在设计文件上未能详尽标列的或没有必要特别指出的基本性及常规性的技术要求进行的归纳和补充说明。

本标准应与设计文件上所标识的技术要求一起并列参照执行,对哪些超出标准规定的精度以外的条款,就由该设计者提出,质检部贯彻执行,也可在征求设计者同意基础上按本标准执行。

检验、验收场地可在承造厂或甲方指定的产品到货地,其结果应一致,且以终到地结果为最终结果。

2.引用标准企业标准Q/DMBM307-1997:检验抽样规则。

3.机柜

3.1外形尺寸公差

3.2形位公差

机柜不允许有肉眼可见倾斜或局部歪、扭现象存在。

框架立柱与底座垂直度为小于1.5mm。检测时以底座上表面为基准,以立柱上端内沿面为测量点。

顶框与底座平行度为小于1mm。检测点为底座上表面及顶框下表面,且互为基准。也可通过测量六面之对角线的长度,相差不得超过2.5mm来检测。有中隔板者,顶框与底座平行度可放宽至1.5mm,中隔板与顶框或底座平行度为小于1mm。

上、下围框的对角线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5mm。

立柱不能有扭曲现象,各立柱与上、下围框相连的两端交接线与围框相邻平面的平行度为小于0.5mm。

3.3支撑插箱的滑道,同一层的左、右滑道所组成的工作面相对底座上表面的平行度为1mm,且应保证插箱装入后相邻两面板之间间隙之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0.6mm。;g5C,P1H6d$M! D;I

3.4前、后及左、右侧门不允许有鼓胀、扭曲等现象,其平面度为小于2mm。局部100mmX100mm之内不得超过0.4mm。所有门板装入机柜后,其外表面与它所在的机柜侧面平行度不得超过1.5mm,平行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小于2mm,且与框架贴合良好。固定门板同一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1mm;旋转门板不能有明显下垂或上翘现象,其同一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1.8mm。有开启与闭合要求的门,必须转动灵活,开启角度≥90°,闭合后与门磁吸附良好,转动过程中不得有任何能引起喷涂层损坏等的干涉现象。侧门装拆应灵活。旋转门板在装入并开启30°左右位置,测量远离转轴的一边到框架前平面的垂直距离,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10mm。

4.机箱及插框

4.1箱体底面及其他侧面平面度为1mm。

4.2箱体前后或左右立面相对底面地垂直度为1mm。

4.3面板的顶面和底面平行度为0.5mm,侧面和底面垂直度为0.5mm。

4.4面板装入箱体后,应垂直端正,其侧面与箱体底面垂直度为0.5mm,底面和箱体底面的平行度为0.5mm。

4.5安装电路板或机箱的插框,需用工装模拟电路板或机箱进行装配,工装装入、拔出插箱时应顺畅,装入插箱后,应妥贴稳固,无漂浮、松动现象。硬连接的接插件应对位准确,插入、拔出无异常阻滞。

5.零部件

5.1材质应符合图样要求,薄钢板除特别指定外,一律采用优质20#冷轧钢板,不允许使用热轧钢板,材料代用必须取得技术人员同意。

5.2未注折弯角角度公差为±1°。

5.3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零件,直线度、平面度按GB1184-80所规定的C级精度检验(包括所有轮廓线及平面)。

5.4加工过程中引起的变形,成形后应调校平直。

5.5零件按图纸正确加工。所有棱边、棱角均应倒钝,毛刺、飞边的高度不得超过0.2mm,原则上以不划手为准则。

5.6压(涨)铆螺母及螺钉须压(涨)铆牢固,按要求的螺钉螺母紧固力矩标准检验,不能有松脱现象。零件在喷涂过程中应保护螺纹,对于镀涂过程中引起的堵塞,应重新攻丝整复。螺纹孔应无滑丝、断扣现象,螺钉应能顺利旋入且松紧适度。

5.7紧固件实物应符合选用的标准或图样。螺钉、螺栓、螺母、平垫、弹垫表面处理应与图纸要求相符。螺钉、螺栓应无滑丝、断扣现象,应能顺利旋入螺孔且松紧适度。

5.8门锁开关灵活,把柄与锁体不能有碰伤现象。

5.9所有导电件一律采用GB5585-85规定的铜母排系列或纯铜板制成,表面镀涂按图纸要求制作。需折弯的,折弯前应作退火处理,且折弯圆角半径应大于板料厚度,以免损伤内部组织及开裂。紧固连接部位的接触表面要求校平。

5.10绝缘件按图纸选用的绝缘材料,环氧板或环氧棒应作浸绝缘漆,烘干处理。装配后的机柜正负级铜排对机架的电阻绝缘值≥100M?(在环境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90%,电压为直流500V时)。9u/

5.11零件有喷涂保护要求的地方不能有油漆或粉末覆盖,保证零件间的接地连续性,其接触电阻小于0.1欧姆(电流25-30A)。

6.焊接)

6.1焊接应牢固可靠,零部件外表面焊料应到位填满,不留缝隙。

6.2焊缝应整齐均匀,不允许有裂缝、咬边、豁口、烧穿等缺陷。夹渣、气孔、焊瘤、凹坑等缺陷、外表面应没有,内表面应不明显。

6.3焊接操作中不允许焊渣、电弧损伤零部件其他非焊接部位,特别是外部可见处。焊后的焊渣应被清除,包括清除焊料飞溅粘附在零部件表面上的各种颗粒。

6.4零部件表面焊后应磨平、打磨,表面粗糙度数值为12.5。对于一些焊接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的,表面在处理后不应有肉眼可见的凸起和凹陷。

6.5焊接操作应制订工艺,尽量消除焊接应力。焊接时要有工装,不允许零部件因焊接而产生各种变形,必要时焊后应对工件进行校正。

7.装配

7.1按图纸要求装配,不允许有漏装、错装或位置不正确的现象。

7.2所有紧固件连接可靠,符合相关的扭力要求。不允许出现松动、滑丝等不良现象。

7.3机柜机箱正面可视及需要拆卸下来装器件的螺钉头不允许损伤。

7.4所有成品应无灰尘、油污、手印,机械杂质及其余无关的紧固件等。

7.5一般螺钉螺栓拧紧后至少需露出2颗螺纹牙。

19英寸标准机箱尺寸标准

19英寸标准机箱尺寸标准 119英寸标准机柜尺寸: 19寸标准机柜内设备安装所占高度用一个特殊单位"U"表示,1U= 44."45mm。 u是指机柜的内部有效使用空间,使用19寸标准机柜的标准设备的面板一般都是按n个U的规格制造。 对于一些非标准设备,大多可以通过附加适配档板装入19寸机箱并固定。 大多数工程级的设备的面板宽度都采用19英寸,安装孔距为465mm,因此,机柜只要能满足多数19寸设备的安装,则该机柜就是标准机柜。 1英寸= 25."4mm,19英寸= 482."6mm。19寸标准机柜外型有宽度、高度、深度三个常规指标。机柜的物理宽度通常为600mm和800mm两种。高度一般从 0."7M- 2."4M,根据柜内设备的多少和统一格调而定,通常厂商可以定制特殊的高度,常见的成品19寸标准机柜高度为 1."6M、 1.8M和2M。机柜的深度一般从600mm-1000mm,根据柜内设备的尺寸而定,通常厂商也可以定制特殊深度的产品,常见的成品19寸标准机柜深度为600mm、700mm、800mm、900mm。19"标准机柜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基本框架、内部支撑系统、布线系统、通风系统。 219英寸标准机柜选购要素:

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一般是用冷轧钢板或型材制作,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保护,屏蔽电磁干扰,有序、整齐地排列设备,方便以后维护设备。19英寸标准机柜选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机柜生产标准按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及其它标准。 (2)机柜选材: 用优质冷轧和冷轧拉伸钢板,选材厚度 1."5mm以上。 (3)机柜前门处理工艺及门锁: 钢化玻璃厚度,门锁样式,双开后门的方式有利于节省空间,方便安装及拆卸。 (4)机柜钢板表面处理工艺。 (5)机柜表面涂层工艺。 (6)机柜钢板加工技术要求。 (7)机柜紧固件采购,安装螺丝螺母、脚轮,脚钉选用。 (8)机柜电器部分选用: 电源选用含有CCC认证。风机转速,噪音、使用寿命等。 (9)机柜设计标准。 (10)机柜使用技术和环境要求: 机柜设接地点,确保机柜有效接地。机柜上下左右留有走线孔,机柜底部大走线盖板可调节。机柜组装迅速,并完全可迅速拆卸。机柜整体承重。 工作环境。 (11)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售后服务要求。

标准机箱机柜设计汇总

标准机箱机柜设计 一、机箱面板 1、面板(见图1-1~图1-3) 2、面板宽度B的尺寸系列:482.6,609.6,762.0mm 3、高度H的尺寸系列见表1-1 4、面板的材料:面板一般使用型材或1.50mm冷轧钢板制作;工作站的面板用铝合金板制作,厚度分为10mm、8.0mm、6.0mm、5.0mm几个规格; 5、面板上的装饰:为了机箱外表的美观,一般在机箱的面板上都有一些装饰性的丝印、凹凸槽等,原则是不能影响机箱功能及牢固性,公司的标志一般装在机 箱面板的左上角醒目位置,特殊情况可例外; 表1-1 代号图号n.U H h1 h2 h3 ±0.4 1-1 1U 43.6 5.9 2U 88.1 37.7 1-2 1U 43.6 5.9 31.8 2U 88.1 5.9 76.2 3U 132.5 37.7 57.15 4U 177 37.7 101.6 5U 221.5 37.7 146.1 6U 265.9 37.7 190.5 1-3 6U 265.9 37.7 57.15 76.2 7U 310.3 37.7 88.9 57.15 8U 354.8 37.7 101.6 76.2 9U 399.2 37.7 101.6 120.6 10U 443.7 37.7 101.6 165.1 11U 488.1 37.7 133.3 146.1

12U 532.6 37.7 133.3 190.6 注:表中:U=44.45mm;H=nXU-0.8mm;当结构设计需要增加不足1U的面板 高度时,允许在H值上增加1/2U,但h1、h2、h3不变。 6、面板安装槽口或安装孔的尺寸见图1-4: 图1-4 7、面板的类型与机柜立柱的配合示意,见图1-5: 图1-5 8、面板与机柜(或机架)在宽度方向上的安装尺寸(见图1-6、表1-2)

机箱、机柜类产品通用检验标准---20150627

机箱、机柜类结构件通用 检验标准 前言 根据产品事业部机箱、机柜类结构件的检验,以图纸为依据,如本标准与图纸不符,以图纸为检验标准。为了使检验工作走向标准化,加强中间过程质量控制,特制定本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事业部所有机箱、机柜类产品结构件的检验、验收。

2.引用标准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将进行修定,因此,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JB/T 6753.1-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钣金件和结构的一般公差及其选用规则JB/T 6753.-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剪切件的一般公差JB/T 6753.3-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冷冲压件的一般公差 JB/T 6753.4-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焊接结构的一般公差 JB/T 6753.5-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组装结构的一般公差 GB4054—83 金属涂覆层外观分级 GB/T 9286—88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T 673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6742—93 漆膜弯曲试验(园柱轴) GB/T1732-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71—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污性能的测定 GB 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GB 2792—81 压敏胶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GB6463—86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GB10125-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5270-86 金属覆盖层结合力及脆性测试 GB6892-86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 GB/T1804-92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T1182-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3.目的 3.1确保产品部机箱机柜类结构件判定的统一标准; 3.2指引QC检验,将所有检验动作标准化。

钣金机箱机柜通用检验标准.

钣金机箱机柜通用检验标准 编辑:钣金加工来源:北京**公司日期:2010-05-03 21:49 本标准适用于钣金机箱机柜结构件的检验验收。它是对那些在设计文件上未能详尽标列的或没有必要特别指出的基本性及常规性的技术要求进行的归纳和补充说明。 本标准应与设计文件上所标识的技术要求一起并列参照执行,对哪些超出标准规定的精度以外的条款,就由该设计者提出,质检部贯彻执行,也可在征求设计者同意基础上按本标准执行。 检验、验收场地可在承造厂或甲方指定的产品到货地,其结果应一致,且以终到地结果为最终结果。 2.引用标准企业标准 Q/DMBM307-1997: 检验抽样规则。 3.机柜 3.1 外形尺寸公差 3.2 形位公差 钣金机柜不允许有肉眼可见倾斜或局部歪、扭现象存在。 框架立柱与底座垂直度为小于 1.5mm。检测时以底座上表面为基准,以立柱上端内沿面为测量点。 顶框与底座平行度为小于1mm。检测点为底座上表面及顶框下表面,且互为基准。也可通过测量六面之对角线的长度,相差不得超过2.5mm来检测。有中隔板者,顶框与底座平行度可放宽至1.5mm,中隔板与顶框或底座平行度为小于1mm。 上、下围框的对角线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5mm。 立柱不能有扭曲现象,各立柱与上、下围框相连的两端交接线与围框相邻平面的平行度为小于0.5mm。 3.3 支撑插箱的滑道,同一层的左、右滑道所组成的工作面相对底座上表面的平行度为1mm,且应保证插箱装入后相邻两面板之间间隙之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0.6mm。 3.4 前、后及左、右侧门不允许有鼓胀、扭曲等现象,其平面度为小于2mm。局部100mmX100mm 之内不得超过0.4mm。所有门板装入机柜后,其外表面与它所在的机柜侧面平行度不得超过1.5mm,平行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小于2mm,且与框架贴合良好。固定门板同一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1mm;旋转门板不能有明显下垂或上翘现象,其同一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1.8mm。有开启与闭合要求的门,必须转动灵活,开启角度≥90°,闭合后与门磁吸附良好,转动过程中不得有任何能引起喷涂层损坏等的干涉现象。侧门装拆应灵活。旋转门板在装入

机箱检验标准

电脑机箱检验标准 1,检验标准及检验人员之检验依据,以确保品质符合Ebuyer要求。 2,限度样品:对于文字难以描述清楚导致不易判定则以实物签核限度作为检验时判定依据之承认样品。 3,检验条件: a,检验环境:日光灯下800—1200LUX下 b,检验距离:45-60cm c,检验角度:正视90度或斜视45度角左右 d,检验依据:样品、工程图纸、检验规范、标准色板、物料清单 e,检验方式:依照MIS-STD-105E LEVEL II单次抽样计划允收水准AQL值 CR=0%;MA=1.0%;MI=2.5%. 4,产品的区域之分 A面:使用者可常看到的部分 如:立产品之正面,上面 B面:使用者偶尔可看到的部分 如:产品之侧面,产品后面的部分 C面:使用者很少看到的部分 如:产品后面的凹陷处及产底部 D面:使用者无法看到的部分 如:产品之内部 缺陷问题; 1混色:两种颜色交迭处,一种颜色改变成另一种颜色。 2灼伤:铁件在点焊过程中因火花飞溅而造成的铁件表面烧黑现象。 3异色:与原色不相同或不一致。 4变色:塑胶成型时因高温分解,通常伴有变色。 5流痕:在塑胶件或烤漆制品表面上,呈波浪或斑文状,有如眼泪流过的痕迹。 6缩水:塑胶件成型冷却收缩时,因补料不足而出现的表面凹陷低下的缩痕。 7杂质:在塑胶件内部或烤漆件表面附着的小微粒。 8结合线:塑胶件在模具中凝料时结合处留下的线条状痕迹。 9有感刮伤:目视明显或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的浅凹槽。 10无感刮伤:刮痕目视不明显,无手感 11压伤:五金件在冲制时在模具废料未清理干净而造成的冲压件表面变形或凹坑。 12折痕:五金件在折弯时造成的凸起或凹陷不良。 13凹痕:五金件爱不正常外力而造成的表面变形、凹陷。 14气泡:塑胶或烤漆件在加工时因空气未排净而造成的表面气泡状或凸起。 15咬花不良:烤漆件在咬花时造成的咬花点不均匀(咬花点过大或过小)。 16流漆:烤漆表面漆太厚导致漆下流,同时伴有漆堆积现象。 17水口:塑胶模具成型时塑胶原料进料口。 18缺料:物品未达到设计图标及产品的完整性(所有的缺边或缺口)。 19表面膜厚不均:烤漆表面之漆层厚薄不均。 20附着力差:被涂装件表面所涂装之漆粘附力不够易脱落。 21裂缝/裂痕:铁材折合处外部裂纹痕迹。

钣金机箱机柜通用检验标准付钣金报价方法和折弯系数

钣金机箱机柜通用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钣金机箱机柜结构件的检验验收。它是对那些在设计文件上未能详尽标列的或没有必要特别指出的基本性及常规性的技术要求进行的归纳和补充说明。 本标准应与设计文件上所标识的技术要求一起并列参照执行,对哪些超出标准规定的精度以外的条款,就由该设计者提出,质检部贯彻执行,也可在征求设计者同意基础上按本标准执行。 检验、验收场地可在承造厂或甲方指定的产品到货地,其结果应一致,且以终到地结果为最终结果。 2.引用标准企业标准Q/DMBM307-1997: 检验抽样规则。 3.机柜 3.1 外形尺寸公差 3.2 形位公差 钣金机柜不允许有肉眼可见倾斜或局部歪、扭现象存在。 框架立柱与底座垂直度为小于1.5mm。检测时以底座上表面为基准,以立柱上端内沿面为测量点。 顶框与底座平行度为小于1mm。检测点为底座上表面及顶框下表面,且互为基准。也可通过测量六面之对角线的长度,相差不得超过2.5mm来检测。有中隔板者,顶框与底座平行度可放宽至1.5mm,中隔板与顶框或底座平行度为小于1mm。 上、下围框的对角线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5mm。 立柱不能有扭曲现象,各立柱与上、下围框相连的两端交接线与围框相邻平面的平行度为小于0.5mm。 3.3 支撑插箱的滑道,同一层的左、右滑道所组成的工作面相对底座上表面的平行度为1mm,且应保证插箱装入后相邻两面板之间间隙之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0.6mm。 3.4 前、后及左、右侧门不允许有鼓胀、扭曲等现象,其平面度为小于2mm。局部100mmX100mm之内不得超过0.4mm。所有门板装入机柜后,其外表面与它所在的机柜侧面平行度不得超过1.5mm,平行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小于2mm,且与框架贴合良好。固定门板同一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1mm;旋转门板不能有明显下垂或上翘现象,其同一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1.8mm。有开启与闭合要求的门,必须转动灵活,开启角度≥90°,闭合后与门磁吸附良好,转动过程中不得有任何能引起喷涂层损坏等的干涉现象。侧门装拆应灵活。旋转门板在装入并开启30°左右位置,测量远离转轴的一边到框架前平面的垂直距离,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10mm。 4.机箱及插框 4.1 箱体底面及其他侧面平面度为1mm。 4.2 箱体前后或左右立面相对底面地垂直度为1mm。 4.3 面板的顶面和底面平行度为0.5mm,侧面和底面垂直度为0.5mm。 4.4 面板装入箱体后,应垂直端正,其侧面与箱体底面垂直度为0.5mm,底面和箱体底面的平行度为0.5mm。 4.5 安装电路板或机箱的插框,需用工装模拟电路板或机箱进行装配,工装装入、拔出插箱时应顺畅,装入插箱后,应妥贴稳固,无漂浮、松动现象。硬连接的接插件应对位准确,插入、拔出无异常阻滞。 5.零部件 5.1 材质应符合图样要求,薄钢板除特别指定外,一律采用优质20#冷轧钢板,不允许使用

123机柜检验标准

机箱、机柜类产品加工通用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机箱、机柜类产品的检验、验收。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 6753.1-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钣金件和结构的一般公差及 其选用规则 JB/T 6753.3-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冷冲压件的一般公差 JB/T 6753.4-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焊接结构的一般公差 JB/T 6753.5-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组装结构的一般公差 GB4054—83 金属涂覆层外观分级 GB/T 9286—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6742—2007 漆膜弯曲试验(园柱轴) GB/T1732-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 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 GB 2792—1998 压敏胶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QB/T 3823-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GB6463—2005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GB10125-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3.机箱、机柜整机质量要求 3.1 整机及主要部件质量要求; 3.1.1 机箱、机柜外形尺寸公差(高、宽、深)见表 1 表1 mm 3.1.2 机箱、机柜六个主面的垂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2 mm 3.1.3 机箱、机柜的前、后门板、侧板、上下框等零部件的邻边垂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应符合表 2 规定 3.1.4 机箱、机柜的前、后门板、侧板、上、下框的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 3 规定 表3 mm 3.1.5 锒嵌式门板(前、后门)与侧板、上、下柜之间的间隙 水平方向间隙小于 2 mm(同一间隙的不均匀性小于 1mm), 竖直方向间隙小于 2.5mm(同一间隙不均匀性小于 1mm)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修改记录 制订部门:品管部

制作: 审核: 批准: 1.0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 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 A级面 B级面 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 3.1光照要求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 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 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 4.0 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 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对无法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高度H,宽度W,直径D等,记录最大的测量值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缺陷允收表解释: 缺陷允收表规定了在直径100mm的圆内各类缺陷的允收标准,两个缺陷点间的距离要大于50mm。 缺陷允收表中的N代表缺陷数量;L代表缺陷长度;W代表缺陷宽度;H代表缺陷高度;D代表缺陷直径;S代表缺陷面积,面积的单位是mm2。本文中涉及到的长度,宽度、粗细、高度、直径的单位是mm。 缺陷允收表中关于缺陷的记录解释如图 3 所示: 缺陷允收表中关于缺陷的记录解释 5 .0 塑胶件外观标准 5.1 塑胶件缺陷定义

19英寸标准机柜结构设计规范

Q/UTS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_UTSB_006A0_2004 ` 19″标准机柜结构设计规范 The mechanical criterion of 19 inch normal cabinets designing ) \ 2005-11-15 发布 2005-11-15 实施 { U 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发布

Revision History UTStarcom Proprietary Not for use or disclosure outside UTStarcom, Inc. or any of its subsidiaries Except under prior written agreement. Intended Audience: H/W Group, Quality Assurance Group & Internal Auditors. This document is controlled electronically and any hard copy should be considered uncontrolled. This document is owned by HZ of Mechan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Team Chairperson.

前言 本标准制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公司日益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增强公司机柜可互换性、提高公司机柜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公司机柜研发和生产成本的需要。 本标准主要以IEC标准为主,参照了ETSI、NEBS标准对机柜性能部分的要求及NEBS标准对机柜工程安装的要求。 标准起草:徐建华

19in机柜.箱设计规范标准

19in机柜、箱设计规范 一、前言 1、何谓19英寸机箱? 19英寸机箱泛指装设在19英寸机柜(Cabinet or Rack)内的机器设备,其中 Cabinet和Rack的差异为Cabinet四周有外壳和上下盖保护,而Rack则无,Rack为和Cabinet有所区别常被称为“机架”,此二者外形均为长方体,19英寸机箱(Chassis)为了能装在机柜内,其外形多设计成长方体,并遵守特定之高度限制让不同制造者所生产之机箱能放入依规格设计之机柜。 19英寸机箱泛指装设在 19英寸机柜内的机器设备,为了能装在机柜内,其外形多设计成长方体,并遵守特定之高度限制让不同制造者所生产之机箱能放入依规格设计之机柜。 其主要特征是: 1.其内腔宽度以5.08㎜为模数,1TE=5.08㎜,19英寸标准机箱共84TE,因而内腔宽度为426.72㎜,其中面板宽度也以5.08㎜为模数,可分5TE,6TE,7TE,8TE,10TE,12TE等规格,但N块面板宽度之和必须等于84TE。 2.其高度以U为级别,1U=44.45mm,可分1U,2U,3U等等。 2、19英寸机箱和机柜的由来 19英寸机箱和机柜原本是美国军方电子控制仪器的一种规格,其设定的目的在于统一仪器的外形尺寸和方便快速组装抽换和维护,最后随着军方技术转移民间,此一规格亦广泛的被企业界所采用。 3、19英寸机箱产品的种类 机柜的优点在于提供机箱安全保护和扩充的便利性,早期常用于工业控制机台,近几年由于网络的发展,网络通讯设备也开始大量使用;因此其产品的种类大致可区分成办公室用和工业用产品两大类。 二.19英寸机箱外部和机柜的规格 1、机柜之规格 机柜不单如字面上的解释一般像个柜子,其外形有很多种,如下图所示。但用于不同操作环境时,机柜之外形和尺寸亦会有所差异,所有机柜都依相关规格制造,机柜之宽度、高度与深度有一定之规格,在IEC-60297系列和EIA-310系列中均有详细规格,此二规格明定高度单位为U(1U=1.75英寸=44.45mm),宽度为19英寸(尚有其它之宽度规格,但以19英寸规格最为常用),深度虽亦有规定,但其变化却比较多,机柜之规格可分成高度,宽度和深度三项。 1-1、高度单位U之定义 1U=1.75英吋=44.45mm。机柜均以U为基本单位,如35U高度之机柜,是指此一机柜中可装入总共35U高之机箱,而非机柜由上到下的高度是35U。 1-2、19英吋(482.6mm) 宽度之定义 为机箱由正前方观察可视之最宽距离,通常是机箱两侧之mounting flange宽度,而非机柜本体之宽度,19英寸机柜之宽度受限于机箱尺寸,几乎全都大于500mm(因19英寸机箱宽度为483mm左右),目前市面上之机柜宽度由500mm~800mm都有,甚至有超过1000mm之特殊规格,但最常用的为600mm宽之机柜。 1-3、在机柜深度 虽然有规定但却很少被提及,因其不像高度和宽度一般限制机箱设计,即使短机箱亦可用长机柜,只要其设计规格完全符合规格设计,而机柜制造商不泛各种不同深度规格之机柜,其中又以600mm、700mm和800mm深度的机柜最常被使用(深度系指机柜外观不含把手的深度)。 2、机箱设计时外观和机柜的关系 2-1、外观尺寸 机箱受限于机柜的尺寸限制,因此设计时需考虑下列几点:

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1产品表面等级定义 结构产品的表面外观等级划分为3个级别:1级、2级和3级,各表面等级的定义如下。 1.11级表面 重要外观表面,体现产品外观形象的表面,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能直接正视的表面,以及打开前门就能看到的表面。 1.22级表面 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的主要外表面,或半装饰性的经常被客户打开后可视的外观表面。 1.33级表面 不是以装饰为目的的次要外观表面和内表面、客户不会看到的表面及除1、2级表面以外的表面。 2.1检验原则 2.1.1产品外观应美观,颜色均匀一致,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破坏,不会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生产者应认真操作、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对各种表面的损伤。 2.1.2 有签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 2.1.3 所有结构件外观缺陷的判定是基于不影响产品功能前提下进行的判定,如果有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缺陷(如引起炸机、短路等),即使符合标准规格,也判定不合格。 2.1.4 所有外观判定都是在下述的检验条件下进行判定,看不到的外观缺陷都认可接受。 2.1.5 对外观判定操作存在争议的以结构物料SQE工程师判定为准,仍有严重分歧的,最终裁决权归技术部。 2.2目视检测条件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650~750mm,观测时间按不同等级面而有不同,详见下表: 表2、检测条件

表面等级1级2级3级检视时间5s 5s 3s 检视距离光源650~750mm 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 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参见下图)。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 。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 图1、“正视”位置示意图 2.3检测面积划分 被检表面按其面积或最大外形尺寸划分为不同大小类别,当有两个条件满足时、以大的一类为准。表面大小划分标准如下表。(注:一般情况下,被检表面上的缺陷个数超过2个时,缺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 mm ,否则视为同一缺陷,尺寸以其总和计。) 表3、表面大小类别划分 按面积(mm 2 )按最大外形尺寸(mm)小面检测面积 ≤12000最大尺寸≤300中面12000<检测面积≤48600300<最大尺寸≤600大面48600<检测面积≤97200 600<最大尺寸≤1000超大面 97200<检测面积 1000<最大尺寸 表面大小划分标准 3对外观的质量要求 3.1总则 3.1.1特殊签样 有签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 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其它结构件表面缺陷的程度不能超出第4节的要求,否则为不合格。 3.1.2零件与组件 零件的生产应首先按照各种零件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组装后的结构件按本规范检验表面外观。散件发货的零件按第4节的要求,表面等级按使用环境定义。 3.2加工工艺原因导致的问题 3.2.1毛刺或锐边 以不影响装配操作,并保证使用时的安全、不伤手为原则(特殊产品以签样或图纸上的特殊要求为准,如电极网)。 3.2.2裂纹

机箱检验标准

科技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机箱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Q-W-003 版次第一版 ------ 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机箱检验标准编号Q-W-003 制订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厂务部版次修订日期 1、目的: 页次1/12 为订定本公司机箱质量检验之判定,以提供检验时之依据,特订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本公司供应厂商所提供之机箱原物料、制程到成品出货检验,若客户有另外提供检验标准,则以客户标准为准。 3、权责单位: 3.1研发部 研发部负责机构部件之承认及相关规格文件发行。 3.2品保部 3.2.1品保部门负责此标准之维护及执行。 3.2.2品检员依据研发所发行之承认书及本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3.3采购部 采购部门依据合格供货商向供货商采购合乎要求之原物料。 4、缺点定义: 1 严重缺点(Critical defect) 简写CR。 凡有危害零/组件的用户或携带者之生命或安全之缺点谓之;产品与订单规格不符 2主要缺点(Major defect) 简写MA 零/组件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之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质的缺点谓之。 3次要缺点(Minor defect) 简写Ml。 实际上不影响零/组件之使用目的之缺点谓之。 5、区域定义:

6、检验条件: 6.1目视: 6.1.1检验环境亮度需求:500?600LUX烛光的冷白荧白光灯 6.1.2 检验距离:40 ± 5cm。 6.1.3检验人员视力要求;0.8。(裸视或经矫正后的视力) 6.1.4内/外观检验时间:8-10秒。 6.1.5检验角度:45-60度角。 页次2/12 量测工具: 6.2.1卡尺 6.2.2高度规。 6.2.3厚薄规。 6.2.4牙规。 6.2.5色差机。 6.2.6杂质判定表 6.2.7样品。 6.2.8百格刀。 6.2.9.3 M 胶带。 7、抽样计划: 依据MIL-STD-105E单次抽样计划LEVELJI检验标准进行各项检验,允收标准MIL-STD-105ELEVELJ AQL: MA=0.65 MI=2.5。 &缺点定义: 8.1金属类: 8.1.1毛边:由于模具刀口钝化或滚边滑块问题造成切边产生锋利的突出物。 8.1.2刮伤:因表面与其他物体磨擦造成条状痕迹甚至镀锌层脱落。 8.1.3刮痕:因表面与其他物体磨擦造成条状不明显的痕迹(无感刮伤)。

标准机箱机柜设计汇总

标准机箱机柜设计 、机箱面板 1、面板(见图1-1~图1-3) 2、 面板宽度B 的尺寸系列:482.6 , 609.6 , 762.0mm 3、 高度H 的尺寸系列见表1-1 4、 面板的材料:面板一般使用型材或1.50mm 冷轧钢板制作;工作站的面板用铝 合金板制作,厚度分为 10mm 8.0mm 6.0mm 5.0mm 几个规格; 5、 面板上的装饰:为了机箱外表的美观,一般在机箱的面板上都有一些装饰性 的丝印、凹凸槽等,原则是不能影响机箱功能及牢固性,公司的标志一般装在机 箱面板的左 上角醒目位置,特殊情况可例外; 表1-1

注:表中:U=44.45mm H=nXU-0.8mm当结构设计需要增加不足1U的面板高度时,允许在H值上增加1/2U,但hl、h2、h3不变。 6面板安装槽口或安装孔的尺寸见图1-4 : 7、面板的类型与机柜立柱的配合示意,见图1-5 : 图1-5 8、面板与机柜(或机架)在宽度方向上的安装尺寸(见图1-6、表1-2)

图1-6 表1-2 B B1 B'i n 482.6 465 450 609.6 592 577 762.0 744.4 729.4 9、挂耳:挂耳可与面板做成一体,也可单独做成一个零件,但挂耳上的上架孔 以及挂耳与机箱面板整合后的外型尺寸必须符合GB/T3047.2-92 10、把手:把手应优先选 用《机械设计通用件标准库》中的把手,为了便于机箱上架后与机柜立柱贴平,机箱面板上 固定把手的螺钉应选用沉头螺钉,面板也需在背面沉孔,把手装上后,不得影响上架螺钉的 装配;新设计把手时,应符合以下标准: □ 口 □ 口 口 □ 口 口 】 □ 口 口 □ 口 * □ 口 口 □ □ 口 口 □ 口 口 d 口 □ 口 □ □ ! r-j 「机箱面板 Bl 罟 □ □ 口 □ 口 □ 口 □ □ 口 □ 口 口 口 口 □ 口 「矶棍安装立 柱

常用钣金机箱机柜等工艺

常用钣金机箱机柜等工 艺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手册规定了我公司机柜、机箱在加工过程中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本手册适用于加工华为公司、艾默生公司、安捷信公司的机柜、机箱。 2 引用标准和文件 GB/T 1804--9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WI-T00-008 钣金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3 基本要求 在生产中,每个员工、每道工序都必须按图纸、工艺、标准进行加工;当图纸与工艺不符合时以工艺为准。 图纸、工艺有公差标注要求时,按公差要求加工。 图纸、工艺未注公差时,按 GB/T 1804-92m级加工。 当图纸标注尺寸及公差与工艺要求尺寸及公差不一致时,按工艺要求加工。 机柜外形按允许公差的正公差加工,机箱外形按允许公差的负公差加工。 门的外形按允许公差的负公差加工,严禁出现正公差。 未注公差要求的孔,按GB/T 1804-92 m级的正公差并偏上加工。

所有产品因电镀或热浸锌必须开工艺孔时,所开工艺孔应在产品正面不可见的位置。 各种铝合金面板,外形未注公差时,按GB/T 1804-92 f级的负差且偏下加工。 对于压铆后折弯的工艺顺序,在编排工艺时要特别小心,太小的折边压铆后折弯会发生干涉。 有电镀要求的零件,华为技术规范要求需电镀后压铆,如果折弯后压铆困难,工艺上应注明需辅助压铆工装。 板材厚折边又太小的情况,必须把无法折到位的局部尺寸留多点余量,折弯后在冲掉或铣掉多余量的工 艺顺序。 除特殊说明外毛刺方向必须在折弯内边,所以在工艺编排用折弯图或文字加以叙述。 4 下料补充要求 冷轧薄板、电解板、剪料对角线允差(每批一致性好) <1000mm :≤≥1000mm:≤ 门板用料<1000mm :≤≥1000mm:≤ ≤ 铝型材长度允差<500mm :≤≥500~1000mm:≤ ≥1000~1500mm≤≥1500~2000mm:≤≥2000mm:≤

机柜结构设计..

机柜设计 2.1 影响机柜结构设计的因素 机柜是电气控制设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电气控制设备的‘载体’。机柜既要满足各电气单元的组合功能条件(安全的要求,检修性能,形式的统一,组合的标准,功能的分配,外形美观等),还要满足柜体本身要求(如坚固可靠,美观,调整容易,符号规范,制造的适用性以及针对特殊场合的特殊设计等)。 机柜设计应在满足成套电气产品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同时满足结构工艺性要求,即机柜的总体及其零部件制造的可行性及经济性要求,以及满足电器装配的工艺性和运行中的可维修性要求。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系统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思想,重电气设计而忽略结构设计,重主机而轻视附件,我国机柜在外观,整体布局,色彩,加工精度及互换性,配套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专利技术方面,我们仍然受制于工业发达国家,以至于外商企业占有了我国高端机柜市场的较大份额, 机柜结构本身发展形成的各种形式,不同的组件,不同电压等级,不同使用场合,加工设备的发展,不同生产厂家的自身条件等都决定了控制柜的制造受到甚多因素影响。由于机柜结构要求不一,以及各个企业加工手段不同,它们的制造工艺就不能强求完全一致,但制造中也存在带普遍意义的较关键的工艺特点,现将这些特点结合柜体结构选择与设计进行介绍。 2.1.1机柜的结构及基本类型 2.1.1.1机柜的基本结构模式 1.基本结构模式 通过长期的实践,电气控制设备的壳体逐步形成了盒,箱,柜(包括屏),台四大基本结构模式,定义如下: 1)机柜 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的独立式或自支撑的机壳。机柜通常配置有门,可拆或不可拆的侧板。机柜一般安装在地面上或大型设备平台上。 机箱 机箱的体积较小,一般安装在台面,桌面,墙壁上或设备壁龛中,是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小型机壳。 3)控制台 安装在台面或地面上,具有水平面,垂直面或倾斜面,以容纳控制,信息和监控设备的机壳。4)机盒 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的便携式小型机壳,或用于电气单元隔离的小型机壳(电磁屏蔽盒)。机盒也可以作为部件安装在机柜,机箱和控制台内。 2.机柜的典型结构 由于电气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技术领域,并且由于其功能的差异,使用场合的差异及

QC检验规范

Q C检验规范 DOC.NO.:CMOLO- AT-W-0 一、目的 规范检验员的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QC检验。 三、定义无 四、权责 品质部要确保各工序产品品质,杜绝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五、检验条件 要求在天然散射光或烈日下不应低于60W光源环境下,正常视力。 六、检验依据 《加工图纸》《国家标准》 七、检验指引 《QC检验规范》《QC检验标准》《钣金检验标准》《机箱检验标准》 八、检测工具 1.是否适用检验 2.是否在有效期即是否在校正日期以内.(校验标签) 3.是否定期保养 4.检验前有无测试其精准度 九、测量方法 1.有无按测量工具操作指引进行操作. 2.有无对应图纸技术要求的标注进行测量 3.有无按测量基准.及相关产品详细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十、检验步骤 1.半成品、成品检验 1.2 检验合格后,贴上绿标签,把合格品放置绿色胶框里,并将合格品放到合格品指定区域 1.3 如检验不合格,贴上红色标签,把不合格品放置不合格区域,将不合格原因在反馈报告上记录,当 天要把问题反馈给QA部 1.4 QC按《QC检验规范》《QC检验标准》《钣金检验标准》将各工序生产或安装时的产品进行随机检 查。如发现工艺上的问题,将检验结果记录并反馈. 2.制程巡检 2.1 QC按抽样计划及检验标准,对各工序生产安装半成品进行随机抽检. 2.2 QC应对重要优先检查.按轻重缓急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检验报告中. 3.检验内容: 3.1材质

2.黄色:表示不良品因为交期等不明原因不做处理予以特采的 3.红色:不合格品 备注:填写时一定要写完整.清楚.(品名.图号.检验员.日期.数量 原因等)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3.11 确认图纸要求材料与实际生产用料是否相符.(钣金类) 3.12 确认材料经加工后有无沙孔/气孔.麻点.(钢化玻璃件) 3.2外观 3.21有无裂纹.破损.压痕.刮花.变形.披锋.变形. 3.22如果发现外观有缺陷可参照《QC 检验标准》 《钣金检验标准》 《机箱检验标准》 3.23检验时做到小心轻放.注意保护外观. 3.3尺寸 3.31 符合工艺需求 3.32 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33 可参照《QC 检验标准》 3.4配合度 3.41检验时如不能保证尺寸能符合安装要求 ,可以试装 ,试用 4.检验记录 4.1 《检验反馈报告》 4.2 记录要做到:记录及时. 内容完整. 页面清洁. 字迹工整.数据准确. 5.品质异常处理 5.1 流程: 5.2 十一、检验结果处理 1.合格品处理 (贴上合格标签,放到合格品区域或进入下一工序) 2.不合格品处理 2.1不合格品管制流程 2.2 2.3 若需进一步处理由品质部知会仓管,并执行纠正措施,或选用/返修/报废。 2.4 挑选,返修后的产品要全检. 十二、标签使用 1.绿色:表示成品检验合格

机柜检验标准

前言 根据本公司机箱、机柜类产品的检验,以图纸为依据,如本标准与图纸不符,以图纸为检验标准。 为了使检验工作走向标准化,加强中间过程质量控制,特制定本检验标准。本标准由XXX提出,质量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起草,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XX年X月首次发布。 XXXX企业标准

机箱、机柜类产品加工通用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机箱、机柜类产品的检验、验收。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 6753.1-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钣金件和结构的一般公差及其选用规则 JB/T 6753.3-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冷冲压件的一般公差 JB/T 6753.4-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焊接结构的一般公差 JB/T 6753.5-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组装结构的一般公差 GB4054—83 金属涂覆层外观分级 GB/T 9286—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6742—2007 漆膜弯曲试验(园柱轴) GB/T1732-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 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 GB 2792—1998 压敏胶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QB/T 3823-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GB6463—2005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GB10125-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关于“U”和19英寸

关于电子标准机柜的“U”和“19英寸” 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详细的尺寸由作为业界团体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所决定。 1U=44.45mm=1.75英寸 1英寸=25.4mm 19'=482.6mm 之所以要规定服务器的尺寸,是为了使服务器保持适当的尺寸以便放在铁质或铝质的机架上。机架上有固定服务器的螺孔,以便它能与服务器的螺孔对上号,再用螺丝加以固定好,以方便安装每一部服务器所需要的空间。 规定的尺寸是服务器的宽(48.26cm=19英寸)与高(4.445cm的倍数)。由于宽为19英寸,所以有时也将满足这一规定的机架称为“19英寸机架”。厚度以4.445cm为基本单位。1U就是4.445cm,2U则是1U的2倍为8.89cm。 19英寸标准机柜 19表示的是宽度,就是可以放置下19英寸的机架式服务器的机柜. 机柜还分U度,还有深度;一般的都是42U 的高度,这里的1U 和19英寸,都是由EIA制定的工业标准。 标准机柜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基本框架、内部支撑系统、布线系统、通风系统。19寸 标准机柜外型有宽度、高度、深度三个常规指标。虽然对于19寸面板设备安装宽度为

465.1mm,但机柜的物理宽度常见的产品为600mm和800mm两种。高度一般从 0.7M-2.4M,常见的成品19寸机柜高度为1.6M和2M。机柜的深度一般从 450mm-1000mm,根据柜内设备的尺寸而定,通常厂商也可以定制特殊深度的产品,常见的成品19寸机柜深度为450mm、600mm、800mm,900mm,1000mm。19寸标准机柜内设备安装所占高度用一个特殊单位"U"表示,1U=44.45mm。使用19寸标准机柜的设备面板一般都是按nU的规格制造。对于一些非标准设备,大多可以通过附加适配档板装入19寸机箱并固定。很多工程级的设备的面板宽度都采用19寸,所以19寸的机柜是最常见的一种标准机柜。 42U指高度, 1U=44.45mm,42u的机柜不能装42个1U 的服务器,一般放10-20个正常,因为他们之间需要间隔散热 19英寸是482.6mm宽(设备两边有"耳朵", 而耳朵的安装孔距是465mm),设备的深度不同,国标标准里没有规定深度必须是多少多少,所以设备的深度由设备的生产厂家自定; 因此,没有1U的机柜,只有1U的设备,机柜有4U--47U不等的,也就是如一台42U的机柜理论上可以安装42台1U高的设备,但实际一般放10-20个正常,因为他们之间需要间隔散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